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是什么意思?

双向情感是什么意思?,第1张

双向情感是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双相抑郁因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正确诊断双相抑郁障碍是合理治疗的前提。

扩展资料:

个体化治疗原则需要考虑患者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躯体情况、是否合并使用药物、首发或复发、既往治疗史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从较低剂量起始,根据患者反应滴定。

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治疗反应、不良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等及时调整,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不良的生活事件和环境应激事件可以诱发情感障碍的发作,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发病中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总体来说,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

——双向障碍

一、双相情感障碍的概念

一般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 向障碍终生患病率为55%-78%,双相障碍是一类临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重性精神疾病,多起病于成年早期,该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倾向较精神 分裂症、抑郁症等更为突出,遗传度高达85%,父母若一方患有双相障碍I型,其子女患双相障碍的几率约为25%,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双向障碍I型,则子女患双向障碍的概率达50%-75%。。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临床表现

典型躁狂发作表现:心情愉悦或容易发脾气,言语增多、高谈阔论,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膨胀,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爱管闲事,计划多但虎头蛇尾,行为挥霍或鲁莽,睡眠需要减少,性欲亢进。

典型抑郁发作表现: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悲观,愉快感缺失即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兴趣减退或缺失,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或既往感兴趣的事也变得索然无味, 自我评价下降,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一无是处,自责甚至自罪,认为自己成了别人的包袱,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感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精力减退总 觉得乏力,自感脑子反应迟钝,自杀观念或行为。

三、临床现状

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共病率的特 点,该病对患者的婚姻、子女、职业等诸多方面均有严重影响, 15~44岁人群中,在全球范围双相障碍为致残原因的第六位。该病临床上误诊率高、识别率低、自杀风险高,完全治愈率低,很多患者面临着抑郁的慢性迁延、 转相的频繁、转相的突发等。

四、提高识别率,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

双相障碍从发病到准确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是 5-10年,超过1/3的患者至少10年或以上才被确诊为双相障碍,其中60%的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国内外研究均证明了双相抑郁与 单项抑郁有诸多不同的临床特征,多数研究显示,与单相抑郁相比相比,双相抑郁患者发病年龄偏早(小于25岁),抑郁发作次数多或频繁发作,伴有非典型症状 概率高,比如食欲旺盛、体重增加、睡眠增加,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概率高,共病多见,双相障碍的阳性家族史也是风险因素之一。

造成误诊率高、识别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轻躁狂的难以识别,对于轻躁狂状态常被患者感受到抑郁缓解或作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持续时间相对短暂和具有自我协调的心境状态,故 轻躁狂患者极少自发报告这种情况,那么这时家庭成员的细致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要减少误诊率,提高识别率,除了需要临床大夫需要不断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同时还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那么作为家庭成员对此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患者有过首发抑郁之后,要多关注患者情绪的波动、行为的变化、语量的多少、 与人的沟通、内心的体验、言语的内容等的变化,尽可能地回忆患者是否有过持续几天的觉得心情愉悦,或发现脾气的变化,或变得勤快了,或一反过去的羞涩而表 现健谈,爱吹牛,感觉不到困倦,工作能力提高,睡眠需求减少,创造性提高,有很多想法等,并向大夫详细表述。另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也可以了解一些简单 易操作的测查量表,并借助这些工具来筛查,有助于早期识别及提高警惕性。比如: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

五、症状缓解后是否需要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时间是多长?

精神疾病的治疗要以患者为中心,既要考虑患者短期的症状控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终极目的就是回归社会,因此维持期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复发,加强心理、社会及职 业的康复,维持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的频率,延长间歇期,维持治疗时间越长,复发的几率越低,那就究竟维持多长时间?对此目前尚无定论,一般根据患者疾病发作 的频率、治疗的敏感性、病程的长短研究报道,双相障碍首次复发的平均时间为29年,一次躁狂发作后有90%复发,躁狂在第一年中的复发率为51%,2年 后为33%,四年后28%,即使维持治疗,在发病后的一年内仍有37%的双相障碍患者复发,5年复发率达73%。对于抑郁来讲,如果在第一次治疗后即获得 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33%,如果经两次治疗获得痊愈,一年内复发率为50%,如果经过三次治疗才获得缓解,高达50%的患者会在半年内复发。选择何时试 停药要根据上述情况并结合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去权衡风险获益比,因此如果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不明显,在保证定期检测各项监测指标如心电图、血常规生化内分泌 各项、血药浓度等基础上,尽可能久地维持服药,国外有文献提倡应尽量无限期地持续维持,那是否能长期维持治疗,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不容忽视。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被称为躁狂或抑郁症,在美国它是一种精神疾病,会导致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症等心理疾病。该病通常在青春期发病,成年期可发病。该病一般会影响到社会功能,但通常会很少危及生命。但是双向情感障碍却可能导致严重的危害,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会变得十分固执,甚至有暴力倾向。

一、药物治疗

对于双向情感障碍,该病一般是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采用药物的方式来治疗该病的。对于患者来说,该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所以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调节患者的心理,控制患者情绪的波动。对于患者来说,该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是在药物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和控制的治疗方法。但药物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该病。

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一种方法疗法。通过心理治疗方法的使用促进患者情绪的恢复,缓解患者在情绪低落时的自责和痛苦。通过心理咨询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治疗来缓解病情的紧张和焦虑状态,并且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能明显改善。一般情况下,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彻底治愈。

三、社会治疗

目前,社会治疗主要是对已有症状的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通过心理治疗师的指导和帮助,使患者在临床上得以恢复。社会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和维持一种稳定的家庭关系。社会治疗的时间和方式取决于症状和严重程度。如果病情严重且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社会治疗就变得非常必要。如果患者很难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去治疗它,那么应该尝试社区治疗。

双向情感精神障碍临床特点为躁狂和抑郁状态的交替发作,具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可以其中一种为突出表现,缓解期精神活动正常。那么应该怎么样进行双向情感精神障碍的治疗呢?这种疾病可以治好吗?

