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陶渊明的饮酒关于风雅的诗句
陶渊明的饮酒关于风雅的诗句 1 陶渊明的诗饮酒的诗句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字词注释
结庐 :构筑房屋。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尔:这样。
日夕:傍晚。
相与﹕相伴。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2 陶渊明关于“饮酒”的诗句有哪些
1 《饮酒》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 《饮酒 其一》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3 《杂诗 其二》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4 《饮酒 其九》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5 《饮酒 二十》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3 赏析《饮酒》(陶渊明)的诗句
1,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 “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 味的哲理演绎
2,“真意”既指未受官场污染的淳朴民风,也指作者所追求的人生真谛。“真”也可理解为“返璞归真”,此情此景,心中体会,难以言表。
3,“采菊东篱下”一句,明白如话,既表现了田园之美,又表达了隐逸之乐;既表现了闲适之情,又表达了自励之志。不仅内容含蕴丰富,而且意境韵味隽永。“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十分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在采菊之时漫不经心地偶然抬头见山的情状,与全诗顺其自然的情调和谐一致。如果改用“望”字,就显得故意做作了,不仅使“悠然”的情态丧失无遗,而且破坏了全诗的意境。平平凡凡的一个“见”字,已充分显示诗人选词用字之奇妙。
4 陶渊明的饮酒的诗句是什么
陶渊明《饮酒》赏析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人。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
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陶渊明在我们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是非常突出的,他的120多首诗歌可以说每一首诗歌都是非常非常好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唐代以前很多题材的诗歌,唐代的时候才登上它的高峰。
比如边塞诗、山水诗、送别诗,惟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田园诗是陶渊明开创的,并且由陶渊明把它推上了它的顶峰。我们说唐代有很多田园诗人,比如说王维、孟浩然,宋代有些田园诗人,像范成大、杨万里。
唐宋这么多的田园诗人应该说他们所创作的田园诗都是在陶渊明田园诗的浓荫笼盖之下,可以说是没有超过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所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他生在公元365年去世在427年。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9岁以前主要是读书的时期,从29岁到41岁他是一会儿出来做官、一会儿又要归隐,是仕隐反复的时期。
他在彭泽当县令时有一次上级来检查工作,他的这些下级的书吏们就说,你赶紧把衣服穿好了帽子戴好了再去迎接吧。他喟然长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就挂冠而去。
这种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的傲骨,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像李白,他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那么他挂冠归隐以后就隐居到田园中去,他的晚年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他跟乡亲们的关系非常好,自己有酒的时候就让隔壁邻居的老人们一起来喝酒,他自己没酒喝的时候就去敲人家的门说你家有没有酒,所以这个是非常率真的。
而且他还亲自参加体力劳动,他有首诗歌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个“愿”一般人理解为回归自然之愿,但是我觉得除了这个以外还可以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个愿望就是丰收的愿望。
我认为只要能够丰收,那么衣服打湿了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理解可能更接近于普通的老百姓,而且这一点也不影响陶渊明形象的伟大。陶渊明性格方面是非常率真的,他自己说“少无适俗运,性本爱丘山。”
他很喜欢自然、很喜欢率真,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这个人不会弹琴,可是他自己家里老是放着一把无弦琴,就是没有琴弦的那个琴,高兴起来的时候就把琴拿着拨喇拨喇,没有琴弦肯定没有声音的,没有声音不要这个声音。
“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就是说只要有琴动的意趣就不需要有子弦的声音,这是非常有趣的。
他的一生最喜欢的一个是美酒,一个是菊花,这两点都非常突出,这两点在《饮酒》其五中都有生动的体现。 ★这首诗是非常好的一首诗,他开头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把自己的房子建筑在人世间,可是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那么“在人境”一定会有“车马喧”,为什么没有“车马喧”呢?他自己自问,说“问君何能尔”,就是我问你是什么原因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呢?下面他答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
下面他就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就是说山里面自然的景观早晨和晚上都非常好,在傍晚时分飞鸟呼朋唤侣结伴而归,大自然是在这个很自然的气氛中飞鸟就回到鸟巢中去了。然后从这样一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中,陶渊明感受到人生的某一种境地。
但是这样一种非常微妙的境地,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欲辩已忘言”了。 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
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
5 陶渊明《饮酒》 全诗
据我所知《饮酒》只有20首,和并序,饮酒二十首并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其二∶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其四∶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三∶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十七∶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十八∶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十九∶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二十∶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6 《饮酒》(陶渊明)中的诗句
