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导语陆龟蒙是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下面就和 一起来了解下陆龟蒙的诗句名言,欢迎阅读!
1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陆龟蒙《小雪后书事》
2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上阶来斗雀,移树去惊蝉。——陆龟蒙《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3春雨能膏草木肥,就中林野碧含滋。——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
4镂楣消落濯春雨,苍翠无言空断崖。——陆龟蒙《奉和袭美馆娃宫怀古次韵》
5月午山空桂花落,华阳道士云衣薄。——陆龟蒙《洞宫夕》
6思归瀑布声前坐,却把松枝拂旧庵。——陆龟蒙《山僧二首》
7江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绿旆当风悬。——陆龟蒙《春思二首》
8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陆龟蒙《白莲》
9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
10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11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陆龟蒙《别离》
扩展阅读:陆龟蒙的人物简介
陆龟蒙,字鲁望,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唐朝文学家、农学家、藏书家。
他年轻时豪放,通六经大义,尤精《春秋》。举进士不第后,从湖州刺史张博门下游,隐居松江甫里,人称“甫里先生”。置园顾渚山下,不与流俗交接,常乘船设蓬席,备束书、茶、笔、勺具,任游江湖间。所作诗文对晚唐时弊多所抨击。诗以咏物写景为多。家多藏书,史称其“癖好藏书”,收藏多至3万卷。每得一本珍本图书,熟读背诵后加以抄录,并多加校雠后再行抄写,以至于每书有一副本保存。借人一书,一旦有破损和“篇秩坏舛”,必加以“辑褫刊正”。与当朝有藏书者多诗词酬唱,曾与徐修矩和诗有《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曰:“伟矣开元中,王道真平平。八万五千卷一一皆涂铅”。后封官左拾遗,未到任即卒。编著有《笠泽丛书》4卷。另有《杂讽九首》、《耒耜经》、《小名录》、《甫里集》等,宋叶茵辑有《唐甫里先生文集》。
他与皮日休为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是唐朝隐逸诗人的代表。
陆龟蒙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文学上,农学上同样造诣非浅,他撰写的《耒耜经》是一部描写中国唐朝末期江南地区农具的专著。
扩展阅读:人物生平
陆龟蒙曾为湖州、苏州从事。居松江甫里(今苏州甪直),有田数百亩,地低下,常苦水潦。经营茶园于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为品第。常携书籍、茶灶、笔床、钓具泛舟往来于太湖,自称江湖散人、天随子、甫里先生,后以高士召,不赴。去世后,唐昭宗于光化三年(900)追赠右补阙。陆龟蒙与皮日休为友,世称“皮陆”。著《笠泽丛书》4卷,有清雍正重刊元本。与皮日休唱和的《松陵集》10卷,有汲古阁本。宋叶茵合二书所载及遗篇为《甫里集》20卷,有《四部丛刊》影印黄丕烈校本。
陆龟蒙出身官僚世家,其父陆宾虞曾任御史之职。早年的陆龟蒙热衷于科举考试。他从小就精通《诗》、《书》、《仪礼》、《春秋》等儒家经典,对《春秋》更有研究。屡试不第之后陆龟蒙跟随湖州刺史张博游历,并成为张的助手。后来回到了故乡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过起了隐居生活,后人因此称他为“甫里先生”。在甫里,他有田数百亩,屋30楹,牛10头,帮工20多人。由于甫里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洪涝之害,陆龟蒙因此常面临着饥谨之苦。在这种情况下,陆龟蒙亲自身扛畚箕,手执铁锸,带领帮工,抗洪救灾,保护庄稼免遭水害。他还亲自参加大田劳动,中耕锄草从不间断。平日稍有闲暇,便带着书籍、茶壶、文具、钓具等往来于江湖之上,当时人又称他为“江湖散人”、“天随子”。他也把自己比作古代隐士涪翁、渔父、江上丈人。在躬耕南亩、垂钓江湖的生活之余,他写下了许多诗、赋、杂著,并于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卧病期间自编《笠泽丛书》,其中便有许多反映农事活动和农民生活的田家诗,如“放牛歌”、“刈麦歌”、“获稻歌”、“蚕赋”、“渔具”、“茶具”等,而他在农学上的贡献,则主要体现在其小品、杂著之中。
1 爱莲说的课外 比较阅读
现代:静静坐在窗边,看着窗外青葱的树木,一阵轻风将我的思绪飘向了那几株曾经让我震撼不已的翠竹。
小区前有一块小园,园里遍布着姹紫嫣红的花,惹人眼目,蜂飞蝶绕。然而角落里三五株竹子最令我喜爱。
它们簇拥在一起,既像婷婷玉立的姑娘。纤细文雅,也像潇洒自如的小伙子,意气风发。
每次路过,都忍不住看上几眼,顿时便觉精神倍爽,心情舒畅,脚步也变得轻快有力了。记得,去年冬季的一场凄厉的风雪无情地击打着这道美丽的风景。
在那大雪纷飞、寒风呼啸的日子,青翠欲滴的叶子渐渐披上了让人心痛的灰衣,笔直挺拔的竹杆慢慢低下了它们高昂的身姿,弯下了它们硬朗的腰板,它们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凛冽了寒风中垂头无语。开学后,正是初春,万物复苏,鸟语花香。
我迫不及待去看看那几株让我担忧的竹子。然而竹子却并没有新生的迹象。
难道它们真的被严寒打败了吗?一次次从它们身旁走过,我都默默地祈祷:快点恢复你的风光吧,你不是千磨万击还坚劲吗?你怎么可能就这样倒下去了。一天天过去了,正当我对它们失去信心时,枯黄的竹子竟然奇迹般地转绿了。
脱去了枯叶,几棵竹子换上了精神的绿装,老竹中新的笋竞相向上,蓬勃发展。它们好像是整装待发的勇士,意气昂扬。
天地万物,人间万事不都是这样吗?毛毛虫只有历尽百般磨练才能造就出美丽的翅膀;人们只有经过百般揣摩才能获得更多的发明:我们——一名小学生,应该不畏辛苦去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应像竹子那样——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东西南北风!下课的 带回了思绪,虽然再没有机会见到那些翠竹了,但枯竹已在心中生根,发芽。这片青翠的叶子令我受益匪浅。
文言文:一)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作者写这样一匹俊彩超群的宝马,是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补充资料:此诗写于杜甫的青年时代,正值诗人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之时。请大家结合诗中胡马的特点,以及作者及相关背景,能否谈谈看作者写胡马的用意何在?(讨论)明确:这首诗表面是写马,实际上是写人。
他希望房兵曹能像骏马一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更希望自己也能像骏马一样展现才能,有所建树,表达的是作者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在这里,马不是单纯的动物,而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
作者正是借由这一寄托物来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这种表达方式我们称之为“托物言志”。
