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春节的感想(通用10篇)

对春节的感想(通用10篇),第1张

#心得体会# 导语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隆重、最有民族特色、最有恒久魅力的节日。千百年来,围绕春节形成的厚重春节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国人的心中。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对春节的感想(通用10篇),欢迎各位前来阅读。

1对春节的感想

不过,“此心安处是吾乡”,春节期间,“原年人”花式过年,也过出了“新年俗”“新年味儿”。如以往走家串户的线下拜年被网络“云拜年”等方式取代。可以说,特殊的20xx年新春,我们共同见证了一场年俗的大变迁。

 其实,年俗一直就是流变不居的。从农耕时代到工业社会,再到如今的网络时代,年俗的变迁一直在进行,并且随着社会变化的加快而加速演变。曾几何时,网购年货、线上抢红包等还被称为“新年俗”,但如今这些早已经成为常态。而今年春节期间,云团聚、短视频拜年又成为新年俗。如某短视频平台数据显示,小年到初四,平台拜年视频为13亿个,同比增长11倍;此外,媒体报道称,由于就地过年的流行,不少年货快递从“老家”反向流向城市。

 春节,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特别的分量,它的一个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团圆、团聚。但是,团圆的方式本身也在发生变化。比如,曾经它意味着年轻人从工作地回到老家与父母团圆,后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父母“进城”和子女团圆。而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下,今年春节期间,不少人是在“云端”和家人团聚。抢红包、在线喝团圆酒、短视频隔空拜年等等都让团聚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今年春节1亿人原地过年成“原年人”,这首先当然是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但其也未尝不是深嵌于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之中。如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数量自2014年达到峰值253亿人后,已经连续5年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本来就因为城镇化、产业结构的升级等原因告别了“家”与工作地分离的状况而选择“就地过年”;此外,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互联网服务的升级,也让团聚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未必每个人都需要在春节这样一个时刻“回家”,或者说依赖于线下的团聚。

 事实上,年俗本身就是应时而变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方式变迁的一个缩影。比如,今年春节的相关祝福视频中,排第一位的主题就是健康,而不少地方也提倡团圆饭用公筷,这与我们正在经历的疫情无疑有直接关系。而直播年夜饭、短视频拜年等成为一项新年俗,也与我们业已习惯的互联网生活,形成了一种呼应。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无论是短视频拜年,还是抢红包,都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春节期间的一种特别呈现,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过年”“年味”“团聚”等的表现形式和内涵都在被重新定义。从通宵达旦地排队购买火车票到高铁、自驾的流行,从打电话到直接语音,从发短信到录制短视频,从网购年货到家乡邮寄“年货”,我们都在不断创造新年俗,也在适应新的年味。正是在这种传承与创新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春节历久弥新,一代代人也以此积蓄前行的力量,来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

2对春节的感想

春节,是家庭团聚的节日。没有哪个节日,能比春节更能激起人们回家的念头。对家乡和亲人的渴慕与思念,潜藏着朴素而深刻的感恩之情。春节,早早地就把家乡的声音传进了心底。只要有可能,回家过年是人们无需犹豫的事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这就有了亿万人流动的春运,有了气势磅礴、浩浩荡荡的回乡大军。每当过年,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便分外忙碌。数不清的人流朝着不同的方向赶,目的地只有一个——故乡。回家,最朴实最简单的一个字眼,因春节的到来,而显得尤其庄重而温暖,透出只有中国百姓才理解的温柔和热烈。

 丰富多彩的年俗,把属于中国人的亲情表达得无比热烈。亿万人参与的春运背后,承载着游子们回家心切的浓浓亲情。古老的年俗,有的保持至今,活色生香。有的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正在逐渐淡化。洒扫庭院,贴春联、闹花灯、看春晚、到祖庙祈福……这些琐细而温馨的仪式,体现的是亲情的温暖。大小不一的红包,也只是对亲情的点缀。

 总体而言,如今人们过年的方式丰富了许多。可以选择在家里团聚,陪伴父母和老人,也可以选择全家外出旅游,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春节基色,终归还是没有变。亲情也在欢聚的气氛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习俗在变、人事在变,而承续千载的文化血脉没有变,中华民族对家国梦想的祈愿也没有变。

