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蔓讲座:情感经验与教师成长

朱小蔓讲座:情感经验与教师成长,第1张

无锡市蠡园中学,朱小蔓讲座,2015年5月15日,

主题是《情感经验和教师成长》,一个多小时的讲座简明扼要。联系陶行知先生的爱的教育,联系当下的生命教育,朱教授的讲座勾勒一个大概的概念框架。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内在兴趣和热爱,来自于一种联结感的体验,一种重要的自我经验模式。这个和我最近阅读的书似乎有一些相关呢。《遇见未知的自己》《自我观察》《心灵神医》《亲密关系》,都是从建立身心灵联结的基点开始,走向积极情感的累积和负面情绪的澄清。这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自我经验模式的发觉和完善。人在关系之中运转,重新恢复当下教育情境之中缺失的联结感,为生命的成长接种“生命疫苗”(吉登斯)。朱教授引用并且强调了陶行知先生的话,为了爱的教育找线路,寻方法,造工具,使这爱可以流露出去完成其使命,引用了夏丏尊先生关于池塘改革的观点,朱教授指出,教师就应该做一名情感丰富的人,摒弃静态的、权威的、一厢情愿的、单向度的爱,在积极的对话之中敞开自我生命和不断成长,创生一种共同的、享用道德的教育生活。(《学会关心——另一种教育模式》)

构建一种基于人道的师生关系。价值序阶错乱导致情感矛盾,身心灵生命间发生不平衡,导致认知和情感的失调,身心的失调。支持学习者冒险,

其中有两大情绪情感经验对于教育者特别重要,一是积累正面的情绪情感经验,二是澄清负面情绪情感经验。在生命年龄的关键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里,生命中的正当的情感需求得到及时适切的回应,人藉此建立并不断积累、重温安全的、惬意的、友善、信任的经验,这在儿童期和少年期特别重要;她们是人性中的真善美的根,是日后自由飞翔的翅膀,也是现代高风险社会里能够识别和抵御诱惑与恶的生命“疫苗”(吉登斯)

——朱小蔓《情感经验和教师成长》

这两天读了朱小蔓教授推荐的书《学会关心——另一种教育模式》。诺丁斯的作品,一名旧时的高中数学老师,一位教育哲学家,一位课程专家。诺丁斯女士的视角比较广阔,她的几个观点值得当下学校教育的实践者们深深思考。人文课程(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不应该成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或者说核心任务。面对学生真实的生活,兼顾其未来,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才是学校最主要最核心的目标。

人的生命是一个身心灵相互联结、依存并且相互转化的统一体,它自身是不断内部循环的小宇宙。

同时,人的整个生命体又与外部世界、他人发生联结,在种种或远或近的关系(时空)中度过生命,获得属于自己生命的独特感觉和经验。

无论哪个方面都体现:人在关系中才能维持生命作为一个完整体顺畅“运转”,协调发展。

因此,为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与其他生命构建起怎样的内部关系?如何看待并且处理这种种关系?——既是道德教育永恒的话题,也是生命教育的价值意趣。

人与其他动物物种都有“生命”,不同的是只有人才有“生活”、有“生活史”,要“过生活”,这是一个从历史—社会—文化视角讨论人之生命的深刻命题。

斯特劳森曾经提出一个“经验之人”的概念。依他的理解不存在一个与肉体存在分开的“纯粹的自我意识”。他顾及到了具体感觉的身体性,而这种身体参与的自我感觉脱如果离开具体的时空(关系)层面是无法描述的。

德国学者费迪南˙费尔曼在《生命哲学》中进一步论证了“作为自我经验模式的生活经验”,认为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表示自我认同的。其中特别重要的认识还有:“生活是获得具体经验的媒介,这种媒介把客观的内容和主观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生命体内间际以及它们与外界的联结、依存和转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们可以作为客观知识进行认识,而基于联结感的主观体验则是人的生命现象独有的普遍性生活经验。

