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灵隐寺

曲径通幽灵隐寺,第1张

真是郁闷,生活工作一团糟。出门忘记锁门,上班迟到,工作任务不能及时完成,去饭店吃饭吃到虫子……经历彻夜失眠的痛苦后,我的精神状态已经游离在奔溃的边缘了。无论如何我都要就医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先将自己的生活状态调整好。医治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种,旅行可以很好地释放压力,减轻自己的身心负担。国人目前还是比较认可旅游行业的,很多人通过旅游的方式提高生活品质。国家每年颁布相关政策措施,投资发展旅游事业,全面提高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社会价值。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升华他/她们的灵魂境界,达到人神合一的状态。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周末,我乘车前往杭州西湖区灵隐路法云弄1号。市区到景区的公共汽车有7路、807路、Y1路、Y2路、Y4路。我在公交站台前等车,潮湿的生活环境令我茫然。我不知道如何自我救赎,但愿佛祖能拯救我。公车姗姗来迟,乘客们下车上车,一站一站地前行。一位带孩子的老人坐在我的身边。我有些羡慕她,因为她的人生已经靠岸了,而我仍旧在浑浑噩噩的的现实里浮浮沉沉。远离市区,公共汽车便不再频繁地报站了。车窗外的风景越来越清新,树木草丛农作物……像不停播放的自然记实录。

杭州灵隐寺,地处偏僻,曲径通幽。公共汽车行驶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一个小型的停车场。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大声地报站,乘客们井然有序地下车。接触地面的那一刻,我有些头晕。初春的城郊有些寒冷,丝丝飘荡的细雨淋在人身上很凉。这份冰凉男生尚且不敌,何况我一介女流之辈。我在停车场的小店内买了一张雨衣,随着众多游客一起向着灵隐寺而去。

灵隐寺颇有内涵。首先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1693年)的历史了。相传西印度慧理大师在中原传教时,云游至此。观飞来峰奇景,认为有仙灵隐居于此。遂在飞来峰山麓卓锡建寺,连建五刹:灵鹫、灵隐、灵山、灵峰、灵顺。其中,灵隐寺保存较为完整,其余四刹皆已遭受毁坏。寺庙建立初期,僧侣稀少,门可罗雀。至唐朝时,香火渐旺。历经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建国后等各个朝代的发展,灵隐寺享誉宇内,对世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时,灵隐寺坐落在烟雨江南里,如梦似幻。我携一颗赤子之心而来,同你合体。穿越千年的梵音物语,轻抚我的心房。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我抖落一身红尘,皈依佛门。游灵隐寺,方知菩萨素净庄严。佛教思想以慈悲为怀,渡人向善。与尘世间的纷纷扰扰相比,清净很多。国内很多的名寺宝刹多以山水以依托,清静寡欲。

灵隐景区总体占地2577000平方米。景区内草木茂盛,很多古老的大树矗立山间,巍峨挺拔。深山古寺,云烟缭绕。三生石、永福寺、韬光寺、法喜寺、灵鹫飞来、天竺香市……景区内总共有30多个各具特色的景点。旅游的意义是欣赏风景,灵隐景区的风景使得旅游意义非凡。我一步一步地行走在飞来峰山体上,步履沉沉似千斤重。为了不辜负美景,我冒着肌肉的酸痛一个道观一个道观地求拜。永福寺的观音庙里,我向观音祈求祷告。不知为何,眼泪簌簌地流过脸颊。人世间有些苦说不出,有些心情无人能懂。灵隐寺占地87000平方米,为景区内的重点景区。寺内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南方的寺庙大体上以这种布局供养菩萨。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电视剧里的活佛济公的形象深入人心。一身破烂衣服,挥着破棕榈扇的他聪明善良、济世救人。杭城内外的老百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皆喜欢到灵隐寺内求拜济公活佛。活佛显灵替他/她们解决生活中的灾难疾病。济公活佛的善行枚不胜举,功德无量。电视剧中的情景反应了老百姓们心底的愿望。人类无法对抗的力量是很可怕的,人们将希望寄托于佛祖,借助菩萨的力量来对抗强大的自然力量、人设力量。活佛的力量帮助了无数困难的老百姓,他的功德受到老百姓的青睐。老百姓修建庙宇供奉他,奉他为佛。无论哪个时代,老百姓都是一五一十的,是非功过,自在人心。身前身后,谨记积德行善,利人利己。

