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作为一个比较老的人物,很多皮肤和动作已经慢慢的落后于现在的版本了,所以一直以来重做和优化的呼声都很大,那么墨子的金属风暴什么时候重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王者荣耀墨子金属风暴皮肤重做
近日官方也是正式放出了关于几款皮肤优化和重做的消息,其中就有墨子的金属风暴皮肤,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改动,色调上也好了很多,而特效、语音、动画之类的也正在进行中,之后还会放出更多的消息,虽然现在仅仅只是发布了原画的改动,但是相信后续的改动会让大部分玩家满意的,我们一起期待吧。
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
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墨子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的“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贱人”。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手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相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屡游楚国,献书楚惠王。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晚年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伐鲁,未成功。越王邀墨子作官,并许以五百里封地。他以“听吾言,用我道”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主张。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片面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墨子的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他指出,“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顺天意”,“别相恶,交相贼”就是“反天意”。他又认为,鬼神能“赏贤而罚暴”。他把天鬼的意志和百姓的利益说成是一回事,认为天鬼是专门为万民“兴利除害”的,这实际上成了墨子所操持的工具。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佚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在《墨子》一书中,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实必须相符的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在《耕柱篇》中,要求“能谈辩者谈辩”,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他在反驳别人的观点时常说“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也”,并把“无故从有故”,即没有理由的服从有理由的作为辩论的原则。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是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含有推理论证的因素。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试论墨子思想
作为中国思想史上一支重要的学术流派的创始人的墨子,以其独到的见解,鲜明的主张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尝试对墨子的主要思想作一略论,希望作者的这些不成熟的意见或能对墨学研究有些微薄的助益。
一
众所周知,墨子曾习儒术,受过儒家思想影响,后因觉“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淮南子》),遂决然举起叛旗,自立一宗。可见墨子最初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破旧立新的,这种实用主义精神贯穿《墨子》全书之始终,与之相适应的,墨子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定为墨家学派总的宗旨。可以说,墨子的一切主要主张,如“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等都是以这个宗旨为出发点和依据的。
二
“兼爱”,即“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无疑是墨子最核心的主张。进一步研读《墨子》,我们发现墨子所谓“兼爱”的本义还可以更精确的阐述为“像爱自己一样地爱所有人”。这与儒家倡导“亲亲”“尊尊”的“推爱”是相对立的。分歧的关键在 “爱有无差等”这个问题上,儒坚持有而墨以为无。平心而论,“兼爱”的理想味过浓了一点,非墨子这样的大贤恐怕难以力行,我们读《兼爱》中、下两篇,看到墨子费了很大口舌回驳“兼爱”难行的指责,可终难教读者心服。
墨子为自己的主张辩护的理由中,有两条是值得一思的:
第一条来自现实层面。墨子说,你若不爱别人的亲人,别人也不会爱你的亲人。爱有“别”的结果只能是“交相恶”,因此必须行“兼爱”之道。这与墨子的一个观念紧密相关,即“爱人者人必爱之,恶人者人必恶之”,爱、恶之行必有相应的报偿。其实这是不确然的,但强调只有无私的爱才能召唤爱,只有整个社会树立起互爱的风尚,人才能幸福地生活于其中,不能不说是墨子的一片苦心。
第二条理由有很浓的宗教意味。与其它学派不同,墨家信仰一个人格化的“天”,“天”有自己的神圣意志。这意志,据墨子说来,就是要人“兼相爱,交相利”。其论证方式很独特,大意是说,上天一视同仁地抚育我们,说明他兼爱着人类,他必不愿看到世人互相残害,而是一心要人们相爱相利。这使人想起了基督教的教义,基于这一教义上的博爱理想与“兼爱”思想是相通的。
合观这两条理由,我们发现墨子的一个极重要的特点:他是合极度实用主义与极度理想主义于一身的人物,而这两种主义通常是不能并存的,它们在墨子的思想里构成了一种张力,正是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下,墨子提出了一个在那个时代“高难度”的道德标准,又全身心地投入实践。这不是件轻松的事,能够忍受一切艰难困苦完成它的,只有圣徒式的人物。
三
“非攻”大概是“兼爱”之外最为人所熟知的墨子的主张。“非攻”直接源于“兼爱”理想,墨子竭力用“非攻”思想劝说各国君王止战息争,就是为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的困苦中。
