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情绪对健康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正性情绪(快乐情绪)如愉快、兴奋等,使人的感知变得敏锐,思维活跃。正性情绪体验即快乐情绪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是实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培养幼儿的情绪能力一、选择和创设生动的情境
在情境中进行情感专题活动,贴近幼儿已有经验,自然、生动、有效。我们不仅选择自然的情境,同时也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自主感受、体验、表达,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认知和行动能力。如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延迟满足能力比较弱,就将等待倒水、荡秋千、盥洗、举手发言、玩新投放的玩具等真实情境,用视频或图像记录下来,在“延迟满足”情感专题活动中,让孩子们观看、分析,引导他们提炼出在这些情境中“等一等”“忍一忍”等方法,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提醒幼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又如,我们为了让幼儿学会行为归因。在“竖起你的大拇指”情感专题活动中创设了“夸夸朋友”这一情境,从集体教学、游戏、生活三种活动人手,分别罗列出“值得夸”的项目。如集体教学活动中认真倾听值得夸、动脑思考值得夸、积极发言值得夸、坐姿端正值得夸等。各项目都用幼儿看得懂的图示展示在“赞美墙”上,幼儿据此对照自己和同伴的行为,明白了怎样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在这里,情境发挥了暗示和引领作用。
我园在情感专题活动中选择和创设的情境具有以下特点。
(一)贴近幼儿的生活,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真实的事件才会使幼儿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我们注意发现并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带有普遍性的情境进行情感专题活动。如,经过多年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引发幼儿消极情绪的主要事件是同伴争执、受到批评和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其中同伴争执引发的消极情绪占486%,比例很大,这是具有普遍教育价值的切入点。如果围绕这一内容开展恰当的活动,会使大部分幼儿受益。于是,我们截取了幼儿在分享玩具、下棋、选凳子等真实情境中的同伴争执事件,引导幼儿一一进行体验、分析、讨论。如在分享玩具情境中,孩子们很容易发生争执。我们便把相应的情境记录下来,再通过视频回放、角色扮演、经验提炼等活动,引导幼儿分析并讨论“如何做会分享的宝宝”。
(二)具有趣味性
具有趣味性的情境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放松地感知,展示真实的自我,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愉快、积极地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齐心协力”情感专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理解“齐心协力”的含义,我们创设了“两人三足”“拼字”“送信”等游戏情境。幼儿在这样具有趣味性的情境中活动,兴趣浓厚,不知不觉就理解了“只有大家一起尽力往共同目标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三)蕴含体验的机会
情感教育活动重在体验,具有感染性、可操作性、任务性、竞争性的情境,往往能够给予幼儿充分而深刻的体验。所以,我们尽可能地创设具有以上特点的、蕴含体验机会的情境。例如,在“耐心”专题活动中,我们每日设置耐心体验时段,带领幼儿一起放慢节奏做好每一件事,培养耐心的品质;我们设计了耐心指令。
如安静的手势、平息情绪的手势、耐心音乐、耐心色彩牌等,使幼儿在安静、有序的环境中受到感染;我们设计并组织幼儿玩有利于培养耐心的游戏,如闭眼数数、单脚站立、缓慢走线等;我们在集体教学中也安排了相关活动,如中班“拼图”活动主要是通过布置任务,让幼儿挑战自我,不怕困难,养成耐心的品质。在活动之初。我们发现幼儿的拼图能力有显著差异,有些幼儿能拼70块,有些幼儿只能拼16块。我们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了纵向评价图,为每个幼儿设置不一样的任务情境。孩子们每天挑战自己的极限,还与水平相当的人竞赛,大大提高了拼图的热情和智慧。就这样,幼儿在以上几个交织在一起的活动情境中一次次亲身实践,对耐心的意义有了真切感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让幼儿在情境中充分体验
