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的意象

边塞诗的意象,第1张

边塞诗的意象有:

一、自然景物意象

大漠、秋月、长烟、落日、孤烟、云海、黄沙、雨雪、孤城、雁飞、沙碛等。

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选取明月、天山、云海这些意象,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诗人选取千嶂、长烟、落日、孤城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庄严的边塞日暮图。

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长云、雪山、孤城写出了边塞苍茫壮阔的意境,描绘了一幅玉门关浩渺远阔的画面,为将士从军作了铺垫。

二、战事器具意象。

金鼓、旌旗、烽火、羌笛、胡笳、琵琶、辕门、刁斗、画角、剑、戟、刀等。

刁斗是边塞诗常见的意象,在军中白天来烧饭,晚上用来敲击巡更,有时象征着紧急军情。比如刘克庄的《军中乐》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陆游的《关山月》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羌笛、胡笳、琵琶常用来鼓舞士气、迎接宾朋。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羌笛、胡笳、琵琶齐奏出一份隆重的迎宾礼,也奏响了一曲豪迈的铿锵之声。

三、地域关隘意象。

雁门关、玉门关、轮台、瀚海、夜郎、楼兰、阴山、天山、凉州、古道、荒城、阳关等。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轮台是古西域都护府所在地,朋友从轮台离去,诗人站在漫漫雪地含情送别。

王维《使至塞上》里的颈联两句。这首纪行诗,写的是王维赴边慰问将士时的见闻。因为大家都学习过,对诗就不展开说了,只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

从描写视角上看,“大漠—孤烟—直”,从大全景推至中景再推至特写;然后视角一转:”长河—落日—圆“,又是大全推至中景再推至特写。

由”大“对”长“,是造型的辉映;由”漠“对”河“,是质感的异趣;”孤“与”落“看似前静后动,”孤烟“和”落日“却又是前者动、后者静。最后一个”直“,赋予”大漠孤烟“以升腾感;一个”圆“字,又让”长河落日“显得丰满将坠。

结合全诗言之,看似闲闲的白描,风格洒脱造意豪迈,以移步换景的写法,将大漠风光扑面送来。可堪应了苏东坡那句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自己体会~~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6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7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如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使多少人洒下思乡思亲行行热泪。

8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扩展资料:

意象起源: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不过,《周易》之象是卦象,表现为阳爻和阴爻两种组合符号,这两种符号组合成六十四卦,原本是用来记录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后来发展到历史、哲学范畴。

诗学借用并引申之,“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这种创造意象的能力,永远是诗人的标志。

比喻是诗歌(文学)的重要手段,明喻在荷马的诗中比比皆是。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隐喻是诗歌之本。”所谓明喻或隐喻,也就是比喻性的意象,称之喻象(由比喻产生的形象)。

黑格尔关于美与艺术的定义,与诗的意象理论也是相通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个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意象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

边塞诗真正形成应该是唐代,这也有它独特的原因。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许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另外就是一个国家的强大,必然会给人们带来强大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描写战争的边塞诗在唐代成为一种潮流。那个时候,不去边塞从军,似乎是让别人很瞧不起的。这些诗人带着理想、满腔热情的走向边塞,而塞外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且不论他们是否真的为保家卫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起码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为我们留下了一片壮丽的天空。

其中主要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他们的作品绝句精悍有力,古诗雄浑挺拔,很容易把我们带到那个大漠茫茫、风沙扑面的场景之中。

一、边塞诗常见意象

1战具

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战车、铁衣、铁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等。

羽书即羽檄,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羽书、金鼓、战车、烽烟、羽书等展现边关战事的壮怀激烈。铁骑、旌旗饱含着军容整肃的自豪感。

2地名和民族名

碛、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阴山、天山、安西、单于、凉州、长城、玉门关、古道、荒城、阳关、金河、黑山头等。

碛:水中沙堆,引申为沙漠。如岑参《碛中作》,就是指诗人在万里沙漠中所勃发的诗情。

碛西:是唐朝对西域的称呼。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里的碛西就是指安西都护府。

轮台:轮台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是古西域都护府所在地。例如南宋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诗句,就是指诗人即使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龟兹:又指龟兹国,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又称丘慈、邱兹、丘兹,为古来西域出产铁器之地。例如“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夜郎:是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之一,后来又神秘消失的蛮夷古国,原居地为今贵州西部、北部、云南东北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例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黑山头:古城名,该古城为辽代遗址,因在额尔古纳市黑山头而得名,蒙古汗国时期,额尔古纳河流域为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撒尔封地。

3景物

大漠、烽烟、长河、烽火、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

诗人往往借助“大漠”“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往往为诗歌创设壮阔的背景。黄沙、风雪等往往暗示战士们生活的艰苦。大雁、秋月则常常和征人思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775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