墨子愤慨于某些高谈仁义道德的战争辩护士,抨击他们“明小物不明大物”。为了使自己的主张更具说服力,除了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攻伐之事悖于天理外,墨子更列举了历史上穷兵黩武招致败亡的实例说明侵略战争损人害己的实质。这一些话是墨子站在平民阶级的立场上说给统治者听的,反映了平民的呼声。但热中于兼并各国君主根本听不进“非攻”的说教,墨子的努力收效甚微。墨子实际上还是在做一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然而他的奋斗中焕发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四
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一个完整的治国理论,这一理论在具体的行政层面上可以“尚贤”、“尚同”主张为代表。选贤任能其实是除道家外先秦诸家的一致主张,墨子的“尚贤”只不过在打破门第观念不拘一格用人上比儒家更彻底些,故不能算有特色。富有特色的却数“尚同”的主张。“尚同”,作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好像我们出操列队时一起向排头看齐,排头再向他那一列的第一个人看齐,如此递进,最终使队列整齐划一。墨子要下一层的人向上一层的人“看齐”,上一层的人向再上一层的人“看齐”,一直到天子,向天“看齐”。这种“看齐”是全方位的,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立身标准等无所不包。为什么要如此急切的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以致不避专制之嫌呢?是为了遏止“乱”。身处乱世的墨子目睹“乱”给百姓带来的祸害,对此深恶痛疾,因此难免推出激进的主张,要对之下一付猛药。这是我们可以理解却无法苟同的。
从“尚贤”、“尚同”主张中我们还发现墨子思想的一个内在矛盾,即精英主义和平民立场的冲突。一方面,墨子几乎是平民阶级利益的代言人,全力为苦难的民众鼓与呼,他的平等主义理想是非常显明的;另一方面,他又意识到治国必须依赖精英分子,一个严密的等级制度是维持社会秩序之必须。看来这一矛盾的对立双方在墨子思想中并未得到逻辑上的完善统一,但矛盾的存在也有好处,它防止了墨子滑向民粹主义或歧视平民的立场。
五
实用主义精神在墨子思想中显露得最直接的地方应是“节用”、“节葬”和“非乐”的主张。
“节用”的观念,在生活艰苦的平民中是很强烈的。墨子站在平民立场上不能不坚持这一主张。他把一切无实用的“巧且华”的东西都视作浪费,要求那些权贵们也和他一样过清苦朴素的生活。且不论他的呼吁绝不会得到权贵的响应,我们细究一番,发现这种主张其实与一种认识密切相关。这种认识即是:天下物资本非十分充裕,必须把每一分每一毫都充分利用起来才能使天下人皆得饱暖,任何奢侈的耗费都是以剥夺另一部分人的衣食为代价才可能的,必须坚决反对之。后来荀子试图通过对这一认识的否定动摇墨子的整个立论,可见两派理论上的分歧根源还在于不同阶级的人对社会现实的迥异体认上。
“节葬”主张可以视为“节用”理念在丧仪方面的具体表现。但它似乎更触怒了传统派,因为在那个时代丧仪是整个礼仪制度乃至政治制度中极重要的一部分,否定厚葬久丧无异于对整个“礼治”传统发出了挑战。坚持这一主张是要承受不小的压力的,墨子不屈于这种压力而倡导“节葬”还是因为实用主义的考虑占了上风。这是一种高尚的实用主义,墨子为消灭“糜财贫民”、“伤生害事”的时弊不惜向传统势力宣战,真正把百姓的福祉放到了首位。
“非乐”的主张是实用主义由合理走向极端的一个例子。怎么能把一切音乐美术一概废弃呢?一直以来就有人以此诟病墨子,我亦以为墨子此处有些过分了。实用主义如果被囚禁在一个过于狭隘的空间里就会走向荒谬,最终失去大多数人的同情,这不能不看作这位伟大先贤的一个教训。
六
在前面论述“兼爱”时,我们已触及墨子思想的宗教成分。墨子的宗教,虽然主张敬天事鬼,却极力反对命定论。在他看来,天与鬼的存在不是为了直接控制人们的行为,而是要对人们的善行恶举加以公允的奖惩。命定论的最可怕的后果是方便人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天”,让人感到无可无不可,解除了对人的行为的约束(这约束本该是通过奖惩实现的),最终导致人祸肆虐、天下大乱。因此必须提倡“非命”思想,树立起世人的进取心,激发他们为求善报而践履善行的动力。
很显然,这种“非命”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它要人用主体性努力去追求幸福的生活。相比起当时流行的“天命”观念,这实在是非常先进和健康的。
七
总的说来,墨子作为一个热心的救世家,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整套政治、宗教、伦理主张,他的思想顺应平民的要求,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作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尽管其中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仍不失其光彩,在先秦诸种思潮中无愧为独特而伟大的一家。
一.以人为本
《墨子·修身》篇认为,君子作战虽然有阵法,但是勇敢是其根本所在;治丧虽然有丧礼,但是哀悼是其根本;士人虽然有学问,但是品行是其根本。所以栽树时根基立得不安稳,就不要求得枝叶繁茂;连左右的人都不亲近,就不要求远方的人了;连亲戚都不归附,就不要谈外交了;办事没有终与始,就不要求成就多种事业;列举事物却不明确.就不要求广见博
闻了。所以,古代圣王治理天下,必定明察左右,招徕远方贤人。君子明察左右人,因此左右人的行为就修好了;看见不修行或毁誉的人就反躬自问,因此用怨恨反省自身,行为就可
以修正了。谗言恶语不去听它,攻击斥责他人的言论,不要去说;杀伤人家孩子的念头,心中不能产生。这样即使有低毁的人,也将没有所依赖的。
墨子的意思是说,大凡做事都要有其根本。对于土人来说,品行是其根本。君子明察左右人的善行以借鉴,看见品行较差的人即反省自己,因此自己的品行就可以修正。不听谗言,不说恶语,不存害人之心,虽有恶人影响,也不会起作用。墨子之意在于君子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必须首先修身。这是在讲修身的必要性。《修身》篇义云:"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其意为意志不坚强的人智力就不会发达,出言不守信用的人行事就不会成功。拥有钱财不能分给他人者,不值得与其交友;不能忠实坚持为人之道、不能广博认识事物、不能明察是非者,不值得与其同游。《修身》篇还说:"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故其文意为,"源头混浊,水流不能清澈;行为无信,名声必然败坏。"墨子在此着力强调君子修身的重要性。人在社会上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从修身做起,必须要铸就高尚的品行。这才是一切事业的起点。此外,墨子还在《所染》篇中强调朋友的优劣对人的影响。
《兼爱中》云:"于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其意为,仁义之士所要做的事,必然是兴盛天下人的利益,消除天下人的危
害,以此作为自己的事业。就也是说,君子要兴盛天下人的公利,消除天下人的公害。
《经上八》又云:"义,利也。"可见,墨子所言的"兴天下之利",就是要兴天下之正义或公义。为此,仁人君子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正义感。这也是君了为人的根本
原则之所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谓这一含义的延伸。
