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1990年德国两次实现了统一。德国两次统一的共同点均促进了德国经济发展.德国统一的实现,是欧洲历史的重要转折,它不但对于德意志民族的发展,而且对欧洲联合进程和整个欧洲形势都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中也是一件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但也有不少人对统一后德国的前途感到忧虑,它将成为“欧洲的德国”抑或是“德国的欧洲”,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①第一次通过王朝战争自上而下完成统一。原因在于国@家分@裂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②第二次以东@德并入西@德的政@治方式实现了统一。原因是东德社会制度剧@变,西德实力强大;统一符合德国人民的心愿;苏联放弃对东德的控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德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认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只要有利于国家统一,不论采取军@事手段还是政@治手段都是必要的、可行的~
1如何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民族主义是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之后产生的一种以本民族的利益为诉求的主义。
也是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三民主义之中其中一种主义。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感情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政治观念、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
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早在封建社会就已存在封建君主制的民族主义。
资本主义产生后,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定义都涉及到极为广泛的层面,民族主义也不例外。
为避免这种语焉不详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按各个学者强调的不同重点而将民族主义大致地分为以下几类: 1,政治民族主义 政治民族主义就是把强调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这是民族主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分类,实际上也是民族主义兴起的最显著的特征,其基本目标就是要求建立一个属于本民族的国家和 ,它与“追求国家身份”的政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多学者实际上也是将民族主义的这种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来进行论证的。“民族主义并不简单是指民族情感,而是指旨在促进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并通过群众动员来决定现代国家政治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
是“那种认为民族──国家具有伟大价值的群体意识,这一群体意识保证完全效忠于民族──国家。这一群体赞同民族──国家保持统一、独立和 ,以及追求某种广泛的相互可以接受的目标”。
这些观点,都反映了将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而将其他的属性放在其次来考虑的倾向。由于政治民族主义追求着具体的建立 国家的目标,所以很自然地带有分裂和暴力的倾向,在各类民族主义中,政治民族主义也是最有破坏力的一种。
2,经济民族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是与政治民族主义相对而言的,一般认为,经济民族主义是指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国家在50-60年代倡导的以经济独立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主义。“那些尚未取得'现代化'或发达地位的国家,对于控制本国自然资源和经济命运的企图越来越警觉,并认识到这种必要性。
这一现象的特点就是经济民族主义,它直接反映了这些国家经常抱怨的那种看法:它们虽然取得了政治 与独立,但在经济上仍然是殖民地”。更为偏激的观点则是,经济民族主义是“某一政治制度对其地理疆界范围内的经济资源的开发,实行国家或私人控制的过程。
它是国内资源由本国经济控制取代外国或多国经济控制的过程”。实际上,经济民族主义是一种在发展阶段上各个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必然产生的结果,即一个民族在完成自己取得独立的历史任务后,必须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经济才能使自己真正地站起来。
由于迄今为止,从宏观上看,现代民族 国家仍是世界各国公民各种资源和财富分配的基本单位,所以,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方面的民族主义也仍然十分强烈。但与政治民族主义略有不同的是,它一般不会引发暴力和战争,而多数以贸易战或经济摩擦之类的形式出现。
3,文化民族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是指民族主义中那些强调要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因素,它主张以同质性的文化传统为纽带,力图建立民族认同的文化空间单位,并进而达到巩固或分解政治实体的结果。一些学者认为文化民族主义有如下三个特征:文化民族以文化整合、文化标志而显形;文化民族是一种非暴力非军事扩张的民族;文化民族具有“推崇文化”的内涵。
由此而衍生的文化民族主义“反映了一种认为本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精神高于优于别人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文化民族主义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中往往有不同的反映。