“体验”是幼儿在情感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情感态度类的学习,更不是简单地‘讲道理’所能奏效的。原则上讲,态度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可以脱离其他内容而单独存在的东西,它是伴随着活动过程而产生的体验”。(2013,冯晓霞)让幼儿在情境中充分体验,符合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学习特点。我们的情感专题活动采用了同质体验和螺旋式体验的方式来提升幼儿的情绪能力。
(一)同质体验
“同质体验。指由同类对象所产生的同一种情感体验的积累;每次体验不能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应掺入新的成分,即激起体验的情境要有变化,对情境的认识要逐步深化。”(1998,朱小蔓)我园意在让幼儿通过同类活动的多样化横向体验的积累,逐渐形成某一种情感品质和能力。
不同内容的同质体验。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这就需要我们在安排活动内容上有所变化,使幼儿从不同角度体验同一种情感,保持活动兴趣,不断丰富、深化体验。
如,我园每学期开展一次的全园联动活动就是按照这样的体验方式设置的。如在全园联动的“耐心”专题活动中,大、中、小、托班都围绕培养幼儿的耐心品质进行活动,但每个班从不同的内容切入,分别是叠高、玩多米诺骨牌、刺绣、编织、拼图、黏贴、制作服装、剪纸、工艺自画像等,其间幼儿通过同龄对班(对班即幼儿、教师、环境定时定点部分交换)、混龄对班等形式进行横向体验:最后展示时,由全园幼儿一起参与,在多种活动、多种玩法中体验耐心。从而明白耐心的'真正意义是应对挑战、不怕困难、坚持到底、达成目标,而不是指慢慢做事。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是课程,幼儿每天在日常生活、游戏、户外锻炼等环节中也能获得丰富的体验。如幼儿在玩音乐游戏、选择玩具、排队下楼梯、轮流玩滑板等时候都可体验延迟满足,学习自我调控。我们采用“我等在你后面好吗”“好朋友跟别人玩了,下次再找他”“你玩好了给我”等语言引领,使幼儿体验这些语言在不同环节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幼儿自我调控和延迟满足的能力。
不同时间的同质体验。我园有一个全程大单元专题活动的做法。即小、中、大班每一学年都做同一个专题,大目标一致,但具体活动内容会根据幼儿年龄阶段而有所不同。这样的活动是逐步递进的,前一年的体验是后一年的准备,后一年的体验是前一年的发展,这不仅能促使幼儿更自主地参与,而且能使幼儿的体验有所积累。如围绕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我们设计了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专题:小班——“朋友车”专题,引导幼儿关注同伴,学习轮流、谦让、协商、关心、帮助等策略:中班——“受欢迎的小棋手”专题,借助评比“受欢迎的小棋手”活动,引导幼儿学习遵守规则、控制情绪、理解他人、安慰他人等策略;大班——“多米诺骨牌”专题,通过评选“爱的合作小组”引导幼儿学习协商、分工、宽容、理解、分享、帮助等策略。通过这个系列大单元专题活动,幼儿对交往策略就有了较为全面的体验,有助于逐步提高交往能力。
(二)螺旋式体验
螺旋式体验是指先通过体验引发思考,再进行操作,提升经验。然后将经验运用于实践,再进行体验,从而呈现纵向、螺旋式上升、层层推进的特点。
首先,在情境中初步体验
创设易发生情绪事件的情境,让幼儿体验情绪事件带来的内心感受并大胆表达,初步思考情绪事件的成因。如在“受欢迎的小棋手”活动中,我们创设全班幼儿两两交换同伴下棋,记录并张贴输赢结果的情境,使幼儿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明白下棋总会有输赢,输的幼儿不要烦恼、不服,赢的幼儿也不要得意、沾沾自喜。
其次,加深体验,提升经验
再次创设引发情绪事件的情境,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教师引导幼儿分析情绪事件,反思其中的行为,归纳提升处理情绪事件的经验。在“受欢迎的小棋手”活动中,我们在前期活动的基础上加入新规,创设更复杂的情境:当两个棋子走到同一格时,后者可以将前者打回起点。这个新规增强了挑战性,容易引发情绪事件,加深幼儿的体验。
于是,教师在情绪事件发生时,引导双方分析情况,既反思自己的行为,又换位思考,使之进一步明白下棋总会有输赢。只要大家没有违反规则,就要坦然接受结果,做一个受同伴欢迎的小棋手比输赢更重要。教师还以此为契机引导幼儿思考、讨论“怎样做才是受欢迎的小棋手”,一起梳理、归纳出情绪表达合适、会安抚别人、懂得谦让、遵守规则等受欢迎的行为,提升了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经验。
再次,实践运用