寺内有一块著名的三生石。相传,人在三生石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轮回转世后仍旧记得生前的记忆。给自己来一场净化心灵的旅行,不忘前世,不负今生,为来生而为。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当时印度僧人慧理 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清康熙南巡时,曾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就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

灵隐寺景区历史信息: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至今已有近1700年,因其悠久的历史,美丽的自然风光及浓厚的佛教文化,被称为“东南佛国之冠”,慕名而来的游客众多。

灵隐寺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现任方丈是光泉法师。

1、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

2、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 “云林禅寺”。

3、灵隐寺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现任方丈是光泉法师。

灵隐寺和灵顺寺都是杭州有名的佛教寺庙,各有特色。

灵隐寺是一座历史悠久、香火旺盛的佛教寺庙,被誉为“江南佛教胜地”。寺庙内环境清幽,建筑古朴典雅,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灵隐寺在求姻缘、求子、学业事业等方面被认为非常灵验。

灵顺寺位于杭州北高峰,是“五灵”之一,以天下第一财神庙著称。寺内供奉的慧开大师和黄龙祖师,被视为佛教界的传奇人物。灵顺寺的香火也十分鼎盛,游客可以在此感受佛教的庄严和神秘。

总的来说,灵隐寺和灵顺寺都是杭州著名的佛教寺庙,各有其特色。至于哪个更“灵”,则因人而异。

沙孟海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二十世纪书坛泰斗。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陈玉龙曾评价:“纵观20世纪中国书坛,真正凭深厚书法功力胜出,达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数康有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几人。”

中文名:沙孟海

别名:文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鄞县沙村

出生日期:1900年

逝世日期:1992年

职业:书法家、篆刻家

毕业院校:浙东第四师范学校

代表作品:《集王圣教序》

字:孟海

号:石荒、沙村、决明

故居所在地:杭州市龙游路15号

主要职务:西泠印社社长

人物简介

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名医书香之家,幼承庭训,早习篆刻,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1922年,沙孟海到上海担任家庭教师期间,有幸接触令他十分仰慕的康有为、吴昌硕等大师,对以后沙孟海的书法和篆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5年他任教商务印书馆图文函授社,其间,从冯君木,陈屺怀学古文学,使他学艺大进。章太炎主办的《华国月刊》,多次刊载他的金石文字。曾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考古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其书法远宗汉魏,近取宋明,于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诸家,用力最勤,且能化古融今,形成自己;独特书风。兼擅篆、隶、行、草、楷诸书,所作榜书大字,雄浑刚健,气势磅礴。沙氏学问渊博,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

人物年表

1900年,沙孟海出生于沙村,自幼爱好书法、篆刻。

1920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先后任宁波屠姓、蔡姓的家庭教师,又一度执教鄞县(现鄞州区)梅墟求精小学,以所入养家,资助众弟求学。

1925年,赴沪进修能学社教书,后任教商务印书馆图文函授社。其间,从冯君木、陈屺怀学古文字学,从吴昌硕、马一浮等学书法篆刻,获益良多,书艺大进,章太炎主办的《华国月刊》多次刊载其金石文字,名声渐著。1928年至1929年上半年任职浙江省政府。

1929年夏,应聘任广州中山大学预科教授。

1931年春起,历任南京中央大学、教育部、交通部秘书。

1941年6月,在重庆经陈布雷推荐,在蒋介石侍从室二处任职,从事应酬笔墨文字,业余仍坚持书学研究。1946年至1948年应蒋介石请,参与编纂《武岭蒋氏宗谱》。

1949年春,躲避蒋介石等纠缠,拒去台湾。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1952年,任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兼调查组组长。