一般而言,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的文化民族主义,往往带有很强烈的防卫心理,由于在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无法与更为发达的国家进行比较,只能以一种文化方面的“优越感”来保持或恢复民族自尊心。所以,落后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在脆弱的心理防线后面掩盖着的往往是一种自卑,是一种无法在其他方面与发达国家进行较量的自卑。
相反,发达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则是以另一种方式出现,那就是利用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优势进行各种形式的文化“输出”,即所谓的“文化殖民”。因此,文化民族主义在不同国家的表现形式与前两种类型的民族主义相比,具有很大的区别。
但总的来讲,文化民族主义一般也不会引发暴力和战争。只有当它与政治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时,才会具有破坏性的威力。
当然,无论何种民族主义,都具有民族主义最基本的一些特性,但由于所强调的层面不同,因而其产生的社会和政治后果也有很大的不同。也可以这样认为,一个民族的民族主义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重点,而围绕着这些重点,民族主义也就往往强调自己不同的层面。
也正因如此,我们在分析和预测民族主义的发展前景时,把握各类民族主义的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特点,就十分必要了。民族主义是以本民族为思维起点,以本民族为思维终点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它由共化原则和排外原则组成。
共化原则是这个民族能有效地维持这个民族内部人员的集体认同的一切物质和精神因素与结构的总和,包括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地理环境,精神价值信仰,生活习惯和语言文化等等。而排外原则则将这种集体。
2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的历史有何作用1、经济上,作为新的经济因素,它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上,为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社会基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 的产生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推动了近代的民主革命发展,对反封建有重要作用,但也有其两面性,一方面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另一方面又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有妥协性和软弱性,因此无法担当民主革命的领导角色,但可以作为团结力量
3如何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民族主义是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之后产生的一种以本民族的利益为诉求的主义。
也是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三民主义之中其中一种主义。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感情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政治观念、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
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早在封建社会就已存在封建君主制的民族主义。
资本主义产生后,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定义都涉及到极为广泛的层面,民族主义也不例外。
为避免这种语焉不详现象的出现,我们可以按各个学者强调的不同重点而将民族主义大致地分为以下几类: 1,政治民族主义 政治民族主义就是把强调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这是民族主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分类,实际上也是民族主义兴起的最显著的特征,其基本目标就是要求建立一个属于本民族的国家和 ,它与“追求国家身份”的政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多学者实际上也是将民族主义的这种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来进行论证的。“民族主义并不简单是指民族情感,而是指旨在促进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并通过群众动员来决定现代国家政治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
是“那种认为民族──国家具有伟大价值的群体意识,这一群体意识保证完全效忠于民族──国家。这一群体赞同民族──国家保持统一、独立和 ,以及追求某种广泛的相互可以接受的目标”。
这些观点,都反映了将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放在第一位,而将其他的属性放在其次来考虑的倾向。由于政治民族主义追求着具体的建立 国家的目标,所以很自然地带有分裂和暴力的倾向,在各类民族主义中,政治民族主义也是最有破坏力的一种。
2,经济民族主义 经济民族主义是与政治民族主义相对而言的,一般认为,经济民族主义是指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国家在50-60年代倡导的以经济独立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主义。“那些尚未取得'现代化'或发达地位的国家,对于控制本国自然资源和经济命运的企图越来越警觉,并认识到这种必要性。
这一现象的特点就是经济民族主义,它直接反映了这些国家经常抱怨的那种看法:它们虽然取得了政治 与独立,但在经济上仍然是殖民地”。更为偏激的观点则是,经济民族主义是“某一政治制度对其地理疆界范围内的经济资源的开发,实行国家或私人控制的过程。
它是国内资源由本国经济控制取代外国或多国经济控制的过程”。实际上,经济民族主义是一种在发展阶段上各个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必然产生的结果,即一个民族在完成自己取得独立的历史任务后,必须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经济才能使自己真正地站起来。
