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谢婉莹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
出生日期: 1900年10月5日
逝世日期: 1999年2月28日
职业: 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毕业院校: 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
代表作品: 《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笔名: 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著作作品
1 《繁星》《春水》 (诗集) 1923, 商务。 2 《超人》(小说、散文集) 1920, 商务 3 《寄小读者》(通信集) 1978, 北新。 4 《往事》(小说、散文集) 1931, 开明。 5 《南归》(散文集) 1945, 北新 6《姑姑》(小说集) 1987, 北新。 7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2, 北新。 8《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 1932, 北新 9《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 北新。 10《闲情》(诗、散文集) 1922, 北新 11《去国》(小说集) 1933, 北新。 12《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 1935, 平绥铁路管理局。 13《冬儿姑娘》(小说集) 1935, 北新。 14《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小说集)1943,开明。 15《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散文集)1943,开明。 16《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诗集)1943, 开明。 17《关于女人》(散文集) 1943, 天地。 18《冰心小说散文选集》 1954, 人文。 19《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 1956, 上海少儿。 20《还乡杂记》(散文集) 1957, 上海少儿。 21《归来以后》(散文集) 1958, 作家。 22《再寄小读者》(通信集)1958年3月11日,到1960年,共写21篇 先后在《人民日报》、《儿童时代》上发表。 23《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24《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25《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26《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27《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28《三寄小读者》(通信集)1981,少儿。 29《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30《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 31《冰心作品选》 1982,少儿。 32《冰心散文选》 1983,人文。 33《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34《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35《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峡文艺。 36《只拣儿童多处行》1981,少儿 ,编至小学语文课本中。 37《我的秘密》1957 38《忆读书》预备年级第25课 散文方面,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2000。 《山中杂记》在美国留学期间,患病在山中修养所创。
翻译书目
《先知》(散文诗集)叙利亚凯罗·纪伯伦著,1931,新月 《印度童话集》 印度安纳德著,1955,中青 《吉檀迦利》(诗集)印度泰戈尔著,1955,人文 《印度民间故事》 印度安纳德著,1955,上海少儿 《泰戈尔选集·诗集》 与石真合译,1958,人文 《泰戈尔剧作集》(4)1959,戏剧 《马亨德拉诗抄》(尼泊尔)与孙用合译,1965,作家 《燃灯者》(诗集)马耳他安东·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泰戈尔飞鸟集》,自译,1929。
在外旅游期间,不忘把有趣的事情及时告诉读者,为孩子们写下了著名的《寄小读者》。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其中《纸船》被评为现代诗终生荣誉奖,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以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自然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为主要内容,美有的学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理解,被著名作家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以及对生命的赞颂。
笔名来历
1919年,谢婉莹在发表自己的第一篇创作小说《两个家庭》时,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一笔名。当时有人问她为什么用“冰心”时,她回忆说:“当时我不愿同学们知道文章是我写的,而‘冰心’笔划既简单好写,又与我的本名谢婉莹的‘莹’字含义‘光洁、透明’相符。我出生后,祖父曾找算命先生为我算命,算命先生说我应该是男命,命中有文曲星,还说我的八字里缺火。所以二伯父给我取名‘婉莹’,‘莹’字头上有两个‘火’字。”
