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践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第1张

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东莞市麻涌镇第三小学

徐丽荷

摘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那么,教师应当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欲望,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和学的效率;第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第三,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兴趣  自主  课外

阅读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途径。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是继承优秀文化财富、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使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收集、处理与文本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并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和情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教师应当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的养成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保证,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介绍好书、好文章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推荐给学生的阅读材料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些文章应力求文质兼美,能够体现现代意识和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童心童趣,能够折射出儿童的心理世界、情感世界和想像世界,语言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故事诱读培养兴趣

小学生听说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现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所以,当老师讲完故事,可以向学生推荐有关书籍或文章,这时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激励学生想象激发阅读兴趣

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都是有限的,而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却是无限的。只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以“有尽”的“言”中领悟到“无穷”之“意”。如教学《小珊迪》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小珊迪被撞伤后是怎样嘱咐弟弟给先生送钱的。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有兴趣与思考余地,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自然也就“爱读”了。

3、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在低年级教学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等方式。在编一编、演一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从而达到享受阅读的乐趣。

如,我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时,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思想感情,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扮演角色,表演课文内容,改变以往学完了课文后再表演的教学过程。在角色表演中,我还设计了各种道具,如"父亲"的衣服,"母亲"的假发、披肩等。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五官充分调动,主动参与,兴趣盎然。每次表演完后,我都安排了学生的互相点评。为了表演得出色,也为了评得有理,学生主动去学习内容,去探究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参与由原来的表面化向探究性发展,提高了参与的质量,学习效果非常好。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巩固阅读的兴趣

为了促进学生认真读书,提高阅读质量,可以尝试开展朗读比赛、办读书剪贴报、手抄报,开展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展示优秀读书笔记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二、以学生为主体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提倡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乐学”的美好境界。

(一)、变“学习性阅读”为自主性阅读、合作性阅读、探究性阅读。

1、自主性阅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要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伙伴等进行富有个性地阅读。

每一个人的学习都有自己的方法,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方法。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冒出创造的火花。

2、合作性阅读

合作性阅读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操作中首先要科学分组,人数适宜,人员组成要考虑学生的层次差异。其次要选择时机,根据阅读内容、要求、学生的学习需要,相机设置合作学习,不能将它作为课堂的“摆设”。再次要明确阅读任务和要求,教师要把合作性阅读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清楚明白地告诉学生。另外要给学生足够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等等,但对话的中心是学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在阅读中自行构建文本的意义,而不是由教师分析它的意义,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 其次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不同,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可以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做出反应,可以对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异想”,也可以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写作意图进行比较,或为文本内容和表达另行设计等。第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正自己的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并不是说教师就不重要了。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教师充当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在阅读中起向导作用,如上文所述,一方面,在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去阅读,要及时提示点拨学生各抒己见,并在这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地位,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提出有新意的观点看法,第四,注重情感体验,丰富阅读内涵 ,语文学习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语文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英雄人物的故事,山水秀丽风光,自然科学常识,童话寓言故事等,不仅有生动故事的感染,优美语言的欣赏,而且有人文品质的熏陶,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设计全程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陶冶情操。

三、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主动意识,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一)、科学指导,方法得当

“授之以鱼弗若授之以渔。”如果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学习方法,培养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等于得到了“捕鱼的方法”,有了“点金术”,就获得了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有效工具和基本途径。课外阅读不能书单一开就完事大吉,要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就一定要做课外阅读指导,尤其对那些有一定深度的课外读物更应如此。对有些读物,教师事先点一点,指导一下,学生阅读起来就省力得多,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对有些读物,如果教师在学生阅读后做些分析评价,学生会豁然开朗。就辅导形式而言可以多种多样,如开设专题讲座,出黑板报等等。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这不但有益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二)、重课外积累,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量的阅读才能明白语文中的奥秘。而相对于有限的教材来讲,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练习的一项主要内容。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问语文学得好的人,大多都是课外看书看得比较多的人。针对目前小学生积累明显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如对五六年级的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分量很大,也是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靠老师的强制来完成。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个个都很浓厚,部分学生对于看那些书感觉茫然,这就需要加以正确引导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必须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因此,布置的内容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课前布置阅读。

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主题相仿,相反或相关的内容,往往容易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教《种一片太阳花》前,指导学生读有关介绍太阳花的书籍、文章,使他们对花有一定的了解,并在课内提供机会,让学生把课外学到的知识进行记录,积累,交流、介绍。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激起他们更大的课外阅读热情。

