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意语文 悟教学策略

品诗意语文 悟教学策略,第1张

                                                  品诗意语文 悟教学策略

       王崧舟老师的课,真的是深入浅出、耐人寻味。几天的学习让人获益匪浅,特别是教学策略方面,有很多值得反复品味、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 落实语文要素发展核心素养

       王老师说,语文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像硬币的两面,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教学中,双线并进: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贯穿始终。

        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要实现:

(一)思维发展与提升

        例如:《好的故事》一课中,教学设计紧扣课后思考与练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二的设计

       “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认定”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

        王老师非常巧妙的给了孩子梯子,更容易理解题意,体会文章主旨。

(二)审美鉴赏与创造

       王老师说,中文本身就是很美的,具有审美元素的,我非常同意。但是,想要发挥语言的审美,真的让孩子们感受到语言的美,该如何做,确实不容易的。

        例如:《爱莲说》课例中,菊花、牡丹的古诗,贴合文章。文中菊花、牡丹、荷花、的句子,单独拎出来品一品,别有一番风味。

       真正要写的是莲花,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烘托、衬托、比较。板书:烘云托月 莲花品性。莲的七大品性连线,是非常亮眼的设计。

        莲叶、莲蓬、莲藕、莲子的好处也那么多,为什么没有写?

        生:因为作者想要表达莲花君子的气节,而不是些表面的、肤浅而不够高尚。

       这些课堂上的设计和王老师的设计理念一一吻合,无一处不精心。

(三)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传承是密不可分的。常言道,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这思维方式,就是一种文化。所以语文的学习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例如:《爱莲说》课例中,莲花的特质和君子的比较,不仅是有梯度的学习。而且揭示出爱莲真正爱的是君子美德。周树人 、周恩来 的引入为点睛之笔,体现了文化与传承。

 板书设计:

 烘云托月,莲花品性独爱莲

 借物喻人,君子美德永流传

        这节课中的教学设计真的是落实了文化的渗透和传承。美之所美,美在此处啊!

二、落实语文要素,实行难文浅教

       王老师的每次教学都会依据年级、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来确定教学重难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删繁就简集中目标

    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例中,核心目标是紧扣文艺录文体的基本特征,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坚定信念、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条件目标:

1 会写“稚、避”等15个生字,会写“埋头、幼稚”等20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

3 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4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先烈的革命事迹,受到一定的感染

(二)整合习题随堂落实

       课后习题全部融合在教学中,这是王老师一向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落实的好方法。有机的融入而不是生硬地插入,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王老师的课让人看到了创造性地融入,这一点值得反复琢磨。

(三)围绕人物还原比较

      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例中,对自学目标的设计:

1 找一找:在李星华的清晰回忆中,李大钊身上有哪些反常表现。

2 想一想: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为什么李大钊有这些反常表现。

3写一写:从这些反常表现中,你体会到李大钊有着怎样的品格。

      这个自学人物的构建很值得学习,可以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人物描写的学习中借鉴使用。体现了梯度、层次和递进,一下子把人物的轮廓拎了出来。

   (四)落实人物精神的传承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段话在教学中被反复强调,在换语境中反复强调。不断的深入,不断的升华,我看到了一种方式来落实中心,可以拿来借鉴。

三、落实语文要素,读写练不分家。

       王老师的每节课后,几乎都恰到好处地设计了小练笔和学生的分享环节。都是对文章学习的延伸和语文素养的落实,不仅融合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而且也升华深入了学生们的理解和感悟,可谓是每节课的高潮,同时也是我们老师学习的榜样。

   (一)分角色来写。

       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例中,在最后的写作环节,我又被触动到了。王老师的独具匠心令人赞叹,想得到写李大钊的心声也许不足为奇,想得到写李星华的心声的也许习以为常,但是王老师让同学们分角色,一半同学写一个角色的设计让人动容。听孩子们的文章的时候,我的眼眶里饱含热泪,真是一堂好课啊,学生和老师们都被感动的。

