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08-2009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答案

徐州市2008-2009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答案,第1张

  http://wwwshijuancn/sjxc/linkinasplinkid=songjiag

  徐州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费解 解数 蔓延 顺蔓摸瓜 商贾 余勇可贾

  B.钥匙 锁钥 强迫 强人所难 刹住 古刹钟声

  C.梦魇 笑靥 市侩 脍炙人口 木讷 方枘圆凿

  D.嗔目 缜密 信笺 明修栈道 叱咤 姹紫嫣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这部小说主人公是以他的祖父为原型的,虽然祖父是一个普通士兵,但他那种临危授

  命、视死如归的精神使他成为家乡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

  B.利用所谓“西藏问题”分裂中国不过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梦呓,为此导演制造的各种事端不过是杯水车薪式的闹剧。

  C.张艺谋执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创意独特,气势磅礴,让国人骄傲,让世界动容。外电评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卓尔不群,美不胜收。

  D.徐祥先前在网上承诺要带九千元去灾区并领养两名孤儿,今年2月份他兑现了承诺,

  他这种一言九鼎的行为,令人敬佩。

  3.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提炼出李毅中部长提到的控烟措施的四个主要短语。(4分)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昨日表示,暂时不会上调烟草税,并回应了对烟草局控烟不力的指责。对于近期是否会上调烟草税,李毅中予以否认。他解释,和西方国家比,中国的烟草税可能还有些差距,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对于控烟人士认为烟草局未努力控烟,李毅中表示,尽了很大努力,每年卷烟数量在控制,焦油含量也从每支近30毫克降低到12.8毫克,同

  时,对禁烟和控烟做了很多宣传,比如烟盒包装都有“吸烟有害健康”标志,公众场所的禁烟、控烟也在扩大范围。但李毅中亦坦言,距离社会和媒体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4.某校实施“振兴阅读”行动计划后,发现一些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为此,学校举行了“网上阅读”利与弊的辩论会。假如你是反方,请根据正方辩词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写出你方的辩词。(5分)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网上阅读可以让我们在丰富的信息中快速搜索浏览所需

  的信息,可以及时下载所需的资料,还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与书本阅读相

  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寿人,徙开封之雍丘。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永城县,有治声。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通判陈州,会河决,治堤费万计,亿不赋民而营筑之。知洋州。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诬其子为他姓,以专其赀。嫂诉于官,甲辄赂吏掠服之,积十余年,诉不已。亿召甲出乳医示之,冤遂辨。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

  吴植知临江军,使人纳金于宰相王钦若,因衙吏至京师,审之,语颇泄,钦若知不可掩,执吏以闻。诏付台①治,而植自言未尝纳金,反诬吏误以问所亲语达钦若。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植乃除名。并按钦若,诏释不问。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逾年。

  知益州。故事,益州岁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是岁大旱,亿倍数出粟,先期予民,民坐是不饥。又疏九升江口,下溉民田数千顷。雏、茂州地接羌夷,蕃部岁至永康官场鬻马,亿虑其觇两川,奏徙场黎州境上。

  唃厮啰与赵元昊相攻,来献捷。朝廷议加唃厮啰节制。亿曰:“彼皆蕃臣也,今不能谕令解仇,乃因而加赏,非所以绥御四方也。”议遂寝。元昊岁遣人至京师,出入民间无他禁,亿请下诏为除馆舍礼之,官主贸易,外虽若烦扰,实羁防之。

  知开封府范仲淹献《百官图》,指宰相吕夷简差除不平,而阴荐亿可用。仲淹既贬,帝以谕亿。亿曰:“仲淹举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举臣以私,则臣委质以来,未尝交托于人。”遂除户部、参知政事。会忻州大震,谏官韩琦言宰相王随非辅弼才,又言亿子综为群牧判官,不当自请以兄纲代之。遂与宰相皆罢。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宪。

  亿性方重,治家严饬,虽燕居,未尝有惰容。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

  (《宋史·列传第七十四》,有删节)

  注:①台:御史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亿不赋民而营筑之 赋:征税

  B.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 贷:借款

  C.遂除户部、参知政事 除:授官

  D.亿性方重,治家严饬 饬:谨慎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韩亿“有才干”的一组是(3分)

  ①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 ②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逾年

  ③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 ④虑其觇两川,奏徙场黎州境上

  ⑤请下诏为除馆舍礼之,官主贸易 ⑥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洋州恶霸李甲,为霸占家产而逼嫂改嫁,诬称她的孩子是别人的,还贿赂官吏拷打其

  嫂,欲使其屈从。韩亿明察秋毫,使十多年的冤案得以明断。

  B.通过审查吴植的衙吏,朝廷发现了吴植贿赂一事,王钦若见事不可掩盖,就主动请罪,

  而吴植为推脱罪责,反诬陷衙吏错把他问候亲近人的话说给了王钦若。

  C.有一年益州大旱,韩亿打破惯例,拿出多于往年几倍的官粮先救济老百姓,益州的百姓因此没有遭受饥荒。他又疏通江道,使几千顷的民田得到了灌溉。

  D.范仲淹向皇上献《百官图》,指责宰相吕夷简官员选拔不公,并暗地里推荐韩亿。皇上告诉了韩亿,韩亿说自己从做官以来,从来没有为官职结交托请别人。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3分)

  (2)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3分)

  (3)今不能谕令解仇,乃因而加赏,非所以绥御四方也。(4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③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 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到烟缕。

  (1)词人在“少日”与“老去”的不同生命阶段,面对同样的春天却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请对此分别加以说明。(6分)

  (2)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3)举酒属客, , 。(苏轼《赤壁赋》)

  (4)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欲治其国者, ;欲齐其家者, 。 (《大学》)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旧 燕

  张中行

  ①人总是觉得几乎一切鸟都是美的,可爱的。如果只许选一种,以期情能专注,我必选“燕”。

  ②我成年以前住在乡下,先是土坯屋,后改砖瓦屋,都是祖传形式,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靠东西各间住人,中间一间两旁砌柴灶,这一间前部有门,有意思的是前部的门,两层:靠外的方形,只遮下半,向外开,名为风门;靠内的左右两扇,高及顶,向内开,白日大敞,入睡前才关闭。这样,起来之后,入睡之前,这前门就总是半敞着。是不是欢迎燕来住半年,生儿育女呢说不清楚,因为祖祖辈辈都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③总是公历四五月之间,估计就是去岁那一对,回来了。门外罕有长者车辙的小家小户添了热闹,风门之上,燕飞入飞出,早期是衔泥筑巢或补巢,其后是产卵孵化,再其后是打食喂雏鸟。人也忙,因为正是春种的时候。现在回想,其实不是因为都忙,而很可能是都具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德,才能够如此和平共处。关于和平共处,还可以具体说说。只说两件,都属于克己谅人的,先说燕一方,巢筑在屋顶稍靠后的一根檩上,灰白色,作簸箕形,口敞开,向外偏上,农家早中晚三顿饭都要烧柴,烟气火气上升,推想在巢里必不好过,可是没看见有不安然的表示。再说人一方,吃饭放矮长方桌,位置恰好在燕巢下,小蒴黄口待食的时候常有粪便落下,怎么对付呢,照例是饭桌移动位置,而不说抱怨的话。人燕和平相处,由人方面说是鸟兽可与共群,取其诗意,可以说是羲皇上的境界。

