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的特点是什么

散文诗的特点是什么,第1张

  一、散文诗定义

 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1]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是适应现当代社会人们敏感多思﹑复杂缜密等心理特征而发展起来的。

 二、散文诗的特点

 散文诗是诗和文的渗透、交叉产生的新文体,如果说散文诗是散文与诗“嫁接”出来的品种,这是也没有疑问的。散文诗具有诗与散文的“两栖”特征,散文诗既吸收诗表现主观心灵和情绪的功能,也吸收了散文自由、随便抒怀状物的功能,并使两者浑然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可以说不熟悉诗与散文这两种文体,就很难创作散文诗。但是散文诗究竟是一种新的文体,还是如有人说的:散文诗是“散文的诗”和“诗的散文”关键要看散文诗是否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或者说散文诗区别于诗和抒情散文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而且散文诗有其独特的审视人生方式,即运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抒写心灵或情绪及其波动。从总体上看来,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

 波德莱尔是散文诗的最初创造者之一。他说过:“当我们人类野心滋长的时候,谁没有梦想到那散文诗的神秘,--声律和谐,而没有节奏,那立意的精辟辞章的跌宕,足以应付那心灵的情绪、思想的起伏和知觉的变幻。”。他还说:散文诗这种形式,“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动荡、波动、惊跳,这说出了散文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三、散文诗与诗、与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区别。

 (1)散文诗与抒情诗的区别

 抒情诗由于要讲究句式的整齐或大体整齐和音乐韵律,因此,即便是自由体的抒情诗,在表现心灵或情绪时也不能不受到较多限制。正是为了突破限制,更舒卷自如地写出心灵的真实状态,于是才有散文诗这一文体的诞生。

 散文诗与诗歌的不同之处在于散文诗经常运用描述和议论的表现手段。

 与诗相比,散文诗没有诗的韵脚、节奏、音节、行数、排列,即没有诗歌的外形式的羁绊。散文诗的形式至少有如下几种:散文的形式,散文与诗交错排列的形式,即整段“散”的文字与单句(诗句)的交错。这是抒情诗不可能有的自由自在的形式。

 (2)散文诗和抒情散文同是抒情文体

 散文诗独特的艺术特征是它的“动荡、波动、惊跳”。

 承认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情绪及其波动的文体,这与抒情散文的界限也就不难区分了。抒情散文总是离不开纪实,更不用说那些以记叙真人真事为主的叙事散文了。而散文诗几乎没有原原本本地记录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的。即使我们称为纪实的散文诗,究其实也是抒写的内心对现实生活的印象,不过这印象很少“变形”——很少对现实生活作想象式的反映罢了。

 (1)在结构上,有人说,诗是以“线”抒写生活,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散文诗是以“点”折射生活。散文大都有时空长度,都有线索;散文诗无需线索,篇幅较短,常常是作者情感燃烧的那一点辐射开来,而内在情绪则形成环环相扣的情感冲击波,冲动读者的心弦,进入诗的境界。

 (2)在语体上,散文诗的语言是抒情性的想象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是叙事性的现实的语言。散文诗的语言具有散文语言无法比拟的弹性美、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情感含量和美感含量都比较大。散文为文,语言要求简洁洒脱,更多一些娓娓而谈,写清作者情之所系的来龙去脉,抒情也更细腻,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衔接较紧密。散文诗为诗,语言要求浓缩、跳跃,一般是跳跃式地联结意象,句与句之间,尤其是段与段之间,往往是似断实连的关系,这就留下较多的可供读者想象的空白美。

 因此,散文诗既不是散文的诗,也不是诗的散文,它是具有完整性、特殊性、独立性的文体形式。

 (3)散文诗是区别于散文的诗的品种

 散文诗是散文与诗嫁接而得的新果品。在科学领域有“边缘学科”一类的学科,它即与这种学科有关,又与那种学科有关;但它就是它,即不从属与这种学科,又不从属与那种学科。散文诗就是散文诗,不是散文与诗的拼合。它既有散文的特点,又有别于散文;它有诗的本质,又有别于其他品种的诗。