最为常识性的诸如:人类婴儿在母腹中觉知到与人、与外物的关联、联结,其发生在个体生命的最初几个月;人在生命终结前最难割舍的,对亲情、友情的感情依恋等等。

人类婴儿最初的联结感是混沌不分的。它渐渐在环境和关系中,在脑发育、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分化出种种我称其为联结感的变式情感。如——与人的亲近感、安全感、依恋感、信任感、同感共受、共情、同理心;——对其他生命物种的怜爱、欣赏和感情移入;——对超越物质、超越当下的憧憬、向往;对高尚、神圣的崇敬、敬畏,对绝美事物的流连忘返;——对知识间的奇妙联系、相似性、连续性的敏感、兴趣、迷恋、专注和追寻;

这种种反应着不同的生活内容,但却有相似结构的情绪情感是人的生命具体经验的表征,它是“被感觉到的意义”,有其内容和形式的“独立性”。它“以一种直接的方式,也就是人不能把主体和客体清楚分开”的方式发生。

虽然长期以来,不能从认识论哲学,从科学形态的心理学,以及从知识—理性—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殿堂登堂入室,但它们是人在生存活动中,在劳动、学习、交往、艺术审美活动和精神崇拜活动中获得的最真实可靠的自我经验。

如果真的关爱生命就不能不关爱这些生命的自我经验。

因为,当种种变式的主观联结感在生命体内产生,生命的内外关系便呈现出和顺、通畅、惬意、兴味盎然的情绪情感;相反,如果联结感出现阻滞、割裂,它表现为生命的内外关系不畅、情绪沮丧、扭曲、了无兴趣、压抑、疏离、自我封闭、防御和逃避等等的倾向。

而且,它们并不只是人的封闭的内心生活。它们是生命活动最具动力性的机制,影响生命状态,所以又是生命态度形成、稳定为人格、性格最丰富稳定的来源。

其中有两大情绪情感经验对于教育者特别重要,一是积累正面的情绪情感经验,二是澄清负面情绪情感经验。在生命年龄的关键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里,生命中的正当的情感需求得到及时适切的回应,人藉此建立并不断积累、重温安全的、惬意的、友善、信任的经验,这在儿童期和少年期特别重要;她们是人性中的真善美的根,是日后自由飞翔的翅膀,也是现代高风险社会里能够识别和抵御诱惑与恶的生命“疫苗”(吉登斯)

同时,这类正面情感经验保障着个体生命在正常的体力、智力、交往活动中获得重要的自我价值感体验,表现出学习创造的勇气、兴趣和意志力。

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支持学习者放松、安全、惊异,敢于冒险、不怕嘲笑和挫折以及情绪专注、执着于兴趣、坚韧等等智力品质。

相反,在不利成长环境及缺乏基本人道(仁爱)关系下产生的负面情绪,尤其在神经脆弱的儿童期,其长期持存造成的自我价值感、自尊心、信任、爱的愿望和能力受损,对其性格、人格、价值认同带来创伤性影响(这会造成人格障碍等等问题);

(人又是个有价值层级的意义系统。当生命的某一需求得不到及时回应,个人感受因身体、气质、偏好及当下情境与心境的不同,价值序阶(preference-hierarchy)容易出现错乱,导致人的情感矛盾、跌宕起伏,不同侧度的生命间会发生不平衡,其中因认知与情感的失调、身心的失调而构成的伤害在人的生命系统中是至为关键的,又是中介性的。因此,一方面,我们希望人在生命幼年、少年时期的正当情感需求能得到及时和适切的回应,以此形成对他人以及共同体的顺畅联结及其信任感,从而可以在正常的体力、智力、交往活动中获得自我价值感以及亲社会的心理倾向和能力,同时,也通过促进人的理性判断力和意志的增长,使人有条件在价值序阶发生错乱时经由情感澄清而重组生命情感经验,恢复自我同一感,重新达至精神安宁。)

失调的情绪需要经历情感澄清:认知活动和意志力为激活,人的联系感体验被勾连和接续,情绪情感被修复,恢复了自我同一感;生命经过动态搏击、返回平衡态,重新达到精神安宁。

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学所关注的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最关心的是个体活跃而有意义的主观联结感是否产生了?关心它们因什么而产生?它们是如何断裂和被破坏的?又是如何得以重续的?