(二)替人物来写

       例如:《好的故事》课例中,看视频短片后学生书写(配乐),音乐结束,放笔。水到渠成的自然。

       提笔的瞬间你已经不再是你,而是鲁迅,提笔把所有的他改成我,把鲁迅改成我。此处巧妙的设计,独具匠心,一下子把小练笔和文章主旨紧扣起来,化身鲁迅,最能理解作者。

       听一听鲁迅的“心声”,一个小小的举动,体现了巡视的目的,是真的在看学生的书写。

       好的梦境已经完成了,这样的梦境就是先生的希望,也是中国人的希望。整个课堂就像是一场美好的梦,美得不愿意结束。

(三)替事物来写

      例如:《枫桥夜泊》课例中,在最后小练笔的环节。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接着“张继啊张继”写一写钟声的诉说。王老师常常说“学生们写多少,写没写完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写的那一刻,你已经成为了……”

      王老师每次的小练笔都会选取非常适宜的音乐,同时孩子们一边写,王老师一边巡视、批改。音乐结束即是时间到,然后请画星号的站起来分享,老师刚刚就选好了标注上了,已经运筹帷幄,孩子们也是胸有成竹,每一位的分享都是惊艳众人,更是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落实。

四、落实语文要素,学诗意语文

(一)诗意语文理论体系的建构

1 诗意语文愿景——成全诗意人格

(1) 言语诗性;

(2)审美高雅;

(3)智慧融通;

(4)心灵澄明。

2 诗意语文价值体系

(1)追索意义;

(2)传承文化;

(3)滋润心灵;

(4)复活感性;

(5) 启迪智慧;

(6)诗化语言。

3 诗意语文课程理念

(1)注重汉语的诗性品质;

(2)注重文本的审美解读;

(3) 注重儿童的游戏天性;

(4)注重对话的陶冶功效。

4 诗意语文课程内容

(1) 自然诗意、社会诗意、自我诗意、辩证统一。

(2)工具实践、精神实践、言语实践、辩证统一。

(3) 生存状态、生活体验、生命意义、辩证统一。

(4)教师主体、学生主体、教材主体、辩证统一。

(二)诗意语文教学范式

1 感性层次:

(1) 整体阅读、感知语象;

(2)复活感性、强化体验。

2 理性层次:

(1)梳理文脉、品味意象;

(2)整体关照、领悟意蕴。

3 诗性层次:

(1)诗性表达、融会心象;

(2)通达言意、物我合一。

(三)诗意语文教学策略

1 举象:还原语言的生命图景;

2 造境:营构语言的生命境域;

3 入情:体验语言的生命温度;

4 会意:感悟语言的生命哲思;

5 求气:触摸语言的生命律动;

6 寻根:传承语言的生命价值。

(四)诗意语文复沓技术

1 教学结构

(1)首尾呼应,一脉相承;

(2)围绕中心,一唱三叹;

(3)层层递进,前后顾盼。

2 教学方法

(1)核心提问,再三呈现;

(2) 教学语言,排比叠用;

(3)背景音乐,多重渲染。

3 教学内容

(1) 课文题目,多次审读;

(2) 关键词句,反复品读;

(3) 文本空白,频频创想。

(五)诗意语文的终极旨归

1 言语诗性

(1)持续而强烈的表达欲望;

(2)基于诗性思维的读写能力;

(3) 诚于中而言于外的良史人格。

2智慧融通

(1) 柔软的共情力;

(2)透彻的洞察力;

(3)笃实的践行力。

3 心灵澄明

(1)赤子之心;

(2)空灵之境;

(3)合一之神。

4 审美高雅

(1)敏锐的直觉感受;

(2)丰富的情感体验;

(3) 高雅的审美表现。

    有了这些理论作为依托,我们更明确了方向;王老师的课更是让我们直观的看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知行合一。每一处设计都体现了语文要素的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

      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也是对于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所以优秀的语文教学一定是诗意的语文,一切风格鲜明的语文教学无论是什么样的,它必定有诗意的语言。今天我就王松舟老师执教的《红楼春趣》这节课来说说我对诗意语文的诗意语言的理解。

      首先,诗意的语文是一种精确精准的概括语言。

      在《红楼春趣》导入新课后,在学习交流平台四个小朋友的四条建议,王松舟老师把它总结为:联系课文,猜测意思;借助资料,扩大了解;难解语句,暂且放过;结合影视加深理解。每一句话都是八个字来概括,准确精炼。把四个小伙伴的阅读建议,总结为自己的阅读古典名著的32字,通俗易懂,过目不忘。

