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纪晓岚、刘墉的关系 ?

和珅、纪晓岚、刘墉的关系 ?,第1张

电视剧 跟有些书 不是真正的历史,都是虚构的不要太当真!

个人感觉刘跟和 就是政治观点不一样,一个是军机处一个是吏部,就好比现在的 军委和国务院。管辖的不一样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和意见就不一样呗~朝堂之上吵架争执很正常 只不过电视把这些都夸大了!

纪跟和 我觉得八秆子打不着~一个编书的跟一个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吏有资格斗吗?估计也就是文人墨客发发牢骚 口伐笔诛而已,自己没掌握过大权怎么跟“和”斗? 和 也知道自己怎么回事而且当时国家管理跟皇帝本人都离不开他(和会揣摩皇帝的心理 皇帝想要什么 “和”给皇帝办什么。谁是皇帝也舍不得杀)对自己没有威胁的苍蝇叫唤所以不跟他计较。

所以我个人觉得 刘跟和 是在政治上有分歧,所以互相打压,和跟纪 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人物没有可比性。

清朝最有名的“宰相”之一,和珅对清朝国运的影响甚至不亚于范文程洪承畴年羹尧曾国藩左宗棠——宰相级别的大学士跟皇帝乾隆合伙偷光了清朝国库,也挖塌了清朝的根基。如果和珅是汉人,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他是在上演反清复明的无间道,但事实上和珅原本不姓和也不叫珅,更没有字世荣,而是姓钮祜禄,名善保,字致斋。至于和珅是怎么被叫做和珅的,那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他家大门上是不会挂“和府”两个字的,因为清朝规定只有亲王公主、贝子贝勒的家可以称为“府”,比如雍正当雍亲王的时候,他家可以被称为雍王府,而刘统勋刘墉纪晓岚这样汉官和大臣的家,只是宅而已,至于封疆大吏,住的都是前面办公生财后面生活生人的衙门。

闲话少叙,咱们大正月的还是以开心为主,所以今天要讲的是两个跟和珅有关的真实笑话,可惜这两个笑话没有一部电视剧肯演。电视剧似乎更愿意把和珅演成一个经常被刘墉纪晓岚欺负戏耍的受气包(事实上刘墉纪晓岚根本就没资格),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和珅这样的清朝第一大贪官都那么可爱,您还有必要对眼前的中贪小贪生气吗?”这样看来,有时候洗白一种人,是可以用一种大家都比较愿意接受的形式的。

和珅很有能力,这一点不可否认,就连当时的大才子袁枚也对和珅极尽夸奖之能事,还专门写诗称赞和珅何琳:“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把孙女嫁给和珅的直隶总督、东阁大学士、正黄旗满洲都统冯英廉,更是“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相貌白皙而英俊,少有大志,他日前途不可估量。”

但是同时代的人也不全是瞎子,阿桂、朱桂、于敏中眼里,和珅简直十恶不赦。即使是一心著书很少过问政务的礼亲王昭梿,也觉得和珅“虽位极人臣,然殊乏大臣体度,好言市井谑语,以为嬉笑。”也正是由于和珅只有半桶水,所以才赢得了只有少半桶水的乾隆皇帝的喜爱——起码两个人做起打油诗来,和珅总是能让乾隆找到自尊自信:我写的就是比和珅强!

关于和珅的这两个笑话,出自礼亲王昭琏的《啸亭杂录》。爱新觉罗·昭梿生于1776,卒于1833年,和珅生于1750年,卒于1799年,也就是说,和珅被干掉的时候,昭梿已经二十四岁了,属于同时代的人,记载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昭梿记载的第一个笑话其实并不好笑,但却反映了当时清朝的习气,而且可以证明在乾隆治理下,八旗子弟已经失去了悍勇的民族特色,反而变得阴柔娇弱,颇有后来小鲜肉的气质了。

大家都知道,清朝乃至以前的朝代,重大活动都是要事先经过彩排的,当时有一个比较高大上的名字,叫做“演礼”。銮仪卫出身而且饱读诗书的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和珅,自然就是彩排的总导演。总导演和珅站在高台上看着下面王公大臣煞有介事地面向空着的皇帝宝座行礼如仪,禁不住皱起了眉头:怎么这些从白山黑水走来的八旗勇士后裔,一个个肤色白皙弱不禁风还翘着兰花指?这是八旗贵胄还是一帮戏子小鲜肉?