(二)病马杜甫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远。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亦沉吟。
1、《房兵曹胡马》和《病马》两首诗都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都是托马而言志,但显然所言之志各不相同。为什么?作者写作此诗,是借病马而言何志?(补充:作者写作此时已年过半百。
他曾在华川府任职一年,为人忠厚,为官忠诚。但因对昏暗朝政失去信心,辞官归去。
从此生活愈加艰难,缺衣少食,病痛缠身。)明确:此诗也是以马自比,写病马就是写自己。
表达了对人生艰难苦恨的深沉的感慨。我们学过杜甫的《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正可以呼应这首诗。
这两首诗表面写马,实际写人。一方面写马而赋予人的灵魂,另一方面写人而赋予马的品格,两相呼应,含蓄深沉,意蕴丰富。
这也正是托物言志这种表达方式的优势所在。2、朗读:注意读出两首诗感情基调的不同,前者是昂扬乐观的,后者是低沉抑郁的。
3、这两首咏马诗,因为所咏之马特点不同,作者的遭遇及背景不同,因而所言之志也各有不同。换句话说,要读懂托物言志诗,我们应该注意两点,是那两点?明确:把握意象,知人论世。
白莲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曲池荷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资料:陆龟蒙,晚唐诗人,出身官僚世家,精通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以落榜告终。后因不满黑暗时政,隐居山林。
期间著有《笠泽丛书》,表达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卢照邻,初唐诗人。
志大位卑,一生坎坷多舛。体弱多病,“羸卧不起,行已十年”,痛苦不堪。
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长期病痛的折磨,最终自投颍水而死。明确:《白莲》这首诗中的白莲颜色素雅,常常被其他鲜艳的花朵欺负;但其实白莲美得超然脱俗,不似人间之物,只该在天上瑶池出现。
当它在月晓风清时分独自凋零的时候,它的心中也不是没有遗憾的,遗憾的是没有人欣赏爱护。结合作者的身世际遇,可以看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是这样两点:一是孤芳自赏的骄傲,二是怀才不遇的悲叹。
《曲池荷》中莲花香飘两岸,在月光笼罩下飘然若仙。然而秋风一到,曾经美艳一时的花朵必定是芳华不再,随水飘零,无人知晓。
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空有才华无处施展,再加病痛缠身,作者借莲花抒发的是孤芳自赏的骄傲,怀才不遇的感慨和韶华易逝、生命短暂的悲叹。
2 《芙蕖》与《爱莲说》比较阅读《爱莲说》(一)作者为什么独爱莲花? 1 作者眼中的莲花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特征,这正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
2 感叹仰慕富贵的人多了,希望出现更多向往君子的人。详见练习一。
(二)文章采取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为什么读来没有牵强附会的感觉?对莲花的描写既表现了它的生物特性,又暗含了君子精神品格的特征。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也,能与它的典雅艳丽形象联系起来。
总之就是抓住了两者的某种相似点。参见练习四。
《芙蕖》(一)《芙蕖》与《爱莲说》相比,不同之处和各自的独创之处在哪里? 一为说明文,一为散文。一重在写荷、爱荷本身,写得很细;一重在托物言志,爱莲花般的君子。
两文的独创性分别是:以可人等妙语概括芙蕖价值;以君子形象赋予莲花。详见练习二。
(二)分析文章是如何做到层次井然的?总分结构,条理清晰,前后呼应,以妙语提纲挈领,以下述线索逐层描述:“可读”——“可人”——“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可赞”——“可叹”。详见练习三。
五 《爱莲说》《芙蕖》课文讲解《爱莲说》(一)文章主旨《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了坚贞的品质,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二)文章思路第一段:描写莲的形象,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各个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
第二段:从映衬中表白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白自己对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庸俗之风的鄙弃。(三)重点语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分析: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这句从生长环境方面描写了莲的洁身自好,不与恶浊的环境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而是质朴无华。
看似写花,其实是以花喻人。此句成为比喻人洁身自好,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质朴无华的千古名句。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分析:文章结尾的这两句话一问一叹,表达了作者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烈的鄙视之情。
(四)写作特点1 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立意高远。文中分别寓菊、牡丹和莲以特定的象征意义,而对当时社会上的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作了精辟的概括,突出地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立本的道德信念。
“陶渊明独爱菊”,因为“菊,花之隐逸者也”,可见,陶渊明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因为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可见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而“予独爱莲”,因为“莲,花之君子者也”,可见作者既不愿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2 衬托手法的运用,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本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无穷,这种写法也很值得品味。3 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全篇仅10句话,119个字,对莲的形象的描写,尤为凝练而传神。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都是骈句。
散句与骈句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力。(五)课后练习解答第一题 作者认为君子应该心胸坦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应行为正直,刚正不阿。
