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间出现争吵很正常,不吵架的夫妻会不会出现大问题?

夫妻之间出现争吵很正常,不吵架的夫妻会不会出现大问题?,第1张

夫妻之间出现争吵,真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无论是在恋爱的时候多么如胶似漆,到了生活的锅碗瓢盆,总会有产生碰撞的时刻,所以不吵架的夫妻好像也不太正常,至于会不会出现大问题,只要感情基础在,应该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即便不吵架不代表所有意见一致,很可能是双方都是心态比较好,愿意给对方一定的空间,不和对方在一些小事情上斤斤计较,把多余的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一、都说夫妻吵架是床头吵架,床尾和,其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夫妻吵架的时候,当时都在气头上说出的话,可能都不太理智,但是等睡了一晚上的觉之后,自己冷静下来,才觉得当时说的话不太合适,就会对对方表示出歉意,对方也在冷静了一晚上之后,觉得双方真的没有必要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感情,也就会就坡下驴的接受道歉,所以床头吵架床尾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二、夫妻之间吵架,无外乎是因为对方和自己的观点不一致,有争吵就会有碰撞

夫妻之间也要存在不同的声音,所以有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争吵,有的时候可能一方说服,另一方也有的时候可能说服不了,其实不是特别大的原则性的问题,保持各自的意见就好,没有必要,一定要对方服从自己的命令。

三、不吵架的夫妻也不一定会出现问题,可能都忙碌着各自的工作,没有时间吵架

有的夫妻工作真的是繁忙,每天早出晚归,回家之后还要照顾孩子,收拾家务,这些都已经让两个人劳累不堪,已经没有心情再去吵架吵架,既是浪费时间,又是浪费体力,所以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在感情里,最怕的不是吵架,而是其中一个热吵,另外一个冷对。

一个虽然说出了所有的委屈,但本质上是为了彼此的情绪融合。

另一个却有话不说,憋在心里,用沉默来代替所有。本质上是为了彼此之间的情绪疏离。

而一旦发生了这种状况,也就进入了我们常常说到的「冷暴力模式」。

也即最伤人的一种相处模式。

1

冷暴力的原因有很多。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这和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关。

在《关系的重建》这本书里,心理学家阿米尔莱文这样解释道:

「当我们在养育早期,被父母或重要他人在感情上漠视、忽冷忽热,甚至抛弃时,这样的体验会积累、内化成我们的一种防御系统。」

并将这种依恋类型,归纳为「逃避型依恋」。

在逃避型依恋的世界里,所有的感情都会失去的。为了避免失去的痛苦,他们会提前通过逃避,来「减轻」自己的痛苦。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模式。虽然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2

成长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当前十分流行的解释模型。但我的建议是,不要过于沉迷这种解释。

成长经历是成年后逃避型依恋的充分条件。这也就意味着,还有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同样的结果。

比如,逃避型依恋典型的特征就是拒绝沟通。这种特征也极有可能和多巴胺能人格有关。

这种人格与成长经历关系不大,更重要的是大脑中天生的多巴胺分泌水平。

比如大部分艺术家、政客、科学家、企业家,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水平都很高。这会让他们表现出「工作狂」的特质。他们善于抽象思考,拥有绝佳的创造力。但缺点就是过于关注未来,很难把精力放在过去和当下。

而情感联系总是属于过去和当下的。

也就是说,天生多巴胺能比较强的人,并不具备强烈共情的条件。他们强大的多巴胺能,可以轻易切断自己与他人的情感关联。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一些政客,有时候必须牺牲一小部分人,来拯救一大部分人。这种政策的下达,必须要切断情感关联,完全使用由多巴胺能所控制的理性系统来做出。

又或者一些艺术家,有时候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对身边的人不闻不问。

不被接纳的成长经历同时也并非逃避型依恋的必要条件。因为必要条件指的是,如果没有这种成长经历,回避型人格就必然不会出现。

这一点不必过多论证,一些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即使小时候被接纳得很好的人,成年之后,遇见了十分糟糕的感情,也很有可能变成逃避型依恋。

这也就意味着,人的依恋类型是可以后天不断改变的。

因此,成长经历如何,只是一种合理解释罢了。

合理解释的意思是,面对我们无法理解的情境,可以让我们找到内心的平衡——人们恐惧活在无法理解的情境之中,因此需要一定的解释来让自己找到安全感。

将其当做让我们自己得到安全感的方式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将其用来解释他人,往往会造成矛盾。这一点需要尤其注意。

3

如前文所述,人的依恋类型可以后天不断改变。逃避型依恋,是可以通过一些建设性的方法,来让自己变成安全型依恋的。

其中,最重要的行为模式,就是学会「自我袒露」。

我们可以观察到,逃避型依恋的人,其实很少会谈论自己的过去。他们更愿意讨论未来的可能性。而每当谈论过去的时候,他们要么较少回忆细节,要么闭口不言。

这就切断了他们和过去的联系,同时也切断了他们和自己内心中的情感的联系。

如果一个人,愿意和自己的爱人,或者最好的朋友,练习自我袒露——也即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悲伤的或者快乐的经历。坦露得越多,也就越能够唤醒自己内心的情感。

接着,慢慢走出那些自己建立起来的情感之墙。

4

如果自己身边的人,是一个无法改变的逃避型依恋人格,又该怎么办呢?

有人说,最好的方法是离开对方。

这种建议是不负责任的。逃避型依恋并非某种病态,在前文中我们也提到过,也许这和其多巴胺能人格有关。强大的创造力,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是正常的。更不用说,还有许多其他可能的原因,我们还没有完全找到。

任何人格都有利弊,没有绝对的完美。和任何人相处,最终我们也都会找到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因此,重要的不是不断更换伴侣,而是学会如何相处。

而与逃避型依恋人格的相处之道,就是给对方充足的空间。

当然,充足的空间,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放纵。比如一旦发生冲突,离开家里好几天,这是绝对不可取的。

首先,我们可以表示对恋人的这种人格表示接纳。

接着,我们需要正确表达我们已经有的情绪,告诉对方:“那天我们两个吵架的时候,你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会让我感到很痛。”也即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表达情绪模板——

“你因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我有了怎样的感受。”

接下来,就是设定边界。

比如,告诉对方:你可以回避我们的争吵,甚至可以出门散散心,但需要告诉你在哪里等等。

逃避型依恋人格,在遇见冲突的时候,需要一个必要的喘息,来让自己恢复。

这在非逃避型依恋人格看来是很难接受的。

后者不希望问题悬而未决,而前者认为只有先让自己和问题离开一段距离,才能够得到必要的安全感。

但本着谁改变,谁进步的原则,我们也可以这样想:

让问题先悬置一会儿,可以让我们也恢复冷静,不至于将矛盾激化。

给对方空间的同时,又何尝不是给自己一些空间呢?

在足够的空间里,我们都可以平静的呼吸。也许在情绪消退之后,原本的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当然,无论如何,正确表达情绪都是必要的。你需要让对方明白,TA怎样的行为,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这种正确的表达,同样可以在时间里,收获正确的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3795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7
下一篇2023-09-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