由于迄今为止,从宏观上看,现代民族 国家仍是世界各国公民各种资源和财富分配的基本单位,所以,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方面的民族主义也仍然十分强烈。但与政治民族主义略有不同的是,它一般不会引发暴力和战争,而多数以贸易战或经济摩擦之类的形式出现。
3,文化民族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是指民族主义中那些强调要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因素,它主张以同质性的文化传统为纽带,力图建立民族认同的文化空间单位,并进而达到巩固或分解政治实体的结果。一些学者认为文化民族主义有如下三个特征:文化民族以文化整合、文化标志而显形;文化民族是一种非暴力非军事扩张的民族;文化民族具有“推崇文化”的内涵。
由此而衍生的文化民族主义“反映了一种认为本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精神高于优于别人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文化民族主义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中往往有不同的反映。
一般而言,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的文化民族主义,往往带有很强烈的防卫心理,由于在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无法与更为发达的国家进行比较,只能以一种文化方面的“优越感”来保持或恢复民族自尊心。所以,落后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在脆弱的心理防线后面掩盖着的往往是一种自卑,是一种无法在其他方面与发达国家进行较量的自卑。
相反,发达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则是以另一种方式出现,那就是利用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优势进行各种形式的文化“输出”,即所谓的“文化殖民”。因此,文化民族主义在不同国家的表现形式与前两种类型的民族主义相比,具有很大的区别。
但总的来讲,文化民族主义一般也不会引发暴力和战争。只有当它与政治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时,才会具有破坏性的威力。
当然,无论何种民族主义,都具有民族主义最基本的一些特性,但由于所强调的层面不同,因而其产生的社会和政治后果也有很大的不同。也可以这样认为,一个民族的民族主义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重点,而围绕着这些重点,民族主义也就往往强调自己不同的层面。
也正因如此,我们在分析和预测民族主义的发展前景时,把握各类民族主义的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特点,就十分必要了。民族主义是以本民族为思维起点,以本民族为思维终点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它由共化原则和排外原则组成。
共化原则是这个民族能有效地维持这个民族内部人员的集体认同的一切物质和精神因素与结构的总和,包括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地理环境,精神价值信仰,生活习惯和语言文化等等。而排外原则则将。
4民权主义的历史意义孙中山旧三民主义 (1)内容: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族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2)意义: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 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义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3)特征:孙中山三民主义是他在辛亥革命时期历史条件下创立的政治理论体系但是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具有很大的空想性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 (1)主要内容: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与平等,对内反对民族,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民权主义是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2)意义: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对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体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统治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3)特征:其核心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百度网友,谢谢。
5民族主义在近代欧洲的作用公元2005年2月20日,西班牙--- 欧洲大陆上形成的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通过全民公决以压倒优势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 这是欧盟25个成员国中第一个以全民公决的方式通过欧盟宪法条约的国家。
欧洲正在不可阻挡地走向统一,而这在仅仅10年前还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作为近代民族主义发祥地的欧洲,近200年里,民族主义在带给欧洲辉煌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堪回首的灾难。
如今,民族主义在欧洲终于走过了它的鼎盛时期,也许某一天,人类在自我介绍时,不一定非要说自己是英格兰人、爱尔兰人或是犹太人,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场合选择不同的身份认同,这一天的到来,在短短的数年前,还被认为是荒谬可笑的,但随着欧洲统一进程的加速, 这似乎已经是可以触手可及的明天了 民族和民族主义的论题在任何的历史论坛都是一个热门话题, 笔者在煮酒重开这个论题, 目的在于以相对严肃的角度去观察民族主义和民族问题的发展历程, 也给大家对民族问题的反思提供一些可值借鉴的思路。 观察而不下结论, 这是本文的宗旨;民族问题的讨论完全可以心平气和地进行,这是本文的出发点。