文末作者的感叹,既表明了真正的隐逸之士,志行廉洁之士实在太少,又嘲讽了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第二题1 多 2 洗涤 妖,美丽而不庄重 3 更加 4 助词,不译《芙蕖》(一)文章主旨本文以作者酷爱芙蕖的情感为线索,以荷生长败落的时间为序表达了作者浓浓的爱荷之情。
(二)文章思路本文全篇紧扣“可人”二字展开说明,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个方面依次介绍,旨在说明芙蕖的价值与功能,抒发了对荷的酷爱之情。(三)重点语句1 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分析:因为荷花适合人的心意,它的优点不止一个,请让我一一把它说出。这句话点明了文章主旨,总领全文。
其中“可人”一词,囊括了“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紧接着用“不一而足”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兴趣,最后用“请备述之”提起下文。2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分析:有风时(它)呈现出随风摇摆的美态,没有风的时候(它)也显示出袅娜的丰姿。“飘飖”“袅娜”不但用词准确,且在动静的组合对比中传达出摇曳、妩媚的意态。
(四)写作特点1 全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文章分说芙蕖“可人之事”,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个方面依次介绍,这种安排与人们接触、认识芙蕖时先远观其花、近闻其香,然后再尝其果、用其叶的一般顺序相一致,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可口”“可用”说的是使用价值。这两个方面,作者推重的显然是观赏价值。
而观赏价值又主要体现在“可目”上。作者有独到的体验,一般人所见不深,就详写;“可鼻”“可口”“可用”人所熟知,作者也无特别体验,便稍作介绍。
这样处理,。
3 爱莲说的课外 比较阅读现代:静静坐在窗边,看着窗外青葱的树木,一阵轻风将我的思绪飘向了那几株曾经让我震撼不已的翠竹。
小区前有一块小园,园里遍布着姹紫嫣红的花,惹人眼目,蜂飞蝶绕。然而角落里三五株竹子最令我喜爱。
它们簇拥在一起,既像婷婷玉立的姑娘。纤细文雅,也像潇洒自如的小伙子,意气风发。
每次路过,都忍不住看上几眼,顿时便觉精神倍爽,心情舒畅,脚步也变得轻快有力了。记得,去年冬季的一场凄厉的风雪无情地击打着这道美丽的风景。
在那大雪纷飞、寒风呼啸的日子,青翠欲滴的叶子渐渐披上了让人心痛的灰衣,笔直挺拔的竹杆慢慢低下了它们高昂的身姿,弯下了它们硬朗的腰板,它们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凛冽了寒风中垂头无语。开学后,正是初春,万物复苏,鸟语花香。
我迫不及待去看看那几株让我担忧的竹子。然而竹子却并没有新生的迹象。
难道它们真的被严寒打败了吗?一次次从它们身旁走过,我都默默地祈祷:快点恢复你的风光吧,你不是千磨万击还坚劲吗?你怎么可能就这样倒下去了。一天天过去了,正当我对它们失去信心时,枯黄的竹子竟然奇迹般地转绿了。
脱去了枯叶,几棵竹子换上了精神的绿装,老竹中新的笋竞相向上,蓬勃发展。它们好像是整装待发的勇士,意气昂扬。
天地万物,人间万事不都是这样吗?毛毛虫只有历尽百般磨练才能造就出美丽的翅膀;人们只有经过百般揣摩才能获得更多的发明:我们——一名小学生,应该不畏辛苦去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应像竹子那样——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东西南北风!下课的 带回了思绪,虽然再没有机会见到那些翠竹了,但枯竹已在心中生根,发芽。这片青翠的叶子令我受益匪浅。
文言文:一)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作者写这样一匹俊彩超群的宝马,是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补充资料:此诗写于杜甫的青年时代,正值诗人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之时。请大家结合诗中胡马的特点,以及作者及相关背景,能否谈谈看作者写胡马的用意何在?(讨论) 明确:这首诗表面是写马,实际上是写人。
他希望房兵曹能像骏马一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更希望自己也能像骏马一样展现才能,有所建树,表达的是作者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在这里,马不是单纯的动物,而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
作者正是借由这一寄托物来间接表达自己的心志。这种表达方式我们称之为“托物言志”。
(二) 病马 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远。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亦沉吟。
1、《房兵曹胡马》和《病马》两首诗都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都是托马而言志,但显然所言之志各不相同。为什么?作者写作此诗,是借病马而言何志?(补充:作者写作此时已年过半百。
他曾在华川府任职一年,为人忠厚,为官忠诚。但因对昏暗朝政失去信心,辞官归去。
从此生活愈加艰难,缺衣少食,病痛缠身。) 明确:此诗也是以马自比,写病马就是写自己。
表达了对人生艰难苦恨的深沉的感慨。我们学过杜甫的《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正可以呼应这首诗。
这两首诗表面写马,实际写人。一方面写马而赋予人的灵魂,另一方面写人而赋予马的品格,两相呼应,含蓄深沉,意蕴丰富。
这也正是托物言志这种表达方式的优势所在。2、朗读:注意读出两首诗感情基调的不同,前者是昂扬乐观的,后者是低沉抑郁的。
3、这两首咏马诗,因为所咏之马特点不同,作者的遭遇及背景不同,因而所言之志也各有不同。换句话说,要读懂托物言志诗,我们应该注意两点,是那两点?明确:把握意象,知人论世。
白莲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曲池荷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资料:陆龟蒙,晚唐诗人,出身官僚世家,精通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以落榜告终。后因不满黑暗时政,隐居山林。
期间著有《笠泽丛书》,表达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卢照邻,初唐诗人。
志大位卑,一生坎坷多舛。体弱多病,“羸卧不起,行已十年”,痛苦不堪。
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长期病痛的折磨,最终自投颍水而死。明确:《白莲》这首诗中的白莲颜色素雅,常常被其他鲜艳的花朵欺负;但其实白莲美得超然脱俗,不似人间之物,只该在天上瑶池出现。
当它在月晓风清时分独自凋零的时候,它的心中也不是没有遗憾的,遗憾的是没有人欣赏爱护。结合作者的身世际遇,可以看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是这样两点:一是孤芳自赏的骄傲,二是怀才不遇的悲叹。
《曲池荷》中莲花香飘两岸,在月光笼罩下飘然若仙。然而秋风一到,曾经美艳一时的花朵必定是芳华不再,随水飘零,无人知晓。
