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很熊: 育儿 难题找熊妈,家庭教育从小做起,孩子 健康 身体棒,我是@萌娃很熊,帮你解决 育儿 大难题。
孩子的行为会因为环境而产生变化,像有的孩子在面前显得很“乖”,很腼腆;但在家里就“横行霸道”,十分任性。这就是孩子 “两面派” 的表现。很多父母发现,自己家的孩子经常在家像个“小霸王”,在外面就“秒怂”,这让很多家长哭笑不得。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会让家长担忧是不是在家里过于宠溺孩子,才会让孩子经常“无法无天”;另一方面又害怕孩子到外面不敢和人交流,比较没有自信。
小刘的孩子也是这个状况。小刘有次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表达了她的担忧,那个朋友刚好是心理学家,就告诉她:原因是在于孩子爸爸身上。经过一番分析以后,才发现原来孩子他爸也是在外面与人和和气气,在家里就经常发脾气,使得小孩子也 “随” 他的性子。实际上,父母的行为会给孩子无意中带来很多影响和引导,让他去模仿这样的行为,无法分辨是好是坏。因此,要杜绝孩子的许多不良现象,就需要在孩子面前做一个表里如一的形象,让孩子效法好的行为。
1 避免在孩子面前情绪化
孩子有的时候很情绪化、很任性,但其实家长有的时候也会给孩子很情绪化的印象。如果父母之间频繁吵架,就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印象。孩子感受到紧张、对立的氛围,会激起孩子的不安与焦虑。而孩子若是效法父母的行为,也会对自己的脾气不加收敛。所以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克制情绪、收敛脾气,才不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引导。
2 对孩子说话算数
父母都希望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格,但首先就要在孩子面前诚实、守信,说话算话。个别父母会对孩子轻易下承诺,比如说考一百分就给孩子买很贵重的玩具。事后孩子达到了成绩,却又出尔反尔,说玩具太贵了,没把承诺当一回事,就会给孩子留下“失信”的印象。因此,如若给孩子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实现,否则就不要轻易许诺。父母首先要做到说话算数,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好形象。
3 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
父母希望孩子做到什么,首先自己就要先做到什么。如果父母本身都做不好,那么孩子看到了,就会觉得连父母都做不好,自己为什么要做好。如若父母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品格,孩子也会产生崇拜感,不知不觉地产生模仿。所以以身作则是很重要的。
4 承认不足,共同成长
人无完人,父母也不是完美的。向孩子主动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会“没面子”,而是会给孩子树立客观的观念,与孩子产生良性的沟通。在承认自身不足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接纳自己的不足,然后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父母吵架对孩子影响大吗
看见爸妈吵架孩子有样学样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来看,孩子很容易模仿大人的行为,尤其是处于3~4岁的可塑期阶段,孩子看到什么就学什么,无形之中认同大人的处理模式。当孩子看到父母以某些特定方式处理问题,倘若自己的生活之中,遭遇冲突或不如意,也会以相同手法来面对。
杨淑芬老师就曾认识一对常常激烈起冲突的夫妻,孩子才1岁和3岁;有一次,孩子想搭某一特定的电梯,但是上来的却是另一台,在一旁的杨淑芬老师发现爸妈平常的吵架模式在此时上演了──大哭大闹、猛捶墙壁。爸妈若是以不良方式处理冲突,孩子也会以相同方式来表达挫折。
在校园之中,有时候可以看到有些学生,没事乱尖叫,就像是动物园的野兽,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爸妈在家吵架常大声互骂,小孩也容易嘶吼乱叫。或是老师说一句,孩子顶回去五句,不管事情如何,孩子都认为自己没有错,都是同学的错,就像是爸妈吵架爱翻旧帐,小孩做错事也是理由一大堆。
不同解释系统产生不同想法
每一个孩子会因为生长背景、家庭观念、经历不同而让脑袋瓜里有着不同解释的方式或想法。因此,当孩子看到爸妈吵架的场景,孩子也会因为有自己的解释系统而产生不同影响,也会影响之后的生活与价值观。
对此杨淑芬老师举例说明,当孩子看到爸妈吵架,有一方总是非常强势地攻击对方,孩子小脑袋的解释系统可能会出现几种想法:
(1)你要强悍,别人才会听你的:假如孩子是这样的解释这场吵架情境,等于是认同攻击性行为,将来甚至可能会发展出霸凌行为,变成总是欺负弱小的小霸王。
(2)以强欺弱,弱势者好可怜喔:孩子看到得是强者总是会欺负弱者,因此,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会不自觉地想要压下强势的那一方来帮助弱者,这时候,就会忘了客观观察的重要性,就像是弱者也是有需要学习的课题,犹如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
(3)瞧不起人,弱势者就是没用:倘若孩子认为一直被欺凌的那一方很没用,以后可能会讨厌或是瞧不起弱者。
孩子如何解释一场吵架也有可能源自于父母?杨淑芬老师指出,脑袋瓜的认知与被受教育的想法有关,有时候会因接触到某些故事、生活场景而有不同的解释,这样的解释是很主观的。
因此,父母应该要常常询问孩子──他们怎么想爸比妈咪吵架这件事,才可能了解孩子的解释模式。否则,同样生在父母常吵架的家庭,两个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相同,虽然根据社会学习理论而言,父母使用某种方式,孩子也会使用那一种,但人是十分复杂的动物,有自己的想法,将这些想法与情感加进来,又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了。
非常大 你们这些无证上岗的人 一点都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老了别想孩子在乎你的感受 家庭不幸福 孩子会有自卑心理
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影响大吗这样的她需要比常人更多的关心,更多的温暖她不相信爱情是因为父母的长期吵架,她觉得"婚姻不可靠""结婚不好"!再一个是她没遇到她心怡的人,让她愿意重新相信爱情和婚姻的人,这样只能多给她举她认识的,婚姻生活和谐的例子,看能否对她有点帮助最重要是她自己的心态必需纠正过来
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影响有哪些
如果父母当着孩子的面经常吵架,孩子精神就会受到很大压抑,从而影响孩子体内激素的分泌,引起生长发育障碍或者个子矮小。孩子从小在家长争吵的环境下成长,容易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婚姻观念父母常吵架会影响子女的学习、性格和人格的形成。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大吗父母吵架孩子会不知所措,甚至认为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父母的不和,长此以往,便会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吵架后要当着孩子面和好,并好好安慰一下受惊孩子的情绪。并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再有针对性地加以宽慰解释。要勇于承认错误,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语言、行为、甚至连“吵架”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模仿的物件。一个孩子的成长是生物遗传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不良的环境生活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有些创伤终身难以愈合。
肯定会很大啊
如果父母长期吵架
会对孩子的性格
以及成长带来
一定的负面影响
父母谁对孩子影响大应该是父亲!
