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与《阿甘正传》
--选自《恍惚的世界》
智力是指个体的精神作用各个方面的有效性,并特指人的理解能力、学习与回忆能力以及思考和推理的能力。由于无法直接评估或衡量这些能力,人们只能从评估个体在不同场中的行为来推测一个人的智力程度。因此,心理学家们对于智力的定义并不统一,对于可测量的智力因素到底有多少也不一致。
起初,人们认为智力是大脑的天生能力,是区分高度进化的动物与低等动物、天才与普通人的标志。但现在的科学家认为,智力的发育虽然部分是由遗传所决定,但主要决定于个体生长的那个环境中的刺激或抑制因素。
另外,也有人认为智力是思维的独有或整体特征。但实验表明,智力所包含的众多因素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可以区分的,如语言、空间、记忆和推理能力。因此,最好把智力看作是许多高度分化、相互重叠的技能的综合体,而不是一种单一才能。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对智力的看法完全不同,他强调,儿童的精神发育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复杂性和合理性逐渐增加。皮亚杰不仅对智力进行测量,还探索了儿童思维的局限性和成长过程。
现在,智力水平一般是通过智力测定来评估的。智力测定属于心理测定中的能力测定,心理测定是衡量个体间差异的一种方法,通过评估个体的反应来预测或着决定其将来的行为,能力测定衡量的是个体的语言或操作技能,其标准是普通人的平均水平。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内最早使用发育量表来预测学习潜力。这种量表包含一些测试智能思维的小任务,通过交谈个别进行,根据儿童的心理年龄安排相应的任务,然后评分,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的比率就是智商《1.Q.》。稍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特曼根据该量表的译本进行了扩展,并按年龄梯度进行了标准化,形成了今日我们所熟知的斯坦福一比内量表。1939年,在纽约贝勒维医院工作的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发表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第一版,包含11个测试项目,6项为语言,5项为操作,结果根据一个语言分、一个操作分和一个总分判定。这两种量表的更新版本至今仍是测定儿童和成人智力水平的主要工具。
1917年,美国军队采用了团体智力测定,通过问卷可以同时测定一组人群的智力。以后,许多这样类似测定经过修订。被教育、就业机构采用。这些测定的平均智商标准均为 100分,不论年龄。精神发育受损者的智商可低至40而智能极高者可达 160分。
智商并不是一个恒定的数值,虽然婴儿发育水平已经可以测定,但5岁以后进行智商测定,才有可能预测成年后智力状况,12岁起,智商基本上与成年后智力水平相一致,但仍有大幅度波动的可能。要指出的是,用智商来预测学习成绩或日常生活能力时,需要特别慎重,因为除了智力,学习成绩至少还与兴趣、家庭支持及教育质量有关,而事业成功与人格、机遇及专业技能更为有关。
被不同家庭抚养的孪生子智商比较接近,由此说明遗传因素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许多证据表明,生活在高度贫乏环境中的儿童一旦转移到刺激丰富的环境中,智力发育相当迅速,最有效的刺激包括母亲与孩子的嬉戏、谈话和互动作用。母婴健康和营养水平的改善也有一定作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让孩子聪明的办法就是这么简单,譬如,进行课外辅导不会有持久效果,训练孩子应付智力测定的技巧只能提高智商得分,并不能因此改观其整体的智力水平。所以,智力测定,特别是集体测定,经常会得出不正确的结果,具有误导作用。不过,如果注意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并在训练有素的专家的操作和诠释下,这种测定仍然是有一定预测和诊断价值的。
