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导如何进行创作

舞蹈编导如何进行创作,第1张

舞蹈编导如何进行创作

 舞蹈编导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舞蹈编导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文艺单位、文化馆站、中小学、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舞蹈和舞剧编创、教学、研究、编辑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下面是我带来的舞蹈编导如何进行创作,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舞蹈编导(概述)

 1什么是舞蹈的编导:

 就是一个舞蹈作品的编者和导演。

 2戏剧导演与舞蹈编导有哪些不同:

 戏剧导演是把文学剧本搬上舞台演出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工作。

 但这不是一般的工作,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即把文学剧本变成表演节目的再创造(也叫二度创造)。

 在戏剧艺术中,剧作家只负责写出剧本就可以了。而进行舞台艺术的再创造(演出),则是导演的事。

 在舞蹈艺术中,舞蹈编导本身既是全部剧本和“台词”(舞蹈动作)的创作者,又是把它搬上舞台的导演。肩负着编和导的双重使命。对舞蹈作品来说,不参加“编”就无法“导”,导演也就是编者。

 由于舞蹈的特殊性,一个舞蹈创作从一开始就不能不同时考虑,原本是属于“导演构思”中的很多部分,如:形体、表情、台词、场面调度,对作曲、美工和舞美的特殊要求。

 作为一个舞蹈编导,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舞蹈表现技能和舞蹈创作知识以后,才可能开始创作工作。首先,必须透彻地理解舞蹈艺术特征,舞蹈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手法,舞蹈的类别等,才能掌握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进行编排舞蹈节目,否则将无法入手。

 二、舞蹈的起源

 中国的舞蹈艺术历史是最年轻的,解放初期才真正有了舞蹈的专业工作者。49年以后,上海舞院54年办从事舞蹈的人女11-13岁,男12-14岁,文化水平低,舞蹈的理论薄弱。

 舞蹈起源于劳动:在原始社会,远古的先民们在没有文字和完善语言之前,就学会了手舞足蹈。如:狩猎、祈祷、恋爱、南朝鲜模仿仙鹤的动作、傣族模仿孔雀的动作等等。

 后来,为了娱乐,逐渐从劳动中向上层社会发展,如“交谊舞”。

 劳动生活创造了舞蹈,而舞蹈又用来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并为社会服务。没有社会生活就没有舞蹈的存在。

 舞蹈作品的产生,终不是个人意想的产物,是属于上层建筑的,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普遍原则,也是舞蹈艺术的普遍原则。

