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有哪些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计算机视觉技术
计算机视觉,简称CV(Computer Vision),是一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更好的“看”世界的科学。给计算机输入,图像等数据,通过各种深度学习等算法的计算,使得计算机可以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等功能一般来说,CV技术主要有如下几个步骤:图像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检测/分割和高级处理。
2、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技术是一门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理解和处理自然语言的学科。是指用用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形、音、义等信息进行处理并识别的应用,大致包括机器翻译、自动提取文本摘要、文本分类、语音合成、情感分析等。
3、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
以前的媒体信息处理模型往往是针对单一的媒体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比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文本识别等等,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任务需要跨媒体类别分析,即需要综合处理文本、视频,语音等信息。
4、智适应学习技术
智适应学习技术(Intelligent Adaptive Learning),是教育领域最具突破性的技术。该技术模拟了老师对学生一对一的教学过程,赋予了学习系统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在2020年之后,智适应学习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背后的推动里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海量的数据,更重要的还有贝叶斯网络算法的应用。
5、群体智能技术
群体智能(Collective Intelligence)也称集体智能,是一种共享的智能,是集结众人的意见进而转化为决策的一种过程,用来对单一个体做出随机性决策的风险。
6、自主无人系统技术
自主无人系统是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操作或管理,而不需要人工干预的系统,可以应用到无人驾驶、无人机、空间机器人,无人车间等领域。
7、智能芯片技术
一般来说,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芯片就可以称为智能芯片,智能芯片可按技术架构、功能和应用场景等维度分成多种类别。
8、脑机接口技术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是在人或动物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道。通过单向脑机接口技术,计算机可以接受脑传来的命令,或者发送信号到脑,但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而双向脑机接口允许脑和外部设备间的双向信息交换。
9、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本质上是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库,是一种由节点和边组成的图数据结构,以符号形式描述物理世界中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实体—关系—实体”三元组,以及实体及其相关“属性—值”对。不同实体之间通过关系相互联结,构成网状的知识结构。
10、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主要研究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主要包括人到计算机和计算机到人的两部分信息交换,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的外围技术。
近日,创维电视推出全通道120Hz高刷新品矩阵,再度刷新了用户对120Hz高刷大屏的认知,为用户带来更为畅快的大屏影音 娱乐 体验。其中,创维G系列新品“守护者G53”作为“全通道高刷”矩阵中的一员,相较同价位段产品具备越级的音画品质以及智能交互功能,不仅可满足用户在观影、 游戏 等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还是一款高颜值智能终端,实现用户跨越空间的 情感 沟通,堪为消费者焕新客厅大屏的品质之选。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款新品表现究竟怎么样。
外观:轻奢调性,焕新客厅潮流
