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合肥市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合肥市,第1张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②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 ,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

 ⑤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⑥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⑦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

 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后四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翠绿的春天,小草méng发,百花盛开,美丽的自然( )出生机与朝气;火红的夏天,娇阳似火,万物生长,热烈的自然( )出活力和激情;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 )着自豪与荣光;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qióng枝,沉默的自然( )着希望与梦想。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éng( )发 绽( )放 玉树qióng ( )枝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勃发 绽放 收获 孕育 B、绽放 勃发 孕育 收获

 C、孕育 勃发 绽放 收获 D、收获 绽放 勃发 孕育

 (4) 根据文意,在横线处补写一个总领性的句子。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

 (1)《西游记》被鲁迅称为“ ”,其第四回回目是“官封 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2) 《西游记》中孙悟空曾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本是天上的 ,沙僧做过天上的 ,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

 4班级开展“读经典”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分)

 (1)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2)陈星为活动写了一段开场白,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A]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B]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①[A]句有语病,可做修改:

 ②[B]句有语病,可在“ ”后加上“ ”。

 (3)李宁在活动中根据有关资料制作了两张图表。请用一句话概括两图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二、阅 读 (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唯有宽容好读书(21分)

 眉间尺

 ①在人类文明史上,除了极其疯狂的个别年代,似乎没有反对读书的。读书,发自内心快乐地去做,才真正有所长进,也才能持之以恒。不过,也总有些人好为人师,开出一份接一份博通中西、长而又长的书单,让人退避三舍,不战而屈人读书之心;又总有些人喜欢当警察,给这个打叉那个画勾。当然,导师和警察都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但在读书的问题上,我们唯一需要也真正需要的,其实是宽容。

 ②陶渊明说他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杨万里诗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足见读书之乐。而此种乐趣之获得,首先需要的是宽容轻松的阅读环境,设若陶渊明或杨万里依照某人划定的书单读书,读完又必须交出一份笔记来,恐怕就不会留下读书忘食的美谈了。

 ③读书需要宽容,原因在于经典需要时间来沉淀,也唯有时间可以判断。每个爱读书的少年,恐怕都有被老师没收书的经历。早在十年前,金庸已进入了中学语文课本,但在我少年时,金庸却还盘踞在老师的坏书黑名单上。纵然狡诈如我撕下语文课本封面给“射雕”当人皮面具,火眼金睛的语文老师仍能一眼望穿躲在里面的东邪西毒,并将其一举擒获,锁入办公桌的抽屉之中。我的语文老师最爱读、最痴迷的是《红楼梦》,据说读过所有的版本,书中的诗词楹联倒背如流。后来,我发现曹雪芹和金庸一样,一度也是x书榜上的洪水猛兽。再后来,看到专家们面红耳赤地争论“网络小说是不是文学”“流行歌曲是不是音乐”之类话题,我总会想起那些被老师没收的金庸小说。

 ④读书的宽容,还来自强大的内心。正如近代学者江绍原所言,名人开出的所谓“必读书”,其实不过是他们自己喜欢读的书罢了。无怪乎陈寅恪有“读书不肯为人忙”的名句。确实,读书最好是遵从内心的呼唤,无聊之时,随便翻翻,乘兴而读,兴尽而罢,硬要把靖哥哥和蓉儿与宝哥哥和林妹妹分出一个高下,难免落入关公战秦琼的境地。以我的阅读经验而论,跟随灵光一现的念头找书来读,给人的益处反而极大;那些皱着眉头吞下去的“维生素片”,却大多不能滋补读者身心。这大概也合乎“古之学者为己”的古训吧。

 ⑤当然,读书的宽容内在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比如,现在科技发达,电子书、有声读物等应运而生,有人仍喜欢纸质书的质感,或享受一目十行的快感,这本无可厚非,但若以能读纸质书而洋洋自得,甚至以为这就比读电子书或听有声书者高出一头,则大可不必。要知道,当年也有人觉得读竖排书便高深,读横排书便low得很,但终被证明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抬身价。

 ⑥说得远一些,读书的宽容,更见诸和读书有关的那些政策设计。譬如,与其动用公帑去扶持所谓“二十四小时”书店,倒不如多盖几家社区图书馆,让书在人们的生活中真正触手可及。与其大声疾呼人们在地铁里读书看报,远不如想点真招,让早高峰的地铁乘客免于挤成画片的命运来得更有意义。毕竟,对大多数人而言,读书在今天还是身心饱暖、心情安逸之后才可能享受的轻奢品。如果承认这一点,那么,倡导全民读书,其前提依然是免于物质的匮乏和思想的禁锢。 (选自《科技日报》,有改动)

 5文章第②段以陶渊明和杨万里的 ,证明 这一观点。(3分)

 6看到专家们面红耳赤地争论“网络小说是不是文学”“流行歌曲是不是音乐”之类话题,“我”为什么会想起那些被老师没收的金庸小说(4分)

 7第④段划线句中“维生素片”指什么“皱着眉头吞下去”是什么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8第⑥段中加点词语“这一点”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2分)

 9文中的“宽容”有哪些含义(6分)

 [二] 两个乞丐(19分)

 季羡林

 ①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是两个乞丐的影像总还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明晰。我说不出理由。

 ②那时我正上小学。在上学的路上,有时候会碰到一个老乞丐,是个老头,头发胡子全雪样的白,蓬蓬松松。他双目失明,好像无法找到施者的大门,没有法子,只有亮开嗓子,在长街上哀号。

 ③像这样的乞丐,当年到处都有。最初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可是久而久之,我对他注意了。我说不出理由。他那种动人心魄的哀号声,同嘈杂的市声搅混在一起,在车水马龙中,嘹亮清澈,使得上面的天空、下面的大地都在颤动,唤来的是几个小制钱和半块窝窝头。我内心里对他油然起了一点同情之心。到了后来,我竟自己忍住饥饿,把每天从家里拿到的买早点用的几个小制钱,统统递到他的手里,才心安理得。虽然饿着肚子,也觉得其乐无穷了。最终得到的是极大的欣慰。他从我的手里接过那几个还带着我的体温的小制钱时,难道不会感到极大的欣慰,觉得人世间还有那么一点温暖吗

 ④这样大概过了没有几年,我忽然听不到他的哀叫声了。我放学以后,手里仍然捏着几个沾满了手汗的制钱,沿着他常走动的那几条街巷,瞪大了眼睛看,伸长了耳朵听。然而,既不闻声,也不见人。这老乞丐却哪里去了呢好些天,我心神不安。从此这个老乞丐就从我眼里消逝,永远永远消逝了。

 ⑤差不多在同时,我又遇到了另一个老乞丐,仅有一点不同之处:这是一个老太婆。她也是双目失明,不知为什么,她能找到施者的家门。我第一次见到她,就是在我家的二门外面。也许是因为她到我们家来,从不会空手离开,她对我们家产生了感情,所以,隔上一段时间,她总是会来一次的。我们成了熟人。

 ⑥据她自己说,她住在南圩子门外乱葬岗子上的一个破坟洞里。里面是否还有棺材,她没有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我今天回想起来,都觉得有点毛骨悚然。

 ⑦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还有闲情逸致来种扁豆。她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扁豆种子,就栽在坟洞外面的空地上,不时浇点水。到了夏天,扁豆就开花结果。这个老乞丐把扁豆摘下来,装到一个破竹筐子里,拄上了拐棍,摸摸索索来到我家二门外面,照例喊上几声。我连忙赶出来,看到扁豆,碧绿如翡翠,新鲜似带露,我一时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当时还不到10岁,我不会想象,这个老婆子怎样在什么都看不到的情况下,刨土、下种、浇水、采摘。只觉得这件事颇有点不寻常而已。

 ⑧扁豆并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然而从老乞丐手中接过来的扁豆便非常非常不寻常了。这一点我当时朦朦胧胧似乎感觉到了,这扁豆的滋味也随之大变。在我一生中,在那以前我从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扁豆,在那以后也从未有过。我于是真正喜欢上了这一个老年的乞丐。

 ⑨然而好景不长,这样也没有过上几年。有一年夏天,正是扁豆开花结果的时候,我天天盼望在二门外面看到那个头发蓬乱鹑衣百结的老乞丐。然而却是天天失望,我又是好几天心神不宁。从此这个老太婆同上面说的那个老头子一样,在我眼前消逝了,永远永远消逝了。

 ⑩我现在已经走到了快让别人回忆自己的时候了,这两个老丐却一直保留在我的记忆中。我说不出理由。 (选自《真话能走多远》,有删改)

 10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11补全作者对老头子乞丐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4分)

 没有注意—— —— —— ——

 1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指出文中第③段划线部分的表达效果。(4分)

 13文章第⑧段为什么说扁豆的滋味大变,那样好吃(4分)

 14对于两个乞丐一直保留在自己的记忆中,作者在文章首尾都说“我说不出理由”。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两个乞丐能一直保留在作者记忆中的原因。(4分)

 [三] (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 行拂乱其所为 拂: (2) 衡于虑 衡:

 (3) 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4)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5)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7甲、乙两文中划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18甲文中的“安乐”和乙文中“失其本心”的行为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分别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三、写 作(55分)

 19以“ 如此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 请你从“诚信”“宽容”“阅读”“助人”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 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 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 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每个人一生都有追求,不管身份如何、性格各异都为着自己的目标奋斗着。

  黑白世界,有血有泪、痛苦与快乐、智慧和意志诉说着热血少年追求梦想的艰难历程。这是一部少年励志片,通过围棋少年江流儿的成长历程展现棋手的围棋精神和在的围棋挑战面前中国棋手的爱国气节。

  《围棋少年》是一部传奇剧情动画片,里面包涵侠、俗、情叙事元素。人物个性鲜明,着墨在中国人的侠者风范,张扬棋手的一种精神,也可以说是围棋精神。

  该剧采用评书式的叙事风格,也就是‘惊堂木’、“搅浑水”、“大煽情”,再用叙事者的身份加以旁白贯穿全剧,使故事即清晰通俗又具有文学分量,给人新颖的感觉。每一集的结尾都要给观众设计一个戏扣-且听下回分解。

  [编辑本段]故事梗概

  明朝末年江南沿海地区倭寇横行,围棋棋坛也面临正义的围棋精神和邪恶的围棋势力发生的冲突。江流儿的父亲江灵运身为朝廷密派的朝廷大员带着江流儿到江南暗中调查通倭事件,江流儿被临时寄养在凌云寺,江流儿在凌云寺与三个小和尚同时对弈大胜,老和尚圆德深感江流儿是百年不遇的围棋天才。