 亲情是这个春节最为动人的风景。让我们为涌动的亲情点赞,为中华民族振奋的家国情怀而高兴。春节承载着千百年积淀的厚重情结和家国之梦,已成为共同的民族情感,弥足珍贵,值得万分珍惜。

3对春节的感想

众所周知,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怎么进步,都不能忘记蕴含其中的文化禀赋。写福字、贴春联、挂灯笼、猜谜语、舞龙舞狮等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现代社会里,除了要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传统的春节文化元素外,更应在继承中创新,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增添更多的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区域特点的内容,以更好的创意让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认知、认同、尊重、敬畏,这对于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通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几年各类文化活动也是蓬勃开展。尤其在一些重大节日期间,政府部门更是从文化惠民的角度出发,组织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这些好做法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来,并不断打造升级版。一方面要坚持政府主导,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尽享“文化大餐”;另一方面要注重市场主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企业资源,搭建露天草根舞台,让群众在自编自演中自娱自乐,在浓郁的文化熏陶中放松心情、愉悦身心。

4对春节的感想

时间滴答滴答,见证四季变换,催人珍惜美好年华。

 在中国人心目中,过年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蕴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出发,以春节为标志的新春佳节,可谓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节日。这不仅仅意味着丰收的喜悦、团聚的温馨,也承载着朴素的心愿、平凡的希冀。欢喜中国年,人们等待的是“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的除旧布新,宣示的是“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的昂扬自信,激荡的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精神气象。

 有人说,“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春节之所以是立体的、可感的,绝非只是因为节日的时间延展得相对较长,从根本上讲,还在于新春的文化意蕴富含魅力、润泽人心。

 文化的价值,既在于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坚守,也在于与时俱进的传扬;文化的魅力,既表现在绚丽多姿的形式,更体现为感染心灵的内核。就过年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欢度新春的方式变得愈加文明、愈加现代,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节日的渴盼和对亲情的珍视。譬如,高铁成网、运营里程达35万公里,春运的道路更加宽广、回家的旅程少了艰辛,不会减损见面的激动、团圆的可贵;一些地方对燃放烟花逐步由限到禁,城市安静下来、空气清新起来,反倒有助于来一场阔别已久的促膝长谈。如今,网购年货越来越普遍,酒店年夜饭“一席难求”,带上一家人“说走就走”出国游成为新时尚……中国人的春节文化,一直都在继承传统中不断迸发现代表达。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年味多元纷呈、五彩缤纷;对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来说,年味拥有个性化的印记。体悟过年的味道,品味春节文化,既有宏大叙事的共同记忆,更是具体而微的独特体验。独龙族的年节“卡雀哇”,村民们祭祀山神、抛碗卜卦、共吃年饭、唱歌跳舞——年味,是脱贫致富的幸福滋味。春运反向客流逐年增长,“反向春运”首次被写入春运工作指导意见,一句“亲人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感动无数人——年味,是千里相会的团圆喜悦。放下一年的辛劳和疲惫,围炉夜话,亲情温馨,祈愿新的一年生活精彩、人生出彩——年味,是满载祝福的期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年味一年胜似一年,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此心安处是吾乡”。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只要能团圆,一切奔波劳碌都不是负担。不停留于对往昔的回味,悉心感受春节的文化魅力,我们坚定的是文化自信,收获的则是更加暖心的中国年。

5对春节的感想

今年春节,人们更加重视家人团聚,而且团聚形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反向春运;剪纸过去在很多地方消失了,现在回来了;大红的春联受到追捧。这都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喜庆、其乐融融的氛围在过年的时候很浓厚,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保存在乡村,保存在家庭里,家庭的团聚,一家人其乐融融,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无论在什么地方过年,家人团聚都是我们追求的永恒主题。所以过春节的时候我们特别注重家人的团聚,团聚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本质是不能变的。

6对春节的感想

“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道出了春节文化的内核。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无论习俗怎么变化,我们对团圆的向往都不会变;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我们对国泰民安的盼望都不会减。每个家庭的团圆,构成了国家的团结;每个家庭的幸福,构成了国家的力量。