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空有才华无处施展,再加病痛缠身,作者借莲花抒发的是孤芳自赏的骄傲,怀才不遇的感慨和韶华易逝、生命短暂的悲叹。
4 阅读《爱莲说》相关问题及答案文言文阅读《爱莲说》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甚蕃( ) 淤泥( ) 濯清涟而不妖( ) 亵玩焉(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陶后鲜有闻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益”字与“香远益清”的“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获益匪浅 B延年益寿 C日益发达 D良师益友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莲说》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周敦颐 B“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 C《爱莲说》是一篇借物咏志的讽世散文 D《爱莲说》这篇短文表明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5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6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阅读短文《爱莲说》,完成题目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2)作者把莲的形象概括为“ ”(用文中词句回答)文中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目的是 (3)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4)描写莲的形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的? (5)请品味文中“噫”这一叹词的妙处 (6)本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1fán yū zhuó xiè 2(1)多 (2)沾染(3)亲近而不庄重(4)少 3C4A5B6(1)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2)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7(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花之君子 讽刺追名逐利的世风(3)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4)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5)用叹词,表示深沉的感慨一叹爱菊者少、难得,二叹爱莲者少,用疑问句,发人深省,三叹爱牡丹者众,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不明说而暗讽,意味深长(6)赞成任何一种观点都可以,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来谈。
5 爱莲说与寒松赋比较阅读答案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②穹石盘簿而埋根 而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亵④甘冒霜而停雪 停10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11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12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参考答案:9答案: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③亲近而不庄重④使(雪)停止10答案: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11答案: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因为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度。
6 要爱莲说的比较阅读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7 要爱莲说的比较阅读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8 文言文比较 爱莲说和闲情偶记山茶1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⑴不蔓不枝( ) ⑵陶后鲜有闻( )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神情与苏黄不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0甲文写牡丹、菊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1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7(4分) ⑴蔓( 生枝蔓 ) 鲜( 少) ⑶已( 停止) ⑷目( 看、观赏 )
8(2分)( C )
9(4分)⑴对于莲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⑵ 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
10(3分)答: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品质。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
11(3分)答: 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3分)《爱莲说》《闲情偶寄》比较阅读答案
望采纳谢谢
寒夜联句
[作者] 陆龟蒙 [朝代] 唐代
静境揖神凝,寒华射林缺。——陆龟蒙
清知思绪断,爽觉心源彻。——皮日休
高唱戛金奏,朗咏铿玉节。——陆龟蒙
我思方泬寥,君词复凄切。——皮日休
况闻风篁上,摆落残冻雪。——陆龟蒙
寂尔万籁清,皎然诸霭灭。——皮日休
西窗客无梦,南浦波应结。——陆龟蒙
河光正如剑,月魄方似玦,——皮日休
短烬不禁挑,冷毫看欲折。——陆龟蒙
何夕重相期,浊醪还为设。——皮日休
《寒夜联句》作者陆龟蒙简介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江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陆龟蒙的其它作品○ 白莲
○ 春晓
○ 离骚
○ 中秋待月
○ 别离
○ 陆龟蒙更多作品
1赞美白莲花的诗句
1、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出自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白莲》
原诗
《白莲》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译文
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白莲花总应生长在瑶池里。月儿明风儿清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人了解你?