1、回答:《饮酒》组诗共二十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
他的一生最喜欢的一个是美酒,一个是菊花,这两点都非常突出,这两点在《饮酒》其五中都有生动的体现。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其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其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其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其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其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其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其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其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其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2、创作背景:公元416年,刘裕调集全国的兵力,从东向西,分五路讨伐后秦。首发攻克了洛阳,西晋故都得到光复。
第二年又攻克长安。长安经过百年沧桑,终于被晋军收复。
消息传到江南,东晋朝野一片欢腾。 刘裕通过北伐,极大的扩大了他个人的权利。
朝廷为了讨好刘裕,下诏书封刘裕为相国,总管朝政,又封他为宋公,食邑十个郡,加九锡,位在各诸侯之上,刘裕故作推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控在刘裕手里,他想要什么,朝廷就得下诏书给他什么。
他想当朝廷的王,当今的朝廷也得赶快让位给他,这是早晚的事。 那一年秋天,陶渊明总是闷闷不乐。
他早就看透,东晋的气数已尽,刘裕篡位只是迟早的事,他整天为这件事悲伤郁悒。只要东晋存在,曾祖父陶侃的功绩就光辉灿烂,照耀家邦。
一旦东晋灭亡,就一笔勾销了。他又想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兴衰荣辱也在不断地交替更换。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莫不如此。为这些事烦恼也没有用,还是多喝点酒,好好睡一觉吧。
陶渊明只要弄到酒,没有一个晚上不喝他个一醉方休。他认识到,人生在世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就应该坦荡从容,无忧无虑地度过。
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胡乱扯出一张纸,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
7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达作者悠然自得的喜悦心情的诗句
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0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写几句有关酒的古诗,在归纳这些古诗一般表达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其它与酒有关的诗;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短歌行》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今朝有酒今朝醉。
曾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醉里挑灯看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但愿长醉不愿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将进酒》
楚兰不佩佩吴钩,带酒城头别旧游。
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幷州。
——卢殷《长安亲故》
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
——高骈《依韵奉酬李迪》
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
——杜苟鹤《白发吟》
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
——白居易《对酒行吟赠同志》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梁园吟》
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
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唬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容,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
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
(段成式《哭李群玉》)
范仲淹<<渔家傲>>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碧
最喜欢的却是人称江南第一才子的唐寅的桃花诗: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后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马尘车驰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车马, 他的富贵我的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 。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马致远的“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葡萄美酒夜光杯,与饮琵琶马上催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酒不醉人人自醉
酒入愁肠愁更愁
兴来买尽市南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共挹西江,细斟北斗,永珍为宾客。诗酒切须今日醉,功名休问几时成。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明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酒酣胸胆尚开张
浊酒一杯家万里
醉里挑灯看剑
酒逢知已千杯少
醉翁之意不在酒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龙头泻酒邀酒星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仗剑红尘已是颠,有酒平步上青天
游星戏斗弄日月,醉卧云端笑人间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故乡
春水初涨鸭先戏,
青草才美鲜牛羊;
牧笛云霄仙声起,
渔舟咿橹江心移;
江心渔舟半山夕阳红,
绿原牧归一片赤子心;
珠玑晨露雾仙烟嫋 清风生酒亭,
琉璃碧波花红含笑 朗月赏妆台。
天子呼来不下船,自称尔是酒中仙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咏酒壶
大肚汤里坐
把酒觜对觜
只嫌无单耳
酒少即自醉。
衣上征尘杂酒痕,细雨骑驴入剑门。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落拓江湖载酒行! 贺铸
破船载酒泛中流 鲁迅
忆昔洛水桥下饮,坐中多是豪英!