 散文诗不是散文,不能认为是散文的诗化。

 首先,散文诗是歌唱生活,而不是叙述生活,描述生活的。散文诗大多用联想来编织。

 其次,散文诗一般以短小见长。同样题材的散文和散文诗,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前者因为要塑造人物形象(虽然不必一定完整),要叙述故事(虽然不必一定详细)往往篇幅会长一些;而后者集中抒情,以抒情的剪刀放手裁剪素材,往往篇幅就短一些,甚至短的多。

 第三,散文的语言往往要求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散文诗对语言的要求就不仅于此。散文诗不仅要求字字用精取宏,段段别有洞天,还要有诗的节奏,造成诗特有的语言美。

 综上所述,从内容、篇幅、语言三个方面,散文诗与散文都有很大差别。

 散文诗是诗的品种,有作为一个独立品种的特点,这个特点和散文有血缘关系。

 散文诗是貌似散文的诗,是散文形式的诗,是摆脱了诗的某些形式约束,而保留诗的本质的诗。

 散文诗在音乐美、排列美上不如其他品种的诗那种严格。有语言的自然节奏,而无有规律的节奏;一般有留恋非韵文的倾向。

 散文诗不分行排列,分节全拼自然,卷舒自如的飘逸美、疏放美是属于散文诗的诗美。

  三、散文诗赏析

 《蛇》

 冯至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象形书法中的蛇形意境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盛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来了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纸船》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

 和悲哀归去。

 

散文的特点是: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练、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是指文章内容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辞藻堆砌而成;语言优美凝练是指文章语句清新明丽,自然流畅;形散而神不散是指散文的题材广泛、结构自由,但内容情感饱满,全文思想集中,主题明确。

关于散文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散文分为广义的散文和狭义的散文两类。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什么是散文,散文的特点篇一:散文的分类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或是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很有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其流变和分类如下:

 1古代散文

 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

 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

 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另说,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淮南小山。

 (3)唐宋散文

 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4)明代散文

 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5)清代散文

 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2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定义,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现代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

 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如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教学内容:

 其一,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语句章法。散文的语言自由随意,风格多样。既有最本色的如话家常、娓娓道来的语言,也有最优美的经过精心锤炼,讲究文辞的语言。因此,散文语言非常值得也最适合学生的揣摩与学习。这是语文的思路,更是散文的思路。

 其二,作者的所见所闻及其个人化的言说对象。

 散文是抒发作者的情感的,而不是解说文本中所涉及的对象的。散文确实有现实所指,有外在的言说对象;但散文是文学作品,它是作者个人化的言说产物,是作者眼中心中特殊情境中的独特的感觉,客观的外在对象不在散文阅读视野中。每个人心中眼中都有自己的“春天”,但是,阅读《春》一文,却需要感受朱自清心中的“江南的春”,这个典型的文人眼中的“春”有其纯真童趣的极为独到别致之处。

 其三,作者的所思所想,他独特的情感认知。

 根据散文理论研究成果,目前多数学者都强调散文的艺术理性成分,强调散文中的“情思”和“理趣”。散文重思想,但是,散文中的思想感受,是充满情感浸染的思想,而不是纯粹的理性的思考与论证。散文教学必须重视散文的这一鲜明的特征。关于这一点,在本课程中,我们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盛志武老师就两篇文本进行细致分析。

 一句话,无论从文本出发,还是从学生出发,类似上述的有关内容是教学不应该遗漏的。

  什么是散文,散文的特点篇二:散文语言特点的分析

 散文的语言特点分析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一)看“字”

 用词精炼准确、鲜明生动。

 步骤:哪些字用得好。

 这些字的意义。

 用这些字的作用:

 突出描写主体的——特点

 表情达意

 (一)看“词”

 1看是叠词、拟声词

 作用:突出描写主体的——特点

 形成语言的音乐美(音节和谐)

 2看是否用了仿词、双关、移就等

 3看用词是否富有色彩

 颜色、方言、褒贬、反语、口语。

 (二)看“句子”

