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
职业倦怠
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如何克服这种职业上的倦怠感重新找回对工作的热情?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因此,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据调查,人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个月就开始厌倦工作。
表现症状
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三种:
1 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
2 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
3 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分类
职业倦怠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
1 情感衰竭: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它被发现为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并具有最明显的症状表现。
2 去人格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度申请等。
3 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来源
职业倦怠的感觉从哪里来呢?实际上是有迹可循的:
1 职业倦怠症好发的高危险职业群有哪些?
据专家表示,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这类助人的职业当助人者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不过,压力过低、缺乏挑战性的工作,由于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无法获取成就感,而产生职业倦怠。
2 找对工作了吗?
由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赶紧找到一份工作会漫无目的地四处撒网,最后糊里糊涂进入职场工作,根本没思考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往往等到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好像入错了行,这种严重职业错位的情况,长期延续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
3 天生性格就容易倦怠?
自我评价低、凡事追求完美主义、A型性格、外控性格等都容易受到职业倦怠症的折磨。A型性格是一种“工作狂”的性格特点,容易紧张,情绪急躁,进取心强,在外界看来好像冲劲十足,就像永不断电的长效电池,实际上身心状况超支付出,而易导致身心的倦怠。
4 来自工作内容或职场环境的失衡。
工作负担过重、缺乏工作自主、薪资待遇不合期望、职场的人际关系疏离、强烈认为组织待遇不公或是和公司的理念不和,都会变相引发职业倦怠症。
5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职业倦怠与工作自主性、责任心和工作心理成熟度都有关系。工作自主性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工作心理成熟度可以正向调节工作自主性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职业倦怠与责任心呈负相关关系;工作心理成熟度可以正向调节责任心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当工作心理成熟度高时,随责任心的提高,职业倦怠下降趋势较为显著。
影响
1资源缺乏、时间压力和工作量的增加都会导致职业倦怠。你会发现你正在试图离职,你不时地请病假,却仍然遭受着焦虑和抑郁。而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你的思想,最近的研究发现,职业倦怠甚至与2型糖尿病有联系。当你处在持续的压力和不健康的状态之下时,你身体里的胰岛素也会不正常。
2具有倦怠现象的人还会表现出一种慢性衰竭。包括深度疲劳、失眠、头昏眼花、恶心、过敏、呼吸困难、肌肉疼痛和僵直、月经不调、腺体肿胀、咽喉痛、反复得流感、传染病、感冒、头痛、消化不良和后背痛。其中,呼吸系统传染病和头痛会持续很长时间,有些人还会出现更为严重的肠胃问题、溃疡和高血压。
3除了身体上的症状之外,还会出现睡眠紊乱的状况。有些人失眠,他们感到紧张、亢奋、不能放松下来,头脑中总是出现那些令他们忧虑的事情;有些人又睡眠过多,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睡觉。
倦怠测试