读者们自然可以得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但对此的讨论, 笔者建议不要涉及中国近现代的民族关系,由于涉及不同人的个人立场,这种讨论既不明智, 也容易上火 最重要的是, 不符合本版的游戏规则 此外,本系列关于欧洲民族主义的文章,由于涉及的民族,历史事件很多, 限于篇幅和结构,笔者将不可能一一介绍那些历史事件的具体经过, 往往只是提一下历史事件的名词, 或作简单的介绍, 笔者将在回帖中对 某些重要的事件加以介绍,或者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文献, 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找相关的资料 虽然15世纪西班牙的卡斯提亚王国(Kingdom of Castile) 被许多欧洲人称之为欧洲最早的民族国家, 但是即使是那些具有典型民族国家特征的18世纪的法兰西和英格兰王国, 对于他们的民族国家身份,也存在着极大的争议, 因为当时的欧洲, 根本还没有 “民族” (Nation) 这个概念! 民族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 “民族”(Natie) 一词, 但这个Natie , 在中古时代,只在贵族上层社会使用, 指的是那些具有相同血缘系统的贵族亲属团体, 比如在荷兰, Natie一词被严格定义为“来自同一支脉(Stam)的人群” 16世纪以后,这个词在欧洲开始朝一些多元化的“自足团体”发展,比如条顿骑士团,卢森堡团被都被称为一个“民族”, 西班牙那些集居在城市中的外来商人, 被称为一个”民族”, 甚至那些在中古大学里读书的大学生,也自成一个特定的”民族”, 至于什么时候民族的概念的外延扩展到了和现代国家相连,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因为无论多大多小的国家,他们的疆域、国民肯定无法等于民族的分布,民族和国家为什么非要这么强有力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个谜一样的问题。根据< >(New English Dictionary)对Nation一词 中的记载, 甚至在1908年以前, “民族”的意义和所谓族群单位几乎还是重合的,直到此后,才越来越强调民族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和独立 的涵义” 对于上述民族国家的概念, 我们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 大革命前欧洲的政治家和哲学家们, 喜欢用诸如人民”, “联盟”,联邦”,我们的国土”,大众” ,共同体”这种政治词汇来描述国家的主体元素,主要就是为了避免用民族”这个词,避免给人一种中央集权或一元论的恶感 然而到了大革命时期, 在雅各宾派的鼓动下,民族”这个概念被迅速纳入革命建国的浪潮中, 法国大革命中, “单一而不可分裂”成为了当时风行的民族口号,在当时的革命者口中,民族”即是国民的总称,甚至代表了一个 独立的政治实体 他们对境内的各民族强调同一民族认同感,就是要求各民族想在同一 之下效忠国家,或者想通过自治或部分自治来管理国家” 当把民族和 和 联系在了一起后,问题就开始产生了, 在法国的上下莱茵区的阿尔萨斯人, 雅各宾党把他们归为法兰西民族的法国人, 可是他们却大部分讲着德语, 于是雅各宾党人就把这些讲德语的法国人”都看成了叛国嫌疑人, 认为他们有可能与有着相同语言和生活习惯的普鲁士人和奥地利人私通 所以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迫害随着法兰西民族国家的诞生就应运而来了 法国大革命的呼啸而来, 揭开了欧洲革命时代”(The Age of Revolution, 1789-1848年)的序幕,欧洲人的民族”意识伴随着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欧洲千年来的君权神授”的说法受到了彻底的质疑, 随着“ 国家=民族=人民” 这个等式日益受到追捧, 此后的一个世纪,欧洲民族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好戏连台, 这里让我们先放一放19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 先来看看欧洲各民族与族系、语言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6评民族主义在近代欧洲的作用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产生的一种政治思潮,它最初起源于十七世纪的英国,以后扩展到欧洲、美洲,到了二十世纪,则遍及全世界每一个国家。
民族主义是民族国家的伴生物,近代民族主义是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产生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主义,都有自己的民族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不同的国家在产生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主义。
在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英国、法国、德国最有代表性的。英国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最初发源地,也是最早开始资产阶级革命并走上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的国家。
英国在市民阶级和王权结成联盟的情况下初步完成民族统一,建立了君主专制国。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王权成为一个关键性因素,它成为构建的民族国家统一的象征。
而终结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由封建专制君主国逐渐演变为近代民族国家,从此英国成为一个资产阶级的立宪君主制的国家,由此诞生了英国民族主义。它的特点就是典型地显示了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形成的统一的市场和共同的经济利益对于民族意识的激发作用,其政治思想表现为鲜明的自由主义特征,强调以财产权为核心的天赋人权,要求自由和法治。
在法国,民族主义表现为民主主义形态。法国在15世纪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然而,这种专制王权统治下的国家还不是近代民族国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君主专制出现了深刻的危机,导致了启蒙运动的出现,法国启蒙思想家把反对封建专制王权和争取“民主”、“共和”以及爱民族、爱祖国的思想相结合,这成为了在民族主义理论上的突出特征,而卢梭奠定了法国民主主义民族主义的理论基础。法国大革命通过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从而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从而推动近代西欧民族主义的最终确立。