7对春节的感想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从起源上看,春节显然是农耕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不过如何突破历史的局限性,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推陈出新,进一步优化春节的文化基因,力争做到既能沿袭传统风格,同时又具有现代气息,这是我们不能不面对的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些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春节不只仅限于亲友相聚吃吃喝喝。如今,利用春节假期外出旅游增长见识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家庭甚至还漂洋过海远到国外去吃年夜饭,这样的变化的确使传统的春节焕发出新意。但是这些仅仅只是过节方式上的改变,要想使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有活力和生机,就必须在内涵挖掘上做文章。

 在这个羊年春节长假中,我们感受到了潮乡海宁“文化春节”的无穷魅力。无论是传统文化的展演,还是全民阅读风尚的兴起,都使得春节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在保持古朴韵味的同时,透出了浓浓的文化味,而这正是传统节日可以强筋健骨的基础。因此,为了让春节这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能够与时俱进,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们有必要多举并措,让文化为春节增添新内涵,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将春节打造成全中国人的文化大餐。

8对春节的感想

春节的形成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化高度发达的有力佐证,意味着从春节的诞生之日起,人类就懂得了“顺应自然”这个朴素哲学,结束了之前无序的生产历史。依据《尔雅·释天》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显然,早在唐虞时代,大概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已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历法。汉武帝太初元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但正月为岁首的时间规定再也没有改变,年节就此固定了下来,而这就是春节的源头,也是后人们在进行所有人事活动时的重要参照标准。

 春节是辞旧迎新、放飞梦想的节日。正如小的时候,入冬就盼上过年,期待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期盼妈妈亲手包的那碗热腾腾的肉馅饺子。后来慢慢长大,在外工作、生活,但最期待的仍是和父母相聚。可以说,每当我们站在春节这个时间点上,就等于站在了一个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期望着未来的天空会更加蔚蓝,未来的城市会更加包容,未来的乡村会更加美丽,未来的人生会更加出彩,未来的家庭会更加和睦……在“梦想中国”的铿锵脚步中,每一个春节都跳跃着时代的脉搏;无数个个体的梦想,凝聚成为了一个宏阔旷远的中国梦。

9对春节的感想

过春节,最绕不过的话题是“拜年”。在古代,拜年是要双腿下跪,头碰地的,非常严肃,据说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不过,时代变迁,传承创新,移风易俗,这种传统甚至是封建的跪拜方式,已经简便化了,有的是作揖,有的是鞠躬,都不会忘记说一声“过年好”。拜年的方式变了,但是,满满的仪式感依然在,因此,如今仍可让春节因为拜年,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情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一个重要节日载体。

 “拜年”之“拜”沉甸甸,是对丰收沉甸甸的崇尚。年,从甲骨文的写法可以看出,年的本义,是农人将收成的谷物驼运回家。拜年,实际上是对丰收沉甸甸的崇尚。这种崇尚,崇尚的是收获,崇尚的是一年的辛勤劳作,这里面暗含着人们对劳动成果的珍惜,非常严肃,非常庄重。为什么说沉甸甸呢?因为,这收获的成果里有我们昨日辛勤的汗水,有我们明日幸福的保障,当然要好好崇尚,好好保护,不能有半点浪费。丰收来之不易,用之应该十分谨慎。这种对硕果尊重的仪式感,值得我们好品味。

 “拜年”之“拜”沉甸甸,是对时间沉甸甸的崇拜。年又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单位,人们拜年,其实,崇拜的也是时间。崇拜新的一年拉开了序幕,崇拜时间又在崭新开始。正因如此,在农村,农民都有起早拜年的习惯,谁起得早,谁最能显示对时间的尊重。的确,时间是值得尊重的。因为我们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渐长大;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进步;我们在时光的沐浴中,走向新生。时间,对一个人,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都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崇拜时间、珍惜时间。在新年第一天开始,就用“拜年”来提醒自己尊重时间,这实在是的警钟,这种对时间崇拜的仪式感,值得我们好好感悟。

 “拜年”之“拜”沉甸甸,是对长辈沉甸甸的崇敬。拜年,一般是给长辈拜年的,长者为尊,年龄大,是我们的长辈;辈分大,更是我们的长辈。当然,随着人们交流的宽泛,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不过,对拜年的对象总是有满满的崇敬情怀。在这种崇敬情怀中,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尊敬长辈的精神,在这种崇敬的情怀中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一个拜年,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真情粘合剂,把真情、友情、亲情凝聚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情怀的强大力量,这种对长辈崇敬的仪式感,值得我们好好传承。

