冰心写的<纸船>一诗,表达了她的什么感情?

冰心写的<纸船>一诗,表达了她的什么感情?,第1张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中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如果说这一想像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怀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易流于空洞浮泛。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首先你知道一个人最多可以有多少个朋友吗?

我经常看到有人微信朋友圈能加满5000的,但这是否都是朋友呢?我看未必,如果你知道“邓巴理论”的话,你应该就会有同感。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他有个著名的150定律(Rule Of150),即著名的“邓巴数字”。 这个理论说的是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的社交网络人数大概是在100-230人,其中比较稳定的是在150人左右。这150个人就是你的内部小圈子,它构成了你的朋友圈。要知道这跟你努力不努力没有关系,它只跟你的生理有关系,你的大脑新皮层决定了你只能有这么多的朋友。

你可能要说了,真有150个朋友也够了。翻几只船也没有什么关系,还有一百多呢。但实际上150只是个数量,不是质量。你拥有的只是150个与你在一年内有联络的人,而不是150个好朋友。 实际上你的朋友圈也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种洋葱型的结构,真正贴心的朋友是没几个的。邓巴以前就提出这个推断,他把这150个人分成4圈,最贴心的密友只有5人,然后谈的来的10人,然后远一点的朋友35人,剩下100人可能就只是聊友了。不过这个只是个人的推断,今年邓巴和他的团队真的去做了研究。 根据今年4月8日发表在arXiv平台上的论文《Calling Dunbar's Numbers》,邓巴团队收集了欧洲350万人的60亿个电话记录,排除掉一些工作通话后,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第一层的密友只有41人,第二层是69人,第三层是188人,最外一层是991人。所以从朋友圈的质量来看,我们并不是与每个人都维持着同样的亲密度,那些本来就是几层之外的朋友,说翻就翻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其次,朋友本身应该是一种互动型的关系,我把你看成朋友,你也应该把我看成是朋友,我为你两肋插刀,你也应该为我两肋插刀。这种情感性的对等互动才构成朋友。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那些你认为的朋友,是否真的也把你当朋友呢?

最近一篇发表在PLOS One上的论文 《Are You Your Friends’ Friend Poor Perception of Friendship Ties Limits the Ability to Promote Behavioral Change》给了我们答案。论文作者测量了600位美国、欧洲和以色列的学生们的互动关系,通过他们的报告来测量他们之间的朋友关系是单身的还是双向的。 但结果却很让人伤心,那些我们以为是朋友的人中大概只有一半也承认你是他的朋友。

那另一半呢,为什么他们不把我们当朋友呢,研究认为这是一种期望型的友谊,我们每个人都期望认识一些资本更丰裕的朋友,我们期望认识更富有的人,更酷更帅的人,更大的官员,所以我们往往会误以为他们会是我们的朋友,但是这些人他们也有同样的期望,他们也盼望着能够更他们带来更大资本的友谊。所以就会出现“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况了。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你朋友圈里的人就是你的朋友,要是真这样认为,小船说翻就翻也是正常。

总之,我们没有多少个好友,你认为的好友也不见得是你的好友。而没情感付出的友谊当然经不起波折。维护好友谊的小船还真不是简单的事。

  

  作者:李晖偈

来源:社会学吧

友谊的小船是双向的,一开始双向,但是万一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聊得更好,轮船会消失变成和另外一个人的,你的还会在,不过轮船一般不容易消失。

友谊来自双向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必须共同维系,任何单方面的示好或背离,不能称为友谊。友谊以亲密为核心成分,亲密性也就成为衡量友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愿友谊长存的句子:

1,愿友谊之光长存,真正的友谊永不褪色。多年之后回头你一定会感叹那时光已逝。

2,在青春期,友谊也会被拿来反复较量,总少了些儿时的简单与随意。

3,我对你不是不想迈出那一步,只是我相信友谊才能让我陪你一起变老。

4,爱情是生命的火花,友谊的升华,心灵的吻合如果说人类的感情能区分等级,那么爱情该是属于最高的一级。

5,女人永远不会明白男人为什么怀疑她跟别的男人的友谊,因为男人太了解男人了。

6,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亲情的火苗说灭就灭,只有单身狗的独木舟屹立不倒。

小船语言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教材选自、自然界、科学现象、风、自然现象、船、交通工具、探索风的好季节、幼儿需要和感兴趣。