      其次,诗意的语言在于用美妙的语言进行过渡总结。

      这样的语言很多,比如在学习了交流平台之后,王老师用这样的语言来概括,这就是4位小伙伴给出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而《红楼春趣》是《红楼梦》的选文,当然也是古典文学名著,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以上的方法去阅读和学习《红楼春趣》。这就完成了从总结方法到课文阅读运用的过渡。

      再比如再学难词、新词、陌生词时,他问学生们怎样去理解,有的说借助资料,他说这位同学打算死抠,有勇气,精神可嘉。另一个学生说这不影响课文的理解,可以不理会,一笔带过。他评价说这个同学是聪明人,刚才有小伙伴已经给我们建议,借鉴别人的建议,继续自己的学习,是真正的聪明,再说死抠词语,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听这美美的语言,有激励,有提醒,又有诗意,谁又不想做他的学生浸润在里面呢?

      在学生批注写贾宝玉语句的时候,王老师进行了巡视评价指导。他的语言是这样的:有的孩子在一个地方批注了两个词语,他说这个孩子不但思考了,还思考了很多;有的学生在一个批注里还写了一句话,看来是真的有感而发,还有的在一个批注那写了五句话,这我还真是第一次见到,真厉害!不但表扬这三位同学,是还给其他同学以引导,引导不着痕迹,是不是很美?

      在赏析“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就是宝玉摔风筝这个句子时,有学生读到了宝玉开心,王老师是这样评价的“我一点也不开心,开心是性格吗?”学生说开心不是性格是心情,然后王老师说“五年级了,说性格开心,那真是有点不开心了。”这里的“开心”谐音双关,又诙谐又幽默,还具有提醒意义。

      还有同学说到了宝玉爱面子,王老师没有说不对,他只说了一句“你说宝玉爱面子,那是你把宝玉看低了。”其中的韵味令人深思。最有趣的是,其中有一个学生竟然说了宝玉爱美人,其他同学都笑了,王老师一听也乐了,但随即他就马上进行了语言的引导,他说“宝玉爱美人,王老师也爱美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是一个人的品味,这是很正常的。”两句话就把学生有可能会想歪的心思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教学艺术就是要通过这种高超的语言来实现,也就是需要这种诗意的语言来表达。

      第三,这种诗意语言有一种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

      这节课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用自己的诗意语言鼓舞,或者是激发了一个孩子的信心和勇气。在在探讨贾宝玉性格的时候,前面同学说了宝玉的性格有“心地善良、不遮不掩、细心等等。后来有一个孩子举手要发言,王老师给了他这次机会,他依然说的是善良。王老师说“你的观点和第一位同学是一样的,但是你还是坚持举手,你为什么要说呢?我想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这个同学没有出声,王老师接着又说“我想是不是有这三方面的原因:没有听到第一个同学的发言;但他没有把话说清楚,你想要补充。还是说你觉得善良是他的性格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你要再次进行强调。这三个里面你是哪一种情况呢?”这一番话既给了这位同学面子,又解了围给了台阶,那位同学马上说他需要补充。王老师马上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鼓完掌还不算,他接着就问:“为什么要给你掌声呢?我以我做教师的多年经验猜想。他是一个不太爱发言,不太受表扬,需要鼓励的学生,是吗?”全班同学给予了这个孩子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孩子落泪了。王老师问他为什么流泪,这是什么泪呢?那个孩子马上回答,这是感动的泪。掌声再一次响起来。老师又总结“每个孩子都是宝贝,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在听,他觉得他需要补充,尽管他一个人没有办法完全说清楚,但他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所以他勇敢的举起了自己的手,让我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他。”这个不太爱发言,不太受表扬的孩子,在这一节课上竟然有5次掌声是为他响起来的,你想对于一个内向需要鼓励的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宝贵的呀,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高光时刻,也许一个就够了,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这个孩子会勇敢的举起他的手,一次比一次高,一次比一次多。

      我们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我们可能就是什么样的人,因为语言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家,语言是我们生活的化身,语文老师必须对语言需要一份自觉,在王老师诗意语文的课堂上,我感受到了诗意语文的独特魅力。

适合。由于王崧舟诗意语文理念是观照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是一种价值取向审美的,富有情感的,关注体验的教学活动,其教学实践的主要依托是言语实践,途径是多元互动,目的是寻求学生的精神生命成长,是适合高中的。王崧舟,字维岳,号泊静斋主,浙江上虞人,任杭州师范大学(本部)教育学院教授,开创了“诗意语文”教学流派。

