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过程

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过程,第1张

4-6岁小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即4岁开始的儿童,情感的发展有3个特点:

  (1)易变性,即小儿的情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支配,如遇到不高兴的事易哭闹,稍加劝导又破涕为笑,所以,这时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此外,小儿的情感也易受他人的感染,倘别的孩子大声叫嚷,他也大声叫嚷;别的孩子表现害怕,他也害怕。随着小儿生活经验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小儿情感的稳定性就逐步增长起来。

  (2)冲动性,即小儿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

如当小儿第一次看到墙上的电插座后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虽然大人因危险而不让摸,把孩子支开,但是小儿却大哭大闹,执意要去触摸一下。

  (3)反应不一致,即同一刺激,有的小儿可以反应强烈,有的则无反应。

2第二阶段即6岁左右的儿童,情绪、情感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的增长,表现出对父母的爱、对幼儿园老师的依恋,在集体中热爱小朋友,爱做作业如画图;或喜欢讲故事,爱小动物等情感。其次,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像过去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而是能有意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外露(如疼痛后可忍住不哭),这为今后的个人涵养打下了最初的基础。再有,由于环境需要而产生的情绪、情感开始发生和发展,表现在喜欢与成人一起,成人离开了,就很痛苦;受教育的影响,开始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还知道为什么好和不好,能主动帮助他人,照顾比他小的弟弟妹妹等,这意味着小儿社会性情感中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形成。此外,也同时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和情感,如当老师表扬某个小朋友时,容易产生嫉妒的情绪,看到别的小朋友穿戴漂亮,他也缠着妈妈要买好看的衣服的虚荣心等,这在教育中应注意克服。

幼儿早期阅读

fxbv      

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阅读理解,小学老师经常给孩子布置的一项学习任务就是“朗读课文”,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们往往要求孩子通过读课文,去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等,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中班孩子自主阅读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那中班幼儿关于自主阅读的 随笔 都有哪些来看看我精心为你整理中班幼儿自主阅读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中班幼儿自主阅读随笔篇一

 让小朋友自主阅读,这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模式。但是对于小班刚开始如何更好地推动这种 方法 ,也确实值得我们来思考。以下就是我碰到的问题:一天又到了图书阅读时间,幼儿正在自主阅读。突然,仔仔(一个幼儿的小名)急冲冲地跑过来说:戴老师,拉拉抢我的书本。当时的我马上就过去看拉拉,只见他还笑眯眯地拿着小书准备要看,问他为什么要抢书自己不是有本小书吗他一见我就说:“这本书不好看,这本好”。于是我又说道:好看的书要大家一起看,但是这本小书本来是仔仔的,你不能去抢,这个行为不好看,还给,仔仔。边说边把拉拉手里的小书拿过来给了仔仔。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当时的我并不在意。直至在类似的自主阅读时,这种情况时而发生,也有许多幼儿来我地方告状,谁抢了我的书。让我想到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而且有些幼儿是 教育 过之后还是存在这种问题,我知道也许是我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后来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篇有关幼儿抢玩具的案例及原因,想到也许在阅读时幼儿抢书也是类似的原因:

 1、自我中心化。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来说,1岁半到3岁的孩子都是从自己的感受与需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需要的物品都是自己的,不会想到别人的感受,也就是不会移情。

 2、具体化的思维,他们在抢玩具时只关注到自己要的书本,就是直接采取行动,就是抢。

 3、语言能力的有限性,对于小班的年龄,幼儿的语言发展有限,不会适当的表达,而是直接的行动。

 4、交往策略的缺失,对于小班的幼儿更多的是模仿,且缺少相应的社会交往技能。也许他们的抢书只是他们想交新朋友的一种方式。对于查找到的原因,让我回忆那些例子,确实符合他们的行为与想法。

 但是这个案例又如何解决,也许才是有价值的探讨点。翻阅《指南》,看到社会领域里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里的教育建议中有一句说到: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这给了我一些灵感,也许今后碰到相关的问题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来教育也许会更适合。

 1、轮流看。在以上案例中,对于拉拉,教师要协助他先理解这个行为的不正确,接着在教他方法去仔仔地方拿书。可以建议拉拉观察仔仔,看他什么时候看完,露出不想看的痕迹或可以耐心的等待几分钟,在去拿书,也许成功率高。