10对春节的感想

转眼间,春节悄然而至;极目之处,浓郁的年味扑面而来。

 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她浓缩着每个人内心最炽热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在这万家团圆、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我们尤应三“思”。

 春节团圆倍思“亲”。亲情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更是春节最鲜亮的元素。“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游子们风雨兼程纷纷从天南地北踏上归途,是缘于亲情在召唤;那些因职业、岗位需要或其他原因不能回家团聚的人们,同样有亲情在牵挂。孝奉父母,陪陪孩子,拉拉家常,抑或在遥远的他乡,给亲人送上问候和慰藉,这一刻我们被亲情包围着。不要辜负这份美好的亲情,用行动践行孝亲美德,为家庭和睦、家风和美做出应有担当。

 春节团圆当思“恩”。春节贺岁,不止于喜庆、祈福,感恩是自古以来一直崇尚的主题。陶醉于幸福家庭、美丽家园,我们感恩长辈的教养、家人的付出;沉浸于团圆的喜悦之中,我们感恩那些坚守在工作岗位,为我们顺利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的奉献者;年货越来越丰盛、家境越来越殷实、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我们感恩党和政府的民生政策。

 春节,是圆梦征途中的亲情驿站;团圆,是奋发拼搏后的精神小憩。新年要有新目标,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让我们一起为梦想加油,怀着感恩的心,带着亲人的牵挂,沐着温馨的春风,给新的一年定下一个“小目标”,期待下一次春节团圆,分享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北京的春节》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

《北京的春节》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此文是一篇风俗志,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并通过对比,显示了新时代移风易俗的巨大力量,最后作者肯定了新风尚,歌颂了新社会。

春节习俗有:

1、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2、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3、斋日: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斋菜拜祭太岁神,早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4、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5、送穷鬼: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汉代东方朔《岁占》收录的古俗认为,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部分政协委员在一份提案中建议,增设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该提案指出,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员,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这些传统节日,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经发挥并继续发挥着有目共睹的作用;法定这些节日为假日,就是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还有委员进一步指出,当前中国国力蒸蒸日上,但精神文明建设仍需加强。一些人崇尚西方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而忽略中国传统美德,此令众多有识之士忧心如焚。

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较有影响的节日约160多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造就了色彩纷呈的节日文化。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概念却在现代人中逐渐淡漠,甚至延续千年的春节,人们也仿佛日渐难寻那种曾经的感觉,更何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文化气氛浓厚的传统节日了。可来自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却大行其事。据此现象,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

记者:您对部分政协委员关于将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假日的提案,有何看法?

冯骥才:其实,春节、端午、中秋是中华民族三大主要的传统性文化节日;但现在我们只过春节。我认为,对于任何民族来讲,其传统节日均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与假日不同,假日是公民享受福利的日子,是法定的公民休息的权利,无特定文化内涵,如周六、周日。节日却不同,节日几乎无不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它有特殊的内容,仪式,活动方式,物品和民俗方式。而且节日有放假和不放假之分。如,春节、国庆节是放假的;清明、端午、三八妇女节等,均不放假。

任何国家的节日大体分为宗教性、政治性和文化性三大类型。

中国因非宗教国家,虽有宗教性的节日,但不是主要节日。我们有政治性的节日,如国庆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等;更有文化性的节日,即传统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在今年部分全国政协委员提案中涉及的4个节日,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的清明节,是以祭祖和扫墓为主顺带踏青春游,既是对先人的怀念,也是对春天的美好体验。中华民族之所以5000年传承生生不息,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祖先的崇拜,这种崇拜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美好的孝道情感。端午节是因纪念屈原沿袭下来的,这个节日体现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中秋节寄托的是百姓对生活圆满、家族共存的美好愿望。重阳节表达的则是对老人的尊敬和爱戴。

这些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非常重要,重要之处在于可凝聚人与人的感情。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节日传承了很多文化、历史和传说,充分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博大哲学思想。如端午、清明均值万物复苏时期,人们可户外踏青,感受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重阳节逢秋高气爽时节,人们登高远望,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中秋时节,花好月圆,观花赏月……,均是人与自然的亲合,其中内涵很深的中国文化传统。因此,我非常赞成这个提案。

记者:据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某些节日在文化内涵上有何不同?