  江流儿崇拜的抗倭英雄妖刀王被人诬陷通寇,江灵运在调查中觉的此事蹊跷时中了暗箭身亡,江流儿成了孤儿。圆德和尚鼓励江流儿到外面的围棋世界闯一闯学习各门派的棋艺,参加二十年一届的围棋国手大赛。江南围棋四大门派为能在国手大赛中争得“棋圣”称号明里暗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处世不深的江流儿被西金棋院利用把棋坛搅得乌烟瘴气,老国手刘南如为挽救这个围棋天才被迫与江流儿对弈却被江流儿用长考把老国手拖垮在棋盘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国手大赛前江流儿遇到了疯乞丐,此人就是二十年前的天才棋圣林心诚。二十年前日本棋手丈和带着他潜心研究的围棋定式“天魔大化”将中国棋手打败,中国棋坛眼看全军崩溃,致力于围棋创新的林心诚用自己的“天地大同”打败了丈和,丈和发誓要培养弟子重新杀回来,林心诚也因其围棋天赋遭到保守派的嫉妒和围攻含恨而‘死’,但又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一直装疯浪迹于江湖。江流儿的围棋天赋被林心诚发现并把自己多年研究的“天地大同”传授给江流儿后安然的闭上了眼睛。国手大赛正式开始,全国各路棋手展开激烈竞争,江流儿因情感纠葛落败,心灰意冷流落街头。

  日本围棋天才少年黑木是丈和的关门弟子,丈和告诉他只有战胜中国围棋才能称的上第一,黑木在原倭寇首领佐佐木的陪同下来到中国向中国围棋挑战。黑木观看了中国国手大赛的对局后不屑一顾,正在黑木得意之时江流儿出现了并与他下起了盲棋,两位围棋少年天才下盲棋的结果与比赛中的棋局结果分毫不差。

  在黑木与江流儿生死对局中,江流儿把‘天地大同’发挥到极限,最终战胜黑木(实际上按日本围棋规则,两人应是下得平局),两个围棋少年成为了好朋友。

  [编辑本段]主要人物

  江流儿-《围棋少年》主人公,年龄13岁左右。对围棋有特殊天赋,在学习围棋的道路上历经艰险,曾拜围棋高手“西金”号称“快斧手”金威元为师,在和刘南如比赛中因用长考拖垮刘如南而使他致死后悔终身;又投“东郭”门下偷学围棋;是围棋第一高手方胜的女儿方百花的好朋友,也喜欢方百花。在“棋圣”林心诚的指导下,学习了“天地大同定式”,在和日本围棋神童黑木惊心动魄的九局棋后获胜,为中华围棋争地了荣誉。 性格 对围棋追求坚韧不拔,对朋友忠诚善良,天才型。

  黑木(配音演员:沈达威)-13岁,日本围棋神童,刚在棋院的比赛中获得“名人”的称号,是日本围棋高手-混世棋雄幻庵秀浦的得意弟子。为了成为围棋界的霸主和日本武士佐佐木一起来到中国,号称要打败中国的围棋和武术,并以幻庵秀浦传授给他的“天魔大化定式”先后击败了中国所有的国手并逼他们立誓不再下棋,使中国围棋界脸面丢尽,最后在和江流儿在九番棋的决斗中打成平手,并和江流儿成为了好朋友。 性格 坚韧不拔 才华横溢

  圆德大师-70岁左右,凌云寺长老。在江流儿的围棋成长过程中教导他学棋做人的道理,他对江流儿以“禅”理教导对江流儿有重大的影响。 性格 德高望重,是哲理思想的体现。

  妖刀王-30多岁,大明将军,武艺高强,刀法超群。是江流儿一生的保护人,常出现在江流儿危难期间。在领悟了“天地大同定式”后创出了“天地大同刀法”最后战胜了日本忍者武士佐佐木。 性格 义胆侠肠,刚正不阿,对江流儿有兄长般的关爱,为江流儿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刘南如-70岁左右,围棋界老国手,因不满江流儿赌棋使许多下棋人倾家荡产而和江流儿下九番棋赌棋,在下棋中深为江流儿的围棋天赋而惊叹,又为他错投师傅“快斧手”而惋惜,因中了“快斧手”的奸计和江流儿力拼一天一夜的长棋而精力衰竭,在最终赢了江流儿公平的一局后欣然而逝。 性格 爱才,嫉恶如仇。

  林心诚-60岁左右,围棋界天才,年青时是围棋界的“棋圣”,曾战胜过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日本混世棋雄丈和。因中方圣的奸计和八大国手同时下棋而呕血差点丧生,成为江湖上的乞丐,终于研究出惊天动地的棋局定式-“天地大同式”,并成为江流儿的恩师,使自己的毕生研究有了继承人。 性格诙谐幽默,愤世嫉俗。

  方百花(配音演员:李晔)-13岁左右,方圣的女儿,因不满父亲不让她下棋,独闯江湖,立志向世人显示女孩子也能下棋成为国手。在江湖中和人赌棋时认识了江流儿,因志趣相同而结拜为兄弟,是江流儿的红粉知己,为了找回江流儿她不惜和黑木以死决斗。 性格刁蛮任性,聪明美丽,对江流儿一往情深。

  郭逢春-50多岁,“东郭派”掌门人号称“神算子”,是当今五大围棋高手之一,年青时曾参与五大高手大战林心诚而终身后悔。是老国手刘南如的好友,也是潘国兴的师傅和丈人。爱惜江流儿的才华,赠送自己的围棋心得《弈理指归》给江流儿。在和黑木的比赛中输棋而退出围棋界。 性格机智聪明,勇敢正直。

  李慕清-50多岁,“南李派”掌门人,号称“江南棋痴”,年青时曾参与对林心诚的大对决。在桃花县设下“十日战百雄”而认识了江流儿、方百花。因输棋给江流儿、方百花而执意要收江流儿、方百花为徒,对江流儿、方百花不愿拜他为师而耿耿于怀。 性格对棋特痴迷,心地善良,口无遮拦,象个老顽童。

  潘国兴-20多岁,“东郭”门弟子,和郭逢春女儿相恋,在江流儿的帮助下战胜了大师兄雷凌云夺得了胜利并赢得了郭逢春女儿的爱情。 性格温顺,宽厚让人。

  方圣-40多岁,林心诚后的围棋第一国手,号称“开局百步无敌手”,著有围棋心得《造微精理》,是方百花的父亲。年青时为夺得“棋圣”称号而策划并参加力拼林心诚的决斗,并在林心诚失踪后成为了围棋界第一国手,后在黑木的挑战中为了民族利益勇敢地挺身而出和黑木比赛。 性格功利心强,对林心诚怀有愧疚心理,在民族利益面前义无反顾。

  佐佐木 佐佐木-30多岁,日本忍者武士,倭寇首领。陪伴黑木来到中国,帮助黑木挑战中国围棋界,并和雷凌云勾结迫害围棋界人氏。在和“妖刀王”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决斗中,终于败在“妖刀王”的手下。 性格 凶狠残暴,有强烈的日本武士道精神,为了目标不惜牺牲一切。

  周参将-福王的参将,真实的身份的倭寇的卧底。 性格在福王前是一个勇敢的将军,在佐佐木前是一个随时听从命令的忍者。

  花面郎-30多岁,赌场老板,因看上洪老伯的家财和洪**而威逼洪老伯赌棋,因输给江流儿而对江流儿怀恨终身,不时对江流儿的成长造成破坏。

  金威远-号称“快斧手”,50多岁,围棋界高手,“西金”派掌门,因在下棋时精于绞杀而闻名,是雷凌云、“花面狼”的师傅,也是江流儿第一个围棋师傅,但心术不正,以江流儿赌棋而发财,最后死于“妖刀王”的飞刀下。性格棋艺高超,为得到“棋圣”称号费尽心机。

  丈和-号称混世棋雄,日本围棋怪才,年青时打遍天下无敌手,后惜败于林心诚手下。为此潜心研究“天魔大化”,渴望成为天下第一围棋手。 性格才华横溢,为达目标卧薪尝胆,不择手段。

  雷凌云(配音演员:童自荣)-30多岁,“快斧手”金威远的大弟子,为了夺得“棋圣”称号,不惜投于郭逢春门下想骗取他的女儿而获得“东郭”派掌门及郭逢春的围棋心得《弈理指归》,阴谋败露后处处和江流儿为敌,并和佐佐木勾结残害围棋界高手。为了江流儿失败不惜在江流儿的汤里下毒。最终被“飞天虎”、“黑豹”逮捕。 性格狡诈阴险,不择手段,挑拨离间,恶贯满盈。

  武云飞-20多岁,“北武派”掌门大弟子,年青围棋手中的高手。因受雷凌云的挑拨而使江流儿在比赛中受到刺激而失败,自己也中了雷凌云的奸计。在和黑木的比赛中失败,但因不守诺言被佐佐木砍断手臂。性格:飞横跋扈,心高气傲,目空一切。失败后心灰意冷,因江流儿和黑木的比赛而终于振作起了精神。

  武尚咏—号称“翻天手”,50多岁,围棋界高手,大明棋界五雄之一,武云飞之父,“北武派”掌门,因其在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屡次造成大翻盘,故号“北翻天”。与东神算”郭逢春、“西快斧”金威远、“南棋痴”李慕清及号称“开局百步无敌手”的大明第一国手、当今棋圣的方圣合称大明棋界五雄!

  [编辑本段]创作手法

  一、叙事

  1、情节线

  总体上讲本剧是属于单线情节,一切都围绕江流儿的成长经历展开,虽然在前两集中的神机大炮和后面黑木来中国挑战时左左木勾结雷凌云破害中国棋手有两条线索,也都是在局部的叙事单元里完成。(妖刀王惯穿全剧除起到解决神机大炮暗线的作用外更多的是调节节奏的作用)

  如用符号来表示,A代表是江流儿的起点,B代表江流儿所追求的江湖英雄,C代表江流儿最终达到的目标(围棋大师)。全剧主要叙事核心是先从A到B发展,突然向C方向偏离,虽然中间发生游离但最终还是到达了C。我们把江流儿成长的(历程)线索分为五个大情节单元和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情节

  1)江流儿随父下江南——遇到妖刀王——寄住凌云寺在藏经楼得棋谱——充当好汉大战花面狼——父亲被害为父报仇出走凌云寺踏上学棋之路。

  2)与静宜轩的老国手刘南如有缘无份擦肩而过,被西金棋院的金威远收为徒弟从而搅在两者的冲突之间——金威远为扫清国手大赛上的障碍培养江流儿的凶狠无情——刘南如被迫与江流儿大战(不管结果如何金威远都要杀掉江流儿),江流儿虽败但心灵得到了震撼和纠正(江灵运、刘南如、金威远死去)