 2、交换,让拉拉学会适当的等价交换,拿仔仔比较感兴趣的东西去换他手里的小书,成功率也高。

 3、协商,让拉拉会礼貌性的去表达自己的意愿,我可以看你手里的书吗或我们一起看好吗这个办法一般的幼儿都会接受(尝试过几次)。或者可以说下次我带来好玩的玩具给你玩,今天你借我下这本书。让幼儿通过这些方法来解决阅读中的冲突,也许会好些。

 总之,教师要学会思考什么知识和技巧给了幼儿之后,他们可以在做“平行相关”的同时又能做“垂直相关”,这样的方法才是更好得给幼儿带来益处。

中班幼儿自主阅读随笔篇二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知识决定命运,阅读改变人生,人生因阅读而美丽,民族因阅读而兴旺。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往往取决于这个民族整体的阅读水平。研究发现, 3~8岁是 儿童 逐渐形成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期,人的阅读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的发展,即获得阅读能力的学习和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方法能力的学习。8岁以前的儿童应当掌握的是基本阅读能力,而在8岁以后就可以通过这些基本阅读能力去进一步形成获取信息的方法技能,即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去学习各学科知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产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这充分显示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因此,我们要帮助孩子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什么是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自已阅读书籍。从幼儿的角度来看,决不是指幼儿认识了一些字后可以自己阅读的意思。幼儿的阅读大多是一种图形的阅读,情感的“乐”读,是幼儿凭借色彩、图形、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幼儿读物的所有活动,是孩子在没有获得全部文字的情况下就开始阅读的能力。由最初看不懂到循序渐进能看懂的这一过程中,需要成人的帮助和引导,《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出:“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当有了自主阅读的 经验 后,孩子从自主阅读中感受到书籍所带来的乐趣时,会慢慢养成下意识关注阅读内容,不断扩大阅读的领域。尽管他们还不完全识字,但是他们已经能够独立阅读各种图文并茂的书,能够自己与书对话,才会对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具有持续的兴趣和热情,才会在阅读中跨越时空、纵横古今,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广度和心灵高度的培养。”

 2什么是有效指导

 “有效”指有成效,有效果,“指导” 指指点引导。自主阅读不是一学就会的知识学习,而是一种习惯形成和能力提高的过程,同时指导幼儿自主阅读不是“早期识字”,教孩子认字,给孩子一本书让他自己去看,也区别于看图讲述中教师的引导和示范,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合理的帮助和指导,是要我们很好的把握和处理教师的主导和幼儿的自主阅读关系方面的关系,教师主导过多,幼儿形不成自主的阅读习惯,但教师主导过少,孩子也手足无措,不会自主阅读。儿童不是天生就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的,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运用教育策略发展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研究的前期准备和启动阶段(2014年9月)确立方案,填写专题研究方案计划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10月)

 (1)确定课题研究主体思路,制定小课题研究方案。

 (2)学习课题相关理论 文章 ,充实理论依据,完成课题计划的发展目标、观察指标、评价指标的制定。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1月)

 (1)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进行相关实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做好现场的观察记录;

 (3)进行个案分析

 (4)课题中期小结

 第四阶段: 总结 阶段(2015年2月--2015年6月)

 1进行课题研究总结,撰写研究 报告 撰写论文。

 2形成成果:①论文 ②随笔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对中班幼儿阅读习惯的现状进行分析,培养幼儿初步的自主阅读能力;

 2)在阅读活动中探索出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中班幼儿自主阅读随笔篇三

 一、中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经过小班一年的培养,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强,阅读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经验积累不多,对事物的理解有限,因此幼儿阅读的现状是:

 第一,观察的有序性还不够,不能很好地观察每一页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特别是与 故事 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动作、表情,因而无法理解关键性的故事情节。观察过程十分依赖成人,结论也脱离不了成人的帮助;

 第二,思维形象具体,尽管中班幼儿已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慨括分类,但思维过程常常呈现一种无序化的状态,表现在还不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形成对故事的理解,语言表达还不连贯;

 第三,中班孩子的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但注意的稳定性不够,部分孩子仍未掌握翻书的基本顺序与方法,常常一下翻到后面,一下又倒回前面。需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