综合上面并且结合生命经验:

——生命以及生命关系顺畅,来自一种与己相关的、切己的、合意的生命能量补给(介入);

——这需要一种“热认知”:具有个人境脉的具体化知识;

——而不仅仅是一种“冷认知”,被客体化的普遍知识及其认知形式来救赎生命(包括自我救赎)。

它们是怎样的力量?怎样的知识?怎样认知?怎样的能力?

——梳理人类的教育史,不难发现并一再被证明,那是一种永不消退的教育爱。——优秀卓越的教育家经由个人生活经验、教育活动经历,几点个人体悟,从心灵内部释放出来的见识、智慧和精神;爱自己,爱孩子,爱他人,爱大自然,爱人类正义创造的世界;它是高度综合的情感,不仅是由道德的感性层面发轫的情感,也是身体行为参与,灵性层面把控坚持的信念和信仰。

古往今来,无论东西方,凡是称得上教育家的,皆信奉和践行爱的教育、教育爱的精神;它超越民族、国界、意识形态,也往往超越自己的时代。

——通过爱的力量,在“爱力”、“爱心”中,生命才可能以整全的状态建立更好的自我内部以及与外界他者之间的联结并获得意义。当教育性的关爱之光照射生命,便是一种激活生命,穿透生命关系的伟大力量。

陶行知是中西文化交融,并且走向现代的伟大典范。

办晓庄乡村师范是他“爱的出发地”,“爱满天下”是他风尘仆仆的教育实践,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培养具有真善美人格的“活生命”。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爱的彻底”,定格了他完美无缺的生命形象。

他坚信,有了爱,就不得不,为了爱的教育“找线路,寻方法,造工具,使这爱可以流露出去完成其使命”,引用了夏丏尊先生关于池塘改革的观点。

翻译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的夏丏尊先生当年曾经把一些教育改革不能成功的原因评价为,总是企图在改变水池的外形,而忘却了池中最根本的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般。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前苏联(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高度强调教师情感素养的教育家。“真正的教育家向来就是情感丰富的人。他对欢乐,对忧愁,对令人担心的事都有深刻的内心体验。儿童若能从他老师的这些激情中感受到他的真诚,他们就会信任他。”

“教师合理使用对儿童的权利,这是一个重大的创造过程。它要求教师要有善于深入到儿童思想情感世界中去的热忱和善于理解儿童语言的能力。”

美国教育学者诺丁斯倡导“学会关心——另一种教育模式”,标志着现代之后,对于教育爱的突破和超越。她强调构建关爱的关系。在爱的觉察、回应和调适中,在榜样、对话、求证的实践过程中相互生长爱的体验和能力,使彼此共同创生和享用道德生活。

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摒弃权威的、静态的、一厢情愿的、单向度的爱。

教师就应该做一名情感丰富的人,摒弃静态的、权威的、一厢情愿的、单向度的爱,在积极的对话之中敞开自我生命和不断成长,创生一种共同的、享用道德的教育生活。(《学会关心——另一种教育模式》)

故现今时代不要求教师有完美的生命和强大的教育爱力和爱能。但师生的生命状态一定会在教育过程中“出场”和“较量”,师生身心灵的各个侧度的生命样态都会通过情绪情感表征出来。

我们可以把教师的情感品质和能力视为教育的爱在生命教育中的“观测点”和“标志物”。(理论到这里收回来了,要画一个圆圈。原来从个体内部,还有个体联系内外的联结很细微的地方发散出来,身心灵,到教师和学生之间,到身心灵成长的各个阶段,从联结到关爱,再到教育爱,似乎老调重弹了。到后来,增加了双向的,动态的特点。这是新颖的。这里又回到了教师的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又收回来了。)

教师需要具备有关生命现象及其处理的知能条件,但根本上还在于教师自我生命的不断敞开和成长。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敞开自己与学科、知识之间的情感联结;

——在师生交往中敞开与学生真实的生命联结;

——在与教师同侪分享职业生命的联结、分享跨际知识的联结。

学生联结感的体验:(与知识、与其他生命、与自身,)的建立或破坏,与教师生命敞开的勇气和及习惯密切相关。

在学校中,教师是发现、回应、建构学生生命联结的主导者。这需要教师具备情感表达与沟通的意识和能力。香港田家炳教育基金会《教师情感素质提升行动》项目,以教师情感表达为切入口,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就教师情感表达的表情和语言和行为展开行动研究。