  语文与诗意有着特殊的血缘。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情操,诱发不尽的遐想;对老师而言,读着语文,仿佛在和历史对话,和大师倾谈,那深入浅出的道理,那五光十色的美景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享受。师生的心灵沉浮于语文的字里行间,浸染着墨韵书香,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给予师生一种诗意的生命享受。

一、诗意的课堂体现着人文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的主角不是老师,而是学生。诗意的课堂要多一些人文性,要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展现其个性,用自己的思想、生活去感受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师讲得越深越透,学生受到的限制越严重,我们应该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作品感受,在某种情况下,我们不妨言有不尽、引而不发。况且语言文字中的语境、语调、语意很多时候不是靠老师能讲出的,而是靠品、悟。教师应做学生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引导学生,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正如朱熹所说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要给学生更多地自由想象的空间。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越来越多,有些学生学课文仅仅为了考试,对文本的理解很少,缺乏情感体验。

1、使学生的思想融合于文本。

情感是作者创作的灵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去探索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捕捉作者熔铸于作品中的情与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即思想与文本的融合,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的目的。下面是《燕子过海》中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水手们用崇敬的目光,望着那些越飞越远的燕子……”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这艘船上的一名水手,你会对那些燕子说些什么呢?

生:小燕子,祝你一路顺风。

生:一路保重,小燕子。

生:太棒了,不怕艰难的小燕子,愿你们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生:勇敢的小燕子,你们放心地飞向南方吧,你们躺在甲板上的小伙伴,我们会好好待它们的。

生:好样的小燕子,你不怕辛苦、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

……

在这个片断中,教师巧妙地让学生置身于文本中,让他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把言语对象转换成鲜活的表象,并根据言语对象在文本中的动态发展,组织表象活动,进行再造的想象,并从中引发主体的言语生成、情感体验、审美体味。由于学生“入情始于亲”,介入到深切的体验过程中,察其境、通其心、感其情。引起认知的共识、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学生主体充盈着的丰富情感在个性化的言语实践中尽情地抒发出来。

2、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指明方向。

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通过自己的爱憎忧乐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受到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同时加强学生个性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对待自己。

通过《长城》《颐和园》等课文,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秀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通过《卢沟桥的狮子》《圆明园的毁灭》等课文,教育学生毋忘国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联系《周总理的睡衣》《一夜的工作》等课文,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结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长征》等课文,引导学生从伟人的事迹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等课文,进行诚实守信与助人为乐的品质教育等。同时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品析,可以帮助学生认清人性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诗意的课堂享受着生命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占有知识的绝对权威,课堂是知识传播的场所,学生是知识的容器,恰恰忽略了有着“授―受”关系的学生是富有生命灵动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应是鲜活的生命存在,人们的课堂生命质量应引起我们的关爱。关注生命,就是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

1、不拒绝意外的产生。

课堂是焕发师生生命力的场所,它并不完全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所定。特别是在教学中应鼓励孩子质疑问难,教学的生成更是难以预设,课堂上一些怪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孩子从自身经验和认知上与书本发生了抵触,这时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去磨合化解。教师不能简单地、无视学生的认知,一味地灌输和传递,而必须十分关注知识建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鲜活学情,并把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来开展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而且这些别致的问题特别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他们对课文的研读会更投入,表现得更有兴趣。生命的课堂应欢迎意外的产生。如何让这一次次的“意外”生成一次次的“精彩”,有人说这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和教学应变能力。是的,那教学机智、应变能力从哪里来呢?还是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知识和人文的素养,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老师。只有肚子里有“货”,我们才能应变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学,才能把“意外”演绎成“精彩”。

2、教给学生质疑方法。

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教学资源,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但有时由于方法不对或方向不正确,使得提出的问题价值不大。甚至可能为了提问而提问。因此,教师可适当教给质疑的方法,提高问题质量。

(1)从课题进行质疑。

课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文好题一半。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对于课题的质疑必不可少,更要养成习惯,经常推敲,进行研究,寻找规律,从而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如在《那处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中,就可从题目入手,“为什么要以《那处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自读,去体会,去讨论,从而得出结论:“我”见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叶老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时间已过去将近三十多年了,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叶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以以此为题。

(2)从关键字词入手质疑。

如教学《颐和园》一课时,“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这一句子中,为什么用这个“滑”字?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用这个“滑”字,更能体现昆明湖的静、美,让人回味无穷。可见关键词是理解一篇课文的突破口。

语文教学是有诗意的,但我们不能丢掉传统语文,而是要把它作为一面镜子,对照我们今天的课堂,观照两者之间的差别,使我们能够更加理智地探索,为我们的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实在,终身受用的学习氛围。诗意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快乐、健康,让我们带领学生生活在诗意语文教学的大地上吧!