面对当时社会上"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许之谋愚、贵之敖贱"(《兼爱下》)的弱肉强食的丑恶现象,墨子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墨子.兼爱中》)其意思是,
用所有的人都相互爱护同时相互给予利益的方法来改变丑恶的时弊。墨子认为"做有利他人之事,并不意味着只利于他人,其实利益是相互的,因而决不可做牺牲他人的事情。牺牲他
人利益的同时亦将损害自己。……只有人们各不相害,彼此相利,把个人利益建立在整体利益之中,并把两者糅和在一起,才能实现富国安民之愿望。"墨子将个人利益建立在整体利
益之中这一思想是非常卓越的,因为离开了整体的利益,个人利益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整体利益至上,也就是国家利益至上,社会利益至上。
《兼爱中》二:"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现其身。'"其意即"兼相爱交相利"如何做呢?那就是,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好象看待自己的国家,看别人的家族就象看自己的家族,看别人的身体就象看自己的身体一样。墨子在此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一换位原则,"视人若己",就是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可以避免误解、消除冲突。
实现"兼相爱交相利",才能"诸侯相爱则下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
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兼爱中》)就是说,诸侯因相爱不再恶战了,家主因为相爱不再相篡夺,
人人相爱不再相残害;君臣因相爱而仁惠忠诚,父子因相爱而慈爱孝顺,兄弟因相爱而和谐协调。大下人都相爱,强者就不会控制弱者,人众就不会掠夺人少的,富裕的就不会欺侮贫
穷的,尊贵的就不会傲视低贱的,狡诈的就不会欺骗愚昧的。天一所有的祸害、篡夺、埋怨、愤恨等可以使其不再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爱出现了,因此仁人之士赞誉它。
可见,只有"兼爱交利",社会上的一切祸患之源才得以消除;只有"兼爱交利",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协调的群体组织。中国人注重维持和谐的局面,维护整体的利益,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墨子晚一百年的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也是强调了民本与人
和的重要性,无疑也体现了墨子思想的影响。"交相利"就是互相给予对方利益,就是利他人、为他人。在墨子那里,"'为人'是'人为'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人为'所考虑的角度、所瞄准的方向、所遵循的规范。"其深刻含义就是人的行为要利于人民、利于国家。
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之实质,"是一种柔性管理,它通过人们之间的互动的相爱来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破坏性冲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既能'自爱'又能'爱人',从而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这符合人的自然性的需要,又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规范。"日本的池田大作认为"墨子的爱比孔子的爱更为现代人所需要。"威廉·大内在Z理论中所推崇的日
本企业文化,正是墨子这一思想的再现与复活,这对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无疑具有较大的作用。所以企业可以根据墨子思想塑造成功的企业文化。"兼相爱交相利"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
要原则--一尊重、互惠的体现。
通常,将任何以人为中心的学说称为"人本主义",而在哲学上,通常指抽去人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而把人仅仅看作一种生物的人学说,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费尔巴哈。所
谓人本管理,就是通过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的一切活动。正因为墨子要求管理者爱护部下,为其着想,所以能充分调动
部下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墨子从修身,到爱他人、利他人、为他人。终究其实质,是提出了管理学的"人本管理"思想。直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梅奥(Mayor)等人的霍桑(Hawthrone)
实验后,才开始注重人的感情,尊重的需要,重视人的价值等。这已经比墨子晚了约二千多年了。
《论语·里仁》中说:"君了喻於义,小人喻於利。"意思是说,君子对于"义"很明白并且看重,而小人对于"利"很明白并且看重。墨子的义利相统一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扬弃,
克服了君子只讲"义"不讲"利"的虚伪性,从而勇敢地正规"利",使"义"、"利"二者从对立走向了和谐统一。墨子的义利相统一的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经济伦理思想,这对于当代的管理实践极富借鉴意义。管理者对下属应该讲究"义利统一",不能只空有口头上的表彰与承诺;上司对下属的嘉奖也应该精神与物质两者并重齐举。
二、尚贤使能
墨子对于贤能人才的价值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亲土》篇云:"入国而不存其土,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
未曾有也。"意思是说,到一个国家主政却不能蓄纳贤土,那就要亡国了。发现贤人却不急于举用,贤人就会怠慢其国君。没有贤才就不能处理危难,没有贤才就不能与之谋虑国事。 怠慢贤才、忘记良土,而能使其国家保存的事,从未有过。贤人对于国家是如此重要,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企业,又何尝个是这样呢?《尚贤上》篇云:"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於众贤而已。"意思是说,若国家拥有众多贤良人土,那么国家的治理就厚实、稳固;若国家拥有的贤良人士少,那么国家的治理就薄弱、动荡。因此人人的首要任务,是使贤良人士增多。墨子在此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即国家必须由贤良人士来治理。接着,墨子通过列举"善射御之士"之例,说明了国家获得贤良人士的方法,"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平,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土,亦将可得而众也。"就是说,欲使其国家善于射箭、驾车的人士增多,就必定要使其富裕、高贵、受尊敬、受赞誉,然后国内善于射箭、驾车的人士将可以获得并且增多。况且又有贤良人士,德行厚重,言谈思辨,道术广博,这本来就是国家的珍宝,社稷的辅佐,也必将使其变得富裕、升得高贵,受到尊敬、获到赞誉。然后国内的贤良之土也将可以得到并且会增多。