2、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
出自宋代诗人唐珏的《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原诗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泠泠月色,萧萧风度,娇红敛避。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
别有凌空一叶,泛清寒、素波千里。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
译文
白莲的纯洁,如同美人在夜晚梳妆去粉一样美丽。白莲挺立在清凉的月光下,萧萧的风声里,娇红都顾忌退避无踪的环境中。过去宫中美丽的太液池空了,动人的霓裳羽衣舞没有了,一切都不堪回首。虽然白莲高清的精魂尚在,但翠绿的荷叶已经残败,白莲花蕊也已坠落,水中一片凄凉萧瑟。
白莲凋谢后,尚有荷叶在清凉寒冷的夜里,遥远地漂泊在千里之外的水中。莲蓬萎落,采莲少女恨亦远,昔日的良辰美景都永远逝去了,现在只能在梦中重温。虽然盛时已经过去,秋日也已来临,但琼楼依旧不夜,广寒泛夜仙意尚留。莲花凋谢了,莲香散失了,秋深露凉,寒气逼人。
3、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出自唐代诗人武元衡的《赠道者》
原诗
《赠道者》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译文
她穿着一身洁白如雪的衣服,就好像一枝美丽的梅花般好看。这位曳着雪白衣裙的女子,正含情脉脉,带着羞涩的微笑,姗姗来到我的梦中。如果这位白衣女子来到越溪边,置身于一群身穿红色衣裙的越国美女中,那情景就好像一片红色的莲花中绽放了一朵亭亭玉立的白莲。
4、莲,花之君子者也。
出自宋代诗人周敦颐的《爱莲说》
原诗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5、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
原诗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却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行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2有关描写白莲花的诗句《白莲》 宋杨亿 昨夜三更里,嫦娥堕玉簪。
<;白莲>; 唐陆龟蒙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为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白日发光彩,清幽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我渐尘垢眼,见此琼瑶英。”白居易的一段描写白莲花的诗句,
欢迎采纳 希望帮到你
3有关于赞美莲花的诗句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乌栖曲 张籍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乌晓鸣茱萸枝。
吴姬自唱采莲曲,君王昨夜舟中宿。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夏歌 南朝·梁·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采莲曲 南朝·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咏芙蓉 南朝·梁·萧纲 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 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
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咏同心芙蓉 南朝·梁·朱超 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
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 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
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 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
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莲花 唐·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为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曲池奇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折荷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采莲曲 唐·李康成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云起风生归路长。
归路长,那得久,各回船,两摇手。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盆池 唐·韩愈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际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重台莲 唐·李绅 储处臂肺赚镀辫僧播吉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
双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 赋得芙蓉出水 唐贾 谟 的舒芳艳,红姿映绿萍。
摇风开细浪,出沼媚清晨。 翻影初迎日,流香暗袭人。
独披千叶浅,不竞百花春。 鱼戏参差动,龟游次第新。
涉江如可采,从此免迷津。 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莲 唐温庭筠 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白莲 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重台莲花 唐皮日休 欹红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咏双开莲花 唐刘商 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白莲 宋杨亿 昨夜三更里,嫦娥堕玉簪。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荷叶 宋欧阳修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莲花 宋文同 金红开似镜,半绿卷如杯。 谁为回风力,清香满面来。
荷叶 宋苏轼 田田抗朝阳,节节卧春水; 平铺乱萍叶,屡动报鱼子。 荷花 宋苏轼 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
卷却天机去锦缎,从教匹练写秋光。 千叶红莲 宋洪适 步有凌波袜,掌为承露盘。
尚嫌花片少,千叶映朱栏。 梦行荷花万顷中 宋陆游 天风无际路茫茫,老作月王风露郎。
只把千樽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 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 宋范成大 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
行到闹花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 荷花 宋王氏 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
晚云带雨归飞急,去作西窗一夜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雨中荷花 宋杜衍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
荷花 宋杨巽斋 翠盖红幢耀日鲜,西湖佳丽会群仙。 波平十里铺去。
4关于白莲的句子1、莲花,你有独立不迁的鲜活个性。
你不倚高枝,花开独朵;你端庄典雅,含蓄深沉;你豁然大度,光明磊落;你清新隽永,雅趣怡然;你璞玉浑金,自洁自爱;你亭亭玉立,别具一格。莲花,你有友善宽厚的温柔情怀。
你善良温厚,谦逊益群,携众而生,择善而从,欣然。… …2、白莲的精神不就是那不屈不饶的中国民族魂吗?不管经受怎样的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从不低头折腰。
冲出污泥顶骄阳,风吹雨打亦何妨。 纵然夺得玉容去,留却莲子溢清香。
