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诗人个个都热衷于饮酒?

为什么唐朝诗人个个都热衷于饮酒?,第1张

对于诗人这种艺术家的职业来说,酒是必备品,一方面就可以激发世人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排解心中的苦闷。古代诗人大都有忧国忧民的情感,但往往是郁郁不得志的结局,因此酒在这中间就起到了很好的排忧解难作用,麻痹点悲痛的内心。

1美酒相伴,诗人何幸

唐朝诗人爱酒是十分常见的,似乎成为了一种潜在的习惯。谈起李白,定然离不开美酒,他的“今朝有酒今朝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等等诗句,都将他对美酒的喜爱表现了出来。而白居易关于酒的诗句也不在话下“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充分将它对酒的态度表现出来,于白居易而言,酒是助兴、接待亲友最好的礼物。除此之外还有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岑参的“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等等。

2酒是灵感的源泉

诗人在创作时,往往会达到一个瓶颈期,之后苦思冥想、思绪万千,都创作不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而这时酒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饮酒可以让诗人的大脑处于放空状态,从而踊跃出更多的灵感。而是饮酒诗人最大的代表人物就是李太白,在他的创作中绝大多数的诗词都与美酒有关。

3酒是排忧解闷的良剂

诗人往往都怀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并且胸怀大志,希望能够一朝为官,留下千古美名。但这也恰恰成为了一种通病,因为诗家与官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存在,在创作时的那一套规则拿不到官场上。官场自有一套约定成俗的潜规则,而这恰恰让诗人们止步。所以像李白这类郁郁不得志的诗人,往往借酒消除内心苦闷,来表达自己愤懑以及壮志难酬的感情。