冯骥才:西方国家的节日文化与我国的节日文化基本无大区别。西方的宗教节日比我们多,民俗节日大都也是人与自然相融相亲的。但流行西方的母亲节、情人节,在中国的过去是没有的,尽管中国的“重阳节”是关心老人的节日。在中国,人本的节日不多;倒是在我们一些少数民族中,有类似情人节的爱情节日。

记者:那么,您如何看待现代中国人热衷西方节日的现象呢?

冯骥才:那种特定时期出现的西方节日,实际就是舶来的节日。各国都有舶来的节日,如中国的端午节就传到了越南、日本、朝鲜;而各国各民族的节日,有时是互相传播、彼此影响的。美国人的万圣节又叫鬼节,从前欧洲人不过这个节日,可现在也开始过鬼节了。这是因为美国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我曾见过美国人过鬼节;在法国,我也赶上一次过鬼节。在中国,比较流行的舶来节日有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这一现象主要是因我们自己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日渐淡漠,也就是说,被我们自己抽空了,连非常重要的国庆节,都没有什么内容了,老百姓也就是在家看看电视罢了。如此,老百姓只好去过那些“洋节”了,如基督教的圣诞节,年轻人喜欢,但并不知道它的内涵,只不过给自己找一个娱乐的契机罢了。我认为对圣诞节大可不必视为洪水猛兽。年轻人借机玩一玩而已。它不会成为中国人的节日,因为它没有文化的基础。我认为那些可增进人间亲情的“母亲节”、“情人节”,不妨加以引进。

记者:对于近年节日假日化的现象,您如何看?

冯骥才:的确,我们现在的节日已日益假日化了,很多节日已无任何文化内容,变成了纯粹的放假。

过去我们有很多过节的方式和形式,而现在很多节日都变成了饮食节。像每年的春节,人们仿佛越来越不会过了。报上讨论、专家出策,最后依了商家叫做“黄金周”,甚至国庆节也变成了黄金周。实际上许多国家均将国庆节作为增加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日子,包括美国。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却成为商家的炒作操作了,这是我们的过失。因为,节日与一个国家的文明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关系,节日文化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如果年轻的一代对其不知道,不了解,没有记忆,没有感情,预示的是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的消失,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这是令人非常遗憾的。

记者:传统过年时,人们总要鸣放鞭炮,以示节庆。自政府禁放以来,每到过年,总有媒体就此讨论,您如何认为?

冯骥才:我认为,过年鸣放鞭炮是百姓对文化的呼声。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过年为什么一定要鸣放鞭炮?就是为了寻找年的感觉,表达对年的情感,对年的宣泄。这是文化的回归,如果没有了它,人们的情感便将无处安放。因此,我们应以人为本,要关怀人的内心,否则人们便会产生文化失落感。如果没有很好地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将来的全球化时代,将是我们文化消弱与淡化的时代。

记者:那么,如何弘扬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

冯骥才:应该重新建设我们的节日文化。从前国庆节时,有关单位会组织很多活动,现在却没有了,应恢复这一传统;春节可用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进一步地丰富和充实;另外,对于人们有了重视传统节日的愿望时,有关部门应予以扶持。如恢复清明节的扫墓、踏青等活动,以及其他具有浓郁民族文化内涵的各种传统节日。

在日本,我赶上一次樱花节。当时,天下小雨,观赏者手里都举着一把透明的雨伞,充分体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在一个开满樱花的公园里,我看到很多人身着民族盛装,亦歌亦酒,不亦乐乎,他们通过节日,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风俗加以有效地传承。而我们的节日文化,却在革命的时代中断,失去了历史的记忆,我们民族的记忆和遗产丢失得太多,我们有责任把中断的历史连接起来,把美好的民俗节日恢复起来。这并非举办数次活动便可解决,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民俗非常重要的是其约定俗成的特点,如外出者大年三十晚上必须回家,即使不能回家也要来个电话,这是一种心理定式。有了这种节日情感,到了这一天,人们自然而然便会这样去做,这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小学的乡土教育、节日文化的教育。总之,有关单位应想方设法,媒体也应配合宣传,努力营造一种气氛。

http://wwwzwwhjlcom/news/1asparticleid=568

寻找传统文化的风向标

http://wwwqianlongcom/ 2006-02-27 23:25:08

传统节日承载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民族情感,“节味”的变化也让人对传统文化的流失不无忧虑。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中,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