和珅当时是当做笑话说,昭梿也当做笑话来记录,但是睿智的读者诸君,一定能从和珅的这句笑话中,看出了清朝衰败的前兆:当一个王朝小鲜肉成为主流,阴柔取代阳刚的时候,就……

如果这句笑话和珅是包含着深意说的,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和珅也是一位智者,但是昭梿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在他眼里,和珅也是一个贪财的绣花枕头大草包,以至于还闹出过外交笑话。

当时安南还是大清藩属国,按照规矩是要年年进贡岁岁来朝的,来的时候当然不能空着手,他们这一年送来的是一个“金座狮象”。负责接待的当然是和珅,因为他还有个职务叫做理藩院尚书。于是这位大学士理藩院尚书翻过来调过去研究这个金座狮象,估计是看好了自己就留下来了。但是看着看着发现问题了,而且很是惊诧地说(和诧曰)了一句土包子话:“这底座怎么是空的?要不然我们不是又能得到很多黄金?(惜其中空虚,不然可多得黄金无算也。)”

其实总体算来,和珅的本事,在清朝大佬中也算“出类拔萃”的了,他等于是一群猪中比较聪明的一个,除了糠渣菜叶,还有“更高的追求”,所以我们可以用史学家蔡东藩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至于蔡东藩先生说得对不对,读者诸君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和珅为相二十余年,家中私蓄,几乎不可胜算。和珅家产,适当清廷二十年岁入之一半而强,然卒之全归籍没,贪官污吏之结局如此。

经常看《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的故事情节。纪晓岚与和珅同在一朝,经常能观看到龙虎斗情节。看的不亦乐乎,这些情节只是电视剧需要情节来吸引观众。在很多情节和人物上都有较大的改动,真正的历史上纪晓岚是什么样?

《四库全书》是纪晓岚在乾隆年间编修的,古代官修图书目录巨著之一。说到了四库全书,肯定会纪昀,也就是纪晓岚。相信大家对这个叫法不会陌生。说起了纪晓岚,肯定会想到他的老对头和珅。

纪晓岚与和珅

大部分人对清朝名臣纪晓岚的了解,大部分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在这部剧中纪晓岚代表忠臣和臣贪和珅的斗争,确实太精彩了。看电视剧和真实的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却和剧情相反。

其实,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纪晓岚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

在工作中,更多是和珅对纪晓岚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晓岚对和珅的帮助。据史料记载,和珅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之时,纪晓岚已经五十多岁了,而和珅才二十多岁,换而言之,纪晓岚比和珅大26岁左右。两人政见不同,也常常在诗文中互相讥讽,但在政坛,无有很多交锋。这与今日电视剧情节大相迥异。

乾隆皇帝对待这两个人的态度也是完全不同的。在流行的民间传说和电视剧中,纪晓岚与乾隆这对君臣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其间充满信任、调侃和幽默。这是经过美化了的描写,历史上并不如此。实际上纪晓岚不过是乾隆蓄养的文学词臣而已,这要先从纪晓岚的长相说起。

纪晓岚和珅谁更得乾隆喜欢

在民间传说中,纪晓岚的形象风流倜傥,一表人材;在荧屏上,基本上由张国立“垄断”的纪晓岚形象,也颇说得过去。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据史书上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所谓“寝”,就是相貌丑陋;所谓“短视”,就是近视眼。晓岚还有口吃的毛病。纪晓岚于乾隆五十二年升任礼部尚书,此后任职兵部、都察院等,皆为掌印的堂官。按这样的官位,如能循序而进,任个军机大臣或者大学士都不成问题。但直到乾隆帝将帝位传给嘉庆皇帝,纪晓岚的职位仍没变化

但是乾隆皇帝对身边的近臣的用人标准,除了要求人要聪明,还要相貌俊秀。纪晓岚是完全不符合乾隆皇帝的审美观的,哪怕,纪晓岚才华横溢,也难以得到重视。这也许是纪晓岚一辈子没得到重用的原因吧。相反,和珅在长相这个方面占尽了优势,更受乾隆皇帝的重视,可谓乾隆身边的“第一红人”。

人过中年以后的和珅有喜欢他的乾隆皇帝的支持,事业是越来越顺利。因此,逐渐的他在办事风格上越来越无所顾及、忘乎所以,而不去顾及别人的感受。

有史料记载,和珅在他发达之后,曾与文学名流诗文唱和。有时他私下请纪晓岚、彭元端为其作品润色。而纪、彭二人考虑到和珅权大势重,万一不从,被他穿了小鞋可受不起,也就每每代为捉刀。当然,也就仅仅润色文字而已,纪晓岚并不是要依附和珅去谋求高位。据朝鲜使臣徐有闻所见,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投靠,只有刘墉、纪晓岚、朱珪等人始终不依附。看来,在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下,纪晓岚所能够做到的也就是尽力不与和珅同流合污而已。

晚年的纪晓岚

晚年的纪晓岚,常以弈道为喻,言其心志。比如前文所引题《八仙图》诗,就表达了他超然世外的态度。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世故的态度,也是纪晓岚从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积累出来的经验。纪晓岚久任官场,官职也不低,能够在官场之中左右逢源,肯定有他的为官之道。这种为官之道,正是各不得罪,尽量保持中立的身份。嘉庆皇帝继位后,纪晓岚颇得赏识,死后恩荣有加。可是即使在嘉庆期间,他仍未能进入中枢机构军机处或被晋升为大学士,因为乾隆此时仍然是太上皇。乾隆认为纪晓岚不过是一介儒生,最多是个“御用文人” 。从纪晓岚这种性格特点来看,他不会与和珅发生面对面的冲突。电视剧中的那些镜头,根本就不会出现。

嘉庆十年(1805),纪晓岚老死于京城,享年82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423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