父母吵架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他最可靠的依赖物件。因为父母在他心中是最伟大的人,如果父母之间的关系紧张,这种紧张也必然转移到孩子的心灵上,从而使他感到不安和忧虑。有的孩子的父母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一些挫折或不顺心的事,便牢骚满腹,甚至互相打骂。父母那种气势汹汹的样子。尖厉的叫骂声。充满仇恨的语言,让孩子感到非常害怕,造成情绪紧张。孩子会认为亲人在相互仇视,家庭将会破裂。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如果经常处在这种环境中,对孩子智力,个性和身体发育都有不良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还有损父母的形象,吵架时双方互相指责对方的弱点和缺陷,当孩子不愿意听从某一方时,便会利用这一点来反抗。有的孩子则在忠实于父亲还是忠卖于母亲之间,感到不知所措,因而时常烦恼。有的孩子的父母利用孩子来反对另一方,在孩子面前诉说另一方的错误。这种做法也很不妥,等于把孩子卷入了家长的“战争”之中,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根本还不能理解这是怎么回事,只能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创伤,所以奉劝明智的父母不要在孩子而前吵架。
父母近视对孩子影响吗?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注意:这里指的是高度近视!)患者,其子女患高度近视的发生率是100%,如果双亲中一方为高度近视,另一方是基因携带者(无近视表现),则子女高度近视的预期发生率是50%;如果双方均无高度近视表现,而只是基因携带者,则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率是25%。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我和哥哥的故事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和哥哥的故事作文1我是家里最小的小女孩,当老幺的坏处很多,我哥哥是个小霸王,也是童话故事里“三只小猪”的“老大”、“大宝”,喜欢发号施令的他,总爱绞尽脑汁的命令我去做很多事,一下做这个,一下又做那个,跟三只小猪的老大一样懒,我真的很无奈。
如果我不服从,哥哥就会拿出他当哥哥的威严,狠狠的教训我,这时爸爸妈妈就会说:“你是妹妹!当然要听哥哥的话呀!”其实,我发现哥哥都是跟爸爸妈妈学的,他们经常只出一张嘴,就使唤我做事,像要倒奶茶这种轻松的差事,他们也喜欢差遣我做,就连离自己一公尺的遥控器也要我拿,哥哥天天耳濡目染,当然就把我当仆人使唤了呀!
在这个家里,老幺很没有地位,看电视时,没有特权,都是从爸爸、妈妈、哥哥优先选台,最后才轮到我,我根本没有选择权,只有乖乖的跟着看的份。
不过当老幺也是有好处的,只要我懂得撒娇,大家还是会让我的。像是爸爸很喜欢打枪战,但是我只要苦苦哀求,爸爸就会陪我玩捡红点的游戏,这点哥哥就要羡慕我了,爸爸特别宠爱我,因为我是他前世的情人呀!
当老幺真好,连剪头发的阿姨也一样,她让我剪浏海免费不用钱,就因为听到我是老幺,我开心极了。
妈妈常说我和哥哥要和平相处,但是这很难,因为我和哥哥三天二头就吵架,所以和平相处对我们来说是个不可能的任务,所以我尽我所能地让我们不吵架,我发现一个办法就是我们一人一间,因为我们俩水火不容,所以也是没办法的呀!
不过哥哥没事就找我麻烦,只要我说:“我要跟妈妈说。”哥哥一听到这句话就乖的跟小狗一样听话,还说要给我十元。所以要搞定哥哥一点也不难!
我和哥哥的故事作文2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六下午,我带着我心爱的篮球来到校门口,使我迫不及待地冲进去。只听道哥哥在大声喊道:“不要着急,别摔跤了。”哥哥说完之后,我差一点就摔跤了。我转过头,不满地对哥哥说:“哥哥你真是个乌鸦嘴。”我跑到球场立马,拍着球一个大罐篮,至见我大声喊了一句“阿”只见球砰的一声穿过了球网一个漂亮的穿针,球进拉。这时候哥哥也到了球场,我挑衅地说:“哥,我们来场比赛吧。”哥哥说:“好啊。”
我们开始打球。我首先拍着球向篮球架方向,跑去我左手护球右手拍球,哥哥用肥胖的身体挡住我的去路,我一转身制造了一个假球迷惑他,但是哥哥明亮的眼睛没被我迷惑。我准备投篮,谁之我把球投到空中时,被哥哥拍了下来,球被哥哥抢去,时间好像停止了,我想:我要抢到球。这时我好像不受控制一样冲出去抢他手上的球。哥哥没有返应过来,我以经拿到球了,我把球投向篮框,形成了美丽的狐形,球进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接下来我们不知不觉地玩得满头大汗。哥哥和我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个个看了一下手表说:“吃晚饭的时间到了,于是,我们回家了”。
我们今天玩得真开兴。
我和哥哥的故事作文3我和哥哥盼望以久的“十一”终于来到了!我和哥哥早早的做完作业,就在家里玩电脑。我们玩得正起劲的时候,姑姑推开房门说:“你们俩个一天到晚就知道玩电脑,你看你们俩都这么胖了,应该去减肥了!”我和哥哥商量过来商量过去,最终我们想:去打羽毛球锻练身体!