认真阅读下列问题,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那一项。其中, A ——从未如此; B ——很少如此; C ——说不清楚; D ——有时如此; E ——总是如此。例如,第一题:“对工作感觉到有挫折感”,如果您从未如此,请在答题卡上 “ 1 ”后面的括号里写上“ A ”。
1 、对工作感觉到有挫折感。
2 、觉得自己不被理解。
3 、我的工作让我情绪疲惫。
4 、我觉得我高度努力工作。
5 、面对工作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6 、工作时感到心灰意冷。
7 、觉得自己推行工作的方式不恰当。
8 、想暂时休息一阵子或另调其它职务。
9 、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好的结果。
10 、我能肯定这份工作的价值。
11 、认为这是一份相当有意义的工作。
12 、我可以由工作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13 、我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理想。
14 、我在工作时精力充沛。
15 、我乐于学习工作上的新知。
16 、我能够冷静的处理情绪上的问题。
17 、从事这份工作后,我觉得对人变得更冷淡。
18 、对某些同事所发生的事我并不关心。
19 、同事将他们遭遇到的问题归咎于我。
20 、我担心这份工作会使我逐渐失去耐性。
21 、面对民众时,会带给我很大的压力。
22 、 常盼望有假期,可以不用上班。
计分方法:
这个测试包括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方面:情绪衰竭(1-8)、低个人成就(9-16)、人格解体(17-22)。其中,9-16题为反向题,需要反向计分,即选5时计1分,选4时计2分,选3时计3分,选2时计4分,选1时计5分。其余题目正常计分。
将所有题目得分相加除以22得到平均分,即代表自己职业倦怠问题的严重程度。1分代表没有职业倦怠,5分代表职业倦怠问题很严重。得分越高表明职业倦怠的程度越重。
说明:
前八题,按a、b、c、d、e五档分值依次为1、2、3、4、5,分数总和除以8是最后得分。
中间八题,按a、b、c、d、e五档分值依次为5、4、3、2、1,分数总和除以8是最后得分。
后六题,按a、b、c、d、e五档分值依次为1、2、3、4、5,分数总和除以6是最后得分。
按照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人格解体三项得分,其中一项得分25即视为中度职业倦怠。
职场懈怠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就业未满4年。就出现了离职,职业倦怠似乎成了现代社会的通病,在人们身边蔓延。就开始出现迷茫,对待工作很是懈怠。
职场的“4年之痒”
在一项以网络上100万上班族数据库为基础的调查中,61%的上班族感到压力较大,近2/3的人对工作兴趣索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就业未满4年。职业倦怠似乎成了现代社会的'通病,在人们身边蔓延……
746%的人职业倦怠
工作倦怠通常指心理能量在工作中枯竭、耗尽。随之而来的是身体疲劳、对工作失去热情。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其表现概括为三种症状,即情感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降低。
1、情感衰竭的泛滥
情感衰竭是指没有活力和工作热情,感到感情极度疲劳。此次调查显示,27%的人有较严重的情感衰竭;61%的职场人士感到工作压力较大,下班后精疲力竭。在外企干了3年的小杜现在她就靠每月外出旅行两天来减压。“但不管在哪个城市,我想的全是工作。所以我最近辞了职,打算彻底放松半年。 ”
2、玩世不恭敷衍
玩世不恭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等。在心理学上,这也被称作“去人格化”。调查中,近2/3的人对工作越来越没兴趣,并对工作的意义持怀疑态度。
3、个人成就感减低
个人成就感减低则是指倾向于消极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有关这一项的调查结果多少让人欣慰,74%的人对自身评价较高,仅4%左右的人认为在工作中没什么成就感。
专家根据同时拥有以上表现的多少,将工作倦怠分成了低、中、高三个等级。结果显示,746%的人有一种症状,为轻度工作倦怠;432%的人出现了两种症状,为中度工作倦怠;108%的人则同时具备三种症状,为严重工作倦怠。
前4年是职业倦怠高发期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调查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参加工作未满4年。工作5年后,倦怠指数有明显下降,工作16年后,工作倦怠程度降到最低。此次调查也显示,25岁以下人群中,35%的人出现了职业倦怠,其次为25—35岁人群。
职场倦怠的表现:
换工作则是职业倦怠的一种典型表现,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小陈表示:“真是想不通,我们的父辈居然能在一个单位呆上一辈子!我的同学毕业后,基本上都换了好几份工作。”据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发布的《上海市劳动者职业流动周期分析报告》显示,和其他年龄层的劳动者相比,30岁以下的年轻人职业流动周期最短,平均不到一年半就换一次工作。“这种变化与社会整体氛围有关。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杨东表示,首先,现代人把钱看得太重,不少人选择某个工作并不是出于兴趣。加上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工作压力,他们很快就会身心疲惫。
环境也是罪魁祸首
其次,环境的影响。过去人们很少跳槽,而且大多数人都希望抱住一个“铁饭碗”吃一辈子。但现在跳槽的人越来越多,“捧铁饭碗”在一些人眼中甚至成了“没能力”的表现。“人都是容易受周围人影响的,一旦身边有人出现了职业倦怠,难免影响自己。
企业、个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一旦职业倦怠如“流感”般蔓延,便一发不可收拾——“被传染者”会无心工作;没有了向心力的团队更如同一盘散沙。因此,企业和个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至关重要。
从企业来看
从企业来看,管理者首先可根据不同的员工给予不同管理方式。如对喜新厌旧的人,可用轮岗制,让他们体会不同工作的快乐。对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则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
其次,实行“阳光照耀下的体制”,让员工全身心地将心理能量投入工作,尽量少在人际关系等方面消耗精力。
企业、个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一旦职业倦怠如“流感”般蔓延,便一发不可收拾——“被传染者”会无心工作;没有了向心力的团队更如同一盘散沙。因此,企业和个人如何应对职业倦怠至关重要。
让员工全身心地将心理能量投入工作,老板也有一定的责任,尽量少在人际关系等方面消耗精力。就需要每一个人懂得和谐的重要性。
;员工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1、物质无法满足心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自己对物质的需求与自身能力之间产生矛盾是,心理就容易出现问题。同时,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许多人都在高强度的工作。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让人们的心情越来越糟,情绪低落不说,看什么还都不顺眼。即便工资上涨也不会让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相反,加了工资后工作压力更大,单纯的物质奖励已无法满足他们心灵的需求。
2、职场抑郁
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职场员工心理健康出现的最常见问题第一项,就是抑郁倾向,这是职场中十分常见也最为严重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 有抑郁倾向的职场人,其身体、情感、思维和行为都会受到影响。同正常人相比,有抑郁倾向的人明显有记忆、注意力障碍,工作兴趣严重丧失的情况。
如果这种抑郁倾向在较长时间内得不到调节和干预,极有可能发展为严重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心理疾病--抑郁症。
3、职业倦怠
当最初的`新鲜感和挑战刺激过去后,工作渐渐进入常态,每一个职场人都会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职场倦怠心理,这是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造成员工心理问题的原因
1职业压力的紧张。 职业压力是员工在职业生涯中受到的令个体紧张、感受到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或事件,由此产生持续性紧张情绪状态。现代企业为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员工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工作负荷,同事之间的激烈竞争,紧张的工作气氛,不进则 退的不敢懈怠,非人性化的工作环境,角色模糊与角色冲突,还有对时间分配的失控、对知识飞速更新的惶恐、对信息爆炸的应接不暇。
2人际关系焦虑。 在组织内,有的员工由于不能处理好与客户、上下级和同事的人际关系,或者由于遭到性骚扰、打击报复等,产生心理焦虑,表现出恐惧、无助,对人冷漠麻木、冷嘲热讽、缺乏同情心,不信任他人,动辄责备迁怒、反应过度,与他人刻意保持距离等,由此对企业内部的合作与竞争氛围带来负面影响。
