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写景又抒情,诗人是通过哪些主要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写景又抒情,诗人是通过哪些主要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第1张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为主要意象,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原文: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25年,在中国***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高涨,革命形势迅猛发展。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先后发生,显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精神和力量,农民运动也遍及十几个省。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如火如荼、一浪高似一浪地开展着。

这时候,一方面是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反扑。

那么在中华大地上,是维护黑暗统治走向衰退反动,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向的力量,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长沙是湖南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8月从韶山到长沙,9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

毛泽东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的一派大自然瑰丽秋景,联想着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这首“沁园春”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根本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将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这个优良传统。

将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

一、《沁园春·雪》主要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和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二、《沁园春·雪》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沁园春·雪》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四、《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2月。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下片议论抒情,重点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阪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1936年,红军组织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红军从子长县出发,挺进到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时,部队在这里休整了16天。2月5日至20日,作者在这里居住期间,曾下过一场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天气严寒,连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涛。作者当时住在农民白治民家中,深夜。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词。《沁园春·雪》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后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1、《油菜花》

从南到北,一片黄

从西到东,一片黄

随着春风的吹动

像金色的大海洋

海浪一浪还比一浪高

像徜徉在妈妈的怀抱

2、《桃花》

每当我推开窗

四处张望

你都会张开嘴巴

大声歌唱

只见你拿起你的粉色喇叭

吹出一首动听的歌曲

好像在开心地诉说着什么

我想了好一会儿

原来你在告诉人们春天的到来

3、《树叶》

二月三月

树叶青青绿绿

五月六月

树叶密密浓浓

哗啦哗啦掉下

变成光头

那又是什么时候

扩展资料

体裁特点: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有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准确把握诗歌形象的内涵,以便加深对感情的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16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