  拾遗和补阙是唐代谏官体系中的两个重要官职。唐代诗人担任拾遗和补阙之职者甚多,他们接受这一官职时的心态通过诗歌或其他文章表现出来。拾遗、补阙是品级较低但又极有前途的清望之官职,所以,诗人受此官时基本表现为感激;但也有辞而不受的。无论是感激还是辞让,都生动地体现了唐代诗人的政治心态。关键词: 唐代诗人; 唐代谏官; 拾遗; 补阙; 诗人心态Abstract: A good many poets in the Tang Dynasty worked as consultants and assistants。 And they expressed their minds as to accepting these appointments in their poems and articles。 Since consultantship and assistant consultantship were two lowerrank but very promising governmental positions, most poets were basically moved to accept them but some declined。 However, either attitude to these governmental positions shows vividly political psychology of poets in the Tang Dynasty。Key Words: poets in the Tang Dynasty; consultant in the Tang Dynasty; consultantship; assistant consultantship; psychology of poets拾遗和补阙是唐代谏官体系中的两个重要官职,由于品级较低,所以许多初入仕途者都曾担任此职。在重文尚谏的历史背景下,唐代有文学才华的诗人,亦多经此二职。初唐的陈子昂、张说、张九龄,盛唐的王维、杜甫,中唐的白居易、元稹,晚唐的郑谷、杜牧等人,都是担任过拾遗或补阙的杰出诗人。唐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是很丰富的,而其初受拾遗和补阙之类谏官时的情感表现尤为特别,从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唐代谏官的授受规则,而且更能感受到唐代诗人们的政治心态。一拾遗和补阙是武则天垂拱(685—688)年间设置的官职,拾遗为从八品,补阙为从七品,“左右补阙各二人,内供奉各一人,左右拾遗亦然。左属门下,右属中书”、“掌供奉讽谏”[1]卷21。拾遗、补阙官品虽然不高,但作为谏官,可以随朝官议政,直接参与朝政,因而很受重视,“开元以来,尤为清选”[1]卷21。武则天时期常以此职作为奖励士人的手段,一度造成了授官杂滥的现象,当时有人讽刺道:“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2]卷4不过,这只是短时期的不正常现象。在正常情形下,授、受拾遗和补阙,都是一件严肃而庄重的事。朝廷授拾遗补阙是有其标准的。在现存的授拾遗补阙的制诰和诏束力中,我们不难发现朝廷对授此类官职的具体要求。兹列举几个授拾遗和补阙的敕令:《授韦启左拾遗制》:剑门县令韦启,雅有文词,仍兼政术。谏官近密,必择正人;忠谠之言,期于无隐。可左拾遗。[3]卷366《授郎士元等拾遗制》:束力前渭南县尉郎士元等,有君子之行,诗人之风。顷尉于畿,亦克用。匪躬之故,无以易焉。进思直言,入告于内。忽使流议,壅于上闻。懋乃所职,其无遗政。可依前件(授右拾遗)。[3]卷410《授恭薛兼适左补阙制》:束力朝请郎前行万年县丞薛兼适,兄弟致美,士林推重,词清行洁,政以干称。在烦剧而有余,守贞方而不易。文章侍从,朝夕论思,参我诤臣,以箴朝阙。可行左补阙。[3]卷410显然,从八品的拾遗和从七品的补阙并不是一个让人不起眼的小官,而是“承密命”之近臣。从上引之制诏不难看出,授此二职的标准有四:一有文才,所谓“雅有文词”、“该通词艺”是也;二有德行,所谓“纯孝”、“达礼”是也;三有胆识,所谓“耿介”、“直言”是也;四有政能,所谓“兼政术”、“以干称”是也。而这四者中,前三者尤为重要,“有君子之行,诗人之风”是最经典的概括。所以,如果没有意想不到的原因,担任拾遗和补阙,总能依照循资格的选官程序,自然而然地升入更高层次的官职。所以,此二职“开元以来,尤为清选”,名不虚传。从上引的制诏中我们还能看出一点信息,帝王在将拾遗和补阙授于臣子的同时,也在标举自己纳谏用直的为政之道,所谓“广献书之路,用开纳谏之门”,因此,任用怎样的人担任拾遗和补阙,还寄托着皇帝的政治希望。如《卢告除左拾遗制》云:“告是吾贤卿老之令子弟也,以甲科成名,以家行著称,取自史阁,拔居谏垣。夫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失中,人之不宁,四者之阙,悉陈其志。此乃汉文帝开谏诤之诏也。”[3]卷748而在唐文宗《答魏谏疏诏》中,更清楚地表达了他要借授谏官而开纳谏之风的意图:“昔在乃祖,贞观中谏疏十上,指事直言,无所避讳。每览国史,未尝不沉吟伸卷,嘉向久之。尔为拾遗,其风不坠,屡献章疏,必道其所以。至于备洒扫于诸王,非自广其声伎也;恤髫之宗女,固无嫌于征取也。虽然,疑似之间,不可家至而户晓。尔能词旨深切,是博我之意多也。噫!人能匪躬謇谔,似其先祖,吾岂不能虚怀延纳,仰希贞观之理欤!而居官日浅,未当叙进,吾岂限以常典。以待直臣!可右补阙。”[3]卷72这则制诏的内容的重心显然有些偏移,其出发点似乎不在授臣以官,而在扬君之德,授官是扬德的陪衬。用授谏官作为扬君德的手段,这在唐代政治中比较常见,这一方面说明了唐代君王喜欢在纳谏上做文章,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谏官在唐代政治生活中的突出位置:拾遗和补阙虽为低品官,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并不低。二在正常情形下,唐代君王授拾遗和补阙是严肃的,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那么,唐代文人在接受拾遗和补阙时是什么心态呢?在今存的唐代诗文里,我们能找到许多直接的材料研讨这个问题。依照唐朝官场惯例,官员接受官职之后,要上谢表,要么自上,要么请人代上。受拾遗和补阙也不例外。今存有苑咸、吕温、白居易、柳宗元等人自上或代人上的谢表,以这些谢表为主,再参照唐诗中的相关内容,我们能较清楚地看到唐人受拾遗补阙时的心态。“涕泪受拾遗”[4]《述怀》,感激应该是受拾遗和补阙者的共同心态。唐代选官制度比较烦繁,如果依照循资格的原则,从释褐到授从八品的拾遗或从七品的补阙,要经历好几年。这几年的磨砺能让他们感受到官扬的规则,品尝到入仕的艰难,从而对受拾遗或补阙产生一种珍惜感,感激心。而对未经选官程序,超拔至拾遗或补阙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种令人艳羡的殊荣,因而更加充满感激之心。不过,由于拾遗和补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官职,皇帝授此官有其既定的标准,而接受此官的人自然应该以这一标准或重新考量自己,或勉励自己。而对这种感觉的表达形式,则是我们认识他们受拾遗补阙心态的切入点。吕温在受拾遗之后,有很强烈的惊宠感,在《谢授右拾遗表》中,他描述自己接到诏书时的感受是:“泽濡穷鳞,雷起幽蛰。尘忝近侍,冠轶常伦。震惊失图,兢罔据。”接着他通过自述身世,展示自己的人格和情趣,表达其竭诚奉职的忠心:臣尝学旧史,承训先臣,皆以奉上自致为荣,附下苟进为耻。臣所以既孤之后,义不因依,卖洛中之薄田,归阙下之旧宅,退藏其迹,私誓于心,不邀利于权门,不求名于众口,星霜苦节,夙夜精诚。