下午,爸爸带我们俩来到了市体育馆,开始打羽毛球了。我和哥哥站在了“战场”上,我先发球,“嗖”的一声,球飞了出去,哥哥见我打了个斜球,准备跳出去接球,只不过跳到是跳起来了,却没接到,来了个“小天鹅芭蕾”逗得我“扑哧”一下就笑出了声来,哥哥真是技不如人啊!哥哥不服,来了个扣球,可还是被我挑起来了,我对哥哥说:“我打羽毛球可是老手了,你打不过我的!”我们打了十几盘以后,个个都累得快要晕倒了,我躺在地上,气喘吁吁地说:“减肥真累啊!真是长胖就快,瘦下来就难,减肥真不容易啊!”
从那以后,我和哥哥在国庆节里猛打羽毛球,打了几天以后,我们俩都成了“高手”了,只是累得半死。还好,称一下体重,每人瘦了三斤,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俩持之以恒,我们的减肥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我和哥哥的故事作文4晚上,我找去哥哥玩,下了几盘象棋后,哥哥觉的无聊就提议道:“去找我妈要电脑室的钥匙吧,行不行”反正不是坏事我就答应了。
路上,我骑电动车,哥哥骑山地车。哥哥的眼近视,遇到强光就看不见东西,要缓好一会,我骑着车在哥哥的旁边不紧不慢的跟着他,一有强光我就替他挡下,这倒不是因为哥哥的眼近视,而是我对有哥哥很愧疚,希望我能让他满意。
小时候我对哥哥不好,只要我一不高兴就会打他骂他,不管我怎样打他骂他,他好像永远不会生气似的,我不高兴他也不高兴,我开心他也开心,有人欺负我的时候哥哥帮我出气,被批评的时候哥哥在一旁为我分担。长大了才发现他对我的好
现在只有好好的他支持他,帮助他。表面上他不是我的亲哥,可我已经把他当做亲哥哥了。
又为哥哥挡下了一道强光,目的地已经到了。哥哥去拿钥匙,而我则在门口等他。而等回来的不是钥匙,而是一个坏消息:钥匙在家,当时我就懵了,这是第一关。
第二关对我和哥哥来说是个沉痛的打击,回到家门口了,才发现爷爷不在,哥哥没拿钥匙,我们只好四处寻找爷爷,正在着急的时候爷爷优哉游哉地回来了。
爷爷的话让第三关来到了,爷爷对哥哥说:“我也没钥匙,去找你妈要吧”爷爷话音刚落,我就倒下了。
第四关还好没来,我和哥哥顺利的拿到了钥匙,说说笑笑的“消失”在了夜幕中。
序言: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我们要给孩子适量的爱,如果过分溺爱孩子的话,就会让孩子变得非常的蛮横无理。每一个家长都想让孩子变成优秀的小孩,那么家长就要注意自身对孩子的影响。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家长哪些行为不能够培养出一个好的孩子。
一、过分溺爱孩子在孩子出生的时候,所有的父母都是非常的开心,想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孩子。但是在孩子已经长到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就要学会适当的放手。因为孩子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如果紧紧把孩子抓在手里的话,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要给孩子适量的爱,如果大人都围着孩子转的话,那么会养成一个小霸王,这个小霸王出了社会之后,会变成大家非常熟悉的熊孩子。这些熊孩子往往不会承担责任,喜欢搞破坏。
二、不注意自身的影响家长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有些父母喜欢玩手机,上班回来之后不是躺在沙发就是躺在床上,开着声音刷视频或者是玩游戏。虽然说家长玩手机,但是家长不喜欢孩子玩手机。他们在看到孩子玩手机时,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如果一直这样做的话,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孩子会觉得父母的教育方式一点都不适合自己。
三、夫妻之间吵架夫妻之间稳定的感情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一些人在结婚的时候,没有考虑清楚就选择结婚,结果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矛盾特别大,经常吵架。如果经常吵架的话,那么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孩子会对婚姻失去信任,甚至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变得非常的自卑。
小孩子在课堂上捣乱,对老师指手画脚,很明显的小霸王范儿,父母也定对其溺宠。果然,人家为娘的一听自己的小宝贝受到了老师的体罚,怒火三丈,直冲校长室当面咆哮。其实,这件事对小孩子负面影响最大的是他那个为娘,蛮横无礼,一点儿修养和涵养都没有;遇事不加分析不冷静,只以吵架的方式解决问题,颜面丢尽,想必平时在家也是这样。这样一个悍妇,怎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是潜移默化的,问问自己,有资格当孩子的爹妈吗?维护孩子的自尊没错,错在方式。要是一个聪明的为娘,应当先教育自己的孩子,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更不能对人毫无礼貌,何况老师?警告孩子以后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然后再私底下找当事老师谈谈,让他安抚一下孩子,疼痛可以很快就消失,可孩子心里存下委屈了,老师有责任挽回,并借此让老师多担待自己孩子督促其学业上进。和和气气的谈一谈,老师肯定以后对孩子更上心。
可你比较倒霉,遇到了一个悍妇家长。何况,的确是你有错在先。身为一个老师,首先应该给自己立下规矩:坚决不能体罚学生!这样不仅给孩子造成伤害,更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落人把柄。当你打了孩子之后觉得自己不对就应该立刻安抚一下孩子,说自己打人不对,指出他行为的错误,孩子回到家就不会觉得那么委屈了。
教育是一件很头疼的事,面对一堆不听话的小萝卜头三个脑袋也会变大了。对待孩子不能简单的以成绩、听话、聪明评价其好坏。心胸放宽一些,只不过是一群孩子,多包容他们的多动,该严厉的时候要严厉,但绝不是体罚。比如说,他上课调皮离座,你就让他拿着凳子坐到最前面听课,众目睽睽之下就他自己一个人“光荣”的在前面听课,他也觉得不好意思了,以后也不敢了。对待孩子的方式要变通,既要保护孩子,也要懂得保护自己。
事已至此,你也只能道歉。但一定要注意措辞语气,你是因为自己的确错了才道歉,而不是迫于压力,而且不要板着脸,要很轻松的说。
自己也千万不要往心里去,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就是了。孩子的心灵需要保护,不要和他们计较。老师的心灵也需要保护,自己放开心,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既然肯在这里让人讨论这件事,说明你想知道自己到底是对了还是错了,想努力的做一个好老师,这说明其实你很优秀。希望你很快走出这件事,不要受其负面影响,乐于授道。^_^
小乌龟的作文500字 爱整人的“霸王龟”
相信很多人家里都养着小动物,我家养着许多人不养的动物——乌龟!
