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婆婆插嘴这种情况可分为几种情况:
1、婆婆在劝架
这种情况我认为插嘴情有可原,因为婆婆肯定也不希望你们夫妻不和,影响家庭安稳。而且夫妻俩不该当着婆婆的面吵架,这样做对她是不尊重的,婆婆在旁边插几句话劝架是难免的。
这时候婆婆内心肯定也是很难过的,所以如果两个人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为不影响家里的老人,不妨等心情平静时两个人私底下再好好沟通。
2、婆婆向着儿子
做婆婆的大多都是向着自己的儿子的,这没什么办法的。夫妻吵架,婆婆势必为儿子抱屈,肯定会插嘴指责媳妇的不是,甚至不管谁对谁错,反正就是“帮亲不帮理”。
这时候千万不要去跟婆婆争论、讲道理,基本是没什么用的,最好的做法是立即停止吵架,不再出现在婆婆的视野范围内。
3、婆婆向着媳妇
这个情况比较少见,但是如果婆婆向着媳妇,一般就是“帮理不帮亲”的情况了,说明这是个有素养,善解人意的婆婆,你们的争吵她要承受两倍的心理压力,即使站在占理的媳妇这边,也会心疼儿子。
所以这时候夫妻俩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要继续吵下去了,万事要以大局为重。
总之,婆婆插嘴都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的,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夫妻俩不吵架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了。一家人是要一起生活一辈子的,如果长期这样,必然导致这个家庭的破裂。
我的婆婆,一副平凡的样子,一双粗糙的手,一双小眼睛,她却在我心中刻上永远抹不掉的痕迹。
窗户外的知了叫个不停,风在天空调皮地玩耍着,玩累了就休息。从我老家的厨房里传来一声悲惨的鸡叫声,婆婆正对着她那群宝贝鸡说:“乖乖,不要乱跑,快到我这来。”咦?婆婆不是不能吃油腻的东西的吗?她在干什么呢?婆婆叹了口气说:“唉,你们回来了,又没什么好招待的,只好杀鸡啦。”
我见状说道:“婆婆,没什么招待不重要,重要的是您的身子,别把腰给扭了。”“对呀,妈,别抓了,烧平时吃的菜吃就好了。”老爸顺水推舟。“不行,可不能让我的宝贝孙女吃差了,她正在长身子呢!”我们扭不过她,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倒霉的鸡们由着婆婆摆布了。
只一会儿工夫,我就傻傻地闻着面前那香喷喷的鸡肉,然后毫不客气地分享着。婆婆笑眯眯地站在一旁看着我们吃,一边双手不停地揉搓着。
我们要离开婆婆回浙江的前一天,爸爸、大伯和姑父狂饮了一场,三个人“K”掉了一大瓶白酒,连平时一点都不沾酒的爸爸这次也都喝得满脸通红。婆婆见状,心疼得直掉眼泪,但却笑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小祖宗,别喝了!”果真,三个人中只有爸爸好一点,其余两个人都喝得挂盐水。婆婆把我拉到一边说:“嫣嫣宝,以后叫你爸爸别多喝酒了,行吧?”我点点头,婆婆这才放心地去做点心了。
现在,因为时间紧迫而无法回老家江西,只能用打电话的方式联系。“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歌声传人我耳中,“嫣嫣宝,是你吗”也随着歌声飘进我的耳朵里。婆婆,你该多么想念我呀。在我的每一个梦里,也经常听到你的“嫣嫣宝”的喊声。
岁月的痕迹悄悄爬上老人的双鬓,皱纹如水纹一般荡漾开来,婆婆老了。但她心中那份对我们的关爱不但没有随着分离时间的长远而淡化,反而越来越浓。
我的婆婆八十多岁了,她牙都快掉完了,所以她老是抿着嘴笑。
她穿着花青色短袖,黑色长裤。两弯柳叶吊梢眉,一双清纯大眼,是她的象征,还有一张褶皱的脸,紫红色的嘴。
而我对她的评价是:很“吝啬”,很大方,还有一颗童心。
说她“吝啬”,是因为她能省就省,一天中早餐最重要,她却只喝一碗白稀饭,有时加点自己做的萝卜干,我老对她说:“别那么省,你好歹也吃点面包,喝一杯牛奶吧?”她老摇摇头:“哎呀,老人干嘛要吃那么多?!”对此我也就罢了,但她连吃剩了的坏菜也要留,又一次,从安徽老家带来的板鸭毛都绿了,她硬说是好的,在我的一再劝解下,她才依依不舍地让我倒了,哎,真没办法。
她真的很“吝啬”吗?一点不,我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都只管告诉她,过年了,她还会给家里人发几百元的红包,这,怎么会叫“吝啬”呢?这是每个家里老人的“通病”,他们小时候都是苦哈哈,当然养成了节省的好习惯咯。
别看她八十多岁了,又一次,我竟看到她唱起小时候的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尽管她唱的一点不标准,也跑了调,但可以看出,她十分快乐,她还时不时像我小时候一样拍拍手,用脚打着拍子,一副孩子的模样。
怎么样?这就是我的婆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