唯愿投躯盛时,自结明主。愚诚神感,人欲天从,果蒙陛下自记姓名,猥怜孤直,振零丁于绝望,拔暧昧于无阶。独断皇明,超生至清列。俯降中贵,内赐官告,特建恒例,光宠贱臣。俾其不出户庭,坐生羽翼,万乘知己,一鸣惊人。公朝得尽节之方,私室无谢恩之处。顾惟凡陋,叨此殊尤。缠激血诚,铭镂肤骨。采拔恩重,泥途感深。毕性命以为期,裂肝胆而何述![3]卷626吕温是唐德宗时期受王叔文的推荐而为拾遗的,《旧唐书·吕温传》载:“顺宗时在东宫,侍书王叔文劝太子招纳贤时之英俊以自辅,温与(韦)执谊尤为叔文所,起家再命拜左拾遗。”任职拾遗是他远大政治前途的开始,吕温是一个极有政见而且秉性比较刚烈的人,是王叔文政治集团的主要成员,尽管历史上对他品性的评价并不高,称他“性多险诈,好奇近利”[5]《吕温传》,但从其政治经历来看,他应该是一个有政治主见的人,是一个有着极强的功名心的人,这篇谢表中也表现了他这一方面的特征。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欣赏自己的品格,珍惜入仕机会,特别是得到拾遗一职后,他更愿“毕性命”、“裂肝胆”,为国尽节,以谢皇恩。与吕温同时的窦群也是中唐政治中一个敢作敢为的人物,史称“群性狠戾,颇复恩仇。临事不顾生死”[5]《窦群传》。他研习《春秋》,“以节操闻”,韦夏卿为吏部侍郎时,把他由处士举荐为拾遗。为此,柳宗元特撰《为韦侍郎贺布衣窦群除右拾遗》[5]《窦群传》。关于窦群与王叔文集团的关系,《新唐书·窦群传》云:“王叔文党盛,雅不喜群,群亦悻悻不肯附。”《旧唐书》本传说得更明白:“王叔文之党柳宗元、刘禹锡皆慢群,群不附之。”然而窦群与王叔文集团的关系要比史书所记的微妙得多。首先,他与吕温是情趣相投的好友。《旧唐书·吕温传》:“温天才俊拔,文彩赡逸……与窦群、羊士谔趣尚相狎。”而吕温又是王叔文集团的主要成员,与柳宗元、刘禹锡关系甚密,有这样一层关系,他与王叔文集团也不是“附”与“不附”所能说清的。此外,柳宗元的这篇贺文,虽然是代韦夏卿所写,但至少亦是出自他心。《旧唐书》卷115《韦夏卿传》:“夏卿深于儒术,所至招通经之士。时处士窦群寓居于郡界,夏卿以其所著史论荐之于朝,遂为门人。”柳宗元亦好儒,从韦夏卿游,受韦夏卿的影响,对窦群的评价亦极高,其态度体现在这篇贺文里:臣伏见今月日制除布衣窦群右拾遗者,臣闻直道之行,四方向德,逸人是举,天下归心。臣伏以窦群肥居贞,包蒙养正,学术精果,操行坚明。赞咏道真,以求其志。臣顷守藩服,特所委知。及归朝廷,辄有闻焉,庶逃窃位之责,以塞旷官之尤。岂谓天听曲从,瞽言无废。况谏诤之职,政化是参。擢于布衣,久无其比。周行庆忭,林薮震惊。晦迹宁虑于遗贤,怀才尽思于展效。[5]卷115“学术精果,操行坚明”,是对窦群的才学和品性的极高评价,一个当年如此推许的对象,几年后怎会“慢”待他呢?从这篇贺文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无论代表谁的态度,“谏诤之职,政化是参”一语对拾遗的政治期待还是很高的。而窦群任拾遗后不久,即遇到了改任他职之事。据《新唐书》卷175《窦群传》载:“时张荐持节使吐蕃,乃迁群侍御史,为荐判官。入见帝曰:‘陛下即位二十年,始自草茅擢臣为拾遗,何其难也?以二十年难进之臣为和蕃判官,一何易?’帝壮其言,不遣。”他认为自己还没有在拾遗一职上发挥才能,对不起皇帝对自己的倚重和恩典,因此,他不愿充和蕃使。这一段话既体现了窦群的思辩能力,也体现了他对拾遗一职的重视。元和三年,白居易受拾遗之后,满怀 地写下了《初授拾遗》诗和《初授拾遗献书》。他将《初授拾遗》诗归讽谕诗类,既表达自己的惊宠之情,又陈述自己对拾遗一职的认识。其诗曰:“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况予蹇薄者,宠至不自意。惊近白日光,惭无青云器。天子方从谏,朝庭无忌讳。岂不思匪躬?适遇时无事。受命已旬月,饱食随班次。谏纸忽盈箱,对之终自愧。”在这里,他有一种受之有愧的欠疚感,因为在他看来,拾遗能让他摆脱“风尘吏”的低贱感,感受到“参朝议”、“近白日”的人间殊荣。[6]作为一个诗人,他用比较感性的诗句陈述了自己任拾遗之后的心理。在《初授拾遗献书》一文中,白居易则以严密的逻辑和深邃的理性,表达自己对拾遗一职的真切感受,从参政心理的角度,详尽地剖析了拾遗一职的独特功用:大凡人之情,位高则惜其位,身贵则爱其身。惜其位则偷合而不言,爱其身则苟容而不谏,此必然之理也。故拾遗之置,所以卑其秩者,使位未足惜,身未足爱也。所以重其选者,使上不忍负恩,下不忍负心也。故位未足惜,恩不忍负;然后能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此国朝置拾遗之本意也……今陛下肇建皇极,初受鸿名,夙夜忧勤,以求致理。每施一政,举一事,无不合于道,便于时;故天下之心,禺页禺页然日有望于太平也。然今后万一事有不便于时者,陛下岂不欲闻之乎?万一政有不合于道者,陛下岂不欲革之乎?候陛下言动之际,诏令之间,小有遗阙,稍关损益,臣必密陈所见,潜献所闻,但在圣心裁断而已。文中充满了作为臣子的谦卑和忠诚,这当然是封建礼法的要求。但透过那种谦卑,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个谏臣强烈的责任心。他对拾遗“选重”和“秩卑”这一不对等特性的分析,准确地把握住了拾遗官的职责和风险,把“不爱身”、“不惜位”作为任拾遗的基本原则,这其实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敢于直谏、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白居易深得儒家美刺之术,在强调自己一定尽谏臣之职时,对宪宗皇帝的政治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说自己只会在皇帝有“万一”之差误时,才会“密陈所见,潜献所闻”,以申感恩报德之意。这虽然只是谦卑之说,但他不放过皇帝“万一”这差误,充分说明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是非感,表明自己将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谏臣。拾遗这一官职给白居易带来的是荣耀,是自信,是激进。除了直接向皇帝陈谢或者道贺之外,受拾遗之后,朋友之间也有道贺的,在这些道贺的文字里,我们也能看到时人对拾遗这一微职的敬重态度。晚唐刘蜕的友人自外府协律郎召拜为右拾遗,他热情洋溢地写了一篇《贺友人拜右拾遗》文,文中充满 地展望了友人远大的前程:今日街东见诏书,以执事拜右拾遗,朝廷之意将有在择能言者而使之言哉!虽执事材气壮健,它日无不乘之,若骤以地迁耶,未尝有也。故蜕谓朝廷之意将有在也。鲁欲用乐正子为政,孟子闻之喜而不寐。仆不止为执事,且为天下不寐也。丞相致主上,复贞观之业,自此敢伺察者,必当伺察;敏口舌者,必得口舌。旧所嫌忌出弃者,稍稍引用。蜕幸未老一二年,得见朝廷治平,著歌谣为训诂也。然人世几何,时不可遭,伏惟执事饮食起居,无忘丞相意。[3]卷789刘蜕是宣宗大中年间进士。宣宗是晚唐一位有所作为的君主,史称“小太宗”。史载:“上(宣宗)尝以太宗所撰《金镜》授(令狐),使读之,‘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上止之曰:‘凡求致太平,当以此言为首。’又书《贞观政要》于屏风,每正色拱手而读之。”[7]卷248刘蜕文中所说的“丞相致主上,复贞观之业”所言即此。又,晚唐牛李党争激烈。唐武宗时期李党李德裕执政,大贬牛党;宣宗时,牛党白敏中执政,“及白敏中秉政,凡德裕所薄者,皆不次用之。”[7]卷248刘蜕文所说的“旧所嫌忌出弃者,稍稍引用”,正指此事。