莫笑乡村腊酒浑! 陆游
水调歌头 · (宋) 苏轼
丙晨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及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饮酒(一)·(东晋)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字元亮,号靖节先生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唐)元结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拒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飘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把酒对月歌·(明)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如今李白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对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当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能复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杜甫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长歌行[李 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花下醉[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
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仿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哭宣城善酿纪叟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怀古诗一般表现诗人什么思想感情怀古伤今讽今、爱国忧国伤时类:缅怀古人之情,人事沧桑、昔盛今衰之叹,建功立业之志,壮志未酬之感,劝谏或讽刺统治者,同情人民疾苦
古诗《 风桥夜泊 》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1-2]
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是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该诗作品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甚至在日本也是很有影响。本诗问世后,寒山寺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为游览胜地
江上渔者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本文描绘了生活劳动的艰苦。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艰辛。
作者感情:
表达作者对渔民工作痛苦艰险的同情
写10句关于酒的古诗或词,并写出他们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酒与诗词——唐朝
夜别韦司士(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有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别故,知君到处有逢迎。 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泊秦淮(杜牧)
烟拢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花。 留卢秦卿(韩愈)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
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
客中作(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瑚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清清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龙池(李商隐)
龙池赐酒敞云屏,
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水,
薛王沉醉寿王醒。
自谴(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酒与诗词——宋朝
无题(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
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廖伤酒后,
一番萧瑟禁酒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
水远山长处处同。
郊行即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
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
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
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
不妨游衍莫忘归。
野色(范仲淹)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夕阳还照开。
肯随芳香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正月末雪中有作(吕本中)
柳著河冰雪著船,
小桃应误取春怜。
床头有酒须君醉,
又废蒲团一夜禅。
北郭(文同)
绕树垂萝荫曲堤,
暖烟深处乱禽啼。
何人来此共携酒,
可惜拒霜花一溪。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秋(戴复古)
把酒冰壶接胜游,
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是中秋月,
肯为狂夫照白头。
春游(王令)
春城儿女纵春游,
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
若何无个解春愁。
梦中作(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
酒阑无奈客思家。
西村(王令)
远近皆僧剂,
西村八九家。
得鱼无卖处,
沽酒入芦花。
古诗长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表达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表达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长征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这首诗,正是这一大进军的光辉的写照和热情的歌颂。它集中的表现了红军英雄豪迈的气概,同时也生动地描写了长征壮阔艰险的场面。它是一篇不朽的革命史诗,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杰出典范。