体验运用有效经验解决问题的乐趣。通过展示解决情绪事件的典型案例的图示或视频。让幼儿重温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起到正强化的作用。教师还可与幼儿一起讨论、总结,把有效的经验转化为通俗的话和好记的图示,以便幼儿在面对情绪事件时迁移运用。同时,还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新的引发情绪事件的情境,进行聚焦体验,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归纳了“怎样做才是受欢迎的小棋手”后,教师又创设了新的情境,即骰子掷到“6”的人可以增加一次掷的机会等,鼓励幼儿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归纳的经验来解决问题,体验互相理解、友好交往的快乐。
三、归因提炼,帮助幼儿掌握提高情感品质和能力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抱有的稳定的情感和态度大多由他们从小习惯化形成的归因模式所决定。只有学会正确地归因,才会积极面对挫折和错误,才不会怨天尤人。
在情境中充分体验后,教师需要和幼儿一起分析,将零散的经验进行归纳梳理,提炼出有价值的方法,在班里推广,便于幼儿迁移运用。
首先,学习归因,对事件进行客观评价
归因能帮助幼儿自我反思,了解自己,找出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不足,并客观地剖析事件,提高处理情绪事件的能力。如在“魔语”专题活动中,在幼儿已初步了解“魔语”的作用后,教师提供了五个游戏中幼儿争执的画面:两个小朋友在生气地抢球:一小朋友不小心撞倒了一旁的小朋友,倒下的小朋友生气了;两个下棋的小朋友正为某一规则吵得面红耳赤;一个小朋友在玩玩具,另一个小朋友故意抢走他的玩具;一位小朋友非常想看小伙伴的书。
教师让幼儿逐一观察,并讲述自己如果是画面中的小朋友会用怎样的语言来解决问题。幼儿说出了各种各样的“魔语”,如“我们两个都不要抢,这个球给别人玩”“这次我让给你,下次你让给我”“我很想看,我和你一起看好吗”“我的书很好看,跟你换一本”。等等。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你认为这些“魔语”能够解决问题,原因是什么从而使幼儿明白这些“魔语”可以表达自己心情,能够使别人得到安慰等。总之,“魔语”就是可以使大家开心的话、能够解决问题的话。幼儿通过这样的归因练习,知道自己应掌握更多“魔语”,并恰当使用“魔语”。
其次,提炼有效经验并迁移运用
幼儿在情境中经过充分体验会积累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但由于能力有限,他们的经验是零散的,这就需要教师介入,引导他们提炼出有价值的、形象的、易记忆的、可推广的经验,以便他们迁移运用。
如在“魔语”专题活动中,教师帮助幼儿将他们提供的“魔语”提炼为四类:赞美“魔语”,如“你绳子跳得真好,我佩服你”“你是下棋高手”;心情“魔语”,如“我今天非常开心”“我输了有点难过”;解决问题“魔语”,如“我们一起看书好吗”“我玩一会,等会给你玩,你稍等一下”;礼貌“魔语”,如“对不起,我帮你擦干净”“谢谢你的帮助”,等等。通过分类提炼,幼儿强化了对“魔语”的记忆,在实际活动情境中更容易想起该使用哪类“魔语”。帮助幼儿提炼经验的方法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是,艺术作品很有感染力,从中能提炼出很多供幼儿学习的范式。
教师可借助绘本、故事、儿歌、、音乐剧、动画片等,形象化、情景化地加以呈现,提炼出精彩片段,让幼儿多通道地感知并模仿学习,然后在实践中迁移使用,从而提高情感品质和能力。如绘本《我会哭我会笑》画面形象生动,幼儿容易接受。我们借其引导幼儿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并学习调控自己的情绪。
一、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因此家长不能一味地按照“别人家孩子”的模板去要求自己家孩子,不能用和别人一样的模式来为自家孩子进行认知启蒙。在全面了解自家孩子之后没孩子量身定做合理的方案,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对孩子进行认知启蒙。切记要认识到孩子的差异性,不可盲目从众。
二、尽量给孩子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
如果我们想知道孩子擅长哪些方面,就需要在孩子表现自己的时候去观察。家长们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以及展示自己的机会,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擅长的领域,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孩子。
天赋就像生长的花木,需要不断的学习,开发去修剪它们。