我家一共养了两只乌龟,一公一母,公的叫圆圆,母的叫芳芳,他们背上有一座“小房子”,只有头、四肢和尾巴露在外面。其中,圆圆的“小房子”是乌黑的,芳芳的“小房子”颜色接近土**。
这两只小乌龟的性格有点古怪,高兴时就趴在那里,摇头晃脑的自我陶醉;不高兴时就爬来爬去,故意发出很大的声响。他们到我家了以后,还没有不吵架的时候呢!
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当我开始看书时,两个“小霸王”就“唯恐天下不乱”的爬了起来。“咣当——”声音大得不得了。我走进了阳台,给它们加水喂食,才让这两只“见食眼开”的乌龟安分了下来。但好景不长,大约过了十多分钟,两只吃完饭的乌龟又闹了起来只见那两只乌龟把头伸的老高好像在说:“小样儿,别想用食物哄我!”我强忍着心中的怒火,拿出旧牙刷,开始帮它们洗澡。圆、芳二龟舒服的扭了扭头,用爪子挠了我几下,便趴在那不动了。“世界终于清静啦”我感叹道。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我的美梦——乌龟又开始爬了!我带着满腔的怒火将两只龟“霸王”反了个身,准备看它们出洋相。没想到,两只乌龟把头往盆底一放,用力的一伸,反着的身子立马正了过来。芳芳将头不屑的歪到了一旁,好像在说:“和我斗,你还嫩着呢!”
这就是我家的两只龟“霸王”,欢迎大家前来观看哦!
看完某一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观《小人国》有感15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小人国》有感 篇1上周观看了这部拍摄了三年,纪录一群幼儿园孩子内心世界的纪录片《小人国》,使我们感受很深,通过它,使我们真正认识了孩子们的真实世界,让我们也学会了如何去理解和尊重他们,孩子也拥有自己的权利和情感的秘密。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3岁是孩子建立健康人格和良好品格的关键时期。人在3岁的时候养成的负面思维和习惯,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排毒和消化。而片中大李老师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幼儿教师这样一个角色,在幼儿园老师普遍“保姆化”和“幼稚化”的今天,大李老师百折不挠地和孩子们用成人的语言讲道理,让孩子从小生活在规则里面,在规则里尊重每一个孩子,和孩子平等、坦率地沟通。大李老师对池奕阳的教育方式,每次都很坚定,很明确地告诉他这样不对,这样做我很生气,你侵犯了我,侮辱了我。也许我们平时对一个孩子讲“侮辱”,他不会理解,但现在他会明白,什么是侵犯,什么是侮辱。当池奕阳在气头上的时候,大李也是非常坚定明确地跟他理论,并让他坐反思角。因为对池奕阳来说,他应该是个明白事非,能讲清楚道理的孩子,所以对待他就像对待大人一样,规则就是规则。看得出,池奕阳从开始的不接受,到后来的接受,不仅仅是一个规则的了解,而且是一个心理调节的过程,这样的孩子,我想将来肯定会慢慢地学会控制调解自己的情绪。大李,对孩子教育的艺术,不仅仅是讲道理,还有后面的开导,适时的化解师生之间的敌对情绪所有有意识接触蒙氏的家长和幼儿园、早教机构的老师还有我们这些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都已经认同了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但是在这个度的把握上做得还算到位的极为罕见。《小人国》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范例和借鉴,大李老师对规则的控制与运用手法让我印象深刻!