1954年,兼任省博物馆历史部主任,擘划“浙江历史文物陈列”。

1963年,任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科教授。

1979年,任西泠印社社长。尚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省文联委员等职。

1992年6月,鄞州区人民政府于东钱湖畔建沙孟海书学院。10月10日逝于杭州。

人物成就

但求平正

30岁以前,沙孟海先生临写的碑帖有《集王圣教序》、《郑文公碑》、《张猛龙》等。这一阶段,可称为但求平正阶段。综观沙先生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在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楷书作为先生书作的主要书体占据着首要地位。而其精工小楷尤甚多。这可能与先生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有着重要关系。

务追险绝

进入中年以后,随着学养的日渐丰厚和阅历的渐次拓展。沙孟海先生多用功地关注字的“体势”和章法的“气势”。当然,原有精耕细作的楷书不是全然放弃,偶作楷书。譬如48岁所作《修能图书馆记》和50岁所作《叶君墓志铭》即是中年时期楷书的优秀作品,也是沙先生的得意之作。但以楷书为主的创作转向以行草为主的创作是沙孟海先生“既知平正,务追险绝”的艺术观念的转换之始,从以往的以“尚韵”为主的追求到对北碑一派“尚势”为主的追慕,沙先生将自己的艺术观念融于帖学与碑派的熔炉里,燃烧着,冶炼着,企冀艺术个性化的涅盘与再生。沙先生也深知,帖学与碑派是书法艺术不同类型的两种风格,尽管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姻缘关系和千丝万缕的艺术内在的相同规律,然而毕竟尚韵崇势,各领风骚,既非互相对立,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在帖学与碑派中融化自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实非容易之事。但撷取意态挥洒的帖学和雄浑朴拙的碑派之长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古代崇碑尚帖的书法艺术家都从此中领悟到艺术的无限玄机,使自己的艺术个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这一时期沙先生的作品可谓是“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时期,横跨时近四十年。概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大人相

进入1980年代以后,随着“新时期”文艺事业的复苏,沙孟海先生迎来了他书法艺术蓬勃向上的春天。沙先生精神勃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书法艺术创作之中。先生说:“自从林彪、‘四人帮’被粉碎以来,全国形势大好,文艺得到了春天。我虽80之年,还是壮心未已,正想与中年人一道来继续上进,昌硕先生讲‘谓我何求颡有眦,八十翁犹求不已’。”这一时期,沙先生的创作进入一个鼎盛时期:“既能险绝,复归平正。”陈振濂先生在《沙孟海书法篆刻论》文中分析沙先生190年代书风特征时说:“有意为之强调气势和刻意求全的强调技巧,逐渐地为炉火纯青地信手拈来所代替。一切犹豫、彷徨和偶有小获的喜悦,被一种更为大气的风度所淹没。”

先生这个时期的作品,行草书和擘窠大字占据了先生鼎盛时期的主导地位。也正是行草书和擘窠大字使人们看到了有希望的当代书坛。

这一时期的作品,是先生千折百磨后的峰回路转,归于平正,一派玄机。先生的书法风格由秀逸儒雅到浑厚华滋最终归于古拙朴茂,一如草木之由春之绚丽多姿到夏之煊赫灿烂而人于深秋的豪迈深远最终归于冬之空旷无际。先生结字的斜画紧结,不主故常;用笔的侧锋取势,迅捷爽利,锋棱跃然;线条的浑厚朴拙,于纵横之间任其自然,令人羡叹不已。董其昌云:“渐老渐熟,渐熟渐离,渐近于平、淡自然,而浮华利落矣。姿态横生矣,堂堂大人相独露矣。”此语可为沙孟海先生独特书法艺术风格写照。