  (1)明确诊断,排除继发性障碍,及时掌握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全面、持续症状缓解为目标,长期维持治疗是必需的。

  (2)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

没有一种药能全面有效控制/预防BPD所有症状,多数病人需联合用药。药物联用的方式有两种心境稳定剂联用,心境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加抗抑郁药。在联合用药时,要了解药物对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难治和病情严重,强烈自杀意念和行为者可优选ECT。

  (3)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

由于锂盐的治疗指数低,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一些专门的药物治疗躁狂也应达到抗癫痫的血药浓度水平。取血时间应在末次服药后12小时(如次日晨),以测定谷血药浓度为标准。

  (4)强化心理治疗,减少心理应激因素。

  (5)除急性控制症状和防止复发外,更应力求恢复社会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治疗

目前,双相障碍治疗仍以药物、心理治疗为主,必要时采取物理治疗、危机干预等措施。

双相障碍的治疗应坚持全程、综合、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的原则。规范化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为真正回归社会提供有利条件。

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稳定并控制症状,巩固期达到完全缓解,维持并预防复发则让患者维持在缓解状态。尽管多数轻躁狂患者可在门诊治疗,但严重的躁狂发作需住院。

除了药物,心理疏导的需求也远未得到满足。

一是因为不了解或不接受疾病,双相障碍患者往往存在拒绝就诊的现象。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因缺乏自知力,尤其是在躁狂状态下,无法看到和理解自己的症状,否定自己生病。此外,由于病耻感,患者会害怕被歧视、疏远,而隐瞒病情,不敢就医。

二是双相障碍患者长期处于对复发、独处、及与配偶发生冲突的恐惧中,常常具有羞耻感、悲伤、对抚育子女和生活能力的自我怀疑、对发作的悔恨和自责感、过度敏感、孤独感、对伴侣痛苦的同情感、绝望感,以及对过去治疗不佳的挫败感。心理疏导在精神疾病治疗中可起到事半功倍效果。需要专业护理人员和家属的配合,给予患者细心的照料,帮助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态调整。

双相障碍分一型、二型和混合型。

1)双相I型基本诊断特征:至少有1次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与药物、物质使用或疾病无关,提示:诊断BP-I型不需要抑郁发作。

2)双相II型基本诊断特征:至少有1次轻躁狂发作;至少有1次重度抑郁发作;无论是轻躁狂还是抑郁发作都与药物、物质使用或疾病无关。

3)混合型障碍基本诊断特征:轻躁狂和抑郁症状≥2年;不符合轻躁狂和重度抑郁的诊断标准;2年期间无症状期持续不到8周。

区别:

1、躁狂与抑郁症的程度不同。一类是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两者都非常严重;2型为典型的轻躁型重度抑郁,即躁狂较轻,程度显著低于抑郁程度;混合型是轻度躁狂、狂躁和抑郁症状的短发作(在几小时内)迅速混合或交替出现。

2、病情严重程度不同。1型患者有严重的抑郁,2型患者有较轻的抑郁。混合型通常是多年的抑郁症。

3、发病年龄不同。1型主要开始于青少年,倾向于在更年轻的年龄,大约18岁左右首次发作,通常是轻度躁狂发作,也可以是抑郁发作或混合发作。双向型2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抑郁或轻度躁狂,伴有频繁的抑郁发作。

4、不同的治疗效果。双相情感障碍2型的治疗是明显的,它的特点是躁狂症状较轻,如沉默寡言、生气时容易摔东西、砸东西、发脾气等。2型患者有时头脑清醒,在做错事后会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后会反思。

扩展资料:

双向障碍简介: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障碍(BP),也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以躁狂和抑郁发作为特征的一种障碍。研究发现,躁狂发作通常是在轻度和短暂的抑郁发作之前,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只有抑郁发作是单相的。

DSM-IV将双相情感障碍分为两种亚型,I型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或混合发作和重郁发作,II型双相情感障碍伴轻躁狂和重郁发作而无躁狂发作。

因为未知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参与疾病过程在很多方面,当前强调遗传和环境压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交互点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临床表现,按照攻击特征可分为抑郁,躁狂或混合发作。

发病和过程:

BP-I和BP-II的发病高峰期在12-30岁之间,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是持续的,特别是抑郁症状。双相障碍患者较一般人群的死亡时间要早8-20年,这种风险一部分可归因于自杀,双相患者的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14倍;还有一部分患者死于肥胖、心血管或代谢疾病的共病。

结局:

双相障碍即使在治疗时仍具有不利的临床、社会和经济影响。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双相障碍患者会从急性抑郁发作中全面康复,尽管治疗依从性良好,但疾病复发率和致残率仍然很高。

参考资料:

-双向障碍

你好,双向情感精神障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效果会更快更好,单纯药物治疗一般不能调整改变其心理层次上的障碍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持续的情感高涨(躁狂)和低落(抑郁)交替出现的精神病这种病比较容易复发,复发的危险性在治愈以后的一二年内最高,而且复发的次数越多,治疗越困难

指导意见:

病情治愈后还要维持用药2年但是请不用担心,它是一种发作性的疾病,发作之后就完全好了,不会引起大脑退化,间歇期完全可以像病前一样生活,工作此病有遗传倾向,但不是绝对遗传我希望你可以找更专业的医生,然后赶快治疗,不要耽误了病情

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好,同时配合药物与心理咨询综合调理,是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的,平日里家人也要督促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避免暴饮暴食以及熬夜,尽量生活规范一些,这样才能帮助早日的恢复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775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