 第四,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富于想象,但不能很好地根据前后画面变化的比较,用想象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针对以上特点,中班幼儿阅读指导要点是:指导幼儿能对画面作有序观察并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故事内容;能对图书画面中的空白点进行合理想象并能比较阅读内容的不同点;知道图书中有页码和文字,了解不同符号的对应关系并愿意编画情节简单的图画故事书;能大胆地表述阅读信息并能安静地倾听他人讲述内容;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并能安静地阅读图书。

 中班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

 (一)精选教材

 根据中班孩子有意注意发展的特点,我们须重视阅读教材的合理选择,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从而萌发幼儿独立阅读的愿望。

 众所周知,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过难或过于简单的内容都无法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尤其对于中班孩子而言,他们虽然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仍然对成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这与他们当前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更加用心地了解孩子阅读的现状和 爱好 ,并精心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这样才能进一步有效地激发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并逐渐过渡到幼儿独立自主地完成简单的阅读过程。以《小松鼠吹泡泡糖》为例,看看中班孩子阅读教材选择的关键:

 《小松鼠吹泡泡糖》是一本我们多年来非常钟爱的中班前期阅读教材,之所以受到了中班孩子的喜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中班的孩子对于图画书中生动有趣的角色和它们夸张的表情、行为的变化,尤为感兴趣,也乐于围绕这些交流各自不同的阅读感受,而对于画面背景的转换,次要角色的了解和复杂心理的探究等,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似乎并不太关注。《小松鼠吹泡泡糖》正是这样一本非常符合中班孩子阅读特点的好书。其中的形象鲜明,角色的动作夸张,情节点简单易懂。同时,画面清晰,没有复杂的背景,更没有多个场景的变换,角色间的关系也很容易理解。因此,中班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一定的新经验,又不会因为过难而影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其次,图画故事书中的情节发展“吹泡泡糖——意外飞上天——积极营救——安全着陆”,是孩子生活中熟悉并向往的经历,既贴近生活,又极具童话色彩,阅读这一故事的过程能使孩子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得到心理的满足,也方便孩子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和迁移形成新的阅读经验和理解方法;最后,由于这本故事书单页单幅,画面表现力强,情节发展有序度而文字相对简单,所以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中班孩子独立阅读的条件。

 从对《小松鼠吹泡泡糖》这一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帮助中班孩子选择阅读教材时,一定要关注图书的画面、形象和情节,适宜的教材才能更好的发展孩子阅读的能力。当然,随着孩子进入中班下学期,这样的故事情节就逐渐不能满足幼儿的阅读需要了,他们开始对一些有这几个情节点的故事产生了兴趣。如:《第二块 蛋糕 》、《小猫的生日》等等,但是故事中的情节仍应该相对简单易懂些,其中的主要角色应该相对少些,因为中班幼儿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角色间的关系,过多的角色会直接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判断。

 (二)巧设提问

 提问,是成人与孩子共同阅读并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之一。缺少了有效的交流,就无法了解孩子的阅读需求与现状,更无法推动孩子继续阅读与思考。因此,在各类阅读活动中,提问的设计始终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对于中班孩子而言,怎样的提问才是最为有效的呢

 1、“步步推进”式的提问:即将复杂的情节点进行梳理,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设计一连串有联系的提问,帮助孩子逐步深入理解,最终拨开云雾,理清头绪。如在阅读故事《第二块蛋糕》的第二个情节点时,我们可以以这样一组提问,来启发孩子思考。“小动物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做蛋糕”“这次小狐狸抢走了蛋糕,小动物们为什么都笑了呢”“猜猜,狐狸的下场会是怎样的呢”,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有效分解了故事理解中的难点,不仅使不同能力的孩子最终都能理解这个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梳理了思绪,习得了有序思维的方式。

 2、“天马行空”式的提问:考虑到中班幼儿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阅读后的交流中,还是应以开放性的提问为主,提供幼儿大胆讲述不同见解,且不会受到太多思维局限的表达机会。如:图画故事“《帽子床》中的提问:“小老鼠看到了皮帽子会怎么样呢”