如此看来,刘蜕此文是有所指的,正像他在文中所说的那样,他“不止为执事,且为天下不寐也”,因为他觉得,朋友自协律郎拜为右拾遗,正好赶上了一个“敢伺察者必当伺察,敏口舌者必得口舌”的时代,他认为朋友任拾遗,是朝廷将要重用他的开始,所以他希望友人“无忘丞相意”,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饮食起居方面,都要以谏臣自勉,直言敢谏,以实现“朝廷治平”。在这篇贺文里,我们看到的似乎不是寻常的朋友之情,而是一种关乎国家前途的思索。他从朋友任拾遗中所看到是一种重谏重贤的政治风气,因而,他对朋友的期许也不仅仅是个人的升迁,而是朝政的清明与否。三在唐人受拾遗的心态中,除了感激之中的积极向上的功名欲的满足之外,还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那便是辞谢。虽然他们没有受官,但朝廷出自政治利益,下召征拜,因而他们的不受,也便构成了唐人受拾遗心态的另一面。从历史上来看,唐代君王作为奖励,多以谏议大夫这一官衔赐给隐居的有道之士,拾遗一职给得不多,因为拾遗是一个低品级的官,作为荣誉尚有些不够体面,所以拾遗一职常用作实职来鼓励那些隐居者,而大多数隐者也都能接受此职而踏入仕途。不受拾遗的隐者较少,这里我们仅以费冠卿为代表来探讨这种现象。费冠卿,字军青。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进士。母丧庐墓,隐居九华山少微峰。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刺史李仁修举孝节,召拜右拾遗,辞不受。今存有《九华山化成寺记》[3]卷694。费冠卿是当时有名的诗人,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以费冠卿为及门。[注: 《全唐文》卷817《诗人主客图序》:“若主人门下处其客者,以法度一则也。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上入室杨乘……入门费冠卿、皇甫松。”]这是一位以孝节著称的隐士诗人,朝廷正以此下诏召征之:前进士费冠卿,常预计偕。以文中第实录不及于荣养,恨每积于永怀,遂乃屏身邱园,绝迹仕进,守其至性,十有五年,峻节无亏,清飚自远。夫旌孝行,举逸人,所以厚风俗而敦名教也。宜承高奖,以儆薄夫。擢参近侍之荣,载亻宁移忠之效。可右拾遗。[3]卷65显然,这则诏书与我们所征引的诏书不一样,它没有强调被征召者的文才或吏能,而是仅突出费冠卿的孝行,在传统的道德原则中,孝行是最高的德行,朝廷以孝行高峻为条件征召费冠卿,以此为榜样,培养一种以忠孝为主的道德风尚,从而达到“厚风俗而敦名教”的社会效果。因此,征召费冠卿,本意不在于他的参政能力,而在于他任职拾遗所产生的道德感召力。然而,费冠卿对这份诏书却有着另一篇感受。收到诏书之后,费冠卿写了《蒙召拜拾遗书怀二首》:拾遗帝侧知难得,官紧才微恐不胜。好是中朝绝亲友,九华山下诏来征。三千里外一微臣,二十年来任运身。今日忽蒙天子召,自惭惊动国中人。这两首诗表达了二层意思。其一,拾遗一职难得,而自己虽然朝中“绝亲友”,但却能得到征召,皇帝是因为用贤而下诏书的;其二,自己本已“任运”而隐,入朝为官之志已淡,所以接到诏书时,也不再有近侍帝侧的激动和惶恐。“自惭”在这里是一种托词,是他已无意为官的另一种表示法。费冠卿有过艰苦求仕的经历,是失意使他选择了归隐。《全唐书》卷495有他一首《久居京师感怀诗》:茕独不为苦,求名始辛酸。上国无交亲,请谒知多难。九月风到面,羞汗成冰片。求名俟公道,名与公道远。力尽得一名,他喜我且轻。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马嘶渭桥柳,特地起秋声。诗中所描述的“久居京师”的“辛酸”,与杜甫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悲苦情形非常相似,从诗中所讲到的“力尽得一名”来看,此诗可能作于他中第之后,而且为求得此名,他已离家10年,诏书中称他“绝迹仕进,十有五年”,恐怕有些出入。“归去知谁荣”含有二层意思:一来已看淡了功名,失去了做官的兴趣;二来母亲去世,失去了为官的动力。《全唐诗》卷494“费冠卿”题解云:“母卒,叹曰:‘干禄养亲,得禄而亲丧,何以禄为?’遂隐池州九华山。”所以,他隐居九华山并非寻求入仕的终南捷径,而是心灰意冷之后的决断。这种心思在他隐居之后与友的赠答诗中可以看出。与他同时的萧建有一首《代书问费征君九华山亭》:“见说九华峰上寺,日宫犹在下方开。其中幽境客难到,请为诗中图画来。”费冠卿作《答萧建》,诗前部分描绘了九华山的壮美风光以及自己幽静闲适的住所,结尾曰:“边鄙筹贤相,黔黎托圣躬。君能弃名利,岁晚一相从。”他不仅自己超出了政治功名,而且还劝友人弃名利,隐自然,足见他是一个真隐士。正是一种真隐的情趣,使他选择了拒受拾遗。他作了一首《不赴拾遗召》以明心志:君亲同是先王道,何如骨肉一处老。也知臣子合佐时,自古荣华谁可保。诗中关于“事君”与“事亲”、“佐时”求功与“荣华”难保的思量与取舍,其实正是他内心矛盾的形象体现。从历史上来看,他的这种矛盾与选择并不是只发生在他身上,无论在哪个朝代,都会产生这样的人物。但是作为这种选择的结果,每一个人却有其独特的故事和影响。费冠卿最后决定不赴召,就是他与政治的诀别,是他对现实政治及个人前途失望后的宣言。他不赴拾遗召,突出了一种自然而高傲的人格。有意思的是,正是他不赴拾遗召,为他赢得了更大的名声,“拾遗”也成了作为征君的费冠卿的另一层光环、另一个标志。此后的诗人们在称呼他时总要加上“拾遗”一职。如顾熊非有《寄九华山费拾遗》、姚合有《哭费拾遗征君》、李群玉有《经费拾遗所》、罗邺有《费拾遗书堂》等。不受拾遗的费冠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拾遗,这看起来是唐人称谓上的习惯,其实也是中国人政治心态中重官意识的另一种表现,费冠卿不是政治上的成功者,却是人格上的成功者,他以不受拾遗的态度接受拾遗,也许正是他不受拾遗的真实动机和价值寄托吧![ 参 考 文 献 ][1] 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2] 张。朝野佥载[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3] 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4] 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5] 刘昀。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6] 傅绍良。唐代诗人的拾遗补阙经历与诗歌创作[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56——61。[7]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诗人因情设梦,精心描绘了四幅精彩的画面。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盛唐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写于天宝四年(745),是诗人行前书赠友人的一首乐府古诗。全诗意境雄伟,离奇惝恍,艺术形象缤纷多采,表现手法新巧奇特,向来为人所传诵。而最值得称道的是李白在这首诗中缔造了奇妙瑰丽的意境。诗中梦境节节展开,景物步步变化,越变越奇,把人带入梦游天姥的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之中。