●幼儿原有经验:好奇心、探究和表现欲望、活泼好动、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本次活动发展方向:生动与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自己、进行探究。

活动目标:

●《纲要》提出“幼儿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1、探索和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船开的快和远。

2、感受、体验纸船开的快慢与风力的集中程度、大小等因素有关。

●大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能用较简单的比较和推理等方法探索事物、、让船开动的方法有很多、对幼儿的判断推理产生了困惑

活动重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船开的快和远。

活动难点:

感知纸船开的快慢与风力的集中程度、大小等因素有关。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主题墙上粘贴幼儿带来的有关风的资料和;活动区投放有关风的绘本、气球、打气筒、扇子、塑料袋等。

●幼儿经验准备:在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观看有关风的视频录像;在户外散步时引导幼儿感受风、谈论风。

●物质准备:各种不同材质的纸折成的小船、扇子、电风扇、幼儿记录表和纸若干。

充分的课前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活动过程:

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从探究到发现的过程。

●激趣导入环节:激趣导入法、注重“趣”字、创造探究的情境、幼儿自由选择工具探索、鼓励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欲望。

●地面竞赛环节:注重“思”字、提出引导性的问题(1、你觉得小风和大风对船速的影响一样吗?2、四面八方吹来的风和同一个方向吹来的风对船速的影响一样吗?)、、大胆进行猜想和假设、幼儿两次操作、进行记录。

●小组交流环节:小组讨论、讨论出结果、针对性的提问(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风又大又集中?)、再次展开讨论。

●水面竞赛环节:注重“验”字、结合结果、自由选择小组合作竞赛或个别竞赛、实验验证、比较、进行记录。

●集体分享环节:集中交流和分享、结合记录表介绍、围绕问题(“为什么大家朝着同一个方向、同一艘船吹风,能使船开的又快又远?)展开讨论

活动亮点:

1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教师通过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身体不能碰到船,怎么让船动起来?”“怎样才能让风力即集中又大?”从而启发幼儿的思维,进行探究操作。

2幼儿在“做”中学科学。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幼儿在一次次的实际操作中,验证得出风力不仅要大而且要集中,才能使船开的又快又远。

3活动过程趣味性。整个过程以竞赛形式贯穿始终,在趣味性的游戏中,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

小船语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丰富词汇:红色的小船,**的小船······。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并能够大胆表述诗歌内容。

活动准备:

ppt课件、视频、手工操作材料没人一份、胶水、抹布、颜色字卡、小怡宝瓶、红、黄、蓝、绿、紫、白等颜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引出颜色。

二、出示课件,引导幼儿看图说话,并能说出诗歌内容。

1、引导幼儿说:红色的小船,**的帆。

2、引导幼儿说:**的小船,绿色的帆。

3、引导幼儿说:绿色的小船,蓝色的帆。

4、引导幼儿说:蓝色的小船,紫色的帆。

5、引导幼儿说:紫色的小船,白色的帆。

6、引导幼儿说:白色的小船,红色的帆。

7、引导幼儿说:美丽的小船,美丽的帆。

三、操作活动《美丽的小船》,在幼儿操作时播放诗歌《小船》

幼儿操作环节,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诗歌《小船》,引导幼儿一边涂色一边朗读诗歌)

四、欣赏作品:请小朋友把你的作品放到展示区,组织幼儿一起欣赏作品并在一次看图表述诗歌内容。

小船语言教案篇3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地喧唱歌曲。指导学生声断气连地歌唱,并准确唱好弱起拍。

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过程

1导人。

听歌曲《小小的船》“弯弯的用儿,小小的船”。学生听辨歌曲名字,并跟着轻声演唱。

导语:《小小的船》里唱的小船是指弯弯的月亮,今天老师再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小船》,听一听歌中的小船指的什么?歌曲演唱的什么内容?