 图画故事《大鳄鱼》中的提问:“小猴知道了鳄鱼的诡计会怎么做呢”等等,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也就不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又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经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并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不同于他人的看法。这样的提问方式有助于幼儿用想象来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3、“旁敲侧击”式的提问:当孩子在理解图画故事情节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顺着前一个问题推进阅读进程时,教师不妨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孩子寻找到另一种思考的途径,引发继续阅读的兴趣。如在阅读活动《克利的微笑》中,若直接问“为什么克利的模样没有变,可小动物们对他的态度却有了变化”,定会让孩子们诧异,并不知所措,不如先让孩子们比较小动物前后表情的变化,再比较小动物们两次语言的变化,最后再来理解小动物们前后心理的变化,之前的比较看似并不重要,其实却为之后的理解打下了铺垫,也使孩子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并将这种思考与故事的前后画面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4、“顺水推舟”式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挥幼儿阅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具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氛围,同时更为了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教师在幼儿进入中班后期,不妨尝试让幼儿学会提问,如:在共同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 说说 “你还有什么看不懂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然后顺着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以点带面,鼓励其他幼儿来解答问题,这样即能有效地激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洽幼儿间的关系,又能引发幼儿进一步阅读的愿望。

 当然,我们还要指出,在设计提问时,必须注意幼儿个体的差异。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想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师就应在活动中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提问,使全体幼儿都有表达思想,表现自己的机会。尤其在中班年龄阶段,如果能给孩子更多的表现机会,会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三)善用媒体

 媒体是传递信息和承载知识的工具,教学媒体是辅助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教学媒体是指相对于现代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其他媒体——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室等。媒体与教学的融合,构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如果不采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则教学质量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往往容易回到“以教师为中心”的境况,孩子的学习依托教材,靠教师灌输获得知识,孩子缺乏积极主动的状态,师生关系也无法达到交互作用的境界,更谈不上发展幼儿的个性。教学技术媒体的使用,则能帮助教师教学更直观、生动、形象,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感受,并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大大拓展教学的领域。

 我们在开展中班阅读活动时,常常运用以下一些媒体来辅助教学:

 1、视听教学:即通过录音磁带、情景表演等手段增强幼儿的视听感受,从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教学方式。如:大图书阅读活动“萝卜船”,在共同阅读了故事第一部分后,教师运用音响设备播放了电闪雷鸣声,使幼儿强烈的感受到故事环境发生了突变,对情节转折有了先前预兆,从而激发了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进入下一阶段的阅读活动中。

 2、动态视频教学:动态视频教学即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教学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活动的方式。这一手段非常适合运用于中班阅读活动中,因为中班幼儿喜欢活动的物体,这样就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主意。如:在组织幼儿阅读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前,运用计算机制作整个故事的动画片,当活动进行到后半部分时,我们可以打开宽银屏,播放动画片,使孩子连续的阅读的几个故事画面情节,幼儿的注意力顿时集中在观察故事画面上。这样既及时的维持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又能帮助孩子有效地联系起来阅读一组情节,进一步体验这个故事的特殊之处。较之常规的教师讲述而言动态视频教学效果更能帮助幼儿观察人物角色的动作变化、神态变化及故事画面背景的变化等。此外,视频教学还可拓展教学领域,使教学从基本静态活动转变为有趣的动态活动。如:阅读故事《小松鼠吹泡泡糖》,当幼儿想出各种救小动物的办法时,教师则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来帮助幼儿验证他们想象的合理性,这样就满足了幼儿心理的需求,让孩子们看到了小松鼠也用了他们想得好点子,并为此而感到高兴。同时又帮助中班幼儿了解了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懂得出主意想办法时也应考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3、静态视频教学:静态视频教学是将投影仪这一技术运用在阅读活动中,特别是在重点分析某一幅,或是比较两幅或三幅时,其帮助阅读教学的功效更是显而易见。中班年龄阶段的孩子,观察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尤其是对细节变化的关注。所以,运用投影辅助教学既方便又有效。如:阅读故事《大鳄鱼》时,为了帮助幼儿观察画面中大鳄鱼三次伪装骗孩子时的表情、动作,可以通过投影将这页放大,并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从而帮助幼儿共同仔细的观察画面,也便于引导中班孩子掌握观察和阅读图书的方法。