  诗境虽奇,脉理极细。略作梳理,可见梦境四景:

  “我欲固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这里展示的是梦中第一景,朗朗月色,澄碧湖水,漾漾渌水,清亮猿啼,构成了一幅清丽恬静的幽美画面。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这一段移步换形而变化迅疾。石径通云,海日升空,天鸡高唱,山花烂漫,似已见到光明而仍在暧昧之境。这是梦中展现的第二景。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但随着夜晚的降临,诗人梦中的见闻已是熊在咆哮,龙在吟啸,而且震得山石、泉水、深林、峰峦都在发抖。天气也在急骤变化,青青的云天像要下雨的水面腾起烟雾,置身这样的环境,令人感到身居高危之地而毛骨悚然。可用阴森恐怖来形容这梦中的第三景。

  第四景:“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如果说前面仅仅是诗境的奇异的话,那么这接下来则是光怪陆离,梦境也随之进入高潮。刚才虽是令人惊憟之境而举目所见,依然一片宁静。紧接着便写到山崩地裂之声,仿佛《天方夜谭》中的石穴洞开一样,一幅奇异而璀璨的景象呈现在眼前,由晦暗突然转为光芒万丈。古人说山中别有洞天,这一景诗仙有意识地把它形象化了。既有奇丽的形象,又有色彩的描绘,且有舒卷的情域,这是诗人梦游畅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全诗最为饱满、明朗的艺术画面。

  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促使他追求梦寐以求的乐土,这就是他梦中追求的第四景。因此,我们不妨说,梦中四景是诗人人生旅途的曲折再现。诗人的那种高于生活的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浪漫的游仙诗。在这首诗中,以浪漫的笔调抒写了梦中漫游天姥山的迷人境界,景象瑰丽,亦真亦幻,光怪陆离,变化莫测,充满了热烈奔放的激情和富于幻想的气魄,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现实、蔑视封建权贵的反抗精神,抒发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心情。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全诗兴到笔随,酣畅淋漓地倾泻感情,完全不受形式的束缚,只有李白这样的伟大诗人才有如此磅礴的气势。

伤心是一种内心情感的情愫,伤心也是悲痛的意思,伤心是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些让我们感到难过的事,而产生的阴郁情绪。这种情绪只存在于精神世界,是无形而飘渺和抽象的,其实很难用绘画形式来表达。

但要注意到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正是表现意境,也许用写实油画很难表现,但中国画却可以表现。尤其是中国画中的写意画能很好的表现出伤心的寓意。中国画非黑即白,计白当黑的绘画手法,很适合表现抽象的概念。

国画中的山水画就能表现出意境美。写实油画表现山,会画山的细节和明暗面。比如山的一角,山上的顽石和树木等。而中国画画山,却画峰峦叠嶂的山顶和飘渺的云彩,云彩缭绕在山峰中犹如仙境,远处山峰若隐若现,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中国人画山能画出跳出山外,看山的大美。所以中国画的绘画形式就容易表现内在情绪。

