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是从殷商就开始有的官职,负责协助君主掌管天下大事,商纣王时候的太师是著名的箕子,周朝著名的太师有姜太公(姜子牙),周公等等,从这豪华阵容来看,太师毫无疑问是朝堂上数一数二的职位了。
周朝设置太师、太保、太傅为三公职位,所谓的三公九卿,是古代朝廷的中枢,而12个官职又以太师为首。汉朝曾经一度不用这个称呼了,到了董卓作乱的时候,感觉自己功劳很大,就又称太师。晋朝建立后沿袭周朝的称呼把太师这个高职给了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由于司马师的原因,所以当时太师被改名叫太宰。
由以上的介绍来看,太师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这个职位跟丞相比,哪个更高呢?
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的秦,最终是在秦始皇称帝之后确立的,最著名的代表是李斯。丞相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汉代也一度用过丞相这个称呼,萧何即为第一任丞相,而后历代称呼多有改变,比如:司徒、仆射、首辅等。丞相也是属于三公之一,汉朝以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为三公,也就是说丞相相当于太师的职位,也是三公之首。
如果丞相和太师同时出现,还是太师更胜一筹,到了宋朝后太师是送给大臣的荣誉称号,如果不是宰辅之臣也得不到这个称号,所以不论是从荣誉上还是从实权上,宇文护的职位都是高于独孤信的。
1、太师,又名太宰,掌邦治,为六卿之首,“三公”之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自赵匡胤建宋以后,三师、三公之制虽承唐制保留下来,但授与大臣者为数并不多,尤其是太师一官,只以赵普与文彦博两人功高德厚方予特拜。北宋末年,丞相蔡京也被加太师衔。
2、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宋神宗改革官制后,文臣自通直郎到开府仪同三司,武臣自修武郎到太尉,为升朝官。
扩展资料
一、宋朝太师太尉加官改制:
宋代检校官加于太师至各部员外郎,共十九等,位高于正职。宋初检校官多加给武臣、吏职及蕃官军员,文臣则加于枢密使、宣徽使与节度使。
宋神宗元丰年间改制后,仅留存检校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与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以加节度使之久任者。
宋徽宗政和年间后改三公为三少,武臣累加至检校少师则拜太尉,文臣累加至检校少师则拜开府仪同三司。
二、太师太尉官职的历史变迁:
隋唐以来,决策权转移至中书门下,而行政权在尚书六部手中。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品级虽高,无实际职事,一般只是作为加官,尤以唐后期各种检校官为甚。
宋初三师三公只是作为升迁资序所用,并无执掌。太尉旧在太保之下,自五代以来则提升至次于太师而在太傅之上。徽宗年间重定武官制度后,太尉成为武阶官之首,而司徒司空则被三少所代替。
元代三公仅作为加衔,后期也是加授极滥。明清以后以原三师为三公,不设太尉。另外,在某些礼仪中会出现以其他官员临时充当太尉等职位的现象。如宋真宗天禧元年宣读天书之礼,分别以向敏中摄太尉,王曾摄司徒,张知白摄司空。诸如此类都是礼毕即罢,并非真行除拜。
--太师
--太尉
--宋朝官制
--检校官
国师非正式的官职~是一种俗称~也是一种荣称~
有国家君王的导师之泛称~可称为国师
如明代刘伯温对于朱元璋
是政策~计谋方面的导师
有国家君主的宗教之皈依师~也可称为国师
如清代玉琳和尚对于顺治帝
是佛学上的导师
只要地位受到国家君王的尊重
且某一方面领域表现非凡
而太师~是正式的官职~为三公之首
太师、太傅、太保古称三公,周代开始设置。
在周代,权力很大,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在周天子年幼或不能行使权力的时候可以总理政务。历代沿置,仅为虚衔,无实职。用于加授给年高望重的大臣。
自以九品十八级区分官员等级以来,均为正一品官。
在近代为荣誉虚衔~为皇帝给重臣的一种特殊荣誉官职
密宗萨迦派祖师八思巴~被元世祖封为国师
协助明成祖夺取明惠帝帝位的道衍和尚姚广孝~有国师之美称
清代许多 密宗的大师~都被当时皇帝称为国师~如五世 喇嘛
明朝建国功臣李善长生前亦封太师
清朝台籍官员官位最高的王得禄~死后加太子太师衔~其墓在嘉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