  第一阶段里是江流儿成长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

  a心态上耍小聪明、语言逻辑混乱、好惹事又怕事、不明事理。

  b动作上胡来好动、张狂得意劲儿十足、经常摆架势。

  c想象力丰富,对人对棋都是形象思维。

  这一段落的核心叙事功能是江流儿想实现自己当大侠梦想逐渐偏离到成为一个棋手。

  当遭遇战场、遇到妖刀王和自认为凌云寺就是少林寺时,情节好像是朝这个方向发展的。

  妖刀王被污陷、凌云寺的和尚根本就不会武功、尤其是他被关到藏经楼里被林心成的棋谱所吸引、打抱不平挑战花面狼,当武侠的条件逐渐消失,下棋的条件增加,使核心叙事功能有些偏离。

  父亲被害,江流儿报仇未果,妖刀王告诉他只有下棋才能为父报仇,(实际上是妖刀王的激将法和老谋深算的圆德和尚深知江流儿的天赋鼓动他走围棋之路。在这里编剧要特别注意江流儿学棋的动机)江流儿被动走上学棋之路——,至使主题叙事功能彻底偏离到学棋上从棋艺上讲拜金威远为师成为江流儿从业余棋手走向专业棋手一个关键。在此之前江流儿只是靠灵气和运气,即使在藏经楼读了林心成的棋谱后下棋也是毫无章法的。不管金威远出于什么目的,江流儿从他身上学到了棋手的基本素质,同时也学会了冷酷无情和不择手段,这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弯路。在金威远有目的性的放纵下(江流儿就像黑社会里的小老大,花面狼和铁头等在两旁伺候着,踏平所有棋馆)江流儿的虚荣心急速膨胀,激怒了老国手刘南如,这正中了金威远的下怀,由此引发了江流儿大战刘南如的对局,也使江流儿感受到了刘南如的人格魅力,江流儿突然清醒,心灵得到了洗礼。

  不足:主题过早偏离后江流儿亦正亦谐的性格展开不够,为报仇而下棋的心态不强,再强化一些。(分镜时注意加强)

  第二阶段主要情节

  3)江流儿拿着刘南如的推荐信到东郭棋院隐姓埋名当了小伙夫——郭逢春的“大徒弟”雷凌云和二徒弟潘国兴为争东郭棋院的掌门人参加国手大赛发生冲突——江流儿在帮助潘国兴与雷凌云对局时真实身份暴露,被迫闯荡江湖。

  4)‘江南棋痴’李幕清大摆十日战百雄——江流儿结交了老乞丐(棋雄林心成)和小乞丐(当今第一国手方胜的女儿方白花女扮男装)建立了深厚友情,并与小乞丐结拜把兄弟——方百花现出女儿身离开江流儿。林心成(正因为江流儿受了林心成棋谱的影响和江流儿对围棋的想象力,林心成找到了接班人)带江流儿到深山峡谷中教授围棋的真谛,使江流儿在棋艺和对围棋的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林心成死去。

  这一段落核心功能是江流儿卧心尝胆苦学棋艺,准备参加来年的国手大赛为父报仇。但东郭棋院的事变,与小乞丐情感纠葛的失落中使他失去了目标,主题在游离。

  显然在这一阶段里江流儿是快乐并痛苦着,为人处世上也相对成熟,但他毕竟是个孩子,遇到小乞丐后那种天真顽皮又显现出来,他需要亲情和友情。此时他早已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仇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被少年的那种见异思迁现实满足感所淡化,这才是真实的毫不装饰的江流儿。正因为如此,他在失去友谊时比失去父亲时更痛苦,因为他真正享受到了友爱。

  第二阶段江流儿成长的特点:善于思考、多愁善感、或悲或喜真实感人。动作上常常是放得开又突然能收得住,比较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分镜时注意把握江流儿内心矛盾,能够让人大喜大悲欲哭无泪)

  第三阶段主要情节

  5)日本围棋神童黑木战胜所有棋手到中国挑战——福王主持国手大赛开始,新旧冤家搅在一起——方百花和福王的出现使江流儿的情绪受到影响并进入低谷而提前出局——江流儿与黑木遭遇后相互钦佩,江流儿回凌云寺——左左木与雷凌云勾结利用黑木把中国棋坛搞的一片昏暗——江流儿重返棋坛与黑木对局,(神机大炮也有了了结)两位少年惺惺相惜,江流儿用中国的大义和围棋精神战胜了黑木成为真正的英雄。

  主要叙事核心:

  因为外界原因江流儿在国手大赛中被淘汰,第二个目标(报仇)未实现。江流儿回凌云寺反思,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所追求是错误的,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此,也许人生就像围棋一样是相对的,变化的,不在一朝一时一得一失,他终于悟到了并到达了成功的彼岸,这也是这部戏的主题。

  第三阶段成长的特点:江流儿变得沉默、坚定、申明大义。

  形体特点:斯文平静,浑身散发着大师气质。

  2、叙事风格

  《围棋少年》是一部传奇性(剧情)动画片,里面包涵‘侠’、俗、情叙事元素,我们将采用评书式的叙事风格,也就是‘惊堂木’、‘搅浑水’、‘大煽情’,再用叙事者的身份加以旁白贯穿全剧,使故事即清晰通俗又具有文学分量,给人新颖的感觉。每一集的结尾都要给观众设计一个戏扣,且听下回分解。

  首先做到要把故事讲清楚,人物鲜明拉得开,在这一基础上要把握中国人的侠者风范,棋手的一种精神,也可以说是围棋精神 ,这是全剧的气质。

  侠气:棋手的坐姿,下棋风格,语言风格,这都取决于主要棋手对待围棋的态度。其实围棋对弈本身就是最能体现侠气的,尽量不要滥用形象化的思维来图解围棋的紧张气势如;战场、洪水、火山简单表面化处理。如果要用也要有一套完整的设计,有悬置,有过程,有高潮,如一座雪山要塌崩之前的危险过程是一步一步的,让观众感受到紧张,要有悬置,至于塌没塌要随着棋局的变化而发生的戏剧性转折的而定的。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个与棋局毫无关系的画面反复出现,如:一只蜘蛛耐心地编织着蜘蛛网,或一个知鸟焦躁不安地鸣叫着,这些画面反复出现给观众一种暗示。但最能表现围棋气势的是用声音来塑造;安静的场面里大家屏住呼吸,只听得到落子的声音,突然响起大气的音乐渲染棋手的内心紧张是本剧常用的手段。建议分镜人员在处理对局的情节时听着交响乐画分镜,为声音留空间。

  通俗好看:用情节推动人物,带动围棋,最终用棋来解决矛盾。反过来围棋的胜负又左右着情节的发展。不管画面风格多么花哨都是标,故事才是本。从情节上看本剧是有阶段性的,,但从整体上看故事‘有头有尾’它们之间又有必然联系,存在因果关系。不同的的情境讲述不同情节故事,所以分镜时要抓住每一段落故事核心的特点,如第1集场面比较大气,人物的出场也要干净利索,是惊堂木。第2-4集荒诞喜剧的成分偏多,江流儿和小和尚之间的矛盾;大战花面狼;到县衙状告福王都是有意思的戏,要充分展开。第5-8集是围绕金威远利用江流儿挑战刘南如的计划是否得逞展开的,一切要为这个核心服务。第9-11集的故事核心是江流儿学棋不成却搅在东郭棋院的内部冲突中,江流儿帮助潘国兴战胜阴险的雷凌云是观众能预料到的,关键是江流儿是否处在危险之中(要加强)?怎么帮助潘国兴的?总的来讲第5-11集是典型的情节剧,故事较严谨(注意加强紧张气氛) 。第12-15集故事的核心是江流儿与老乞丐和小乞丐之间的摩擦,没有大的冲突,具有传奇和浪漫的色彩,从整体来看结局是伤感的。注意,一定要让观众感觉到老乞丐神奇(处理)的背后有事情要发生;在处理小乞丐女扮男装时也要像欺骗江流儿一样欺骗住观众,声音、语气、动作的处理就像男孩,等到变女孩时再展现其少女秀美的丰姿。江流儿和小乞丐的快乐总是让人不踏实(音乐上处理也可以),故意加强一些紧张元素会使情节不至于太松散,也为方百花离开江流儿造成的痛苦与绝望留下伏笔。第16-20集可以说是江流儿命运的最低谷,情感的失落;国手大赛上的失败使理想破灭;失去目标的江流儿与春风得意的日本围棋少年形成了鲜明对比是这一段落故事核心。注意在处理上用类比的手法不断把两位少年处境做比较,为以后两人的惺惺相惜和较量铺垫。第21-26集是两位少年的较量为主体,正反两派人物冲突为附助作用的矛盾体,一切情节都是为两位少年较量而准备的,这是围棋规则的较量,是毅力的较量,是人格的较量,注意!要把握大的东西。

  煽情:江流儿要使观众感动,就需要情感释放,情节铺垫是关键。没有足够的情节铺垫和人物命运的起伏,他的恨、爱、悲、喜就不痛快,就像气球充气不足就不会爆。所以我们在处理江流儿情感释放的对象时要有意加大冲突和误会程度,大的情感释放对象有对凌云寺的失望——把凌云寺当成家;对刘南如不服——敬佩;对方百花的摩擦——情感的支撑,包括对围棋的态度等都一定要把气充足,不足就要继续充,直到爆为止。一旦释放出来,就要调动各种手段加以渲染,利用道具、画面构图、人物造型、台词语气、音乐烘托等。在分镜时注意为声音留足空间。

  注:在传统的叙事风格里要加些意识流的东西,能使整个片子都有新的感觉。如江流儿在情绪不稳定时,他身旁的人突然全变成了黑白人并变速行走着。兴奋时他周围的人又变成了红色。下棋投入时周围的场景忽然又都没了,变成一片空白。总之,在不破坏情节发展的情况下适当加一些具有意识流的元素会使画面更有冲击力,也使本身传统的造型新鲜起来。

  3、人物

  《围棋少年》人物众多,随着情节的发展有的人物出现,有的人物离开,也有不少贯穿性人物。为了确保叙事清晰,情节展开流畅,人物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正面人物:江流儿,妖刀王,方百花,圆德,刘南如,林心成,黑木,江灵运,郭逢春,潘国兴等。

  第二类反面人物:佐佐木,金威远,花面狼,雷凌云,周参将,武云飞等。

  第三类丑角人物:来福,飞天虎,黑豹,铁头,小和尚,福王等。

  要深挖人物性格,人物性格不分反正面,一定做到什么性格的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摆什么动作,绝不能胡摆动作。正所畏粗人说粗话,声音大,动作大,手重。如妖刀王,金威远,福王,武云飞等;文人说文话,斯文,比较注重自己的身份和仪表,像刘南如,郭逢春等;无赖好吹牛的像来福儿,花面狼等;智慧随意型,如圆德,林新成等,具体参考人物性格分析图(附件)。总之,只要认真看剧本反复推敲就没问题。

  4、棋局处理:

  二、美术

  1造型:人物,道具,棋具。

  2主体场景和环境气氛

  《围棋》的场景从大的情节走向上分为五个地点,分别是凌云寺及凌云寺山下所在的镇子、江流儿与刘南如和金威远发生冲突的当涂县、东郭棋院所在的镇子、李幕清十日战百雄的杭州城郊区及举办国手大赛的杭州城里、日本棋院等五个大地方。其中除日本棋院外其余四处全是发生在中国江浙一带,但我们为了表现江流儿走江湖的空间跨度,就要在场景风貌设计上有区别。总的来讲应以杭州为中心方圆几百里的范围内。

  A 第一个场景风貌凌云寺周围的场景可以往沿海城镇建筑上靠一点,它没有交错的水道,但有大河、大江。

  B 第二个场景风貌因为有静宜轩和西金棋院等大的建筑和人群聚集的地方,所以要以旱地为主,建筑风格上可参照徽派建筑。

  C 第三个场景风貌是以东郭棋院家族内发生的冲突,范围较小,可以设置为水乡,别致、典雅。

  D 第四个场景风貌主要发生在杭州市内和郊区,有塔,有江,有丘凌等。即使有瀑布和深山也可以,它是一种夸张的设置,不破坏大的线路。

  不管是那一个场景风貌都要有平面图,这样位置关系就明确清晰了。

  场景设计的要求:

  A风格:一定是江南风格,不管是水乡还是城镇都要有江南特点,湿润、色彩简约、黑瓦白墙分明反差大,有小桥,有塔等。人物要放得上去,一定要与人物统一在同一画面里,画面舒服就可以了。

  B、要主观一些,只要能推动情节的进展都可以刻意处理,不要太强调建筑是否写实。

  C、反映人物身份和性格的气氛设计。在设计各个故事单元的主场景时一定要注意主要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展现。如第三集中花面狼要与江流儿赌棋,花面狼根本就不把江流儿放在眼里,他认为下完这局棋之时也是他迎娶洪**之日,所以按照他的德行肯定是要大办来渲染气氛的,什么搭席棚、大红喜字、大红灯篓、雇鼓乐手、旁边还放着接亲的大花轿等,这就是与花面狼相称的景致,换上别人也不会这样。以此类推,凌云寺院落的祥和宽松气氛与小和尚们的可爱相呼应、藏经楼的静谧与圆德城府和学识有关,静宜轩的素雅神圣与刘南如的学者风范有关,西金棋院的豪华大气与金威远的霸气有关,东郭家的整齐别致与郭逢春的严谨有关,江南棋痴李幕清在六和塔上摆棋十日战百雄也正说明他的玩浪性格等等,无一不是与人物性格相吻合的,像这样的场景可以在此基础上夸张创作。

  D、注意场景的利用率,一定要把主场景画全画细致,分镜导演能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不浪费细节,有时场景的空镜头和某一个细节也是支撑情节的重要手段,要经的住看。

  三、声音

  1音乐设想:风格不拘,总的来讲《围棋》的音乐应该是一个激昂的主旋律(弦乐),几乎每集的高潮(对弈中的音乐是为刻画棋手当时的紧张和激昂澎湃的心理而服务的)都会出现这样的旋律,主题歌也是这个旋律。是否能在煽情时用这个旋律变奏出抒情伤感的味道来,总之是手段万变旋律不变,要观众能耳熟能详。

  典型的人物用典型的乐器,如;用鼓来表现江流儿的骚动、斗志;用京板来表现花面狼、飞天虎和黑豹等人的可笑性格等。

  [编辑本段]画作技巧

  看完上文之后,请你继续把这些看下去。

  《围棋少年》很好的借鉴了日本动画片《棋魂》的小细节,比如说在棋魂前几卷中塔矢洋行与进藤光(藤原佐为)对局时所出现的“发光的手指”在围棋少年中频频出现,并且招式越重要发出的越刺眼。这是一个画作上的特点之一。

  我们很清楚的记得在金威远斩江流儿的大龙时有借鉴一个日本动漫常出现的技巧,“人像合一(如https://gss0baidu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forum/pic/item/0c8b37d105a0b0349a502762jpg斋藤一)”

  这个技巧是在战斗类型的动漫中经常被使用的,而围棋少年的创作人员把这招用在其中,也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真可谓“神来之笔”

  [编辑本段]关于围棋少年第二部

  新版片头曲、片尾曲视频:http://tiebabaiducom/fkz=392439145

  部分剧本:

  精彩片断:http://tiebabaiducom/fkz=178265669

  第41集《棋手张秀才》:http://tiebabaiducom/fkz=98780485

  第50集《枭雄的命运》:http://tiebabaiducom/fkz=173194398

我高中刚结束,也不知道太多,但有一篇日志讲得很好,复制一下给你看,好好看啊,真的很有道理,加油!一.关于学习 1 永远不要忘记,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尽管大学有许多诱惑,尽管有人不上大学成功了,尽管有人上了大学也白上,尽管大学一些课程和将来工作可能对不上,但是你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学习。如果四年中你对不起大学生这个称谓,你已经对不起自己的整个人生。 2 挂科会影响一个人的自信,所以不能忽视成绩。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但至少说明你的努力、增强你的自信。成绩不是你唯一的财富,但是你必不可少的财富,因为她标志着你在青春年华时代,能够完成任务,能对自己负责。可以不追求高分和一流,但不可以被动挂科成绩很烂。 3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错!连“逃课”这种“主动”的事都被动了,会有什么出息?选修包含了自主选择,为什么要逃自己选的?听信这样的“箴言”是一种连愚蠢的含义都搞不懂的愚蠢。关于上课送你两句箴言,应该是:“逃课不能逃错课,上课不能白上课”!记住,不管你逃课不逃课有什么道理,主动学习才是硬道理。 4 自主学习,平坦不平坦都是正路,否则就掉进沟里。大学学习的路两边都有沟,一边的沟是像中小学一样只能被灌输着学习;另一边的沟是:给了我主动的自由我就自由地不学习。这两种人都是人进了大学门,心还在大学外。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学什么?跟谁学?怎么学?三个问题自己明白。一个学期过度一下挺正常,“徘徊的长廊”长达一两学年决不正常。不管让老师牵着走,还是让分数牵着走,全是走丢自己的错路。自主学习即使学的东西以后很多用不上,你自主领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也让你受益终生。 5常去图书馆吗?所读的书不一定都一定有用,但是你怎么知道什么有用?你既不是饱经风霜,又不是博览群书,所以“开卷有益”对大学生非常适宜。读书是有方法,但不读永远掌握不了方法。何况读书是一种熏陶,看似没用的知识道理潜移默化地纳入你的素质结构。如果四年内一直对图书馆感到陌生,你可能悄悄成为精神上的乞丐,别人却成了富翁。 6 检查一下,武侠、言情、网络游戏,还是你兴趣的中心吗?或者还在你的兴趣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吗?如果回答:yes,那么,你需要改变。没意识到是幼稚;意识到了还这样就是堕落。“女生的电脑是影碟机,男生的电脑是游戏机”,这样的男生女生既浪费电脑,也暴殄青春。 7 外语不是敌人、四六级也不是敌人,抱怨才是你的敌人。不是敌人的可能成为帮助你的好朋友,是敌人的永远还是敌人。 8 上大学学什么?首先要学好一门专业,也就是必须有一项核心竞争力,这是最起码的。没有这一点,你就不是人才,有了这一点,你就是个人才。但是,现在人才很多,竞争激烈,如果仅仅有一门专业,可能中专技校的毕业生你都竞争不过。那么你何苦上大学呢?记住:第一专业技能;第二知识结构;第三横向能力;第四理论素养;第五思维方式。这就是大学生学习“需要五层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每上一个层次,你就增加一份优势。 9 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刚刚“记住”的时候是遗忘最快的时候。所以考试之前突击,“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是最不高明的学习方法,不仅让你疲惫交加,而且让你背负着考试的压力,还会让你考完就因松弛而遗忘。——这是既违背记忆规律又扭曲了学习目的的“学习方法”。如果平时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会事半功倍,你才会有驾驭学习的感觉。四年,要做学习的主人,不要做考试的奴隶! 10.做实验、写试验报告、作社会调查、写调研报告、做作业、写论文,这些事很烦人吗?可是这些最锻炼一个人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造性。如果所有这些都愿意“借鉴”别人而让自己的原创性越少越好,就等于说:到了社会上越废物越好! 二 关于恋爱 11 大学里没有恋爱就很失败吗?别人恋爱了自己就“落伍”了吗?没有人追我我就没面子吗?……回答:否!这些所谓的“标准”很世俗,用这些“标准”来对待恋爱,首先就没有尊重自己的感情。爱情,在相爱双方的心灵里,不在别人的目光里。出于面子、出于从众、出于“流行”而对待爱情,是失重,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12在没有说出“我爱你”这句话的时候,你当然可以寻找、交流、了解、沟通,但是这句话最好只对一个人说。因为,这三个字之所以很美好、很贵重,是因为她不仅仅饱含激情,更饱含责任,还饱含着一个大学生的人格尊严。 13 任性、虚荣、忌妒,是大学生恋爱的“三大杀手”。如果长期让它们潜伏,如果有意无意地纵容它们,迟早让恋情受到严重伤害。 14 可以拒绝别人,但不可以不尊重别人、看不起别人。 15 受到拒绝,不可以看不起自己。既然有勇气去追求,就要有胸怀去承受。 16 “一个有10000块钱的人为你花掉100元,你只占了他的百分之一;而一个只有10块钱的人为你花掉10块,你就成了他的全部。”这话有一定道理,但还是有严重缺陷。一个只有10块钱的人为你花掉10块钱,你赢得了暂时的全部;一个有10000块钱的人为你花掉100元,你连暂时的全部都没有得到。只能用钱来堆积爱情,就是在沙滩上建房子。 17 钱,既可能是爱情的催化剂,也可能是爱情的腐蚀剂。记住:恋爱需要很少的钱,应当是两人的共同承担;婚姻需要较多的钱,应当是两人的共同创造。这才是营造幸福的金钱。 18 失恋了,痛苦,纯属正常,越是深情投入,越是痛苦。但是失恋只能证明你摆脱了不属于你的爱情。痛苦中沉沦,却证明了你还不配得到爱情。战胜痛苦,意味着你有希望得到真正的爱情。 19 恋爱是什么?是男女双方两个独立人格之间,以结婚为目的的心灵碰撞和情感交流。如果根本不想结婚,就是游戏人生。伤害别人也必定伤害自己。而且,你将受到的是感情、人格、信誉的多重伤害。 20 一恋爱就彻底依赖对方,就失掉了自己人格的独立;一恋爱就要彻底改造对方,就是迫使对方失掉人格的独立。任何一方的“丢失”,都会让爱情失衡。指望失衡的爱情走向幸福吗?这种思维本身就幼稚得失衡。 心理学教授送给大学生的100条逆耳忠告(关于交往)三.关于交往 21 在大学里,那些和你有隔阂、有误会、有芥蒂、闹别扭的同学,可能是你最好的“陪练”。练什么?练交往能力、沟通能力,也练你开阔的胸怀。能够“化敌为友”,可以让你的心胸和能力都上一个台阶。 22 在挑剔别人之前,能不能先挑剔一下自己?在批评别人之前,能不能先做点自我批评?在看不起别人之前,能不能先发现别人的优点? 23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周围的同学不要那么敏感,不要总是绷紧一根“阶级斗争”的弦。对待别人比对待自己宽容一些,对人的信任比怀疑和提防多一些,这不仅是交往的要旨,也是人生的意境。 24 大学同窗,是你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人脉资源,因此应该珍惜。如果朋友不多,“敌人”不少,大学生活有点失败,甚至预示着今后的生活很失败。但是,你不可以用“实用主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心态对待交往。否则,你会成为孤家寡人。真诚、大度、理解、宽容,这些不仅仅是美好的词汇,更应该成为你人格和行为的内在构成。 25 闹一点矛盾就失去一个朋友,说明你不会沟通。朋友式的沟通,是以诚相待,是从心灵走向心灵。发现并赞扬别人的优点,审视并批评自己的缺点,在此基础上可以坦荡地指出对方的问题,当然也可能是消除误会。总之,在沟通中化解怨恨和矛盾。记住,在沟通当中建立和巩固的友谊,比靠吃喝、靠利用、靠江湖义气、靠玩得开心或兴趣相投等等结交的“情义”更可靠。学会沟通,本身就是走向社会的重要准备。 26 打水、扫地、倒垃圾这些事,为什么就应当别人做你不做?为什么就应当别人多做你少做?以为自己做大事就不做小事是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年轻大学生这些小事都没学会做,将来无非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真正的庸才! 27 爱忌妒别人吗?说明你严重自卑!看到别人很棒,一是向别人学习,二是努力赶超,这都是自信者的表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偶尔忌妒一下很正常,如果长期妒火中烧,很可能“炼”出一个卑劣萎缩的小人! 28 尊重别人,才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同时,已经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自尊、自信、自强、自重。对别人很傲气,遮掩着心里没有底气。 29 或许交往会有烦恼,或许置身于群体中你很难适应。于是就采取封闭自己、躲避别人,幻想着做一个孤岛上的鲁滨逊,现代社会,可能吗?在大学锻炼沟通与交往,是你必要的成长课题。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毕业以后再“补课”,代价沉重。 30 很喜欢抱怨吗?即使你当时获得了“知音”、“同盟”,其实悄悄地破坏着自己的形象。怨气冲天、牢骚满腹,传递的是一种消极情绪,经常用这样的情绪去“感染”别人的人,不会有亲和力和凝聚力。 心理学教授送给大学生的100条逆耳忠告(关于生活) 四.关于生活 31 作为一个大学生,攀比什么?你富有,你潇洒,你名牌,你大方,可是有用吗?只能说明你纨绔,说明你拿父母的血汗钱不懂珍惜,也说明你胸无大志。这些方面的“赢家”,很可能意味着你在真正的比较中是惨不忍睹的输家! 32 在酒桌佳肴、电脑游戏、购物天地、花前月下、床榻被窝的诱惑下,只要有其中的一项让你不能自拔,就足以毁掉自己。惊醒吧,高等学府美丽的校园,既搭起了成长的台阶,也布满了堕落的陷阱。你愿意选择什么?要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回答。 33 经常不吃早餐、或者糊弄早餐,那么面如菜色、疲惫不堪、失眠健忘、注意力分散、郁闷焦虑等等,就一定会找上你。无论粮食还是果蔬,早为金,午为银,晚为铜,夜为铅。经常饕餮铅块而放弃金银的年轻人,你可真够“聪明”的! 34 为什么校园要拿出大片土地和资金来修建风雨操场、体育场馆、健身房、游泳池、乒乓馆等等?如果仅仅是体育课的需要,那也太浪费了。这些不达标就无法通过验收与评估!常年不锻炼身体的大学生,搞一次体能测验竟然气喘吁吁的“天之骄子”,知道吗?病态体格和亚健康正在吞噬你的青春活力。所以,你一定要锻炼身体。 35 23点到早上6点半,是最佳睡眠时间。经常在凌晨之后才就寝,是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戕害。总想在白天、甚至上课的时候“弥补”睡眠,是补不回来的。不会睡觉,一定上不好大学,而且影响到今后。 36 大学里有作息时间表,是容易形成生活规律的。可是偏偏有许多同学过着一种毫无规律的生活。在大学期间不能驾驭时间的人,不仅弄糟了身体,而且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动力定型”,以后也无法把握自己命运。 37 如果宿舍里一片狼藉,说明你不是生活的主人。你需要干净整洁,因为你需要良好的形象,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独立自主的心灵。 38 想告别浑浑噩噩、松垮懒散、晕天昏地吗?想告别焦虑郁闷、疲惫倦怠、效率低下吗?请记住生活六大原则:愉快的心情,良好的环境,充分的睡眠,规律的生活,适度的锻炼,合理的营养。——遵循六大原则,不仅为你的大学生活保驾护航,而且让你受益终生! 39 生活走上良性轨道,开始会“难受”,但你必须坚持。如果你长期遵循六大原则,会发现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40 也许你并不懒散,而是的确抓紧一切时间在用功。但也需要检索自己的生活是否符合六大原则。因为,用功决不仅仅是靠时间,更是靠效率。在你的年龄,只要善于调整,一定可以实现高效的学习。 心理学教授送给大学生的100条逆耳忠告(关于人格)五.关于人格 41 心理学,也许在你学校的课程表上是“选修课”,但是,在你人生的轨迹中,心理学是地地道道的必修课!因为,人格健康比知识丰富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42 也许你看到了,中国的腐败现象在世界上算是严重的。但是,你更应该看到,中国打击腐败的力度,在世界上也是最强的!虽然深入地治理和消除腐败,中国还需要深化改革和进一步的制度建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还会有大批贪官和坑蒙拐骗分子受到严厉制裁。所以,你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必须找到自己人格的价值支撑,任何邪门歪道都有极大可能走向身败名裂。 43 加入学生会、社团组织等等,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也是为了服务于同学。如果去那里学拉关系、搞歪门邪道,趁早退出!整个社会、人民群众的主流是公正正义民主自由平等和谐法治。腐败,在中国会越来越没有市场,最好看清这一点。在大学里,要把自己定位在人间正道! 44 坚韧顽强的人格是炼出来的。在单位时间里集中注意力,非常重要。不要一心二用、一心三用,上课就是上课,读书就是读书,打球就是打球。上英语课不要看专业,上专业课不要看英语,上体育课不要背单词……。不仅提高效率,而且锻炼毅力。不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做事缺乏耐心,将会一事无成。 45 培养你的自主性,如果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对任何事情的看法都人云亦云,你的人格独立性肯定差,是不足以支撑你走向社会的。可以听取别人意见,可以多了解有关信息,但一定要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决断的能力。 46 开口说话,开口说英语,课堂主动发言,演讲比赛积极参加,总之不要怕失败、不要怕难为情。你现在无所谓“丢人”,怕的是将来才真正丢人、失掉机会。沉默不一定是坏事,但因为胆怯和没有能力而“被沉默”一定是坏事。你才二十岁,靠消极保守打造不出人格魅力。 47 自卑,是心灵的病毒。压力不要躲避,挫折不要逃跑,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今天能够战胜压力、从挫折中振奋,为明天积累了宝贵的财富。记住:愈挫愈奋,越战越强! 48 良好的气质风度的确给人带来人格魅力,但那是内在素质的外化。如果你的偶像还是仅仅是歌星影星,如果你对容貌还过分在意,只能说明还不成熟。建议学习理解一下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者”的15种心理人格特征。 49 网上潇洒,现实中苦闷;网上好友成群,现实中孤家寡人;网上骂人,现实中收敛……。千万不要陷入“双重人格”还感到陶醉,对自己不需要采取“鸵鸟政策”。决定你命运的毕竟是现实。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浏览无限风光,但一定要立足于现实世界里。 50 不要太虚荣,不要过于追求面子,那样很累,而且最终不会有好的效果。在大学要坦坦荡荡,光明正大,内心才会舒服。可以虚构小说,不可以虚构人格。 六.关于性格 51.阳光灿烂、积极向上,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因为这样更容易获得锻炼的机会。 52.性格绝不是一成不变,大学期间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话只是在非常特定的意义上有道理,绝不是值得遵循的人生哲理。对于任何人来说,性格修养是终生的课题。 53 男生、女生当中都有相当多的人喜欢这样的口头禅:“我就是这种性格”、“我就是这样的人”,这句话往往成为一种借口,当然不是什么好的借口,而且造成一种恶性的心理暗示。这种话所代表的想法,既为沟通造成障碍,为自我性格认知造成障碍,也为性格修养造成障碍,很容易导致“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其实你更需要的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54 “难道不需要坚持自己的个性吗?”——说得好!你非常需要形成、坚持、突出自己独特的个性。问题是,你的“个性”有利于你的学习成长吗?有利于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吗?有利于你打造人格魅力吗?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吗?如果这些你都不能做出肯定的回答,那就最好不要过早地“性格定型”。放弃性格上的审视、调整和修养,容易陷入一种对自己很不利的故步自封。 55 内倾型还是外倾型,各有利弊,不同的气质类型也各有利弊。需要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在具备了必要知识的基础上认识自己、审视自己,从而扬长避短。请记住,审视自己性格,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在大学生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 56.反思一下,是不是在“自恋”与“自卑”的两个极端转悠,不是自恋,就是自卑。如果十分在意别人是不是关注自己,如果一受到批评就内心极不平衡,如果总是觉得别人谁都不理解自己,如果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委屈,如果缺乏同情心,如果喜欢别人为自己服务而自己并不爱帮助别人,这些都是自恋的表现。你需要克服或许从小形成的“以我为中心”,这时的你最需要的就是学会关爱别人。 57.受到批评、或受到误解、冤枉,就会长期沉闷、躲避别人;总是害怕出丑、或出了一次丑就长期躲避公众场合;对任何朋友都保持警惕和戒备因而没有真正的知心朋友,那么你可能自闭。你绝对需要经常地、反复地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需要规定自己每天接触别人的次数,逐渐增加与别人交流频率;需要勇敢地参与一切公众场合、集体活动。你会觉得这样做不容易,但这恰恰说明你有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 58.委屈、忌妒、猜疑、抱怨,这些词汇所形容的心态如果经常光顾,你可能与“偏执”结缘。自我调控是绝对必要的。当你遇到某种事情让你觉得自己有理由委屈或抱怨的时候、当对某人的忌妒莫名其妙地冒出来的时候、当猜疑让你心烦意乱的时候,你用“我要宽容”来告诫自己,然后将注意力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或者设想一位你最敬佩的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对待,就会好得多。多次这样做,你可能真的拓展出开阔、宽容的胸怀。 59.对情绪的放纵会导致性格偏差。“喜怒形于色”和“喜怒不形于色”都不利于良好情绪。有意识地尝试“喜形于色,而怒不形于色”,是个不错的修炼方法。大学生,应当学会理性调控情绪,当然其中包括情绪的合理宣泄。体育运动,是宣泄情绪中一种不错的方法。 60.“我郁闷”,“真烦”,偶尔这样不太要紧,经常如此是个问题。常常觉得一切都没意思,为一些小事郁郁烦闷,懒散随意无精打采无法振作,生活紧张不起来,感觉周围的人都在与自己作对,以上堪称“抑郁”。抑郁问题,最说明人的情绪脾气性格与价值观的密切相关。心理指导当中关于克服抑郁有不少方法,包括吃巧克力。但这里只想告诉你:凡是理想崇高、志向远大、目标明确的人,决不会长期陷入抑郁而不能自拔!