可见,墨子重视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其实这决定着一个组织的命运。一些发达国家及其企业重视贤能人才,不惜重金吸引与聘请贤人,为国家注入高附加值的人力资本,为经
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在美国微软公司,发现和选聘最优秀的人才是其首要任务。比尔·盖茨认为微软公司的成功是"聘用了一批精明强干的人。"其实,这不过是充分证实了墨子的尚贤思想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罢了。
《尚贤上》又云:"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宫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其意思是,所以古代圣贤帝王施政,安排位置给品德高尚的人,崇尚贤能的人,即使在农民、工匠或商人之中,有能力的就举荐,给予其高爵位,重赐其厚俸禄,任用其以政事,断定给其政令。并且说,爵位不较高,则百姓不敬重,俸禄不丰厚,则百姓不信任,政令不专断,则百姓不畏惧。将此三者授予贤能人士,不是为了赏赐贤能,而是要其事业成功。所以在这时,按德行列位次,以官职为国家服务,按劳动绩效确定奖赏,按照功勋分给俸禄。因此做官的不会经常富贵,而百姓也不会终身贫贱,有才能的就举荐之,没有能力的就撤下之,举荐要讲公义,回避私人恩怨。这就是墨子所说的意思。其实,墨子所说的"爵"、"令"、"禄"用当今之通俗语言讲就是职、权、利三者,若要重用贤人,却又不赐此三者,即使是再贤的人也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墨子还说:"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人尚贤者,政之本也。"(《尚贤上》)意即为官者得意时, 贤士不可不举用;不得意时,贤士不可不举用;崇尚贤人,是施政治理的根本所在。可见,墨子所崇尚的是精英开明治理。虽然"儒家也主张选贤举能,但他们的贤能范围只限于在位或不在位的君子, 不包括'小人'或'野人',而墨子则把贤能的范围扩入到'贱人'阶级。"可见, 墨子的选贤是没有范围限制的。墨子在论及选贤时还强调要做到三个注意点,即:"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尚贤中》)但是,如果管理者不肖,就应当"仰而废之, 费而贱之,以为徒役。"(《尚贤中》)这些对于当今人事管理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用人时重裙带关系,职务只能升而不能降,腐败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都是不正常的现象,只有打破这些陈旧的思想,大胆地选拔任用贤能之人,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才能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墨子对起用贤人还提出了任前试用、任上监督、任后评论制。 其一,墨子强调"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这些都是"慎予官"的体现,其实就是任前的考察与试用;其二,《亲上》篇云:"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之下。"意思是说,君主必须要有敢于谏停的大臣,上司必须要有敢于提出反论的部下。《尚同上》云:"闻喜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意即,听到好的与不好的,都要报告上司。上司有过错就要规劝他,下面有好的(人、事、卞意等)就要接近上司推荐之。如果任上不得力,或管理出现严重失误,就应当"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尚贤中》)其实,这是一种严格的任上监督制度。其三,《尚贤中》云:"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万民从而誉之曰'圣土',至今不已。……若音者三代暴王纣、幽、厉者是也。……万民从而非之曰'暴王',至今不
已。"这其实就是任后评论制。
墨子还强调因人之才、合理分工,以争取效益的最大化。《节用中》云:"凡天下群百工,轮、车、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耕柱》篇云:"警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
说起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儒家、道家、法家,而了解墨家的朋友可能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但是,历史上的墨家却是曾经红极一时、“红”到让当时的儒家大先贤孟子都自叹“墨翟之言盈天下”的存在。
也就是说,历史上确实存在“非儒即墨”的盛况,而墨家创始人墨翟,也被后人赋予了“生前伟大,死后寂寞”一说。同时,因墨家在春秋战国时的“红极一时”与后代王朝更迭中“落寞”得太快,形成鲜明反差,以至于墨家思想在今人眼中看上去有些神秘。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墨家红极一时,又是什么原因让墨家在后世朝代更迭中销声匿迹呢?
关于“红极一时”的原因,在颜小二看来,主要原因之一便与墨翟“兼爱”等思想有关,因为这一思想喊出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心声,在当时极具进步性,也颇有些“思想解放”的意味,能够“红极一时”也是情理之中。
关于墨家后世销声匿迹、无比落寞的原因,颜小二认为,与墨家“死不旋踵”的侠义精神有关,同时也与墨家“兼爱”等思想和后世封建王朝掌权者需求相对立有关。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继续往下看。
1、“非儒即墨”,墨家之言为何曾是“时代大红人”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是鲁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485年左右,死于395年左右,做过宋国的大夫。他一生在宋国的活动时间比较长,而墨子在成为知识分子“士”以前,原本是一位技术精湛的工匠,而其可以赛过当时名匠公输般的精湛技艺,曾为他的政治理论服务。
墨子精通历史文化典籍,他传道受业,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思想统一的学派,这个学派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墨家学派”。而墨家学派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这群“死不旋踵”的墨家弟子们,在当时曾声势浩大到让儒家孟子感慨“墨翟之言盈天下”,颇有“非儒即墨”的趋势。