再说**,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真的让人意犹味尽,看着孩子们的冲突、嘻戏、生活都是那么自然,尤其是午睡时那些小手小脚的特写,太可爱了,还有小朋友们互相帮忙穿衣服,真是太温馨了每个场景、每个故事、孩子们真挚的感情
都让人难忘 一个硬铮铮的小硬汉池奕阳,一直等待等南德的辰辰,两岁的锡坤,焦急等待公主的王子,爱打扮的公主们,那个我今天要“大发雷霆”的小姑娘,那个最初只会哭喊着向老师求救并在老师鼓励下才敢反抗池亦洋到后面勇敢地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解决误会的陈炳栋,那个饭桌前猜谜语的两个小女孩但印象最深的还是辰辰的等待,每天早晨小女孩辰辰来到幼儿园后都不进屋,只是在门口静静地等待,刚开始老师都不知道她在等谁,后来才知道,她等的是一个叫南德小男孩。辰辰每天来得早,南德每天来得晚,等待是辰辰每天早晨的功课。等来南德后的两人总是一起过家家,不参与别人的活动。她的脸上总是透露着倔强,眼睛里也有那种孤独,她和南德几乎不用语言交流,南德懂她理解她的情感。辰辰的等待从夏天一直到了冬天,从来没有间断,哪怕南德没有来幼儿园,她还是在门口痴痴地等待,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儿。有时候幼儿园的老师会陪着辰辰一起等南德。因为他们俩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中,只跟对方玩耍。于是到了故事的最后,园长和两个孩子谈话,南德转园了。最后一个镜头是以大雪中辰辰静静地站在户外等南德结束的,很美的画面,但看着辰辰孤独的身影,有一种心酸的感觉。一直觉得两小无猜是一种很美的感觉,所以我很羡慕片中孩子的友谊。
节目最后出现的校车上印着“儿童是脚,教育是鞋”,这句话真的很深刻。不同的儿童,要用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儿童有着不一样的快乐童年,教育就要去适应儿童,让每个儿童大胆去探索,主动学习,寻找属于他们要找的答案,这可能也是巴学园一直坚持的原则。而我们的教育也需要更多像大李这样的老师,不单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需像他这样的老师,只有这样,池亦洋这样的孩子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中国才能产生更多大师级的人物,才会产生诺贝尔奖得主
观《小人国》有感 篇2本周,我们在学前儿童教育课上观看了《小人国》这部**,说是**不如说是一部纪录片。它记录的是一所叫做巴乐园的幼儿园,以及在这里的一些小朋友,不同的是这里的幼儿园教师采用的教育方式很特别。在这部纪录片中给我留下了几个很深的印象,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第一,辰辰每天都会等待南德,只和他玩。
在这部纪录片中总会出现一个镜头,辰辰每天总是很早的就到了幼儿园,但是她没有进屋子里,而是默默地等在门口,直到南德来了,她才和他一起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这个现象很奇怪,为什么辰辰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呢?毕竟她所面对的是很多很多的小朋友,她完全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辰辰的这种行为,老师并没有去制止她,只是在辰辰等待时,轻声的问她:“要等南德来吗?天冷了,我们先到屋子里等他,你的手凉吗?老师可以摸摸你的手吗?”我看过一些报道,采访了幼儿园的大李老师,她说辰辰等待南德也是出于某种需要,但是目前的科学还不能解释这种需要到底是什么。那不去追究为什么辰辰要等南德,就老师不去制止她给我了一些启发,孩子也有他自己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往往是作为家长和老师不能给他的,所以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去实现,毕竟这样的行为并没有危机其他人的利益,或是对于他自己也没有伤害,记录片的后续报道中,辰辰没有像一般人的担心她会不会没有朋友,辰辰现在已经上了二年级并且结交了很多的朋友,所以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池亦洋这个“孩子王”
纪录片中,有个叫做池亦洋的小男孩,他总是喜欢领导其他小朋友,或是在课堂中捣乱,在最开始,他抢了佳佳小朋友的棍子,老师鼓励佳佳去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池亦洋并没哟那么听话,而是情绪非常激动,最初不肯给棍子,并且气急败坏的声称要打其他小朋友。后来,老师关他禁闭,他嘴上不承认自己错了,但是他心里很明白,给我感觉他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小孩子,在他之后又有小朋友吵架,他在其中反而扮演了和事老的角色,将别人的矛盾用老师的方式化解了。我想很多老师对待他这样的顽皮小孩一定会绞尽脑汁去制止他的一些行为,或是消极的对待他,但是记录片中的大李老师对待他非常的耐心,和他讲道理,不厌其烦的告诉他需要怎样对待他人,怎样是有礼貌,鼓励他向着正确的方向发挥他的特长,我觉得他这样的'小朋友其实特别有天赋,教师应该好好教育这样的小朋友,他长大一定会很有男子气概,特别的勇敢。但是一味的压制他可能会让他更加的叛逆,后果未必好。
第三,锡坤小朋友很有发现精神,老师给了他很多探索的机会
锡坤小朋友的出现我想更体现了这所幼儿园的与众不同,最开始锡坤对垃圾桶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于是他抱着一个足球,将它扔到了垃圾桶里,然后他又拿来一双鞋将它扔了进去,在后来,他学会了小篮子放几双鞋再扔到垃圾桶里,老师并没有阻止他的探索,等到他失去兴趣时老师耐心的将垃圾桶中的东西一样样收回来。当他在一个屋子里时他对书架上的东西产生了兴趣,将里面的东西弄了下来,后来还试图爬上去,他把一篮子的小珠子弄在了地上,并且乐此不疲的玩着,其实这是老师特地为他安排的让他去自己探索发现。想必这个小孩子在这样自由的自己学习的过程中一定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可以
说老师的教育方式别具一格,因材施教,因为老师注意到了这个小孩子有这样的特点,给他自由不受束缚的自己发现,他可以乐在其中的自己学习,得到了快乐也得到了知识。
第四,佳佳的懦弱
在受到池亦洋的欺负时,佳佳表现出的是十分的懦弱,不敢去面对,只是在一旁哭泣。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去告诉他你应该站出来,去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佳佳得到这样的鼓励后勇敢地去面对了,后来,池亦洋说要打人时,他却偷偷的溜走了。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采取的方式多多鼓励他,告诉他不要畏惧。
第五,不一样的幼儿园环境
这个幼儿园与现在其他幼儿园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里面的游戏环境,让我想到了前不久老师给我们看的一段关于英国幼儿教育的短片,这个幼儿园很像那所幼儿园,有非常自然非常自由地游戏场所,比如说孩子可以去玩土,放肆的在土地上打滚,玩塑料泡沫,我想这可能是很多孩子家长平时不愿让他们孩子去玩的,有些家长怕脏,怕乱。其实他们忘了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教材。孩子们在这所幼儿园中,可以对老师直接叫大李而一定是大李老师,可以说这所幼儿园的很多教育方法都非常先进。
看过这部记录片其实真的让我感触很多,孩子的世界时单纯的,他们可喜欢发现,去自由的学习,自由的游戏,其实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这样的环境供他们度过这样的童年,这种积极地,鼓励式的教育方式我觉得是一种应该被广大家长和教师采用的教育方法。这样孩子们可以自由的成长,发挥他们天赋,培养出他们自己的个性。
观《小人国》有感 篇3今天在儿童教育学的课上第一次看了以往不会特意去注意,去观看的纪录片《小人国》。没有强大的明星阵容,没有华丽的服饰住宅,但是它却深深地吸引了我,给我带来欢乐,同时也使我产生了诸多感慨。
首先是在情感方面。
在这个无忧无虑的巴乐园里,孩子们的唯一任务就是玩和听故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论做了什么事情,没有责备,没有漫骂,没有体罚,有的只是和风细雨般的问候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有的是张扬的个性和幻想的空间,还有无尽的体验与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回想起自己幼儿园的生活,不就是如此吗?每天都开开心心,不需要考虑以后做什么,不需要思考自己的未来会怎么样,真的,特别的羡慕他们,可以活出自我!