这是华晨宇首次在个人专辑中演绎情歌,在近万首demo里确定了来自马来西亚联合作曲人Mike Chan & Faizal Tahir名为《Kings & Queens》的英文小样,Faizal Tahir是马来西亚摇滚歌手,他十分喜欢这首demo,一度惜卖,几经考虑,决定将歌曲交给华晨宇唱,希望更多的华人听到这首歌曲。

在第一次听到歌曲小样时,华晨宇及其团队都觉得这首歌适合两个人合唱,而华晨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宗纬,认为他的音色很适合这首歌,而杨宗纬受邀后也很爽快的答应合作,只录几遍,就已高质量完成配唱。而华晨宇则用最自然的唱腔,唱出主歌由心而发隐忍的痛与副歌的撕裂 。

词人代岳东接到填词任务,交出一版词后,又用一天的时间再写出了新的一版非常有创意的词,很适合一个人唱,但考虑是两个男生演唱这首作品,在和他之前交出的歌词比稿中,还是决定使用之前一版。代岳东在傍晚的咖啡馆里根据歌词调整意见修改到咖啡馆打烊,回到家里继续润色,只为了保证提前让两位歌手拿到歌词熟悉。而华晨宇每拿到调整的歌词,都会唱出来,为了最好的语感。直到天色见亮,已是凌晨4点,歌词最终版本生成。

郑楠在编曲兼制作上都极度认真,编曲不惜废掉一稿,缩混特别交给擅长华语情歌的美国人Craig Burbidge,自己依然在细节上不断调整。

单曲封面设计由平面设计师孙浚良操刀,黑白黄三个色调,简约但不简单,凸显歌曲焦点:国王与乞丐。画面透过华晨宇和杨宗纬的音乐与视觉结合,代表“乞丐”的黑白色和代表“国王”的金**浑然一体,表达出对情感和语气的精准拿捏。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关爱普通人,尤其是弱者,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2.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善于与人沟通的能力。

4.培养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1.三项活动,由学生任选一项,分组进行,各组人数尽可能大致上均衡。

2.提前两周甚至一个月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这准备是多方面的,一是观察、思考,看自己周围的伙伴中,哪些同学特别需要关爱,需要什么样的关爱;看街头墙角的摆小摊、捡破烂的,他们的状况如何,应该怎样关爱他们。二是搜集、整理材料,或到图书馆查阅最近报刊杂志,或上网搜索,寻找急需救助的对象。这个准备过程是整个活动的基础,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

3.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无论是观察、思考,还是搜集、整理材料,都要强调学生的个人实践。当然,也可以由三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按组行动,这就要强调合作性。但在合作中,还要突出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4.在发挥学生独立自主性的同时,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性。教师固然不能像过去那样越俎代庖,但也不能走到另一极端,干脆对学生放任自流。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即使水平较高的学生,也会遇到种种困难而自己一时解决不了,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教师比学生见识多、经验丰富,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帮助学生,这是教师应尽的义务。

5.学生各自把准备工作大体做好了,就进入下一步:交流、讨论。这中间,当然更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指导性。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定目标、自定题目、自定内容、自作主张、自行设计进程、自作评价。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机,有分寸地加以指点。

6.三项活动都是讨论、交流,但同中有异,各有侧重,分别作如下说明。

“关爱每个伙伴”,讨论内容是:怎样针对需要关爱的伙伴的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怎样使每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因为这讨论涉及到自己的同学,所以讨论的内容要注意不触及同学的隐私,大家说话要注意掌握分寸、要得体,要尊重同学的自尊心。学生年龄小,没有多少社会经验,说话往往口无遮拦、随心所欲,所以这方面尤其需要教师的指导。

“同在一片蓝天下”,讨论内容是:交流对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的、捡破烂的的观察、思考所得与感受。这观察、思考和感受肯定有的全面、有的片面,有的深、有的浅,交流了、讨论了,可以取得成果共享的效果。尤其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得出的感受,甚至相反的感受,都在班上交流,加以讨论,可以开阔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性和悟性。请教师不妨在这方面加强指导。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讨论内容是: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应该怎样帮助那些最近媒体上报道的迫切需要帮助的弱者?这个讨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讨论前的搜集、整理资料,找到需要关爱的目标。在讨论中,注意学生所能提供的,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要紧的是,培养学生关爱人的精神,而不在于他们在物质上给予别人多大帮助。这是在指导讨论时需要注意的。

7.与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一样,培养写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要高度重视学生把观察、思考、感受、讨论的成果,以书面形式写下来,这就是作文。作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但同时,促进了观察、思考、感受、讨论以及搜集、整理资料能力的提高。

这次作文要求写记叙文。在指导中,可以适当渗透一些记叙文写作指导。“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这是对一般文章的要求。记叙文还有一些特殊要求,不妨向学生说明。“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也就是作文的个性化,非常重要,要注意引导。但也要注意价值取向。

三、活动评价

1.按照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看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态度、积极性,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习惯和方法,以及知识和能力有多大提高。

2.可以按照三个部分进行评价。第一,讨论前的观察、思考,搜集和整理材料。第二,讨论、交流。第三,作文。

3.提倡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但这评价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的评价和学生评价要结合起来。教师评价要注意:以鼓励为主,尤其要鼓励原来基础较差的学生;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给予较高评价。

四、参考资料

(一)说爱心

爱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有亲情之爱、朋友之爱、异性之爱、人类之爱等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爱,由于所爱对象的不同,情感的性质和表现方式也就有所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真纯的情感去祝福所爱的人生活得幸福,并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到这一创造幸福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爱与对方的爱融为一体,在一个真善美的境界中,完成生命的升华与创造。我们在这里并不想去说明各种不同类型的爱,应该怎样去表达和完成,我想说明的是爱为什么会成为人类一种普遍的伦理原则,以及爱作为一个人对社会、人类、自然最基本的情感态度,它应该怎样在我们生命中播种、萌芽、生成,使生命具有诗性的美丽光辉。

爱作为一种伦理学的原则,它并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人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经过长期劳动实践培养起来的感情方式。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假说中,比较有影响的是生物学上的进化论学说,这种理论是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来的,达尔文强调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各种族类的动物与大自然的环境之间发生了“物竞天择”运动,结果是导致优胜劣汰现象,不能适应环境的物种就逐渐灭亡,而适应环境的物种就得以生存、发展。人类就是在这种长期的竞争中逐渐演变为高级动物的;由此,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在与自然环境斗争中生存、发展的物种,是依靠什么力量?于是,生物学界又提出了另一个假说,补充达尔文的学说,即认为各类动物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种类内部是通过“互助”的方式来保存、繁衍和发展自身的,在难以想像的天灾地祸的恶劣环境中,物种间如果没有互助是难以抗衡灾难的。这种“互助”的假说,在达尔文的学说里已经采集了大量的例子。《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达尔文举了猴子、狒狒、鹈鹕、野牛以及狗等种族内部互助的例子,来证明一个发现:凡属于社会性的动物彼此之间都有一些相爱的感觉。而更加具体地如蚂蚁、蜜蜂,一直到各类哺乳动物,都有过互助发展种族的历史。由此推知古猿人、原始人、野蛮民族部落的生活方式里,也存在大量互助的生活特征,以此证明:人类的彼此间相爱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类在长期集体劳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感情。

在现代社会,人类文明已经有了高度的发展,但是关于爱的本能,却似乎需要经常被提醒。由于人类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阶级之间的压迫与斗争,其表现形式的残酷性把人类相爱的本能遮蔽住了。“文化大革命”中,一度连“爱”也被当作资产阶级的因素而遭到野蛮否定,以至于“文革”结束后人们不得不重新讨论“爱情的位置”和“爱是不能被忘记的”。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当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一切关系也都有被金钱腐蚀为买卖关系的可能,如果不警惕,人民公仆被权钱交易所腐蚀,国有企业被雇佣劳动所腐蚀,知识分子被学术腐败所腐蚀,高雅艺术被大众消费所腐蚀,连温情脉脉的家庭、夫妻、亲子关系,都会在金钱腐蚀下悲惨解体,甚至人生最神圣的爱情关系也会在金钱的作用下堕落成变相的色情买卖。因此,重新发出爱的呼吁,在今天决不是多余可笑的。

爱是人类的美德,爱与善良是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是何种意义上的爱都包含着善良的因素。人们常说要有一颗善心,这颗善心是爱产生的最基本的条件。所谓“善心”就是对任何生命都懂得去珍惜和爱护、去关心和体贴,不会恶意地去伤害、蹂躏它们。在这种善心中对生命自然会生出无限的爱意,去求得人的情感与外部世界共同建构起美好和谐的境界。具有爱心的人,其对人对事的情感往往是温柔的。温柔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高贵的气质,它拒绝残暴,维护美好,它的力量有时能够变得非常强大,化干戈为玉帛,使邪恶的人受到感化也变成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无数次描述过爱的力量的作用和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王统照曾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叫做《一笑》,叙述了一个小偷在狱中看到一个女犯人美好的、温柔的一笑时,意识到自己的邪恶,进而悔过自新的故事。这篇小说虽然带有浪漫的、乌托邦的空想倾向,但这种爱的、这种温柔的力量对于人心的感化作用是应该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的。只要一个人有一颗温柔、善良的爱心,他就会感受到人间生活的美好。