《七律·长征》表达了诗人心里喜悦和心惊胆寒的心情,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品质
关于雪的古诗词,表达了诗人哀的思想感情。《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讯息断,愁坐正书空。
赏析: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储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著诗人。
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阪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讯息很快就传开了。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至德元载至二载(756ˉ757),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讯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讯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著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有什么古诗表达了诗人悠闲随性的思想感情江村即事
作者:司空曙 (唐代)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钓罢归来不系船”,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诗句全从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但是,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这就引出了下文:“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两句紧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的问题“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前后呼应,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进一层:
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也没有什么关系这里,诗人并没有刻画幽谧美好的环境,然而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生活随性的态度
描写了隐居在山村,贴近大自然,整日没有案牍劳神,没有车马喧嚣,只有目送飞鸟往还、独自面对南山的惬意日子,这种一半隐士一半自耕农的闲恬雅致的隐居生活画面。
全诗如下:
《饮酒》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四一七年,即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2、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感士不遇赋》),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
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见南山之物有: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一切当然是很美的。但这也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这都是表现自然的运动,因其无意志目的、无外求,所以平静、充实、完美。
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
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
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这首诗也是陶诗艺术风格的一个典范代表。它除了具有陶诗的一般特色之外,更富于理趣,诗句更流畅,语气更自然,情貌更亲切。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不愿与世俗为伍,向往逍遥自得,悠然宁静的生活,而决定隐居终身、修身洁行的感情。诗里描写了隐居乡村的生活,表达了诗人要保持高尚坚贞的品格,出污泥而不染的决心和对归隐后自由宁静生活的赞美之情。
陶渊明饮酒其七(全文)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陶渊明饮酒其七全文翻译(译文):
秋菊花盛正鲜艳,含露润泽采花英。菊泡酒中味更美,避俗之情更深浓。一挥而尽杯中酒,再执酒壶注杯中。日落众生皆息止,归鸟向林欢快鸣。纵情欢歌东窗下,姑且逍遥度此生。
扩展资料: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饮酒二十首》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饮酒二十首
1有关于酒的诗句和表达的感情
借酒消愁的诗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莫道有酒终需醉,酒入愁肠愁更愁无如饮此销愁百物,一饷愁消直万金。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度借酒的抒情诗句: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至今湖上亭,酒香渺何有? 万里桥边多专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汉武好神仙,为觅长生酒。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充满豪情壮志的关于酒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一片冰心在玉壶属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2与酒有关的诗句及诗句抒发的感情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渭城曲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新丰主人 储光羲新丰主人新酒熟, 旧客还归旧堂宿。
满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 东家少女解秦筝。
醉来忘却巴陵道, 梦中疑是洛阳城。凉州词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少年行 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客中行 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高适相逢旅馆意多违, 暮雪初晴候燕飞。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赠卫八处士 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晨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重经巴丘 张继昔年高接李膺欢, 日泛仙舟醉碧澜。