故事逸闻

故事逸闻一:“大雄宝殿”补题款

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匾额,是1953年宝刹修葺时,浙江书法界泰斗张宗祥推举沙孟海题写的,因沙孟海善书擘窠大字。然而,1957年,当他的三弟、时任浙江省省长的沙文汉被打成“右派”后,他作为兄长,题写的匾额也不能继续存在了。一个旗帜鲜明的决定很快做出:把沙文若(沙孟海字文若)三字从匾额上抹去!于是,在“整修内部,暂停参观”之后,万千游人面对的已是一块没有题款的“大雄宝殿”匾。好在游人中杭州人的比重不算太大,而杭州游客中清楚匾额来历的也不太多,如果不是一个突发事件,这种格局也许将长远地存在。

1970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在周恩来陪同下访问杭州,游了湖看了戏之后,西哈努克提出要到灵隐寺进香。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提出这个要求无可厚非,但对中国当局却无疑是一个大难题。

1966年6月红卫兵运动发起后,灵隐寺的菩萨也成为攻击的目标,当时周恩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给浙江省委发了电报,指示“暂将灵隐寺封闭,留待运动后期处理”。到这时,灵隐寺仍在继续封闭之中。但西哈努克的要求又不便拒绝,周恩来几经权衡,决定开放灵隐寺,让西哈努克入庙进香!

西哈努克如愿以偿,可谁也不会想到,亲王在进入大殿前会盯着“大雄宝殿”四个字,问陪同参观的中方官员:“这几个字是谁写的?为什么没有题款?”中国官员吃了一惊,他没有估计到西哈努克会有这样的汉学功底。他看了看周恩来,惴惴地告诉亲王:这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已经不知何人书写了。西哈努克不再声响,似乎已经接受了“无名氏作”的观点。

但周恩来却接受不了,他知道这块匾额的书写者并非古人而是沙孟海,那个为党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的沙文威的大哥沙孟海。他找来了当时的省革委会负责人,说了这么一段话:沙文汉是沙文汉,沙文若是沙文若嘛!怎么能够因为沙文汉是右派,连沙文若的名字也抹去呢?不能搞株连。这不是党的政策!

周恩来的指示得到了贯彻,浙江当局很快派人找到沙孟海,要他去补一个名字。按一般人的看法,这当然是“很抬举你了”,可沙孟海不,他的倔劲又上来了。他说:“要么重写一块匾。名字就不补了。”来人好不尴尬,但是写字的事又相强不得,你总不能摁着别人的手腕吧?事出紧迫,他们只好请来另外一个人,拼凑了“沙文若”三个字补上。字写得不协调,很难看,但“大雄宝殿”的匾额上,“沙文若”三个字到底还是出现了。

故事逸闻二:沙孟海与蒋介石

蒋介石故居丰镐房内报本堂,堂前两侧有一副引人瞩目的柱对,上联曰:“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下联曰: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这副楹联,主题鲜明,对仗工整,颇见文字功夫,挂在祖堂之前,十分贴切。但是,这副楹联的作者是谁,过去人们从未深究,由于它由蒋介石亲书,所以,总以为作者就是蒋介石,对外也就这么介绍。其实非也,这副楹联的真正作者是著名学者、当代书法泰斗沙孟海先生。

1946年,沙孟海应时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朱家骅之邀,在教育部任秘书,当时用的名字叫沙文若。蒋介石知道他擅长金石,对谱牒也颇有研究,特地请他重修《武岭蒋氏宗谱》。沙孟海无法推辞,只好从命。历时两年余,于1948年12月告成。这次修谱,挂名的大总裁是国民党元老、书法家吴敬恒,总编纂是蒋介石的陈布雷,沙孟海只列在4个编纂之一,但实际上做文字工作的主要是沙孟海,所以新谱定稿时,蒋介石在司职名单中亲笔加上“特聘武进吴敬恒先生为总裁,主其事,慈溪陈君布雷、鄞县沙君文若为编纂,襄其成”。把沙文若提到了副总编纂的地位,以示慰藉。进谱之日,蒋氏宗祠热闹异常,挂灯结彩,大摆酒席,吴敬恒、沙孟海等被邀上座,参与宴请。蒋介石想为故居的报本堂增添匾额,于是趁此机会,请吴敬恒题写堂额,请沙孟海设计一副堂前楹联。吴敬恒所书的堂额上首注有“民国第一戍子”,标明题额的时间。沙孟海设计的楹联,由蒋介石书写后,制匾挂于堂前两侧。