比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这幅画就能体现孤独、寒冷的情绪,一个偌大的江面上只有一艘小船,小船中坐了一个正在钓鱼的蓑衣老翁,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难以描述出的孤独感。

所以按照此种表现方式也可以画出伤心的感觉,可以在一个空旷之地画上一个人的背影,人的旁边是一棵已经萧瑟的古树,远处的寒风吹来,把古树上的树叶都吹落在地。画面的上方画上远山和正在下落的夕阳,远处的景色和近处的人遥相呼应,突出此人内心的伤心和孤独。

或者画夜景也可以,夜晚玄月当空,一个人站在院子中间,月光把人的影子映的长长的,整个画面也有一种很伤心落寞的感觉。

所以伤心肯定是能画的,只是要看绘画者如何去表达。

1关于唐诗和唐朝诗人

①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仍处于陈隋时期余光返照中。太宗李世民及周围的文人诗作浮艳柔丽。

上官体绮错婉媚。只有魏徵、王绩、王梵志等少数人能自拔于流俗。

直到初唐四杰,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所开拓。但他们仍未摆脱六朝后期“采丽竞繁”的影响。

真正廓清梁陈诗风影响的,是武后时期的陈子昂。他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抵制浮靡诗风。

与他略同时而不同流派的,有沈佺期、宋之问和文章四友(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但他们其他题材诗中,也有一些佳作。尤其是杜审言的诗。

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在律体完成方面。沈、宋、杜三人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定型的奠基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

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

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王、杨、卢、骆,“以文章名天下”,称“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说那些嗤笑“四杰”的人只能“身与名俱灭”,而“四杰”却像万古长流的江河,他们的美名永远不会泯灭。杜甫对“四杰”的推崇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就拿王勃这首诗来说吧,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

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

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到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

这样写来多么委婉!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开了。②盛唐诗歌。

盛唐诗人在陈子昂和沈、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正确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玄宗开元、天宝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

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

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进了一大步。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

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李白的名作,以安史之乱前为多。

内容、题材丰富,气势雄放,想象丰富,风格飘逸,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心理。杜甫的诗则是动乱时代的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博大精深,沉郁顿挫;开新乐府运动先声。

在诗歌语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于转益多师,广泛地吸取前人和并世作者的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后世诗歌发展开辟了众多途径。另外,元结、沈千运、孟云卿等人也是此期较有特色的诗人。

登高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律 类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杜甫诗集中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秋天,是诗人流寓夔州时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

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通篇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

抒写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艺术上是很见功力的。诗由写景开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

时当深秋,晴空如海,登高仰视,愈觉其迢迢无极,所以说“高”;夔州一带,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不绝,所以说“哀”;深秋九月,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说“清”;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所以说“白”。因为台高,故愈觉其风大,所以说“急”;风大则水鸟低飞盘旋,所以说“回”。

用字遣词都极其贴切。“天高”“沙白”“猿啸”“鸟飞”,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

2关于唐朝大诗人卢仝详细资料和他的诗句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范阳(治今河北诼县)人 。

“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县),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

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

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

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有所思 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

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 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 心断绝,几千里,梦中醉卧巫山云, 觉来泪滴湘江水。

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含愁更见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月蚀诗 东海出明月,清明照毫发。朱弦初罢弹,金兔正奇绝。

三五与二八,此时光满时。颇奈虾蟆儿,吞我芳桂枝。

我爱明镜洁,尔乃痕翳之。尔且无六翮,焉得升天涯。

方寸有白刃,无由扬清辉。如何万里光,遭尔小物欺。

却吐天汉中,良久素魄微。日月尚如此,人情良可知。

悲新年 新年何事最堪悲,病客遥听百舌儿。 太岁只游桃李径,春风肯管岁寒枝。

常州孟谏议座上闻韩员外职方贬国子…… 忽见除书到,韩君又学官。死生纵有命,人事始知难。

烈火先烧玉,庭芜不养兰。山夫与刺史,相对两漓岏。

干禄无便佞,宜知黜此身。员郎犹小小,国学大频频。

孤宦心肝直,天王苦死嗔。朝廷无谏议,谁是雪韩人。

何事遭朝贬,知何被不容。不如思所自,只欲涕无从。

爵服何曾好,荷衣已惯缝。朝官莫相识,归去老岩松。

力小垂垂上,天高又不登。致身唯一己,获罪则颜朋。

禄位埋坑阱,康庄垒剑棱。公卿共惜取,莫遣玉山崩。

谁怜野田子,海内一韩侯。左道官虽乐,刚肠得健无。

功名生地狱,礼教死天囚。莫言耕种好,须避蒺藜秋。

酬愿公雪中见寄 积雪三十日,车马路不通。贫病交亲绝,想忆唯愿公。

春鸠报春归,苦寒生暗风。檐乳堕悬玉,日脚浮轻红。

梅柳意却活,园圃冰始融。更候四体好,方可到寺中。

出山作 出山忘掩山门路,钓竿插在枯桑树。当时只有鸟窥窬, 更亦无人得知处。

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 除夜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馀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惟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村醉 昨夜村饮归,健倒三四五。