目前有争议的是,智力测定反映的究竟是个体的遗传或先天才能,还是其养育方式、社会背景和教育程度。智力测定最初的目的是衡量个体的潜能,不考虑文化背景、金钱或权力的影响。但时至今日,智力测定更多的是衡量个体的成就(如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而不是其能力的倾向性(如学习的潜能),这样,那些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孩子便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某些评论家认为,智力测定已经沦为歧视底层社会或贫困儿童的工具。上述两种观点都得到有力的研究证明。美国喜剧片《I.Q.》也对此进行了探索。
《1.Q.》的故事发生在50年代初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物理学家凯瑟琳和汽车修理工埃德一见钟情,并受到她叔叔的撮合,她叔叔就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埃德是个自学成才的发明家,喜欢摆弄机械,虽然没读过几年书,但已经在思考冷聚变与核动力宇宙船的关系。凯瑟琳的择偶条件是智商,在原来的男朋友詹姆斯和埃德之间摇摆不定,詹姆斯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实验心理学家。但爱因斯坦喜欢上了埃德,认为他善于体贴人.便代他写情书并把自己早年的一篇论文给他,让他冒充物理学去参加一次国际学会议。论文一鸣惊人,埃德被誉为天才。詹姆斯心存不服,当众测试埃德的智商,得分高达 186《I·Q·》当然,这是爱因斯坦在背后授意的结果。凯瑟琳宣布要和埃德结婚,詹姆斯则在一旁竭力证明埃德是个骗子。艾森豪威尔总统到大学来访问,希望埃德加入冷聚变火箭研制计划。詹姆斯在新闻发市会上称埃德的论文是剽窃之作,但爱因斯坦站出来挽回了局面。影片结束时,爱因斯坦和同事们告诫大家不要让头脑干扰了感情。
《IQ》拍摄于1994年,导演弗雷德·谢比西,主演蒂姆·罗宾斯和梅格·瑞安的对手戏相当默契,沃尔特·马托扮演爱因斯坦。配乐是异常多产的好莱坞著名作曲家杰瑞·戈德史密斯,他曾为《巴顿将军》、《NI的秘密》、《昏迷》、《与敌共眠》等无数巨片配乐,本书中提到的《弗洛伊德传》、《休克疗活》、《痛苦与狂喜》、《精神变态者II》、《本能》也是他的作品。 1994年还发生了一件与智商有关的大事,这就是《阿甘正传》。这一年,《阿甘正传》席卷了奥斯卡奖的大部分奖项,获得了各界上下的如潮好评,成为有史以来排行第三的盈利巨片,全球主要报刊都为此发表了社论。影片原作成了畅销书,不少台词成为流行的格言,阿甘主义成为人们崇尚的处世哲学。《阿甘正传》已成为一种通俗的大众文化现象,它的成功称得上是 1994年的世界级新闻,但影片本身并不出色。
《阿甘正传》虽有着史诗片的形式,但缺乏真正的深度与共鸣;它有着讽刺片的花哨噱头,但缺乏始终如一的立场;它有着历史反思片的外表,但又缺乏敏锐的批判性。套用剧本中的一句话,《阿甘正传》不是一部聪明的片子,但是它懂得什么是爱,演技派小生汤姆·汉克斯出演影片智力低下的主人公,赢得了亿万观众的爱。 在此之前,**从未表现过像阿甘这样的人,即使有,也可能落入俗套,因此《阿甘正传》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阿甘正传》是一部喜剧,可以说是一段历史,或者说是一场梦。 埃里克·罗斯的剧本具备现代小说的复杂性,而没有现代**的公式。主人公阿甘是个很正直的人,智商只有75,他在50-80年代这动荡的三十年中经历了美国历史上所有的重大事件。他在这些变迁中得以幸存下来,而他用来保护自己的只有诚实和正派。