在德意志,中世纪的分裂和专制造成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实现了德意志文化上的统一,而政治上继续分裂;统一在19世纪成为主要任务,而反封建任务只能退居其次。直到拿破仑战争时期文化民族主义才转变成政治民族主义,在近半个世纪的探索中形成了成熟的政治民族主义,并在其指导下德意志由军事国家普鲁士通过武力实现了统一。
这使得德意志民族主义带上了浓厚的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从而使民族国家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张性的特点。 英、法、德三国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形成了民族主义,并迈入了现代化的社会,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
近代民族主义产生以后,开始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回首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爆发的源头都指向了一个让人百感交集的名字——德意志。在历史上,这个国家其实还有另一个别称——普鲁士。
昔日的普鲁士,以战争之王震撼世界,而今日之德国,则以精密的工业和精细的态度享誉全球。近代百余年来,若想要在世界之林中找出一个典型,那德国照此说来当之无愧。
就此而论,若想知道为何德国能在近代如此“耀眼”,我们就不得不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而若论德意志民族崭露头角的源头,那就不得不从普鲁士与丹麦间的一场战争说起。
一、羸弱的邦联
其实,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150多年前的世界,我们却翻遍整张世界地图,也找不到一个叫做"德国"的国家,为什么呢?原来,那个时候德国尚没有实现统一,在今天德国坐落的那个地区,当时存在着多如牛毛的大小邦国,虽然它们的国民都讲着同一种语言——德语,但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它们却是相互独立的。
▲1815年至1866年间的德意志地区,红色线内的诸邦国组成了一个松散的政治实体——德意志邦联
相互独立的状态,为英、法、俄等欧洲强权干涉德意志地区的事务提供了便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成为了德意志民族实现自立、获得统筹性发展、追求地区话语权的阻碍因素。虽然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有德意志的有识之士对德意志统一的前景展开探讨,然而时至19世纪初,这一问题的解决在实践上还看不见开展的端绪。
虽说形势较为凄迷,但德意志也并非完全没有促统的先天条件。18世纪,在德语邦国林立的德意志地区,存在着两个略有资本参与强权政治游戏的实力强邦,它们一个名叫普鲁士,一个名叫奥地利。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应对由法国大革命扬起的战乱风暴的过程中,普、奥屡与英国、俄国等结成同盟,历经七次规模不等的反法战争,它们终于制服了好战的法国,使其在之后蛮长的一段时期里,不敢在欧洲轻启战端。
法国在最好战的时期,固然有给包括普、奥在内的德意志地区留下过创伤,但事实上,法国占领者在德意志地区的施政,也给德意志地区带去了促统的契机,其中最具意义的,莫过于在多个德语小邦国内唤起了当地民众的民族意识,使他们更倾向于促说本邦统治者向普、奥两强邦靠拢。随着普、奥两邦威望的增长,德意志统一中最现实、最核心的问题——没有主导力量得到了解决。
鉴于外国势力的插手是阻碍德意志实现统一的最大障碍,因此,当普、奥决意推动德意志走向统一时,它们便不可避免地要同一些国家发生冲突。哪一个国家会是德意志统一过程中首先被敲打的呢?那当然是较弱的国家。环顾彼时与德意志政治事务有牵扯的国家,北面与德意志地区接壤的丹麦无疑是最好的开刀对象。
二、普丹矛盾的源头:石勒苏益格
1848年至1851年的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英:First Schleswig War)期间,南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两地的德语族裔因反对丹麦政府的统治遭到镇压,这使德意志人的反丹情绪持续高涨。整个1850年代和1860年代初,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两地的局势一如既往地动荡,这给在前一次战争中遭受了挫败的普鲁士提供了实施新一轮介入行动的"使命感"和坚定信念。
▲1849年,一支在镇压德意志人作战中获胜的丹麦部队,在哥本哈根街头受到民众的夹道欢迎
如果说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期间的外交情势于丹麦有利,进入1860年代后,那可就不了。
1856年,曾在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中积极采取干涉姿态的俄国在对阵英、法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吃了败仗,被迫中断它对中、西欧事务的染指;英国、法国此时正将主要精力放在海外拓殖事业上,因而无暇回师援助丹麦。此时,与普鲁士关系微妙、一直欲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事务主导权的奥地利这次选择摒弃成见,与普鲁士共扛德意志民族大旗,对丹麦作战;而在一直被丹麦视为"老大哥"的北邻瑞典,它的国王虽号召援丹,但议会却不同意拨兵,这使得丹麦毫无疑问地陷入了孤立。
1863年9月,丹麦推出了一部新宪法,其中列明了这么一条对德意志人民族情感起刺激作用的条例:石勒苏益格是丹麦版图上不可分割之一部。宪法推出后的次月,为了表达对该宪法的不满,德意志地区中的两个小邦萨克森和汉诺威在普、奥两强邦的支持下派兵12000名进驻荷尔施泰因,以对丹麦施加军事压力。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萨、汉两邦军队恫吓丹麦之际,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去世。接继弗雷德里克七世登位的是来自格吕克斯堡家族的克里斯蒂安九世,成为国王以前,他曾在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期间从军对德意志人作战。