 (四)拓宽 渠道

 阅读活动绝不仅仅单指图画书的阅读,其实在日常活动中,处处可见值得提供给幼儿阅读的材料。

 1、生活中阅读

 如果说小班阶段,我们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建立阅读的习惯和兴趣,会更多的选用图画书作为阅读的材料,那么到了中班时期,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阅读的不同材料,以进一步丰富孩子的阅读感受,从而帮助孩子积累更多更有效的阅读方法。如:我们为帮助中班孩子积累符号转译的经验,不妨鼓励孩子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各类符号,制作成图书,提供孩子阅读并共同破译符号意义;再如,我们为了帮助孩子学会有序阅读,并将书面知识转换为实践方法,不妨提供孩子一些简单的 折纸 图书阅读,或是自制一些更适合孩子阅读的小制作步骤图,使孩子能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积累图画书中所没有的有效经验;另外,一些熟悉的 广告 画、公益宣传画和路牌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制,提供给中班孩子进行阅读,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拓展幼儿阅读的渠道。

 当然,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在开展这类阅读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难易程度,以幼儿的当前需要为条件,以幼儿的现有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为基础,进行有的放矢的选用。这样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2、家园合作阅读

 家园合作拓宽渠道阅读即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活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亲子阅读教育,从而使家园阅读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萌发、阅读习惯的养成。

 对幼儿而言,家长参与阅读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和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对家长而言,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能了解自己孩子阅读兴趣、方式和特点等,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情况,并在教师指导下获得如何观察与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

 我们家长请到课堂中,开展多种样式的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了解早期阅读活动是如何进行的,感受与孩子一起阅读的乐趣,帮助家长掌握阅读指导的方法,积累亲子阅读的经验。每当阅读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发给家长人手一份阅读简报,简报为家长提供了阅读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如图画故事书《巨人的花园》的简报中有四个项目。在《听我讲讲》中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故事的中心,并将一些优美的词语打上了底纹予以醒目提示。第二项《请你说说》中设计了与故事情节密切相关的问题,家长提问,孩子回答。第三项《请你判断》是了解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情况,家长根据题目发问,孩子口头判断“正确”或“错误”,也可判断后在书面上打∨或打×。最后一项是《给家长提示》,家长从中可了解到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观察什么还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其他阅读能力方面所要掌握的重点。教师精心制作的“阅读简报”成了家园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传递了阅读信息,同时增进了家园合作的情感。

 亲子阅读指导,让家长学会了真正关注幼儿的阅读兴趣,尊重幼儿的阅读能力,倾听幼儿的阅读心声,欣赏幼儿的阅读表现,成为了孩子贴心的阅读伙伴,家园合作促进孩子在阅读活动中生动活泼的发展。

绘本,作为一种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画书,受到家长和老师们的青睐。

绘本阅读对孩子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和好处呢?我认为,有几个几点:

第一,绘本文字简洁,画面丰富生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阶段,孩子

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主要依靠具体的实物和画面认识世界。而绘本,正满足了这一需要。绘本利用图讲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仅供少数人欣赏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尤其是孩子们的面前。这些图都是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的精美和细节,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可以说,好的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

第二,绘本的内容必须精练,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

须风趣活泼,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因此,绘本的作者往往对文字仔细推敲,再三锤炼。更值得一说的是图,绘本利用图讲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仅供少数人欣赏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尤其是孩子们的面前。

第三,绘本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与其他儿童文学形式相比,集图像和

颜色于一身的绘本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是发展幼儿想象力不可缺少的书籍形式。正像松居直所言:"图画书是想象力的一个重要的起点。"

正是因为绘本不同于其他图书的突出的特点,所以尤其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更喜欢阅读绘本。但是,很多家长反映,我给孩子买了很多绘本,可是孩子不愿意看。选择什么样的绘本给孩子阅读成为一个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

各类不同的绘本也是有年龄的层次性的,每个年龄阶段要阅读符合其年龄阶段特点的绘本,才会让孩子找到其中的乐趣。否则孩子将把精美的绘本抛到九霄云外。应一些家长的要求,今天我根据中班孩子(4-5岁)孩子的年龄特点,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绘本。

首先,我们要清楚4-5岁的孩子有哪些年龄特点?

