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王朱棣成功上台之后,对有功之臣进行了一番奖赏,而宁王朱权深知朱棣的为人,所以果断放弃了手中的权力,过上闲云野鹤般的自由生活,因此最后宁王得以保全性命,安然度过自己的一生。
当初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时,就已经意识到了宁王朱权的重要性。朱权拥有不俗的实力,他的立场对两军和战争的格局导向是有影响的。其实朱权因为削藩之事早已心生不满,再加上朱棣使用了计谋,成功胁迫宁王加入自己的阵营,并最终控制了宁王的强大军队。虽然朱棣曾经许诺在夺得天下之后,他会与朱权平分,然而在朱棣登基之后便不再提此事。
所以在朱棣上台后,朱权自然心知肚明,他知道朱棣不会放心让他回去自己的封地,所以他主动提出改封到南方。朱权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凶险,为了避嫌,他给自己建造了一座屋舍,整日游山玩水,到处闲逛,就是绝不再参与到任何政事当中。朱棣看到弟弟这么老实,基本上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也就没有对他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所以朱权一生都过得相当安稳,最后也得以善终。
闲适的生活,让朱权有了充分的时间去创作,他留下了不少著作至今仍被人传阅。然而他的子孙就没有他那么幸运了,因为叛乱导致了自己的血脉几乎消失殆尽了,不得不让人唏嘘感慨,任何的名利都不如自己的性命重要啊。
铁铉
铁铉(公元1366年~公元1402年),邓(今属河南)人。
朱元璋洪武中,铁铉由国子生授职礼科给事中;后来,他被调任为都督府断事。
铁铉曾接受疑案的审理,很快,他便辨清了案情;朱元璋为之大喜,赐其字曰“鼎石”。
建文初期,铁铉任知山东参政(官名,明代各布政使司设置此职,秩从三品,位在布政使之下;分左参政、右参政,无定员;执掌分守各道,及派管粮储、屯田、驿传、水利、抚民等事体。)。
朱允炆削藩,派遣李景隆北伐。其时,铁铉负责供应军饷,未曾出现过军饷缺乏的状况。
李景隆兵败白河沟之后,域内很多城戍面对燕兵,望风而溃。铁铉与高巍撤退至济南,并同盛庸等人一起,誓死扼守济南城,以抗燕兵。
固守济南城期间,铁铉曾假装投降燕兵,并准备在朱棣进城时,用铁板将其砸死。不想,中间出了状况,朱棣还未进城,准备的铁板就砸了下来。
此后,燕兵围定济南城三个月,在铁铉等人的强力扼守下,济南城巍然不动。
出于战事布局和战况考虑,燕兵不得不解围而去。
因固守济南城之功,铁铉被朱允炆提升为山东布政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设置,每省一人,秩正二品;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增设左布政使、右布政使各一人;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定秩为从二品。]。
不久,朝廷提升铁铉为兵部尚书。
铁铉遂任用盛庸为平燕将军,后大败朱棣于东昌。
自此以后,燕兵南下,不敢再取道山东。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兵渡过长江。其时,铁铉屯守于淮上,征战之中,兵士败溃,铁铉被俘。
本年八月初二日,铁铉被送入有司。
本年十月十七日,铁铉受刑,被朱棣磔杀于闹市之中,时年三十七。
铁铉被杀之前,也就是本年的十月初五日,山东布政司经历司解送铁铉的家属到京。
铁铉的儿子铁福安,时年十二岁。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他被发配到河池千户所充军。
铁铉的儿子康七,时年七岁。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他在鞍辔局病故。
铁铉的妻子杨氏,时年三十五。本年十月初五日,她被送往教坊司;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闰十一月初,病故。