在中国的北方,孩子们称自己母亲的母亲为姥姥。此外,当领着孩子的母亲遇见自己所尊敬的老年女性,也常常会很自然地对孩子说:“叫姥姥。”孩子清脆地叫着,姥姥无比怜爱地答应着,于是“姥姥”的含义便不单是血缘关系的一种确认,她还是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象征。她每每使人想到原野上肥厚、沉实的泥土和冬天乡村燃烧着柴草的火炕的温暖气息,她充满着一种人间古老的然而永不衰竭的魅力。
第一次听见有人称冰心为姥姥,是她的外孙陈钢。他曾经为我拍过一些照片,我非常喜欢他的这些作品。他告诉我:“我把照片给姥姥看了。”我问他姥姥说了些什么,他说:“姥姥亲了我一下。”冰心对外孙这种独特的无言的赞赏,更能见出一份无可替代的亲情。陈钢觉得对他本人来说,姥姥是他的姥姥,比姥姥是一位著名作家更为重要。
此后不久,我给冰心写了一封信,告诉她我在保定西部山区的一些生活。冰心来信嘱咐我说:“铁凝,你要好好地珍惜你的青春,你的才华!你有机会和农民接触,太好了!他们真朴实,真可爱!你能好好写他们吗我对你抱有无限的希望……”
读着这样的信,你会发现在冰心那平和、宁静的外表之下,那从容、温和的目光之中,还有一份对于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深深的爱意,这爱意不仅表现在她为灾民慷慨捐款一万元,还渗透在她对青年作家描写最普通的民众之美的热烈希冀里。也许她的年龄和身体不容她再去更多的地方,但她宽厚的心怀无处不在。
1991年5月,我和散文家周明一道去拜望冰心,我买了一束玫瑰。冰心坐在书桌前,短发齐齐整整,面容很有精神。我把鲜花送上,周明要拍照,冰心说:“来,让我拿着花。”她请我们喝茶、吃糖。然后说:“____搬把椅子坐在我身边吧,这样离我近些。____”我坐到了她的身边,她清澈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我感到无话可说,不是因为拘谨而是因为受着一种气氛的感染,是因为身边这位安静的老人正安静地看着我。她一定深明我的心意,此外的一切客套都将是我的多嘴多舌。她一定也同意我无话可说,因为当我告诉她我不知说些什么时,她说:“______那就让我们静静地坐一会儿___。”
我很看重与冰心静静地坐一会儿,或许这并不比我问长问短得到的要少。在那安安静静的一小会儿里,我从这位几乎与世纪同龄的老人身上所获得的,竟是一种可以触摸的生命激情。或者可以说,没有这一刻安然的纯净,便无以获得照耀生命的激情。
告辞时,我说:“我不想打扰您,又想看见您,有机会我会再来看您。”我握住她的手,她说:“只要我活着,你就来看我吧。”
春节时收到了冰心的近照:她身穿黑白条纹的罩衣坐在紫红色的沙发上,怀中抱着干干净净的白色猫咪。她的目光是如此的清明,面容是如此的和善,令我不能不想起最具民间情意和通俗色彩的一个称谓——姥姥。
能够令人敬佩的作家是幸运的,能够令人敬佩而又令人可以亲近的作家则足以拥有双倍的自豪。冰心不仅以她的智慧、才情,她对人类的爱心和她不曾迟钝、不曾倦怠的笔,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无以言说的母性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更给许多年轻人以他人无法替代的感染。在九十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称谓愈发的讲究、愈发的花哨的
时候,我特别想把冰心称作冰心姥姥。
冰心姥姥您好
在中国的北方,孩子们称自己母亲的母亲为姥姥。此外,当领着孩子的母亲遇见自己所尊敬的老年女性,也常常会很自然地对孩子说:“叫姥姥。”孩子清脆地叫着,姥姥无比怜爱地答应着,于是“姥姥”的含义便不单是血缘关系的一种确认,她还是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象征。她每每使人想到原野上肥厚、沉实的泥土和冬天乡村燃烧着柴草的火炕的温暖气息,她充满着一种人间古老的然而永不衰竭的魅力。
第一次听见有人称冰心为姥姥,是她的外孙陈钢。他曾经为我拍过一些照片,我非常喜欢他的这些作品。他告诉我:“我把照片给姥姥看了。”我问他姥姥说了些什么,他说:“姥姥亲了我一下。”冰心对外孙这种独特的无言的赞赏,更能见出二份无可替代的亲情。陈钢觉得对他本人来说,姥姥是他的姥姥,比姥姥是一位著名作家更为重要。
此后不久,我给冰心写了一封信,告诉她我在保定西部山区的一些生活。冰心来信嘱咐我说:“铁凝,你要好好地珍惜你的青春,你的才华!你有机会和农民接触,太好了!他们真朴实,真可爱!你能好好写他们吗我对你抱有无限的希望……”
读着这样的信,你会发现在冰心那平和、宁静的外表之下,那从容、温和的目光之中,还有一份对于中国最 广大农民的深深的爱意,这爱意不仅表现在她为灾民慷慨捐款一万元,还渗透在她对青年作家描写最普通的民众之美的热烈希冀里。也许她的年龄和身体不容她再去更多的地方,但她宽厚的心怀无处不在。
1991年5月,我和散文家周明一道去拜望冰心,我买了一束玫瑰。冰心坐在书桌前,短发齐齐整整,面容很有精神。我把鲜花送上,周明要拍照,冰心说:“来,让我拿着花。”,她请我们喝茶、吃糖。然后说:“搬把椅子坐在我身边吧,这样离我近些。”我坐到了她的身边,她清澈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我感到无话可说,不是因为拘谨而是因为受着一种气氛的感染,是因为身边这位安静的老人正安静地看着我。她一定深明我的心意,此外的一切客套都将是我的多嘴多舌。她一定也同意我无话可说,因为当我告诉她我不知说些什么时,她说:“那就让我们静静地坐一会儿。”
我很看重与冰心静静地坐一会儿,或许这并不比我问长问短得到的要少。在那安安静静的一小会儿里,我从这位几乎与世纪同龄的老人身上所获得的,竟是一种可以触摸的生命激情。或者可以说,没有这一刻安然的纯净,便无以获得照耀生伞的激情。
告辞时,我说:“我不想打扰您,又想看见您,有机会我会再来看您。”我握住她的手,她说:“只要我活着,你就来看我吧。”
春节时收到了冰心的近照:她身穿黑白条纹的罩衣坐在紫红色的沙发上,怀中抱着干干净净的白色猫咪。她的目光是如此的清明,面容是如此的和善,令我不能不想起最具民间情意和通俗色彩的一个称谓——姥姥。
能够令人敬佩的作家是幸运的,能够令人敬佩而又令人可以亲近的作家则足以拥有双倍的自豪。冰心不仅以她的智慧、才情,她对人类的爱心和她不曾迟钝、不曾倦怠的笔,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无以言说的母性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更给许多年轻人以他人无法替代的感染。在九十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称谓愈发的讲究、愈发的花哨的
时候,我特别想把冰心称作冰心姥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