长期以来,创维电视的外观设计,在业内是属于简约大方且极具质感的类型。
创维G53采用全金属边框运用CNC钻切工艺,搭配独特的群青蓝配色,呈现出难得一见的绸缎质感,让整体看上去柔中带刚。
高光钻石切割金属铭牌,应用线性设计营造出3D立体层次感,在不同角度下折射出不同光亮,凸显变化的美感。座架摆放活泼灵动,挂墙也恰到好处,75吋超大屏绝对是家中一道风景。
背部采用“音符模块设计”的大容积腔体非常抢眼,音效可视化设计彰显出这款产品高端音画品质的清晰定位。
接口出配备三个HDMI接口,其中,包括一个玩次世代 游戏 主机不可或缺的HDMI 21接口。此外还有两个USB 20接口,以及有线网口,光纤音频输出接口、数字RF接口等。
画质:硬件强悍,无损高帧视界
在高品质焕新需求驱动下,超高清分辨率、高刷新率、高画质性能以及高颜值外观成为高品质智能电视大屏的“标配”,但真正能够完美兼容上述需求的产品却十分有限。
创维G53搭载4K ADS 120Hz高刷屏,分辨率达到38402160,支持120Hz高刷体验;应用原彩技术,依托于全新研制的光学材料,在改善光的利用效率的同时吸收背光源杂光,在广色域的基础上提升亮度、提纯色彩,带来高亮且真实的画质效果。
结合创维30+画质调校技术,G53拥有98% DCI-P3的广色域和 E 15 原彩高色准。在播放10bit色深的《黄金楼》4K片源时,G53在明暗色调之间没有漏光现象。
特别是内置的V3全功能AI芯片与创维AI画质引擎,可通过精密平滑处理、动态目标重塑、超级清晰度SR及AI场景画质优化等功能,对画质进行全面实时优化,并将较低分辨率画面自动提升至更接近4K的显示效果。观看《奥特曼》时,当开启AI画质增强选项,可以看出,主角的上半身轮廓更加清晰,色彩更艳丽,画面细节更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大量伪高刷电视,各个环节存在着“减配”。例如60Hz插帧技术达到伪120Hz效果;用算力不够的SOC核心处理器解码;非满血版HDMI 21接口让体验大打折扣等。
G53以4K ADS 120Hz高刷屏为基础,配备120Hz解码芯片和满血版HDMI 21接口,且在HDMI、USB以及网络通道下,皆可支持120Hz内容的高刷显示。同时还支持VRR可变刷新率及ALLM自动低延迟模式,实时适配不同输入帧率,有效减少图像撕裂和卡顿。在测试XBOX 游戏 《飞驰人生》时,赛车快速行驶极致顺滑,配合120Hz MEMC高动态画面补偿,画面流畅稳定。
在点播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中,加工食材的过程鲜活、沉浸,隔着屏幕带来垂涎欲滴的感觉。
播放U盘里4K大片《变形金刚》时,明显感觉到片源加载速度更快。影片中不到两秒的激烈追逐戏,霸天虎清晰的机械轮廓,大黄蜂的前进气格栅都能完美呈现。
音质:澎湃动力,体验高于业界
除了画质出众,创维G53的音效实力也十分强劲。
G53配备左右声道和20W创维声学内置低音鼓,大容积主音箱、蚕丝膜高音、内注航天磁液,搭配低失真全频单元,并采用质量轻而强度高的碳纤维混合振膜,增强了对音乐的解析力。
在硬件基础之上,创维与哈曼进行联合调校,并得到“HARMAN AudioEFX”调音加持,使创维G53声音深沉、强劲,构建出令人震撼的临场音效。
杜比全景声音效和杜比解码技术,让用户在观看大片时能明显感受到如置身影院般立体环绕,沉浸式的音效效果。
在播放《渡口》这类低音浑厚的歌曲时,G53的表现足够抓耳,中低频声音分得很清楚,低音沉得下去,歌手的声音娓娓道来。
类似火星哥《24K Magic》这样节奏感强劲的放克音乐,大屏音响诠释出节奏分明的顿点,声学低音鼓不断敲击,随着律动尽情舞动。
智能体验:高端技术,诠释 情感 刚需
“智慧眼”作为创维生态内的一个智能硬件,通过Wi-Fi连接网络赋予电视不同于一般智能摄像的远程交流、长幼看护、异常预警、云存储等智能功能。
与智慧屏摄像头只能监测眼前170度范围相比,智慧眼工作半径可在WIFI环境里任意延伸。画面输出达到1080P,同时还自带红外补光灯,日夜间都能稳定记录清晰画面。
内置的麦克风和扬声器,可通过电视派APP直接和电视语音通话。例如,在客厅看电视听见婴儿啼哭,智慧眼AI算法会实时向用户手机和大屏推送通知。
想象一下,与外地的父母随时随刻大屏畅聊,高质量陪伴;在宝宝房间放置智慧眼,看**时也能留意到孩子;通过手机与智慧眼互动,监控守护家庭。智慧眼带来创新的交互场景,无疑将提升家庭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此外创维G53还支持快速无网投屏,在无需连接同一个WIFI/热点网络的情况下,可与安卓手机、电脑、平板匹配、镜像投屏至电视。
口碑总结 :
有口碑的创新,在于制造共鸣。从整体来看,创维G53不仅延续创维全通道120Hz高刷的新标准,在工业设计、音画表现、智能交互等多个方面都与当代消费者需求匹配,可提供更为贴近日常生活的产品体验。毫无疑问,创维G53是一款兼备品质与实用的实力派产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成绩单”。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77%,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增长也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加速技术迭代推动产业发展