铁铉的女儿玉儿,时年四岁,被送到教坊司。
铁铉的父亲时年八十三岁,他与铁铉的母亲薛氏,皆被发配到海南安置;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亡故。
话说,等到渡江登位之后,朱棣用计,才擒获铁铉。
当日,铁铉正言不屈。
朱棣想让铁铉看自己一眼,都无法逞意。
于是,朱棣命人割掉了铁铉的耳朵、鼻子,铁铉仍然不愿回头看他一眼。
随后,铁铉被施以磔刑。
至死,铁铉的骂声才停止。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府,随即皇太孙朱允炆旋即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动叛变,明朝南北方大战历时四年,最终以朱棣攻破南京得以告终。
登基后的明成祖为正得位之名,迅速编写颁发官方史书《奉天靖难记》,此书中大肆篡改史实,营造出朱棣谋反是因建文帝削藩逼迫太急而不得不反的印象,因此后世史学常为之疑惑不解。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早在朱允炆被封为太子之时,朱棣便有意夺位,甚至一度引起朱元璋的怀疑。今天笔者将探询还原这段史实。
一、朱标死后朱棣对储君的觊觎
朱棣乃至其他藩王对于皇位的觊觎之心从懿文太子逝世之时便已有之。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嫡长子朱标便被册封为皇太子,成为新兴的大明帝国的继承人。然而时运不济,洪武二十五年,正当壮年的朱标却因病逝世。
朱标一死,朱元璋其他四位嫡子如秦王、晋王、燕王、周王便纷纷有意争夺太子之位,正在承受丧子之痛的朱元璋是否有意从余下四位嫡子中挑选合适的继承人,这点我们无从得知。但经过多番全面考虑之下朱元璋决定尊崇 “立嫡立长、仁君守成” 的宗法,同年九月便将朱标在世的嫡长子朱允炆确认为皇太孙。
朱允炆皇太孙地位的确立距朱标病逝仅四月余,可见朱元璋此举之雷厉风行,是为断绝其他藩王觊觎之心。至于《太祖实录》中所记载的朱元璋有意将皇位传于朱棣,则大不可为信,史学大家谈迁就曾说过,此事为“永乐所裁定,未遂确也。”
而此后诸位藩王觐见成为东宫储君的朱允炆,心中不快、多有不满,深知此事的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八年再次确定藩王见太子礼制,规定“朝见后于内殿行家人礼”,以此才缓和朱允炆和叔王间的关系。
可知,朱棣对于皇位垂涎已久,自朱标死后便有意参与皇位争夺。
二、朱棣在靖难之前的准备
纵然时为燕王的朱棣对朱允炆有再多的不满,但在见识朱元璋为维护朱允炆而铁腕除去功勋将臣的手段后,朱棣也不敢有所造次。然而随着朱元璋的日渐老去,朱棣获取皇位之心则更加强烈,明面上虽未有行动,但私下却小动作不断。
朱棣所做的有史可查的第一件事便是结交朝鲜以为后援 。据朝鲜史书记述,洪武二十三年,时为燕王的朱棣便在朝鲜使臣经过北平府时便“倾意待之”,使臣从藩王府出来后便对外说道:“ 王有大志,其殆不在外藩乎! ”此后洪武二十七年,朝鲜王子李芳远押送明廷嫌犯路过北平之时,燕王甚至亲自接见,酒食待遇甚佳。
身为藩王的朱棣是绝无如此外交权限,且生性傲慢的燕王如此善待朝鲜朝臣,只能说他是有心结交、以图他志。
此外朱棣又同时开展另一项极为关键的举措——对建文朝臣的拉拢, 朱棣分别对应天府和北平府两地朝臣收买笼络。
北平周边官员如郭资、许思温、吕震等,朱棣在藩期间便多有联系,靖难起兵之初这些人便立即归附。而对于朝中重臣曹国公李景隆、尚书茹瑺、都督同知王佐、佥事陈瑄等人,在靖难之役后,均被朱棣晋官加爵。这些朝廷重臣在靖难之役中于不同时段纷纷导向燕王,虽有时事所逼,但从事后明成祖对他们的大加封爵可知,在靖难之前他们均或多或少的和燕王有所联系。
此外第三点也是对战事影响最关键最直接的一点便是朱棣十分注意军中势力的培植。 早在洪武十三年,朱棣就藩北平之时,就跟随其岳父大将军徐达以及大将蓝玉、傅友德等人在军中历练。作为藩王的朱棣多次受诏随军出征塞外。,然仅为名义上的大军统帅,但是在不断的军事战争中磨砺逐渐积攒丰富的军事经验,这点是深居宫中的朱允炆远不能及的。