3因职业性质和管理制度产生的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又称职业枯竭,表现为心理疲劳、情绪冷漠、玩世不恭、丧失成就感和工作动力。原因在员工个人感到职业生涯前景黯淡,工作单调重复,缺乏创造性;或对企业文化、发展理念、工作环境、管理机制或个人待遇不认同;工作枯燥例行化、工作量过大、工作责任不明确、工作缺乏自主性、不能参与决策、分配机制不合理、奖惩失当、升迁机会少、管理者方法偏颇等因素最容易导致员工工作倦怠。
4突发事件的心理冲击 。企业裁员、丑闻、兼并、重组、濒临破产,自然灾害、恐怖事件、流行疾病、社会变动、安全事故等,都会给员工带来心理冲击。
5个人生活的心理危机。 员工个人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如身体欠健康,恋爱失败,法律纠纷,家庭暴力,夫妻关系紧张、分居或离婚,家属疾病或伤亡,子女成长挫折,经济负担过重,家庭财务窘迫,对失业和收入下降的恐惧,对多样化选择的不知所措,来自家庭的过高期望、由于工作占用精力和时间而对家庭和朋友产生的愧疚等等,都会影响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心境。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主要方法
1定期对员工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尤其是在企业有重大变动,如人事制度、薪资调整时及时发现员工心理变化,适时调整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改善员工福利,改进工作条件,消除不安全因素,增强员工实现自身价值和成就感。
2加强岗位专业技术的培训和心理健康相关的培训,由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辅导,员工努力自身做好心理的自我调节,具体方法如多参加集体活动,旅游、适度的体育锻炼等,排除不良情绪,主动释放心理压力。
3加强工会、妇联的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关心员工家庭生活,重视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各种文体、娱乐活动的开展是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团队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方法。
;在工作中感到疲惫原因
在工作中感到疲惫原因,因为现在工作中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不免感到疲惫,疲惫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在工作中感到疲惫原因的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在工作中感到疲惫原因1你可能碰壁了,你可能感觉自己受够了。你不仅感到了压力——你还感到自己的身体、精神,甚至情感上都疲惫不堪。
当严重的疲劳袭来时,你要么会对工作无动于衷,要么会对工作完全反感,然而,你必须开始采取行动,不仅要在职业生活中恢复平衡,还要在个人生活中恢复平衡。压力的来源不会总是被消除掉,但它们对你的负面影响肯定可以被最小化。
如果你能走进办公室,并对当天的任务充满热情,会怎么样?你可能不太相信,但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从对这些任务的恐惧和痛苦中走出来,拥抱它们,享受挑战。
感到疲劳/疲惫并不一定意味着你找错了工作。这可能只是意味着你的工作方式目前并不适合自己。
1、为了工作、家庭和其他需要你的人,你牺牲了自己的自我照顾
如果你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那么你可能很难对任何向你提出要求的人说“不”。
当你认为自己别无选择,只能对你的老板、同事、伴侣、孩子、朋友和亲戚说“是”的时候,你就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做那些让你保持健康和快乐的事情了——比如充足的睡眠、良好的饮食和享受你喜欢的活动。这时候,你实际上是在让别人支配你的生活。
根据发表在《消费者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说“我不想”而不是“我不能”的人在避免他们不想做的事情上会更成功些。换句话说,它带来了更强的自我授权感。
通过意识到你可以选择如何度过你的时间,你可以学会自信地对别人说“不”。
2、你在工作上花了太多时间
一天工作12到16个小时或者一周工作60到80个小时并不意味着你在所有甚至大部分时间内都很有效率。
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办公室职员在一天的工作时间中,平均只有2小时53分钟是有效率的。当然,这还不够糟糕,研究表明,时常加班的工作会增加61%的受伤风险;长时间坐在办公椅上与吸烟一样对员工的健康有害。