进入2023年,新能源汽车乃至整个汽车行业,都迈入了深度转型的攻坚期。其中,提升核心技术竞争优势,优化产品布局,降低供应链成本,打破以价换量的竞争环境等方向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核心技术创新,庞大的市场让我国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甚至引领者,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汽车相关企业把产品定义、技术研发的重心放到中国来。可以说,技术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车价值以及品牌价值。因而,加速技术迭代成为车企塑造竞争力、推动中国新能源车市发展的关键。
红旗E202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的202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中,中国一汽再次位居汽车行业榜首,品牌价值再创新高达429157亿元。同时,“红旗”也位居乘用车品牌行业第一,2023年品牌价值115529亿元;解放位列商用车品牌行业第一,2023品牌价值118776亿元。
以技术创新攻坚产业转型
随着各种跨界技术在汽车领域融合应用的速度越来越快,汽车技术迭代尤其快速,产业变局下的技术创新,将成为接下来市场优胜劣汰的重要底牌。因此,我们在今年的上海车展看到了各大车企在展示新产品的同时,还重点秀出了自己的技术架构与平台。
拿红旗品牌的“旗帜”高端电动智能超级架构FMEs来说,它汇聚了一汽集团8大技术领域群和115项关键技术领域的所有重大突破和全部最新成果。具有「五极优点」,即,极富创新创作、极高集成融合、极强原始创新、极优先进制造、极具成本优势,它将全面满足红旗新能源品牌所有车型的研发、制造和用户需求。
“旗帜”超级架构FMEs
“旗帜”超级架构FMEs涵盖了电动平台HME、智能平台HIS、混动平台HMP:
其一,电动平台HME,主要包括高能安全电池、高效电驱、高功智慧补能和智驾安全底盘四大系统。开发的HPB高能安全电池系统,最大亮点是高达260Wh/kg的能量密度。而且,高能安全电池系统运用了隔热散热一体化技术、立体绝缘技术,实现动力电池全场景不起火不爆炸;还有效率高达955%的HSM高效电驱系统;融合了主动智能悬架、驱转一体模块、混合制动技术于一身的HAC高级智驾安全底盘系统等等。
传统隔热技术 散热一体化技术
其二,智能平台HIS,主要包括先进电子电气、自动驾驶、舒享座舱三大系统。其开发的HCS舒享座舱系统首创视网膜级的视觉显示功能,配合红旗音响声学基因、多模态主动情感交互、智慧身心健康关怀等一系列领先全球的技术,还可实现沉浸式5D球幕,2800W超大功率和36通道独立驱动的殿堂级视听体验,99%意图识别准确率,以及伴随式生命生理健康监控和森林氧吧级环境,大幅度提升驾乘体验。
并且,在智能平台HIS的框架下,红旗品牌还开发了领先全球的五位一体、舱驾融合智能芯片——“旗智”芯片。该芯片算力超过800Tops,处于当前业界顶尖水平,与之匹配的整车级操作系统“FAWOS”,也具备全球领先的30微秒级时延。
智能平台HIS
其三,混动平台HMP,该平台突破了526项关键核心技术,兼顾横置、纵置两大构型,由混动变速器、混动发动机、智能电驱和安全电池四大核心系统及智慧能量控制模型构成,核心技术实现全面领先。例如,平台开发了动力解耦式电驱系统,为新能源四驱车电驱空载能耗大的行业难点提供了新的破解思路。
动力解耦式电驱系统应用了差速器集成式断开装置,采用电磁离合器换挡,在智能断开+电动辅驱的创新结构的作用下,可以实现100ms内自动切换四驱、两驱的模式。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日常工况下,用不到四驱时,可以自动实现两驱经济驾驶;而当驾驶工况需要四驱加入时,系统会提前监控到,电磁通电预充提前准备,主动调速,无缝衔接,从而带来动力性与经济性的平衡。
动力解耦式电驱系统
事实上,除了“旗帜”超级架构FMEs,过去几年,红旗品牌一直在低温电芯、功率电子、智能架构、车路云协同、线控转向、预期功能安全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例如,在车路云协同板块,红旗E-HS9车型是国内首款实现LTE-V2X驾驶辅助预警应用的量产车型。而近日,红旗E-HS9搭载着第二代C-V2X产品亮相第二届“智行杯”C-V2X车路云一体化实践活动,以超高的安全性、智能化和高科技水准被赞誉为行业标杆。
红旗E-HS9
在技术驱动发展的大环境下,技术创新是博得市场头部席位的重要因素。“红旗”是今天众多中国品牌技术发展的缩影,满足用户想要的“好产品”,背后就一定得有能与之同频的技术支撑。面向未来,品牌想要行稳致远,就必须更好的发挥技术赋能作用,打破固有的思维,创造新的增量空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谈车杰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导语:为何男性机器人能大火?原因无非这四点,男同胞们太花心占其一!
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经历了信息社会后,如今科技也向“人工智能”方向大幅度迈进。都知道,机器人仅需要必要的保养以及耗电,相比于人类而言能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和生产,所以现在除了很多基础产业用机器人代替了,如自动生产车间。
当然,随着机械的普及现在机器人也逐渐往平民化的方向普及,例如有些制造商还特意为女同胞研发出了男性机器人,结果一推出就爆红,至于为何呢?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原因吧!