因为该段历史,德意志人打心底里不认为克里斯蒂安九世的即位有助于改善丹麦与德意志诸邦的关系,加上克里斯蒂安九世即位后对新推的宪法签名使之生效,这更进一步地激化了德意志人对丹麦的敌视。根据1852年普、奥、英、法、俄、丹、瑞典7国签订的《伦敦协议》(英:London Protocol),时任的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以个人名义享有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劳恩堡的统治权,然而由于弗雷德里克七世没有子嗣,因而这就意味着,他离世后,丹麦要迎来王朝的更迭。王朝更迭后的丹麦,其国君因血脉上不与弗雷德里克七世相承,因而不能继承对石、荷、劳三地的统治权。
因而,丹麦政府以立法形式宣称要对石勒苏益格实施兼并,引起了德意志人的普遍不满。其中,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政府更以丹麦此举与1852年伦敦协议的精神不符为由,向丹麦提出外交抗议。丹麦人自古就将石勒苏益格这块地区认作是古丹麦的核心发祥地,并以石勒苏益格南部地区存在着维京时代都城赫德比(英:Hedeby)的遗址和达内维尔克(英:Danevirke)要塞工事的遗迹,对丹麦于此地的领有权进行佐证。针对德意志人在石勒苏益格问题上说三道四一事,丹麦政府表示这不可接受。
三、踏向武力的第一步
由于围绕石勒苏益格问题的争论相持不下,普鲁士和奥地利当即展开军事动员,准备对丹开战。1864年2月1日,普、奥向丹麦政府递交宣战书,同日,普奥联军渡过基尔运河和艾达河,向丹麦军控制下的石勒苏益格境内展开进击。
普奥联军初期战斗颇顺,但进入4月以后,由于丹麦军退守迪波尔堡垒、弗雷德里西亚要塞等防御工事,普、奥两军不得不面对可能需付出重大减员代价的攻坚战。4月18日,普奥联军以伤亡1201人的代价,取得了迪波尔堡垒攻袭战的胜利,这为战事的后续进展撕开了缺口。4月28日,面对奥军的连日围攻,战力不支的丹麦军弃守弗雷德里西亚要塞,至此,陆上战事基本结束。
在海上,丹麦拥有强于普、奥两国的海上战力,因而丹麦一度寄望其海军能够扭转战局。5月9日,丹麦海军以优势兵力,在黑尔戈兰岛以南的海域对正在航行、由3艘战舰组成的普奥联合舰队发动攻击。一艘奥地利军舰中弹起火,但在激烈的交火过后,丹麦舰队也被迫撤退,因此从战果来看,这场海战没有赢家。
▲(油画)1864年5月9日,丹麦舰队(远处)对普奥联合舰队发动攻击,一艘奥地利军舰中弹起火
普、奥、丹三国间进行的战争,是继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又一场发生在欧洲的多边混战。鉴于战事的扩大会动摇英国治下和平(英、拉丁:Pax Britannica)的稳定性,英国决定出面调停,促使交战双方早日停战。5月12日,在英国的斡旋下,普、奥、丹三国派代表坐到了谈判桌旁,开始进行停战谈判。丹麦方面一度推出数个妥协方案,但由于普、奥两国坚持丹麦必须无条件放弃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谈判无果而终。
为此,普奥联军于6月26日重开攻势,这一次,两国攻打的重点是日德兰半岛东南部对出的阿尔斯岛。7月1日,阿尔斯岛沦陷,丹麦方面深知再战不利,遂提出全盘接受普、奥两国此前提出的停战条件。见开战时的既定目标已经达到,同时也由于担心扩大战争会引发英、法、俄或者瑞典等的干涉,因此,普鲁士和奥地利决定见好就收。
▲1864年6月末,丹麦阿尔斯岛,普奥联军对丹麦军据守的一处高地发动围攻
10月30日,丹麦与普鲁士、奥地利签订《维也纳和约》,在这份和约里,丹麦声明将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以及劳恩堡三地永久让予普、奥。德意志统一通过这场战争迈出了实践的第一步,然而,"战利品"分配的不均以及长期围绕德意志事务主导权的明争暗斗,又使普鲁士、奥地利间出现新的摩擦。摩擦的持续激化,将这对在德丹战争中并肩作战的同种裔盟友带到了分道扬镳的路口,并最终让它们在促统一的战场上重新相遇。
普丹战争7年后,普鲁士陆续在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法国,最终主导德国北方邦联独当一面,形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规模。而这,则成为了德国在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统一。自此之后,德意志帝国在数度明主的带领下走向强国之路,甚至在20世纪上半叶以一国之力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堪称历史上一个鲜明的小国逆袭之旅。
只可惜,依靠武统取得的统一误导了这个民族,让他们又再度以武力的方式回馈了昔日的强邻,燃起遍地战火,生灵涂炭。如今,世界的秩序虽不再总需要以战争的形式来做最后的交流,但历史的悲痛回忆却时刻鞭策着我们昔日那惨烈的一面。惟愿和平的曙光照耀世间每一个角落,让世间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和平与安详。
自1945年之后,德国一直处于分裂的状况。由于很多德国人对东德的社会主义
政权不满,有大批东德人逃亡到西德。对此,东德实行的政策严格控制两德之间的人员
流动。在1961年8月13日东德开始建造柏林墙。东德称此围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但
实际上建围墙的真正目的是禁止东德人逃入西柏林。1989年3月28日,东德开始实施新的
边境管理条例,放宽了对公民出境的管制,从而直接引发了一定规模的逃亡潮,在此后
的不到一年间,约有十余万东德公民通过各种途径辗转移民西欧,形成第三次东德居民
出逃浪潮。1989年9月,东德进一步放宽边境管理,西德公民甚至可以在东德的领土过夜
。更宽松的边境管理反而进一步激起了东德公民的抗议浪潮,在莱比锡等城市持续爆发
群众集会和游行,要求东德当局发扬民主,实行改革,改善供应和服务,开放出国旅行
、放宽对新闻媒介的限制。
1989年9月下旬,同属东欧阵营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局发生变
化,开始民主化改革,东德遂停止了其与捷克斯洛伐克间的互免签证交通。同时为了平
息国内的抗议活动,东德政府在10月初重新收紧了一度放开的边境管制,再次禁止西德
公民进入东德。此举不仅没有平息抗议浪潮,反而火上加油。
1989年10月7日是东德的
40周年国庆,东德各大城市包括莱比锡、德累斯顿、波茨坦、马格德堡、耶拿等地爆发
不同规模的抗议示威,在首都柏林国庆庆典会场附近,7000余名市民聚集抗议,并与警
察爆发了冲突,数百人被捕。此后群众抗议活动不断升级,抗争的内容也在悄然发生变
化,从最初的争取旅行自由,放宽新闻控制,逐渐转变为要求反对派组织合法化、要求
多党制和自由选举等,这种全国性大规模的群众抗议活动是东德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的。几乎同时,匈牙利和波兰的政局发生巨变,两国政府相继宣布不再遣返出逃到该国
的东德公民。
1989年10月18日,东德德国统一社会党领袖埃里希·昂纳克宣布因为健
康原因辞职,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选举埃贡·克伦茨接替昂纳克的职位,克伦茨上台