其中让我比较感动的是辰辰,四岁的辰辰每天早上都要等一个小朋友——南德。夏末的早晨辰辰感冒了还给南德带奶片,等南德,秋天的早晨辰辰依旧在等南德,然后是下雪的冬日,再到春天,每一天辰辰都耐心地等南德。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是一个特别没有耐心的人,我讨厌等人,对此我深感内疚!当我看着辰辰时候,儿童之间这种真挚的友谊深深地打动了我,成人之间还有这样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友谊吗?在这一方面,我想我们有太多人需要向儿童学习,不要过于功利。人活着终究会空手离开,名利是你带不走的,而友谊是我们一辈子可以回忆,可以带来欢乐的东西。
另外我发现现实世界让我们慢慢地变得圆滑,喜欢隐藏自己,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担心自己惹到别人;担心影响到自己的形象;担心……但是儿童却很纯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像豆豆大发雷霆,佳佳和池亦洋争吵之类,联系我们的生活不觉感到惭愧。我想,很多时候其实将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也许才是解决事情最好的方法!
其次是在教育方面。
不容置疑,学校的教育很重要。片子中那个敢骂老师、打老师、经常欺负人、让其他小朋友惧怕的“小霸王”池亦洋让我印象很深刻,这样一个孩子在一般人眼里一定是个坏孩子,但这个幼儿园大李老师的话让我很受震动,她说这个孩子身上有闪光的地方,他给其他的男孩子树立了男性的榜样,所以老师是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这个孩子的,但同时老师也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改造”他的机会。当时我就想,这样一个聪明、个性鲜明的孩子,只要有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将来必定能成为不一般的人。确实在片子的后面,这个孩子带着男孩子们打仗,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纠纷,很有一种领导才能,而那些原先一直被他欺负的孩子还从内心特别地拥护他。这样一个“孩子王”,在我们身边,是不是也越来越少了呢?学校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人生而都有智慧,道德,信仰的种子,教育应该提供条件促进它的发展。
从这部片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家庭对孩子的发展的影响。南德打“电话”然后说要出差,还知道死了要上天堂,让辰辰一定要把他埋葬了。王子等公主时焦急地来来回回的徘徊,踱步。尹尹公主自己戴耳环,去和王子结婚时说忘了带结婚证。佳佳要打110举报池亦洋等等。尽管我们看到这些都会忍俊不禁,但是这些不都是我们生活中所可以接触的吗?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的行为举止一定要慎重,因为你不会知道自己一个不好的习惯一不小心就被孩子学会了。
再次就是个人一些简单的想法了。
我还有一点深切体会就是教育要顺应人的天性。我们每个人都有探索和懒惰的天性,在儿童时期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探索,儿童对这个世界所知甚少,他们喜欢探索,喜欢“研究”,教育不能扼杀他们的天性。小锡坤穿大人的鞋子才会发现他不适合。小锡坤爬柜子然后从柜子上摔下来了,家长都心疼自己的孩子,于是有的家长就不让孩子爬,但是你们发现没有,小锡坤掉下来以后说了一句爬这个柜子会掉下来的,这就是探索的奥秘,它能让孩子知道很多东西,不尝试的话他们也许永远不会知道会疼,有多疼!教育应当满足探索的需要,给予科学的方法。
姐姐的儿子四岁,看到锡困的时候便想到了他,记得那次吃瓜子,他拎着瓜子袋晃,结果瓜子掉出来一部分,然后他就索性把袋子反过来拿往地上倒,还跺着脚开心地笑,结果瓜子全洒出来,挨骂了。现在想想其实孩子都一样,对新认识的事物会充满好奇,但是好奇心是一阵子的,过一会儿他就玩腻了,然后再去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怎么样,教他收拾整理。儿童期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生活,有权利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
巴乐园的孩子们要转园了,希望他们的生活依旧幸福快乐!
教授们跟拍的北京幼儿园的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孩子吧?我想他们更想做的是唤醒这个社会,更好地教育孩子,促进“花朵们”的成长!孩子是脚,教育是鞋,人生而都是一块白板,由后天来绘画,塑造。我想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有责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吧!