智商70-84者在分类学上归入边缘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这类病人看匕去大多身体健康,没有低智商者常有的那种特殊的面部特征,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也还可以,但抽象思维能力减退,思维的广度、深度与机敏性较差,不能完成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根据他们的性格脾气特点,大致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类。不稳定型者常常煤煤木休,手脚不停,缺乏自知之明,容易使人讨厌或遭到戏弄。稳定型,也就是阿甘们,一般较安静、听话、易于接受教育,能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老老实实地工作和学习,容易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照顾,而且由于不善于投机取巧,工作反而比别人扎实。国际分类未包含边缘型智能发育迟滞,但中国分类将其列入。
然而影片并非是关于弱智者情暖人心之类的故事。这种分类实在太局限,容不下《阿甘正传》这样的巨片。它更像是通过一个不那么愤世嫉俗的实事求是者的眼光对我们时代所进行的反思。好好认识一下阿甘,观众们就会理解为什么聪明过头会被人瞧不起。阿甘的聪明恰到好处。 影片中充满令人捧腹的笑料和无声的真理,演员的表演在喜剧和悲伤之间保持着扣人心弦的平衡。汤姆·汉克斯大概是唯一适合担当这个角色的演员。在看了他是如何将阿甘演绎为一个如此具有尊严、如此勇往直前的人之后,我们想象不出还有什么人能负此重任。的确,刻划人类的正直品性是汤姆·汉克斯的拿手好戏,无论是《西雅图不眠夜》中患失眠症的丧偶父亲,还是《费城》中患爱滋病的同性恋者,他饰演的人物总能面对困境使自己活得比常人更有意义。 阿甘头脑简单,但脾气很好,他在佐治亚州萨凡纳的一个公共汽车站等车时乐意将自己的故事告诉每个想听的人。阿甘四十年代生于亚拉巴马的格林堡,智商低下。母亲经营包膳宿的公寓,意志刚强,全心全意照顾他,拒绝送他到特殊教育班去,以免对他更为不利。她为纠正阿甘严重的脊柱侧弯,给他穿护腿,但是从不批评他的想法。当别人骂他愚蠢时,她就对他说:“愚蠢人就是要干愚蠢事。”阿甘做不来任何有难度的事情,但当他的护腿拿掉以后,他跑起来就像飞一样。人学第一天,阿甘与珍妮交上了朋友,使珍妮得以暂时逃避她父亲对她的肉体和性虐待。一天,当地流氓向阿甘扔石头,珍妮叫阿甘快逃,阿甘脱下护腿,飞一样逃走了。
几年后,飞毛腿阿甘加入橄榄球队,并得到体育奖学金进了大学。这种笑话以后不断重演,在他一生中经常带给他好运气。阿甘成为全美橄榄球明星,在白宫受到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大学毕业后,阿甘入了伍开成为模范士兵。他是黑人布巴最好的朋友,布巴也来自南方,智力低下,但心肠很好,他梦想拥有一条捕虾船。他们一起去了越南,成了丹恩中尉的手下,丹恩的祖上参与共牺牲于美国的历次战争中。在一次进攻中,阿甘救了队伍中大部分人,但布巴却死在他的怀中,丹恩中尉也失去了双腿。在部队医院养伤时阿甘学会了打乒乓,回国后,他教医院中其他退伍士兵打乒乓以鼓舞他们的土气。后来约翰逊总统授予他荣誉勋章。 阿甘一生中常与珍妮重逢,珍妮的生活道路与阿甘截然不同。在艾比·霍夫曼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反战集会上作了演讲之后,阿甘又与珍妮短暂相聚,珍妮这时已是一个据皮土。这对恋人重又各奔东西。阿甘在纽约遇到丹恩中尉,丹恩坐在轮椅上,消极怨恨,他们。之间闹了不愉快,但仍是很好的朋友。阿甘加入乒乓球队访问中国,标志着缓和的开始。阿甘还见到了尼克松。阿甘为纪念布巴买了一条捕虾船,一场风暴使他的生意兴旺起来;他还买了苹果电脑公司的股票,虽然他只知道那是一家果品公司。阿甘的财富通过走运的投资不断增长,而此时珍妮在加州正滥用毒品,无异于慢性自杀。 阿甘的母亲死于癌症后,阿甘重新回到格林堡,珍妮也回来了,他们谈起了恋爱,但她很快又走了。阿甘决定去流浪,结果却徒步横穿了美国,在他三年的旅途中,引发了全国性的慢跑风尚。回到格林堡之后,阿甘收到珍妮的来信,邀请他去佐治亚州的萨凡纳,阿甘发现珍妮变了样,正全心全意抚养他们的孩子。