情感表达在情绪能力范畴中更有综合性,更为直观的特点。它包括表情、肢体表达、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它以情绪辨识理解为基础,有适切回应、对话求证和情绪管理的能力;因此教师的情感素质在本质上源于教师内在的人文精神与修养,但情感表达具有一些显性的可观测的方面,可以通过行动研究加以锻炼和改善。

教师专业发展之路需要从长期的单向的、齐一性的要求,转向更加重视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自我经验模式;鼓励教师主动建构有关爱的师生关系,从生命内部生长起敏于和愿意建立积极联结的正面情感经验,以跟进生命教育推展趋势。

如何为教师成长提供精神上、生命性的支持性环境,则是未来一个时期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管理改革需要着重考虑的。

他的大逻辑没问题。毕竟也是干过天猫店的人,确实蹭他流量黑他的也不少,但是有一点,那些人还真的不高级。比如一哥们说参哥开淘宝店,前期靠刷单,实际上做运营的都知道,刷单常规操作,只是拉流量的一个手段而已。

很多人说自己被骗了,是因为他们太想快速成功了。比如我交了这个学费,我一定要挣回来,短期内,大家都明白不可能的啊。

他的视频,感觉这人性格应该挺复杂的,属于“看人下碟”,说话的时候会有一些看起来并不是很好的小动作,比如说话的时候不经意的眨眼,歪脑袋什么的,这些小动作其实蛮减分的,我可能刷到他二三十次才认真看了他的第一个视频。

与赤焰男孩和Steven同样情感创业博主完全不一样,他比较野路子,说的东西穿着都没有那么高大上,土嗨,完完全全商人的思维模式。 他输出的情商,人性理论。不是因为他的内容多好多新鲜多专业,完全是因为抖音门槛低,情感博主稀缺,做了多年电商,他懂抖音运营。

但他的视频是有干货的,我现在还蛮欣赏他的土嗨野路子,没有那么多正能量输出,降低你对人性美好部分的期望值。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 力 》这一科目中,每年都会考到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点。其中,情绪的分类是一大考点。关于这部分知识在考试中要以单选题为主进行备考,主要进行例子型考查,考查考生该例子所对应的情感的分类。因此,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对于情感的分类,可以分为道德感、理智感、以及美感三大类。

1道德感

说起道德,大家自然会想到“社会道德”一词,也就是面对社会道德的抉择时,我们用道德标准去评判事物或言行是非、善恶、美丑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荣八耻等一系列的社会规范去评判社会行为。例如有: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等情感体验。

所以,在考题中涉及到人利用社会公德或爱国主义情感去做出行为选择时大部分说的都是道德感。具体包含以下几类:

对自己:因考试作弊或做错事而感到愧疚;

对同伴:乐于助人(帮助别人所产生的情感);

对家庭:儿不嫌母丑,子不嫌家贫;

对祖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社会: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所体验的情感等。

2理智感

理智感涉及认知过程中,我们去认识真理、维护真理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所以,在考题中,不论主体谈到的是学生还是科学家,如果涉及到了对知识或科学的探求都属于理智感。具体包含以下几类:

从学生角度出题:学生花较长时间解出难题。

从科学家角度出题:经过长期实验,终于发现科学的奥秘。

3美感

美感自然会涉及到美丑评判的审美标准,用这种标准去评价事物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就是美感,如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在考题中,美感设计较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艺术美:对艺术品(如音乐、画作等)的赏析。

例题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自主感

解析答案:B。本题考查情感的分类。

选项A,理智感是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对于不懂的问题表示好奇或喜欢提问,体现出一种求知欲。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选项B,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对行为进行评判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如对是非、善恶、美丑等产生的情感体验。

选项C,美感是指用审美标准去评价事物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选项D,自主感是儿童具备自我意识的体现,是自己的事情要由自己做主所产生的情感。不属于情感的分类,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题干中幼儿看到同伴欺负别人感到生气是因为替弱者打抱不平,看到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是因为有了助人为乐的情感。因此属于道德感。故正确答案为B。