为何会造就“非儒即墨”的盛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颜小二认为,与墨子提出来的“兼爱”思想离不开。
墨子本身就是从社会的小生产者阶层生长起来的,所以他十分了解社会底层的小生产者的心之所向。以此,他从底层劳动人们的愿望出发,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价值衡量标准,以“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为目标,相应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
墨子认为,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温饱这一层面上,而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家人可以生活富庶、幸福,但是当时许多掌权者剥削百姓,别说是富庶幸福,许多百姓流离失所、饿死路边,于此,在“求生”的驱使之下,人与人相互争斗、国与国相互争夺,导致了“交相恶”的局面形成。墨子分析,要解决“交相恶”这一问题,就要懂得“兼相爱,交相利”,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兼爱”思想。
而墨子的“兼爱”思想与儒家的“爱有等差”思想几乎争锋相对。换句话说,墨子的“兼爱”主张“远施周遍”,反对儒家以“亲疏关系”而形成的“尊卑秩序”。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儒家以“尊卑秩序”表现自己在对待朋友、父母等不同社会关系的人物时不同的情感与敬意,而墨家则认为人应该像爱自己父母一样爱他人的父母,用这样无差别的“爱”化解“等差秩序”下的压迫与相应异化出来的“交相恶”。
说到这里,许多朋友应该就能明白墨家红极一时的原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正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时期,奴隶制下的“尊卑秩序”比封建制更“严苛”,对于被压抑、沉默了许久的底层劳动者们来说,在生活日趋艰难的乱世中,有墨子这样的大人物替他们喊出了对“尊卑秩序”的反抗之声,并且还以“兼爱”等思想形成一个学说体系,高举“兼爱”旗帜,这是多么让人振奋的一件事。而墨子的“兼爱”等观点,近乎可以成为当时墨家弟子心中的“信仰”。所以,墨家能红极一时,大抵与其“兼爱”等核心思想与社会广大底层劳动者渴望破除“阶级束缚”的心声有关。
2、红极一时的“墨家”为何后世落寞?成也“兼爱”,败也“兼爱”上面我们说到,在颜小二看来,墨家“爱无等差”的核心思想,是让墨家红极一时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结合后世墨家发展和社会发展来看,墨家的兴衰也颇有“成也‘兼爱’,败也‘兼爱’”意味。
我们知道“兼爱”思想的一个亮点在于对儒家之“爱有等差”的尖锐反对,且不说“兼爱”思想在物欲横流的人类社会想要实现,其本质上便是一件因为太过理想、实现非常困难的事情,就当时的社会制度而言,墨家的“兼爱”思想,也绝不会被后世的掌权者所允许。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乱战之后,秦始皇一统天下,虽然社会制度从奴隶制转换到了封建制,但是依旧存在严明的尊卑秩序,而掌权者更是需要一套“尊卑秩序”去维护中央权威,巩固社会稳定。
所以,墨家的“兼爱”思想虽然喊出了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心声与愿望,但是绝对不会被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后世封建王朝的掌权者所允许,因此,墨家思想在封建王朝注定“销声匿迹”命运,也属意料之中。同时,墨家本身也有“死不旋踵”的特色,因为封建掌权者绝对不会允许“兼爱”思想的扩大,学派无法壮大,同时,墨翟之后、社会秩序渐渐稳定之时,“死不旋踵”的墨家弟子“死一个少一个”,后继无人也是可以预见的。
在此也还想多说一句,墨家的销声匿迹,不是说墨家观点不精妙,而是墨家思想的特色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格格不入,这让墨家注定“落寞”。
3、写在最后文化的兴衰,许多时候反映了一个时代某一个主要群体的愿望、以及那个时代的特色。我们作为开放包容的现代人,在看待儒家、墨家这类思想时,不宜以“善恶优劣”去辨析,而是结合当时的时代环境,体悟其思想背后所展现的某些“声音”,感悟其思想在逻辑上的精妙演变,这种时候,往往可以塑造我们更加客观的“视野”,让我们受益无穷。
同时,墨家的兴衰也能让我们悟出,精妙的存在,即便是“理论”,红极一时之后,也会因为“极端”而“物壮则老”,所以“无可无不可”的中庸精神,无论是文化发展还是个人发展,都是适用的,这一点感悟,算是文末的“彩蛋”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自墨子提出“兼爱”一说后,对它的误解和曲解就一直相伴随有一种说法是,“兼爱”似乎没有什么特异之处,无非是劝导人人相爱的道德说教,传达出一种友爱和善的美好愿望而已,充其量是一种大而无当的、不可能实现的社会理想
是的,墨子的确喋喋不休地说过许多人与人要彼此相爱的话,颇似一个道德家他在《兼爱》上中下三篇里,反复说明“兼爱”是根治乱世之道,是促进和谐之理:
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得其家;诸候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墨子的有些学说尤其是研究自然之理的学问即《墨经》,显得异常精深简约,一般读者难以详解可他关于兼爱的学说则显得特别清浅易懂,上面诸条,不用白话文翻译,就能一目了然
若以为墨子仅是以道德家的面孔泛泛地说了一些劝世的话,试图单纯以人的道德力量来救治社会的弊病,求得内心的祥和,这种理解是粗浅的、片面的如果真是那样,墨学断不至于在战国时代成为与儒学并驾齐驱的显学,墨家也不会成为屡遭围攻打压的对象
理解兼爱背后的深意,不妨从字义上说起“兼”字在墨子的著作里多次出现,他将具有兼爱思想的人称为“兼士”,将反对兼爱思想的人称为“别士”为什么墨子不象其它诸子单纯谈爱,或者仁爱,而是要加一个“兼”字,再加一个“交”字“兼”字除了有“广”和“全”的意思,还有一个一方对另一方的意思,尤其是将“兼相爱”与“交相利”联系起来品读,就更加明显在墨子看来,兼爱,一定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那么,兼爱的双方是谁呢墨子在不同的场合,有过各种不同的说法,涉及到各类人群,但其最想表达的想法,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了解清楚
战国时,周代传承下来的社会等级制度依然是壁垒森严,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象烙铁般印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人还没从娘胎出来,就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左传昭公七年》有详细记录:“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事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在这样严格的等级规范下,人的社会地位、政治与经济待遇泾渭分明,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上》),财富分配极其不公正不合理由是造成“尊与卑、贵与贱、强与弱、诈与愚、富与贫”之间严重的对立与冲突:
一方面,是黎民百姓生活愈加艰难,困苦不堪;另一方面是王公大臣更加肆无忌惮地横征暴敛,穷奢极欲一方面是弱小的诸侯国家随时面临被吞并被瓦解的危险,朝不保夕;另一方面,是强大的诸候国大搞强权政治,四处征战兼并
所以,墨子兼爱的双方,核心就是指的这不平等且对立的双方
一方是:尊(尊贵)、贵(高贵)、强(强大)、诈(智慧)、富(富裕)
另一方是:卑(卑下)、贱(下贱)、弱(弱小)、愚(愚笨)、贫(贫穷)
社会用一条封锁线将对立的双方隔离开来,人为地挖出一条深不可测的鸿沟,让双方在思想上、意识上、情感上永远无法跨越,以使尊贵的永世尊贵,卑贱的永世卑贱;强大的永世强大,弱小的永世弱小有了这条封锁线,社会的等级秩序就将永远持续下去兼爱,就是跨越封锁线的开始,就是平等意识的萌芽若兼爱得以盛行,则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就有可能被打破,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节选自《墨子智慧心解》(达流著,中国城市出版社)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
求关于墨子思想的介绍
解析:
试论墨子思想
作为中国思想史上一支重要的学术流派的创始人的墨子,以其独到的见解,鲜明的主张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尝试对墨子的主要思想作一略论,希望作者的这些不成熟的意见或能对墨学研究有些微薄的助益。
一
众所周知,墨子曾习儒术,受过儒家思想影响,后因觉“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淮南子》),遂决然举起叛旗,自立一宗。可见墨子最初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破旧立新的,这种实用主义精神贯穿《墨子》全书之始终,与之相适应的,墨子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定为墨家学派总的宗旨。可以说,墨子的一切主要主张,如“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等都是以这个宗旨为出发点和依据的。
二
“兼爱”,即“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无疑是墨子最核心的主张。进一步研读《墨子》,我们发现墨子所谓“兼爱”的本义还可以更精确的阐述为“像爱自己一样地爱所有人”。这与儒家倡导“亲亲”“尊尊”的“推爱”是相对立的。分歧的关键在 “爱有无差等”这个问题上,儒坚持有而墨以为无。平心而论,“兼爱”的理想味过浓了一点,非墨子这样的大贤恐怕难以力行,我们读《兼爱》中、下两篇,看到墨子费了很大口舌回驳“兼爱”难行的指责,可终难教读者心服。
墨子为自己的主张辩护的理由中,有两条是值得一思的:
第一条来自现实层面。墨子说,你若不爱别人的亲人,别人也不会爱你的亲人。爱有“别”的结果只能是“交相恶”,因此必须行“兼爱”之道。这与墨子的一个观念紧密相关,即“爱人者人必爱之,恶人者人必恶之”,爱、恶之行必有相应的报偿。其实这是不确然的,但强调只有无私的爱才能召唤爱,只有整个社会树立起互爱的风尚,人才能幸福地生活于其中,不能不说是墨子的一片苦心。
第二条理由有很浓的宗教意味。与其它学派不同,墨家信仰一个人格化的“天”,“天”有自己的神圣意志。这意志,据墨子说来,就是要人“兼相爱,交相利”。其论证方式很独特,大意是说,上天一视同仁地抚育我们,说明他兼爱着人类,他必不愿看到世人互相残害,而是一心要人们相爱相利。这使人想起了基督教的教义,基于这一教义上的博爱理想与“兼爱”思想是相通的。
合观这两条理由,我们发现墨子的一个极重要的特点:他是合极度实用主义与极度理想主义于一身的人物,而这两种主义通常是不能并存的,它们在墨子的思想里构成了一种张力,正是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下,墨子提出了一个在那个时代“高难度”的道德标准,又全身心地投入实践。这不是件轻松的事,能够忍受一切艰难困苦完成它的,只有圣徒式的人物。
三
“非攻”大概是“兼爱”之外最为人所熟知的墨子的主张。“非攻”直接源于“兼爱”理想,墨子竭力用“非攻”思想劝说各国君王止战息争,就是为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的困苦中。
墨子愤慨于某些高谈仁义道德的战争辩护士,抨击他们“明小物不明大物”。为了使自己的主张更具说服力,除了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攻伐之事悖于天理外,墨子更列举了历史上穷兵黩武招致败亡的实例说明侵略战争损人害己的实质。这一些话是墨子站在平民阶级的立场上说给统治者听的,反映了平民的呼声。但热中于兼并各国君主根本听不进“非攻”的说教,墨子的努力收效甚微。墨子实际上还是在做一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然而他的奋斗中焕发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四
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一个完整的治国理论,这一理论在具体的行政层面上可以“尚贤”、“尚同”主张为代表。选贤任能其实是除道家外先秦诸家的一致主张,墨子的“尚贤”只不过在打破门第观念不拘一格用人上比儒家更彻底些,故不能算有特色。富有特色的却数“尚同”的主张。“尚同”,作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好像我们出操列队时一起向排头看齐,排头再向他那一列的第一个人看齐,如此递进,最终使队列整齐划一。墨子要下一层的人向上一层的人“看齐”,上一层的人向再上一层的人“看齐”,一直到天子,向天“看齐”。这种“看齐”是全方位的,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立身标准等无所不包。为什么要如此急切的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以致不避专制之嫌呢?是为了遏止“乱”。身处乱世的墨子目睹“乱”给百姓带来的祸害,对此深恶痛疾,因此难免推出激进的主张,要对之下一付猛药。这是我们可以理解却无法苟同的。
从“尚贤”、“尚同”主张中我们还发现墨子思想的一个内在矛盾,即精英主义和平民立场的冲突。一方面,墨子几乎是平民阶级利益的代言人,全力为苦难的民众鼓与呼,他的平等主义理想是非常显明的;另一方面,他又意识到治国必须依赖精英分子,一个严密的等级制度是维持社会秩序之必须。看来这一矛盾的对立双方在墨子思想中并未得到逻辑上的完善统一,但矛盾的存在也有好处,它防止了墨子滑向民粹主义或歧视平民的立场。
五
实用主义精神在墨子思想中显露得最直接的地方应是“节用”、“节葬”和“非乐”的主张。