这对恋人终于结婚了。他们在格林堡幸福地生活着,但不久珍妮死于一种不知名的病毒感染。阿甘继续做一个尽职的单身父亲。 作为美国国民性格拟人化象征的阿甘,正直、诚实、宽容、善良、忠诚,集传统美德于一身,他的生活代表了美国社会的主流,而珍妮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代表了反文化的潮流。她漂亮的躯壳里隐藏着一颗备受摧残的心,她辍学、吸毒、参加反战游行、宿情人旅馆、与毒品和注射器打交道。阿甘和珍妮代表了美国当代文化历史上所有的里程碑,而他们最终达成的和解象征着美国社会妥协的梦想。 阿甘牵着观众的手,走进历史的硝烟,让他们通过他的眼睛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温往昔的跋跄岁月,在思想上与他共鸣,从而卸去沉重的道德包袱,获得精神上的升华。越战老兵、精神科医生W·巴德·爱德华兹认为,《阿甘正传》对越战幸存者具有安慰作用。
尽管有其局限性,《阿甘正传》仍然扭力无穷,这要归功于汤姆·汉克斯精湛的演技以及工业光学与特技公司的电脑艺术家们制作的一系列历史场景,其逼真程度史无前例。导演罗伯特·赞米基斯深请特技的魔力,他曾执导《回到未来》和《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本片中地运用电脑图像处理技术使阿甘与真实人物一起置身于一些历史性场合中,如阿甘与乔治·华莱士州长一起站在亚拉巴马大学的校门口,阿甘教猫王扭屁股,阿甘三访白宫,越战时代阿甘在华盛顿的一次和平集会上演讲。在塑造丹恩中尉这一角色时也用上了特技,丹恩失去了双腿,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样,使人想起《生逢7月4日》的主人公罗恩·科维克。赞米基斯精心挑选了电视纪录片段,重新配音,来再现一些逗笑的场面,如约翰逊总统查看阿甘屁股上的伤口。影片中最令人愤饭的笑料是尼克松要求阿甘留在华盛顿,并建议他住在水门公寓。虽然早在《公民凯恩》和《变色龙》》中虚构的主人公与真实历史人物同台亮相已有过先例,但《阿甘正传》却代表了技术上的突破,木幸的是它在思想深度上远逊于光彩照人的前两部**,《阿甘正传》看上去就像它的主人公那么头脑简单。
《阿甘正传》即使算得上是部史诗片,那也是很肤浅的史诗。譬如它对越战的看法并非建筑于真实的历史回忆,而是从最有名的几部越战片中调用一些观众熟悉的场面拼凑起来的。事实上,导演再现每个时代的时间与地点时,并没有依赖于视觉感受,而仅仅是通过音响来实现的;一旦表现某个时代的代表性乐曲插入,导演的一半任务就算完成了。各个角色也是草草勾画的,珍妮经历中未交代的部分照搬了60年代的各个历史事件,可以追溯为广为人知的童年经历;丹恩中尉的形象则来自于《野战排》(有腿)和《生逢7月4日》(失去双腿)。 温斯顿·格卢姆的原作中包含了对种族主义和军队严厉的讽刺,但**中对此只是轻描淡写地唠叨了几句,它对本身所描绘的事件也态度暧昧。虽然共和党的一些要人把《阿甘正传》捧为恢复传统价值和谴责60年代反文化的宣传品,该片在很多地方却代表了好莱坞老派的自由主义:种族主义是错误的,战争是地狱,暗杀是卑鄙的,一本正经才是好样的。这部**不敢太得罪任何人。它使人舒舒服服的,自己也赚了钱。
为了达到它巨大的情感力量,《阿甘正传》亦迎合了美国人性格中较为低级趣味的成分,最明显的就是对唯知识论的不信任和对头脑简单必定带来好报的天真信念。弗兰克·卡普拉曾经摈弃推崇类似价值的人,但这部影片更暧昧、自相矛盾、模棱两可。赞米基斯的这部**可以说有心无脑。
傻人有傻福,人生有无数的可能,要相信会有奇迹。无论是从最开始的“跑”跑出了个大学毕业证,还是参军打仗,拆卸枪支,再到最后打乒乓球,阿甘这个角色一直保持着做事情专注的这一“傻子”的特点,或许也是因为这个特点才会让他干什么都会感觉就像是为他准备的一样。
周末的间歇看了 《阿甘正传》 这部**,其实这部**很有名,但是惭愧啊,我现在才看。而且还不是一口气看完的,分了好几次看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下面我来谈谈我对这部**的一些感受!