2、课后推荐读物。

引导学生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冰心的《忆读书》,巴金的《鸟的天堂》后,分别推荐学生借阅这些作家的有关文集。这是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也可以指导他们在学了有关课文后,寻找类似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以拓展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这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依据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以教学理论为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学生与教师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赖雪萍 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J] 吉林教育:综合 2009,(6):61

2、邹小红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J]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9,(6):19-20

3、刘翠芝 精心设计活动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J]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09,(8):35

4、朱娣 激发阅读兴趣 指导课外阅读 [J] 江苏教育通信 2008,(3):35-37

5、朱小燕 倡导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性 [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3):30

大学舞蹈教学中情感表现力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表演的艺术形式,其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舞蹈中的情感表现同样也是需要一定的表达手法,而且,舞蹈很多表现情感的方法都是以夸张为主,能够重点突出人物内心的情感。

 摘要: 如今的大型舞台表演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舞蹈,其情感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舞蹈表演会非常机械化。目前大学舞蹈教学非常广泛,很多大学都开设了舞蹈教学课,舞蹈也成为了大学生非常喜爱的课程。本文重点探讨大学舞蹈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式。

 关键词:大学;舞蹈教学;情感表现力;细节表演

 舞蹈是一种传统艺术,最初是完全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不断变迁,舞蹈慢慢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姿态。由于现如今的舞蹈往往都是以演出方式出现的,使得有很多舞蹈脱离其本质,逐渐变得商业化、机械化,使得观众无法体验出情感所在,舞蹈也单纯地变成了表演。所以,在大学舞蹈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把基本功练扎实,而且还要求把情感表现加入到舞蹈教学之中,将机械化的舞蹈注入生命力,提高舞蹈表现效果,让观众体验到舞蹈所带来的情感艺术。

 一、大学舞蹈教学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作用

 (一)让学生对舞蹈领悟更加深刻

 现如今的舞蹈作品很多都是由故事改编的,加强大学生情感表现力,能够让学生更加领悟故事中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对舞蹈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舞台表演中,能够加强舞蹈效果,把感情表现以及舞蹈动作进行有效融合,更能提高舞蹈表演的渲染力,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舞蹈的理解能力,让舞蹈表演更加自然、和谐,与观众产生共鸣。

 (二)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舞蹈是以肢体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一个好的舞者通常是以舞蹈情感来领悟舞蹈动作。如今大学舞蹈教学质量不仅仅是指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技巧、舞台表演能力等方面,其情感表达更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舞蹈情感表现力的提升,这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能为学生的舞蹈生涯奠定更好的基础。

 二、提高大学生舞蹈情感表现力的有效措施

 (一)加深学生对舞蹈故事背景的理解

 舞蹈教学不能局限于动作,舞蹈教师应该对舞蹈作品进行全面的剖析,让学生对舞蹈背景进行充分的解读和理解,把作品的内涵理解透彻,之后带入情感进行舞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整个舞蹈作品相关信息,将舞蹈作品的`背景以及当时的创作条件进行解读,让学生了解作品人物、背景、生活环境、民族文化等内容,从而让学生深入作品人物内心,进而引起二者的情感共鸣。舞蹈教学最重要的是舞台渲染力以及舞台的整体效果。在舞蹈教学中,情感表达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应该根据舞蹈的情感变化,不断改变教学过程中舞蹈形式以及情感转变,调整学生的表演节奏。教师要重点讲明舞蹈情节的感情基调,辅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总之,一个带有情感表达的舞蹈,是由意转化为形的方式出现,这样才能让舞蹈展现出真正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审美情趣

 想要加强大学生舞蹈中的情感表现能力,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才能有效提高情感表现能力。作为一个舞蹈学生,首先要懂得如何去欣赏舞蹈;如何能在优美的舞蹈中正确领悟其情感表达和艺术精华。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审美,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舞蹈艺术的魅力。

 (三)培养学生在肢体语言中融入情感表现

 舞蹈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依然是肢体动作教学,很多人都说舞蹈难学,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舞蹈教学初期,单一的动作过于乏味,以及练习过程中会吃很多苦。在这种情况下,舞蹈教师可以把舞蹈教学前期的基本动作与情感表现融合在一起,例如一个动作可以表现多种情感,教师在前期教学中,把情感表现意识传输到学生脑海中,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情感来演绎同一个动作,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在前期训练中的乐趣,而且能够潜移默化提高舞蹈的表达能力,为以后加强情感表达奠定基础。

 (四)让学生掌握情感表达的手法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表演的艺术形式,其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舞蹈中的情感表现同样也是需要一定的表达手法,而且,舞蹈很多表现情感的方法都是以夸张为主,能够重点突出人物内心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情感表达形式,对于一些情感转化较快的环节,要把动作细节放大,突出人物内心情感的转变,让观众能够切身体验到表演人物的情感转换。另外,教师还要加强学生的眼神表现,有些情节往往是通过眼神来体现人物情感的。