 三、舞蹈的艺术特征

 1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

 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依靠人体的动作。

 在欧美,舞蹈一词源于高地日耳曼语的DANS这个词,意即“伸展拔体”。

 在亚洲,日本、朝鲜都称舞蹈为“舞踊”。“踊”即跳的意思。我国古代称上肢体的动为“舞”,下肢体的动为“蹈”,配合起来称为“舞蹈”。

 拓展阅读

 一、舞蹈创作要充分体现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舞蹈形象

 形象是任何一个艺术作品思想内含的集中体现。舞蹈形象是舞蹈作品的“中枢”表现,编导通过这个“中枢”的表现,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内含。行为的出现是人本能的情感反映,情感则是人的精神载体。因此,在舞蹈的创作中,首先,要融入你所反映的人、事、物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这才有可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舞蹈创作思想在编导者来看,是形、神合一的具有典型特性的“舞蹈形象”。我们知道,舞蹈总是以它独自的动律表达着人们的思想情感。是由舞蹈的单一动作逐渐的组合成句子,我们称它为“舞句”,把这些“舞句”在一定的空间里和时间里不断的演变,使之成为舞蹈之段落,并在音乐的伴奏下表达一种意思和情绪,使人们能看见美化了的、有节奏的、区别于生活中人体的自然动作,这就是我们所指出的舞蹈形象。舞蹈形象在通常的情况下,所表达的作品内容,都是紧密地和作品主题结合在一起的,它不只是表现在属性上,还直接表现在以民族的形式完成表达感情的任务。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理论家、教育家、舞蹈编导及社会舞蹈活动家贾作光先生在定义“舞蹈形象”之时鲜明地讲:“舞蹈形象就动作层面而言要区别于生活中人体的自然动作,在表达作品内容和主题时要形象鲜明,在把握舞蹈形象时还应立足于以民族的形式去完成表达感情的任务”。根据贾作光先生的鲜见,就我区舞蹈创作,特别是近年产生的一些优秀作品,以形象设计为例,谈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女子独舞《乳香飘》在形象的塑造和把握中就较好地表现了一位蒙古族女性的美。突出了时代精神,完成感情表达的任务,显现了作品内容所赋予的鲜明形象。在舞蹈动作的大胆创新中,将手捧奶碗创造为下胸腰放碗的高难度造型动作,使舞蹈迅速地流动起表现来,表了其特殊情感和舞蹈的深刻含意。尤其在舞蹈结束时采用了极其大胆的偏位头部顶碗,以女性特有的曲线美(三道弯) ,快速的旋转,体现出那种强有力的高难技巧,给观者一种从未见到过的视觉冲击,一睹蒙古族舞蹈艺术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形象美。舞蹈技巧淋漓尽致地体现、突出了编舞者表现的人――乳之间的特殊情感,大手笔地树立了蒙古族女性的形象,显现出《乳香飘》的主题风采。舞蹈《乳香飘》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她的可视性。无论是民族风格,还是舞蹈的个性特点,都以一种极强的全新感觉出现在观众面前。由于舞蹈是视觉艺术,她辐射给人们的信息,是那种独特的、真情的、活着的、有血有肉的刺激,让你感到心跳,一种活生生的美浮现在你的眼前,感受和联想不约而同的不断撞击,使你产生欲动的心里。这些无疑是舞蹈固有的艺术带给人们的感观。这种舞蹈形象,带着鲜明的个性、新颖的视觉、丰厚的内容闯进人的心里,引起你无限的遐想当然,如同《乳香飘》这样的优秀舞蹈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如男子独舞《琴声》、《米力嘎》,女子独舞《伊茹勒》等等,都在舞蹈形象的塑造中较好地融注了民族的精神和时代的精神。通过以上例子,我可以说,把握民族的精神气质,汇入时代的精神风貌,是编导创作的首要任务之一,也就是说,抓住核心要素,牢牢地围绕着这个“核心”,才有可能创作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形象和作品。

 二、舞蹈创作要从生活出发,充分体现舞蹈动态美的特征

 艺术创作――生活是第一源泉,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舞蹈创作就是有意识地把生活之动感,通过舞蹈形象的塑造,使其具有舞蹈这个特殊属性的美。舞蹈美是任何艺术都无法比拟的楷模。因为舞蹈是一种行为,是看的着摸的住,活动的雕塑艺术,她有着人们直接感受、撞击心灵的功能。生活的原形是舞蹈美的基础。舞蹈美和生活美是相互作用的。只有抓住了生活中的真美,才会有舞蹈中的更美。我坚信舞蹈编导必须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观察、分析,然后把自然形态的人体美给予加工雕琢,创造出美的舞蹈形象来。就比如一块纯粹的玉石,要经过精美而细腻的雕刻,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舞蹈编导的专业职能非常明确:应用“舞蹈的眼睛”对生活的感受进行分析,始终透着“动作感”。另外,还强调“托情于物”,要求从事物外部形象深入到内在性格并赋予其想象意蕴。舞蹈编导还要有超常人的摹仿能力,这是编导创作思路指向现实的一个途径,也是编导完成“第二转化”文学式感受转化为动作式感受(的重要手段,这些都是针对舞蹈编导而提出的特殊要求。舞蹈创作绝不同于制造一件工艺品的纯粹技法,而是从舞蹈家走进生活之时起,就融汇在他日常观察生活、理解生活以至创作舞蹈作品的每一个环节中这就是舞蹈编导以舞蹈艺术特有的“动作感”的眼睛把握现实,表现生活的能力;但与此同时,在这双“动作感”的眼睛后面,却蕴含着一个社会的人所具有的生活观、艺术观以及审美情趣作为雄厚的精神基础。