2、学唱歌曲《小船》。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提问:请你感受一下这两首歌曲有什么民同(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

2)复习3/4拍号的含义,学生思考或讨论总结出4/4拍号的含义。

3)再次听歌曲感受4/4拍的韵律,身体随之做微小的律动,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

动作提示:见教材图示或音乐材料分析提供的动作。

(2)学习歌曲《小船》的曲谱。

1)可分两组采用接唱的方式,师生接唱或每组演唱一个乐句的接唱方式学习曲谱。

2)在曲谱中找出你没学过的音符:认识全音符、掌握全音符时值。

3)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解决方式:可采用示范对比法,或是教师以动作引导学生演唱准确。

(3)学习歌曲《小船》的歌词。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音乐伴奏。

2)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3)学生轻声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的演唱。

4)学生演唱歌词。

提问: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得到父母关爱后对爸爸妈妈的爱的。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这样的关心爱护你呢?你感觉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对爸爸妈妈的爱呢?

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演唱歌曲?

全体演唱、小组演唱、个别演唱、领唱与齐唱齐,互相倾听和进行评价,并再次演唱。

3教师提问:你还会唱哪些歌唱爸爸妈妈的歌曲,给大家唱一唱。

4.课后小结。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能否准确而有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能否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小船语言教案篇4

学习目标:

喜欢朗诵儿歌,并根据儿歌创编动作。

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体验儿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制作的小船。一盆水。儿歌《小船摇》(《神奇的轮子》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4页)。

形式:

小组

活动过程:

1出示《神奇的轮子》幼儿用书或电子书,与幼儿一起朗诵儿歌《小船摇》。

小船摇小动物,坐小船,小船水上摇呀摇,大风吹,呼呼呼,小船快到彩虹桥。

2与幼儿讨论儿歌并尝试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3准备一大盆水,请幼儿把自己的小船放在水盆里,观察自己的小船前进的情况。

4提议幼儿两人一组,进行赛船比赛,请他们用嘴巴吹,看谁的船最快到终点。

5请幼儿用扇子扇动小船进行赛船比赛。

6完成后,请幼儿说说用嘴巴吹和扇扇子产生的风力有什么不同,哪种风力能让船走得更快。

活动评价:

能朗诵儿歌《小船摇》。

能用不同的方法让小船向前进。

能分享发现及表达自己的想法,知道哪种风力让小船走得更快。

活动建议:

活动适合在比较暖和的时间和地方进行。

教学反思 :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小船语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念猜谜儿歌并愿意与同伴对答。

2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水果卡片,如:香蕉、苹果、葡萄、西瓜等。

2自编儿歌《猜一猜》。

活动过程:

1幼儿回忆知道的水果。

2猜谜游戏。

教师用儿歌的形式请幼儿猜谜,如:“什么弯弯像小船”(出示香蕉)。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会猜到是香蕉,可以从水果的特征上回答。 教师用以上方法继续请幼儿猜,并能用儿歌的形式回答,如:“什么个大圆又圆”(西瓜)。幼儿回答:“西瓜个大圆又圆。”“什么脸庞红彤彤”(苹果)。幼儿回答:“苹果脸庞红彤彤。”

3仿编猜谜儿歌。

出示水果,结合,仿编儿歌。 幼儿将仿编的儿歌完整地朗诵。

活动建议:

可继续鼓励幼儿仿编儿歌,教师做相应的记录。

活动评价:

能有兴趣地念猜谜儿歌。

(附)儿歌

猜一猜

什么弯弯像小船 什么脸庞红彤彤

香蕉弯弯像小船。 苹果脸庞红彤彤。

什么个大圆又圆 什么粒粒酸又甜

西瓜个大圆又圆。 葡萄粒粒酸又甜。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朗读儿歌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朗读儿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儿歌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

小船语言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想象出各种圆形物体和弯弯的物体,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老师的提醒下,尝试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3、学说短句:圆圆鱼,圆圆的xx送给你。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圆圆鱼和弯弯鱼各2条。大筐2个。圆圆的图形和弯弯的图形各一个。

学具:幼儿人手圆圆的弯弯的物体1~2种。

活动过程:

一、出示,引起兴趣。

1、师:今天,我们小2班来了几个宝宝,你们看,这是图形宝宝。这图形宝宝长的什么样(出示圆圆的)什么东西也是圆圆的

出示弯弯的,这图形宝宝长的什么样什么东西也是弯弯的

2、出示圆圆鱼和弯弯鱼

师:看来了两个鱼宝宝。他们一个是圆圆鱼,一个是弯弯鱼。你知道哪个是圆圆鱼哪个是弯弯鱼圆圆的是圆圆鱼,弯弯的是弯弯鱼。他们为你们带来了许多圆圆的和弯弯的东西,请你们去找一找。

二、幼儿自由去找圆圆的弯弯东西。

师:那些是圆圆的那些是弯弯的找到后用篮子装起来。

装好了请回到位置上来。谁来说说,你的篮子里圆圆的是什么弯弯的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圆圆的xx,弯弯的xx。

三、给物体进行分类。

师:圆圆鱼喜欢圆圆的东西,弯弯鱼喜欢弯弯的东西,请小朋友们把你们手里的东西送给圆圆鱼,弯弯鱼,送的时候还要说一句好听的话:“圆圆鱼,圆圆的`xx送给你。”

幼儿自由给鱼送东西。

四、结束活动

师:圆圆鱼和弯弯鱼在我们班玩累了,我们送他们去歇息吧!将活动内容放如区角,供幼儿以后玩耍。

活动开始我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活动,另外为了让宝宝有直接的感知经验,我还准备了圆圆的苹果和弯弯的香蕉。

孩子对弯弯的美丽的彩虹不是很认识,下次上网找一些有关彩虹的知识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下。

我们区角里没有这个游戏材料,所以没有进行这个游戏。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我是以猜谜的形式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为本活动起了一个好的开始,提高了幼儿的活动兴趣,使气氛也活跃起来,圆形是幼儿较熟悉常见的,所以在“猜圆圆的是什么”时孩子们都能猜出好几个,可猜“弯弯的是什么”时就说不上来了,气氛就冷落了下来,只有赵宇松、周馨妍、仲芝豪几个孩子脑子灵活,能把平时观察到的说出来。丛中我可以感到:我们以后带孩子观察一个(种)物体从好多方面去看,拓展孩子的思路,这样可能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小船语言教案篇7

设计意图:

儿歌《弯弯腰》就像一个谜语,诙谐、幽默,有趣,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小班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模仿。在设计教材的过程中,我设置悬念,用变魔术的方法,吸引幼儿的眼球,较好的利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让孩子深入了解儿歌内容。在说一说,玩一玩的过程中学会念儿歌,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能结合画面提供的线索,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3感受儿歌表演的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小猫)

2、动物(鸟儿、蜗牛、老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看,今天我带来了谁(大花猫)

这是一只调皮的猫,一会儿伸伸腿,一会儿弯弯腰。(动作演示)

看,它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想象,表述)

大花猫到底变成了什么(将猫放入背景中)原来,弯弯腰,变座桥。

你喜欢这座桥吗

小动物看到了这座桥,也很想来玩,你们来猜一猜会有哪些小动物来

二、讲述故事

1出示小鸟

谁来了小鸟是怎样来的(幼儿学“飞”的动作)

完整表述:“鸟儿飞来歇歇脚”。(鸟的放至桥上)

2出示部分蜗牛

还有谁也来了它是怎样来的呀(幼儿学蜗牛“爬”的动作)

完整表述:“蜗牛桥下慢慢爬”。(蜗牛的放至桥下)

3声音模拟老鼠

吱吱吱,吱吱吱,仔细听,又有谁来了(出示老鼠)

你们觉得老鼠看见这座桥,会喜欢吗它看到了,会怎样想怎样说(引导幼儿讨论、发表看法,害怕的语气引导。)

(教师动作演示) “老鼠见了快快跑。不是桥,不是桥,那是一只大花猫。”幼儿模仿老鼠说一说。

三、儿歌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看着完整地念儿歌。(坐在座位上)

2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做动作边念儿歌。(离开座位)

四、活动延伸

回教室,将儿歌念给其他的小朋友听一听。

附儿歌:弯弯腰

弯弯腰,变座桥,鸟儿飞来歇歇脚,蜗牛桥下慢慢爬,老鼠见了快快跑。

不是桥,不是桥,那是一只大花猫,哈哈哈哈。

活动反思:

弯弯腰这首儿歌选材比较贴近小班幼儿,颜色鲜艳可爱的动物形象也很能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活动中我的肢体语言比较丰富,尽量让孩子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儿歌的诙谐幽默。不过这是一节语言活动,应该把语言作为重点,以及游戏环节应该作为学好儿歌的一种辅助,应该在活动中把儿歌的美与语感传递给孩子,同时作为老师,应该吐字清晰准确,把儿歌的韵律、押韵说清楚,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敢于开口说,大声说,说正确。

整节课我都注重在模仿小动物以及引导幼儿关注的环节上,忽略了这节课的本来意图,即让孩子们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没有关注大部分孩子的需求,只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同时对于目标的定位还要更清晰,更贴合语言课的本质。同时我还需加强上课的基本功,即关注幼儿,学会引导幼儿一起融入活动中,让孩子作为主体,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小船语言教案篇8

设计意图:

童谣是儿童“心灵的游戏”、“有韵的母乳” ,它与游戏相依相伴,集自由性、趣味性、创造性、教育性于一体,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优秀的童谣对孩子具有性情陶冶、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会使孩子在欢笑的愉悦中,身心健康地成长。但是,目前有些童谣的创作与教学注重了教育性,却忽略了游戏性、娱乐性,因而不受孩子们的欢迎,从而使得一些内容不那么健康、但朗朗上口的灰色童谣从中小学蔓延到了幼儿园,这将严重影响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本次活动的童谣选自幼儿教师资料手册《语言》,童谣的构思新颖别致,把猫伸懒腰比作“造座桥”,语言形象有趣、简短押韵,节奏感强。选择这个贴近幼儿生活、游戏性较强的童谣活动《弯弯腰》,是想通过适宜的教学方式让小班幼儿在感受、体验中轻松、愉快、大胆地学说童谣,从而拓展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感受童谣活泼、明快的节奏与韵律美。

2、大胆学说童谣,体验说童谣的乐趣。

3、引导幼儿在童谣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童谣背景音乐、童谣内容。

活动过程:

(一)听着童谣背景音乐愉快进场。

(二)说童谣。

1、引题:引导幼儿观看大花猫弯弯的身体像什么

看,这里藏着谁呀大花猫在干什么呢它弯弯的身体像什么呀

2、幼儿完整欣

赏配乐童谣一遍,初步感受童谣的节奏与韵律美。

今天唐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童谣《弯弯腰》,这首童谣里藏着一个秘密:大花猫把身体变成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听。

3、教师清说童谣,幼儿感受童谣的内容。

小朋友的耳朵真灵,请你们再仔细听听,大花猫睡觉的时候,谁到这里来玩了

4、借助,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

你听到谁来这里玩了根据幼儿回答,逐一演示小。

5、多种形式说童谣,进一步感受童谣的节奏与韵律美,体验说童谣的乐趣。

(1)指图说童谣。

(2)拍手说童谣。

(3)配乐说童谣。

(4)表演说童谣。

(三)戏童谣。

引导幼儿大胆的创造造桥的动作,在游戏中不断地迁移、运用童谣中的经典句子:“比如:“抱抱手造座桥”等,进一步体验说童谣的乐趣。游戏2-3遍。

(四)结束:随背景音乐,幼儿说着童谣轻松离场。

附儿歌:

弯弯腰,造座桥,

鸟儿飞来歇歇脚,

蜗牛桥下慢慢跑,

老鼠见了快快逃,

不是桥,不是桥,

那是一只大花猫。

活动反思:

弯弯腰这首儿歌选材比较贴近小班幼儿,颜色鲜艳可爱的动物形象也很能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活动中我的肢体语言比较丰富,尽量让孩子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儿歌的诙谐幽默。不过这是一节语言活动,应该把语言作为重点,以及游戏环节应该作为学好儿歌的一种辅助,应该在活动中把儿歌的美与语感传递给孩子,同时作为老师,应该吐字清晰准确,把儿歌的韵律、押韵说清楚,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敢于开口说,大声说,说正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412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