1949年1月下旬,蒋介石在发动内战全面失败的情况下,被迫第三次下野回乡。当时许多人写文章,说他那次回乡,办了一件大事,即重修蒋氏宗谱。沙孟海对这种说法加以否定。他说:“家谱早在1948年12月蒋介石下野前即已修好,下野后只是请我另编一本简谱,只收载他直系一支,而且还未完成。由于宗谱全本体积太大,不便携带和翻阅,蒋介石准备离开家乡,远去台湾,所以需要一本易带易翻的小谱。”当时沙孟海已离开国民政府,为此,蒋介石派人到处打听沙孟海的下落,找到后,几次召沙到溪口,除谈小谱以外,还探问家乡先贤全祖望的遗迹及一些地方掌故,并要沙陪同参观宁波天一阁。沙孟海怕蒋介石把他留在身边,委他职务,就找个借口,离开溪口,到上海进行写作。那年4月,蒋介石匆促离乡,蒋氏小谱只在中华书局排印了几页样本,即不了而了,沙孟海与蒋介石的关系也就此结束。

故事逸闻三:沙孟海与四兄弟

老大沙孟海曾任国民政府总统府秘书,与蒋介石、蒋经国、朱家骅等国民党上层人物有过许多交往;老二沙文求是大革命期的广州市委秘书长,广州起义时与陈铁军烈士一块壮烈牺牲;老三沙文汉是共产国际的红色间谍,长期从事对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重庆号”起义、第二舰队起义都倾注了他的心血,解放后出任浙江省第一任省长,政绩斐然却又遭受到难以名状的冤屈;老四沙文威是李克农、潘汉年手下的谍海干才,以国民党专员的身份在国民党宫垒中隐匿了十八年,利用沙孟海的掩护为革命做了许多甚有贡献。

沙孟海少时家境窘迫,诸弟辍学使他有一种强烈的负疚感。1919年师范毕业后,他就把诸弟一个一个接到外地读书。先是二弟文求,再是三弟文汉,再是四弟文威。至1926年,除了年岁尚幼的五弟沙文度,其余三个兄弟都已出外读书。二弟文求高中毕业后先考入上海大学,后来文求要求转学复旦大学物理系,尽管复旦学费甚巨,沙孟海仍毫不犹豫地支持弟弟实现了自己的意愿。

困厄的家境迫使年轻的书法家通宵达旦地拚命,过起了鬻文卖字的生涯。当时上海滩仕宦商贸每遇婚丧寿宴,多喜欢馈赠书画艺术品,雅而不俗。那阵他的书法在上海滩已经有点名气了,又只有二十几岁,出手快,有急需赶时间的活计,人们总喜欢找他,生意日渐红火。他干脆请书界前辈朱祖谋先生列了一个“润格”,“明码标价”。这种鬻文卖字度日的清贫生活,沙孟海觉得不足言道,他只希望自己的四个兄弟能够健康顺利地成长,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

故事逸闻四:两篇电文定乱局

抗日战火很快燃烧起来了。武汉会战后,日本军部特派一个叫川本芳太郎的大佐专赴北平,敦促吴佩孚出山。川本为了便于接触吴佩孚,还拜吴佩孚为师,时相过从,不时试探。川本懂得洪宪劝进的故事,于是乎,“大帅府”霎时热闹空前,来自全国各地“拥吴出山”“挽救大局”的电报纷至沓来。

吴佩孚出山之事在国民党政府中造成很大震动。朱家骅在一个星期天的清晨紧急求见蒋介石,蒋介石听完汇报一脸阴沉。朱家骅献策道,一是他以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的名义给吴佩孚发一个电报,晓以大义,阻止他出山。朱家骅认为第二种方法要好一些,蒋介石微微点了点头。