而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天赋也一样需要家长们精心栽培,才能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三、亲子阅读是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孩子在小的时候无法通过复杂的推理演绎和逻辑思维来对信息进行处理,只能通过形象或者声音的感知来掌握对确切事物的感知。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亲子阅读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先让孩子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知,再延展为共情、逻辑思维的建立等等。
处在认知阶段的儿童见到自己知道的东西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想用语言或者身体动作表示自己对这件事情是知道的。不仅如此,面对不知道的东西,他们也会有很强烈的了解的意愿。
孩子自小就受到各种方式和来源的影响和作用,有的是主动提供的,如学校教育、课后兴趣班,而还有很多却是在不经意的过程中接受到的,如生活中的犯错经历、出游时的见闻、与他人相处的过程。
孩子需要培养的能力包括四个方面:1、基础技能,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美术音乐等;2、综合能力,它包括审美、创造、合作、说服等,也就是运用基础技能去解决一个问题的能力;3、成长心态,即看到自己的不足,认清外界的形势,能够不断自我学习自我进步;4、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而后者更重要的是乐观自信、同理心、适应变化、韧性和勇敢、坚忍等品质。如果把后面三项能力归纳总结一下,最为重要的就是社会情感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技能、负责任的决策。
当前普遍存在的家长焦虑现象并不能给孩子的教育带来积极的影响,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社会日益竞争激烈的基础技能教育,而忽视了社会情感能力的教育。而后者却是很难通过教学、练习、测试等传统方法获得的,而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情感能力培养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情绪的管理。需要在平时孩子面对困难,受到不公正对待,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做起。具体几个小技巧如下:1、布置一个温馨的“冷静角”,作为情绪失控时的缓冲地带。2、把问题分级,将不同的情绪归类为无事生非、庸人自扰、自强不息、天灾人祸。3、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正视问题,然后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倾听他们的声音并尊重他们的想法,最后协助他挑选一个最优的方案。
怎样开始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
怎样开始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影响着孩子,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是跟家长分不开的,现在我将分享怎样开始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希望给到各位家长帮助。
怎样开始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1
培养宝宝认知能力
可以说2个以上的单词:单词量增加得非常快
到18个月吋可以说10-15个单词;到24个月时可以说50多个单词。经常发问:常常提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疑问。要多给宝宝介绍事物的名称,认真回答提问,才能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和应变能力。回答时要认真、诚恳,绝对不要回避或拒绝固答。
想象力丰富: 宝宝的世界里有很多疑问和幻想。例如,听到小狗在叫以为是小狗做错事情,因害怕责骂而叫。多给宝宝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更好地提升想象的空间。占有欲变强:拒绝他人碰自己的东西。占有欲变强,同龄宝宝碰自己的玩具时会哭闹,发火,打对方。而且也会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宝宝认知能力训练视觉训练: 宝宝仰卧位,距离宝宝胸部上方20-30cm,尽量拿红颜色或者是黑白对比鲜明的玩具去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用玩具训练宝宝的视线随着物体的上下左右等方向运动,以便刺激宝宝的视觉发育,使其眼球的运动灵活性及协调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听觉训练: 父母可以在宝宝周围的不同方向,运用说话的声音或者是玩具的声音训练宝宝转头去寻找声源。可以使用不同旋律、速度、响度、曲调或者是不同乐器奏出的音乐或会发声音的玩具,也可以选择敲击家中不同物体的声响,如敲碗声、钟表声等,也可以改变对宝宝说话的声调令宝宝辨别各种声音。