此外朱棣常年统军驻扎塞外,更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能扶植忠于自己的嫡系将领。燕王起兵之初所依赖的大将张玉、朱能、丘福、王聪、潭渊无不是一时骁勇猛将,这些骁将靖难之中为朱棣披荆征战、攻城略地,均立下不世大功。
三、朱元璋临死前的察觉
纵然朱棣暗中举措极为谨慎,但始终也逃不过朱元璋漫天的耳目。就在朱元璋病逝前一个月,他便察觉到朱棣私下动作不断,只不过尚无实据而直接处置。
因此,朱元璋下密诏于晋王,命其 “教陈用、张杰、庄德预先选下好人好马,堤备临阵时,领着在燕王右里行”。 可见此时病在膏肓的朱元璋已经察觉出朱棣有不臣之心,只是自己时日无多无法进行确认,因此只能命晋王布兵防范,以防不测。
一个月以后,即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朱元璋便撒手人寰,最终给皇太孙朱允炆留下藩王朱棣这个大隐患。
朱棣继位为明成祖后,便多次下令编纂修改史籍文献,大肆抹黑建文帝君臣,而明中后期出现的大量私修著作才得以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以窥建文一朝始末。
所以可见,藩王朱棣被逼谋反之事只是为其获取帝位合法性的托辞,他早在懿文太子朱标病逝之后便一直隐隐有篡位之心,而建文帝的削藩只不过为其叛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借口罢了。
无奈中国历史均是胜利者所写,建文帝君臣被抹黑至如此,也只能怨其能力不济,以致失国亡身。
参考文献:
[1] 《明太祖实录》、《明太宗实录》,《明史》,《明史纪事本末》[M]
[2] 陈昌旺明成祖朱棣的军事思想研究[D]
[3] 梁曼容明代藩王研究[D]
[4] 刘倩靖难及其文学重写[D]
藩王自古有之,源于封建制度,所谓封建,即是分封建制,自古有之,至周朝蔚为大观。经历了西周的春秋和战国,诸侯做大,灭了周朝,继而秦统一了中国,实行郡县制度,后来的王朝也多有采用分封制度,但都免不了藩王作乱如汉朝的七王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等,隋朝至元朝没有了藩王的问题,但是藩镇割据等问题也凸显。
到了明朝,明太祖推崇周礼,并鉴于历代功臣、外戚、宦官干政的教训,试图通过加强分封来巩固皇权,洪武二年定“封建诸王之制”,洪武三年四月分封秦、晋、燕、吴、楚等十国,强调:“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此“为久安长治之计”。虽然朱元璋也防止藩王作乱,申明诸王“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但是藩王只要出现,由于跟皇帝的天然血缘关系,造反毫无压力。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明朝的藩王作乱。
1、靖难之役:朱棣永流传1398年明太祖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明惠宗为巩固皇权,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定先易后难之策,从势力较小的藩王下手,再集中力量对付势力较大的藩王。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逼自杀。殊不知这样打草惊蛇,引起了燕王和宁王的防备,当然建文帝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朱棣的精兵,准备铲除朱棣,于是燕王联合诸王反,而燕王所打旗号恰是汉初七国之乱的“清君侧”,也是朱元璋所规定的祖制,即诸王有移文朝廷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靖难”之权(明太祖为避免权臣擅政而制定)。双方展开战争,打了四年,燕王朱棣打败建文帝,夺权成功,即皇帝位,为永乐帝。此次夺权在历史上甚为出名,影响颇大。明朝的三次藩王作乱中,只有朱棣的靖难之役成功,从此皇帝落入朱棣一脉手中。