摩挲青莓苔,莫嗔惊著汝。 冬行三首 虫豸腊月皆在蛰,吾独何乃劳其形。

小大无由知天命, 但怪守道不得宁。老母妻子一挥手,涕下便作千里行。

自顾不及遭霜叶,旦夕保得同飘零。达生何足云, 偶然苦乐经其身。

古来尧孔与桀跖,善恶何补如今人。 长年爱伊洛,决计卜长久。

赊买里仁宅,水竹且小有。 卖宅将还资,旧业苦不厚。

债家征利心,饿虎血染口。 腊风刀刻肌,遂向东南走。

贤哉韩员外,劝我莫强取。 凭风谢长者,敢不愧心苟。

赁载得估舟,估杂非吾偶。 壮色排榻席,别座夸羊酒。

落日无精光,哑暝被掣肘。 漕石生齿牙,洗滩乱相掫。

奔澌嚼篙杖,夹岸雪龙吼。 可怜圣明朝,还为丧家狗。

通运隔南溟,债利拄北斗。 扬州屋舍贱,还债堪了不。

此宅贮书籍,地湿忧蠹朽。 贾僎旧相识,十年与营守。

贫交多变态,僎得君子不。 利命子罕言,我诚孔门丑。

且贵终焉图,死免惭狐首。 何当归帝乡,白云永相友。

不敢唾汴水,汴水入东海。污泥龙王宫,恐获不敬罪。

不敢蹋汴堤,汴堤连秦宫。蹋尽天子土,馈餫无由通。

此言虽太阔,且是臣心肠。野风结阴兵,千里鸣刀枪。

海月护羁魄,到晓点孤光。上不事天子,下不识侯王。

夜半睡独觉,爽气盈心堂。颜子甚年少,孔圣同行藏。

我年过颜子,敢道不自强。船人虽奴兵,亦有意智长。

问我何所得,乐色填清扬。我报果有为,孔经在衣裳。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内容: 粉末为四体,春风为生涯。愿得纷飞去,与君为眼花。

我生天地间,颇是往还数。已效炊爨劳,我亦不愿住。

君有造化力,在君一降顾。我愿拔黄泉,轻举随君去。

君是轻薄子,莫窥君子肠。且须看雀儿,雀儿衔尔将。

遍索天地间,彼此最痴癖。主人幸未来,与。

3杜甫诗歌中提到唐朝诗人的诗句有哪些

杜甫诗歌中写李白的是最多的,此不赘述,举几个其他的:

1、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高李分别是指高适、李白)

2、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李生是指李白)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李龟年)

4、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韦左丞指韦济)

5、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李北海是指李邕)

6、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李邕)

4诗词在线解释

出自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直译为: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尾联自问自答,点出此诗系追忆往昔,痛定思痛。所谓“此情”者,指的正是颔、颈两联中所写的“晓梦”之痴迷、“春心” 之深挚、“珠泪”之哀伤与“玉烟”之迷惘,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哀痛,华年流过之时,便已体味到了其中的苦涩悲哀。在暖玉生烟的缥缈里,诗人回望华年往事,追忆往日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坷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有其寄托。李商隐在诗中隐去了平生所历具体之事,以缘情造物的写法,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

5唐朝的诗人有哪些

1)李白:把浪漫主义诗歌推向最高峰,诗仙。

(2)杜甫:把现实主义诗歌推向最高峰,诗圣。 (3)白居易:现实主义大诗人,深入浅出,看以寻常最奇倔,成如容易却艰辛。

(4)王维:诗佛。以画入诗。

达到了另一种不可企及的高度。 (5)张若虚:一首《春江花月夜》笑傲一生,“以孤篇压倒全唐”。

(6)韦应物(737-791?),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年曾在宫廷担任过玄宗的侍卫官,早年为人任侠,狂放不羁,后来发奋读书考中进士。因做过苏州刺史。

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7)高适(702-765),字达夫,德州莜(今河北景县)人,少潦倒落拓,四十岁后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县尉,不久即辞去,后来在河西节度使歌舒翰幕中掌书记,接触了大漠神奇风光和戍边士卒的艰苦生活。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与岑参齐名,也称“高岑”。

(8)岑参(715-770),南阳人,一说湖北江陵人,少时隐居河南嵩阳。天宝三年进士,初为小官,后做过嘉州刺史等官,世称“岑嘉州”。

诗以写边塞生活著称,与高适齐名,合称“高岑”。 (9)李贺(790-816)唐诗人。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 。

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韩愈曾为之作《讳辩》。和沈亚之友善。

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诗中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

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但也有房间雕琢之病。

有《昌谷集》。 /stn=baidu&ct=0&ie=gb2312&bs=%C0%EE%BA%D8%BC%F2%BD%E9&sr=&z=&cl=3&f=8&wd=%C0%EE%BA%D8 (10)顾况(约725-约814),字逋翁。

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肃宗至德二年进士。

曾官著作郎,因讽刺权贵,被贬为饶州司户。后携家隐居润州延陵茅山,自号华阳真逸。

善画山水,诗平易流畅,比较注意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严羽称其有盛唐风骨。

6请问各位唐朝诗人韩愈写的“朗朗如玉山上行”的诗句作何解释 啊

朗朗如玉山上行 黄苗子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甫《赠卫八处士》 蒋维崧(峻斋)先生的书法集将出版,要我写几句话,一时百感交集,却不知从何说起。 人老了,惟一的好处便是多增长些见识,但同时也增加不少人世沧桑的沉重之感。

半个世纪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和蒋峻斋先生初见于巴渝。那时的山城重庆,虽则在日寇侵凌、风雨如晦、民生多艰的日子里,但炎黄文化的精粹,一时麕集于此。

峻斋和我,那时常得亲炙的,是沈尹默(秋明)、乔曾劬(大壮)、曾克专(履川)、潘伯鹰(凫公)、曾绍杰诸先生。这些一代英华,年龄都比我们大,蒋先生又是乔壮翁、沈尹翁的入室弟子。

履川和伯鹰先生,都是赫赫有名的书家,曾绍杰先生治印,也是名重艺林的。我初识峻斋,履川、伯鹰便交口称誉,说峻斋人品、学问、风度,都如六朝人所谓“朗朗如玉山上行”的。