长时间的工作意味着你只有很少的休息时间来给自己适当地充电,所以你可能要重新考虑在办公室呆到很晚,每隔一段时间上两次班,或者放弃你的周末去做更多的事情。
检查一下在哪些地方可以减少你的工作时间,尤其是在你效率最低的时候。如果你的工作场所不允许,你可能需要考虑在一个允许的地方工作了。
3、你正在通过电子设备不断地与工作保持联系
许多职场人士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工作邮件/信息,下班后还会继续查看,这意味着他们从未真正有机会断开与工作的联系,让自己放松一下。
在非工作时间还能回复电子邮件或接电话,会让员工感到更大的压力和焦虑。即使只是期待在非工作时间收到电子邮件或电话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你希望日夜不停地回复电子邮件和电话,你可能需要在非工作时间与你的老板、同事或客户聊聊你了。一旦你澄清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关闭通知、打开设备的“请勿打扰”或在不工作时完全关闭它们。
4、你在一个有毒的环境中工作
与居高临下的权威人物和同事一起工作,可能会让人感到一种侮辱和无力感,从而导致孤立和怨恨。
当工作场所的社交崩溃时,你的归属感就会受到损害。一项研究显示,在1985年至2004年间,承认觉得没有人可以谈论相关话题的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表明,尽管人们在工作上花了很多时间,但他们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高质量的。
练习在工作中把自己从消极的能量中分离出来,这样即使你不得不和同事交流,你也会有心理和情感上的界限。
寻找工作中积极、值得信赖的人,努力与他们建立关系。即使你不直接和他们一起工作,有他们在身边也能帮助你增强联系和增加归属感。
最后,避免把工作问题带回家。不要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发泄给你的伴侣,集中精力做一些能让你忘记它、让你振作起来、提醒你生活中值得感激的事情的活动,让它过去。
5、你的工作量太大了
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但每天只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完成你的工作。
当有太多的任务,过于复杂的项目,或者不切实际的紧急请求堆积在你的盘子里时,所有的压力和压倒一切的事情都可能会让你感到不堪重负。研究表明,工作量大的员工在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方面有困难,而且情绪耗竭的风险更高。
对付工作超负荷的唯一方法就是卸下不那么紧急的任务,从其他同事那里得到帮助和支持,并推迟截止日期。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归根结底就是分清轻重缓急,这就需要你认清自己的精力消耗和时间限制了。
6、你从不休假
如果你是一个工作狂,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已经沉迷于你的工作,没有在看似永远的时间里休息过。
也许你担心当你离开的时候会有堆积如山的工作,或者你想继续工作来证明你对公司的奉献。但是不休息的成本包括生产力和创造力的下降。它甚至能加剧办公室的紧张气氛、工作场所的事故、与工作有关的错误、压力、疲劳和疾病。
如果你不愿意离开长达一周的'时间,可以尝试一些更短的时间,比如周末。你甚至可以从在家度假开始。
最后,如果你把你的时间花在去你喜欢的地方和做你喜欢的事情上,你就会开始意识到休假的恢复性好处,你甚至可能会鼓励同事们也这么做。
7、你把你的工作看作是你的身份象征
对你所做的事情充满热情并与之保持联系是很重要的,但是当你的全部或大部分成就、快乐和自我价值都来自于你的工作表现时,一旦事情不顺心,就很难处理了。
如果你不重视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比如人际关系和爱好,你很可能会感到非常疲惫。当工作生活变得艰难时,你生活中的人和你喜欢的活动可以作为有效的提神剂。
试着把你生活中所有你喜欢的人际关系、爱好或活动列一个清单。然后把它们按重要程度排序,集思广益,思考如何开始为它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8、你觉得你没有任何控制权
当你对工作中的决策、时间表或目标有足够的发言权时,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更愤世嫉俗,缺乏动力。
一项研究发现,与在如何安排日程和工作上拥有更多发言权的人相比,工作压力大、对工作流程缺乏控制的人寿命更短,或者总体上更不健康。控制力对保持工作中的自主性很重要。
根据你的职位,只要你完成了需要的工作并达到了目标,你就可以按照你认为合适的方式来控制你的时间表和工作流程。
如果没有,你可能需要和你的经理或老板讨论一下,然后就如何使你的工作流程更加灵活做出一个让你和老板都满意的决定。
9、你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或回报