张虹群,教师,现居浙江东阳。

王崧舟,酷爱阅读,博览群书,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文人的味道。他的课是一场思想盛宴,更是一次精神享受。他让语文多了一份诗意的光环。他是浙江上虞人,曾任杭州市拱宸校小学校长,是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全国小语界首创诗意语文教学流派。

他天生就喜欢读书,他觉得每本书都是一个生命,充满了诱惑与灵性,每一本书都是不一样的,读书书就会就活起来,就会和你对话,为你开启异彩纷呈的世界,当你进入书里,就会体验一代又一代人不同的生活。《红楼梦》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书。

他说读书就是在不断的转世,在阅读中,他感觉就像是活来活去的。而与书的相遇,他将之归结为缘分。他每次去书店,感兴趣就买下来放在书架上,一旦有空就抽出来阅读。他有一间书房,顶天立地,书房里他拟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明月一帘无心照,下联是诗书半斋随意读。

他的阅读从文学作品到教育理论、哲学名著到宗教著作、乃至奇门遁甲都有所涉猎,并乐在其中。在阅读上他是个典型的杂家。他读流行的书,也读不流行的书,如汪荣祖的《史学九章》、钱穆的《晚学盲言》。他既读入世的书,如傅佩荣的《哲学人生》、《卡耐基的积极的人生》,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也读出世的书;既读教育类的书,如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并推荐给学校老师;也爱非教育的书如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刘晓峰《沉重的肉身》语文专业的书,他读的最深入深入系统。他坦言,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一多半受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语感论》一书的影响。潘新和的《语文:表现与存在》、朱光潜的《诗论》,韦勒克与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他研读了很多遍,对他的影响都很大,多年来,他一直在读,每次重读都能看到新的东西。其他的诸如美国学者蓝色姆的《新批评》等非语文专业书籍他也读了很多,帮助他了解并学习到了文本细读的门道。

他总结到阅读最重要的是要达到三个贯通,第一个贯通是中西贯通,第二个是古今贯通,第三个是文理贯通。他说你做到了这三个贯通,那么你的文化底蕴就像金字塔的底座那样,变得宽厚,坚实。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在他看来实在是一辈子的功课。童年的阅读是在塑造一个人的精神;读书最关键的功能并非求知,而是自我修养,现实社会很浮躁,一个人的自身价值更多的是由别人来认定。实际上,阅读是唯一能让人找回自我,感知自我存在的方式。一字一世界,一书一天堂,无意证菩提,随性见慧光。

他还总结说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读书的奥秘全在呼吸二字,“呼”是沉淀,既读书到底蕴的转化;“吸”是创生既底蕴到教学的转化。

他读书有三句话:第一句话“为己读书”;第二句话为“天天读书”;第三句为“随性读书”

他说对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读书。一个人的心灵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读书的结构,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从根本上上说就是他的读书境界。读书可以改变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甚至精神存在方式。

所谓“诗意”意在语文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以师生的共同合作、创造为基础的美学追求、生命精神追求。“诗意”缘于“情意”,因为语文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调节功能,所以只有充满“情意”的语文课堂,才有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诗意”栖息。如何打造诗意的语文课堂,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1 读中彰显语文课堂诗意韵味

“三分文章七分读”,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琅琅书声,犹如盲人骑瞎马,奔不远,飞不高。读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就是“读读、说说、写写”,但是,怎么读,怎么讲,怎么写却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读不是枯燥乏味地读,写也不是机械重复地写,讲也不是人云亦云地讲。语文学习的底气来源于阅读。经典的诗歌与文章要大量背诵、大量阅读,课堂中不需要纷杂、疲惫不堪的设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语文味”。