 当然在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时候,最主要的是找到最初始引起编创感情冲动的生活起点,这就取决于编导所具备的观察能力’ 我们把它称作为舞蹈创作的慧眼。这样的眼睛应该是具有舞蹈专业特性的,这就是说,对于生活的分析感受始终透着“动作感”的,以此来达到主观的记忆。比如对蒙古族的“马舞”,脚下动作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所在,这一部分的表现是蒙古舞的特点之一。“马步”的训练是多的数不胜数。《蒙古族舞蹈基本训练教程》中,第十二章“马步”训练就多达二十几种,每一种都有独特的造型和训练价值,尤其是“走马步”的内容非常的细化,基本分类三种:一、浩恩召饶’似绵羊走动式的走马(;二、乌森召绕’ 似流水式的走马 ;三、陶尔布特召绕’ 陶尔布特舞中的走马。这些步伐都形象地展现了蒙古族的性格,无论是似绵羊走动;还是流云似水;奔腾跳跃都在强有力的节奏动势中,显现出鲜明的风格特色和粗犷无比的马背韵律。我想这些舞蹈动作的形成,客观地反映了生活动作向舞蹈动作乃至舞蹈形象的转换过程中,舞蹈编导很重要的一项专业职能,就是要有准确的“摹仿能力”。

 美国现代派舞蹈创始人依莎多拉邓肯认为“凡借助身体动作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活动,都是舞蹈艺术”。因此,舞蹈是人体的造型艺术,舞蹈是通过人体动作表达思想感情的。

 人们首先做出的反映,往往是情不自禁的动作或伴有声音的动作。所以,当语言(甚至喊叫)不足以表现人的强烈感情的时候,作为舞蹈的特殊手段——人体动作——却具有鲜明而又有力的艺术表现能力。

 舞蹈艺术所要求的人体动作不是自然形态或单纯生理状态的,而是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经过美化的极富于感情色彩的动作。

 所以人们把舞蹈的构成归纳为三大要素:即动作(空间)、节奏(时间)、表情(感情),其中缺一不可。

 空间:舞台、场地;

 时间:音乐,一定的时间;

 舞蹈的艺术特征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用身体的动作表达感情的艺术。

 由于这种艺术手段上的特征,也决定了舞蹈是以“抒情”见长的。

 因此,舞蹈编导要熟习、了解舞蹈的这种特殊手段,扬长避短,选择适宜于人体动作表现的题材和内容。

 2舞蹈的独特表现手法: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艺术手段,为此,它有相应的一套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概括起来即:舞蹈的动作(舞姿、动作组合、步法),舞蹈的队形、画面(构图)和一些哑剧手法(如手势、面部表情等)须掌握。

 A 舞蹈动作:

 舞蹈语言的单字、单词就是“舞蹈动作”。

 这种动作不同于生活动作,要有艺术加工的造型性——即“舞姿”。

 把经过美化的动作和富有造型性的舞姿按需要表达的内容连接起来,就是“动作组合”。

 连接动作组合的还有“舞蹈步法”,舞蹈步法帮助或突出舞蹈语言的轻重缓急。

 舞蹈动作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物形象。技巧动作也是塑造舞蹈中人物性格或表现特定情节的主要“语汇”。

 B队形、画面:

 舞蹈的队形、画面,在创作舞蹈的环节中称为构图。它是舞蹈表现作品内容、处理情绪变化、连接舞蹈动作和步伐的纽带。演员在台上的位置或调度所形成的队形、图案称为舞台调度。好的队形就像一幅活动的图画。

 C哑剧手法:

 哑剧也是一种不用语言而以人体动作、手势和面部表情表达剧情的手段。

 作为舞蹈中的手势(表情动作),当然首先来自生活。但同样需要美化加工、集中概括,能在一个短暂的手势或姿态中,明确表达一个内容。

 舞蹈区别于音乐、绘画、雕塑,是空间、时间的。舞蹈善于表达人们最激烈的感情。

 3舞蹈编导是综合性的艺术:

 融汇了文学、音乐、美术和戏剧等姊妹艺术的因素。

 A舞蹈和文学的关系:

 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无论作品的结构、情节的铺陈,细节的描绘,人物的刻画,环境的设置,以及虚实、比拟、夸张、对比等等艺术手法的应用,都需要从文学作品中吸收营养。

 B 舞蹈和音乐的关系:

 舞蹈音乐不仅给舞蹈以长度和速度,也促使舞蹈语汇准确、简练、集中,同时,舞蹈动作的语言性和情绪的发展,深入等,也是借助音乐的旋律、节奏来体现。

 在舞蹈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中,才塑造了完整的舞蹈形象。因此,在舞蹈作品中,音乐和舞蹈共同担负着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内容的任务。