  ④羲皇上与现代化难得协调,于是由二十年代后期起,我出外上学,离开乡村的祖传式房,改为住学校宿舍,住北京的四合院,门不再是上部半敞的风门,室内不见檩,也就再也不见燕巢以及燕飞入飞出了。有时想到昔日,很怀念。幸而还有个余韵,是七十年代早期,我由干校放还,人未亡而家已破,当然还要活下去,只好到北京大学女儿家寄居。住房是五十年代建的四层砖楼,比较高大。我们夫妇住的一间南向,记不清是哪一年,四月末或五月初,竟飞来一对燕,选定上方近西南角,筑巢了。我很高兴,想到又可以与燕结邻,心里热乎乎的。巢筑得不慢,常常见“空梁落燕泥”。及至筑成,我吃了一惊,竟不是簸箕形,而是鱼壶形,长圆,近上部的一旁开个小口,仅能容燕身出入。我至今不明白,是另一种燕呢,还是在乡随乡,在城随城呢两种巢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家乡那一种,因为可以看见雏鸟的黄口。但总是又来身旁了,应该庆幸。庆幸之余,有时想到次年,至时还会回来吧①不负所望,次年的春末准时回来。可是像是心不安定,先是利用旧巢,不久又筑新巢。也许对环境有什么意见吧,第三年回来,飞旋几次,看看旧居,远去,就不再来。

  ⑤其后是时和地更现代化,我迁入北郊一座高层楼,居室有窗,有阳台,都封闭,蚊蝇尚不能入,更不要说燕了。由楼窗下望,有空地,却永远看不到“乍晴池馆燕争泥”的景象。

  ⑥常想到乡村的旧居,可惜先则人祸,家里人都散而之四方,继以天灾,房屋倒塌,现在是连遗迹都没有了。②其他人家,会不会仍保留祖传的遗风,年年有旧燕归来飞入飞出呢

  但愿仍是这样。不过,纵使能够这样,总是离我太远了。那么,关于旧燕,我所能有,就只是一首昔年作也未能离开失落感的诗了,这是:漫与寒衾梦绣帏,天街细雨湿春衣。年年驿路生春草,旧燕归时人归。

  (选自张中行散文集《旧燕》有删改)

  11.从全文看,作者描绘了燕子的哪几种生活情形(5分)

  12.第④节作者详细描写了燕巢的形状,试分析其用意。(6分)

  14.作者说“羲皇上与现代化难得协调”,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①阿Q伸手去摩静修庵小尼姑新剃的头皮,小尼姑满脸通红地说:“你怎么动手动脚

  ……”阿Q的答复是:“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②说“和尚动得”,不免有诬蔑之嫌,且不去管它。但这句话实在警辟,它简洁而又活脱脱地勾出了一些人的一种心理和处事原则。本来并不认为“动”得有理,但既然有人先动了,那么我也来动一动,便是理直气壮,至少无可非议的了。“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能化非为是,变无理为有理,既有助鼓起自己“动”的勇气,又可以充当抵御责难的挡箭牌,功能多样,效用明显,所以这一原则便被一些人广为采用。

  ③但这种处事原则,通常只施之于弱于己者。阿Q只把它应用于小尼姑。当年列强的

  “门户开放,利益均沾”政策也只加之于贫弱的中国。此外,有时也用于某些公物或近于无主之物,近六十年前杭州乡下人纷纷去挖雷峰塔的砖,便是一例。

  ④不幸的是,旧社会的这种分泌物至今仍然顽强地附着在某些人身上。现在,缺少自卫

  能力的弱小者已经很少(因为有人民的政权保护着)而公物却日见其多起来,而这公物在一

  些人的心目中却又似乎与无主之物难以区别,于是“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一原则的施用范围,便越来越广泛。看见别人在那里用公款大吃大喝,我至少也得小吃小喝一番。你多占了三间房,我便也来多占三间,如果没有你那么大的能耐,便多占一间也行。既然你开得后门,我有什么开不得……于是,对于种种不正之风,尽管颇为不满,却又往往不免多少沾点边。然而,虽然沾了点边,却仍然心安理得,因为有“和尚动得,我动不得”的原则在。

  ⑤“和尚动得,我动不得”是一种泯灭良知的麻醉剂,一种自我欺骗的借口,一种向邪恶看齐的哲学。这样一种心理或处事原则,如果在社会上弥漫开来,不但扶正祛邪难以实现,而且会形成一种破坏力量。当年的雷峰塔终于倒掉,西湖至今缺了一景;今天某些厂矿设备遭到哄抢,某些森林被滥砍乱伐,不过是小焉者。其大焉者则是是非观念的淡漠以至混淆,人们的灵魂受到污染和销蚀。

  ⑥在“和尚”动手的面前,可以有三种态度:出面制止,不许他动,这是革命者和先进分子;他动我不动,不失为洁身自好的正直之士;你动我也动,便属于无赖甚至可恶了。这里没有硝烟炮火,但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一场考验。

  ⑦“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固然要不得,应该受到谴责,但有这种想法的人毕竟不是首恶。我们应该首先斥责、制止、惩处那些先动手并且在那里大动特动的“和尚”。否则,不但有欠公允,而且可能于事无补。

  ⑧至于有的人,本身就是一位大“和尚”,却也在那大嚷大叫,批什么“和尚动得,我动不得”,更应该加以揭露,还他一个本相。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句阿Q的“名言”穿针引线,结构全篇,这不仅使全文结构严谨,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和幽默感。

  B.因为“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种处事原则功能多样,效用明显,所以在今天这一原则的施用范围,便越来越广泛。

  C.“当年的雷峰塔终于倒掉,西湖至今缺了一景”这一例证意在揭示“和尚动得,我动不

  得”这种处事原则也用于某些公物或近于无主之物。

  D.作者将动手的和尚分为“大和尚”和“小和尚”,并尖锐地揭示其恶劣行径,这样的分析不仅精到透辟、淋漓痛快,而且情趣盎然。

  16.第④段中画线的语句对论述文章的中心有怎样的作用(6分)

  17.我们应当怎样遏止“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种现象请依据文意分条概括。(6分)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中国之行的泰戈尔和他的忘年交徐志摩

  1924年4月12日,泰戈尔应邀来到他向往已久的中国,游历讲学。在这个他认为是他

  前世生活过的地方,他与他的忘年交徐志摩完成了他们的人生约会。

  1861年泰戈尔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裕之家,他从小天资聪颖,十四岁开始写诗,

  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集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画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令人瞩目的。对于当

  时年轻的徐志摩来说,大他二十六岁的泰戈尔是他一生崇拜的偶像。他与泰戈尔可以说是性灵相通的朋友,这样的一种缘分也许与他们对“爱”的追求的一致和相同的性格分不开。“爱”是徐志摩创作的源泉,也是泰戈尔的人生哲学,这个“爱”是“博爱”,是爱别人、爱生命。

