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说说宿迁的风俗习惯?

谁能给我说说宿迁的风俗习惯?,第1张

宿迁地处徐州、淮阴、连云港中间地带,为南北水路要冲。境内居民流动较大。南北朝时北方居民南迁,并在境内侨立郡、县,移民在境内落户。历代因战乱、或因灾荒,或因经商,南来北往在宿迁定居者众,而尤以北方人居多,故语言,风俗习惯异于江淮地区。境南姓氏,有从山西、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安徽迁入者,亦有自江西、福建、浙江以及江苏南部地区迁入者。

明未,境东地区吴姓,境西窦姓,境南罗姓,境北马姓,是宿迁的4大姓。清代中运河开挖后,运河东部地区卓、何、马、高、陆、蔡、于、陈、丁、董、叶、张、韩姓较多;运河西部地区王、曹、周、臧、骆、罗、苏、陈、张、陆、徐姓较多。

宿迁姓氏多有堂号,同姓不同宗者以堂号区别。如王姓有三槐堂、槐荫堂、笃原堂等;张姓有百忍堂、孰忍堂等;刘姓有青藜堂、彭城堂、子溪堂、艾清堂等;陆姓有得润堂;蔡姓有西山堂;周姓有永仁堂;杨姓有四知堂;黄姓有宜寿堂;薛姓有三凤堂;罗姓有叙吾堂;郝姓有三余堂;何姓有二酉堂等。各姓氏多立家谱。

建国后,堂号不再使用,家谱散失殆尽。1990年宿迁姓氏有300多个,其中复姓(端木、皇甫、欧阳)3个。城内各姓杂处,农村多聚族而居,单姓人口多者大体为:张、王、李、陈、刘、蔡、徐、周、朱、吴、杨等。

宿迁风俗民情—方言

宿迁范围较广,方言较多。外地人乍听比较难懂,选介如下以供参考。

1、称谓:把父亲叫“大大”、母亲叫“妈妈”。平时呼喊带一个“俺”字为“俺大”、“俺妈”。把伯父叫“大爷”,伯母叫“大娘”,例如二爷、二娘、小爷、小娘等。把祖父叫“爹爹”、祖母叫“奶奶”,平时喊作“俺爹”、“俺奶”。与祖父母同辈的称为大爹、大奶、二爹、二奶、小爹、小奶等。把外祖父母称为“舅爹、舅奶”或“姥爷、姥姥”。把弟弟称为“兄弟”,例如二兄弟、三兄弟等。把哥哥直呼为大哥、二哥等。

2、语词:(1)名词:把中午叫“晌心”,把东南斜西北称为东南撩西北。“烧包桶子”,称轻浮的人;“刁头鸡”,称爱占便宜的人;“少脑子”,称考虑问题不周的人;“下湖”,指下田;把玉米叫“大秫”;把乌鸦叫“老刮子”等等。(2)动词:“克”,有多种含文,不管做什么都可以叫克,例如打人说克人,吃饭也有说克饭的,事情办好了可以说克好了。“翘辫子”指某人死了,有轻忽厌恶的意思。“侃空”:即说假话、吹牛皮。“摸”与“在”同义。例如,问人在哪里,说:“你摸哪里的?”(3)形容词:“赶麻”就是快的意思,如:“你赶麻去啊?”“海了”:即东西坏了,或事情办不成了的意思。如某某事海了。“夜里梦”形容人说话冒失。“蒲种拉气”,形容人鲁莽。

宿迁话接近普通话,仅有少数发言不准,例如国家的“国”(guó),运西的人会说成规(gu‰)。洪(hóng)和冯(féng)往往混为一淡。

宿迁的节日风俗

春节

从农历12月30日早开始是新的一年开始,早上我们陪着父母将家里的一切收拾干净,即以新的面貌来迎接美好的一年。还要张贴喜气的门对和门赐,并且张罗着我们的丰富的晚餐。(说明:在宿迁部分地区就餐是每日两餐)

晚餐在我们家乡是被看的很重的,那时无论子女在外多么繁忙都会赶回家来参加这次聚餐——团员饭。餐桌上可以将自己的事拿出来和家人分享,欢笑声此起彼落合家欢乐融融!