没什么比让你的工作被同事和上级忽视或认为理所当然更有损人格的了。
事实证明,在工作中,认可比薪酬更重要。一项调查显示,70%的受访者承认,他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自己获得认可的最有意义的经历。
你不能直接走进老板的办公室,要求老板对你的工作给予更多的认可,但你可以努力让老板了解你的最新成就,与他们建立更好的关系,主动处理他们提出的额外任务或问题。
当分享你的成就时,一定要强调它给整个组织带来的好处。
为了得到其他同事更多的认可,首先从认可他们开始。那些感激你肯定的人会注意到你,并且很可能会回报你。
10、你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据劳动力管理软件公司Kronos的一项职场调查显示,不公平的薪酬是导致员工疲惫的最大因素,占41%,其次是不合理的工作量和加班,占32%。工作中的不公平待遇会让你失去实现目标的动力,让你感到灰心丧气、无所事事。
要想让自己感觉被公平对待,你必须清楚你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得到相应的奖励、补偿或晋升。问问你的经理或老板你需要做什么,然后去做。
即使在做了所有你被告知应该做的事情之后,你仍然没有得到应得的报酬或晋升,那就考虑到其他地方去工作吧!在那里你的努力才会得到真正的重视,并避免自己免受到工作疲劳的影响。
11、你看不到任何提升你地位的明确方法
你停止了学习,你日复一日地做着同样的事情,你感觉被困在一个没有出路的工作中。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喜欢新奇的事物,并且会从那些具有足够挑战性的任务中获得乐趣,所以过于常规或过于单调的工作流程会慢慢地耗尽你的精力。
当无路可走,无事可做时,你就会开始越来越不关心你的工作了。
即使没有更高的职位,你仍然可以找到新的、有意义的方法来学习和挑战自己。如果你不确定怎么做,和你的老板或同事谈谈如何调整你的工作流程。
如果工作上的重大调整无法实现,考虑尽最大努力做好你必须做的事情,同时集中精力学习,接受工作之外的挑战。回到以前的爱好,开始新的副业,或者加入一个俱乐部来帮助平衡那些无聊的工作日或轮班。
12、你的个人核心价值观与你工作场所的价值观相冲突
当你在工作中不得不做的事情违背了你的信仰和主张,你的正直感就会受损。
为了继续在一个价值观与你自己的价值观不一致的组织中工作,你基本上必须消灭那些一直帮助定义自己的部分。。
这很难做到,因为你的核心价值观通常在幼儿时期就根深蒂固,并且在你成年后的潜意识中一直存在,而你甚至没有意识到它们。
你应该采取的第一步就是确定你真正代表的是什么。接下来,你必须考虑你的工作中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会慢慢扼杀你的内心,然后权衡它们。
如果你发现留下来不足以满足你,你可能需要准备找另一份更符合你价值观的工作,因为无论如何,你的潜意识都会带你走上这条路的。
13、你在工作上是个完美主义者
你可能对自己的工作表现有极高的个人标准,没有留下犯错的余地。
众所周知,完美主义者是出了名的极度自我批评者——即使事情进展顺利(但事情出错时更糟)。毫不奇怪,研究也将完美主义与倦怠联系在了起来,这表明它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毁灭的特质,而不是美德的象征。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你必须学会如何通过把错误和失败看作是一个改善的机会,来采用一种成长的心态(而不是固定的心态)。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更有弹性的员工,你还必须学会在工作进展不太顺利时练习自我同情。
14、你真的只是为了钱
工作就是工作,但如果工作的每个部分都让人觉得毫无意义、毫无成就感,那就大错特错了。
全球高达87%的员工觉得自己对工作不投入。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的脱离可能会导致你的垮台(通过降职、裁员或解雇)。
在工作中找到一些令人满意的东西会改变你的视角。一种方法是把自己放在最终用户的位置上——客户或客户端。另一种方法是着眼于全局,考虑组织的总体任务或目标。
接下来,确定你的工作与最终用户和/或组织使命之间的联系。这将帮助你意识到你的贡献是如何帮助组织做出真正的改变的——即使它看起来很小。
15、你的基因可能会让你更容易筋疲力尽
如果你认为自己只是比同事更容易感到压力和焦虑,那么你可能是对的。
研究表明,有一种潜在的分子途径与压力有关,这表明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自然地感到倦怠。
由压力大、焦虑的父母或监护人抚养长大的人可能也更容易受到影响,尽管这可能更多是环境因素,而不是遗传因素。
你不能对抗遗传学,所以你最好的选择是根据你的身体来工作。花时间给自己充电,保证充足的睡眠,参加一些能让你恢复精力的活动,比如冥想、锻炼、阅读或听音乐,这样可以让你的自我照顾加倍。
小结
精力枯竭可不是闹着玩的,它不会因为你的忽视而消失。如果你想避免花费过多的时间来恢复,你必须尽早开始行动。