  此外,他们的性格与气质也极其相似:他们在二十四岁前对于诗的兴味并不浓,相反,却都做着政治家的梦。两个人仿佛都能够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相互吸引,相见恨晚。而他们的交往,也成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徐志摩得知泰戈尔要来华访问之后,欣喜若狂,热情似火。他一方面频繁地与秦戈尔通

  信,商榷来华事宜;一方面在报刊上造势宣传泰戈尔,先后发表了《泰戈尔来华》、《泰山日出》等四篇文章,宣扬他“伟大的人格、热烈的爱情、超越的思想和小孩子一般的纯洁精神”。努力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欢迎气氛。在写给泰戈尔的信中他还就即将伴随泰戈尔并担任他的翻

  译一事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我已答应了讲学社在你逗留中国期间充任你的旅伴和翻译。我认为这是一个莫大的殊荣。虽然自知力薄能渺,但我却因有幸获此良机,得以随世上一位伟大无比的人物而难禁内心的欢欣雀跃。”

  泰戈尔终于如期莅临。他在上海入境,经南京、济南来到北京。在北京,泰戈尔度过了

  他六十三岁的生日,还接受了梁启超的赠名——竺震旦。竺即天竺,是古印度的别称;震旦

  是中国的别称。这也恰好可以表达泰戈尔热爱中国、希望中印友谊长存的真实感情。4月26日,泰戈尔在京的最后几天,徐志摩陪他游览了法源寺。法源寺是北京名刹之一,以满园丁香负有盛名。自清代开始,常有诗人相聚于此举行“丁香大会”。徐志摩此次陪同泰戈尔前来观赏丁香花,继续了这个传统的雅事。徐志摩诗兴大发,在树下通宵做诗。

  泰戈尔还在上海、北京等地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其独特的诗的语言、诗的意象,表

  达了他深奥的政治、哲学观点。泰戈尔的演讲内容丰富且诗意纵横,要翻译精确是相当困难

  的。然而,对精通英语且文学功力深厚的徐志摩来说,翻译起来游刃有余。他用抑扬顿挫的

  声调,从容不迫、声情并茂地把泰戈尔的思想传递给众多听众。

  在泰戈尔访华的三个月时间中,他和徐志摩形影不离,常以诗画互赠,结下了深厚的友

  谊。泰戈尔还为徐志摩起了个印度名字“苏萨玛”,意为“月亮宝石”,徐志摩则称泰戈尔为

  “老戈爹”。

  泰戈尔访华结束后,徐志摩又陪他访问日本,并把他送到香港,才依依惜别。泰戈尔回

  到印度,将他在中国的演讲汇编成《在中国的讲话》,书的扉页上写着:献给我的朋友苏萨玛,由于他的周到照料,我得以结识伟大的中国人民。

  1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泰戈尔1861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他的伟大的人格,热烈的爱情,超越的思想和纯

  洁的精神,深深地吸引着徐志摩。

  B.泰戈尔对中国有深厚的感情,他甚至认为自己前世在中国生活过。三个月的中国之行,更加深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感。

  c.泰戈尔在文学、哲学、教育等多个领域均有不凡建树,诗歌创作成就更是世界瞩目,这与他从小就热爱诗歌是分不开的。

  D.泰戈尔在中国讲学期间,不仅游览了北京名刹法源寺,还在上海等地用英语发表了内

  容丰富、诗意盎然的演讲。

  16从文中看,徐志摩和泰戈尔成为忘年交,有哪些原因(6分)

  17.泰戈尔的“中国之行”,受到徐志摩的哪些周到照料请依据文意分条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18.请以“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0年语文学科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样分析试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及班级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阅 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9分)

  ⑴眼下,房地产商不断发起“居住改变中国”的大型宣传。他们鼓吹房子所凝聚的财富,鼓吹自身所肩负的使命,鼓吹房地产之于中国的意义。而一些前沿研究显示,新型商品房社区之所以能“改变中国”,在于它[甲]改变了国人原有的居住方式,[乙]促使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⑵在老社区里,居民普遍认为居委会是政府的“腿”,人们参与社区活动主要是由政府来推动。而在以“财富起跑线”划分的新型商品房社区里,居民更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在社区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强调规则和制度化的公民参与趋势。

  ⑶“一提起‘公民’,大家反应出来的就是爱国,就是向国旗敬礼。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缪青说,“在不少新型商品楼社区中,人们表现出来的自下而上的公共参与以及维权意识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增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文化,它是超越血缘和熟人关系的。”

  ⑷不少事实支持这种判断。一名网友回忆当年在大杂院的生活时说,“这几乎是我农村老家在城市的复制和翻版。大杂院里长幼有序、邻里友好。我非常自然地就可以融入这种已经存在多年的社区文化中,自愿接受那些热心而且唠叨的老太太们对院子里的方方面面进行管理。”他认为,在这样的社区中,人们遇到不合理现象时,第一反应更多的是忍耐。“有个邻居一到夏天就买了许多蝈蝈挂在院内,吵得我根本睡不好觉。可大家只能彼此容忍,实在不行了就找居委会大妈反映,但要是谁真的自己跳出来和别人发生冲突,肯定会被邻居视为不通人情。”如果自己生活在新型的商品房小区,肯定会直接去敲这位邻居的门,把意见直言不讳地提出来。

  ⑸在新型社区,人们的“耐心”正在减少,碍于人情、抹不开面子的情况也越来越鲜见,维权和参与管理正日益成为流行的话题。人们不再听凭物业公司随意调高物业费用,也不再任由建筑噪音破坏自己的生活质量。不管是私下谈判还是对簿公堂,新型小区居民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这种建立在自购住房基础上的维权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

  ⑹作为研究人员,缪青对这些变化感触颇深。他逐渐意识到,随着城市化和科技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加,旧有的“熟人”邻里正在逐渐被新的“公众”邻里所取代,从而为公民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机会。

  ⑺环境的改变迫使人们学习和适应另一种游戏规则,即如何通过制度和协商,解决平等利益主体间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各种“维权”搞得如火如荼的原因。缪青认为,我们社会必须要通过这个过程,才可能形成社区参与式民主的框架,人们也才可能由此养成开会决定事情的习惯。

  ⑻最先养成这种习惯的人——比如身居北京的舒可心——他从看采暖数据表开始,到追回开发商多收的购房款1000多万元,再到监督冬季采暖结余,使小区实现了交2年的采暖费享受3年的采暖服务。他还精心策划了全国第一个业主以和平方式大“闹”房展会事件,迫使发展商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了问题。正因为此,他被某媒体评为“中国社区十大维权先行者”之一。

  ⑼先行者的足迹意味着一种超越中国古典治道的新选择。中国古典治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治理。其理想社会是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治道的重心在于,试图找到或者试图塑造那些能够替老百姓着想的英明君主和清官贤相,而政府的廉洁和效能有赖于道德的修养和内圣外王的规范。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长达2000年的追寻长治久安的过程中,中国古典治道始终无法贡献出一种方案、一种体制,能够广泛地激发民间的活力,特别是自下而上地保护公民权利和遏制公共权力的滥用的方式。其最重大的缺失在于,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没有一个制度化公民参与的机制。