诗句乱随青草落, 酒肠俱逐酒庭宽。浮生聚散云相似, 往事冥微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 秋风回首泪阑干。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皎然九日山僧院, 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 谁解助茶香。
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中对酌 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浣溪沙----- 李清照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白日放歌须纵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关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颂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言为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摧。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关于"酒"的诗句 和抒发的情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
原诗共四首,此为第一首。抒发了壮志难酬、宏图难展、无人可与共语的极度的寂寞孤独之情。
李白爱饮酒作诗。月下独酌本是极孤独苦闷极寂寞无聊的事,作者却又歌又舞又醉饮,煞是热闹!月、影本是无知无情之物,作者偏把它拟人化,视为知己,引为同调,与卑鄙龌龊的尘世相比,真可谓是无情胜有情了。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手中一壶酒,只能是“独酌无相亲”,于是他举杯,邀约自己毕生最喜欢的明月,再加上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于是冷冷清清的场面热闹起来了。
可是明月毕竟只是天边的皎洁一片,它不能解善饮的诗人之意,而影子也不过是随身而伴,不通人情。
此时,渐入醉乡的诗人酒兴发起,于是且歌且舞。月色徘徊,依依不去,仿佛静聆佳音;地下静默的影子也转动着仿佛与诗人共舞。醒时月影交欢,直到酩酊大醉才相互分散,仿佛月、影都与诗人一往情深,于是又深情地许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的题目是《月下独酌》,而李白丰富的想象,描述了一个孤独而又不孤独的场面,表面看来,诗人真的能够自得其乐,而背景则是无限的凄凉。诗的整篇,都给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可能正是这种无与伦比的孤独感成就了这位千古奇才。
4有关于酒的诗句和表达的感情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思乡抽来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仕途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瀚战乱昔年多病厌芳源樽,今日芳樽唯恐浅——钱惟演韶华易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知音难求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百时烦恼——时彦相思苦情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杯还酹江月——苏轼感怀历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别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友情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林黛度玉兴致暂时就想到这些题材。
5关于“酒”的诗句且表达的感情有哪些1,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出自李白的《将进酒》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 3,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出自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4,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出自李白的《客中行》 5,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出自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1,《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2,《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3,《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译文: 青天上明月高悬起于何时?我现在停下酒杯且一问之。
人追攀明月永远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绿烟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
只能看见每晚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哦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过古人。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4,《客中行 》 唐代: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译文: 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
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 5,《金陵酒肆留别》 唐代: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译文: 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
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请你问问东流江水,别情与流水,哪个更为长远? 参考资料 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弃官归隐的闲适情怀。
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语法,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
