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型
红楼梦第三回中曾描述林黛玉的外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的人物描绘在书中有着精妙的设定。宝玉曾以‘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之句形容宝钗及黛玉两人,可见林黛玉之美以灵气为甚。事实上,书中多次提及黛玉外貌之处皆证明黛玉脱俗的美貌并不比宝钗逊色。宝玉中邪时,呆霸王薛蟠一见黛玉的婉转风流的落泪模样,便“酥倒在那里”。
2、性格
黛玉忧愁多思,弱柳扶风,同时喜爱诗书,颇有咏絮之才,具有诗人的特质。
在大观园中,大多数人对黛玉的印象是多愁善感,伶牙俐齿且爱钻牛角尖。黛玉曾因周瑞家的分送宫花一事使性子,更曾因与宝玉怄气而苦吟葬花词,宝黛二人间的争执与别扭也曾使贾母笑称二人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丫头小红曾言:“林姑娘嘴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可见黛玉并不如宝钗容易亲近,实则黛玉是一名心中充满不安全感的闺阁女子,也因而造就了她多虑心窄的性格。
黛玉多病纤弱,有着病西施的形象。而她也好恶分明,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送给她北静王所赠的一串名贵念珠时,反应极大,并说了一句“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
虽然黛玉乍看之下不与人亲近,但黛玉其实是全书中少数拥有丰沛真挚感情的角色。林黛玉情榜考语为‘情情’,意旨黛玉对于自身重视的人事能够全心的付出感情。黛玉虽看起来忧愁多虑,不易与人亲近,但对于她所重视的人便会全然的真心对待。
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才思敏捷,注重灵性生活,也造成她由著性子生活的人生哲学,和宝钗的藏愚守拙,压抑情感成为强烈对比,和宝钗的情感压抑不同,黛玉想哭时且哭,想恼时且恼,喜怒哀乐皆无造作,且丝毫不掩饰锋芒。
相对于宝钗奉传统价值礼教为圭臬,黛玉展露对诗书的热情及才华,不顺从时代的价值观框限。黛玉父母双亡,造就了她敏感多愁,且不安忧虑的心理,更因此纵使和宝玉两情相悦,却终无结果。
3、外在形象
兴儿(贾琏的心腹小厮)向尤二姐讲述大观园中诸位姊妹时(第六十五回),曾提到林黛玉:我们家的姑娘们不算外,还有两位姑娘,真是天下少有!一个是咱们姑太太的女儿,姓林,名儿叫什么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这样的天,还穿夹的,出来风儿一吹就倒了,我们这起没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他`多病西施,兴儿解释道:“不是那么不敢出气儿,是怕这气儿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对立面,因为林黛玉属木,而薛宝钗属金。宝黛有木石前盟,而薛与贾乃金玉良姻。薛宝钗出身自富裕的皇商家族,林黛玉则是父母双亡的孤女。两人之间产生鲜明的落差,在角色设定上相互陪衬。
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心理过程
黛玉的爱情是纯粹而彻底的,她从看见宝玉的第一眼就爱上了他,从未思虑怀疑过,一生人中没有一分钟摇摆。不像宝钗,是在入宫失败后才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做贾家媳妇。
对黛玉来说,爱便是爱,爱的是这个人,不是他的背景,他的前途,因此从未对宝玉有过任何要求或劝诫。只要他是他,她便希望与他永远厮守,两相情悦。她想的是“你只管你,你好我自好,你失我自失”,生命的设置永远以宝玉为前提。
黛玉的爱如此澄明清澈,高贵得莫可名状,曹雪芹惟有给她设定了一段前世姻缘:离恨天灵河岸三生石畔有绛珠仙草,生得袅娜可爱,神瑛侍者见了,日以露水灌溉,使其得换人形,修成女体。那草衔恩未报,遂发下一段宏愿:倘若他下世为人,我也跟他走一遭,将一生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仿佛惟有这样的理由,才可以解释世上怎么会有那么绝对的爱情。
曹雪芹为林黛玉的眼泪找到了缘由,却找不到归宿。她写:“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为谁?”全不能为自己的爱做主。
她是孤身一人投在外祖母膝下寻求依傍的,上无父母怜恤,下无兄弟扶持,倘若宝玉辜负了她的爱,她便贫穷得一无所有,又怎能不多嗔,不多愁,不多疑?