这时,沙孟海经同乡陈布雷介绍,已在朱家骅手下当秘书,起草电文的任务就落实给他了。沙孟海当然知道朱家骅交付的担子有多重,平时他并不喝茶,但那天晚上,他却浓浓地泡了一杯。凝笔静思,仿佛有一股神力在左右他的笔毫。一篇五百余字的四六骈文一挥而就。文中庄严声明“春秋大义”,敦促吴佩孚千万要以民族为重,不要“一失足而成千古恨”。朱家骅对电文极满意,当即令人将电文急送吴佩孚的老友张芳岩,发给吴佩孚。吴佩孚正在就“出山”与川本商定程序,当随从将他请进密室,将朱家骅的电文递交给他时,这位戎马一生的将军仿佛遭了电击。他反复诵读着那朗朗上口的电文,一种自责的情感笼罩了他的身心。

川本正在焦急地等待这位大帅做出最后的决定,他已经向东京报告吴佩孚同意出山,东京要求他确定举行就职典礼的日期。然而,当他把东京的意思提出后,吴佩孚却不紧不慢地提出了就职的条件,那就是:成立一支由吴直接指挥的三十万人的军队,日军撤出华北。川本没想到紧要关头吴佩孚会来上这一手,于是吵着要剖腹自杀,但是没等他拔刀,吴佩孚已经甩开袖子走了。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公开投敌,朱家骅得悉汪精卫派特务欲拉吴佩孚下水的情报后,又叫沙孟海起草了第二个致吴佩孚的电文。不久,朱家骅收到吴佩孚通过张芳岩交北平地下人员拍回的一个电报,言词恳切:“仆虽武人,亦知大义,此心安如泰山”。这表示了他在大是大非上的立场。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日本特务计出多端,吴佩孚却终于没有“出山”。

人物评价

一生亲历民国以来现代书法的发展,50岁以前书法广涉篆、隶、真、行、草各体,晚年尤精行草书,气酣势疾,刚健有力,韵味沉厚,雄浑遒劲,卓然成家,被誉为“书坛泰斗”。擘窠榜书被称为“真力弥满,吐气如虹”。治学严谨,对书法学、古文字学、篆刻学、金石学、考古学都有精到研究。在书法上沙孟海受康有为、吴昌硕影响,代表了北碑雄强一路而开一代风气,无论篆隶楷草,在书法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尤以行草书最佳。即使在沙先生在耄耋之年仍治学严谨,有口皆碑:在他的关门弟子中,虽谈不上哪个最令他省心,门下众多弟子,吕国章,朱关田、祝遂良,陈振濂等都没少在他的严谨中深受其教,尤其是年纪最小的弟子叶飞(字常凡),一直是最令沙先生头疼的学生,因为年少不能与其他学生一同上课,只能手把手的辅导,这对于一个八十高龄的沙先生来说,无疑是一件操劳费神的事情。好在叶飞自幼聪慧,悟性极高,即使是学龄远超过他的师长们也是倍加喜欢。沙先生一生尤善擘窠榜书,海内无匹,被世人誉为“真力弥满,吐气如虹,海内榜书,沙翁第一”。其作气势宏大,点画精到,富现代感,以气胜,且字越大越壮观,此非胸有浩然之气不能致也,为当代书风典范。在篆刻上,青年时代的沙孟海就有幸得到了吴昌硕、赵叔孺的教导。在赵叔孺“为圆朱文,为列国玺”的印风影响下,沙孟海也对圆朱文印及列国玺有着多年的潜心研究,且能师承有法,高致绝伦,复博涉陈秋堂、赵之谦、吴让之的治印风格,深得其理。他的印作得到了篆刻大师吴昌硕的高度评价:“虚和秀整,饶有书卷清气。蕙风绝赏会之,谓神似陈秋堂,信然。”老一辈书家、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陈玉龙说:当代书家如沙孟海、林散之、李志敏等人的作品,飘然出尘,云海_郁,都十分朦胧,让人浮想连联翩。

主要作品

主要著作

著有《近三百年的书学》、《印学概述》、《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兰沙馆印式》、《印学史》、《沙孟海论书丛稿》、《沙孟海书法集》、《沙孟海写书谱》、《中国书法史图集》,并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卷》等。