张戒评论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在目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那么,张戒所说的“味”是什么呢?为何说“此味不可及”呢?我们知道,陶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明白如话,朴素自然,故前人常用“平淡”两字以概其诗风。
李白《将进酒》将进酒作者: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感情:第—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莫使金樽空对月”。抒写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适逢知音的快乐。 前四句怀着深慨写年华流逝的疾速。妙在诗人能给它找到最好的表现形象和最适宜的放歌节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论语》中记载孔子曾指着河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后来常以水流逝表示时间的流逝。“君不见”是汉乐府开头常用的办法。如杜甫诗“君不见汉家三百川”。李白沿用了汉乐府旧题,也沿用了乐府的表现形式。头两句说你不见黄河滔滔之水仿佛从高天涌出,一泻千里奔腾到海不再回返。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极言黄河发源地的高远;下句写大河之去不可回。这两句写景,描绘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显然是隐用其意,仿佛是诗人狂放性格的写照。同时又是起兴,以“不复回”象征岁月易逝。想到人的生命也像水一样流逝了,再不会回来。这种写法在中国古代诗词里常见,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这种写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是由水的流逝,想到时间的流逝。由时间的流逝,想到历史人物如何如何。这里选用了一个非凡的雄浑博大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艺术个性。滔滔黄水,横贯大野,源头直接天际,有似从天而降,向大海流去,这形象特别加强了奔腾迅疾和一去不返之感。嵩山为五岳中的中岳,挺立中原,距黄河不算太远,居高远望,也许能看到黄河的一点形迹,但顶多也不过是“黄河如丝天际来”,不会感受到那种浊浪排空的滚滚奔流之势。诗人完全是寓目生心,驰骋想象,自由创造能够酣畅抒情的形象。这两句起势猛疾,神采飞动。 下面用黄河水又长又大来兴起下文,很自然地过渡到人生的翕忽易老:“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由写景转入写人世。你不见高堂明镜中照见白发而生悲,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就变成了雪白。“堂”,堂屋。在堂屋明镜之前,在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白发而生悲。如果前两句是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两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人生由少到老的过程被说成是朝暮间之事,夸张地写出了人生的短促。人的头发朝黑而夕白是不可能的,然而这艺术的夸张却最真切地传达出青春的倏忽易逝,也与上文黄水奔流的形象和谐一致。这两句与上两句组成对称句,各以“君不见”三字喝起,不仅增加了慷慨放歌的气势,内容也因相互鲜明对照而其情愈显。开篇这四句中还有—种反衬作用,以黄河的永恒伟大,反衬生命的脆弱渺小。这一开端可谓悲感之极,是—种巨人式的感伤。志士是惜阴的,最怕年华虚度。李白于天宝三年出离长安,如今已经八年消磨在漫游中。这无从改变、无可奈何的现实激使诗人唱出“人生”以下六句“人生得志须尽欢,莫使金撙空对月”,是说人生得意之时,应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明月。“莫使”“空”双重否定句代直陈,语气更加强调。“金樽”,酒杯,名贵的酒杯。“对月”,古人讲究对月饮酒。赏花对月饮酒是古人一种习惯。既然无法改变客观形势,朋友聚首,总算人生一大畅意之事,就应该痛饮极欢。后一句自然是说饮酒,但点染上“对月”二字,便有莫负佳景良辰之意。至于那个惹人愁烦的未来呢且将它抛过一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天既生材,必然会派个用场,不必为它烦扰不安了,金钱是流通的,散尽还会再聚,更不必顾惜。这反映出李白的极度自信,豁达。诗人用象征的诗句写出了一个大写的“我”。天生我于世间,必是有用之材,正所谓“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了这样乐观自信的未来,与朋友欢饮,即使是千金散尽了,也在所不惜。趋使金钱而不被金钱所奴役,又一次反映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思想性格。因此“烹中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写痛饮豪饮的盛宴。“且”,姑且,暂且。“会”是当的意思,“会须”,应当。酣饮大嚼一通的意思。在无可奈何中有开朗乐观,在前程渺茫中有坚定自信,有似拨云见月,将愁绪一扫而空。诗人的感情由开篇的抑郁深慨一变而为恣肆狂放。第一段写行乐饮酒,也是为了表现李白的豪情壮志。虽3、4句有些感慨、焦急情绪,人生太短暂了,黑头发很快变成了白头发。但从整段的情调来看,是积极乐观的。“人生得志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示的还是豪迈气魄。感慨是由于时间的流逝,怀才的不遇,在豪迈的气概中又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想法。在一、二段之间有四个短句作为过渡:“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直呼朋友的姓名(“岑夫子“,岑勋;“丹邱生”,元丹邱)劝酒,“夫子”“生”是对男性的称呼。你们请喝酒,不要将杯子停下来。这几个口语化短句的加入,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酒逢对手,生逢知己,无怪乎诗人要“与君歌—曲,请君为我侧耳听”了,我给你们唱支曲子,请你们为我好好听着。以宴席中劝酒为过渡,转到第二段,抒写诗人自己对人生的见解。 歌曲的内容是什么呢?下面六句就是以歌抒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钟鼓馔玉——指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馔玉”,用作动词,吃着像玉那样珍贵的食品。“玉”字是比喻,像那样敲钟击鼓的豪华生活,像吃着如玉般珍贵食品的最好生活。指的就是达官显宦贵族之家。但是诗人以为不足贵、不稀罕,只希望长久沉醉不再醒来。为什么不醒来?对混浊的社会,达官显宦这些人的作为表示不满,用这种态度对当时社会、权贵表示反对。诗至此继续写宴乐,但却从狂放转为激愤。对照“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期待,“但愿长醉不愿醒”反映出李白所特有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只好以酒为解脱。