2、朱高煦叛乱:最作死的皇叔
由于朱高煦叛乱没有成功,所以不能叫役,只能是叛乱了,燕王靖难,燕王带兵时,高煦经常随军左右,尤其是在某些关键战役中立有大功,为燕王所倚重,燕王曾与其说:世子(即朱高炽)多病,你好好干。这句话令高煦心动。高煦自恃有功,周围也有一帮人为其出谋划策,几次阴谋离间燕王与世子关系。但是,世子朱高炽非等闲之辈,燕王出征,令其留守监国,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燕王无后顾之忧。朱棣即位后,一些大臣鼓动成祖改立太子,成祖亦曾动心,但考虑到世子乃朱元璋所立,一旦改立,势必惊动朝野;另外也违背嫡长子继承制;还有就是建文元年出生的朱高炽儿子朱瞻基极为成祖所喜爱,生前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传之祖孙,永世其昌”,出生后,成祖见孙子“儿英气溢面,符吾梦也”。而高煦虽有军功,但过失亦多。太子遂定朱高炽。其后,高煦屡不就国,多次改封,最后封于山东乐安州。永乐二十二年,成祖病崩于北征途中榆木川,皇太子高炽即位,改元洪熙,是为仁宗。仁宗当了10个月皇帝,于洪熙元年5月病崩,,太孙朱瞻基即位,改明年年号为宣德。
话说高煦在乐安州,闻成祖崩,即已蠢蠢欲动,但当时没有下手机会,10个月后,仁宗又崩,太子朱瞻基从南京奔丧,即阴谋从路上伏击,因仓促而未能得逞。宣宗对高煦如同其父对高煦,仁到义到,但高煦仍没收敛,于宣德元年8月起兵反叛,一如其父故技,打“靖难”之名。宣宗召群臣应对,有提议派阳武侯薛禄前往征讨,而大臣杨荣则主张宣宗亲征,夏元吉也表示赞同,宣宗定夺,率三大营五军将士亲征高煦。宣宗一面派人到乐安城宣诏,晓以利害,令其投降;一面大军直抵乐安城下,重重围困。高煦被迫出城向宣宗请罪。高煦之乱遂平。宣宗对待皇叔很好,没有杀他,但是朱高煦还是自己把自己作死了,在朱瞻基来看他的时候竟然使用扫堂腿把朱瞻基绊倒,朱瞻基便命人把大缸扣在朱高煦头上,你说这个时候了朱高煦该消停了,他不,他举着缸到处跑,朱瞻基忍无可忍,最后用火烧死了朱高煦。
3、宸濠之乱:成就未带过兵的王守仁说起宸濠之乱,可能很少人知道,但是说起 宁王,想必很多人知道,《唐伯虎点秋香》曾提到过宁王作乱,说的就是他,宁王作乱,其实命里该有一次,当初燕王造反时,联合宁王,曾经许诺宁王事成之后平分天下,结果等来的却是内迁到南昌,或许宁王的后代也是想折腾一下,看看能不能拿到半壁江山。正德十四年,武帝朱厚照西巡归来后,又欲下江南,并周游天下,为了谏阻南巡,惹起一场朝臣大 。于是,怀有野心的宁王朱宸濠借口武宗荒*无道,是年六月十四日兴兵,杀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革正德年号。以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以王纶为兵部尚书,集众号称十万,并发檄各地,指斥朝廷。七月初,又以其部将守南昌,自率舟师蔽江东下,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帅舟师下江,攻安庆,欲取南京。
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王守仁闻变,举兵勤王,会齐各地军兵,于七月二十日攻克南昌。朱宸濠闻讯,回救南昌,二十四日与王守仁军相遇于南昌东北的黄家渡,叛军败退八字垴。二十六日 ,明军以火攻,宸濠大败 ,将士焚溺而死者3万余人 ,宸濠与其世子、郡王,及李士实、刘养正、王纶等皆被擒 。后来还上演了明武宗要亲自捉拿宁王,但是因故作罢。纵观明朝的三次作乱,只有燕王成功,成为永流传的皇帝,后面两次作乱都影响不大,这也是历代皇帝削藩的结果。第三次之所以动静不小,反映了明朝自土木堡之变后,国力中衰,一旦内忧外患,君主出现过失,往往有突发事件发生,有一定的偶发性;而王守仁力挽狂澜的出色表现,也反映明朝前期养士的遗泽犹在,虽历险境,国仍粗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