●传承传统文化,

最值得反思的是如何让一代一代的人自觉接受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不任由文化传统断裂

●传统文化归根结底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要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引导人们体味传统节日中积淀的文化内涵,找回传统美德,光靠简单说教于事无补

又是一年中秋时。媒体关于月饼的报道铺天盖地,商店里购买月饼的人群熙熙攘攘。有人不禁感叹:中秋节已成了月饼节,仅剩下一个“吃”文化。与此同时,互联网上近日掀起了投票支持中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高潮,签名赞成申遗的网民人数已超过70万。

传统节日承载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民族情感,也衍生出对传统文化流失的忧虑。最近有舆论认为,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的巨大挑战,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惟西方马首是瞻,惟西人所言极是,惟西例为理政之所循”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

“节味”已被“商品大潮”淹没?

传统节日应体现民族文化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有关部门近日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意见》要求,要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特别要组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然而,当我们重拾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节味”已被“商品大潮”淹没。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麦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

在机关工作的王范芳告诉记者,中秋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成一个“托”,大家借此机会送礼的送礼,吃饭的吃饭,中秋之夜很难看到祭月拜月、耍满天星、演皮影戏这些传统节目,甚至全家一起赏月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在出版社工作的胡鹏先生则对家乡清明节的祭奠仪式不以为然,令人眼花缭乱的祭品漫天飞舞,从传统的纸钱、香烛演变到“豪宅”、“**”、“大奔”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有人用“金元宝”铺成一条长地毯通往祖先的坟墓。这样的祭奠有多少追忆之情?

尽管现实不尽如人意,但人们内心深处对传统节日还是有难舍的情怀。网友李伟在中秋申遗留言板写道:“推动中秋节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对中华文化的延续和肯定,功德无量。”还有网友说:“中秋承载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成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中国的传统节日蕴涵着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共通点,比如重阳敬老、中秋团聚、清明祭祖,这些情感不可以轻易被抛弃,更不能随便被异化。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孙科志曾就读于韩国高丽大学,在他眼中,许多越来越被漠视的传统习俗,往往被韩国人视为珍宝。韩国中秋节要放假3天,举国欢庆,由于韩国有14人口在汉城,一到中秋节很多人要从汉城返回自己的家乡过节,全国因而出现“民族大移动”。此外,每个家族在中秋节都会举行祭祖仪式,感谢祖先带来丰收。同时,文化协会还会在汉城奖忠体育场举行一年一度的摔跤节,评选出“天下壮士”。韩国一年四季都有传统节日,热闹场面和人们的热情远远高于西方节日。“他们把对本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都放进这些传统节日里,通过过节,延续和发扬自己的文化。”孙科志这样解释韩国人对传统节日的热衷。

胡同、弄堂都变成“欧洲花园”

我们还需要传统文化吗?

如今,年轻人对圣诞节、情人节趋之若鹜、对本国传统节日却日趋淡漠;一条条胡同、弄堂变成一个个“欧洲花园”、“美国小镇”;学生们对古典诗词缺乏兴趣,英文书却常捧在手心;乡村理发店也开始叫“蒙娜丽莎发廊”……

我们还需要传统文化吗?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遐龄认为,人们对西方文化的吹捧主要是“追新”,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与腐朽的代表,阻碍社会发展,但简单地把传统文化归之为“封建、迷信、落后”,是十分片面的。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传统与现代有着血肉联系,如果现代人能主动地改造和吸收传统文化,使其实现自我更新,传统就不是包袱,而是财富。

“传统文化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养料,我们要承接而不是回归传统文化,牢牢立足于现代化建设,阐发出全新的精神。”谢遐龄教授说。他认为,面对传统并不等于只看过去,而是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能够提升民族精神的内容,诸如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民族特征、有号召力的人物等。

之所以现在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谢教授认为主要是传统文化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错位,令年轻人产生逆反心理。“《大话西游》被奉为经典,开始我很不解,后来看**里的唐僧那么啰嗦,让妖精烦得自杀身亡,就明白了,现在的青年讨厌说教,讨厌一味地灌输。”