“节用”的观念,在生活艰苦的平民中是很强烈的。墨子站在平民立场上不能不坚持这一主张。他把一切无实用的“巧且华”的东西都视作浪费,要求那些权贵们也和他一样过清苦朴素的生活。且不论他的呼吁绝不会得到权贵的响应,我们细究一番,发现这种主张其实与一种认识密切相关。这种认识即是:天下物资本非十分充裕,必须把每一分每一毫都充分利用起来才能使天下人皆得饱暖,任何奢侈的耗费都是以剥夺另一部分人的衣食为代价才可能的,必须坚决反对之。后来荀子试图通过对这一认识的否定动摇墨子的整个立论,可见两派理论上的分歧根源还在于不同阶级的人对社会现实的迥异体认上。
“节葬”主张可以视为“节用”理念在丧仪方面的具体表现。但它似乎更触怒了传统派,因为在那个时代丧仪是整个礼仪制度乃至政治制度中极重要的一部分,否定厚葬久丧无异于对整个“礼治”传统发出了挑战。坚持这一主张是要承受不小的压力的,墨子不屈于这种压力而倡导“节葬”还是因为实用主义的考虑占了上风。这是一种高尚的实用主义,墨子为消灭“糜财贫民”、“伤生害事”的时弊不惜向传统势力宣战,真正把百姓的福祉放到了首位。
“非乐”的主张是实用主义由合理走向极端的一个例子。怎么能把一切音乐美术一概废弃呢?一直以来就有人以此诟病墨子,我亦以为墨子此处有些过分了。实用主义如果被囚禁在一个过于狭隘的空间里就会走向荒谬,最终失去大多数人的同情,这不能不看作这位伟大先贤的一个教训。
六
在前面论述“兼爱”时,我们已触及墨子思想的宗教成分。墨子的宗教,虽然主张敬天事鬼,却极力反对命定论。在他看来,天与鬼的存在不是为了直接控制人们的行为,而是要对人们的善行恶举加以公允的奖惩。命定论的最可怕的后果是方便人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天”,让人感到无可无不可,解除了对人的行为的约束(这约束本该是通过奖惩实现的),最终导致人祸肆虐、天下大乱。因此必须提倡“非命”思想,树立起世人的进取心,激发他们为求善报而践履善行的动力。
很显然,这种“非命”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它要人用主体性努力去追求幸福的生活。相比起当时流行的“天命”观念,这实在是非常先进和健康的。
七
总的说来,墨子作为一个热心的救世家,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整套政治、宗教、伦理主张,他的思想顺应平民的要求,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作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尽管其中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仍不失其光彩,在先秦诸种思潮中无愧为独特而伟大的一家。
在战国至汉初,墨子与孔子齐名的,人们以孔墨并称。但是,在《史记》之中对墨子的记载却极为简略,大家墨子并没有被独立成篇,大概是他一直处于主旋律的对面吧,他是一位战斗的传教士。对墨家的系统研究,由清末才逐渐兴起。
墨子在历史上是一位“黑户”,后经考证,大致身份信息如下:
1、生卒年份不详,可以确定的是墨子出生在孔子卒年(即公元前479年)之后,所以他俩没见过面;
2、籍贯不详,或为鲁国或为宋国人。比较靠谱的结论是墨子为鲁国人,后来到了宋国当官;
3、墨子姓名也不详,原先大家认为墨子,姓墨名翟。后经考证,墨子连名字也没留下来。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墨家学说趋于极端,与士大夫的行事方式相反,墨子在生活上十分艰苦,和劳工一般,按照当时士大夫的说法这简直是“贱人所为”。
墨是古代一种刑法,泛指刑徒及奴役之流。只所以称之为“墨学”,实为蔑称,但是墨子却毫不在乎,还觉得很自豪。这和古希腊哲学的“犬学”派很像,在思想上鹤立独行的人都为自己的不合主旋律而自豪。
以上对墨子其人的背景调查是为了理解其思想之来源,通俗些说是想通过了解一个人的原生家庭来理解这个人的思想与行为。
墨子是鲁国人,出生在孔子去世之后的年份,墨子从小接受了孔子思想的洗礼,而且学习成绩很不错,史书上记载了墨子的成绩单:“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
墨子看到有人在染布,他感叹人如素丝,善恶皆“所染”。这句话套在墨子身上其实很合适,因为他的思想是分两截的。前半截是孔子的;后半截是来自宋国的。
把宋国作死的是施行“仁义”的宋襄公。最开始,齐国是盟主,后因齐桓公去世而空缺。宋襄公以小国去争盟主之位,结果在联合国开会时,被同样觊觎盟主之位的楚国抓了起来。
后来,在鲁国的调停下,宋襄公才得以赎身,当然盟主之位也被楚国拿到手了。回国之后的宋襄公很不爽,然后想去教训一下楚国的小弟郑国。郑国向大哥楚国求教,楚国出兵,宋国认怂撤兵,然后在泓水遭遇。
本来,宋国占上风,楚兵正在渡河,宋襄公说不能打;等楚兵渡完河,正在布阵时,宋襄公说还不能打;等楚兵准备好了,宋兵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受了箭伤。一年之后(公元前637年),宋襄公因箭伤复发而去世。
宋国因宋襄公被打残,从此沦为不入流的诸侯国。宋国虽不断被人开涮,但是作为商朝王室后裔的高贵血统毕竟还是在的。宋人的思想是“兼爱非攻”,在打仗时不能打已经受伤的人,也不可以打头发发白之人,颇有贵族气质。
但是在主流价值观里,宋国却以愚著称,寓言里的《揠苗助长》与《守株待兔》都是在嘲笑宋国人。到底是愚呢?还是贵族气质呢?
墨子在宋国染上了宋国人的“兼爱”,在孔子的“仁爱”的框架下,最终提炼成自己的一套墨家思想。
为什么说是“仁爱”的框架呢?因为墨子提倡的“仁爱”和孔子说的“仁爱”也是有区别的,慢慢读下去就自然会理解其中的差别了。
“功”和“利”是墨家哲学的根本思想,所以墨家哲学被称为功利哲学,墨子的指导思想可以总结为“两个凡是”。
凡是对国家和百姓有利的,那就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凡是对国家和百姓没有利的,就是没用的、没有价值的。
对应孔子的“无所为而为”,墨子是“有所为而为”。也就是说,孔子的行动是不计成败的,墨子的行动是要算账的,没有利就不做。
看到这里,觉得墨子的底色与后染的色还算是协调的,孔墨的起心动念都是救世,但是再深入下去,他们俩的根本观念却是相反的。
据说,墨子在学习孔子思想时,学到半截就开始和孔子唱起了反调。原文如此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这是墨子和儒家岔开的根本原因,墨子觉得儒家所提倡的周朝的礼仪太繁琐,儒家提倡厚葬及其守孝制度也不好,耽误了劳动生产。所以,他说干脆直接回到夏朝的制度,据说夏禹就是一位蛮节俭的人。然后,墨子提炼出几大主张:“尚俭、节用、明鬼、尊禹”。结果,墨子就被黑户了两千多年。
了解了儒墨的同源及分歧之后,我们就接着循着墨子的两个凡是的指导思想,来进一步了解一下墨子的具体主张及神秘的墨家组织。
墨子问儒者“何故为乐”儒者回答,“乐以为乐也”。墨子说:“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如果我问你房子有什么用,你会回答'冬避寒、夏避暑,房间区隔男女之别'。现在你的回答和'房子就是房子'没啥区别。”
于是,墨子认为音乐仅仅是追求当前的快乐而已,对未来是没有用、也没有价值的,应该被摒弃。
光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对话来得出音乐无用还是不够的,墨子还算了一笔账,更关键的理由是音乐劳民伤财。
搞音乐确实是很费钱的,他们玩的是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和吹竽笙。
接着,墨子接连拷问:“现在百姓身上有三座大山,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你们这样玩音乐,心安不安”