观《小人国》有感 篇4自从接触到了李跃儿的教育理念,自从开始在李跃儿教育网上潜水学习,就开始对远在北京的“巴学园”心生向往,真的很想亲眼看看那里的孩子和老师是怎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的。儿童纪录片《小人国》终于让我小小地实现了一下愿望。
影片的拍摄手法有一种朴素的温情,那些让每个爸爸妈妈都感觉熟悉的琐细的场景与情节,看着看着却发现感动一点一点地渗入了心里,而还有很多感触和思考留给我们在影片之后细细回味。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忽然开始领悟到什么是孩子所需要的“爱和自由”,如今这四个字已经被无数父母挂在口边奉若法宝,但看着片中大李和老师们渗透在言行之中“爱与自由”,真的比在书上看来的要发人深省得多。
执着于每天守候小伙伴南德的辰辰,她只和南德一起玩,每天痴痴等待也不觉得苦,似乎她的世界里只有一个南德;2岁的小锡坤正处在探索期,他把所有人的鞋子都扔进垃圾桶以探索垃圾桶的容量到底有多大,他不停地在教室里“搞破坏”,把东西洒的到处都是;5岁的“孩子王”池亦洋,身高力壮,一副“老大”风范,不仅在群体游戏中充当绝对的领导,还热衷于各种“权力”的探索,或是口出“狂言”,或是“欺负”别的孩子。
这三个孩子的表现,如果在我们一般的父母看来,也许都是有点问题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应该属于比较典型的在传统养育方式下长大的人,家庭传承给我的教育理念是比较严肃、抑制、保护型的。虽然已经接受了不少新型教育理念,但在面对上述孩子的行为时,我的心中还会忍不住升起一丝很本能的批判冲动。按照“正常”思路,辰辰总是粘着一个小朋友怎么得了?会不会造成交际能力低下?锡坤的探索是不是有些过分了?难道我们就由着他把周围弄成一团糟?池亦洋是不是暴力倾向太严重了?是不是需要多加管束?
那么大李和老师们是如何对待这些孩子的呢?
辰辰365天如一日的等待,老师们从来没有干涉,在了解到她不希望老师陪伴的时候,老师就允许她独自在门口等待南德,只是在寒冷的时候为她加暖衣服。而在一年之后,辰辰与南德分别去了不同的园区,但此时的辰辰,已经能够逐渐适应没有南德的日子,也交到了新的好朋友,而可贵的是,她这种天生的细腻的情感和无比的耐心被很好地保护下来了。
而锡坤的探索行为,影片中大李老师也给出了很好的应对示范。在锡坤把一筐珠子都洒在地上的时候,大李老师也开心地陪他一起探索,同时不着痕迹地引导他如何将珠子扫成一堆,放回筐里。既充分满足了锡坤在特定阶段的探索欲望,又进行了有建设性的行为引导,使他逐渐学会如何将东西归位。在这种自由下,锡坤对环境的探索能力得到了保护和发展,看着影片中他拆卸东西的灵活的小手,真的令我这个笨拙的大人都自叹不如呢。
在影片中,有一段是许多家长联合起来找大李谈,商量是不是让池亦洋离开巴学园,因为受到他“欺负”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但大李出人意料地说:“池亦洋的确有他自己的问题要解决,但是我看到,池亦洋给我们整个园的孩子做出了一个非常男子汉式的示范……”的确,池亦洋身上有着许多这个时代的男孩子缺少的品质——坚强、洒脱、有担当、不娇气、果敢……从这段话里真的体会到了大李的良苦用心和高远的眼光,后来在大李和老师们的耐心接纳和引导下,池亦洋的暴力行为也少了很多,更增强了他性格中的正面部分。
所有这些事例,都浸润着大李和巴学园的老师们对孩子深沉的爱,孩子们也由此得到了他们良好生长所需要的自由空间。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中两次出现的一个镜头,在茫茫的雪地里,巴学园的校车慢慢地启动,车身上写着八个大字:“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车灯染亮昏暗的暮色,慢慢前行……
我想,以后面对孩子的时候,尤其是当她的行为表现让我又忍不住焦虑、不满、急躁、发怒的时候,我要想一想辰辰、锡坤、池亦洋还有巴学园的老师们,那样会提醒我要给孩子真正的爱,信任她,信任生命。
昨天观影个人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因为很多家长带了孩子去,加上放映厅很小,所以场内不是很安静,其实这部**更适合家长们静静地观看、思索。另外,如果这部影片能够以导读的方式面向普通父母观众,可能大家理解的会更好一些。
看完影片觉得意犹未尽,要是更长一些就好了。将来出了DVD,是值得买回来收藏的。
观《小人国》有感 篇5巴学园是我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了解到的,讲述的是孩子们在巴学园中快乐的生活,小人国的秘密观后感:儿童是脚,教育是鞋。在首都北京的郊区李跃儿创办了第一所中国式的巴学园,《小人国的秘密》真实记录了2——6岁孩子在巴学园中的纯真年代和情感历程。
在《小人国的秘密》中,有这样几位小朋友一定让大家记忆尤甚:一个是非常可爱、喜欢探索的锡坤;一个是阳刚之气、但有点叛逆的池亦洋;一个是性格内向、天天在门口等待好朋友南德的辰辰。从这三个小朋友的成长变化中我们看到了大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巴学园对孩子成长的促进。
《纲要》中提出了“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些理念在《小人国的秘密》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等待,或许是外表最安静的动词,无声无息、不着痕迹;内里却翻江倒海!等待,不需要额外的努力,却考验着人的耐力和诚意。等一个人可以等多久?10分钟、一小时、一昼夜?……久等不来,杳无音信,你会不会还等下去?面对这个问题,一个幼儿园孩子的答案令人吃惊!孩子们的真诚友谊,竟如此值得我们尊敬!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门后徘徊等待的辰辰。辰辰每天来得早,到了幼儿园都不进屋,只是在门口静静地等待,然而南德每天来得晚,等待成为辰辰每天必修课。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巴学园的老师们都非常尊重辰辰的行为,“天太冷了,要不要进屋等一会?”、“老师和你一起等南德”,同时大李老师把自己的围巾围在辰辰的身上……这都足以体现了老师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和关爱。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辰辰不断的成长、变化——因为辰辰用独特的方式等待,获得了安全感和南德的友情,辰辰对南德感情经营,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起初,她是用物质来交换情感,然后用自己创造的游戏来换得情感,到后来,她会指挥南德去做一些她想让南德去做的事情。这个过程,正是人类的社会性技能由萌芽、成长到成熟的过程。
二、适时的正确引导,给孩子指引成长的方向
