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楼上太吵了影响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了可以起诉吗?

我家楼上太吵了影响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了可以起诉吗?,第1张

可以。实际上这是一个相邻权的问题。所谓相邻权,就是说邻居之间产生矛盾了。噪音可能导致邻居难以休息好,显然是已经构成了侵权。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首先应该有证据,民事诉讼法有这样的规定。

法律分析

起诉流程:1、首先需要确认被告是谁,如果是个人,那么需要到对方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籍证明(个人无法办理,律师可以打印),如果是单位,那么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该单位的基本注册资料;2、其次要写民事诉讼状,说明事实与理由,以及要对方赔偿损失的依据,当然,需要提供书面证据。3、准备就绪后,就向法院立案庭提交诉讼状和证据,如果受理了会收到交费通知书,再持交费通知书去缴纳诉讼费用;缴纳费用后,算是案件已经正式受理了,法院会安排日期,并给你传票,上面写明开庭日期、时间和地点以及审判员;4、到了开庭时间,应准时到庭,迟到会给法官留下形象不佳的印象,有时侯会认为原告主动放弃诉讼,会作为撤诉来处理。法官的书记员会核实双方的身份,然后进入庭审阶段;5、开庭审理阶段:法官会先问要不要法官回避,如果确认法官与被告是亲戚或者其它亲密关系,那么就说要回避,否则就说不需要。然后宣布正式审判,会让原告先读诉讼状,读完后提交相应的证据,再让被告反驳,然后进入对证据的质证阶段(庭审调查),这个时候,一定要对所有对方的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仔细的质辩,否则就会对原告不利,证据质辩完后,就进行双方的辩论阶段,一般法官会让双方各有两次辩论机会,但如时间拖长就可能只有一次。辩论结束,法官通常会问双方要不要调解。如果双方都说可以,那么法官会先分别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法官就会宣布,现在休庭,择日宣判。过段时间,法官的书记员就会通知原告去拿判决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八条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虽然有句话叫做“远亲不如近邻”,但是有的时候邻里之间因为噪音的问题,可能也会吵得不可开交,甚至还出现了一种“震楼神器”,就是为了能够报复邻居的噪音。那么邻居夜里太吵,影响到我们的休息,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应该去协商沟通,如果只是一味地想着报复对方,要知道 冤冤相报何时了,那么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糟糕。

一、很多人都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对于噪音的问题,可以直接客气地去和邻居反馈。

有些小区可能是房屋质量的问题,隔音不是特别好,所以遇到一个吵闹的邻居就会非常的郁闷,可能对方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室内的声音会传到其他人家里去。这时候如果遇到夜里邻居太吵,影响到自己休息的情况,我觉得可以直接去告诉邻居,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打扰到了旁边的人,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只要说话客气委婉一些,相信对方都会有所收敛,不会继续再故意做出比较吵闹的声音,影响到他人的休息。

二、其实最痛苦的还是楼上住着小孩子的家庭,因为成年人的行为能够控制,但是小孩子的行为就非常的没有规律。

曾经住在一个楼上有小朋友的楼房里,可能小孩子比较好动,非常的顽皮,经常不知道散落在地上什么玩具,那种叮叮咚咚的声音,让人听多了烦躁不已。尤其是在一次半夜的时候,估计是小孩子穿着大人的高跟鞋觉得好玩,已经将近11点还在楼上走来走去,当时的内心其实十分崩溃。

觉得这样晚的时间去找到楼上自己好像有点太过分,如果不去找,可能真的很长时间都难以入眠。于是在纠结了十来分钟之后直接去到楼上敲门,对方也十分歉意地表示自己家的孩子因为觉得高跟鞋好玩,所以穿上之后在屋内正式分兴奋地玩耍,表示立刻会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管理。等第二天的时候自己在电梯里遇到这个小朋友的时候,还和她十分友好的交流,双方也并没有觉得十分的尴尬。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沟通方式,当然并不代表所有的邻居都是好说话的,也有人遇到过非常不讲道理和难缠的邻居。

当时热播的电视剧《安家》里面,就有一个情节涉及到住在对门的两家人因为噪音的问题闹得十分不愉快,一家是女儿练习小提琴,另外一家是因为专门做炒股和投资,开市时间和大家的作息时间不一致。最后两家协调不成功还是找到了买房子的中介,才找到了合适的处理方式。看来这很多有些小纠纷的事情找个中间的协调人去处理 ,效果更佳。