诗词作品

万宽

春缕如丝织锦华,龙游居子一梦暇。

同书宝殿枝头月,自卷珠帘影底花。

心味不缘虚竹苦,情肠应是老槐嗟。

谁家墨池清光在,耐得风吹西子沙。

书法作品

后世纪念

因病逝世

1992年10月10日,当代书坛泰斗、著名学者沙孟海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93岁。

诞辰110周年纪念

2010年6月11日,沙孟海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在沙老故居——浙江宁波鄞州区沙孟海书学院举行。沙老的儿子沙茂世、沙更世及其他亲属,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朱关田,民盟省委会副主委、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浙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民盟浙江华夏书画学会会长陈振濂,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孟云生等出席了活动开幕式。民盟省委常委、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雁君宣读中国书协给大会发来的贺信,陈振镰教授代表沙老弟子讲话,沙老长子沙茂世代表亲属好友在会上发言。参加这次活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亲朋好友约300余人。民盟浙江华夏书画学会副会长钱大礼、余成、李春生等代表民盟浙江华夏书画学会也专门到会祝贺。

诞辰111周年纪念

昨天,纪念沙孟海先生诞辰111周年研讨会举行,我市20多位著名书画家及沙老亲属等满怀深情地追忆了沙老的艺术人生、艺术品格和学术精神。

诞辰115周年纪念

今天,是书坛泰斗、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篆刻家沙孟海先生115周年诞辰纪念日。为表达对沙孟海先生的缅怀之情,传播他的求知精神,今天,由省书协沙孟海研究委员会、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宁波市沙孟海书学院主办的“书坛泰斗文化丰碑——沙孟海先生115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分别在杭州和宁波启幕。

沙孟海1900年生于鄞县。今天,沙孟海的故乡宁波也同时举行了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会。

沙孟海书院

沙孟海书院坐落在景色宜人、风光旖旎的宁波东钱湖畔,一座青砖碧瓦、具有民族特色的三层楼房掩映于湖光山色之间,散发着阵阵醉人的翰墨香味,近300平方米的展览厅和可容纳200余人的多功能厅,位于主楼之后,为前来书学院进行学术研讨和作品交流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场所。“翰墨香凝干秋绩,柳荫育成万杆绿。”这就是沙孟海书院真实写照。

交通:在宁波汽车东站乘K901路(八工区方向)至东钱湖管委会下,往回走少许路即到。

沙孟海故居

沙孟海祖居(沙氏故居)是沙孟海及其四位弟弟幼年生活的地方,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沙村,靠近梅溪水库半山腰处,距离宁波市区约50公里,距离塘溪镇中心约3公里,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鄞州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坐北朝南,总面积574平方米,内部陈设沙孟海及4位兄弟的生平和用品,为一典型浙东民居。现故居有专人看管,并对社会免费开放(每周一闭馆),经常有市民在闲暇时前往。欲前往的人士可乘坐公交620、660、668路到塘溪镇公交车站下车,然后步行或打车前往。自驾人士可以到宁波象山港高速塘溪出口下,往塘溪方向,穿过镇中心,到梅溪边转西南,即沙村方向,沿公路到底即可。(故居在半山腰处修有小型免费停车场,约可停放8-10辆小车)。

沙孟海解放后长期居住在杭州,即现杭州市下城区龙游路15号(靠近北山路与环城西路交叉口),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更新1:

请问师兄,<首先手执香要直>我5明只手要点样直呀,手掌还是手臂呀?5该你再帮帮忙话俾我知啦!