  ⑽如今,这个机制正在兴起。然而还仅仅是开始,远没有达到让人满意的地步。在缪青进行的一项调查中,43%的人不知道如何参与社区工作,30%的人认为社区活动不吸引人,24%的人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在回答“您认为一些居民不愿参与社区工作的原因是什么”时,672%的人竟然说没有时间。这一方面说明在城市和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空间还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 联系上下文,第⑴段[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⑴ 既……也…… ⑵不仅……而且……

  理由: 选择⑵(1分) 理由:“而一些前沿研究显示”中的“而”与前文构成转折,强调房子本身不是“改变中国”的唯一因素,也并非最关键因素。“既……也……”是并列关系,而“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更能体现出人们行为和观念转变对“改变中国”的意义。(2分) 。(3分)

  2. 第⑵段提到“居委会是政府的‘腿’”,这里“腿”的意思是居委会是受政府管辖而实施具体操作的部门(2分) 。(2分)

  3. 第⑻段舒可心的例子是用来说明 ⑴新型社区使居民学习、适应通过制度和协商,解决平等利益主体间的问题。⑵以舒可心为代表的先行者的行为,意味着一种超越中国古典治道的新选择(——建立一个制度化公民参与的机制)。(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3分)

  4. 根据上下文,在文末画线处填入适当的内容。(2分)

  “在未来的社区治理中如何推进公民参与”或“在未来的社区治理中如何发展自下而上的制度化参与”或“在未来的社区建设中如何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等。(表述合理即可,2分)

  5.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老社区的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往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由政府来推动。

  B相对于老社区,新型社区的居民处理邻里关系时缺乏耐心,不顾及邻里之情。

  C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加等因素都影响到了社区邻里关系的变化。

  D中国古典治理的重心放在“君”的一面,希望明君贤臣能带来一个理想社会。

  6 文章开头说,新型社区的出现“促使人们的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从全文来看,“改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项表述。(6分)

  ⑴居民更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在社区体制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强调规则和制度化的公民参与趋势。 ⑵居民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维权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扬。 ⑶居民通过维权,学习如何通过制度和协商,解决平等利益主体间的问题,进而形成社区参与式民主的框架。(每一项2分,共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19分)

  ⑴讲不清楚什么理由,人总是觉得几乎一切鸟都是美的,可爱的。一切太多,如果只许选家禽外的一种,以期情能专注,不知别人怎么样,我必选“燕”。理由可以举很多,其中一项最重要,是与人亲近,而且不忘旧。

  ⑵我成年以前住在乡下,先是土坯屋,后改砖瓦屋,都是祖传形式,坐北的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小康及以上人家兼有前后院。正房靠东西各间住人,中间一间两旁砌柴灶,可以起火做饭(冬天兼取暖)。这一间前部有门,如果有后院,后部也有门,就成为前后、内外的通路。有意思的是前部的门,两层:靠外的方形,只遮下半,向外开,名为风门;靠内的左右两扇,高及顶,向内开,白日大敞,入睡前才关闭。这样,起来之后,入睡之前,这间通路房的前门就总是半敞着。是不是欢迎燕来住半年,生儿育女呢?说不清楚,因为祖祖辈辈都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⑶还是说事实,总是公历四五月之间,估计就是去岁那一对,回来了。门外罕有长者车辙的小家小户添了热闹,风门之上,燕飞入飞出,早期是衔泥筑巢或补巢,其后是产卵孵化,再其后是打食喂雏鸟。人也忙,因为正是春种到秋收的时候。现在回想,其实不是因为都忙,而很可能是都具有(无意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德,才能够如此和平共处。关于和平共处,还可以具体说说。只说两件,都属于克己谅人的。先说燕一方,巢筑在屋顶稍靠后的一根檩上,灰白色,作簸箕形,口敞开,向外偏上,农家早中晚三顿饭都要烧柴,烟气火气上升,推想在巢里必不好过,可是从没看见有不安然的表示。再说人一方,吃饭放矮长方桌,位置恰好在燕巢下,小蒴黄口待食的时候常有粪便落下,怎么对付呢?照例是饭桌移动位置,而不说抱怨的话。人燕和平相处,由人方面说是鸟兽可与共群,取其诗意,可以说是羲皇上的境界。

  ⑷羲皇上与现代化难得协调。由20年代后期起,我出外上学,离开乡村祖传形式的房子,改为住学校宿舍,住北京的四合院,门不再是上部半敞的风门,室内不见檩,也就再也见不燕巢以及燕飞入飞出了。有时想到昔日,很怀念。幸而还有个余韵,是70年代早期,我由干校放还,人未亡而家已破,当然还要活下去,只好妇唱夫随,到北京大学女儿家寄居。住房是50年代建的四层砖楼,比较高大,楼前有两排杨树,像是与楼房比赛,钻得很高。我们夫妇住的一间南向,前面有阳台,并未维新而用玻璃封闭,因而成为敞而且亮。记不清是哪一年,四月末或五月初,竟飞来一对燕,选定上方近西南角,筑巢了。我很高兴,想到又可以与燕结邻,心里热乎乎的。老伴也高兴,说燕相中筑巢是个好兆头。巢筑得不慢,常常见“空梁落燕泥”。及至筑成,我吃了一惊,竟不是簸箕形,而是鱼壶形,长圆,近上部的一旁开个小口,仅能容燕身出入。我至今不明白,是另一种燕呢,还是在乡随乡,在城随城呢?两种巢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家乡那一种,因为可以看见雏鸟的黄口。但总是又来身旁了,应该庆幸。庆幸之余,有时想到次年,至时还会回来吧?不负所望,次年的春末准时回来。可是像是心不安定,先是利用旧巢,不久又筑新巢。也许对环境有什么意见吧,第三年回来,飞旋几次,看看旧居,远去,就不再来。

  ⑸其后是时和地更现代化,我迁入北郊一座高层楼,居室有窗,有阳台,都封闭,蚊蝇尚不能入,更不要说燕了。由楼窗下望,有空地,却永远看不到“乍晴池馆燕争泥”的景象。常想到乡村的旧居,可惜先则人祸,家里人都散而之四方,继以天灾(地震),房屋倒塌,现在是连遗迹都没有了。其他人家,会不会仍保留祖传的遗风,年年有旧燕归来飞入飞出呢?但愿仍是这样。不过,纵使能够这样,总是离我太远了。那么,关于旧燕,我所能有,就只是一首昔年作也未能离开失落感的诗了,这是:

  漫与寒衾梦绣帏,天街细雨湿春衣。年年驿路生春草,旧燕归时人未归。

  (张中行《旧燕》,有删改)

  7.第⑶段画线部分的句子,恰好同上文“不识不知,顺帝之则(1分) ”一句的意思相照应。(1分)

  8.从上下文看,“羲皇上的境界”指的是 人与自然(鸟兽)相生相依、和谐共处的境界(2分) 。(2分)