 三、结语

 大学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从舞蹈作品本身情感内容、教学方式、学生的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加强,进而提高大学生舞蹈情感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朱小燕大学舞蹈教育中学生音乐素养和情感的培养对策[J]大众文艺,2014,(2):1-2

 [2]武海燕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探讨[J]商,2014,(4):5-6

;

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发表时间:2015/6/12 14:50:34访问次数:781

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东莞市麻涌镇第三小学

徐丽荷

摘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那么,教师应当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欲望,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和学的效率;第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第三,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兴趣 自主 课外

阅读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途径。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是继承优秀文化财富、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使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收集、处理与文本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并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和情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教师应当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的养成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保证,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介绍好书、好文章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推荐给学生的阅读材料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些文章应力求文质兼美,能够体现现代意识和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童心童趣,能够折射出儿童的心理世界、情感世界和想像世界,语言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故事诱读培养兴趣

小学生听说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现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所以,当老师讲完故事,可以向学生推荐有关书籍或文章,这时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激励学生想象激发阅读兴趣

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都是有限的,而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却是无限的。只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以“有尽”的“言”中领悟到“无穷”之“意”。如教学《小珊迪》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小珊迪被撞伤后是怎样嘱咐弟弟给先生送钱的。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有兴趣与思考余地,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自然也就“爱读”了。

3、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在低年级教学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等方式。在编一编、演一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从而达到享受阅读的乐趣。

如,我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时,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思想感情,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扮演角色,表演课文内容,改变以往学完了课文后再表演的教学过程。在角色表演中,我还设计了各种道具,如"父亲"的衣服,"母亲"的假发、披肩等。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五官充分调动,主动参与,兴趣盎然。每次表演完后,我都安排了学生的互相点评。为了表演得出色,也为了评得有理,学生主动去学习内容,去探究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参与由原来的表面化向探究性发展,提高了参与的质量,学习效果非常好。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巩固阅读的兴趣

为了促进学生认真读书,提高阅读质量,可以尝试开展朗读比赛、办读书剪贴报、手抄报,开展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展示优秀读书笔记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二、以学生为主体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提倡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乐学”的美好境界。

(一)、变“学习性阅读”为自主性阅读、合作性阅读、探究性阅读。

1、自主性阅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要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伙伴等进行富有个性地阅读。

每一个人的学习都有自己的方法,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方法。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冒出创造的火花。

2、合作性阅读

合作性阅读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操作中首先要科学分组,人数适宜,人员组成要考虑学生的层次差异。其次要选择时机,根据阅读内容、要求、学生的学习需要,相机设置合作学习,不能将它作为课堂的“摆设”。再次要明确阅读任务和要求,教师要把合作性阅读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清楚明白地告诉学生。另外要给学生足够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等等,但对话的中心是学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在阅读中自行构建文本的意义,而不是由教师分析它的意义,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 其次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不同,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可以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做出反应,可以对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异想”,也可以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写作意图进行比较,或为文本内容和表达另行设计等。第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正自己的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并不是说教师就不重要了。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教师充当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在阅读中起向导作用,如上文所述,一方面,在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去阅读,要及时提示点拨学生各抒己见,并在这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地位,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提出有新意的观点看法,第四,注重情感体验,丰富阅读内涵 ,语文学习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语文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英雄人物的故事,山水秀丽风光,自然科学常识,童话寓言故事等,不仅有生动故事的感染,优美语言的欣赏,而且有人文品质的熏陶,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设计全程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陶冶情操。

三、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主动意识,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一)、科学指导,方法得当

“授之以鱼弗若授之以渔。”如果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学习方法,培养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等于得到了“捕鱼的方法”,有了“点金术”,就获得了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有效工具和基本途径。课外阅读不能书单一开就完事大吉,要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就一定要做课外阅读指导,尤其对那些有一定深度的课外读物更应如此。对有些读物,教师事先点一点,指导一下,学生阅读起来就省力得多,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对有些读物,如果教师在学生阅读后做些分析评价,学生会豁然开朗。就辅导形式而言可以多种多样,如开设专题讲座,出黑板报等等。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这不但有益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二)、重课外积累,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量的阅读才能明白语文中的奥秘。而相对于有限的教材来讲,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练习的一项主要内容。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问语文学得好的人,大多都是课外看书看得比较多的人。针对目前小学生积累明显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如对五六年级的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分量很大,也是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靠老师的强制来完成。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个个都很浓厚,部分学生对于看那些书感觉茫然,这就需要加以正确引导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必须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因此,布置的内容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课前布置阅读。