第一,梦幻,充满想象力,但又开始关注现实。中班的小朋友思考问题比小班

时多了一些为什么,他们开始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感兴趣,但是呢,还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总是带有梦幻的色彩。而且此时的他们脑袋里会冒出很多奇怪的想法,充满了想象力。

第二,情感更加丰富,情绪变化比较大,会清楚地表达爱。中班小朋友开始变

成“甜嘴瓜”,他们喜欢表达对某个人,某个事物的喜爱之情。会经常说:妈妈,我好爱你。老师,我喜欢你。也会经常抱抱你,亲亲你。这种情感的表达要比小班时更频繁,更外露,也更直接。

第三,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对友谊的理解更进一步,开始建立自己的小朋

友圈。小班时,是一个一个地玩,和谁离得近就和谁玩。到了中班,是一堆一堆地玩,三五个有相同爱好的小朋友会聚在一起玩游戏。

第四,自我意识增强,开始关注有关自己的秘密。我从哪里来,我的身体,我

的本领,我的朋友等等。

第五,求知欲开始变强。喜欢提出问题,也喜欢帮别人解决问题。自己学到的

新知识,一定要呈现出来,满足内心的被认可感。

第六,到了审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关注自己的衣帽服饰的美感,喜欢美的具有艺术性的事物,女孩喜欢扎小辫子,带发卡,打扮自己,男孩则喜欢穿警察、消防员的衣服,扮演英雄人物。

了解到孩子的这些特点,我们在选择绘本时就要有所甄别,选择他们喜欢而又需要的绘本,这样才能更好的引领孩子专注地阅读。

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什么阅读小技巧吗?

1、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要经常与他一起分享和创造,尤其是绘本里的一些情绪和感受可以和宝贝一起体验,一起分享感受!

2、接纳他的自大和无限想象,一起根据绘本的情节和他一起天马星空的想象,然后把主人公换成宝贝,一起尽情夸张的想象。尤其是想象自己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时,孩子会情不自禁的咯咯的笑个不停。

3、一起玩角色对话:亲子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用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内容。经过试验,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这个阅读方式的。

4用绘画的方式画出绘本的内容,或者亲子共同制作一个新的绘本,满足孩子创造的需要。也可以孩子画,讲述,父母帮助其用文字写出来。这样会激发孩子阅读并创作的乐趣。

下面推荐一些对他们有帮助的绘本:

1、让我安静五分钟

2、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3、小猪变形记

4、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5、彩虹色的花

6、不要再笑了裘裘

7、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

8、海边的早晨:(强烈推荐)

9、让路给小鸭子(强烈推荐)

10、 我的爸爸叫焦尼

11、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强烈推荐)

12、公主的月亮

13、树真好

14、逛了一圈

15、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

16、小黑鱼

17、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18、自己的颜色(强烈推荐)

19、生气汤(强烈推荐)

20、你很快就会长高

21、三只山羊嘎啦嘎啦

22、长颈鹿不会跳舞

23、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24、猜猜我有多爱你(强烈推荐)

25、一粒种子的旅行

26、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

27、没有耳朵的兔子

28、和甘伯伯去游河

29、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30、有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

31、三个强盗

32、外公

33、妈妈,我来了

34、不睡觉世界冠军

35、逃家小兔(强烈推荐)

36、宝儿(强烈推荐)

37、小房子

38、这片草地真美丽

39、七号梦工厂

40、派克的小提琴

41、驴小弟变石头

42、卡夫卡变虫记

43、朱家故事

44、隧道

45、你爱谁多一点

46、阿利的红斗篷

47、大家来听音乐会

48、生气的亚瑟

49、怕浪费婆婆

50、阿文的小毯子

4-5岁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宝贝可能会经历书写敏感期、阅读敏感期和社会规范敏感期。为什么这么推崇阅读,尤其绘本阅读,因为阅读可以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孩子,绘本阅读更是通过全方位的文学语言,艺术图画,故事的寓意等等培养孩子的品德,塑造孩子的性格,帮助孩子打开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不爱阅读的孩子小时候欠下的帐长大了迟早是要还的!