白莲,它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有着白莲的秉性,不怕挑战,永不言败。
… …3、秋日心容与,淡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
参差万叶下,泛漾百流前。高采溢通壑,香气丽广川。
歌出棹女曲,舞入江南弦。——《采菱诗》南北朝·江淹 … …4、莲花,你有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你扎根污泥,珍爱自洁,保持天生丽质的本色。虽然环境冷酷哀凉,但你不叹世态炎凉,不怨时乖命蹇,不屈从环境,不沾污纳垢,照样安身立命,随遇而安,处之泰然,追求完美。
污者管自污,莲花竟自洁。… …5、我们是白莲之乡,这里物产丰富,最有名的要数白莲了。
春天,农民伯伯把莲藕种在田里。过了几天,莲叶露出了一个小小的头,像一个刚睡醒的小姑娘。
初夏,莲花露出了一个尖尖角,像一支毛笔指向天空,让我想起了杨万里的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青阳渡》晋·乐府 … …7、安静是心底的白莲,眠云卧雪,意静花闲。
不与百花争艳,不与蜂蝶纠缠,天全欲淡,任其自然。… …8、不老的白莲,那来自人间四月的白莲,一生如此完美,未曾失去的爱,化作文字白年依绽你的素雅清芬。
那份柔情倾人不老。那来自人间四月的白莲,只愿静谧相伴,不曾褪色的美。
人间四月池水映出你的清澈双眸。… …9、一朵白莲,开放于暮色中,没有惊艳,没有妖娆,淡淡的,伴随墨绿的荷叶,在清风中轻轻摇曳。
清香、洁净,沁人心脾。我静静立于湖边,痴痴凝视,深深呼吸。
从此,一朵白莲,长进心里。博客也好,会员号也罢,用得着头像的地方,都有白莲一朵。
… …1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 …11、白色的莲花经常被其他姿色艳丽的花所欺负。其实这冰清玉洁的白莲花,才真正应该生长在西王母的仙境瑶池之中。
白莲看似冷漠无情却怀有着不尽幽恨,可惜又有谁人察觉到呢?在天将破晓而残月尚在,凉爽清新的晨风吹拂时,它正在孤独一生后悄然欲坠。… …12、素葩多蒙别艳欺, 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你廉洁无暇、清丽纯真之魂的赞誉。
“杨柳枝头甘露洒,莲花池畔慧风生”——是对你怜爱平和、吉祥美好之意的褒奖。莲花,你有彻底无私的奉献精神。
你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全盘托出,从花到叶、到籽、到根,可入菜肴,可作良药,通身是宝,整体奉献。 。
… …14、白莲王蕙 我敬仰挺拔的松柏,我敬仰傲雪怒放的腊梅,我敬仰勇斗西风的黄菊,但我更敬仰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莲。它不与春花争丽,默默地躲在污泥中养精蓄锐。
直等到六七月,在那烈日当空的日子,百花争艳的春花们经受不住烈日的炙烤,纷纷凋零。只有莲花,在这恶劣的环境中破土而出,在湖面上亭亭玉立,欣然怒放。
… …15、一切交于四月宁静归去。那来自人间四月的白莲,不染世间红尘,孤傲清高一生。
一袭白衣高洁净化了西湖的池水。方见藏于花间淡雅的心。
你化不去的今世情缘,恰如西湖流不断的怡人净水。千百年后,望白莲,便懂得了你的所爱所恨。
… …16、你像那白莲,那样圣洁,那样孤傲,那样洒脱。于淤泥中独树自己的一方白色,于污秽中独树自己的清高。
… …17、一朵白莲,盛开在岁月的素帛上,晨听钟声晚闻鼓,袅袅紫烟洗涤残留的心尘,木鱼声里,静沐梵音。… …18、你舒伸得像一湖向着晴空里的白云,又像是一流冷涧,澄清,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对你的每一个映影!你展开像个千瓣的花朵!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来偷取人们的痴情!… …19、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
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采莲曲》梁元帝 … …20、“世间繁花簇锦,我是最白最淡的一朵。”这仿佛是白莲的心音,然那么轻,那么缥缈,似乎不曾说过,却飘在爱莲人的心里。
不求被人赞叹,更不奢望登堂入室,就在僻静处,依从本性,遵从内心,默默生长,悄悄绽放,安然而又淡定。
白莲
陆龟蒙
素葩多蒙别艳欺, 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素�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性化了。
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动乱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该诗主要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通过描写白莲花的冰清玉洁及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被埋没。表现了诗人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
采莲曲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主要写采莲姑娘的美丽容貌。亭亭玉立的碧绿荷叶和妙龄少女的绿色罗裙融为一体,娇嫩的荷花映衬着少女美丽的脸庞。荷叶和罗裙,荷花和面庞相互衬托,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一幅美妙和谐的图画。这里写采莲少女的衣着容貌,色彩鲜艳而不俗气,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后两句写动景,由于荷叶和罗裙、荷花和人面融为一体,所以采莲姑娘稍微一动就不见了踪影,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在荷塘中采莲。一个“乱”字,一个“始”字,使整幅画面充满了情趣,这幅画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自始至终不让她们“露出庐山真面目”,而是让她们融入田田荷叶和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情趣意味。
采莲曲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白居易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采莲姑娘遇到一个小伙子,正想说话却又突然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一个含羞带笑的鲜亮形象宛如就在我们眼前。
《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这首小诗,意境优美,句句是画,它由舟行荷塘图、风摇荷叶图、荷塘浣纱图、鸳鸯戏莲图 组成,这组画面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
从视觉角度写莲叶的形象和色彩,从嗅觉角度写了莲叶的香味。此外还写出了莲叶的动态美。船儿徐徐前行,河水溅起簇簇浪花,参差不齐的碧绿荷叶在水面上微微荡漾,我倚在船边的栏杆旁,清风一阵阵的吹来,摇动着一柄柄荷叶,不时送来缕缕淡淡的清香。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这也是一篇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诗。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李商隐的这首七言古诗,形象地表现了和这谚语相似的可贵思想。作者说,一般人总是重视花,不重视叶。花栽在金盆里,叶子却让它落地成为尘土。但荷花的红花绿叶,却配合得很好,它们长期互相照映,一直到绿叶减少,红花谢落,使人觉得很愁怅的时候。这样就写出了荷花荷叶的共同命运,而且写得很有感情。
白莲
朝代:唐代
作者: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这是一首咏白莲的诗,内容似有寄托。它描写白莲花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只能默默无闻的被埋没掉。这也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不过这首诗为读者所欣赏,主要在最后两句。 《白莲》一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是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诗人借吟咏白莲,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全诗托物寄兴,把花拟人化,创造了一个既超凡脱俗又极平实具体的画面。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
1 白莲教徒的翻译 文言文