  9.分析第⑷段加点的两处“竟”字,说说它们各自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⑴记不清是哪一年,四月末或五月初,竟飞来一对燕,选定上方近西南角,筑巢了。

  ⑵及至筑成,我吃了一惊,竟不是簸箕形,而是鱼壶形,长圆,近上部的一旁开个小口,仅能容燕身出入。

  ⑴对有燕为邻的惊喜(1分) ⑵因燕巢形状与老家的不同而感到意外(1分)

  10.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介绍家乡的旧居,从全文来看,其用意在于:(4分)

  ⑴以对故乡旧居及往日生活的怀念,表达人世沧桑之感。(2分) ;

  ⑵将家乡的旧居与后来自己所居住的房子对比,用以表明越是现代化的房子,越无法让燕安居,人与燕(与自然)的距离也越远。(2分) 。

  11.下面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两项是(A )(C )(4分)

  A.第⑶段以燕的“忙”和“克己谅人”来衬托人,描摹出人与燕和平共处的场景。

  B.第⑷段以燕初来筑巢直至第三年“不再来”的变化,揭示了人与自然间的隔阂。

  C.作者描写了自己不同时期与燕的相处,意在引发人们对燕的生活环境予以关注。

  D.作者信手拈来,在文中多处引用和化用前人的诗句,既言简意赅,又典雅生动。

  E.作者的语言朴素自然,文风平和恬淡,舒缓自如,仿佛是一位长者在闲谈漫语。

  12.季羡林在《漫谈散文》一文中说,散文“贵在言有尽而意无穷,如食橄榄,贵在留有余味”。请就这一点,结合上文进行赏析。(6分)

  可从文章以普通之事、平常之物,传达出人生哲理和文化韵味的角度赏析:通过对燕子的细致观察和描写,引申出人燕能和平共处,是具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德,引发读者对人与自然万物相互关系的思考。

  也可从文章的结尾入手:以自己的旧诗收尾,表达内心的情怀,尤其是“旧燕归时人未归”一句,引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和对命运多舛的伤感,使文章读来颇有余味。(具体指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处2分,赏析3分,语言1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如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 ⑴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⑵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⑶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⑷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⑸_今宵酒醒何处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⑹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⑻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江楼注夕望招客

  唐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江楼:杭州城东楼,又叫“望海楼”或“望潮楼”。

  14.白居易,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 。(1分)

  15.下列对本诗内容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3分)

  A.首联写登楼所见,借山水相接、延绵雄阔的气势抒发了内心茫茫无尽的愁绪。

  B.颔联从俯瞰的角度描摹了灯火、星河在水中的倒影,给人以澄澈清新的感觉。

  C.颈联对仗工整、想象奇特,将夏夜的月光比作秋霜,渲染出幽静迷离的景致。

  D.尾联以调侃的语气作结,邀请友人到江楼纳凉消暑,紧扣了“招客”的诗题。

  16.请围绕诗题中“夕望”一词,就本诗的写景笔法作具体的评析。(4分)

  要点:能大体正确解说所写内容(2分),能在解说的基础上有所归纳评析(2分)。

  例:全诗一“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灯火阑珊,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写风吹古树,月照平沙,清新宜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视线由远及近,而一切景物又都笼罩于“夕”字之中。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6分)

  墨君堂记

  宋 苏轼

  ⑴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公卿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独王子猷①谓竹君,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今与可②又能以墨象(摹写)君之形容(外貌),作堂以居君,而属余为文,以颂君德,则与可之于君,信厚矣。

  ⑵与可之为人也,端静而文,明哲而忠,士之修洁博习,朝夕磨治洗濯,以求交于与可者,非一人也。而独厚君如此。君又疏简抗劲③,无声色臭味可以娱悦人之耳目鼻口,则与可之厚君也,其必有以贤君矣。世之能寒燠④人者,其气焰⑤亦未至若霜雪风雨之切于肌肤也,而士鲜不以为欣戚⑥丧其所守。自植物而言之,四时之变亦大矣,而君独不顾。虽微(不是)与可,天下其孰不贤之?然与可独能得君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雍容谈笑,挥洒奋迅而尽君之德,稚壮枯老之容,披折偃仰之势。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嶙峋貌),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与可之于君,可谓得其情而尽其性矣。

  注①王子猷:王徽之,生性爱竹。②与可:苏轼的表兄弟文同,字与可。③疏简抗劲:萧疏挺拔,刚劲有力。④寒燠:“寒”义。⑤气焰:指寒冷之气的强度。⑥欣戚:指忧戚。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作堂以居君 (建造 ) ⑵则与可之于君,信厚矣( 确实 )

  18下列加点词与“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中的“君”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 园日涉以成趣(《归去来兮辞》)

  B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C 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左忠毅公逸事》)

  D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19下列各组加点词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2分)

  A 而属余为文(《墨君堂记》) B自植物而言之(《墨君堂记》)

  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 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

  C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兰亭集序》) D早缫而绪(《种树郭橐驼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前赤壁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0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虽微与可,天下其孰不贤之?

  即使不是文与可,天下人谁不敬重它的品德呢?

  ⑵与可之于君,可谓得其情而尽其性矣。

  文与可对于竹君,真可以说是非常了解竹子的性情而又能详尽地画出竹子的本性。

  21.从第⑴段看,苏轼写作《墨君堂记》的原因是 文与可画了很多墨竹画,并建造墨君堂来把这些墨竹画放在里面,期望作者写文章来赞美竹子的美好品德。 。(2分)

  22 阅读第⑵段,概括文与可画笔下的“竹君”具有怎样的特性。(3分)

  文与可画笔下的竹君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有操守和志节:他们在气候环境适宜时,长得茂盛而不骄横,在气候环境恶劣时,虽然瘠瘦却不凋敝;丛生时互不倚靠,独立时无所畏惧。(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12分)

  廉耻(节选)

  明 顾炎武

  ⑴《五代史•冯道传论》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②,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⑵吾观三代③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④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注①《五代史》:即《新五代史》,欧阳修编撰。②维:喻指维系国家命运的关键。③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④《颜氏家训》:南北朝颜之推撰。

  23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捐廉耻(舍弃,抛弃 ) ⑵自致卿相(达到,求得 )

  24 下列对第⑵段“异哉,此人之教子也!”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B )(2分)

  A 真是不同啊,这人教育自己的儿子!

  B 这人竟是这样教育儿子,奇怪啊!

  C 此人的教育儿子的方法,真是不同啊!

  D 怪异啊,这人教育儿子的一些做法!