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主题相仿,相反或相关的内容,往往容易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教《种一片太阳花》前,指导学生读有关介绍太阳花的书籍、文章,使他们对花有一定的了解,并在课内提供机会,让学生把课外学到的知识进行记录,积累,交流、介绍。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激起他们更大的课外阅读热情。

2、课后推荐读物。

引导学生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冰心的《忆读书》,巴金的《鸟的天堂》后,分别推荐学生借阅这些作家的有关文集。这是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也可以指导他们在学了有关课文后,寻找类似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以拓展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这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依据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以教学理论为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学生与教师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赖雪萍 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J] 吉林教育:综合 2009,(6):61

2、邹小红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J]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9,(6):19-20

3、刘翠芝 精心设计活动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J]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09,(8):35

4、朱娣 激发阅读兴趣 指导课外阅读 [J] 江苏教育通信 2008,(3):35-37

5、朱小燕 倡导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性 [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3):30

盛夏七月,蝉鸣柳舞,似语似歌,促教研之果。

2020年6月30日上午7点,应张得教育总支邀约,崔丽红小学语文工作室与朱小燕小学数学工作室在师训股朱培老师的带领下,齐聚张得,分时段在多功能会议室举行送课活动。活动在教育总支常书记的主持下稳步开展。

首先,工作室主持人崔丽红分享了:部编教材下,文言文单篇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

2019年,部编教材开始全面实施。部编教材更为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能力的培养、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部编教材中古诗文的比重显著增加,看看2019年高考语文卷,阅阅2019年中考语文卷,就会感觉小学的语文老师的压力非常大。因为小学是进行大量阅读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又是学生道德、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部编教材对老师们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言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可以让学生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文言文对于老师来说,又像是一条路,顺着这条路,带领学生走进历史的深处,汲取古代文化的营养,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介绍教材的特色时,强调“部编本”语文教材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提升学生的阅读力,扩充阅读量,以至于提高学生的阔读兴趣,让学生真正地爱上阅读。从原先的“一篇”到现在的“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决不止阅读数量的增加,阅读形式的革新,更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充分相信儿童学习的能力,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的精读教学的模式,让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工作室魏喜乐老师对《囊萤夜读》进行课程解读。之后,由工作室康雪丽老师做课《囊萤夜读》。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源于我们对语文的热爱,在这里相遇,相识,如故,如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沉淀让华夏与众不同,每一个角色都有故事,每一座城市都有历史,每一个文字都有来源,而文字以文言文最为优,下面要为大家做课的是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康雪丽老师,授课的题目是《囊萤夜读》,《囊萤夜读》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22课,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康老师如何完成这一目标,达到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与智慧并存的康老师的《囊萤夜读》,感受她课堂的魅力!

工作室李君晓老师对群文阅读《精卫填海》进行课程解读。之后,由工作室赵晓艳老师做课《精卫填海》之群文阅读。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是课外阅读实施起来始终不如人意,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课余时间十分有限,以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在课内进行大量阅读可以将多年提倡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接下来要展示的就是我们工作室骨干成员赵晓燕老师带来的群文阅读。以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精卫填海》这一篇神话故事为主,根据精卫坚持不懈这一人物精神作为组文主题,串联了其他两篇神话故事,并以一篇文言文进行主题升华,不仅让学生通过三篇神话故事感受神话的魅力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实现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还同时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坚持不懈的人,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美统一。

群文阅读的起点,比较适合放在小学中年级。据调查,中年级的小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会运用略读、浏览、跳读等方式阅读。当阅读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查资料、请教他人等方式解决问题。群文阅读在中年级开展,符合中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为学生从低段的单篇阅读,到高段的整本书阅读,架起一座跨越的桥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阶梯式的提高。

一讲一评,互促提升。

总结两个课例:

一、文言文的单篇阅读教学。文言文的学习,重在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夯实单元语文要素。理解课文的方法上,可以用:走近作者,了解背景,结合文本、注释、,扩词语,联系生活等方法。工作室紧紧围绕“读”落实教学。一读,读准,猜测大意;二读,结合注释、等方法,读顺,理解大意;三读,结合文本,品悟文意;四读,熟读成诵;五读,拓展延伸。

二、群文阅读《精卫填海》。群文阅读: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这里提到的“群文阅读”,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2-4组形式多样的文章或者更多,建构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而中学开始的群文阅读,则让课外大量阅读有了实施的途径。课外大量阅读提到了课内,为高学段的整本书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月收获月,恰是奋进时。加油,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975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