首先要解开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自己合理的要求,满足学生内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置的作业也应该具有不同层次,体现课程的选择性,适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趣味性。心理学家认为,当某种事物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能立刻创设这种能满足学生兴趣的情境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充满激情的。

  当前新课程改革,教学中情感因素被提到一个新的层面,内容变得更为丰富,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变化已成为课改的重要内容。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达到教学目标,增强学习效果。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等各方面,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情感教学对于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方式。下面结合本人课程改革中几年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谈谈倾注情感于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情感投入,以爱联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的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我利用课余和下班辅导的时间,深入到我所教的班级,关心他们,与学生们一起拉家常。在学习、生活和思想方面,逐步和学生拉近距离。如学生有烦恼了,会主动的找我来谈心,诉说心中的烦忧:学生有疑问了,也会主动来问我,竟然会英语呀老师;昨天我遇见一件害怕的事情,今天手都还在抖,老师你帮我疏导疏导吧;在星期五学生回家时,路远的同学有时车费不够,我会立即给他们解决;这些小事,赢得学生的敬意。学生把我当成知心的老师的同时,更多的是把我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真情实话,以情诱学

师生之间只有形成了情感的连接点,才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师生的情感共鸣,既有肋于学生自愿打开心灵的大门,将外在教育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要,同时又是学生进一步把思想转化为行动的催化剂。那么,师生情感的连接点如何建立起来呢首先教师要爱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以自己真挚、热烈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将情感的暖流注入到学生的心灵,使孩子获得爱的满足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以情诱情的目的。在讲到有关自立这一课时,结合当前大学生找工作的事例,到公司应聘的情形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时而替他们担心,时而替他们着急,时而又替他们欣喜。最后结合自身当我们长大时必须能够自立自强,这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立足社会的必备素质。课后还有同学追着你问这问哪。所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情和真意。

三、以情明理,探究目的

每节课我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同时,注重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兴奋,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亲切,使学生的情绪随着我的语调而变化。如讲“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一框内容时,通过教材中的四幅(党的四件代表性的大事)的讲解,以饱满激烈的热情,引导学生回顾中国******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以及***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让学生很自豪地认识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后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个问题,“中国能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很自然地回答出:“是党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果。”

四、故事渗情,吸引学生

教材上的例子虽然多,但有的例子时间较远,我就进行增补。如讲“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内容时,要求学生懂得每个人应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高春娜和徐洪刚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事迹,是青少年学习的好榜样。讲“公民的义务”时,举洪战辉孝老爱亲的事迹,我还从今年青海玉树的抗震救灾中动人事迹感化学生,以及学生参与捐款的感人场面使学生深深地懂得:履行义务,服务社会,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能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五、事实育情,例情交融

我还注重选用事实,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如讲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我利用农村还存在着讲家族势力,讲拳头的封建观念残余的影响,一些农民计划生育观念淡薄,利用外出打工的机会,超生、多生,不生一两个儿子誓不罢休的事例,结果给家庭的生活,子女的学习以及给国家带来负担。学生认识到人口剧增,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受直接影响,从而懂得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国策的重要意义。讲保护环境的国策时,结果当地原是茶油出名的的乡镇,而近几年由于农民环保意识观念不强,各村一些相关的保护茶林的措施不得力,大部分村庄的茶林被大片大片的烧毁,变成光秃秃荒山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自觉增强环境意识,宣传环境知识及意义。

实践证明,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学好知识,才能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激发学生爱学、学会,掌握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质。

我是一个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学习了有关教师技能方面的知识。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班集体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教师要热爱每一位学生,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德,也是教师的职责。再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抵御各种诱惑,让学生在心灵深处筑起自我心理防卫的功能体系。教师特别要注重在课后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一般可以一起参加什么活动之类的

1、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何愁教不好他们自己也会学了

2、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

3、教师自己要有文本解读能力,课堂上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要重视教学,培养学生用“我手写我心”文章不在于技巧,关键在于富有真情实感

5、掌握一些实用的教学法,多向名家学习,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技能和方法,比如老一辈的教育家一些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特级教师的教学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970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