“一个孩子怎样去理解世界,怎样去看待周围的人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对他将来的生存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首先让孩子了解他身边的成人是友好的、安全的。”这是李悦儿在书中说到的一句话。池亦洋的变化成长可以说是这句话的诠释。
开始的池亦洋就是一个十足的“小混混”,蛮横、任性、飞扬跋扈,时常欺负弱小、他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并且敢与老师叫板!想想这样的孩子在我们周围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可想而知,一定会引起老师的反感,同时是更加严格的批评教育,让孩子越陷越深。然而大李老师给予池亦洋的是正确的教育引导,主要是就事论事,当池亦洋不能及时改正时,便采用的冷处理的方法,让他到反思角去反思,还有大李老师做到了诚信,说到做到,反思时间一到,便会和池亦洋交流,使池亦洋意识到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当池亦洋的行为造成家长们反对时,大李老师没有顺应家长,“池亦洋身上有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让家长们知道孩子的内心是纯洁的,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在老师们慢慢引导下,池亦洋一点点的变化,开始学着老师的样子用公正的方法来评判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最后成为孩子们公认的***物,成为正派、阳光的男子汉。
三、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纲要》中提到的“为幼儿创设安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影片中锡坤的每一幕都会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一是来回往垃圾桶里运鞋子,并使劲踩踏垃圾桶的开关,倒完鞋子后还认真地盖好盖子才离开;二是带动其他孩子一起攀登将物品架弄翻,还开心的坏笑;三是把所有的珠子洒落一地,听珠子落地的声音,从他洒落第一次珠子时,他就开始观察周围成人,发现成人允许便大胆的进行更强烈的“进攻”。面对每一次的“破坏”,巴学园的老师们都给予理解、支持,让孩子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尤其是玩珠子的那一幕,满地狼藉,他还兴奋地满屋跑,大李老师一直在一旁看着,并不阻拦,等着他玩够了,大李老师才引导他如何使用笤帚和簸箕将东西收放整齐。
这些都足以说明“我们给儿童自由,给儿童机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发展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格计划是儿童天生就带来的,我们只要给他提供机会和条件。”
“儿童是脚,教育是鞋。”这是巴学园校车上的标语,也是我们应遵循的教育理念,我们要通过教育为孩子量制出适于不同孩子的鞋子。我们不能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担保,那么就请为他守护一个完整幸福的童年!
1、不管什么情况,首先请保持你的冷静,如果有孩子受伤了,先处理孩子的伤,给予受伤的孩子安抚,千万不要羞辱他,比如“你看吧,我叫你别跟谁谁谁玩了,不听我的话吧就被打成这样了,真是活该!”。经常地这样地羞辱孩子,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特别是在其他小朋友也在场的时候,从而导致孩子形成心理阴影,甚至害怕跟人交往,导致孩子孤僻,严重时甚至可能患上社交恐惧症或其他心理障碍。
2、其次,要先重点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而不是事件本身。也许真实发生的事情很小,但你的孩子哭着跑来找你。此时,你首先要关注孩子觉得被欺负的委屈和痛苦的情绪感受,而不是呵斥孩子让孩子马上停止哭泣和追问孩子到底怎么了,被谁欺负了或者被打了哪里或者被抢了什么东西等问题,更不要看到孩子哭了就二话不说跑去打骂另一个孩子。因为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形成“我的感受不重要”的印象,这样会让孩子跟你沟通的大门渐渐关紧,在没搞清楚真正发生了什么之前,轻易去教训另一个孩子,不仅会伤害被你教训的那个孩子,还很可能让哭着找你求援的孩子形成依赖的心理,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
3、不仅要关注来找你求援的孩子的情绪感受,还要关注没主动找你的孩子的情绪感受。要记得一个巴掌拍不响,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之间的冲突是双方造成的,不要偏袒其中一方,即使是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起冲突,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就认为是别人家孩子的问题。孩子冲突时不需要大人来进行评判对错,孩子们的打闹其实也是他们沟通的方式,只要没受伤,作为父母不需要过分介入,只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并引导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沟通。如果是特殊情况,比如某个孩子确实是专门欺负另一个孩子的,那就需要你去跟那个孩子的父母谈谈,同时教会自己的孩子自我保护,尽量回避那个总是打人的孩子。
4、最后,如果孩子们都没有受严重的伤,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作为家长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持冷静,关注孩子们的情绪感受。记得保持冷静,关注孩子们的情绪感受。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们打架了,要记得你越插手介入就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因为他们都是你的孩子,你帮谁说话批评谁都会让另一个孩子不满意。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保持冷静,关注孩子们的情绪感受,不仅关注找你求援的,还要关注没主动找你的孩子的感受。你会发现,当你不介入你的孩子们之间的战争时,渐渐地他们也会平息战争,学会和谐地沟通和相处,反而你的介入可能导致他们的战争更加激烈,因为你是成为他们争夺的资源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