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主旨:表达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小雅·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作者无名氏。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原文如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如下: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扩展资料:

第一部分的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这三章的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来引起下文。诗歌的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凄凉的戍边生活画面,我们仿佛看到戍卒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集野菜,一边思念着久别的家乡,屈指计算着返家的日期……

第一章开头两句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第二章写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则是:“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

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其实在诗里,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自然生物的生死消长,都看作是生命的见证,人生的比照。

因此,兴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最直接的感悟,其中有着体认生命的深刻之义。于是在“采薇”这样一个凝固在戍卒记忆里的姿势里,看到的不只是四季的轮回,光阴的流逝,还看到思念的成长,看到生命走向苍老的痕迹。

——小雅·采薇

作者在回乡途中,抚今追昔,回忆军中情况与心得

这是一首征战归来的边防士兵所赋的诗。首先,这几句翻译过来是: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诗中反映了士兵的征战生活和内心感受。末章抒发归途遇雪,忍饥受渴的辛苦和悲伤,诗味最浓。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1、这段诗表达了作者(即诗中的战士)对家乡和亲人的热切思念,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的思想感情。

2、在艺术手法上,“以哀景写乐”是指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反衬手法,这种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乐”。《采薇》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句运用了这种手法,但并不具有对应关系。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4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昔:指出征时。

依依:茂盛的样子。一说,依恋的样子。

思:语末助词。

一说,“斯”,这里的意思。

霏霏:大雪纷飞的样子。

《采薇》表现了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小雅·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全诗六章,每章八句。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诗经采薇>表达了作者一种报效国家,不惜血酒疆场的豪放情怀,在残酷战争之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悲哀,以及对遥远的故乡的浓得化不开的思想感情。

原诗:

《采薇》作者:佚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蔽:一种野菜。

2、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作:初生。

止:语 气助词,没有实义。

3、莫:同“暮’,晚。

4、 玁狁(xian yun):北方少数民族戎狄。

5、遑:空闲。

启:坐下。

居:住下。

6:软嫩。

这里指初生的菠菜。

7、聘:问候。

8、刚:坚硬。

这里指菠菜已长大。

 

9、阳:指农历十月。

10、盬(gu):止息。

11、疚:病。

12、尔:花 开茂盛的样子。

13、路:辂,大车。

14、业业:强壮的样子。

15、捷: 交战,作战。

16、騤騤(ku);马强壮的样子。

17、腓(fei):隐蔽,掩 护。

18、翼翼:排列整齐的样子。

19、弭(mi):弓两头的弯曲处。

鱼服: 鱼皮制的箭袋。

20、棘:危急。

21、依依:茂盛的样子。

22、霏霏:纷纷下落的样子。

释义: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才长出来。

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又快过去了。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因为玁狁故。

没有空闲安定下,都是因为 玁狁故。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初生正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心里忧愁又烦闷。

心中忧愁像火烧,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没法托人捎家书。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经长老了。

说回家啊说回家,十月已是小阳春。

战事频仍没止息,没有空闲歇下来。

心中忧愁积成病,回家只怕难上难。

光彩艳丽什么花?棠棣开花真烂漫。

又高又大什么车?将帅乘坐的战车。

兵车早已驾好了,四匹雄马真强壮。

哪敢安然定居下,一月之内仗不停。

驾驭拉车四雄马,四匹雄马高又大。

乘坐这车是将帅,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马排整齐,鱼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严防范,玁狁犹猖狂情势急。

当初离家出征时,杨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战罢回家来,雨雪纷纷漫天下。

行路艰难走得慢,饥渴交加真难熬。

我的心中多伤悲,没人知道我悲哀。

简介:

《小雅·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

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

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扩展资料:

从手法上,这首诗还在于选择了一个最佳角度,即“在路上”,这是一条世上最远最长的路,它如此之长,长的足以承载一场战争,长的足以装满一个人年年岁岁的思念,长的足以盛满一个人生命中苦乐悲欣。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让那一股缠绵、深邃、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

这是写景,更是抒情伤怀。

诗句里有着悲欣交集的故事,仿佛是个人的生命寓言。

是谁曾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是《木兰辞》里亲人欢迎盛况,还是《十五从军征》里荒草萋萋情景?

别离时春光,回归时大雪,季节在变换,时光在流逝,我们离去,我们归来,在来来去去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没有答案,只有漫天飞雪中一个被沉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人孤独的身影,步履蹒跚地,战战兢兢地走向他不知道的未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意思:

过去我离开的时候,杨柳随轻风飘拂,像是依依不舍,而今日我又来到这里,这里雪花飘零,*雨霏霏。

艺术手法:

1、对比,通过昔盛今衰对比,强调突出眼前的悲凉。

2、对偶,在诗经中这很难得。

3、叠词使用,反复吟唱,情感倾露无疑。这种手法后人多用,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种叠词描声摹状效果极好。

4、融情于景,昔盛杨柳绿,今衰*雨飞,何情何景,请君自品。

《采薇》思想内容: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采薇》艺术特点:“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更增强了哀乐的情感表达。选自“小雅”,却有“国风”民   歌的特点,运用了句式重叠与比兴的手法。

《采薇》原文为“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一诗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描绘了紧张艰辛的军旅生活,表达了戍边战士心中的报国之志及其强烈的思乡之情。全文通过对“薇菜”、“杨柳”、“雨雪”等自然事物的描绘,表现出四时的变化,在光阴流逝之间展现出战士们恋家思亲的个人情感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

 《采薇》的赏析

 全诗先写凄凉的戍边生活,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而后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

 《采薇》的全文

 先秦:佚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176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