爱是善良的、温柔的,同时也是美好的。这里的美好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具有爱心的人本身就是美好的,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是莫大的幸福;另一层是说有爱心的人必然对美好的生活有执着追求。在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在对于美好的人类生活的追求过程中,爱是克服自私、冷漠、残酷的有力的内在力量,只有通过它才能真正地走向美。具有爱心的人,虽然渴望美好,渴望与自然、人和所有生命处于和谐的状态,但绝不意味着他就容忍欺压、不平和邪恶。追求美好的事物、鞭挞丑恶的东西,是具有真正爱心的人所应有的人生态度。没有对美的深切的爱,就没有对丑的深切的恨,这两者是相互统一的。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沐浴在真正的爱之中,从小有伟大的母爱所笼罩;长大后渐渐被友谊之爱、师生之爱、社会之爱所推动、所鼓舞,再成长就会被异性的爱所吸引,会进一步发展为美好的爱情……但你想过没有,所有的爱中,还有一种与人类互助本能最相关连的——人类之爱。人类永远在互相帮助的氛围中进步和发展,因此,爱作为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也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的美好言辞,它应该是更加具体、直切地落实到日常生活的互相帮助的行为中去,去关爱每一个你所认识与不认识的人,同情他们,帮助他们擦干生活带给他们的眼泪。爱心就像阳光,需要照耀在大地上,才能真正地成为温暖人心的力量。

不管是何种意义上的爱,都需要在具体的行动中去实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具体地把爱心奉献出来吧,那么,世界将会充满阳光,变得更加美好。

(二)说同情

同情是人类爱的具体显现,也是互助原则的具体行为。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人在遭受灾难的时候往往显得格外的孤立无援,这时候接受亲朋好友的同情是绝对需要的。古代人没有什么防止灾难的能力,在巨大的灾难与痛苦面前,只能产生畏惧与绝望。同情正是在帮助别人渡过难关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人类的一种美德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一书里专门论述了同情。他把同情定义为:“一种由于落到了不应当遭此不测的人的身上的毁灭性的、令人痛苦的显著灾祸而引起的痛苦情感”,“同情者会想像这种灾祸也可能落到自己或自己某位亲朋好友的头上,而且似乎近在眼前。非常清楚,产生同情的人必定是这样一种人。”这种对同情的定义未免狭隘了一些,但说明在西方古代哲学家的思考里,就已经有了“同情”的位置。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早就关注了“同情”的心理表现,并且对它作了比较宽泛的解释。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有孩子掉入井里了,必定会有人去救他,因为同情(恻隐)心是一种普遍的人性特征。到了近代的西方,随着人道主义观念的逐渐普及,关于同情的解释就更多了。英国哲学家休谟在《道德原则探求》中充满诗意地说:“在我们的心中,与狼和毒蛇的因素一起,还有一些善良——虽然微小——的天性,如一点点与人友善的鸽子的品质。”在这里,同情已经被作为人类的天性而显现了。美国教育家威廉·贝内特在他编写的著名儿童读物《美德书》里,第一单元就讲同情,他关于同情的解释是:“如果说,勇气是当别人面对困难时与他站在一起,那么,同情就是当别人感到悲痛时与他站在一起,同情是一种认真对待别人的现实——不仅是他的生活境况,还有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感情——的美德。它是一种与处于困境或不幸中的人结成伙伴,支持他,为他分忧的积极态度。”

如果说,当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得不通过互助来抗拒灾难的话,那么,当人类把同情心发展为一种伦理原则时,互助就有了更为正当和更为合理的心理基础。同情别人和帮助别人都需要有丰富的想像力,需要用美好的想像来灌溉这片湿润的土地。我们常常说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这“设身处地”就包括了丰富的联想与对比,通过设身处地地联想,别人的痛苦与困境都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终于成为共同来承受和克服的命运了。安徒生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女孩》是一篇极为美丽的文学作品,它叙述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卖火柴的女孩在圣诞之夜冻死在雪地里,但她偏偏是个卖火柴的小姑娘,她手里的微不足道的火柴在给她勉强取暖时,曾经给她带来了短暂而巨大的幸福的想像。这种想像与其说是那个小姑娘临死前的幻觉,毋宁说是作家深沉而美丽的心愿。安徒生的伟大同情已经在他的文学想像中充分表现出来。由于他的这种努力,使读过这篇作品的人无不对这个可怜的姑娘产生深切同情。本来,冬天的城市街头冻死一个穷姑娘在当时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但是由于安徒生的美丽的想像,小姑娘并没有独自承担苦难,包括作家,还有无数读者,都共同地承担了这一苦难。如果说,人们将为改变和消灭这种悲惨现象而斗争的话,那么,这种共同培养起来的同情将是其最有力的动力。

真诚的同情能给弱者和贫穷者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这种帮助还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人的心灵中撒下了爱的种子,使一个人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灾难、自私、冷漠之外,还有一种温暖和关怀。这种温暖可能对给予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在被给予者来说却能享用一生。正如一首歌里所歌颂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种“爱”的内容非常博大,有亲情之爱、朋友之爱,同时也包含着对“陌生人”的同情。而对待“陌生人”的同情,则更加体现了“爱”的无私和伟大。下面是一则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同情有时会发生多么奇异的作用:

有一位从贫穷的山区来到大城市读书的大学生,为了解决学费,他偷偷地利用周末做起文具商品的推销人。他的性格比较腼腆,不善言辞,一个月下来,几乎没有得到什么报酬,失望、沮丧使他陷入了非常痛苦的境地。他不知道自己在这种境遇中能否坚持完成学业,因为家庭到底有多少经济的承受力,他自己心里清楚,年迈的父母和正在读书的弟弟、妹妹,由于他的拖累会更加困苦不堪。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再做一个月的推销员,如果还不能挣到自己的学费,就退学出去打工,挣钱养活自己。在那个月的每一个周末,他疲惫不堪地奔走于一幢幢居民楼、学校、办公楼之间,而带给他的仍然是深深的失望。有一天晚上,他想最后再敲一家住户的门,如果还没有一点收获的话,他就要放弃努力。他紧张地、怯怯地摁响了门铃,出来开门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她慈爱地问他做什么时,他语无伦次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站在那位妇女身后的一位像初中生模样的小女孩,热情地把他拉进屋,要把他手中提的所有的铅笔、钢笔、圆珠笔一并买下,而那位妇女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态度。他有点兴奋,有点感激,也有点莫名其妙,买这么多笔干什么?疑问使他意识到:是不是这家人同情他的狼狈模样才这样做?那位妇女和女孩似乎看出了他的犹豫,就和善地说:“进屋坐会吧。”他说:“不坐了,这位小妹妹没有必要买这么多笔,就买一支吧!”那位中年妇女却说:“不客气,进屋坐吧,我有话和你聊聊。”没有想到那一天,他的生活整个发生了变化。那位妇女原来在公司办公室里见过他去推销文具,知道他是一位生活困难的大学生,就建议他不要再推销文具,让他辅导她的孩子学习,每月可以有几百块钱的收入。从此,那个大学生就安心自己的学业,后来成为一个很出色的学者。

同情是一种美德,但它只是由爱与互助的本能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感情,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可以超越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对象普遍适用的。当我们的同情心在发挥作用的时候,切切记住要注意两点忠告,也算是对同情的限制。

首先,同情之爱从表现形式而言,往往体现在强者对于弱者、富者对穷者、社会地位高的人对于社会底层的人之间,这就难免夹杂着一种“恩赐”、“施予”的色彩。同情如果有了这种色彩,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情之爱,反而成为一种表演或炫耀。我们常说“同情心”,同情与“心”相联,才是一种真同情,与“心”无关的同情是令人厌恶的,因为没有“心”的同情,往往对被接受者来说就构成了人格上的不平等。虽然有时接受者迫于生存压力也会无奈地接受这种同情,但在精神上他会感受到强烈的屈辱。此外,同情之爱是一种善良的美好的情感,但必须是对真正需要同情的人施用才有意义。如果不分是非,不辨真伪地滥用这种同情,不仅会危害社会,也会危害自己。《伊索寓言》里农夫和蛇的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对于那些恶人、坏人滥施同情,你可能是发自真心的,但毒蛇却会借助你的同情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适得其反,失去了同情之心的意义。

愿每一个人都有真正的同情之爱,也愿这种同情之爱有理性的光辉照耀,富有真正的人间情味。

(三)说互助

俄罗斯伟大作家屠格涅夫有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叫做《乞丐》: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 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乞求帮助。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所有的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一块手帕也没有……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摆动着和颤动着。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带,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

这篇美丽的散文诗包含了很多层意思,它写到了平等、爱心和同情,还写到了一层别的意思,屠格涅夫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为什么说,施舍者非但没有给乞丐什么东西,反而从乞丐那儿得到了施舍?读者大约都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从乞丐那儿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爱。是的,本来施舍者为没有东西施舍给乞丐而感到羞愧,但他没有采用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而是用平等的、诚恳的态度向乞丐表示歉意,这种态度使他与乞丐之间的关系平等了。于是,乞丐也感到了满足,我们从乞丐的话里能够体会出他对真正的爱心和同情的理解与感激。但问题是,接下来,当施舍者听了乞丐的话以后,竟觉得这是乞丐施舍了他。这里似乎包含了这样一层意思:任何施舍都是对等的,任何帮助都是互相的,当施舍者施予他人物质的帮助时,他同时获得了精神的满足与回报。这种回报是多样的,比如被施舍者对你说一声谢谢,你的心也会感到一阵热。这就是一种温暖,一种回报。其实人是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满足的。

我们前面讨论过,人类的爱心来自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集体劳动实践,同情也是爱的具体显现和互助原则的具体行为。那么,互相帮助则是人类进步最重要的伦理原则之一,由互相帮助滋生出爱和同情,也滋生出自我牺牲的精神需要。

我们不妨把这种精神需要称作为“牺牲”的本能。这里所说的牺牲,并不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舍命牺牲;也不是堵枪眼、炸碉堡的英雄壮举。这里所说的牺牲,是一种普普通通的人的精神需要,或者说是人寻求快乐的伦理原则。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突然面临一种巨大幸福的时刻——你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你在运动场上获得了最高名次,你的父母送你一件你非常喜欢的礼物,甚至是你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时突然看到某种大自然的美景……总之,是你沉浸在欢乐之中的时候,你会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找你的好朋友来分享这一欢乐。“分享”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一个青年人,他所拥有的精力、智力、体力、热情都远远超过了他的身体所需要的能量,所以,无论是喜悦,还是其他因素,他都会生出一种本能去寻求他人的分享,由此来获得一种心理的满足。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人类的互相帮助的品德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互相帮助,是我们从上小学开始就提倡,并在同学之间积极开展的一种活动。通常的互相帮助都是由一个成绩好的学生来帮助成绩比较差的同学,为什么成绩好的同学帮助成绩差的同学叫互相帮助呢?成绩好的同学决不会说,我帮助你提高学习成绩,你必须帮助我回家做家务,这才叫互相帮助啊。不会的。如果是这样,那就说明那位成绩好的同学没有真正理解互相帮助的意义。因为“互相帮助”的意义,并不是商业买卖关系,更不是金钱借贷关系,那种冷冰冰的、恨不得从对方胸脯上割下一磅肉的态度,完全不配做“互相帮助”那样美好的事情。互相帮助的“互相”即表现在人的自我牺牲的快乐本能上。当你有了获得知识的快乐时,你应该有这种本能,要将这种快乐分享给你的同学。就像当你看了一部好的影片以后,会立刻想到把这盘录像带或VCD介绍给你的朋友去看,这样才叫“分享”,才叫“自我牺牲”。当你帮助了你的朋友,看到他因此而获得快乐的时候,你将会享受到这种高尚的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互相帮助并不能理解为物质上或者知识上的交换原则,而是精神上的自我欢娱和自我满足。

这样,你就不难理解屠格涅夫为什么说,他从乞丐的那里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施舍?