11 “映日荷花别样红”――朗读感知文本

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可以说,对于文本,初读有感受,再读有感悟。尤其是对于文本中那些值得学生品读的词句,更是“读”演绎的舞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读得熟,才能悟得深。从上课一开始就渲染气氛,有意识地让教材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连接、沟通,让学生披文入情。在自读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轻言细语慢慢读,须字字认真,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误一字。通过自主读、小组交流互读、课堂展示精读等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章,形成正确的语感、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曾在网上看过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一课,课中老师引导学生读的环节令我印象颇深。王老师擅长对读的情境的创设,在品析课文时,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情境描述,让学生的读显示出生动的画面感,让学生通过反复比较读出文中“天天”一词的意味,从而领会出鸟儿和树之间的深厚感情。王崧舟老师的诗意教学如浩瀚大海,荡涤着博大、激昂的海浪,诗意课堂成为了众多教师的追寻目标。立足当下文本,从读中生惑,读中悟情,王老师将语文课的诗意美建构得淋漓尽致。

课堂上,对文本中一个词的读,可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一句话的读,可以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读中渗透情感,在读中动情演绎,在读中有所收益,形式多样的读书声会为语文课增添“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风采。

12 “此时无声胜有声” ―― 默读升华情感

语文课须“书声琅琅”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现在的语文课堂不缺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也不缺精彩的朗读指导,语文课堂有的是活力和生机。然而,蓦然回首,语文课上若只有朗读似乎也缺少了一种韵味。朗读很重要,默读也不可或缺!就语文本质而言,默读与朗读如“鸟之双翼”是“车之两轮”。朗读引出情感的共鸣,那默读让情感升华。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文章本是有情物,教师指导学生默读,让学生静下来体会,一定要引导学生注入真情,甚至幻化成作者,和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语文课文中有一些经典作品,往往含有很多熠熠生辉的精妙句子,均值得学生反复体会,玩味再三。

例如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先对景物的具体描绘,笔锋逆转,立马升华到对哲理的概括,这是所谓的诗眼之所在,景与理跃然纸上。教师除了构设情境让学生从感性上把握庐山的整体形象外,还应让学生默读来感受诗意,让学生体味到作者虽从多个角度看庐山,还是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感受到只有跳出庐山看庐山。进而在理性的角度上悟出要全面、多角度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哲理。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充分吸收文本的情感养料,涌动生命的情感源泉,人生体验得以丰富,生命空间得以扩充。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真实意境就是“欣赏”与“感悟”可共生,“感知”与“内化”能和谐,“动”与“静”能平衡,这就是默读的效果。读让文字有了生命,读让语文课堂有了天籁般的声音,读让课堂有着“春色满园关不住”的诗意。

2 疑中拨寻语文课堂诗意星亮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为学生有了“愤”、“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就可以开导指引。我们发现身边语文教得好的老师,大都有一两手教学上“一招鲜”即教学艺术,师生配合好,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有滋有味,而且诗意盎然。

21 以异求异,引导质疑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变通,有变通才有创造。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质疑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往往喜欢崇拜书本和老师,往往认为只要是书上写的、老师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教师应鼓励和培养学生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每篇课文学完了,每个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也会有对所学结果有疑问之处。记得有一位老师上二年级《司马光砸缸》一课,让孩子读题后尝试提几个问题:有几个孩子提的问题很合老师的设计,比如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司马光是谁但是有一个小朋友高高地举手说:老师,我觉得他的名字好难听啊!很意外的小插曲,于是老师温和地说:每个人的名字都赋予了神圣的意义,没有好听与难听之说。说完并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满意地坐下了。教师在学习中给予孩子足够的包容以及对孩子自尊心的照顾让人印象深刻。在课堂中体现的平等和宽容让整节课的氛围非常愉悦。

22 授之以渔,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的特殊表现形式,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诗歌具有丰富的情感,学生通过吟读能很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所以有人说“诗歌的学习如果缺少了朗读,就如同一部优美的舞剧缺少了音乐。”对于诗歌学习而言,单就字面解释一通,如同嚼蜡,没多大滋味;通过吟读体会情趣,滋味才能隽永。教学《游山西村》时,通过范读,自由读,齐读,引读等多种方式反复诵读,让学生与诗人一道,融进这纯朴的乡情中,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莫笑”二字读出作者的中肯,“足”读出农家的自豪,“山重水复”读出山路的曲曲折折,“又一村”读出作者的惊喜……情感诗韵的把握,皆从读中求得。