传承传统文化,最值得反思的是如何让一代一代的人自觉地接受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不任由文化传统断裂。如今,很多父母愿意花钱让孩子学英语,学音乐,却很少有人主动地让孩子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归根结底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要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引导人们体味传统节日中积淀的文化内涵,找回传统美德,光靠简单说教于事无补。”谢教授说。

保护传统文化需要理性认识

扬弃才有生命力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必须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吸收全人类文化的精华,离开这个基本点,就难以推动中国社会健康前进。例如,市场经济、法治、科技等,中国就须向他国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只有不断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才有生命力。”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为,“保护传统文化”某种程度上被曲解了,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既没有完成文化的更新,又固守着许多落后的传统思维方式”。

顾教授举了个例子,现在有不少地方搞祭奠孔子的活动,举办“四书五经”诵经班等,“这其实是打着保护传统文化的旗号,搞没有文化底蕴的'文化活动'。”他认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扬弃---批判地继承。如果没有扬弃,就忙于“文化复兴”,对传承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都没有好处。

谢遐龄教授也认为随便提“保护传统文化”的口号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分夸大西方文化的冲击,从而盲目排外。一方面,近几十年来全世界有“趋同”的潮流,所有的国家,不论意识形态,也不论文化传统,青年人都喜欢跳迪斯科,都喜欢飙车,唱流行歌曲……近年又流行挑染头发、穿磨烂了的牛仔裤,这其实是“技术文化”或“科技意识形态”的冲击,不是“西方文化”。同时,“技术文化”也早已存在于我国的文化之中,从根本上说,这不是“外来的”,而是“自己的”。

另一方面,在政治文化、法律文化、道德观念等方面,中国有着稳定不变的内涵,人们在不知不觉地奉行着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所谓的“西方文化”只是表层的、不完全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曲解了。试想一下,我们连身处其中的中国文化都不那么容易渗透,怎能轻言西方文化?对于保护传统文化,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理性认识。

春节的来历: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

“年”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时间总称。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春节习俗:在年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与愿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来年清吉。

《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除旧迎新:春节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民间习俗认为在这一天要把家里的旧物件清理干净,祭祀祖先神灵、做年终账目,以除去旧年的晦气和瑕疵,准备迎接新春的到来。

团聚共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团圆节日,人们需要尽可能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享受团圆欢乐的时刻,祈求家庭幸福和健康长寿。

祭祀祖先:春节期间还会进行祭祀祖先的活动,供奉祖先的神位,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和回忆,并祈求祖灵保佑自身平安、吉祥如意。

守岁迎神:除夕守岁是春节传统之一,家人等待新年的到来。此时家家户户都将点燃烟火,辞旧迎新。同时也有祭祀门神、贴春联、挂红灯笼等活动。初一至十五日,都有各种的庆祝活动和民间传统。

总之,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团结、幸福、向往。在此期间,人们彼此互相致以祝福和问候,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传承发展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对于现代人来说,传统的春节民俗文化已经不那么熟悉了。很多人担心现代人的春节活动趋向简单、实际,会造成传统的民俗文化的流失。

寻找失落的年味

所谓年味淡了,实际上是相对而言的。如今,每到过年时分,人们会在内心不由自主地把眼前过年的情景

进行“时空切换”,于是旧时“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的那种强烈希冀,那种“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的倒计时氛围不在了。随着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因全身心操办年节而提起来的心劲没有了,浓浓的年味,自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物质基础”。

旧时所谓的年味,主要体现在到处洋溢着一种拜亲谒友的浓浓氛围,可如今,挂个电话,发个短信,所有的亲情表达都能“搞掂”。而新流行的种种“都市文明”元素,不仅难以营造出一种旧时过年的文化氛围,更难以承受传统年文化的传承重任。

年味像固化的山

年俗像流淌的河

亲情的期许、路途的拥挤、商场的人流、饭店的忙碌……不是年味是什么?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包含了诸多的精神涵义:团圆,欢庆,祥和,平安。”民俗专家冯骥才说,年味淡论者,只是谈一些传统年俗的式微,错把年俗当年味、过年的样子当过年的内核,混同了春节符号的诠释形式与春节符号的人文内涵。

或许,这样的理解更接近事实:作为春节人文内涵的年味,像座固化的山,不为沧桑之改而移;作为春节装点的年俗,像条流淌的河,随斗转星移吐故纳新;它们的内在关系则是,河绕山流。不是年味在淡,而是年俗在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77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