“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说自古以来的圣贤至今都不为世人所知,只有饮者的名字才能在世间传扬。为圣为贤都枯槁当年,寂寞后世,有谁来赞赏他们呢只有饮者倒名传千古。这两句中讲了长醉的原因,表现出对贤愚不辨的现实的愤闷之情。说他愿意长醉但并未长醉。第二段,对权贵蔑视,对圣贤既有蔑视也有同情,圣贤也是并不被人所重视的,然后摆出一个摆脱苦闷的方法,现实社会行不通,那就“长醉不用醒”。这段是借饮酒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第三段:“陈王昔时宴平乐”——结尾。“陈王”,曹植。他在太和六年(232年)封为陈王。引陈王旧事说明豪饮的原因。这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李白在这里用了曹植《名都》篇中“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这两句意思说,陈王这个饮者的形景不是至今仍在人们心目中么?李白本是有极大从政热情的,诗中这样说显然是备受压抑而进发出来的愤激语,它反映了诗人胸中长期积郁的苦闷。在似乎是颓唐的语句中包裹着热与愤。热是由于对实现,抱负始终不渝地有追求,愤是由于终究没有得到一展怀抱的机会。正是这样,诗人的情绪在这里由狂放转为愤激。上段诗人先提到古来圣贤,这—段又在这里无数留名饮者当中举出了壮志难酬的曹植为例,一方面写诗人旷达乐观的情志,另—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不平之气。“主人为何言钱少,径须沽取对君酌”。“为何”,疑问句,即“何为”,为什么。主人为什么说钱少呢?“径”,通假字,一直,直接。“径须”,只管,就可以这样做。“沽”,买。“沽取”,买酒。说我为宴会的主人,怎么说钱不够呢?只言去打酒来,与你们同饮。这里既照应“千金散尽”一句,又引起下文“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五花马”,马的毛皮着有花纹的,表名贵马。孔子曾问子路你有什么志向?子路说愿白马衣轻裘。“马”“裘”古代作为生活比较高的一种表现。“裘”,皮衣。“千金裘”,是价值千金的狐皮袄。“将”,拿。“将出”是拿出去。这四句说,五花宝马,千金贵裘,只管拿去换酒,与君纵饮销愁。说“万古愁”是因为“古来圣贤皆寂寞”,整个古今志士不遇的愁烦,都要用酒销掉。经过愤激的浪峰,诗人的狂放也达于顶点,裘马换酒的豪举把狂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狂放纵酒是为销愁,狂放的程度恰恰表现了愁苦的深度。他那旷达乐观和狂放不羁的性格跃然纸上。与“千金散尽还复来”“钟鼓馔玉不足贵”的思想吻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充满信心又超脱世俗的诗人自我形象。全诗结束在一个“愁”字上。愁字中凝聚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惊惧,对人生坎坷的慨叹,对有志难酬的郁闷,对世俗、对丑恶社会现实的憎恶。这一切都一股脑地倾泻在知己面前,感情悲愤而又豪放,并有丰富深厚的社会内容。这首诗本身就犹如黄河之水,气势磅礴,情绪急促,恰当地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生活态度。在艺术上也很有代表性。 这是一首抒情诗,无论抒发什么感情,都是抒情者的一种自我肯定。这首诗也就是李白的自我肯定。他抒发的是一种愁情、愤懑,可在这愁情与愤懑当中,表现着他对自己价值的一种肯定。该诗前半部分抒发着一种须及时行乐的思想,这仅是一种表层的意思。但真正给人印象深的还在这一部分。有三点值得注意并引人深思:1、开头起兴,是爆发式、力量型的。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起兴,黄河之大、之长、非凡是人所共知的,这从天而降的长、大、非凡和剧烈动荡的物象合成为一种壮大的、给人以生命感的景色,表现着飞腾咆哮的、非同凡响的巨大生命。仔细体会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其生命消失是迅速的,但这一过程也是伟大壮观的。正因为用这不平凡的黄河来起兴,引起青春之易逝,人生之短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感慨就不是软弱无力的自我哀怜,也不是无可奈何的呻吟。他所唤起的感情,只有悲慨而无悲观。这种感情色彩不是灰暗的,而是鲜亮的;其状态不是一种冷清的、停止的,而是激动、向上的;它所导向的感情不是消沉的而是昂扬的。所以这里是对生命的肯定和珍惜,体现着信心和力量。这是开头起兴给人的感发、引人思索的意义。2、这里讲到“人生得意须尽欢”,不能简单的以及时行乐来对待。这及时行乐是表层的追求享乐,而实际上蕴涵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在这自信的基础上,而产生出来的一种追求自由的倾向。这是一种要求个性自由,“天生我材必有用”与“人生得意须尽欢”两个要结合起来。 前半部,表面看来写的是及时行乐,但这里却表现着自信和自由的倾向,这是表现人的个性觉醒的追求。诗的后半部分,抒发的是借饮酒而摆脱愤懑、摆脱愁情的束缚,表面看是在发牢骚,实际上也有它深刻的思想:(1)首先指出“钟鼓馔玉不足贵”,富贵生活不值得珍惜、留恋。李白为什么要这样讲?他认为富贵生活不是永恒的,功名富贵不会常在。这种思想是初盛唐以来诗人的普遍思想,即富贵者也可以没落,而贫贱者亦可富贵。因此一味追求富贵,为富贵所束缚,这是不值得的。(2)他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像自己这样的人材必有大用,有大用这富贵是不成其为问题的。所以他也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3)李白在现实中所见到的那些富贵之家,又多半是些腐朽的、庸俗的、庸碌的一些人,这都是一些为诗人所不齿之人。基于这三点,所以他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3、还讲到“古来圣贤多寂寞”,圣贤的不被理解、认识。生前就是孤独困窘的,而生后又常常不被人重视,所以无须追求成圣成贤,即不以圣贤为楷模。如果一定要留名后世,那也“惟有饮者留其名”,还是曹植那样好。这两点不是讲什么正经的道理,而是表达李白的一种情怀。他所说的这些话,话间的联系是一种感情的逻辑,不是一种理性的思维,理论的逻辑。他是用否定的方式来求得自我的肯定。他把当时士人两项最高的追求:一是富贵,一是以圣贤为楷模,都一一否定了,那实质上就是借此来肯定自己。只有纵酒寻欢,在长醉中摆脱这种世俗的羁绊,获得自由,才是最有意义的。功名富贵,是一种不能永恒的虚假的价值。李白曾写过“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月下独酌》)“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拟古》其三),所谓“合自然”“醉中真”,其内涵都是在追求这种个性自由。《将进酒》“但愿长醉不复醒”的意义就在此。结尾的“与尔同销万古愁”,正表现着以醉中的自由去消解自我在现实中无从得到肯定的苦闷。所以该诗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表现了以自负、自信、自由为内容的自我肯定。 该诗虽给人“万古愁”,以酒浇愁之感,由于用豪放来冲淡心中之郁抑、心中之愤懑,所以基调仍是乐观的,并用豪迈的语言,表达了这种乐观自信的、放纵不羁的精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