 1从整句、散句,长段句的角度看

 2从修辞的角度看

 (四)看语言的风格

 常见散文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

 考卷试题举例:

 1.舒婷的《我们在十七岁时干些什么》:以文章中加点两处语句为例,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6分)

 本文语言特点是幽默诙谐。“横看成岭侧成峰”借用古人诗句诙谐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儿子脸上青春痘之多、之大;“见缝插针频频跟电视机接吻”则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儿子由于近视而不得不凑得很近去看电视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显出幽默诙谐的智慧。

 2.李存葆的《雪野里的精灵》: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4分)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

 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3.张锐锋的《被时间决定的讲述》: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4分)

 ①形象生动。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致的细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②优美抒情。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

 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③含蓄蕴藉。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语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④简洁而细腻。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简洁凝练,描写细腻。

 4.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1)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

 (2)运用对比的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深刻印象。

 (3)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5.杨振声的《书房的窗子》: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6分)

 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

 (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

 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

 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6.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19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4分)

 口语化、善用短句,对比。应举例分析。

 7.(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

 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

 8.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分析它的表达效果(5分)

 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来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特色: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效果:沈从

 文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既委婉地吐露了心中的不平之气,显示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又含蓄地讽刺了侮辱他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轻蔑态度。

  什么是散文,散文的特点篇三:鲁迅先生的散文的特点

 郁达夫曾对鲁迅和周作人的散文的风格作了比较:“鲁迅的文体简练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与此相反,周作人的文体,又来得舒徐自在,信笔所至,初看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就不对,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可……。两人文章里的幽默味,也各有不同的色彩:鲁迅的辛辣干脆,全近讽刺,周作人的是湛然和蔼,出诸反语。”其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和周作人两人的最丰富最伟大。”这些可以说明周作人的早期散文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1、作者善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例如《荷塘月色》中,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享用无边荷塘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小宁静”,而追求刹那问安宁的心境的反映。

2、朱自清喜爱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他写散文时能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在散文中创造诗情画意的境界。

3、朱自清在散文中也常常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静”的景物写活了。 例如:《春》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一个“钻’字,就表现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再加上“偷偷地”修饰,状其小知小觉出现,生动的表现了春草的活力,把春给写活了。

4、朱自清爱用叠词,造成他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荷塘月色》用了26个叠词,如“田田”、“层层”写荷叶的多、密、重叠相连,“曲曲折折’写荷塘的轮廓、形态“淡淡”、“薄薄”写云雾的轻灵、缥缈。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写荷塘四面树丛的茂密,“翁翁郁郁”写树色的浓重,这些叠字叠词小仅增强了物态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富于音乐美。

5、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构思更见匠心。 《背影》无论写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但在平实中却孕育着极为精巧的构思。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

“蝶双飞”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特色,体现了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的细腻、深情、婉约、唯美的风格。这种语言特色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用来表达爱情、离别、思念等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在诗歌中,“蝶双飞”常常被用来表现爱情的美好和短暂,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在散文中,“蝶双飞”则更多地被用来表现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如林清玄的《人间草木》:“我沿着开满绿茵的小路行走,听见222鸟的鸣叫,受到222蜜蜂的攻击,知道222生命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在小说的描写中,“蝶双飞”则更多地被用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郭靖和黄蓉两人踏着对步,一起一落地走下楼去,状甚亲昵。但两人脸上均无笑容,也没说话,只目不转睛地瞧着对街楼上朱聪和柯镇恶所住房子的窗户。”

总之,“蝶双飞”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特色,体现了文学作品中细腻、深情、婉约、唯美的风格,也展现了不同文体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和主题。

教材分析:《背影》是写人记事散文的典范,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切的爱和父子之间的深情。这篇文章在整个单元中作为首篇,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第四单元将不同类型的散文集中在一起,编者意在呈现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而且入选的散文都是代表性篇目,写人记事与写景抒情散文学生了解较多,托物言志散文与议论性散文学生很陌生,在这个单元的整体呈现,是为了将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再深化,并开拓未知的领域。尤其是写法和语言最具有特色,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阅读赏析来把握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并且把理解写法、品味语言作为教学重点,建立起“学文识类”,由内引到外联的学习架构,从而突破散文教学的难点。

