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的统治阶级都会将诸葛亮,作为一名宣传的代表,为什么呢?因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老刘家,真的是费尽的心力,很年轻就死了。那么作为诸葛亮的代表作,出师表,在刘禅看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我们可以从历史和演义当中来简单的猜测一下。
三国演义当中
三国演义当中是美化了,刘备这一方的,也过度神化了诸葛亮,小说中把刘禅描述的一无是处,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做一个甩手掌柜。如果小说中的他看到了出师表,肯定是感到无所谓,反正,诸葛亮想怎么折腾都不关他的事?作为一名纨绔子弟,应该是这样一种心态。当然啦,表面上还是要激动一下的
真实的历史
真实的历史当中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玩弄权术,其实是非常厉害,也非常有手段的。整个国家,都被动员了起来,所有的军事力量都掌握在诸葛亮的手中,历史上的刘禅其实也是很聪明的人。很懂得隐藏自己的实力。他能够很好地将四川,当地的势力和自己的军阀势力相结合,关系也都相处的很融洽。
刘禅看到出师表的时候,真实的他应该也是无可奈何的。当然,我相信他也希望借助诸葛亮的能力能够带领蜀国走出去。又害怕真正走出去以后,诸葛亮会取而代之。所以我觉得他的内心也应该是矛盾的。
当然,我们现在所能结合的三国时期的史料还是有限的,并不能够很好的还原当时真实的情况。所以我们并不能够完全想到刘禅当时的心里情况。大多都是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
最佳答案检举 《出师表》有前后两次。第一次诸葛亮是在平定南蛮之后又积蓄数年,资源丰富,国内安定,士气正旺时出征的,此时的他怀着必胜的信心。他写这篇《出师表》给后主,为了让后主坐镇后方安定大局,起码不能给自己添乱子,像后来的魏明帝就很信任司马懿。第二次的《后出师表》,诸葛亮之前已经打了败仗,士气低落,也就没有很多豪言壮语了。此时蜀国国力也内耗的利害,他自己心里也没底,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终于病逝五丈原,令后人扼腕。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和美妙”(相对的),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的典范。作为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这种“和谐和美妙”的君臣关系,且把这种关系发展成了“黄金搭档”。
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而事实上,对于事无巨细,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基本上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按照常规,诸葛亮本应还政与刘禅。北伐前夕,诸葛亮依旧把22岁的刘禅当作孩子,特派心腹“监管”,“后主益严惮之”。不仅如此,还在《前出师表》中,透露出对刘禅的种种不满,象对待孩子一样提耳面教刘禅的“亲闲臣,远小人”,而青年天子刘禅从大局考虑,委曲求全
从人心险恶的角度看:就是,诸葛亮说我去跟魏国拼命去了,你不要拉我的后腿。要亲贤臣远小人,至于谁是贤臣我已经给你列出来了,你自己看着办吧。我的功劳是很大的,势力也是很大的,而且我手握重兵,所以你做事要考虑清楚,别做出让大家不愉快的事情来。等我扫平了天下还是让你来当皇帝,所以不要轻举妄动,这对大家都有好处。同时也可以看出刘禅是一个心向权力的人。
也可以这么看:诸葛亮其实也对北伐的前途心存疑虑。出师表也可以看作其留给刘禅的一份遗言,更为自己的身后事做了安排。文中所透露出来的情感,更像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孜孜教诲。并不是说儿子不能做到父亲所说的,只是纯粹是父亲的不放心和过度忧虑罢了。可以看出刘禅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不堪,如果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诸葛亮也不会写出师表了,直接带兵北伐去了。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就朝廷内政向后主刘禅提出的告诫和劝勉,他希望后主刘禅能够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欲报先帝知遇之恩和对后主的一片忠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