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扩展资料:
香包最早称容臭,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在明朝仍有容臭的称呼。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一说香包可以避邪,端午节时多会配挂香包。
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有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传说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节的习俗有: 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说起中国历史上,人们对香气的喜爱,就不得不说到香囊。与西方人香水拥有同等地位的香囊,小小的身体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无论是佳节还是重要的日子,亦或是人们之间寄托感情,香囊都起到了无比关键的作用。形形色色的香囊,也将我们的民族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么,香囊具体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呢?其实是在于药用和人情中十分关键。
一、治病驱虫制作香囊的材料,并非是简单的几种香料植物的混合,而是经过精心的研磨和搭配而成的。香囊的外观,更是精致的手工艺作品的体现,精巧的穿丝和彩线,让它的外观极大的体现出中国人民手工艺的精妙绝伦。随着人们对香料的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香料的功能也被人们进一步的挖掘。因此,香囊的佩戴不仅仅是一种节日的纪念,而是具有实用性的功效,佩戴者在香料的作用下,可以解决一些疾病的烦恼,同时在夏季也能起到良好的驱蚊虫的效果。
二、明清时期的香囊说完香囊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我们也不得不提起香囊的另外一种特殊的功效了。历史的车轮走到明清时期,我们发现香囊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可以佩戴,在形状上也有很大程度上的突破。这时的人们,常常用香囊来传递自己的情思,或者是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许多小说中,我们都能看到香囊起到了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的功能。这时,香囊很多次成为了一种定情信物。
如今,香囊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也渐渐的不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在许多刺绣的世界中,香囊仍然占据着极高的地位。每逢端午佳节,香囊依旧成为市面上销售的重点,这个小小的荷包中,不但蕴含着古人巧妙的智慧,也寄托着一份份深情。
端午香包里的香料有很多种,如雄黄、朱砂、熏草、艾叶等,也有用中草药做香料,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等。端午节佩戴香囊有消毒、驱虫、驱邪祛病的寓意,香包在端午节的主要作用是卫生保健。农历五月五又被称作毒日,天气转盛,蚊虫滋生,香包中的中草药便是为保护人体健康而设计。
香包又叫容臭、香袋、香囊、香缨、佩帏,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是古代中国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中国农耕文化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中国传统文化遗存和再生。香包最早称容臭,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直至明朝仍有容臭的称呼。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从我国民间存留的清代香包来看,大多数以花卉和动物为主图,以隐喻象征等手法表达各种情感寄托和美好向往。比如用双鱼、双蝶、蛟龙等象征两性相爱、交合、生育;用莲花、荷花、牡丹、梅花等喻意女性;用登梅的喜鹊、采花的蜜蜂隐喻男性等。
端午香包的作用与寓意
端午节戴香包据传,戴香包的目的,一方面象征屈原的品德节操将馨香溢世,流芳千古;另一方面又能起到驱瘟避疫,强身健体的作用。香包亦叫香囊。其根探于古代的“艾虎”、“艾符”。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香包的主要成分
传统香包的配料有雄黄、朱砂、熏草、艾叶等香料,也有用中草药做配料,比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等。香包古代称“香囊”,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图案纹饰,然后缝制成形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并且内装多种气味。
女子给心仪的男子送亲手缝制的荷包或香囊,用来表达爱慕之心。
荷包用途甚多,广泛用于盛物、装点服饰、随身熏香。荷包历经各朝各代,蕴含着丰富的造型特征、精美的刺绣艺术、丰富的文化寓意。不仅如此,荷包更是情感的寄托,特别是在古代男女之间。
中国自古在情感的表达上都颇为含蓄,古人心中的“想念”和“爱意”从来不浮于言语之中,诗歌中将情思写得千回百转,亦常常寓情于物,委婉含蓄。表白作“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思念作“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而诗歌之外,荷包亦是重要的情思寄托之物,古人皆有以荷包传达情思、祝福的传统。
荷包的来源
“荷包”一词最初是在宋朝得以广泛使用,意指随身佩戴的小囊,亦有容臭、佩囊、荷囊、香袋、香缨、佩帏等别称。荷包的雏形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春秋之时起,民间已普遍佩戴“囊”,并在囊中存放小物件,亦有置香草以辟蚊虫者。最早记述见于《诗·大雅·公刘》中“乃裹餱粮,于橐于囊。”,其中的“橐”和“囊”,即荷包。
佩戴“囊”亦是中国古代服饰礼制中的重要组成。《礼记·内则》中“男鞶革,女鞶丝。”以古代“囊”的材质选用中,男用纬,女用缯才符合礼仪规范。后来,“囊”还成为官员制服的重要身份象征。《晋书》曾记载“八坐尚书荷紫,以生紫为拾囊,缀之服外”。“荷紫”“拾囊’即荷包。唐朝亦有用金、银丝线等不同材质的“鱼袋”作为官阶的象征。
其中,用以放置香料一类的荷包,发展成为另一古代重要手工艺品——香包,即香囊。唐朝时期,开始出现金银香囊,制作精巧,玲珑美观。
荷包的来源
“荷包”一词最初是在宋朝得以广泛使用,意指随身佩戴的小囊,亦有容臭、佩囊、荷囊、香袋、香缨、佩帏等别称。荷包的雏形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春秋之时起,民间已普遍佩戴“囊”,并在囊中存放小物件,亦有置香草以辟蚊虫者。最早记述见于《诗·大雅·公刘》中“乃裹餱粮,于橐于囊。”,其中的“橐”和“囊”,即荷包。
