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上邪: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爱情观

诗经-上邪: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爱情观,第1张

《上邪》是汉代的乐府名篇之一,不是《诗经》的篇目。其诗如下: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注释:

(1)上邪:即“天哪”。

(2)相知:指相爱。

(3)长命:即长令。这句的意思是:希望两人的爱情永远不中断、不减衰。

(4)陵:指高峰。这句是说,高山变为平地。

(5)竭:干涸,枯竭。

(6)震震:指雷声。

(7)夏雨雪:夏天降雪。这里的“雨”是动词,相当于“下”。

(8)天地合:指天与地合并到一起。

诗意:

在上的苍天为我作证,我发誓,要与爱人相亲相爱,永远不中断、不减衰,白头到老不分开。除非高山变为平地,大江干涸见江底,冬天雷声隆隆响,夏天大雪纷纷飘,天与地合二而一,我才与你中断爱情,相互分离!

主人公的爱情观:

诗中的女主人公,借用对天发誓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与爱人真挚、热烈的爱情。誓言中一连串列举五种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纯洁热烈,反映了古代妇女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诗经》的表现手法运用了“赋”、“比”、“兴”三种。所谓“赋”就是铺陈途述的意思,是一种直接叙事物而不假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用彼一事物来比喻此一事物,以使事物的特征更鲜明突出,使读者获得更深刻的印象;所谓“兴”,就是起兴的意思,诗人借助别的事物作个开头,以引起下面的所咏之词。

诗中写“苍苍”,“萋萋”,“采采”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对于“伊人”,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溯洄”、“溯游”,往复其间,希望能与“伊人”一遇用“蒹葭”起兴,引出对“伊人”的寻求自然顺理成章之尽管诗人满腔热情地去“溯洄”、“溯游”,不畏“道阻且长”、“且跻”、“且右”,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即。

诗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见所产生的空虚和怅惘之情是难以言喻的,而且用萧瑟清秋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这种情感就显得更为突出,更为浓郁正是缘景生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清寥空灵的深秋之景与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构成了全诗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胧迷离的美感。

此外,本诗在结构上重复叠句全诗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只是在少数地方选用了近义词或同义词,如“萋萋”、“采采”分别放在“苍苍”的位置上,用“未晞 ”、“未已”去分别取代“为霜”,这样既做到了一唱三叹,使诗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又使诗作行文富有变化而无重复呆滞之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47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