所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吧。爱上阅读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幸福哦!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和学习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言语交际和言语调节能力等均处于“整蓄待发”的阶段,只需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教育条件,幼儿语言及阅读能力就能得到迅速的提高。

早期阅读是学前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语言行为。幼儿期以口头语言为主,小学阶段则以书面语言为主,故而早期阅读可实现幼儿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顺利过渡。目前,国际语言教育研究提倡“完整语言”的教育,这种观点认为:尽管学前阶段的儿童以发展口头语言——听、说能力为主,但也应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接触“读”、“写”的机会,这主要是指帮助幼儿感知什么是“读”、什么是“写”,怎么去学习“读”与“写”,它们的意义是什么这实际上是说学前期要求幼儿掌握的不是书面语言的本身,而是有关书面语言的感性,早期阅读正是以此为目标,来促使幼儿语言的完整发展。

一、选择合适的早期阅读材料

首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材。一般来说,早期阅读材料应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新颖的图画能刺激幼儿的形象思维,简单易懂的文字,能较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其次,要根据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选材。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其认知、情感发展都有差异。小班幼儿的阅读材料,应简单、易懂、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生活。如“花路”主要情节:小熊发现口袋——背起口袋回去——到家发现口袋破了,东西丢了——第二年,路上长出了鲜花,原来丢的是花的种子。教学实践表明,类似的题材很合适小班幼儿阅读。对中班幼儿来说,早期阅读材料应故事情节生动有变化。这样有助于儿童概括图画水平的提高,并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有趣的书”、“大羊和小羊”、“小猫的一天”等材料很能吸引中班幼儿阅读。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更应注意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如可通过有序组织阅读“草”字头的文字、“木”字旁的文字、“象形字”等材料,增强幼儿对文字的感知能力。

二、培养浓厚的书面语言兴趣

文字是一种语言的代码,也是一种符号体系。在世界上各种类型的符号中,文字是最复杂的,含义丰富,而又数量巨大的。早期阅读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幼儿对符号的敏感性,对文字的兴趣。首先让幼儿弄清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比如,桌上有一盆花,问幼儿:“这是什么”幼儿说“花”——幼儿用嘴巴说出来,就是口头语言;出示卡片“花”告诉幼儿:“这个字读花”字——用文字形式出现的就是书面语言。其次,让幼儿明白书面语言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写信”为例启发幼儿;当你非常想念在远方的亲人,又不能和她面对面地用口头语言交流时,可以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寄给对方。通过这些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进行感情的交流。从而使幼儿懂得学习书面语言确实很重要。

三、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是保证幼儿阅读质量的前提,也是阅读兴趣得以提高的基础,因此我们还应帮助孩子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正确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比如学会按页码顺序看书,了解书的书名、封面、目录、封底、页码等基本要素。在看书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的,故事是一幅画一幅画有连贯性的,从而掌握看书方法并养成习惯。教育幼儿爱护图书,看书时不大声说话,对图书要轻拿轻放,不撕书、不折书、不抢书、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看完书放回原处等。指导幼儿学会观察图画上的人物和动物,带他们理解前后画面的联系,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帮助他们把相关的知识与当前的故事联系起来,把已获得的阅读经验运用到新的场景中,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四、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技能

早期阅读不等于识字,它不注重识字的多少,而是要求幼儿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途径,为将来进入小学全面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观察识别能力。观察识别也就是再认。我们可用“图”、“字”对应等方法提高幼儿的观察识别能力。

模仿能力。喜欢模仿是幼儿的显著特征。可在幼儿创编故事的活动中,要求幼儿根据相应的语言模式进行模仿。

预测能力。预测能力也就是预测估计阅读的内容。例如“狼来了”这一课,大概情节是:第一次放羊的小孩喊“狼来了”,大人们上山来救小孩,发现没有狼;第二次小孩又喊“狼来了”,大人们发现被小孩骗了;第三次狼真的来了,小孩喊“狼来了”,大人们不再相信他;最后小孩的羊被狼吃了,小孩也掉进了山沟里。遇到类似的故事,我们可加强幼儿对故事预测能力的训练,使幼儿在阅读了故事的开始部分,就能预测到结果。这种预测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获得阅读经验,并举一反三,加深对重复文字的理解,探求故事情节发展的重复性、转折性的规律。