互相帮助的原则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和形式,许多动物在与自然环境的搏斗与求生存的过程中都会采用互助的方式,但由此而产生出来的诸如爱心、同情、自我牺牲等伦理原则,则是人类特有的精神需要,也可以说是人类的特权。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权利。在现实环境里,我们被社会上各种自私自利的原则所腐蚀,常常会让腐朽的思想道德来模糊人类真善美的本性,比如,当你乐于帮助别人的时候,就会有人(可能是你很亲近的人)出来劝阻你,会说你“太傻了”、“吃亏了”等等,这时候,你最好的办法是问一问自己,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是否在帮助别人中感受到了快乐?如果你确实能够感受到帮助人的快乐,那说明你是个有着高尚情怀的人,你就要坚定地做下去。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那是一个寓言,说的是地狱与天堂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在地狱中,众人(鬼魂)围着大桌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看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竟无法放进自己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可是在天堂之中,众人(天使)也围着桌子在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的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就送进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

这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也是幸与不幸的差别。请你想一想,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这样来的吗?

缘起:“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一词首先出现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对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评价的文章中,可视为对高考作文题目的最新界定,也是高考作文题的一种新走向。但是,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学生对题目中的“任务驱动”指令缺乏必要的敏感,甚至视而不见,仍存在作文时自说自话的现象;语文教师在复习备考或命制模拟题时,也缺乏对这种高考作文题目新方向的充分认识,在指导备考、评定学生作文等级时也不乏“对不准”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任务如何驱动写作。问一:何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答:“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在其“对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的文章中提出的。在他看来,“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从新材料作文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增加特定的任务指令,“从不同角度拓展了材料作文的测试功能,使材料型作文的考查功能不断完善”注。2015年全国卷两道作文题的任务指令最显著标志就是“写信”和“权衡、选择”,“优中选优”。前者要求考生就“女儿举报”事件给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后者要求考生对“当代风采人物”的推选进行思考、权衡与选择,最终确定“谁更具风采”。这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写作任务指令”也应属于“写作要求”,与往年的“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的写作要求相比,从“禁令式要求”变为“指令性要求”。当然,“禁令”与“指令”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不要这么做,不要这么写;另一个是明确要怎么做,怎么写。从这个角度看,“指令性”要求是方向性要求,任务指令更明确。如2015年的“书信”、“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的要求,都是指令性要求。这种“任务驱动材料作文”,可以看作“新材料作文”的延续与发展。“新材料作文”的优势在于给考生提供充分的作答空间、多元的立意角度,但是,过多角度的材料提供,也为提前准备几个应万变的角度进行套作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2015年的全国卷作文题目在承继新材料作文的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重视考查思辨能力等优势的同时,增加或强化了写作任务的指向,“任务指令”的设计让考场写作从“条条大路通罗马”变成了“一条大道通四方”,考查考生在任务指令的驱动下的思考、辨析、权衡的思维过程,引导考生形成写作内在动力,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显现出自己的学养、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命题者以增加任务指令的方式,让考生在任务驱动之下,有了写作动力产生,让考场作文成为一种在具体情景、具体语境之下的真实写作,从而防止套作、宿构的“假写作”。问二:如何认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任务”?答:其实,考场写作都可以视为一项任务写作。不管写作要求是“指令”还是“禁令”,写作者都要明确题目的要求,并遵照“要求”完成考场写作任务。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莫不如此。像“材料作文”写作,首先要阅读材料,尊重材料,从材料中获得意义,从要求中明确写什么与不能写什么,正如入乡问俗,入境问禁。“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则是把“任务”更明确出来,因此,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对“任务”进行确定性判断。比如,我们不妨明确如下问题:①这是一个什么任务?②怎样才算基本完成任务?③完成任务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以全国新课标卷的“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作文题为例,这项任务就是:选择一个对象,给他写封信,表达自己对“女儿举报父亲”这件事的态度和看法。如果你对小陈举报老陈的做法表示“点赞”,认为在这件事上,小陈做得对,这样的写作,应该说有自己基本的认识、态度,而且字数也符合不少于800字的硬性要求,这就是基本完成了任务。但是,这还不能说是比较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为什么呢?题目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而单纯“点赞小陈”,应该说没有充分理解这则材料中蕴含的“情与法”两难的含义,这封写给小陈的信也难解小陈举报老陈后在“情与法”两难之上的纠结。因此,漂亮地完成任务,应该不是简单地看你的写信格式对不对,也不单看文章字数够不够,还应该看你有没有“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提出自己在这个两难问题中比较深刻的观点和看法,体现出你的思维能力,表达出当代中学生应有的伦理观、法制观。就是说,同是一个任务的指令,你的思考的深浅之别会决定你文章的高下之分。当然,这些还都是“任务”中的指令性要求,应该视为显性任务。除此之外还有隐性任务。比如,有的考生在写信的开头就直呼“小陈”“老陈”,应该说就不太符合书信体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就不那么得体。因为,材料所提供的语境,小陈是大学生,而考生此时的身份是高考考生,“小陈”比考生年长,“老陈”则为长辈,直呼“小陈”“老陈”,显然不合写信者的身份。“写信”这样一个任务情境,就决定了写作者是在与收信人进行对话,而对话,就应该包含对社会角色、社会伦理、对话方式、语言形式等问题的考虑。可以说,这样一个作文题目的聪明之处,也就在于这些隐性任务的存在,它背后是在考查一个人的修养与情怀。这些内容的考查,是从育人的角度进行考查,是为实现作文教育功能的考查。因此,“书信”这一任务指令,不仅考查考生的实用文体知识,更考查一个人的情感态度,甚至是潜意识中的情怀、在中国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学养和素质。能看出显性任务,当然是聪明的;能暗合隐性任务,那才是大智慧。问三、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任务”的“驱动”?答:“任务驱动”,明确任务,完成任务,或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可能还不能算得上是漂亮地完成任务。因为,任务的完成不能仅仅只是局限于任务本身,还应该在任务的驱动之下让这项任务完成得有创意。这就要善于发掘完成任务的内在驱动力,让任务驱动从被动走向自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戴着镣铐跳舞”,“镣铐”虽在却只见舞蹈。比如2015年全国卷的“当代风采人物评选”这个题目,任务指令要求你必须在“各有风采的三名候选人”中选出一个“更具风采”的,那么,在选的的过程中,不能仅看风采人物的“风采”,更要能看得出选择者对“最具风采”的评价标准,以及这个标准背后丰富的内容。正如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主角鲍西娅用“金盒、银盒和铅盒”作为选择求婚者的标准一样,她正是用这项选择来评判选择者的价值观,这里的选择,同时也是被选择。请看这段文字:“在大李、老王、小刘中,小刘,更是走向了别人不敢走的道路。在生活和梦想中,他坚定地选择梦想,并且坚信这个梦想的实现为此付出。如今社会中,所有人普遍都认为长大了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只有少数人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做没人敢做的事情。小刘拥有的勇气、耐心不比老王差,小刘对于美的捕捉的才华也不下大李。在高压力的社会生活中,拥有一份让自己舒心的职业,比成就某些功绩来说更来的重要。在所有人都乘着名为‘工资稳定’的小舟,飘荡在风平浪静的小湖时。总有人,扬起帆,在波澜起伏的海浪中,活出风采的人生。”这段文字里,作者在比较、权衡、选择的同时,已经显现出自己对未来的思考,显现出自己未来的人生选择。他否定了“工资稳定”式的安稳,选择“追求自己的梦想”,活出自我生命的真风采。这样的写作,已经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遵命”写作了,这是真正用心的写作,已经把任务的驱动变成了自己内在的动力。其实,写作,原本就存在着一种驱动力,不管这种动力是来自他人还是自己。有了这种驱动力,写作成为一种自然、真实的表达。鲁迅先生有篇杂文叫《夏三虫》,可以和这道“更具风采”的题目进行有意思地比较。所谓“有意思”,是鲁迅先生写的不是“优中选优”,而是“劣中选优”。文章是这样开头的:“夏天近了,将有三虫:蚤,蚊,蝇。假如有谁提出一个问题,问我三者之中,最爱什么,而且非爱一个不可,又不准像‘青年必读书’那样的缴白卷的。我便只得回答道:跳蚤。”鲁迅先生认为在“三虫”中最爱“跳蚤”,自然是因为“跳蚤的来吮血,虽然可恶,而一声不响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时,并没有哪个给他发出指令性任务,比较“夏三虫”选出“最爱”的任务是他自选的,是他要讽刺和批判当时的一些可恶的无行文人,这就是写作的驱动力。其实,写作总会有驱动力的,不管是考场写作的硬性要求,还是任务指令,抑或是自己写作的冲动。只不过在这种驱动力的作用下,表达出自己的写作水平,出自己的思维能力,体现出自己的思想境界,更接近写作的本义。明白了这一点,接受任务驱动,显现出任务驱动下的写作动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也应该不是多么困难的事。问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如何备考?答:常见的高考作文复习备考多是在训练内容上进行线性的系列化训练,如审题立意、材料、文章结构、点题扣题、论证方法使用、拟题技法、开头结尾等等。既然高考作文有了这样一个新的方向,那么,高考作文备考应该有相应的变化。首先,在认识上,应该把它和对当下流行的材料作文的认识结合起来,视为材料作文的发展。因此在备考和写作训练中,要遵从材料作文的训练特点,如一篇文章是建立于材料之上,要有对材料的充分分析、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然后,在这种意识中再明确任务驱动的内容,从以往的“禁令”式写作要求转向“指令”性要求,并在完成任务的层次、程度上有所体现,并不断追求任务完成的高境界。其次,可适当增加“任务确定”等写作训练系列,增加针对性,避免训练偏差。这里不妨强化一下“写作任务确定、写作对象确定、写作任务完成程度”等横向训练系列。再次,要在备考过程中及时纠偏,如在每次月考中发现学生在这类作文的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使训练更有针对性,也提高指导的实效性。总之,要让学生有比较明确的任务驱动意识,明确写作要求的驱动指向,做到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选择写作方向,确定写作角度,选取写作对象,这样才能比较好的完成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605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