当时我十分羡慕峻斋得师得友,又有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我虽比他差长一两岁,却是跅弛无成,“食粟而已”;但这人生缘会,羡慕是没有用的。 抗战胜利后回到南京,我有缘和履川、峻斋短期共事。

那时节国是蜩螗,哀鸿遍野,我和履川朝夕相对,履川常以斗室独处、忧感摧心的乔壮翁为忧。有一次,壮翁小病,我们去探问能给他老人家做点什么。

他苦笑地说:每个朋友能送一瓶酒就好。我们都说这事好办,回去便大家醵酒送去。

谁知不到几日,便惊闻壮翁在一个雨夜自沉于苏州一小桥下的噩耗,老人遗下的,除了逆旅中一堆空酒瓶以外,还有给峻斋的一首遗诗。 不久,盼到一个“明朗的天”,我和峻斋又是“参与商”了。

等到几年后北京再度“相见”,大家谈起在香港的曾履川,在上海的沈尹翁、潘伯鹰,在台湾的曾绍杰诸先生,真有“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慨。 以后,峻斋去了山东,最初还有些书札往来,其后形迹渐疏了。

这次的“参商”少说也有二三十年。其中可能还有一两次例如全国书法家协会开会之类的相见,可是这些短暂拘谨的“相见”,一想到前人词句“见了还休,争如不见”,便不觉失笑。

有时朋友自济南来,也带来有关峻斋的一些讯息,讯息有喜有悲,也不全都确实。但那时我自己的心态是:以己度人,悲、喜都只不过是个人私事;朋友往来,无非是“小资产阶级的所谓感情的温暖”……知识分子要改造自己,“时时拂拭”都来不及,何苦再去“惹尘埃”呢?一番“自讼”之后,爽然若失,遽然若醒;“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不通音问也罢。

于是就像宋儒投豆子一样,安心地给自己投下一颗白子。(听前辈说:宋儒正心修身的方法,是平日备好一个空盂和黑白两种豆子,每当心中起一善念,便向盂中投一颗白豆子;心中起一恶念,便投一颗黑豆子。

我曾经想,思想斗争,检查自己,是否也可以运用此法呢?) 言归正传吧,这“参商”了几十年,蒋峻斋先生对我国文化事业的贡献,则是可喜可敬的。他首先是一位功力湛深的语言文字学家,又是一位饮誉艺林的书法、篆刻家。

在纪念邓尔雅师的一篇拙文中,我曾有一点过迟的觉悟:“书法、篆刻,原是一门艺术,我原以为只要从书法的用笔、结构、布局等笔墨方面用功,或顶多读几本《临池管见》、《艺舟双楫》等,便可以跻身于书法家之林。但我体会到尔雅先生的成就如此卓越出群,原来在笔法(书艺)、刀法(篆刻)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学问根基——小学、训诂等文字学修养。”

蒋峻斋先生的书法、篆刻成就,也正是深深根植于文字学的功底之中,和尔雅先生同一宗辙。正因为如此,他们不仅懂得“书法”,并且精通“书道”;不仅了解方块汉字的外形之美,而且深入了解到每一个字的来历、成长、变化,即构成书法美的根源。

我想作为一个书法家的一生修养,这应是正路。我虽然从小受教于邓尔雅先生,但平生疏懒散漫,没在严格遵从师训,所以白首无成,徒嗟追悔之晚。

我国早期文字,开始于“象”:“象形,象事,象意,象声”,然后是“转注、假借”,(《汉书·艺文志》对“六书”的解释)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的。因此,汉字这种书写符号,生来就具有“造型美”的基因。

我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同源”之一即“书”和“画”都始源于“象”。大篆(甲骨、金文)系统的书法是书法的根芽,它一开始就包涵着“美”。

其后随着时代演变,不同的书体(隶、行、真、草)也就演变出不同的美的形式。蒋先生从治印开始,引起对古文字的兴趣,从《说文》小篆上追商、周金文以及秦、汉金石文字。

他长期从事金文的研究,“吃透”了金文的造型、结构、笔触的美,以及因地、因时的变化发展所产生的美的特点,因此,他能胸有成竹地以毛笔宣纸这些工具,来发挥金文的艺术书风。他根源于金石文字,但却不是依样的、一成不变的、把彝鼎铭刻“指葫芦画瓢”那种“复制”,而是植根于长时间对古文字学研究的心得,对金文美的因素的探索,经过作者心灵的锤炼,变成了他自己的书法艺术。

八大山人的传世作品,有多幅临王羲之《兰亭序》(或称《临河序》),可不但形迹不似,连内容也不一致,八大“临”《兰亭》,只是根据他自己探索所。

7唐朝的著名诗人有哪些

大李杜:李白 杜甫;知

诗圣----杜甫; 诗仙----李白; 诗鬼----李贺;

四明狂客-----贺知章; 七绝圣手----王昌龄;

苦吟诗人----贾岛; 诗豪----刘禹锡;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道,骆宾王,卢照邻

陈子昂成为初唐成就最专大的诗人

盛唐:

田园诗派代表: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派代表:岑参,高适

中唐:

以刘长卿,韦应物成就最高

韩孟诗派:韩愈,孟郊

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发动了“新乐府”运属动]

以山水诗为代表的柳宗元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李商隐成为唐朝最后一位伟大的诗人]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创作的一首著名山水诗。这首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诗歌的前八句写他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抒发了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_古诗文网

作者:谢朓 (南北朝)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他即将离京外出,不知何时能够回来,因此回望京城所见的春日明艳壮阔美景,更触发了作者的去国还乡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007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