后随即宣布实行“彻底改革”,宣布赦免所有外逃和参与游行的人,并与西德政府正式
接触。但是昂纳克的辞职和新政策都没有平息民众的抗议声浪,东德各地的游行依旧进
行。
随着新***的上台,东德境内原本非法的反对派组织开始获准公开活动,在这
些反对派组织的协调下,全国各地的抗议活动不断升级,11月4日柏林爆发50万人参与的
大游行,6日莱比锡50万市民上街游行。在强大的压力下,民主德国政府于11月7日宣布
集体辞职,11月8日德国统一社会党政治局集体辞职,同日选出以克伦茨为首的新政治局
。9日民主德国宣布其公民无需申报特殊理由即可办理护照,东德居民获得迁徙的自由,
不久东德居民开始翻越柏林墙前往西德,此后柏林墙形同虚设,两德居民实现了自由迁
移。
11月13日东德的民主党派德国民主农民党主席京特·马洛伊达当选人民议院主席
。17日东德成立了联合政府,在联合政府的26名内阁成员中,统一社会党人只占15位。
新政府上台后提出与西德建立契约共同体的构想。12月1日东德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删
去了宪法中国家受工人阶级及其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领导的条款;3日,由克伦茨继任总
书记并为首的德共政治局再次全体辞职,统一社会党中央特别会议决定,驱除包括昂纳
克内的中央***出党;7日包括统一社会党、民主党派、反对派在内的各东德政党,在
柏林召开圆桌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东德新宪法,遣散秘密警察部队,于1990年5月6日举
行大选,逮捕和调查包括昂纳克在内的德国统一社会党***当政时的犯罪行为。
1949年德国的分界。后来的西德由美、英、法占领区组成(未包括法国治下的萨尔),
东德由苏联成立(不包括西柏林)。12月8日德国统一社会党召开特别大会,选举了党的
新***,并宣布更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在德国实行多党制,建设民主社会主义。12
月11日,东德政府宣布解散负责柏林墙防务的工人阶级战斗军。12月25日圣诞节期间,
数十万西德居民涌入东德旅游,28日,一家东德公司开始出售柏林墙的碎块。
1990年3
月18日,东德大选,东德基民盟成为第一大党,东德社民党成为第二大党,民主社会主
义党为第三大党。4月12日东德基民盟和东德社民党宣布联合组阁,民主社会主义党第一
次成为在野党。
5月18日东德新政府与西德签署国家条约,条约规定了两德将建立货币
、经济和社会联盟,7月1日条约生效,东德马克退出流通(之前东德居民限量以2:1的比
例将东德马克兑换成西德马克),自1990年7月2日开始西德马克成为两德统一共同的货币
。7月6日两德开始就第二个国家条约进行谈判,条约规定了两德统一的原则、方式和时
间,以及两德统一后的政治制度等。最终在1990年8月31日签署了第二个国家条约,条约
规定,东德恢复1952年行政区划调整以前的五个州,这五个州遵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
本法第23条集体加入德国联邦共和国,加入德国联邦共和国的五个州实行三权分立的多
党制议会民主制度。
1990年10月2日,东德政府机关停止工作,西德接收了东德的驻外
使领馆,10月3日,两德统一庆典在柏林举行,两德正式宣布统一。东德的五个州——勃
兰登堡、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萨克森、萨克森-安哈尔特和图林根——正式加入德
意志联邦共和国。当时有两个统一方式选择:一是纯粹修改西德基本法(Grundgesetz)
把其权力扩展到这五个州从而于宪制上成为同一个国家;二是把统一过程当成是东西两
个德国的正式合并,产生一个新德国并重写宪法。的确前者是比较简单亦是当时德国选
择了的方式,可是因为这方式没有视东德为对等主权国,让东德有一些被“旧联邦共和
国”占领的情绪,或是认为自己只是西德的一个附属。
为了让统一更顺利和让其他国
家消除疑虑,德国对基本法作了一些修改:第146条条款的修改,让当时宪法内第23条款
能用于统一。在上述5个州加入联邦德国之后,基本法再度被修改,并说明:在已统一的
领土以外,没有任何德国领土尚未加入德国。不过,此宪法仍可在未来被修订,它仍容
许德国人接纳另一部新的宪法。
1990年11月14日,德国政府与波兰签订一项条约,最
终确认两国现在的奥得河-尼斯河界线。故此,德国放弃对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但
泽和东普鲁士的领土要求。12月,举行了1933年以来第一次全德自由公正的选举。结果
总理赫尔穆特·科尔领导的联合政府比上次选举赢得更多议席以更强的大多数姿态领导
新德国。
[编辑] 影响两德统一一度为德国的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并使其增长在统一后
数年持续放缓。根据柏林大学所发出的文章,两德统一的经济代价约为1兆5000亿欧元,
比全国的国债还多。当时德国东部的弱势经济状况及不切实际的两德货币兑换率,令德
国东部工业竞争力大幅下挫并使不少工厂倒闭,导致经济重大损失。时至今日,德国东
部仍需倚仗每年一千亿欧元的特殊补助来重建其经济,从西部提供的商品资助亦使西德
资源紧缺,最后导致不少最初受东德政府支持的亏本工业需要私有化。
两德统一后,
大部份前东德地区被“反工业化”,导致近20%的失业率。高失业率导致以千计东德人移
居到西部找寻工作而令当地人口持续下降,以专业人士的流失尤其严重。转用欧元作货
币亦被视为德国大部份问题的根源。德国中央银行则一直强调经济问题的起因不是欧元
,而问题只有德国自己才可以解决;有指这代表中央银行暗示统一才是原因。
如果有看过相关的德国历史,就应知道德国共经历了三次分裂,而不是两次。
因为德国历史上有三次称为帝国的。一次是发生在古代;而另两次都是发生在近代。其中前两次虽说所在的时期不一样,但却有关联。具体如下:
德意志民族的产生是一个延续了许多世纪的过程。一般认为,德国历史开始于公元919年。在这一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东法兰克王国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国。亨利一世的儿子奥托一世继承王位后为了取得所谓上帝授予的皇权,于公元962年强迫教皇约翰十世在罗马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随着地方封建势力日益强大,皇帝的权力便不断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国。在这四分五裂的帝国中,最大的两个邦国是普鲁士和奥地利。这属古代历史