3 动中构建语文课堂诗意平台

学生呼唤语文课堂中与老师的平等对话,希望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可以无话不谈没有隔阂。只有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老师才能真倾听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听出学生对文本真正理解的深度,听出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是什么,听出学生对某一事物真正的评价和看法。课堂上的互动应是师生全员参与,以学生为中心,以平等、尊重为原则,在教学中促成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相互激励、启发和分享。如此,课堂便充满愉悦的情趣和美妙的回味。

31 以情动情,平等交流

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学生是主角,教师当导演,正视师生关系的换位。尊重学生新奇的想法,学生才能大胆发挥聪明才智,才会在学习中得到愉悦的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享受,从而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在备课《游山西村》这首诗时,我就感叹于诗人用词的精炼、准确。中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有了一定的基础,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自读古诗,让学生质疑问难,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的意思。如理解“丰年留客足鸡豚,莫笑农家腊酒浑。”诗句时,抓住“足”、“莫笑”等词理解诗意:“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象一下,村民会怎样招待客人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难道还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村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充分地朗读出来吗“莫笑”是什么意思不要笑什么呢村民招待客人会说些什么呢相信此时此刻诗人已被村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这样通过理解“足”、“莫笑”等词语,学生能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2 多元互动,共促生成

有效地进行多元互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十分有效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经常表现在提问和回答的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活动中启发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独辟蹊径,对学生的回答及反应要予以恰当的反馈,对有标新立异的观点及时肯定,强化学生的创造理念。

诗者,歌也。作为一名成功的歌手,他未必能够演唱好每一首歌,但是他一定得有自己的主打歌、拿手歌。在这一点上,名师也不例外。何谓名师?不是每一堂都能够讲出名气的教师,但必定是能够指挥学生,打造出一节名课的教师。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评选,已经有几年了。优中选优,一批优课被推上了豪华展台,一批名师被推到了风头浪尖,从而春光无限。试问,那是一节名课吗?凭借着那节所谓的名课,那位教师真的能够成为名师吗?事实往往不容乐观。

中学语文优质课堂,还洋溢着一丝浓郁的小学语文的色彩。有些时候,教师讲得课越多,就越是宣传不到学生的耳朵里,就越是无法播种到天使的心田上。那样的耳朵里没有空隙,因有缝隙而显得更加糟糕。这无法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出现枝繁叶茂的景象。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还在花费大量的时间检查学生的字词的音、形、义。其实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课前进行,或者是在自习课上让学生通过练字完成,真的没有必要在公开课上上映“三国演义”,说什么“音、形、义三位一体”。中学语文课本上,没有小学语文课本上那么多的生字,教师完全不用手把手、口把口地去教学生。当然,我这样说的目的,不是否认字词的重要性。母亲要教会孩子吃饭。如果一味地吃奶,孩子就不可能轻松地拿起筷子,也不会成功地端起饭碗。母亲教会了孩子生存和成长。教师应该向母亲致敬,像女神那般,教会学生学习和生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当然知道,字词是造句的材料。初中阶段,正是因为我们拥有了对这些材料调遣权,才会在句、段和篇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还有一点,在公开课上,有的老师竟然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读课文。这就牵扯出来另外一个问题,究竟是默读好,还是朗读好呢?跳读能否派上用场?精读还有没有用武之地?当然也不排除有的教师还在刻意地进行分段课堂教学。即使是在进行分段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完全摒弃对话教学的理念。否则,我们就会深陷问话教学的沼泽地,无法自拔。那样做的弊病,只会扼杀学生的天然理解课文的绿意。我相信,对话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更有春天的百花园里的香味儿。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以惊喜。什么是惊喜?惊,就是出乎意料。喜,就是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从心底里涌现出对教师的敬畏感:“哦,原来老师还真有两把刷子!他慷慨淋漓地把粉刷语文天地的技术和艺术传授给了我们。我们怎能不感动不已呢?我们怎能不热爱语文呢?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以对话教学为主,以问话教学为辅。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顺便也把健康还给学生。

教师的备课,离不开学生的七嘴八舌。它是动态的、立体的课,不是静态的、平面的课。问话教学是静态的、平面的课,是半死不活的课,是藏龙卧虎的课。而对话教学才是动态的、立体的课,是活蹦乱跳的课,是生龙活虎的课。有道是:“与其藏龙卧虎,不如生龙活虎。”我非常清晰地记得,一位全国特级教师应邀,在给外地的学生讲课的时候,就非常有示范性和引领性。一登上讲台,她就兴奋地说:“同学们,你们读懂这篇课文了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读懂了!”教师顺势而为:“那么你能不能把你读懂的文化成果,分享给我们呢?”学生喜闻乐道,说得不亦乐乎,教师也讲得不亦乐乎。