疑心的最集中表现便是伤心宝玉“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因此她每每地讥讽宝钗,察言观色。然而一旦“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宝钗送来燕窝,又说了许多知心话儿之后,她便立刻视宝钗如亲姐,推心置腑地做起知己来,再不想与她争竞。她认了薛姨妈做母亲,对宝琴直呼妹妹,甚至袭人奉茶时,宝钗喝了一口才递给她,她也毫不计较地接过来喝了——如此含蓄又坦然地表白了敬爱之情。
最初看到那一回时只觉得好,觉得两个女孩子亲密无间。长大后再看,才觉触目惊心——袭人手上只有一杯茶,世上也只有一个贾宝玉。袭人说:“那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宝钗抢先喝了一口,却将剩下的半杯递在黛玉手中。连袭人也觉得不妥,且知黛玉是素性好洁的,遂说:“我再倒去。”然而黛玉竟坦然饮干,将杯放下。
这一段描写真是不敢往深里想,越想越觉得心疼。茶,在中国礼仪上的讲究实在是太丰富了。一授一递,一敬一饮,莫不有诸多含义,从端茶送客到斟茶赔礼,茶都是重要的道具。《红楼梦》里是很在意茶道的,也很在乎茶礼,王熙凤开黛玉玩笑:“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就指的是下聘的“茶订”。新妇进门,一杯媳妇茶是省不了的;收房纳妾,那妾也要先给正室敬茶;宝钗喝过的半杯茶,几乎相当于开出的题目,而黛玉竟然将它接受了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几乎可以理解为黛玉愿意与宝钗平分秋色,共事一夫,正如《儿女英雄传》中的何玉凤承认了张金凤。
想到这一层,不能不让人心惊。可惜后四十回的续稿不见了,不然我相信宝、黛、钗之间的感情交流必然有更多的层次,不仅是三角纷争那么简单。高鹗简化了黛玉情感的层次,又给写回到最初的小女儿心性,将黛玉的形象定格在小心眼爱吃醋的调调上了,其实做不得准。前八十回里宝钗和黛玉都是有过挣扎与妥协的,连同他们身边的人也都在寻找一个成全的方法,所谓薛姨妈提到的“四角俱全”。
喜爱黛玉的人必不能接受我的这种猜想,我自己也不相信黛玉最终会肯与别人分享爱情。她的结局注定是泪尽人亡,然而在泪尽之前,她是想过委曲求全的吧?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她突然不再追究“金玉良姻”的传言了。
爱一个人,爱到了极处,便是无嗔,无怨,无悔,甚至无妒,只是一心一意地为他着想,想他好,想他快乐,想他活得轻松。
林黛玉,不单是因为吃醋和伤心而流泪,更煎熬的是这个退让与思考的过程。她在爱情上,其实是相当的隐忍和明决,除了爱,什么也不想要。
这样的决绝与大度,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谁还能再说黛玉小气?
由诗词看黛玉性格特征
诗词是林黛玉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在作诗方面花了不少心血,显示了很高的造诣。她的诗作一如其人,显得风流别致,清奇哀怨。元春省亲时,只命作“一题一咏”,不能施展,就代宝玉作一首《杏帘》,被元春评为“四首之冠”(18回);她作的白海棠诗“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37回);她的三首菊花诗“题目好,诗也好,立意更新”,独揽前三名(38回)。在《芦雪亭争联即景诗》和《凹碧馆联诗悲寂寞》两回中,更是才思敏捷,好句联台,与湘云不相伯仲。显然,作者在极力描写她的诗才,塑造出一个诗人的形象,一个具有纯净而贞洁灵魂的诗人。因此可以这么说,不理解林诗,不足于认识林黛玉。
我们不止一次地品位着她那被愁与泪浸润着的诗篇。《葬花吟》中有“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咏白海棠》中有“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代离别秋窗风雨夕中有“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和“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西施》中的“吴公空自忆儿家”,虞姬中的“虞兮幽恨对重瞳”,明妃中的“红颜薄命古今同”,桃花行中的“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而题帕三绝句中更是纯粹对流泪的铺陈,就连其作的酒令也流露出这样的意境:“却是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肠”。由上不难得出,多愁善感,好流泪,爱哭是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最为突出的性格特征。
我们也不止一次地在其诗词的字里行间体会着她那颗热烈地渴慕爱情的心。她任情任性,率真自然,执著地追求着爱情和艺术,憧憬着那诗与美的天地。题帕中的“眼空蓄类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咏菊中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问菊中的“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蛰病可相思”、菊梦中的“醒时幽怨同谁诉,哀草寒烟无限情”,向我们展示了一颗蠢蠢欲动的少女之心。很自然让人想起李商隐,一个作着与黛玉有相似格调——那渗透于字字句句中的屈而求伸的痛苦——的诗的诗人。林黛玉却称她最不喜欢李义山,只爱“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在是她面对贾府大大小小面前对这位擅写“情诗”的诗人的一种有意的避讳。在行牙牌令中,她更是将“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等作了潜意识的流露,我们知道,西厢记是被视为闺中“邪书”,而林黛玉却拿其中的唱词来行令,这可以充分看出新的爱情观对其影响之深。但同时应该看到,这种思想又是那样的软弱,由于黛玉十分珍视封建贵族**的地位,没有从思想上突破封建礼法,故而对宝钗的劝导反而会产生某种共鸣,欣然接受,并引为知己。这里,我们真实地看到了一个“春困发幽情”而又不敢触犯封建礼法,并想维护贵族**身份的具有复杂和矛盾性格的黛玉。
