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如何发展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第1张

 说到建构游戏,也就是俗称的“搭积木”。是一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建构游戏的材料多种多样,从简单的木头几何图形到复杂的塑料插片玩具,更有先进的磁性玩具,还可以是利用废旧纸盒、瓶瓶罐罐的自制玩具,建构游戏给了 儿童 极大的想像和创造的空间。下面我为大家浅谈发展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发展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从几个月大的宝宝开始,就可以玩垒高的游戏,一直到成人,我们都可以玩建构玩具。一幢幢华丽的高楼大厦,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动物,一辆辆高科技的小汽车,公园、马路、游乐场……几乎没有建构玩具不能创造的东西。那么建构玩具的最大益处就是发展孩子的 想象力 和创造力。

 小班孩子的建构游戏,一般是非常自由的,他们在游戏前一般不会在事先的设计好自己想创造的事物,哪怕有,恐怕脑子里也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构图,或是生活中非常熟悉又简单的东西。小孩子都是一边随意地构建,一边把手里的玩具想像成什么,并不断地进行修改,同时还会不断地变化自己的观点,一会儿说这是小鸡,或许过了一分钟他却说那是汽车了。但幼儿就是这样逐渐在想像和现实中取得平衡,最终“创造”出一个像某种物体的玩具。

 可是有很多时候,小班孩子在建构游戏中是没有创新的,他们会反复地搭出一些简单的手枪、小花等小玩意,每一次游戏都是这些老花样。当然这有孩子的年龄特点在里面,越是小的孩子越是喜欢重复玩一些简单的游戏,越是熟练越是乐此不疲。因为孩子在这过程当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他们在这种游戏当中感到自信而快乐。但这也使得小班的幼儿缺乏创造力。其实创造力是需要一定 经验 和能力积累的,而空间思维能力在建构游戏中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空间思维,它是千万种思维中的一种,但空间思维又不同于立体思维、平面思维、定向思维、 逻辑思维 、正向思维、反向思维、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等 思维方式 ,空间思维是一种复合思维,是一种快速高效的优秀思维,快速、高效是空间思维优秀的两个显著标志。建立了空间思维,幼儿就能从立体空间的角度去思考和创造,就能够创造出立体的形象的物体。当然这种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性形象为主的,而想要形成形象空间思维,就需要让幼儿多多接触具有立体空间感的。

 有意识地让幼儿按照图纸建构,按照的提示去完成一件作品,是我们平时比较疏忽的,但确是非常重要的。把平面的图纸变成立体的玩具,哪怕是只用三四块积木去拼搭,对小班孩子来说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这几天,班级里增添了一些新的建构玩具,老师在提供这些玩具时,同时提供了操作图示,让幼儿看着图纸来玩。第一次尝试,很多幼儿对看图建构没有耐心,有一些幼儿粗略尝试了一下,发现有一点难,图上好看却不一定能搭出来,便都放弃了。而还有一大部分幼儿根本不去理会老师的要求,注意力只在占有这些漂亮的玩具上。全班26名幼儿,只有10名幼儿完成任务。而10名幼儿中有名选择的是同一张——最简单的棒棒糖;有 名幼儿选择的是跟老师德示范同一张或者类同的——长颈鹿;两名幼儿选择的是人像的,其中一名幼儿还选错了材料,原本弯曲像在跳舞的小人变成了直立的小人;只有一名幼儿用了较长的时间最后一个上交了一个较好的作品,其中运用到了6块积木5种形状,是所有作品中最复杂的一个作品了。而这名幼恰是平时班级中绘画能力最强的一名幼儿。可见,绘画能力中运用到的构图、结构和空间思维等能力在这里得到了强势的显现。

 通过这样的尝试,让笔者 反思 :小班幼儿的建构活动是需要多提供范例的,在建构游戏中,教师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按图索骥”的要求并不是限制幼儿想像创造,而是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基础,让幼儿从模仿创造开始,积累经验,开拓思路。我们提供的图示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可以有分解式和整体式的。可以提供有层次性的图示,由简单到复杂,由相对平面到立体让不同能力的幼儿自主选择。还可以把幼儿自创的比较好的作品拍成照片,供其他幼儿模仿,增加趣味性。总之,要让幼儿带有明确目标地去玩建构游戏,在建构活动中更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空间思维的介绍

       

         空间思维即空间思维能力,它是一种普遍的思维能力,是所有人在任何背景下都或多或少具备的一种能力。空间思维由三大要素组成:空间概念、呈现工具以及推理过程。空间思维能力涉及到对空间意义的理解,利用空间的各种性质形成问题,寻找答案,并呈现解决方案。通过使空间结构内部的各种关系可视化,观察、记录、分析物体之间的静动态关系。同时空间思维也是立体思维的 同义词 ,就表示立体思维。

 空间思维有能力理解空间关系,知道地理空间如何展示,能对有关的空间概念进行推理并做决策。空间思维是千万种思维中的一种,但空间思维又不同于立体思维、平面思维、定向思维、逻辑思维、正向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思维方式,空间思维是一种复合思维,是一种快速高效的优秀思维,快速、高效是空间思维优秀的两个显著标志。

 所谓空间思维,是指基于空间,从空间的事物着眼,对空间事物迅速高效地进行一系列分析判断应对及再调整处置完整谋事的思维过程。

婴幼儿的空间概念,是循序渐进形成。这项概念与能力的成熟,对于往后的认知学习能力,和距离、空间方向等逻辑判断能力的好与坏,都有密切关联。 如何观察、引导孩子形成空间概念,是新手父母的重要课题。

生理较成熟 较能掌握方位

接近1岁时,宝宝双眼已能对焦在单一物体上,甚至能简单分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大概知道物体和自身的距离,有更清晰的空间感。