 舞蹈的节奏感:不同的节奏可以突出不同的思想情绪。音乐伴奏中的间隙或暂时的停顿,同样是一种音乐节奏的处。通常突出惊讶和紧张的场面时,成为“哑场”或“静场”。

 C舞蹈和美术的关系:

 绘画和雕塑是追求在静止的造型中获得动态性的效果。而舞蹈则要求在运动中要有雕塑性的造型。“舞蹈是动的画、活的雕塑”,“舞蹈家是用人体作画”。

 舞蹈编导要将那些自然形态的东西升华到具有美术性的造型上来。

 像舞蹈的每一个瞬间,尽可能的像绘画和雕塑那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舞蹈作品成为一幅幅动的画、活的雕塑。还包括舞台美术的创作(如布景、服装、化装、道具等)。

 D舞蹈和戏剧的关系:

 舞蹈与戏剧都是舞台表演艺术,不同的是:戏(歌)剧主要依靠演员的说话或歌唱,而舞蹈则是用元演员的形体动作去完成创造角色的任务。

 E既然是综合艺术,舞蹈同样与体操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这就不多说。

;

众所周知,好的舞蹈演员都是经过长期艰苦的舞蹈基础训练和舞台表演实践培养出来的,我们今天绝大部分的舞蹈编导又是由于舞蹈演员的逐渐成熟而转变来的,因此不要把舞蹈编导和舞蹈创作看得很神秘,任何一个舞蹈演员通过努力都可以成为一名舞蹈编导。然而作为一名编舞者一定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这是编舞者创作成功作品的必备条件。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先生把这些技能简单地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摹仿能力。

编舞者的观察要运用“舞蹈的眼睛”,对生活的分析感受始终渗透着“动作感”。舞蹈的创作是建立在深厚的社会生活基础上的,编舞者所创作的作品能否在形式上不断出新,在根本上取决于编舞者的作品内容是否具有“新意”。这里的“新意”是广义的,因为种种高难技巧的堆砌、创作思路的冷僻怪异或者作品命名上的故弄玄虚都不能给观众带来新鲜的感觉,并且这种做法就等于是普通工匠手中技艺的改进,其往往表现出编舞者生活激情的枯竭,这样的作品在观众面前一定是沉闷而乏味。因此在编舞者的创作初期,一定要深入生活,并要求编舞者用一双敏锐的具有像X光一样透视能力的眼睛,从现象看到本质,发现并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新鲜事物,找到引导编舞者创作感情冲动的最初的那个点。例如:著名舞蹈编导张继刚老师在创作《哈达献给解放军》的时候,并没有因为这个题材老而过分追求舞蹈动作的高难度,也没有因为这个舞蹈的名字而简单、直白地去处理藏族同胞如何把哈达献给解放军;相反,张继刚老师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以及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理解,把洁白的哈达化作解放军战士手中的夯、希望小学的课桌、黑板、门窗等等,着重刻画了解放军战士在炎炎烈日下盖建希望小学教室的汗流浃背以及藏族小姑娘看到教室建成后的兴高采烈,这一精彩之笔,不仅让观众的眼睛焕然一新、为之一亮,同时也把我们军队与藏族同胞之间的鱼水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得不让人佩服。

编舞者的理解,强调“托情于物”,要求从事物的外部形象深入到内在性格并赋予其象征意义。理解能力是在广泛地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编舞者在把握的过程中,编舞者的摹仿有两个方面:一是编导创作思路化为现实的途径;二是编舞者“文学式感受”转化为“动作式感受”的重要手段。作为编舞者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熟悉生活,加深自身的生活积累,而摹仿的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无论舞台上的动作是多么的好看,设计这些动作和加工这些动作的艺术化过程都是从摹仿开始的。摹仿的内容包括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构成关系、矛盾冲突的动作行为、表达人物情感世界的表情神态;还有就是自然界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等。舞蹈创作是从动作入手去认识生活的本质,再为动作运作找到节奏规律。这个起点正是通过形象把握生活,以形象表现生活的艺术创作规律所决定的,而动作的摹仿,正是这种规律在舞蹈创作中的特殊表现。