白莲教有一个教徒,是山西人,忘记他的姓名了,大约和徐鸿儒之类的货色,用旁门左道迷惑众人,很羡慕他的技术的人拜他为师,师傅有一天他将要去别的地方,在大厅里放置了一个盆,再用另一个盆盖在上面,叮嘱门人坐着看守,他走后,门人把上面的盆揭开来,见盆里储存的是清水,水上有用草编的小船,船帆和船樯都有,门人觉得惊奇,用手去拨弄了一下,船就顺着手倒了,门人赶紧扶成跟以前那样子,把盆子盖好一会师傅回来,生气责问:”为什么要违背我的命令?”门人马上表示他没有动盆子,师傅说:”刚才我在海里船翻了,你怎么骗得了我?”又是一晚,在大堂上烧大蜡烛,告诫看门人恪守其职,不要让风吹灭了,沙漏时间显示过两点师傅还没回来,门人累了就懈怠了,靠着床小睡一下,等醒了,蜡烛已经灭了,赶紧起来点燃,而后师傅尽量了,又责怪他,门人说”我又不曾睡着,蜡烛怎么会灭呢?师傅生气说:“刚才使我在黑暗里行走了十来里,还说什么说?”门人大惊,像这么神奇的行为多的写不过来。
2 陆龟蒙的《白莲》翻译成现代文是什么意思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
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
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 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
“素?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
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
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性化了。
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动乱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
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3 《白莲教徒》翻译,《初中文言文扩展阅读》第178篇,第143页左右《白莲教徒》
作者
[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的文学家,淄川县(现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为贡生。
原文
白莲教某者,山西人,忘其姓名,大约徐鸿儒之徒,左道惑众, 慕其术者多师之。某一日将他往,堂中置一盆,又一盆覆之,嘱门 人坐守,戒勿启视。去后,门人启之,视盆贮清水,水上编草为舟, 帆樯具焉,异而拨以指,随手倾侧,急扶如故,仍覆之。俄而师来, 怒责:“何违吾命?”门人立白其无,师曰:“适海中舟覆,何得欺我?” 又一夕,烧巨烛于堂上,戒恪守,勿以风灭。漏二滴,师不至,?然 而殆,就床暂寐,及醒,烛已竟灭,急起?之。既而师入,又责之,门 人曰:“我固不曾睡,烛何得息?”师怒曰:“适使我暗行十余里,尚复 云云耶?”门人大骇。如此奇行,种种不可胜书。
译文
白莲教有一个教徒,是山西人,忘记他的姓名了,大约和徐鸿儒之类的货色,用旁门左道迷惑众人,很羡慕他的技术的人拜他为师,师傅有一天他将要去别的地方,在大厅里放置了一个盆,再用另一个盆盖在上面,叮嘱门人坐着看守,不要打开来看。他走后,门人把上面的盆揭开来,见盆里储存的是清水,水上有用草编的小船,船帆和船樯都有,门人觉得惊奇,用手去拨弄了一下,船就顺着手倒了,门人赶紧扶成跟以前那样子,把盆子盖好一会师傅回来,生气责问:”为什么要违背我的命令?”门人马上表示他没有动盆子,师傅说:”刚才我在海里船翻了,你怎么骗得了我?” 又是一晚,在大堂上烧大蜡烛,告诫看门人恪守其职,不要让风吹灭了,沙漏时间显示过两点师傅还没回来,门人累了就懈怠了,靠着床小睡一下,等醒了,蜡烛已经灭了,赶紧起来点燃,而后师傅回来了,就又责怪他,门人说”我又不曾睡着,蜡烛怎么会灭呢?师傅生气说:“刚才使我在黑暗里行走了十来里,还说什么说?”门人大惊,像这么神奇的行为多的写不过来。
4 玉楼春白莲王夫之翻译是啥《玉楼春·白莲》明代:王夫之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
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
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曲长柔美又明媚的弦月,映照着大地依然是一片肃杀的景象,月光低低的映照着池塘光亮摇晃不定,白莲渐渐绽放开来,就像刚刚匀就脂粉的美人,在玉露成霜凉意袭人的凄清氛围中,白莲知道自己依旧是清香如故。秋风从水塘边的荻花丛中吹来,阵阵寒意侵袭着冷冷水波中的白莲,独自呵护着自身的忠贞赤诚,当清晓来临悄悄看那波光中的自己,真无奈于对时光不再的深深叹息。将来想要问我魂归何处,清凉的长夜里一碧如洗的天空就是我灵魂的归宿。
5 关于莲的文言文> █ 周敦颐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或陆地上的草木及花,受人喜欢者特别的繁多。东晋陶渊明偏爱于菊;自李唐王朝以来,世上的人都特别的喜欢牡丹;可是我独独喜爱莲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高洁,它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
它内心通达而外形刚直,不像藤蔓四处蔓延,也不像枝干四处纵横。香气远而清纯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远远的欣赏而不可以肆意的亵玩也。
我比喻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之人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人也。
而莲花呢?是花中的君子也。噫!(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爱菊之人,陶渊明死后很少听到。
爱莲之人,与我同样所好的又有几人?(几人又作何人)而爱牡丹之人呢,适合于大多数人也。 (叶依青) 赏析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
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
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一年以后,周敦颐由于年迈体弱辞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讲学。他留下的莲池和那篇《爱莲说》,一直为后来者珍视。
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仰慕之情,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朱熹作诗道: 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 月明露冷无人见, 独为先生引兴长。
赏析《爱莲说》,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
同样,“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已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
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
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已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众”。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
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
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
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
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
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
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予谓菊,花之隐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
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已比喻为君子。
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
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
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