  25 概述第⑴段中,作者认为“四者之中,耻尤为要”的原因。(2分)

  人不廉洁,违背礼、触犯义,其根本原因都是不耻造成的。

  26 第⑵段中作者说的“独醒之人”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独醒”?(2分)

  颜之推(1分)因为颜之推不得已而做官于乱世,但他仍然不媚俗,有骨气。(1分)

  27 细读全文,简析作者的论证思路。(4分)

  本文从欧阳修论冯道的引文开始,特别强调突出了“廉耻”。(1分) 在明确了自己论述的观点以后,他连续引述孔子和孟子的话,并以此为例得出了“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的观点。(1分)在第二段中,通过饱经忧患、颠沛流离的颜之推来证明能够于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知廉耻,守节操的士大夫还是大有人在。颜之推这个事例,既是对作者观点的一个有力例证,充分体现了文章论证过程逻辑的严密性。(1分)语言1分。

  二 写 作 70分

  28.根据以下材料,自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曾引用犹太人的一句格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如今广为流传的警句道出了昆德拉对人类世界的感悟:尽管我们总认为自己的思想明智而先进,但在万能的上帝面前,任何人的思考都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可是,难道我们就要因此而放弃思考吗?想来这也不是昆德拉的本意。思考毕竟是我们作为人类的最大优势,也正是这令上帝发笑的思考使我们的拥有了今天的文明。

收到吉林葛筱强E信:“郭兄:如晤!今日收到袁滨电邮,知兄之大著《寻找精神家园》还有毛边本,他收到的赠书即是,心中甚为羡慕,因为弟虽年轻,但亦是‘毛边党党员’。不知兄手中是否还有毛边的《家园》,若有,能否见赐一册为快?在此谨谢!筱强。”原来不知道筱强也藏毛边本,明天再给他寄毛边。

  书友大都因书而识,筱强亦然。结识徐明祥后,徐发给我筱强的一篇书评,因而相识,筱强又发来为袁滨的《草云集》写的文章,继而再识袁滨,并成为好友。书亦愈多,友亦愈广矣。

  

  2006年2月24日 星期五

  

  甘肃尚建荣发来E信:“阿滢你好:大著《寻找精神家园》收到,正在细读,读后我会写点文字的。若方便,可否寄我份《泰山》?祝您和你的家人新年一切都好!”

  给北京桑农、上海陈梦熊、广东赵芳芳寄去《寻找精神家园》,给吉林葛筱强《寻找精神家园》毛边本,给甘肃尚建荣寄去《泰山》杂志。

   收到于晓明寄来《东方名流》杂志创刊号。于晓明任改刊总编,杂志铜版彩印,颇为精美。这期杂志全文刊登了第三届读书报刊研讨会与会者的发言,并刊发了部分。

  

  2006年2月25日 星期六

  

  惊闻著名学者、散文家张中行先生于昨日凌晨2时40分病逝,享年97(1909-2006)岁。行公,河北香河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学、大学教师,副刊编辑、期刊主编。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著作有《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禅外说禅》《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诗词读写丛话》《说梦草》《顺生论》《线中行小品》《民贵文辑》《佛教与中国文学》《说书集》《流年碎影》《散文集存》《说梦楼谈屑》《横议集》《谈文论语集》等。陆续出版的《张中行作品选》八卷,共406万字。

  行公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他的离去无疑是文学界的一大损失。余生也晚,无缘与行公相识,甚为遗憾。春节假期,一直是行公的著作伴我度过。秋缘斋藏书颇丰,单选行公的散文集《旧燕》研读,与行公似乎还有一种缘。

  

  2006年2月26日 星期日

  

  上午去奇石根艺收藏爱好者张年客家,为其拍照,用于本报与市工商联联办的“柳下惠杯平阳人物征文”栏目。

    诗人娄本利来编辑部说,从谭践的博客上看到了我的书出版的消息,他上网历史不长,但学的很快,我让他教我往博客上传。我把我与文先生在老舍故居前的合影发到了《我与文洁若的书缘》一文中,文字配更直观,以后可以陆续传上一些照片或书影。

  

  2006年2月27日 星期一 雪

  

  中午,上海虎闱兄打来电话说,为拙著写了一篇文章,已寄给内蒙古的阿泉,称阿泉已与内蒙古书友会的姚志锐分开,单独出版一份读书报刊。

  四军兄发来为拙著写的文章《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附信:“拜读大作之余,撰小文一则,恐笔力不逮,实难尽叙吾兄大作之精妙,不足之处,愿博郭兄一哂。我事先曾想了良久,不想直接去评书,那样一是俗气,再者也难凸显四军心中之郭兄形象,故从人、事、书三方面着手,当然旨在后者,您先过目,如有不妥,请兄一定批之。”该文4500余字,随与甘肃《陇南文学》尚主编联系,因其杂志系双月刊,第1期已发排,稿子可发在第2期。

  

  2006年2月28日 星期二

  

   四川大学中文系张放教授发来E信:“阿滢先生:您好!很抱歉,您去年八月三十一日经龚明德先生介绍写给我的信并附寄的贵报,我近日才得辗转看到。因为我去年八月二十五日即起程去了韩国访学,要到今年七月才行结载束。其间邮件统由家人代接,因此延误了。您的约稿我感到十分荣幸。有机会我一定要向您投稿并请教。寄来的贵报《泰山周刊》一定认真拜读。龚明德兄是我多年文友,今后有机会到成都来一定约集品茗。再次致歉并请谅解。谨颂编安。”

1、语言简练生动。张中行运用简练、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刘叔雅的形象和事迹。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他的人物特点和历史背景。

2、情感真挚深沉。作者通过对刘叔雅艰苦卓绝的一生进行深入剖析。展现出对其伟大成就和不屈精神的敬佩之情。同时。在描述刘叔雅遭遇困难和挫折时。也表现出对其经历的同情和悲痛之情。

3、历史考证详实。张中行在写作过程中。注重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了详实的考证。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关系等方面进行准确描述。使得整个传记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4、意蕴丰富深邃。对刘叔雅本人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描写外。作者还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分析。展示出更为广泛而深邃的意蕴。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荒野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作品,小说主人公是一只肌肉发达的狗,名叫巴克。它的妈妈是一只牧羊犬,它的爸爸是一只圣伯纳德犬。

 巴克出生在一个法官家里,那个家里有很多狗,比如不下二十只的胡梗、日本哈巴狗、墨西哥无毛犬,还有巴克,虽然拥挤,但却很开心。好景不长,巴克被几经转手,卖到了遥远的北国。它被一辆运输车送走,后来又被一辆卡车运到轮渡上,最终他被装进了一节包裹快运车里。这节包裹快运车在火车后面拖着,整整两天两夜,巴克也就持续两天两夜没吃没喝,最后它被卖给了拉雪橇的狗队。巴克在不宜生存的北国,通过努力,变成了出色的雪橇犬。

 看完故事,我深深地被巴克的特质所吸引。

 第一个特质是“隐忍”。巴克如果做的不好,主人就会用鞭子打它,它默不作声,努力调整步伐,用力地快速拉着雪橇,尽力做到让主人满意。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巴克学会了如何在雪地中睡觉——在雪地里挖一个坑,躺在坑里。丝毛犬经常挑衅巴克,但它忍住愤怒,逮准机会,消灭了“敌人”。

 第二个特质是“坚强”。巴克的生活很艰苦,吃不饱,甚至还吃没有营养的冻马皮来充饥,每天都要忍着饥饿走很长很长的路。又一次,为了赶时间,它和伙伴们一天在雪地里走了四十英里路,腿都软了,但它一直咬牙坚持,最后得到了主人一磅半的大马哈鱼干作为奖励。