一、逼真
话说现在的充气娃娃都能做得跟真人一样,更个况是投入更高的机器人呢?其皮肤和五官在我们看来几乎跟真人别无二致,而且还搭配加热器,通过智能芯片还能通过学习模拟人类的情感。
二、顺从
都知道,现实中的男子不免都有些大男子主义,但机器人就没有,机器人只要收到指令便会无条件顺从,即使是那些听起来完全不合理的命令。当然啦,这点对于那些支配欲较强的女性而言简直是福音!
三、可以充当伴侣
都知道,如今很多女性购买男性机器人目的都是找个陪伴,因为男性机器人在自己无聊时候能与自己交流,满足自己的社交欲望。而且机器人相比于真人男性而言一般较有耐心,当然,另外机器人是可以定制的,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
四、永远不会背叛自己
“花心”可能是大多数男人的特质了,但这点在机器人身上就不会体现。很多女同胞觉得男人不靠谱,总担心着自己的伴侣会背叛自己,所以会选择买个机器人来陪伴自己,毕竟这种暖心的“大白”谁又不喜欢呢?所以说啊,男性机器人畅销,男同胞们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下评论!
这届广州车展华系车真正走到了舞台的中央。以造车新势力和头部传统中国品牌为首的华系阵营带来了很多新意:小鹏汽车品牌换新后带来了充电5分钟补能200+km的小鹏G9,沙龙机甲龙往车上塞了4个激光雷达,长安、华为、宁德时代的合资品牌车型阿维塔11玩起了情感智能从在场的观众聚集情况不难看出,科技感十足的这些产品胜过了往日BBA对大家的吸引。
而新势力车型除了新能源化这个大趋势外重要的是向智能化发展,其中这两年智能驾驶的发展有了阶段性进步逐渐走入量产阶段,我们能开到的车也将从标准的L2级驾驶辅助能力逐渐发展到无限接近L3级的驾驶辅助能力,在目前我们更习惯称之为“高阶智能驾驶”。在当下往后三到五年看高阶智能驾驶的下一站,除了我们熟知的激光雷达,各个智能汽车还在比拼什么?
源于网络高阶智能驾驶的发展很难绕过激光雷达这个硬件。在往自动驾驶发展的道路上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两个流派: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视觉感知派和目前大部分车企采用的激光雷达方案,前者依赖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组合(甚至摆脱毫米波雷达),后者融合高清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显而易见,前者成本能做到很低,但后者的融合感知能力更强,虽然特斯拉宣称仅依靠更强大的视觉识别能力就能实现等同甚至超越雷达感知的方案,但目前阶段尚未验证这一结果。
虽然说不清小鹏P5和极狐阿尔法S HI版谁才是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但从那时候开始有关于激光雷达的内卷就已经开始了。在这次广州车展亮相的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里,就有上汽非凡R7、沙龙机甲龙、广汽埃安AION LX Plus、北汽极狐阿尔法S HI版、小鹏P5、蔚来ET7、哪吒S、威马M7、智己L7等车型。而数量的内卷也随之开始,从小鹏P5的2个到威马M7的3个再到沙龙机甲龙的4个。从宣传话术上给人的感觉是:激光雷达的数量越多,能够实现的辅助驾驶能力越强。
是,也不是。理论上讲,更多的激光雷达能够覆盖更多的角度,以搭载4个激光雷达的沙龙机甲龙为例,其4个激光雷达分别布置在了前杠的左中右和后杠的中间,几乎覆盖了平面角度的360°。这里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车辆的侧面角度,之前发布的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在侧面障碍物识别时可能还要更多地去依赖环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而更多的激光雷达确实照顾到了这个盲区。不过覆盖面更全数量更多的激光雷达只能保证的是在更全的视角下它具备这个能力,而具体识别效果能否达标尚待考证。在量产汽车上4个是不是激光雷达上车的上限?我们不知道,或许未来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提升和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它或许会像现在的毫米波雷达一样遍布全车。
源于网络除了数量的比拼,这次广州车展广汽埃安还打出了代际的概念。据官方宣称,AION LX Plus搭配了第二代激光雷达,称为“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而其他车型搭载的都是第一代机械式棱镜激光雷达。从功能上看,最大的区别在于分辨率和刷新频率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影响着激光雷达的采集率,也是考验激光雷达性能的重要指标。
源于网络源于网络由于具备智能可变焦功能,第二代激光雷达分辨率可以在02°-005°智能调控(主流第一代固定02°),针对不同场景下可以自适应切换,高速路况下低分辨率可实现更远的感知距离做到提前应对,低速路况下高分辨率可以实现更广的视野,以应对变化复杂且快的路面情况。
源于网络而刷新频率这个概念和我们手机电脑的显示器有些类似,越高的刷新频率对路况变化的识别能力就越高,所以在遇到鬼探头、加塞等时间较短的突发路况时可以更快地识别反应。此外,据官方宣称,第二代激光雷达在成本和体积上也有很大的优势。第一代还没落地,第二代就已经亮相,不知道二代正式投产使用后能否在效果上和一代拉开代际的差距。
源于网络感知、决策、执行,自动驾驶的三板斧。通过激光雷达(眼)感知到的信息就要通过自动驾驶平台这个大脑来运算了,于是乎,在近期的智能汽车宣传上我们又见到了一个数据上的比拼:自动驾驶平台算力。每每看到在相关信息描述上总会提到的XX TOPS的算力,总会让人下意识觉得数字越大能力越强,甚至将其作为自动驾驶能力的主要评判标准,从几十的TOPS甚至到1000+TOPS,算力数字跨越如此之大,到底现阶段多少TOPS算高?