晚餐后男士们会陪同老爸谈谈事业、将来。或几人聚集玩扑克牌;女士们会帮助妈妈刷洗餐具,另外可以准备大年初一的食物。当然还要边吃零食边要观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

正月初一:我们的主食是饺子,并以清淡为主基本上是不吃荤的——家乡人说是清清白白,孩子在这一天要乖乖的,否则挨父母打骂那可是这一年到头都要挨骂的。(呵呵,只是家乡人的说法)还有在这天要多多的吃瓜子,熟花生要将果壳厚厚的铺盖在地面上并且一天都不会清扫房间,地面上东西越多越好——那样来年招财越多!这一天只是在家里度过!

正月初二:这一天我们主要是走访我们的亲戚

正月初三:从这天起可以走访朋友

正月初五:不可以用簸箕

正月初六:不可以用剪刀

正月十五 : 元宵节——宿迁市区会有灯会那天市区会聚集好多的人,猜灯谜、购物

朋友你好。我是土生土长宿迁人。很高兴你们离开宿迁还怀念家乡。对你的问题我简单说明一下。首先现在的宿迁可能不是你上辈所说的老宿迁了,1996年以前的宿迁只是一个县城大小,人口不到百万吧(你爷爷记忆里的宿迁可能更小)。1996年江苏省政府为支持苏北老区发展,调整了宿迁行政区划,把宿迁周围三个县(沭阳、泗阳、泗洪)和宿迁合并,组建地级宿迁市。所以,现在的宿迁,是广义的大宿迁,而你上辈所说的宿迁,可能还是以前狭义的小宿迁,也就是指目前已经改名为宿迁市两个市辖区的宿城区、宿豫区吧。其次方言问题本来老宿迁的方言就不一样,县城里和周围郊区基本一样,越往北就越接近徐州、甚至山东口音,往南靠近泗阳就接近淮安口音,往东靠近沭阳,就接近连云港口音。所以,电视采访的是宿迁人。但是得看是宿迁哪里人,市区的口音跟郊县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市区,也有可能是郊县的人调过来工作的,他的方言也不能代表宿迁。希望上面说明能帮助你。宿迁500万人民欢迎你随时回来祖籍走走看看。

二楼说的不是宿迁方言,是“h”与“f”不分的现象,不光宿迁有,四川等好多地方都有啊。

宿迁方言有:手肤字(毛巾)

小亮字(打水桶)

你摸哪得?(你在哪里的?)

俺那嗨(我们那里)

不管(不可以)

刮刮炒肉(光炒肉,别的什么都不放)

海了(坏了)

横东西(扔东西)

斤两头(重量)

等等等等,泗阳和沭阳的就更多了,主要是地区发音习惯不同造成的!

由于工作原因,我这个人走南闯北也去过不少地方,要说难懂的方言,也没法去评定,基本听不懂的语言都是难懂的。有些地方的方言还是比较容易懂的,大多数北方的语言都很容易听懂,但也有些地方听不懂,多数是少数民族地方。

如果说最难懂的方言,那个地方我每个字都不知道说的什么,那就要数温州话了,我经常去温州出差,也经常跟温州人打交道,竖着耳朵怎么听都不明白,好像说的不是汉字,更好像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语言一样。

还有一个地方的话也很难懂,那就是海南话,海南话听起来 像外国话。反正好多好多地方的话都很难懂 。大家经常走出去看看就知道了,再怎么说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种以上语言。

所以说,听懂 的人就觉得不难,听不懂的它就是难,看你用不用心听,其实现在也没有必要纠结这个,人人都说普通话,大家都能听得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365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