大屿山灵隐寺逸事----宝莲禅寺 大屿山宝莲禅寺是大屿山五大禅林胜地之首。 他与姜山的观音寺

灵隐寺

延兴寺及东涌罗汉寺合称五大禅林胜地。 灵隐寺

位于大屿山大澳「屿山初地」

寺庙与杭州灵隐寺同名。如由大澳访游

可从大澳巴士总站步行约四十分钟到达「至止亭」

亭侧有一汐溪水

沿车路至石桥可直达山麓处的一座寺门

此就是灵隐寺所在地了。 参考:tvl/photo/lantauisland 从灵隐寺山门牌楼所刻的句语知道「灵隐寺」三字为伍蕃所题

门联曰 : 「灵气独钟一水萦回登彼岸

隐修证道众山环拱护真如」

背书「正觉门」。拾级而登

山边两旁种满参天古树

游人置身其间

可亲身体验习习凉风的大自然气息

穿过寺门

外绕围墙

入门处供奉欢喜佛一尊

欢喜佛正名叫「弥勒佛」

俗称笑佛。在一般佛堂入口

都会在最前方安放弥勒佛

取其笑口常开

欢迎各善信入内之意

而家居方面

也常见安奉弥勒佛像

原意是希望中大小均笑口常开。 由观喜佛殿旁拾级而上

可见寺的建筑为四楹并立

大殿为两层高

红墙绿瓦

殿前更遍植各类四时花卉

广阔的竹林

更颢该寺的隐逸

恬静正殿门额有一对语 : 「灵资净域

隐证禅门」

此额联为吴道镕太史所题。 广场右侧是客堂

可供八方善信吃斋之用

左侧是成就殿

与正殿对望为护法殿

灵公纪念亭 ; 进入大殿内有一路牌指引新大雄宝殿所在位置

拾级而上见一簇新而宏伟的庙宇展现

门顶为红底金字的大雄宝殿牌匾

内奉三尊金身三宝佛

右面有一巨鼓

左面为一巨型铜钟

殿前更有一鼓及一木鱼

在殿前栏杆旁更可望到观音寺全景

美景尽收眼底。说到灵隐寺的逸事及由来

应从济公在西湖灵隐寺出家说起。因他不愿攀附权贵

乃诈癫扮傻

与平民接近

故名济癫。 在民国十七年 ( 即一九二八年 )

有一位法师名曰津微云游到

此见此地灵山秀

便在此开山建寺

唯将届落成

忽罹重病

交托灵溪和尚主持。自此

种植农田

广作佛事

随期传戒

并增建地藏阁

吉祥居

韦驮弥勒殿及护法殿

使灵隐寺展为姜山最著名及古的寺院。 灵溪和尚是在鼎湖山庆云寺出家

俗家姓凌

广东合浦人。其师是鼎湖山寿安和尚

自津微大师将重任委托于

他灵洁法师便刻苦经营

终将灵隐寺建成。寺内有一对竹联

是灵溪和尚所书

联云 : 「全副肝肠

臻筑交成因退让」:「一条榔担

微求灵意托维持」。这对竹联说出当年津微大师托他维持建造灵隐寺的情意。 1) 现今主持: 灵溪和尚。电话:2985 5255 2) 如果装香要直:首先手执香要直、香枝要直、心要正、(诚敬心)。由上而下(直)插入。以上就是要素,能否做到当要力行为上。希望你明白啦 2010-03-04 20:34:15 补充: 师兄,唔好意思呀!现在才回复:手要直是执香时手要横放,香要直。插香时视线与香枝成一直线,手由上而下插上香枝。如果上大香可以用双手上香,(如果是众人用的大香炉,那么阁下就视当时环境"执生"而定。) 谢谢! 2010-03-04 21:08:29 补充: 版主可以在家中,多尝试香枝放下时要慢慢插下,可以看到香的倾斜度。实际都系方法+经验+诚心。 加油~!

参考: 大屿山灵隐寺一二事 tvl/polinchi

so good bad ! thank for your attention and advance !!!!!!!!!!!!!!!!!!!!!!!!!!

抱歉,我无法提供此类信息。

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初名西峰寺,梁朝时,禅宗初祖达摩曾在此修行,建造了印度式的佛殿。

灵隐寺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佛教协会会址,浙江省佛教协会所在地,是佛教禅宗“临济宗”的祖庭,也是中国佛教十大名寺之一。

灵隐寺的算卦师傅,可能存在一些冒充算卦师傅的人,但真正的算卦师傅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和考核的,并且会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518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