其实一定程度上这里面存在着概念的混淆,首先要搞清楚在很多车型上自动驾驶平台芯片和智能座舱芯片是两个单独的芯片,各自负责不同域的平台计算,这里说的是自动驾驶平台的算力;然后是综合算力数字的大小,因为在一些车型上应对自动驾驶平台应用了多块芯片,宣称的综合算力其实是多块芯片算力的叠加值。
源于网络然后是关于算力本身,虽然目前业界开始了关于算力的攀比,但实质上平台算力并不是影响自动驾驶能力的唯一因素,芯片计算效率也同样需要关注。每秒准确识别帧率MAPS(单位: FPS)才是更真实的性能指标。
业界有个不成文的公式,总结了从 L2 到 L5 自动驾驶所需的算力:
L2 需要的算力<10 TOPS;
L3 需要的算力为 30~60 TOPS;
L4 需要的算力>100 TOPS:
L5 需要的算力目前未有明确定义(有预测需要至少 1000 TOPS)。
以目前亮相的新车看其实有很大部分产品的算力是高度冗余的,当然如果抛却成本的考量冗余算力不是坏事,但也说明了其实自动驾驶能力的高低不会受到算力大小的影响太多。举个例子,小鹏P5的自动驾驶平台算力是30TOPS,特斯拉最新的AP30算力是144TOPS,都算不上高,但二者现阶段的辅助驾驶能力却处于业界领先。高阶智能驾驶的性能并不单单由硬件决定,还需要软件、算法等方面的配合,因此算力的比拼并不能成为自动驾驶能力的判断标准。
目前在智能汽车发展路径上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新势力车企诸如特斯拉、小鹏等都在朝着单车智能而努力,而传统车企例如福特、上汽等却在押注5G+V2X,走多车智能车路协同路线。
源于网络5G+V2X分开看很好理解,前者就是我们熟悉的5G,是大体量数据高效率低时延传输的通讯基础;V2X(车连接万物),即车和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互换的一种通信技术。而这一技术不仅要求车辆能够发送和接受信息,还需要外界环境也有智能化的设备作为支撑,才能够完成V2X等一系列的操作。
源于网络从长远看,5G+V2X是未来自动驾驶甚至智慧交通场景下必不可少的路径,车辆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参与者而已,且实现效果确实诱人:
智慧交通信息服务-V2I:红绿灯信息推送/停车起步引导/闯红灯预警/车速引导。
智慧道路信息服务-V2I: 弯道速度预警/减速区预警/前方道路施工提醒/道路标志牌下发/道路拥堵提醒/关键路段提醒/潮汐车道提醒/限速提醒。
安全预警类服务-V2V: 紧急刹车预警/故障车辆提醒/交叉路口冲突避免/紧急车辆警示/左转辅助。
协同控制类服务:智能ACC控制。
源于网络甚至能弥补现阶段我们看到的单车智能路线的短板,但至少短期内这个技术落地的可能性很小,也正是因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智能化终端改造,路面上的其他车必须智能,红绿灯、道路甚至摄像头都必须智能联网,这是一个缺了谁也不能完美实现的大体系,还需要整个生态的协同发展。
总结: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量产车在自动驾驶发展路径上仍将处于无限趋近L3级别的能力范畴,随着芯片能力、5G、雷达等智能硬件水平的快速提升,用户实际体验感受也将得到大幅升级。这一阶段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水平高低除了上述几个大的关键点外,高精地图、全栈自研等方面因素也会对落地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但主要的竞争领域仍保持上这几个大方面上,但最终体验感的优劣仍是软硬件结合能力的综合影响,但在逐渐明朗的大趋势下,更完善强大的智能辅助驾驶非常可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