在17-18世纪时,它们都发展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强国。19世纪初,当拿破仑占领德意志时,取消了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复存在了。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1864年对丹麦战争后,普鲁士(德国)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在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奥地利败北,于是奥地利不得不脱离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由普鲁士主导的北德邦联。普鲁士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翌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这是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德意志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这个由阿道夫·希特勒统治的法西斯德国号称“德意志第三帝国”。1939年3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军突然袭击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9000多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这属近代历史
按提问者讲的,回答如下:
第一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在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之后发生的,当时分裂的原因是因德国发动了欧洲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次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所以叫欧洲战争,但因参与战争的国家分布于世界各地,并非单纯只有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因此也被称之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德意志帝国的瓦解而告终。”加上当时沙皇俄国正在兴起一场变革,即一个新生的社会体制的诞生——社会主义,它即将取代由沙皇的封建专政的王朝统治体制,成立一个由工人阶级为主导的新政权——苏维埃政权。所以在一战后,德国也随着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这是德国第一次建立联邦共和国。“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但这个联邦共和国毕竟是太年轻,主建者也太没相关的经验,就像一个早产儿似的,不成熟、不健全、不完善,经不起丝毫的波折,十分的脆弱、不堪一击。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这个由阿道夫·希特勒统治的法西斯德国号称“德意志第三帝国”。1939年3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军突然袭击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9000多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它就是由臭名昭著的纳粹党头子阿道夫·希特勒一手酿起的人间惨祸。而他就是推翻魏玛共和国的那个世界近代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人物。著名演讲家、政治家和冒险的军事家、心理学家。随着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德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帝国时代也落下帷幕,黯然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由两个不同政治及社会体制的超级大国掌控着的局面,双方势力都很大,但都不愿意服软,更不愿由自己先发动战争,怕被世界其他国家咒骂,也怕因战争使自身的经济、政治等方面受影响,因此了互相牵制,互相监督,互相竞争的策略,直到其中一个超级大国——苏联的解体,这一局面才算结束。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冷战时期。当时的世界不但有两极,还分成了两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你想世界都能分化为两极,一个国家岂不更加容易分化为两极吗!所以当时二战后德国就分为了东西两德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又再次联合起来。“ 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后,根据二战时同盟国的有关协定,柏林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东柏林为苏联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共同占领。1948年,东西柏林正式分裂。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苏联从水陆两路封锁西柏林,后解除封锁。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东柏林成为民主德国的首都。但西柏林实际上依然为美英法三国共同控制,虽然联邦德国基本法和西柏林宪法规定西柏林隶属于联邦德国的一个州,但是,西方三国认为该规定同柏林的现实地位不符,宣布该条款暂不生效,但认为西柏林与联邦德国间有着“特殊关系”,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经济、财政、货币和社会制度方面同联邦德国一体化。1961年,为阻隔东德人迁往西德,东德政府在东柏林自己的一侧修建了闻名的柏林墙,直至柏林墙倒塌,东德合并到西德。1990年10月3日,勃兰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又一次见证了国家命运,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这一天,被确定为德国的国庆日。”由于有了建立联邦共和国的经验及教训,这次的联邦共和国就不再是像一个早产的婴儿了,而是一位足月儿生的各方面都健康正常的婴儿了,要不怎会在08年在全球刮起的那场金融危机风暴中,还能挺得住,并复原得最快呢!
德国走向统一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其根本原因在于冷战的结束与苏联的解体。
德国统一其实是一次资本主义的胜利,因为在冷战后期,苏联的经济已经被彻底拖垮,导致苏联的地缘政治影响不能覆盖到中欧,苏联也由于内部体制和经济的问题,最后崩溃了。
德国的统一是可以预见的,东德经济高速发展,而西德却十分低迷,可想而知走向统一是必然的,也是德国人所愿意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