由诗词看黛玉性格发展
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红楼梦的主线,也是黛玉性格转变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因而分析不同时期黛玉的诗词最能体现黛玉的性格发展史。
世外桃源和杏帘在望是林黛玉最先见于红楼梦的作品。“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有人很奇怪,林黛玉怎么会写这样歌功颂德的诗句,这不符合林的性格。事实上,当时的黛玉多疑清高,目下无尘,高度自尊,惟恐别人小看自己,因而非常自信,对自己和宝玉的感情亦是。这种自信使她有一种表现欲,她希望“安心大展其才,将众人压倒”,以赢得元妃的赞扬。在这样的心境下,在诗中体现为一种对社会和外界事物的积极认识。
葬花吟的创作是黛玉性格发展中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之前,元妃给了宝玉宝钗相同的表礼,给了黛玉于不小的打击。在23回中,黛玉又被“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曲文所感,心头一时涌上崔涂的“水流花谢两无情”、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和西厢记中的“花落水流红,闲情万种”等哀怨凄婉之句,想起从小多病,又无双亲呵护;又想起宝玉虽成知己,但苦于一无父母之命,二无媒妁之言,难以不悲恸万分。于是,黛玉遂怜花自怜,自怜怜花,将花拟人,又将人拟花,在荷锄葬花中开千古未有之奇,写就了效仿唐体的歌行,成为展示其性格的最重要的诗词作品。“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这是对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对现实冷酷无情的控诉。“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这是对自由天空和美好生活的渴望。“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黄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棹陷沟渠”,是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性格。因而,这诗并不表现为一味的哀伤凄婉,其中有一种抑塞不平之气。这一时期,黛玉的主要性格是:一方面是对爱情的加深,一方面却预感离离爱情的成功越来越远;一方面更加封闭孤立和走向自我,一方面更加傲世以远离浑浊的社会。
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他爱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的身世处境和内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蕴了生活环境里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动、使他亲爱的客观与主观的特征。他和林黛玉的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反之,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成为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的支持力量和推动力量。这个以叛逆思想为内核的爱情,遭到封建势力的日益严酷的压迫。
林黛玉出身在一个已衰微的封建家庭。林黛玉没有兄弟姐妹。母亲的早逝使她从小失去母爱,同时也使她没有像一般大家闺秀那样,从母亲那里受到礼教妇德的熏陶和训练。父亲请了家塾先生教她识字读书,又因她身体怯弱,课读也就不甚严格。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爱自己之所爱,憎自己之所憎,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这种性格最不宜寄人篱下,可是她因父母相继去世,偏偏不得不依傍外祖母家生活。她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使她孤高自许,目下无尘;使她用真率与锋芒去抵御、抗拒侵害势力,以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
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她遇着热心、真诚的贾宝玉,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瞬间就彼此达到了了解和默契,他们都在对方的身上发见了自己,在自己心灵上照见了对方。他们由青梅竹马顺乎自然地发展成爱情。林黛玉从她孤苦无依的身世与处境和高洁的思想品格出发,执著而强烈地向贾宝玉要求着彼此“知心”、“重人”、忠于自我并与“金玉之论”以及封建主义秩序截然划分界限的严肃专一的爱情。她或喜或怒、变尽法子反复试探贾宝玉的真心,一旦得到贾宝玉的肺腑之言以后,她的感情便趋于平静,由对贾宝玉的不放心转而对恶劣环境的深沉的忧虑。“诉肺腑”是他们恋爱转入成熟的标志。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这个恋爱在两个层次上与封建主义发生矛盾:首先,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进而由于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们代表着新兴的力量与封建家庭对峙着;而封建家庭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又决不可能允许这种恋爱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个冲突毫无调和余地。