把解决工作中疲惫的方法看作是一种平衡生活方式的行为,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想尽快有效地消除倦怠,你就必须找出导致你精力枯竭的因素,并把它们与你生活的其他部分联系起来,包括健康、人际关系、爱好、核心价值观等等。
在工作中感到疲惫原因2如何消解工作疲惫感
1、消除“条件反射”
多数公司召集大家开会收集意见建议。如果幸运的话,讲述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不会有任何人打断。但通常会有人在其说了没到两分钟就会跳出来插一嘴,然后所有人都开始偏离会议主题,滔滔不绝。能不能等其陈述完之后,再让大家做出点反应?可问题就在于此。在Basecamp,我们会要求发言者先起草几页的文件,逻辑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发布到内网上,让所有员工都知道那里有一个创意或观点等着大家去看,去思考,去发表意见。
我们想要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反馈,而不是拍脑袋的第一反应。将文件认真地读一遍、读两遍,甚至三遍。然后夜思日想,像提出该创意或观点的人一样去深度思考,然后形成自己比较周全的看法。我们想创造这种安静轻松的氛围,让大家没有任何焦虑地去思考。
2、奉行“保护主义”
很多公司都会进行自我保护。它们会通过注册商标,提出法律诉讼保护自己的品牌。通过制作预算,聘请财务总监以及进行投资来保护自己的钱。它们保护如此多的东西,唯独忽略了最宝贵但却最容易失去的东西:员工的时间和注意力。
公司肆无忌惮地消耗员工的时间和注意力,就好像这些东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毫无成本。然而,员工的时间和注意力是我们所拥有的最稀缺的资源,我们将保护这种资源视为最高职责。如果员工无法将注意力完整地投入到工作中,就不可能有突出的业绩。部分注意就等于没注意。
例如,我们从来不开工作汇报会,一个人讲完,接着另一个人讲。这种会完全是浪费时间。为什么?将所有人聚到一起说,看似蛮有效率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而且这种做法的成本非常高。八个人开一个小时的会,耗费掉的可不是一个小时,而是八个小时啊!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会让大家每天或每周在Basecamp上更新自己的工作进度,以便其他人有空时查看。这种做法每周可以节省出数十小时,使大家有了更多的大块时间。
所有人的时间和注意力都应该盯着大票子,而不是硬币和零钱,用大块时间去做更有意义更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大块时间,你就需要去争取,摆脱所有强制完成但并不重要的事情,将自己浸入到真正应该做的项目中。
3、尊重每一个“一小时”
60分钟的组成方式有很多种:1 × 60 = 60、2 × 30 = 60、4 × 15 = 60或者25 + 10 + 5 + 15 + 5 = 60……以上加起来都是60分钟,却是不同的一个小时。数量相同,质量不同。我们追求的高质时间是1 × 60。
被分割后的一小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小时,而是数个分钟之和。用打碎的时间是很难完成任何有意义的事情的。时间被分割后,很难高效的工作,但却会让人压力倍增:接个电话25分钟、同事打招呼闲聊10分钟,工作没超5分钟后,又被拉到一个你本无需参与的15分钟对话中。然后,你工作时间就剩5分钟了。也难怪这样的人会变得暴躁易怒。
在所有这些情景和多任务切换的过程中,你还需要加上缓冲时间,使自己的大脑从上一个情景中抽离出来,然后进入到下一个情景。这也是你为什么会在一天结束时,盯着时间感慨道:“我今天八个小时到底做了些什么?”你知道自己是在办公室待了一天,可是时间是怎么过去的,你完全没有成绩可寻。
看看你的时间,是不是还完整,有谁或有什么事将其分割了吗?是别人分散了你的注意力,还是你自己将自己的注意力打乱了?一次做一件事,并不是说做完一件事后做另一件,然后接着做另一件。而是说一次花几个小时去做一件事,花一整天去做一件事就更好了。
4、珍惜“所有代价”
“不惜一切代价!”这听起来不错。但是你毕竟不可能在诺曼底沙滩上爬山,不是吗?你可能正努力在最后期限内完成某项任务,而这个最后期限却是那些根本不需要干事的人随意设定的。或许你正在为了达到某个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荒诞“延伸目标”通宵达旦。
在“不惜一切代价”的号召下,预期的合理性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当不再讨论成本的时候,你知道,这个成本毫无疑问会螺旋式上升。
不计任何成本意味着,为了完成交付而草率了事。也意味着,你不做,你的领导会找其他人去做。而我们是这样做的:不喊“不惜一切代价”这样的口号,而是问,为达到这个目标,都需要什么?通过这样的问答方式,我们可以一起讨论战略、做出权衡、削减成本,然后提出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案,最后甚至因为都觉得不值得做而干脆放弃。提问引导出选择,而命令会杀尽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