6 帮我翻译以下文言文《河中石兽》
译文: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 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 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 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佩服(它)是正确的道理。 一个老水手听了这话,又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掉在坑穴里。 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任末削荆为笔》
译文: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东汉时的任末,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他14岁时就拜了很多老师,只要听到有名师可从,就不怕路途遥远,总要背着书箱上门求教。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好学习,即使活着也如同死了。”
《何岳还金》
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彭雪琴阅长江》
彭雪琴极力主张过俭朴的生活。有时私行察访,穿着的样子像个村夫野老。巡视长江时,每到一处营地,军官们总是急匆匆地把厅堂里陈设的古玩及华丽的摆设全部撤去,才敢迎接(彭雪琴)入内。有个副将,用一千两银子买来一架玉制的钟,听说彭雪琴到了,急忙捧着往里跑,(哪知在手脚慌忙中,)玉钟“砰”地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彭雪琴看见了,笑着说:“可惜啊!”副将吓得几乎要冒出冷汗,不敢抬头看他一眼。
曾经有友人邀请他吃饭,(彭雪琴)见满桌山珍海味,便皱起了眉头, 自始至终没动筷子夹点尝尝,只是吃一点辣椒与豆酱。
有人到彭雪琴所住的西湖退省庵去拜访他,他穿着粗丝织成的衣服,外加一件羊毛短褂,而且好几处已裂了缝,帽带的颜色也泛黄了。居室里除了笔墨纸砚外,只有两只竹箱子。 (客人坐了)很长时间后,他吩咐开饭,几盆蔬菜是他园子里自己种的,中间仅放一盆肉罢了。
《习惯说》
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这屋有处洼坑,每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刘蓉不禁感慨道:“习之中心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7 陈谏议教子等其他文言文翻译>
董宣当洛阳县令的时候,湖阳公主的管家白天杀了人,因为藏在了公主家中,所以衙役抓他不得。等到公主要出行的时候,他上了车。董宣在夏门亭等他们,于是拦车并把吗扣了下来。拿刀划着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错,呵斥那人下车,于是把他杀了。公主于是回到皇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大发雷霆,召见董宣,想 杀他。董宣叩头说:“我请求说完这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皇恩浩荡,却放纵奴才杀良民,将怎么使天下的人信服?我不需要 ,请让我自杀。”于是用头去撞门框,血流满面。皇帝让小太监抓住他。让他叩头谢罪,董宣不服从命令,于是被强迫叩头,董宣两手撑住地,终究不肯低头。公主说:“ 。藏逃亡和犯了死罪的人,衙役不敢上门抓人。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严不能作用于一个小小的县令吗?”皇帝笑者说:“天子和百姓不同。”于是医治他,他强项令的名号也传开去了。并得到赏赐的三十万钱,董宣把它都分发给了各个衙役。自此以后打击豪强,没有不使他们害怕的。在京师号称“卧虎”
有个把地方没能翻译出来,还望谅解
>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
白莲教有一个教徒,是山西人,忘记他的姓名了,大约和徐鸿儒之类的货色,用旁门左道迷惑众人,很羡慕他的技术的人拜他为师,师傅有一天他将要去别的地方,在大厅里放置了一个盆,再用另一个盆盖在上面,叮嘱门人坐着看守,他走后,门人把上面的盆揭开来,见盆里储存的是清水,水上有用草编的小船,船帆和船樯都有,门人觉得惊奇,用手去拨弄了一下,船就顺着手倒了,门人赶紧扶成跟以前那样子,把盆子盖好一会师傅回来,生气责问:”为什么要违背我的命令?”门人马上表示他没有动盆子,师傅说:”刚才我在海里船翻了,你怎么骗得了我?”又是一晚,在大堂上烧大蜡烛,告诫看门人恪守其职,不要让风吹灭了,沙漏时间显示过两点师傅还没回来,门人累了就懈怠了,靠着床小睡一下,等醒了,蜡烛已经灭了,赶紧起来点燃,而后师傅尽量了,又责怪他,门人说”我又不曾睡着,蜡烛怎么会灭呢?师傅生气说:“刚才使我在黑暗里行走了十来里,还说什么说?”门人大惊,像这么神奇的行为多的写不过来
>
有个姓秦的士人好古物成瘾,即使价格再高他也要千方百计地买回家来。有人也就投其
所好,专门钻他这个空子,让他吃亏不少。
一天,一个人扯着一块烂席片来见他,说是以前鲁哀公向孔子问政时赐孔子的座席。秦
士心中大喜,认为这是难得的古物,就以诸多良田作价买了下来。
过了些时候,又有一个人手持一把古杖找上门来,说:“这是以前太王为避夷狄之乱杖
策离开豳地时所持的杖棰,比孔子所坐的席子还要早几百年呢!如此古物,您该出什么价
钱?”秦士就倾尽家中资财买了下来。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手捧一只朽烂的木碗来兜售,对秦士说:“您买的席和杖,都算
不上古物。我的这只木碗是夏桀所造,比周朝古远多啦。”秦士没想到竟能遇到如此古物,
就把正住着的宅院作价买下了这只木碗。
秦士三件古物到手,却落得田资用尽,无衣无食,然而好古之心却使他始终不忍丢弃古
物。于是,秦士就披上“哀公之席”,拿着“太王之杖”,捧着“夏桀之碗”,沿街乞讨,
糊口度日,口中还不时地喊着:
“衣食父母们啊,您若有太公时的九府钱,就行行好,给我一文吧。”
我只能帮到这,可能有点错,原谅啊
8 红叶与白莲阅读答案红叶与白莲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望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飘散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án bāo yù fàng ( )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舒畅!——徘徊了一会,窗外雷声发作了,大雨接着就来,越来越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在那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出去,也无法可想。
对面屋里母亲呼唤着,我便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fù gài ( )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打在勇敢慈爱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能为我遮挡? 练习 1、按照内容,补充词语。 ( )雨声 ( )天 ( )飘散 ( )雨点 2、把短文中的拼音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3、联系短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徘徊: 遮蔽: 4、文中的“唤”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 5、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6、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1)“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
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 (2)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3)“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我”心中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在生活中,你曾受过感动吗?请把自己的过的感动用几句话写下来 7、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篇?请把印象深刻的一、二句写下来。
查看全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