 第三个特质是“勇敢”。主人死后,雪橇队解散了。为了生存,巴克想尽办法猎到了一头雄鹿,饱餐了一顿。后来,巴克遇到了一群狼,由于巴克吃的好,比狼高出一个头,所有的狼都打不过他,甘拜下风,于是巴克变成狼王。从此以后,人们就再也没有巴克的消息了。

 合上书本,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巴克虽然是只狗,但它有着“隐忍”、“坚强”和“勇敢”的精神,在荒野中生存下来。我想对巴克高呼一声:“你真了不起,我为你骄傲!”我们要向巴克学习,在激烈地学习竞争中,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我想再说一遍,向巴克学习!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挪威的森林》其实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够再普通的故事。在译文版的封面上,写着的“孤独的都市少年,徘徊于两位少女之间”或者“一首感伤的青春恋曲”这样恶俗又画蛇添足的文字,没有看过的人大概也能够猜到。少年渡边彻。十七岁便死去的好友。好友的女友直子。还有后来遇见的绿子。后来直子自杀。余下的,便是渡边和绿子。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它是阴冷的。木月的死。直子的姐姐的死。初美的死。这样的密集的自杀,却没有让人觉得一丝一毫的不自然。 死亡带来对生更加深入的探知,同时也让生命断裂开一个出口,督促着幸存着的人们去探寻。然而对人生自始至终没有把握的感觉,对诸多人事的无能为力,以及深深的孤独,却是一直深深存在于渡边和我们各自的内心。 慢慢的我却也渐渐能够明白其间一些温情。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那个叫绿子的女孩子。这个直率天真的女孩子,深知世间的诸多规律和困苦,却始终像个孩子一样任性。她有俏皮的短发,穿着短裙走在渡边身边,会往下拉一拉裙摆。有时候想象她说话的声音,应该是清脆甜美的。这样的女孩子始终是叫人喜欢的。 在书中的诸多出场的人物中。唯有绿子的人生是坚忍和完整的。其他人,不论是冷漠的永泽,高贵天真的初美,挣扎破碎的直子,还是落魄飘离的铃子,甚至是那个被当作笑料来讲述的敢死队,都只会让我想起来被撕裂的布匹。他们的生命是残缺的。

 我不知道要通过怎么样的语言将那些感觉述说出来。就如文章最开初,渡边最开始回想起直子时,所讲到的那口井。那口井就在草地不知道何处,我们小心翼翼地行走,但总免不了有一个不小心,掉落其中,从此暗无天日,独自挣扎。 然而绿子有她一份没心没肺,一份假装盲目的天真。这个女孩子,是真正经历过生活琐碎的艰难的,从小得不到许多的疼爱,学校生活也并不如意,末了还要面对双亲逐个病逝。然而即便如此,她的内心却有着不可多得的笃定,对生本身有一股不顾一切的热切感情。想法单纯到只想要一个疼爱自己的男人,两个人在下雨天躲在被窝里面天南地北地聊天。

 不记得是在哪一处的段落里,渡边说,只有见到绿子,才终于觉得自己回到了现实世界里面。绿子是他和外界世界的一处关联。否则他大概也只能像直子那般,在没有光亮的井底拼命抗衡,最终却只能选择死亡。 而我是直到后来成长了一点,才渐渐学会欣赏像直子这样的女孩。干净温婉,黑色直发垂散直下,有美好温润的身体和脸庞,看起来是弱不禁风的模样,叫人怜惜。她说话的声音应该是更加轻的,没有绿子那般有重量,但自有她的平缓坚定。

 她倾注在自己的世界里,年少时候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便自杀的恋人和亲生姐姐。她掉落在自己生命深处的那口井里面,浑身破损,即便用尽许多力气,拼凑在一起,却终究是费力和徒劳。

 很多叙述都是寻常的,轻描淡写,从不过分执着于情绪,却像细细的针,没有声音地刺入内心的。这或许是村上最为打动我的地方。

 从文字的最开始,他在飞机上,看见周遭陌生的人群,突然回想起来年少时候的恋人,那种感受,或许是需要一定的年岁来理解的。他说他渐渐难以想起直子的脸庞的时候,言语之间并没有太多着墨,却叫人内心跟随着他斗转星移。自己的身躯已经老去,记忆也早已经在时光和日后生活的琐碎时间里面被磨损和拼接,而故人也不再。即便当初再过深切的`爱恋,也终究是枉然。

 还有在阿美寮里面,同铃子在仓库里面吃葡萄,听她说起往事。其间有一些细节,也是真实的。而我曾经在某一段时间里,时常翻出小说的第八章来读。原因已经不是十分记得。但是会知道,这一章的开初,渡边的手被玻璃划破。 一些微小的地方,看起来似乎没有逻辑可循,然而读起来,却是叫人觉得自然而然,事情本就应该是这般发生。 可能自己还太年轻,还不能完全明白和理解作者的一些东西,但是还是无法掩饰我对这本书的喜爱。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西游记》这本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了唐僧与他的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一起去西天拜佛求经的故事。在途中,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他们四人的性格不一,但都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 孙悟空身怀绝技、武功盖世。

 自称“为妖魔而生”,敢与天齐平的“齐天大圣”是主人公之一。他助人为乐,善解人意,是师傅的得力助手。时时刻刻不忘师傅当年让他重获新生的事,对师傅忠心耿耿。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孙悟空”。比如在车上让座的人和为别人着想的“郭明义团队”。他们都可以说是当代的孙悟空。 唐僧心慈面软,一心向佛,一天老是“悟空,悟空”地叫着。

 用一个金箍让悟空改掉了一切坏习惯,是西游记中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 猪八戒原是天上的天蓬元帅,统领八万水军,水性更是没得说。受悟空大闹天宫的牵连被贬凡间,结果错投了猪胎。经常说:“唉,散伙吧,各走各的路。”虽然有些怨言,但还是任劳任怨地为师傅保驾护航。 沙和尚原本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和八戒一样受悟空牵连被贬凡间。他的口头禅是:“大师兄,师傅或二师兄被妖怪捉走了!”他一心向佛,十分听师傅的话,真是“唯师父之唯听”。 真可谓“书中自有黄金屋”呀!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师徒四人的聪明、机智、勇敢。我也十分佩服吴承恩的想象力,我十分喜欢这本书。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周末,我静静地坐在书桌旁认认真真地拜读林清玄的《鞋匠的儿子》一书。