循例剧透 ,没错这个故事又是一个鸡汤故事,讲的是主人公阿甘于二战结束后不久出生在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一个闭塞的小镇,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妈妈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性,她常常鼓励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强不息。 让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并且认识了一生的朋友和至爱珍妮,在珍妮和妈妈的爱护下,都说上帝关上了一道门肯定会给你开一扇窗,阿甘凭着上帝赐予的“飞毛腿”开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 开始了他普通又不平凡的生日,先后成为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亿万富翁的故事
整部片子下来,阿甘的故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用一句话去形容就是,恰好印证了一句话,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 Life was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其实《阿甘正传》的时长不算短(2个多小时),篇幅架构也很宏大,而故事剧情的叙述方式,也不同于大多数**,全片以阿甘的视角展开,他就这样默默的坐在椅子讲着他的故事,会让你感觉好像并没有明显明确想要表达的主旨,更像是村口树下躺摇椅的老人,提一壶老酒,叼一支烟枪,缓缓给你讲述一段人生经历,他 只负责讲故事,至于从中得到什么,是你自己的事 。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今天的我就只想记录分享下2019年3月的我看这部**时的感受。(因为可能过段时间看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阿甘的故事其实不仅仅只是他的传奇平凡一生而已,还有折射出美国在二战后的一些历史,当然啦我历史不太好,这部分我就不细述了。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三个方面:个人成长、亲情、爱情 。
人不需要太聪明,你把该做的事做好了,结果上天不会亏待你的~
阿甘虽然智商只有75,但是他获得的成就却是很多高智商也未必能达到的。所以聪明是必要条件吗?亦或者是运气?还是命运?我认为都不是,人不需要太聪明,把你该做的事做好了,结果上天不会亏待你的!
只要认定的事情,像个傻子一样坚持去做好了!
只要你的内驱力足够强大,目标足够清晰,那就只管像个傻子一样坚持去做就是了!
只有做傻事的才是傻子
当有人问阿甘的“你是傻子吗?”这个问题的时候,阿甘的回答是“只有做傻事的才是傻子”。是啊,只有做傻事的才是傻子,有多少聪明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家人永远是你的庇护所和勇气来源的地方
影片里面阿甘的母亲一直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教导阿甘,即使智商不高、身体先天有点残疾,但阿甘的母亲依然让阿甘接受正常的教育,并且鼓励他乐于面对生活。
阿甘的母亲做了他人生路上的正确引导者,在阿甘练习用脚撑学习走路时,阿甘母亲说: “不要管其他人说他们比你强,福雷斯,如果上帝要让人人都一样的话,他会给每个人一双脚撑。” 作为阿甘坚强后盾的母亲在行为和精神上给予阿甘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阿甘的母亲虽然平凡、普通,但她的形象却无时无刻的透露出智慧,并用阿甘能听懂的言简意赅的话语影响着阿甘的一生。
她从来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将阿甘看作是一个“傻瓜”,面对别人对阿甘的嘲笑、质疑,她总是用独属于母亲的柔弱但不畏怯的强硬来给予回击。在生活上,阿甘的母亲给予阿甘无微不至的照顾,从没有因为生理的缺陷而想过抛弃阿甘,还用了一位内战英雄的名字来为阿甘起名字,在阿甘的身上赋予了希望与寄托。
在爱情上面,阿甘则教会了我:一 辈子只爱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感受
大概就是:我包容她,我不让她受到伤害,我接受她的荒诞,因为我想跟她在一起,我想这就是我爱她吧。
忠于承诺
阿甘和巴布的友谊如同阿甘对于珍尼的爱情一样纯粹。两人在军队里训练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太多的正面对话,但**将巴布介绍虾的时候用几个不同组的镜头很顺畅的连接让观众感觉印象深刻,特别是两个好朋友的关系一个不停的说,另一个只是不停的完成手头上的工作。
要不是巴布最后说"好像就这么多了"阿甘才给点反应,观众甚至都在怀疑阿甘是否有在听他的话。
所谓的真正的朋友应该珍视的是彼此最内心的想法,有时候需要的也仅仅是无声默记。阿甘和巴布的友谊并没有随着巴布的死亡而终结,阿甘在巴布身前答应过他两人合作做虾行,所以他要忠于承诺,于是丹中尉与他开始了捕虾的生活
片中有片羽毛一直飘舞着,我不知道,是否我们每个人都有注定的命运,还是我们的生命中只有偶然,象在风中飘,但我想,或许两者都有吧,也许两者都在同时发生着。
这一生,我们不知道,将会走过哪些路,遇见哪些人,看到怎样的风景,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但我希望,我们能够忠于内心,守护纯粹,保持善良,淡泊名利,为爱而活。
做我所想,爱我所爱,为心中所愿奋力而为,哪怕结局最终不尽如人意,但至少,我们曾经为之努力过。
在这短暂一生中,好好度过这漫长岁月,直到与世界临别之际,心中无愧,无憾。
做简单的人,追求简单的目标,真诚地生活。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评价这部**,这是一部能够温暖我一生的影片。这部**被列入了以后要和Mrright 一起看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