自我调适能力。自我调适是自觉发现误差而自己主动纠正错误的能力。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地组织幼儿集体阅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阅读行为环境,对培养幼儿阅读主动性有积极意义。主动阅读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自我发现错误、主动纠错的能力也就会随之逐渐提高。

总之,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早期教育应当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今后对幼儿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时,不能走入单单识字教育的误区,应本着培养兴趣、发展口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目标,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导语:我们知道,幼儿没有天生的阅读本能,他们是在旁人的指点中认识事物,在大人的嘴形中学会发音的。幼儿阶段是阅读的关键期,需要我们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帮助他们找到阅读的方法,积累阅读的经验,并建立起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怎么激发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

 一、运用环境,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1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我们在班中设立阅读角、图书架,不断更新阅读的内容,合理利用家长资源提供一些内容丰富、画面生动有趣、知识面广的各种书籍,更加丰富图书架上书籍的内容,丰富读本的形式,拓宽幼儿的眼界,帮助他们更全面的认识什么是书。同时还要注意提供充足的图书阅读时间,保证幼儿的兴趣得到满足。

 2充分运用主题墙

 在班级四周建立主题墙,利用墙面环境阅读,幼儿抬头就能看见图画和文字,不用去翻书本,很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如:中班的主题活动《爱家乡》,其中包括家乡的风貌、家乡的风景旅游区、家乡的特色小吃、家乡的风土人情等。幼儿借助图画、资料可以轻松地掌握墙上的文字。随着主题的变化,墙面上的字也随之变化,幼儿又会有意无意地认识新的文字。

 3在洗手间、走廊中,制作各种图文并茂的标志

 标志是一种非文字符号,在认识标志的同时,幼儿就把认识标记的技能很自然地运用到认识文字中去了。对于不认字的孩子来说,符号标记与文字标记没有太大的区别,通过认识符号继而自然过渡到文字的认识,使幼儿更容易接受。

 4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阅读内容

 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一些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故事,意义突出且有一定规律可寻的文字,都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知识。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不要求书写)。从兴趣入手,培养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阅读

 1教师讲,幼儿听,让幼儿发挥听的作用

 幼儿对故事或诗歌有了初步印象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指字,教师读。以后逐步让幼儿练习自己指,自己读。早期阅读的兴趣不是仅仅通过几次专门的阅读活动获得的。因此,每周的语言阅读活动外, 还要在日常活动中定时和不定时地安排一些阅读时间。如:早晨来园时,让幼儿自由地与同伴相互欣赏各自从家里带来的书, 或是幼儿园的各种图书; 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随意地欣赏图书、讲述故事;午饭后,孩子也可以自由看书;下午离园以前,幼儿也可以自由阅读图书。

 2阅读化为戏剧表演

 教师在教学当中,可将一些童话和故事,故事表演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可以分为整体表演型,即完整连贯的表演,角色可以一对一,还可以是分段表演型,即群体角色表演,教师先讲故事,幼儿一起讨论角色,全体一起表演,道具应该准备的简单一些;最后一种是角色活动型,这时故事中的人物、动作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三种方法在戏剧表演时可以自由结合也可以分别使用,无论怎样运用,相信幼儿的阅读兴趣一定会大大提高。

 3掌握评价尺度,增强阅读的自信

 正确把握好激励方式,能使幼儿阅读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充分激发幼儿阅读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阅读中体验成功,产生自信,从“要我读”到“我要读”。

 三、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1家长要成为孩子读书的伙伴

 身教重于言教,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喜爱阅读,懂得阅读的方法,了解书籍的内容,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阅读。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多读文章给孩子听, 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加孩子的识字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幼儿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

 对于这一点,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认为:读书给孩子听的'作用“仅次于拥抱”,在这样的“拥抱”下,孩子的读书兴趣上来了,热情高涨了。慢慢地,他们对读书的态度就变成了“我要读”。其实,只要天下的父母能尽可能地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多为他们创造一点条件,孩子是肯定会喜欢上阅读的。

 2要让幼儿勇于去说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家长鼓励幼儿把自己阅读后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再通过孩子的表达发现他理解到的内容, 也可以加强孩子所欠缺的一些词汇的表达指导, 及时与教师沟通共同探讨解决遇到的问题。

 早期阅读是幼儿增长知识, 开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只要调动起幼儿的兴趣,正确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00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