制造悲剧的不是贾母、元妃或王熙凤某个或某几个人,而是封建主义。作为外祖母的贾母并非不心疼林黛玉,但她选择孙儿媳妇终究要考虑整个家族的利益。林黛玉的羸弱的身体、孤傲的脾性以及自定终身的越轨行为,贾母是不能喜欢的,她要给贾宝玉说亲,曾托过清虚观的张道士,后来又留意打量过薛宝琴,这些迹象表明她就是没有选择林黛玉的意思。她所以一时不能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断然干预,主要是怕伤害了贾宝玉。随着贾家境况的恶化,随着家长要把贾宝玉引上封建正路以挽救家庭颓局的希望日益明确和强烈,家长便把他们的缔结“金玉良缘”的意愿一次又一次的暗示出来;同时,一次又一次的剿杀贾宝玉身边的反抗势力,并且把压迫的圈子越来越紧缩到贾宝玉和林黛玉身上。敏感多病的林黛玉挣扎着,一心想得到幸福自由的生活,她曾因自己终身无人依恃而频频想念自己的父母,她还曾幻想过薛宝钗母女的同情和庇护,但环境是那样的虚伪和险恶,她的幻想破灭了,眼泪流尽了,终于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1赞林黛玉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 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比西子胜三分。
2判词“可叹停机德”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穋曲演红楼梦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金钗雪里埋。
3哭花阴诗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密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闱。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4葬花辞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5题帕三绝句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试,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6花名签令-黛玉签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芙蓉——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7黛玉见帕伤感
第八十七回 感秋声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失意人逢失意事,新啼痕间旧啼痕。
8赞黛玉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9叹黛玉病
第九十回 失绵衣贫女耐嗷嘈 送果品小朗惊叵测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10叹黛玉死
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黛玉葬花是林黛玉这一人物性格外显的重要部分,也是《红楼梦》全书感伤基调的突出表现。 就落花这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态度,有乐观的,有悲观的,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有“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而林黛玉却别是一种心境。她眼中的花时令最好的花,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并且希望这种状态能够永远持续。只要是花就要绽放,而绽放对于林黛玉来说那无异于自取灭亡,即花开必然花落,花落必然遭践踏。她由花落自然想到了人的生老病死,人的分离合散,而“红颜易老”又移情于“花谢花飞”。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正是古人伤春悲秋的真实写照。寓情于景,同时又借景抒情。她悲悼自己的青春、爱情、幸福将和暮春的落花一样,被人冷落、遗忘,甚至断送。她为花鸣不平,也是为自己鸣不平。她谴责戕害花的梁间燕子,控诉对花风刀霜剑,这多少也是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一种反抗。而黛玉葬花正是反抗这种环境的真实意义的行动。她深知残花的命运与下场,不是被人践踏,就是随波流于浊物,而她却要改变她们的命运。在她看来,入土安葬是落花最好也是最美的归宿,更有哪种方式能保住她们灵魂中的那份孤高与清白呢?唯有葬花! 我认为,黛玉葬花不仅仅只是为落花寻找终极的归宿,其实更是为自己寻找精神上的归宿。对于具有诗人气质的林黛玉来说,她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那么她自己的葬花也不只是简单的葬花了。她以花自喻。在她看来,花与人同命,人与花同运,花人同一。可以说,她已经和花融为一体了。在她的身上有落花的影子,在落花的身上有她的影子。他们是同运相连的。她为落花找到了归宿,她自认为自己也会有好的归宿。如果说悲花是黛玉性格中移情的开端,那么葬花就是其情感外射的顶峰。 黛玉葬花就其本身而言,我们与其说这是自欺欺人,还不如说是她对情感的美好寄托。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也有人指出黛玉葬花隐喻林黛玉埋葬了自己的青春,这姑且不做深入的讨论,更有甚者说黛玉葬花隐喻了贾府的必然衰败,这可就是无稽之谈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