设计理念:本文是一篇带有很强烈的抒情性的写人记事散文,突出表现了父亲的“背影”,文章以真挚的情感、写实的写法、素朴而有感染力的语言,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经典篇章。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的目标与内容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基于以上,我第一课时微课设计如下:

教学重点: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本文语言素朴而不失典雅,匀净而不失细腻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揣摩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中流露出父子情感的变化。

教学过程:朗读父亲的话,品语言之质朴: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父亲说的话做批注,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父亲眼中---------------的儿子”的句式说话。赏析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赏析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赏析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赏析4:父亲写的信中的话(学生分析)教师点拨。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对儿子的怜惜体贴,对儿子的依依不舍,都是通过这些朴实而简洁的语言来表现的,没有轰轰烈烈的直接抒情,但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深的父子情。同学们,本文的深情不是凭借什么宏伟修辞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依托语言的平实质朴!

析读儿子的话,品语言之精当:在这篇文章中,儿子也有许多话打动了我们,一起圈点勾画出来,再说说,你又看出了儿子笔下---------的父亲!赏析1: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批注)语句都很短,没有多余的话。其中“典质”“亏空”“惨淡”“赋闲”等词很文雅,但总体而言是口语,明白易懂。短促的语句,将事件、氛围、原因概述得清清楚楚,带给读者一种忙碌、沉重的感受。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儿子笔下(      )的父亲。赏析2: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批注)作者基本上是以叙述代描写,表现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拣定椅子”,反复叮嘱,都是极琐细的事,作者却不厌其烦地一一写来,看似细碎,却并不让人觉得繁冗,因为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父爱的真实流露。其中写“我”用父亲“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座位,点出一个重要的细节,变换了叙事的视角,消减了从一个角度连续叙事可能存在的单调感。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儿子笔下(      )的父亲。赏析3: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赏析4: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师分析:《背影》一文没有花哨的词语,也较少使用修辞手法,语言平淡质朴,多写口语。但是,这种素朴的语言又绝不随意、乏味,而是有着典雅的气息,适当使用文言词汇,却又能融为一体,不显生硬。《背影》的语言被叶圣陶先生赞为“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多余的字眼”,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句句有用、鲜有冗词。但是文章的简净并没有流于笼统、抽象,而是该详则详,特别是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文笔细致,不厌其详。三、悟读父子的情,品语言之细腻:在课文第5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过分”?(插入背景介绍)再来理解这对父子:那个时候的作者太年轻了,20岁的年龄还没有过叛逆期,他不理解父亲,不愿理父亲,宁可和别人去闲逛,勾留几日,也不愿意回家,这一切都是符合当时作者的心理的。为了朱自清上学,全家人都做出了牺牲,甚至影响了弟弟的学业。难道说父亲不爱他吗?这是因为年轻的他还不能够理解父亲的艰辛,那什么时候理解了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那封信吧!)作者为什么流下泪来?师:双向的爱的转移是需要过程的,从一个叛逆儿子对父亲的不理解,嘲笑他的“迂”,到流下泪来的过程是因为“父亲老了”,当你老了,似乎一切矛盾在你微驼的背影中化解了,当你老了,似乎一切不理解随着你那翻飞的白发飘走了,当你老了。。。。。。(请同学们进行仿句练习)(配乐:当你老了)(展示学生作品)

课堂小结:亲爱的同学们,文学作品中的一抹烟云、一瓣绽放的花蕊最后都会指向我们的内心,阅读就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文字的背后都有生命的光影,或斑斑驳驳、或灿灿烂烂,从朱自清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与生命相逢,生命与生命碰撞时的眼泪和尘烟!

散文语言的特点

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诗歌语言的特点

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扩展资料: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

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

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

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诗歌

-散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33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