另外,摹仿固然要注意事物的外形变化,要把摹仿对象摹仿得惟妙惟肖。但真正要摹仿得“像”,必须抓住事物的运动规律,只有内在规律摹仿得逼真了,外形的摹仿才能逼真,这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要求演员的表演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还有摹仿的逼真程度,有赖于编舞者对生活深刻的观察和理解,三者必须是有机的联系,只有对事物有了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抓住摹仿对象的事物性,不然只能是观其形而不知其律。编舞者对摹仿对象不仅要看,还要有实践的过程,对于观察的结果,通过亲身进行的动作加以检验,再进一步理解,把内在精神变成更加切实、更加透彻的外部形象。

舞蹈是无声的艺术,如何将体验的结果融入舞蹈作品呢?那就要通过摹仿,把编舞者对生活情感的内摹仿转化为动作形象的外摹仿,最后找到适合舞蹈创作的动作素材。因此,摹仿在文学体验向动作形象的转化中起了个“桥梁”的作用,它在舞蹈创作的准备阶段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编舞者的特殊表现手段——动作,汇集熔炼生活素材由抽象的情感世界向具象的动作形象转化过程的完成。作为编舞者,必须在理论上对自己专业的特殊性要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

以上是本人在自身舞蹈创作实践中一些肤浅的看法和见解。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和专家批评指正,以期不断提高。

浅谈舞蹈编导基础理论的应用如下:

舞蹈属于一种具备动态美感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多样化舞蹈主题、丰富多变的舞蹈情感及多元化舞蹈语言。

舞蹈是舞台表演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体裁,需不断提升和优化舞蹈表演中美学价值及艺术造诣。为此需不断的对舞蹈编导基础理论加强研究,只有如此才是提升舞蹈艺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在“舞蹈编导学”中提出了舞蹈理论,其主要是对舞蹈艺术与现实生活关系及舞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舞蹈理论主要包含两项内容即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

其中舞蹈基础理论主要研究的是舞蹈与社会生活间的关系,舞蹈起源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舞蹈本质特点、舞蹈种类与体裁、舞蹈继承及发展、舞蹈内容及形式、舞蹈创作过程及方法、舞蹈审美特征等、。

专业与业余舞蹈教育所存在的最大差别就是对于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否充足。专业化的舞蹈教育不但学习舞蹈基本功及舞蹈技能训练,还对文艺理论学习非常重视,

把舞蹈教育和舞蹈实践合理的结合在一起,积极努力促进舞蹈艺术领域获得更好发展。然而业余性的舞蹈教育只是向舞蹈爱好者推供一些舞蹈文化知识及开展一些自娱性质的舞蹈活动而已。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舞蹈的简介。用简明的话来说,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另外,由于人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的特点,它必须在一定的窨(舞台或广场)和一定的时间中存在;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站、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为了更清楚了解上面对舞蹈艺术的解释,我们对一些概念和术语还必须做些解释。

审美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好恶态度的反映。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如愉快、满意、喜爱等等。反之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与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消极的态度,使人产生一种否定的情感,如嫌恶、愤怒、憎恨等等。审美情感,是人的一种高级的情感,是人在审美过程(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中,对客观审美对象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主观精神上的好恶态度的直觉反映。审美情感在舞蹈创作或舞蹈欣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创作激情的动力,它是对美的追求的起点。如果客观事物不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情感,舞蹈创作或舞蹈欣赏就很难进行。

审美理想: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向往和追求的至高、美好的境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因遇到一些假、恶、丑的事物,引起烦恼和不快,直接与自己追求的真、善、美发生矛盾和冲突。因此,人们在主观想象中纺织着认为应当那样生活的图景。审美理想是社会理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是人们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我们常说,艺术创作既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又要对生活进行概括化和理想化,塑造出理想的人物形象和应当那样生活的场景。

想象力是人在生活中对社会和事物的观察发现,并与创造者思想中的积累相融化。一切艺术创作始于想象,想象力就是创造力。舞蹈的想象力来源于舞蹈家对客观事物入微敏锐的观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及由客观现实激发起来的充沛激情。舞蹈的想象力可以把社会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表现得尽善尽美,可以将自然人格化,使抽象的感情、意念具体化和形象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95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