同时,随着宝宝的肌肉发展(主要取决于动作觉、前庭觉与触觉)趋于成熟,手部的抓握动作更熟练,慢慢能跟上眼睛看到的目标,进而能执行“眼睛看到,伸手抓取”的行为。这种基本的“手眼协调”能力,是构筑“空间概念”重点。

2方向 初步了解空间概念

一般来说,可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来了解空间概念。万芳医院复健部职能治疗技术长王淑真对此说明:

有形

指的是“具体”面向,具功能性,与“视知觉”相关。她引用《手能生巧》的内容:视知觉是指一个人如何对所看的东西做区辨、回忆、比较并赋予意义的知觉能力。

最典型的,就是通过手眼协调能力(动作觉、触觉与视觉)来发展空间概念。通过手的触摸及视觉来辨认物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并辨别物品不同的地方,儿童渐渐地可以从复杂的环境中找出对其有意义的物品,并忽略不相关的视觉刺激,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学会物品在空间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个人的相对关系。而物品在空间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个人的相对关系即是指空间关系。

无形

王淑真技术长表示,无形的空间概念主要是指“抽象”面向,与“认知”有关,例如上下、前后、左右、中间等方向。刚开始,宝宝会先对自我感兴趣,通过嘴巴(吸吮、舔等动作)认识手脚。接着,慢慢地会以自我为中心,来观察四周的人和物体,去认识、甚至学会方向,进而建立空间感。

重要性:影响自理与学习

王淑真技术长认为,空间概念属于个人的基础能力,主要会应用在两方面:生活自理和学习。

生活自理:例如眼睛看、手取物、吃东西等。

学习:例如阅读文章、走路、跑步、传接球等。

这两大类能力看似稀松平常,却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她进一步表示,当宝宝的空间概念愈来愈完整,生活自理和学习等能力就会愈成熟,甚至有助于较大的幼童能理解“生存”和“逃避威胁”的观念,适度保持警惕性,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从饮食发展看空间概念

当宝宝的生理状态趋于成熟,才能发展出基础能力,进而探索环境,建立空间概念。王淑真技术长引用《运动翻转孩子的未来》,从最基础的饮食这件事切入,对照大脑不同阶段的发展,简要说明宝宝发展出的生理动作和空间感概况。

0—4个月

大脑发展阶段:脑干、脊髓、早期皮质下区。

口腔动作:吸吮、吞。

手眼协调:手贴住妈妈乳房、拿奶瓶。

大动作:翻身、抬头。

此阶段的宝宝,仍是反射性反应(所谓的本能)。虽然宝宝的视力与视野范围有限,但仍能凭借反射性反应,找到主要照顾者(妈妈)的空间方位或抱住奶瓶,用力吸吮。

4—9个月

大脑发展阶段:中脑、皮质下区、初始皮质。

口腔动作:吹、咬。

手眼协调:拿饼干(放入嘴中)、抓玩具。

大动作:坐、趴着且手部可略微支撑身体。

宝宝具有基本的抓握能力,例如单手会尝试用拇指和食指抓小物。另外,还会对主要照顾者的声音、表情或叫宝宝小名,产生有意义的反应,如跟着发出声音、明显的表情变化、扭动身躯等。

由于宝宝刚开始吃辅食,正好可练习以下几项能力,由此感受自身和周遭环境的空间感:坐在餐摇椅上,用手抓取食物(或餐具),送入嘴中中,练习吹、咬等动作。

9—12个月

大脑发展阶段:早期皮质。

口腔动作:开合、咀嚼。

手眼协调:对着某些物体敲打,或把抓在手上的物品往外丢。

大动作:爬行,有的甚至能扶着站。

此阶段的宝宝已有数颗乳牙,已经吃辅食一段时间,接触的食材种类更多,尝试的食物形态也从“流质”进展到“半固体”和“固体”。愈来愈能掌握“吃”这件事,从食物送到面前,嘴巴打开并且送入食物,闭合咀嚼等,对于整个流程和位置都更熟悉。

此外,在坐姿下,宝宝双手能同时使用拇指及食指尖拿东西,手臂肌肉也比较有力,能对准并敲打小钢琴或按键式玩具,亦或把小球丢进目标区。若看到有兴趣的东西,也能用爬行方式接近目标物。

12—36个月

大脑发展阶段:原始皮质、成熟皮质。

口腔动作:吸、抿、咀嚼、撕咬。

手眼协调:拿笔涂鸦、拿汤匙吃、用吸管喝。

大动作:站→走→扶着扶手上下楼梯(约2岁)→不需要扶手,能自行上下楼梯与骑乘三轮车(约3岁)。

宝宝的口腔相关动作更加熟练,协调性更好,并且慢慢地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餐具来进食,即手部可以执行更精密的抓握餐具(小汤匙和小碗),用汤匙舀取副食品,准确送入口中(而不会有掉落的意外发生)。

这时候的宝宝站得更稳更好,慢慢会进步到走路、上下楼梯与骑乘三轮车等,更能凭自我意识自由移动,掌握方位,去寻找有兴趣的人、事、物。

3岁前多练习 累积空间感

空间概念的培养,“千里之足,始于足下”,是日积月累的成长足迹,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王淑真技术长表示,0~3岁最为关键,不但正值生理功能的发展期(口腔、大小肌肉等),同时也是建立视知觉和认知的重要时间点。这两者的结合,才有助于宝宝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空间感。

因此,她提醒父母“放手,让孩子多练习”,在安全的前提下,多利用宝宝喜欢的玩具与物品,引导他主动接触各项事物。毕竟每一次的尝试动作,都是在累积宝宝体内的“空间数据库”,帮助他培养自理能力,更熟悉生活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42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