味、嗅、温度等感知训练: 运用日常生活,使宝宝的`各种感觉得到发展。例如吃饭,可以用筷子蘸莱汁给宝宝尝尝;让宝宝吃苹果时,可以让他先问问苹果的香味、再尝尝苹果的味道;宝宝洗澡时,可以让他先问问肥皂香味;用奶瓶喂奶时,可以先让宝宝触摸下奶瓶的温度等等,这都是有利于宝宝感知觉的发展。
触觉训练: 宝宝的面颊、口唇、眉弓、手指头或者脚趾头等都是比较敏感的地方。父母可以用手或者用其他物体进行宝宝的触觉练习。如光滑的丝巾围巾、粗糙的麻布、柔软的羽毛、棉花、粗细不同的毛巾或海绵、各种形状的玩具都能让宝宝产生不同的触觉感,有利于宝宝的触觉识别能力得到发展。
宝宝认知能力特点
1岁
宝宝能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辨认物体,通过声音辨别家庭成员。
能从一堆大小、形状相同而颜色不同的木块中挑出一个和成人手中一样的木块。
2岁
能够分辨红、黄、蓝、绿等常见颜色;能辨认上下前后方位,掌握圆形、方形、三角形。能较准确地辨别各种声音。
能通过手接触更多的物体,从而知道物体的凉热、软硬等特征。
能分辨物体的大小和远近,能区分白天和黑夜。
观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顺序混乱,前后重复,也多遗漏。
通常只能观察到事物的粗略轮廓,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转移观察的目标,受情绪影响较大。
常常要用手一一指着所要观察的物体。
3岁
此阶段孩子喜欢询问他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非常关心答案,因此回答要简单切题,告诉他做某些事情——“因为这些事对你有好处”或“你不会受伤”对他来说比详细的解释更有意义。
此时孩子的推理仍然是单方面的,不能从两个方面考虑问题,也不能解决同时需要他考虑多种因素的问题。
他对时间概念更加清楚,能理解某些特殊的时间,例如周末休息和生日。不过即使他能够告诉你自己几岁,他也没有一年究竟多长的时间概念。
4岁
可以理解一天可以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一年有不同的季节。
知道一周有几天,每天可以以小时和分钟计算。理解计数、字母、大小关系和几何形状名称的基本概念。
孩子的许多问题会涉及“宇宙”方面,例如世界的起源、死亡与濒死,以及太阳和天空的成分。大人不要虚构答案,要求助于适合孩子的儿童书籍解决这些问题。
5岁
能初步理解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的区别,知道一年中12个月的名称和一周中每一天的名称;开始能看懂钟表,时间概念已比较明确;也更有主见,会对大人的行为和周围的一些现象发表些“见解”。
6岁
开始知道季节、月份的概念,对每月的节日比较了解。
会看钟表,时间概念已比较明确。
能理解数字的含义,并会在对比的基础上找出物品或事物内部的数学规律。
能调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怎样开始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2当妈妈的一定要注意宝宝最佳锻炼的年龄段,因为训练不及时孩子就会比别人的 宝宝慢半拍了,那么孩子最佳训练的时间段是在宝宝1岁之前。
所谓训练就是要正确有效的训练孩子的认知能力,认知不是天生就有的,一切都是家长给予的训练所造就,他是让大脑去理解、记忆然后再提取的能力,如果你能好好的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智力思考会明显发育快。这些都不是你所需要花钱的,都是表现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在生活、玩具、游戏中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首先训练宝宝的听觉,在宝宝刚出生后多喊宝宝的名字,可以多说和孩子说些话,不要因为他听不懂不去理孩子,说话的时候看着孩子,语言要温柔亲切,故意制造一些好听的声音,让孩子对它好奇,去主动寻找发出声音的源头,在宝宝吃饭或者洗澡的时候放点音乐或儿歌,对孩子以后的习惯会有好处。
对宝宝的视觉进行训练,一是训练他的注视,可以在纸上画点东西放在他十几厘米的距离上让他盯着看,再就是训练他的追视,找点好奇的东西先让孩子看到,然后慢慢移动,让宝宝的目光追着东西去看。
训练宝宝的用手或者身体触碰和抓拿的能力,在宝宝出生1个月以后开始训练,找点软的不会伤到孩子的易拿的东西放在他的眼前,吸引他主动去抓拿,这样能很好的刺激他的触觉神经。
把以上的训练认真对待,这样的幼儿教育会让孩子反应变快,接受能力也会比其他孩子要好,表现出大家所说的聪明。
10个小游戏,提升孩子认知能力!