 这本书写了美国的一位总统林肯。林肯第一次上台被嘲笑,但他没有退缩,而是用自豪的语气,承认自己是鞋匠的儿子,并赞美自己的父亲是一位技术高超的鞋匠。林肯用自己对父亲的尊重和赞美,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这位自信、真诚的林肯总统,让我十分敬佩。他没有因为自己的爸爸是鞋匠而看不起他,或是因此低估自己,而是为爸爸是个鞋匠感到骄傲、自豪。林肯以一颗诚实、宽容的心,扭转了尴尬的局面。同时,他的才华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一位小女孩,早上起床,一看家里没人就主动帮奶奶拖地,奶奶回来后张口就问她:“怎么不烧饭啊”小女孩赶紧放下手中的活,放好米,烧了20分钟,当盛完饭端给奶奶时,奶奶准备踩在刚刚拖过的地上。小女孩说:“奶奶,我刚拖好地,你踩上去会有脚印的。”奶奶气愤地到处宣传,说小女孩和她顶嘴。当所有人指责她时,她却淡淡一笑,说:“我不伤心,我还要感谢她。”

 这个小女孩和林肯一样感激那些伤害过她的人。这些故事说明他们很宽容、大度并且自信。看来人的自信心,是在一次次考验中磨练出来的。如果你选择放弃,将失去选择的机会,因为机会只有一次。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一、“语文的特殊性在于学的是习惯。”

 张中行认为,语文可讲的理不多,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也就是说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教导为辅,就是要让学生自己走,教师在前后左右关照即可。

 书中所说的“习惯”,本义是指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而结合实际教学来看,强调“习惯”就是启示教师必须通过用心培养学生的一些学习习惯,来帮助学生主动地去体验与实践,在亲身感受与操作中掌握语言的规律。张中行认为有的老师虽然很有责任心与积极性,但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从,无论课上课下,学生都是随着教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团团转。这种做法学生很累,却收获不多。而一个懂得教学规律的老师,就会懂得在教学中扮演一个导游的角色,为学生引路,就会懂得适当地因材施教,就会懂得既要严格要求,也要呵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联系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张中行在几十年前所发现的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必须明白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就是枯燥的解释生词,研究语法结构、篇章结构、写法特点等等,而应该着力于让学生先动起来。这种“动”不是盲动,而是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逐渐养成的一种习惯。

 比如,要通过精心安排早读课的内容,从督促学生大声读书开始,养成学生认真朗读的习惯;要通过广泛的介绍与恰当的引导,养成学生阅读课外书的习惯;要通过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写精彩语段,在课后写随笔杂感,来养成学生勤于练笔的习惯;要通过设置课堂5分钟演讲,引导学生阅读报刊上时事评论的方法,来养成学生关心时事,敢于表达的习惯。当学生习惯了遇事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他们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在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不是处处指手画脚,而是和学生一起设置一套规范,并成为坚定的执行者与维护者。

 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样依靠学生自己去读去写的方法,可能会产生很多错误的理解。张中行对这个问题有个实在又深刻的见解,他认为,如果“多”和“确”不能两全,那就宁可抓紧“多”,把“确”放松一些。的确,只有先有了“多”,才能有丰富厚实的基础,才能让学生保有自由和兴趣。有了坚实的大地,就有了生长一切的可能,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二、“语文教学中单是明白了用处不大,重要的是有了情意,不费思索就能够恰当地表达出来。”

 张中行所说的“明白了”其实应包含至少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学生对于字词句等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第二个层次应指对于文章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态度有一种准确的理解。这种目标在我们目前的教学实践中仍是特别重视的内容。但是教学中往往只停留在这个层次,很难真正触动学生,很难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情意”。

 张中行在这个问题上,建议语文老师可以从课内和课外这两个方面入手,去激发学生的情意。课内方面,张中行有几个核心观点:1、凡是靠学生自力能够明白、能够做的,教师应少插手。2、教师要通过亲身示范来引路,让学生学着自己迈步。3、要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对教师所讲的持怀疑态度。课外方面,张中行认为要着重培养学生读写的兴趣,要兼顾因材施教的原则,要同学生多接触多交谈,为学生多创造读写的机会。而在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中,张中行特别看重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有兴趣自己去课外看大量的书。

 的确,“情意”不是通过教师的单纯讲授就能获得的,“恰当的表达”的能力更应当依靠学生课内课外的大量实践来培养。在这个问题上,如何能通过教师的努力,将课内的传授与课外的指引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可以试着做一做。

 首先,应特别注重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不是随便读,不是无效地“囫囵吞枣”,还要讲究阅读的方法。对学生而言,“坐而论道”不是好的方法,一定要带领学生实践,给他们举例子,做示范。 比如我们可以以艰深的名著的某些章节为例,在大家读完后,有意识地提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阅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让他们学会把握文学作品阅读的方法。比如读诗歌在于品味精粹韵语的深层意蕴,读小说在于感悟人物形象的审美内涵。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是课外阅读,所以不能搞得太细,不能当做课内文章来仔细推敲,不能倒了学生的胃口。在实际指导中应把握一个“粗中有细”的原则。 其次,应注重教学中的内外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单纯依靠死抠课本的方式,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一种奢望。但任学生随兴趣读书,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不是一种高效的做法。如果将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堂激趣,课外引导,开展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课外阅读活动,定向指导,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个问题上应注意两点:一是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内容的沟通,将课内的内容当作是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作是面,由点到面的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二是注意课外阅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只有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能打动学生的文章,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我们不是要“拔”学生,去理解超出他们生活的抽象的感情,而是要让他们理解生活,真正学会感受生活,这样才能表达生活的真实。 再次,应注重读写结合,巩固课外阅读的效果。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属于学生自己的情感,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写作起着正面作用。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自己喜欢的名言,格言等摘抄下来,把自己在阅读中深切的感悟写成读书心得体会。

 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让学生的从课本走到像

 星空一样广阔的生活中去,就能调动起其自身的情感,并且让其学会用最恰当的方法表达“情意”。

 通读《作文杂谈》这本书以后,发觉书中既介绍了很多非常细致实用的小方法,也阐释了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理想与追求。细者实者如“习惯”,高者虚者如“情意”,只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实践,都能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丰硕果实。在实践中,语文教师就是应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既懂得如何把知识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也懂得如何引领学生从琐碎的现实走向理想的天空。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 一般地讲,教师忽视朗读训练与指导,学生对朗读表现出随意性,很难练就好朗读的基本功,会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一篇文章,不论是事情的记叙、人物和情境的描写,还是事物的介绍说明,观点的阐述和议论,都直接或间接,直露或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对学生起思想导航和激励作用,产生美感和丰富的想象,使学生不断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这些在多数情况下是学生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如忽视朗读就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不重视朗读,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读,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心理状态下去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去感受课文的艺术感染力。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 意识渗透和恰当点拨,同样会影响学生思想的升华。

一、朗读训练的功能

(一)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 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 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 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

(二)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 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 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 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 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 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如前所述,学生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 “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 文字印象深刻。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 ,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 “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 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 ,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四)朗读可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受 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熏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二、朗读训练的三个阶段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牐犛形唤淌υ诮獭缎∩阌笆Α芬晃氖保教师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这么希望拍到照片,后来为什么没有来呢?”“高尔基为什么不让杂志社的记者进来,却嘱咐秘书一定要放小男孩进来呢?”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因此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是吗?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牐犜亩两鐾A粼谘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道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白栽,但当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美。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想象,想象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还有那些动物?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小动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三)、诵读中表达,在于“情”

牐牎拔恼露林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77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