诚然如斯,真正的语文课博大精深,绝不是一坛死水,而是一潭活水。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何还是冷却到“冰点”了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病因,恐怕当属教师玩套路的缘故。教师片面强调阅读理解题的参考答案的权威性,自己不敢挑战,也不敢让学生挑战。学生盲目地崇拜,死记硬背了事。时间久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必然生锈,肯定无法判断到更高的山峰。他们的表达能力也会滑坡,从幼儿园的滑梯上滚落下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教师只要抓住了重点,攻克了重点,就堪称是抓住了“眉目”。如此一来,你还怕抓不住语文课堂教学的“胡须”吗?这样的攻坚战,拿下来,就是大功一件。打下来,就能够得意凯旋。当然,重点不一定是难点。重点,可能是难点,也可能不是难点。如果难点不是重点,教师就完全可以放它一马。如果难点是重点,教师就必须指挥学生放手一搏。也就是说,非重点的难点,教师以少讲或精讲为妙。不讲,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只要能够找到突破口,一语道破即可,不必死缠烂打。否则,就极有可能出现得不偿失的局面。

真正的语文课,其实不是教师在夸夸其谈,而是学生在津津乐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妨低头想想,自己夸夸其谈了吗?我们也不妨抬头看看,学生津津乐道了吗?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我们应该具备把学习的航母引领到更深的蓝海的本领,应该具备把学习的战机引领到更深邃的天空的技能。因此,教师的点拨显得特别重要。点拨有什么好处呢?“四两拨千斤”,它能够起到“一语惊醒梦中人”的药效。比如在执教《紫藤罗瀑布》的时候,一位教师设计的导语是从“花语”开始说起。她提到了玫瑰、樱花和向日葵。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然后让一个学生去读,但是这位学生却读在了云里,其他学生听在了雾里。为何?因为这里缺少了教师的一个非常有力的点拨。怎么点拨?很明显,玫瑰象征着爱与美,樱花象征着纯洁与高尚,向日葵象征着坚定和果敢。教师只需要把花名和花语之间的破折号转化成“象征”二字即可。如此一来,学生不就豁然开朗了吗?教师袖手旁观,只会把学生拖进糊涂的深渊,让泉水的头脑不再那么清醒。在学习的过程中,掉队的小鬼往往就是这样炼成的。

读一篇优秀的文章,其实就是在读一位出色的作家。作家通过文字,以文学的形式,把他的内心世界展示给我们看。有的老师在讲课之前会对作者进行讲解,指名学生去读展示的内容。这样的简单的展示,学生也只是简单地阅读而已,显得微不足道,像是走过场。如果教师不去强调或补充一下,作者的名片就会黯淡无光。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选择与课文作者相关的一些重要信息,呈现在学生的眼帘之上。否则,讲了又和没讲有什么区别呢?

在名师课堂上,我看到的很重要的一抹底色,就是教师注重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能够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到实处,但是仍有美中不足。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比如在执教《紫藤萝瀑布》时,教师提问:“作者感悟到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利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加以回答:“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去品味这句话的含义。学生说得很好,颇有一些禅意,但是老师却不能参与其中,不免让人摇头叹息。如果上帝恩赐给我横插一杠的话语权,我想去隆重地填补这一项十分遗憾的重大空白:“花即人,人而花。花语,归根结底还是人语。真正的花语,其实是强者心灵的芬芳。弱者,应该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擦干眼泪,对着阳光,学习微笑……”这样悟道,你说,会不会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呢?

布置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高大上的行为,莫过于教师引导学生把阅读与写作相衔接。比如执教《紫藤萝瀑布》这一课的时候,压轴戏可以这样去导演:“花是会说话的,作者读懂了它,从悲痛中解脱了出来。如果你正是这一树紫藤萝花,你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阅读是写作的窗口,写作是阅读的舞台。教师应该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写的功力。否则,语文学习也就真的缺少了那份难能可贵的厚重感,还有什么“诗和远方”可言。

所以,我说,诗意的语文课,心怀远方,是梦里的那朵最美最母亲的奇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00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