三、因为噪音的问题,曾经还出现过在小区群里互相谩骂的情形。

记得在一个新闻里看到一个小区群里因为噪音的问题,双方在群里互相发语音,咒骂对方,甚至连一些十分不文明的用语都发到了群里,影响十分的不好。因为群里有所有小区的住户,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甚至还可能有孩子听到,对于这种处理邻里关系的方式,大家都不太认同。但是大部分人是在那里默默地观看双发谩骂,也有个别的人出来劝阻,但是效果不太明显。最后估计是时间太晚,双方都骂得没有了精力,才鸣金收兵。

其实作为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把关系弄得特别僵化,以后可能很难相处。即便在城市里,大家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但是也要本着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要好的心理,对于邻居要多多地交好,而不是为自己树敌。

四、处理邻居的噪音,其实还有一个非常管用的办法,那就是直接找物业的人员去进行管理。

有的小区物业的管家真的是非常尽职尽责,如果你听到了噪音的干扰,就去对他们进行投诉,小区的管家就会专门有针对性地去到这家人的家里进行规劝。

这样自己不出面,让管家去处理这些事情还是非常的明智的,因为这本身属于物业的管理范畴,自己也不用做得罪人的事情,还乐得清闲,何乐而不为呢?

写在最后:

我们作为小区里的一员,而不是独门独户的居住,也要有一些公德心,在平时夜深人静的时候,尽量地不要发出噪音打扰别人的休息,这样的行为自己不愿意遇到,换个角度想别人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噪音去打扰对方。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是楼上楼下的住着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扰,比如说楼上的总是用特别大的声音去做事情,用各种嗡嗡声来骚扰你,你该怎么办呢?

楼上吵闹厉害怎么办

轻度型:这种情况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的时候,就不要去打扰别人了,反正忍忍就过去了。如果你去找他们,人家没准会抓住你的这个弱点,使劲的整你。

中度型:每天忍受这种声音已经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和作息,你开始寻求另外的一种方法来试图阻止他们。其一是直接去楼上和他们交流,一定要心平气和,记住自己不是去吵架的哦。其二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去找物业另外再报警。但是一般就是调解,也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效果的哦。当下他们肯定会不承认,或者是答应不弄出声音,但是生活中还是会我行我素,不管你们怎么样的居多,人的作息是很难改变的。

重度型:当在外界寻求帮助之后解决不了,你又开始自己解决,比如他震我我也让他感受这种美妙的声音怎么样。就这样,你从某宝上拍了镇楼神器,想要以此以暴制暴。好的结果是也许声音从此就没了,楼上找你和解。坏的影响是你对别人产生噪音的时候,自己也在忍受这种噪音的。

忍无可忍型:自己的房子就租出去吧,别人的房子就搬出去,总归就是他不走你走,换一个清新干净的环境比留在这里继续纠缠强一百倍。

       关于楼上楼下因噪音争吵,一方被“气死”,最终判赔8万,法官对此表示双方都有责任,不应该针锋相对。有事应该心平气和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你争我吵升级矛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和邻居产生一些小矛盾,但是这些小矛盾都无伤大雅。这起案子也是一起邻居之间的小矛盾楼上楼下因为噪音争吵,一方被“气死”,最终这起案件被告方赔偿死者家属8万余元,法官也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得理也要让人,做错就要担责。一声对不起,对方再着急也会消消气”。我认为法官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应该心平气和,互相礼让,而不是勾心斗角,处处作对。毕竟邻居之间每天都是需要互相来往,互帮互助。

       我们应该把自己邻居关系处理的和和睦睦而不应该针锋相对。有一个好邻居关系对我们会有很大帮助在方方面面。在我们有什么小困难小问题的时候,邻居是离我们最近的人,他是可以向我们你一个伸出援手的人,所以我们在日常交往中一定要与人为善。有一句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所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交往时与人为善不仅邻居看到可以心情舒畅,自己也可以身心愉悦。这起案件楼上楼下因噪音争吵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所体会,那如果我们可以与人为善与邻居坐下来一起商谈不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小矛盾了吗?怎么会产生这种后果。

        以上就是我对楼上楼下因噪音争吵,一方被“气死”,最终判赔8万一事的所有看法,我认为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得饶人处且饶人也是对自己一种宽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153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8
下一篇2023-09-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