1寻找颜色
适合年龄:2岁以上
玩法:妈妈可以示意孩子找出生活上各种色彩的事物,如红色的中国国旗、红灯、灭火器等,绿色的草地,邮筒,蔬菜等。让宝宝直观地感受各种色彩。
小贴士:刚开始时一次让宝宝认识一种颜色,太多颜色会影响他进行判断。
2手指画
适合年龄:3岁+
玩法:玩玩自己的手指吧,给自己的手指做出各种造型、表情,编出各种各样的小故事,这可是发挥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好机会
小贴士:选择颜料要选择那些无刺激气味以及容易擦洗的。
3接龙讲故事
适合年龄:2岁以上
玩法:外出坐车或等车时可以玩接龙游戏,如妈妈先开头:“从前有一个森林。”引导宝宝接着想象:“跟住了三只小猪”……充分调动宝宝的想象力啊有木有~小贴士:如想加强难度,在续句前不妨叫孩子每次也由故事的第一句说起,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4分水果
适合年龄:1岁以上
用具: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等)、一个篮子、
玩偶玩法:将盛着各种水果的篮子放到宝宝的面前,再拿出一些玩偶,由妈妈抱着;然后对宝宝说:“大熊要吃苹果,宝宝请你帮它拿一个XX。”随意说出篮子内的水果,或叫宝宝拿不同的水果。
小贴士:当宝宝熟悉游戏玩法后,可增加水果的种类以增加游戏难度。
5称米学重量
适合年龄:2岁以上
用具:2个空饮品纸盒,一支竹竿、一条绳子玩法:把饮品纸盒的顶部剪去,挂一条绳子在竹竿上,绳子的两端绑着2个纸盒;让宝宝把米分别放进2个纸盒内,哪一边坠下,就在另一边加米。可以对重量有初步的认识。
小贴士:妈妈把住竹竿,让宝宝来加米。
6玩沙玩水
适合 年龄:1岁以上
用具:各种玩沙玩水的工具玩法:在暖和的日子,带小孩到沙滩堆砌不同形状的沙堆,然后在沙子里加进水,看沙子有什么变化。
小贴士:不要因为怕把衣服弄脏而对宝宝诸多限制,玩沙玩水的时候是他想象力充分发展的时候。
7水蒸气指点点
适合年龄:10个月以上
用具:浴室里,放好热水玩法:妈妈在给宝宝洗澡前,先把热水放在浴缸中,并尽量保持房间的水蒸气;然后引导宝宝在被水蒸气蒙住的镜子前用手指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可以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能力和想象力。
小贴士:要注意房间的空气流通和温度的改变。
8好玩传声筒
适合年龄:2岁以上
用具:2个纸杯、1根线玩法:在2个纸杯的底部,各用针线穿一个小孔,用一条长约60厘米的线串起来;妈妈和宝宝各拿一个杯子,用互通电话的方式传递各种声音。趣味性、互动性十足啊!
小贴士:在玩的时候转过身,两人彼此看不见,增加传声的神秘感。
9影子戏
适合年龄:2岁以上
用具:台灯玩法:晚上的时候,亮起台灯,妈妈面对墙壁站立,双手交叉做各种动作,让手的影子投影在墙上。让宝宝跟着学妈妈所做出的动作,能让宝宝灵活运用自己的小手,网上这种教程不要太多的。小贴士:2岁以下的宝宝会比较被动,可让他躺在床上,看着影子戏。
10大自然的声音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玩法:妈妈带宝宝到公园;让宝宝闭上眼睛用耳朵听,然后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培养倾听和想象是多么难得。
小贴士:妈妈可以让宝宝记录所有在公园听到的声音,比如小鸟、风的声音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