“现在治安这么差,诈欺愚,贵傲贱,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你们这样玩音乐心安不安”
“现在国际环境这么糟糕,强侵弱,众暴寡,你们这样玩音乐,心安不安”
墨子认为音乐是情感的产物,并由此扩展为人的很多情感也都是没用的,必须进行压抑,不可让情感成为行动的障碍。
墨子认为有六种必须去除的情感,分别是,“喜、怒、乐、悲、爱、恶”,此六种情感称之为“六辟”。除去六辟,使人的一举一动皆在理智用事的状态之中,即“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
至此,对墨子其思想及其人品已经有了一个轮廓性的掌握。墨子认为人性如素丝,其善恶全在“所染”。
套用墨子的理论评价墨子的思想行成过程,概括如下:“墨子先在鲁受孔子上述数点之影响。及后为宋大夫,又合宋人兼爱非攻之教,遂成墨学欤”
墨子的内心是孔子的“仁”与“义”,外染是宋人的“兼爱”与“非攻”。接着,让我们具体展示墨子的人性与思想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引用原文:墨子非攻,固反对一切攻势的战争,主张兼爱,固应各国皆爱。但当时强侵弱,众暴寡之事甚多,而墨子实际救护被攻之国,则只闻有此一事,此亦或可见墨子与宋有特别关系也。二者墨者为一有组织的团体,故救宋之举,能为有组织的行动,墨子往楚见公输般,其弟子三百人即在宋守城也。
这段文字比较绕口,需要按照现代的表述习惯重新演绎一下:
1、墨子爱好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2、墨子主张兼爱,爱每个国家的人,即便是侵略者;
3、“墨子救宋”是墨子破例实际救护被侵略的国家,可见墨子与宋国的关系不一般。这是违反“兼爱”思想的,所以称之为破例。
4、墨者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墨子主张和平化解争端,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墨子救宋时,墨子曾命令其弟子三百人守宋城,自己前往面见楚王,最终通过“沙盘推演”成功化解了一场国际争端,此谓墨子救宋。一语概括之,墨子相当于当时的联合国老娘舅。
上文提及墨者是一个具备军事能力的团体,墨者的***是巨子,巨子具有绝对的权威,巨子对违反纪律的弟子有生杀之权。
墨者组织的内部纪律极为苛刻,墨子弟子外出行动必须接受墨子的指挥。比如弟子出仕为官,其必须履行墨家思想,且工资收入必须分以供墨者之用。
墨者的人生信条是,“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这一条是和古之侠者是一样的品质。
不同于普通的游侠,墨者还是有组织、有理想,并且还具备军事能力,不难想象这样的组织只可能生存于乱世之中。
如果墨者仅仅止步于此,那么墨者就是一个黑帮组织,最多是带具备侠胆甘心的雇佣军组织。
墨者的理想是天下皆墨。墨家认为,“天下之大患,在于人之不相爱,故以兼爱之说救之。兼爱之道,不惟于他人有利,且于行兼爱之道者亦有利;不惟'利他',亦且'利自'。天下之大利,在于人之兼爱;天下之大害,在于人之互争;故吾人应非攻。”
虽然墨家的兼爱理论调子非常之高,但是实际上是没有可操作性的,因为这是超级反人性的。怎么维系组织的稳定呢?看过黑帮片的朋友们都知道,维系组织稳定靠的是“利益”和“皮鞭”。
如何才能说服人们兼爱天下,利天下而不是利自己呢?墨家的对策是“许之以利”。
首先,对天下有利就是对天下的每个人有利,这里的每个人包含了自己。其次,爱别人是一种个人保险与投资,它是会得到偿还和回报的。可是绝大多数人是近视的,他们是看不到这种长期投资的价值的。也确实有一些实例说明了这种投资可能是得不到回报的。
对于那些高度近视的人,墨家操起了“皮鞭”。不同于那些没有文化的黑帮,墨家对皮鞭也是有一番说辞的。墨家分别从宗教和政治的角度阐述了独裁的重要性。
首先,在宗教上创造了一位“天帝”,他希望天下人彼此相爱。他监视和观察着大家的行为,特别是统治者的行为。天帝惩罚违反天意之人,并以福奖赏顺从天意之人。当然,天帝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所以他又指派了许多鬼神来协助自己的工作。
然后,在人间的政治层面上,国君上乘天意,下受民意,负责奖励兼爱之人,惩罚不兼爱之人。为了做到这一点,君主必须是拥有绝对权力的,而且百姓是没得选择的,必须如此安排。
那么最初的国君是怎么来的呢?最初的国君是由人民的意愿设立的,是他把大家从无政府状态之中拯救了出来。
为什么说是“拯救”吗?墨子认为,处于无政府状态即“天然状态”之中,人人皆是一切人之仇敌,互相争夺,终日战争。人不满意于此状态,故不得已而设一绝对的统治者而相约服从之。国家之起源如此,故其威权,应须绝对;不然则国家解体而人复返于“天然状态”中矣。
墨家的政治主张是,国家必须是极权主义的,国君的权威必须是绝对的。这确实是符合当时的实际诉求的,诸侯们整天打来打去,百姓们太苦了,他们向往一个集权的政权,哪怕是独裁的也好!
墨家提倡的兼爱非攻的系统的根基是“功”和“利”,这是墨家思想、墨者组织架构及其行为的“种子”。如果说这是墨家的初心不太确切,他的初心是救民于乱世;其救民之法是强调“功”和“利”。
打个比方,为了有食可果腹,你种下了一棵苹果树。“有食可果腹”是初心,“种下一棵苹果树”只是一粒种子而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忘记初心,只会越跑越偏。
墨家思想的功利哲学只存在一义,只有唯一的是非标准,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非黑即白”的简单又粗暴的世界观。
真实世界的实际需求,不但只有苹果,还需要橘子和香蕉;或者,当前可能苹果够了,将来也许需要其它的。
本文分别绍了墨子其人与其思,以及其创建的墨者组织的性质及其原生环境。最后,妄自概括,墨家只能算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因为他忘记了初心,或者是将“种子”认作了“初心”。
他们的共同利益就是维系好这一片苹果林。
根源上,由于墨家的世界观的局限,即使在利益共同体之内,其凝聚力也是不坚固的,所以墨者的组织维系,不得不靠着“利益”与“皮鞭”。
即使墨家的创始人及其坚定拥护者可以始终维系着这一份“种子”,但是可以确保后续的人以及越来越多的追随者还是一条心吗?
这是忘记了初心的利益共同体的最终宿命,因为它是“空心”的,所以当其距离世界的本真越来越远之时,共同体的凝聚力也就必定随之瓦解了。
学习墨家,学其“言必行,行必果,已诺必诚”的品质,扬其“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之志气。
墨家的世界只有“黑”与“白”,那么你眼中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同时,你也一定很好奇,与孔墨同时期一起争鸣的其它几家的世界观,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继续撩文嚼字,敬请期待!
[致歉]
前文《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水味太重,清汤寡水,文字也多有戏谑不敬之处,对读者多有误导之嫌。
在此一并向读者及墨家致歉,本号虽撩文不嚼字,但文切不可轻佻,意不能妄断,论断须有根据,尽量减少和避免对读者的误导以及对原书及古之贤者之不敬。
遂对照冯友兰之《中国哲学史》,重读了墨子相关的章节,本书之论述更为详尽,墨子的形象也更为立体。《中国哲学简史》是简化版,专为向西方介绍中国哲学而著,所以粗读可读“简史”,精读却需读《中国哲学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