佩戴“囊”亦是中国古代服饰礼制中的重要组成。《礼记·内则》中“男鞶革,女鞶丝。”以古代“囊”的材质选用中,男用纬,女用缯才符合礼仪规范。后来,“囊”还成为官员制服的重要身份象征。《晋书》曾记载“八坐尚书荷紫,以生紫为拾囊,缀之服外”。“荷紫”“拾囊’即荷包。唐朝亦有用金、银丝线等不同材质的“鱼袋”作为官阶的象征。
其中,用以放置香料一类的荷包,发展成为另一古代重要手工艺品——香包,即香囊。唐朝时期,开始出现金银香囊,制作精巧,玲珑美观。
中国古代12大定情信物
说起象征爱情的信物,
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相思豆。
事实上,中国古代有是戒指、耳环、香囊、手镯、玉佩、同心结、
簪、钗、梳子、同心锁。
这十大信物缘起于东汉末年才子繁钦的《定情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各自代表的意译吧~
簪-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簪子又称搔头,是古代女子常用定情物。男子赠女子发簪,寓意做女发,为求得此女子为妻,送男子发簪作定情信物,则表示只做正室绝不为妾
钗-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钗同簪,与女子青丝相关。也不仅是一种饰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古代恋人或夫妻如遇分离,女子往往取下头上的发钗,将钗一分为二,一半留与自己,一半赠与对方,这便是发钗,待到他日相逢,两股发钗合二为一又称合钗
戒指-何以道酬勤约指一双银
用戒指定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戒指是定亲之物,所以古代未字(尚未许配)女子都不戴戒指。
耳环-何以至区区耳中双明珠
很早以前,女性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打扮自己,“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耳饰在古代审美观念中有很重的审美地位
同心结-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结”是一个被赋予太多美好色彩的汉字。从远古到今天,它始终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里。同心结也一直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信物。心似双丝网,中有干干结。天不老,情难绝
玉如意-万事如意,帝王之选
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吉祥之物制成头部衔 接型为云纹、灵芝、一个长柄,被赋予万事如意美好的寄托,皇帝如对妃子宠爱,会赏玉如意。
梳子-结发同心,以梳为礼
我国古时候,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你白头偕老意思。送梳子代表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有结发、私订终身意思。
玉佩--玉不去身,佩玉比德。玉是君子高尚情操的象征,男子送玉与女子做定情信物,只为见玉之时,如见其人,以玉通情,可谓是心意昭昭,情思继绻。
香囊--何以至叩叩,香囊系肘后
最初是传达男女之间爱慕的,见证和寄托思念的信物。古人佩戴香囊,表示心有归属。
玉连环-爱情永不终结
玉连环是寄托感情的,爱情的符号就像相爱的两人从此相依相偎,刚柔相绕,如果有一个不爱了要分离便是玉碎,连环不再。
同心锁-永结同心
同心锁的意义是恋人从此生生世世永结同心,如果有男子送同心锁代表他想与女子生生世世永结同心
手镯-爱情永不终结
玉连环是寄托感情的,爱情的符号,就像相爱的两人从此相依相偎,刚柔相绕,如果有一个不爱了要分离便是玉碎,连环不再。
每年进入芒种之后,气温不断升高,随着滚滚热浪翻涌而至,农忙时节来了,端午也带着浓浓的粽香随后而至。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一、挂艾草、菖蒲、榕枝,祈求平安
在端午节期间,民间还有在门口挂艾草、菖蒲、榕枝的习俗。艾草大家都很熟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针灸里的灸法,就是以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位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把它插在门口,也可以使身体健康;菖蒲,被老百姓视为百阳之气,插在门口上,可以避邪;门口挂榕枝的寓意是使身体矫健,百病不生。还有的地方是挂石榴、胡蒜、山丹,都是寄托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
二、配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我小时候妈妈就会在端午节这一天给我佩戴一个香囊,那时候我可珍惜了,每天睡觉的时候都要把它压在枕头底下呢。
三、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都会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如今赛龙舟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不过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四、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上好的学校。
五、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好啦,以上就是我分享的端午节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戴香囊戴五彩绳,实际上有着非常好的寓意,在古代也被称为是续命缕、长寿线、延年线、续命丝等等,端午节的时候吧五色丝线做成绳子挂在小孩的脖子上或者而手臂上,或者挂在摇篮、床帏等地方,寓意着能够益寿延年、保佑安康、驱病驱灾。
1、戴五彩绳
在端午节的时候把五色丝线结成绳索,挂在门上、床边、摇篮处,或者戴在小孩的脖子上,手上,是过去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以前都是由各家各户自己制作的,现在由于经济、商品化,多数地方也经常卖这样的工艺品,所以很多人不再自己制作了,而是直接购买,也就少了那份将动手的乐趣和心意。
2、佩戴香囊
香囊也叫香包、荷包、香袋等,有的是用丝线做布料,有的是用碎布,里面会放上一些有香气或者独特气味的的中药材,有的香包中还会放入蚌壳或者珍珠粉,再加入适当的棉花,几颗珠子,小孩子带着能吸汗、避虫,香囊内的东西是可以变化的,也有人在里面放上灵符、铜钱、辟虫粉,等等。
3、吉祥寓意
人们带香囊、丝线多半是为了那个吉祥寓意,虽说不指望能够真的避开灾祸、健康一辈子,但是却实实在在的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健康身体的向往和寄托,将五彩丝线、多彩香囊给小孩戴上,也有种希望小孩能够健康成长,能避开灾祸的寓意,丝线和香囊的样式、内容都有所不同,具体的寓意也都有些不一样,古代女孩会将香囊作为定情信物送给心爱之人,自然要在香囊、彩绳上花许多的心思,所以香囊丝线也有寄托心意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