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燕歌行》?

如何赏析《燕歌行》?,第1张

《燕歌行》是王之涣的作品,是一首关于燕国女子美貌和才华的赞美诗。

1语言表达: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排比手法来描绘燕国女子的美貌,如“荣枯本无定,犹得桂殿香”“汉宫秋色里,御柳花满堂”等。押韵也很巧妙,使得诗歌更加和谐。

2情感表达:诗人对燕国女子的美貌和才华表示钦佩和赞美,并对燕国的爱国情感表现得非常强烈,如“虽非燕雀宴,犹能独酌觞”。

3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文学也有着很高的地位,诗人通过这首诗歌向当时的燕国女子赞美和钦佩,反映了当时燕国女子在文化上的地位。

4对比分析:与同时期其他诗歌作品相比,《燕歌行》在语言和表达上都很优美,诗人对燕国女子的描绘更加细腻,更加生动。

5整体结构:诗歌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结构紧凑,押韵也很巧妙,使得诗歌更加和谐。

6深层含义:通过对燕国女子美貌和才华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和尊敬,也表达了对女性地位和权利的认可。此外,诗中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不满和批评。

燕歌行

诗歌内容

本诗打破了同一题材大多写征夫 思妇的缠绵相思的格局,突出表现英勇的气慨和悲壮的情绪,批判的锋芒也 十分尖锐。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 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 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 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 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 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诗的发端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 性质,指陈时事,有感而发。三四句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 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五六句描写行军:透过这金鼓震天、 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 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七八句写战端开启,一个“飞”字警 告了军情危急,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 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 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 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 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 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 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 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 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 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 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 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 因。

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 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 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 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二句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 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 更深的谴责。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 兵心情的写照。

“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 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 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 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 飖那可度?” 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 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更那堪白天所见, 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 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 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让人想到把 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这是深化 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 慨无穷。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 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 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 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 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 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写当年威镇北 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

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 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 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 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 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 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 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 念他呢?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 雄浑而深远。

艺术特点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 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 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 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 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 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 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 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 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 主题。

从表现技巧来看,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

出兵时的金鼓震天和战败后的困苦 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

士兵的辛苦作战和将军的纵情声色 形成对比;

士兵的效命死节和将军的贪功懈怠 形成对比;

结尾提出李广,又是古今对比。

《燕歌行》中,诗人以错综交织 的诗笔,把荒凉绝漠的自然环境,如 火如荼的战争气氛,士兵在战斗中的 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融合到一起,形 成了全诗雄厚深广悲壮淋漓的艺术风 格。

课文赏析

《燕歌行》乃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歌辞多咏东北边地(燕地)征戍之苦及思妇相思之情。始见于曹丕之作。此诗亦然,只是对传统题材有所开拓。诗以张守平定契丹可突干及其余党叛乱的几次战争为背景,热烈歌颂了守边将士排除万难、克敌制胜的爱国精神。诗的开头先交代战争的地点及性质,写出唐军出师时一往无前的形象,接着极力渲染边地的艰苦,为将士们的献身报国作了很好铺垫,然后转而抒发征人思妇相思之情。将士们也是血肉之躯,不能没有儿女、夫妇之情,然而大敌当前,只能忍受“**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的感情熬煎。全诗的结尾运用“李广难封”的历史典故,把将士们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他们拼死血战,含辛茹苦,甚至为国捐躯,并非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这就比众多为封万户侯而立功边塞的人思想高尚了许多。全诗四句一换韵,也差不多四句一转意,而且平仄韵交替,又大量运用律句与对仗,故虽充满金戈铁马之声却音节流利酣畅,从而成为唐代边塞诗之“第一大篇”。

集评

词浅意深,铺排中即为诽刺,此道自《三百篇》来,至唐而微,至宋而绝。“**”、“征人”一联,倒一语乃是征人想他如此,联上“应”字,神理不爽。结句亦苦平淡,然如一匹衣著,宁令稍薄,不容有颣。(〔清〕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一)

达夫此篇,纵横出没如云中龙,不以古文四宾主法制之,意难见也。……《燕歌行》之主中主,在忆将军李牧善养士而能破敌。于达夫时,必有不恤士卒之边将,故作此诗。而主中宾,则“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四语是也。(“岂顾勋”即“死是战士死,功是将军功”之意)其余皆是宾中主。自“汉家烟尘”至“未解围”,言出师遇敌也。此下理当接以“边庭”云云,但径直无味,故横间以“**”、“征人”四语。“君不见”云云,乃出正意以结之也。文章出正面,若以此意行文,须叙李牧善养士能破敌之功烈,以激励此边将。诗以兴比出侧面,故止举“李将军”,使 人深求而得,故曰:“言之者无罪,而闻之者足以戒”也。(〔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二)

句中含双单字,此七古造句之要诀,盖如此则顿跌多姿,而不伤于虚弱,杜工部《陂行》多用此句法。转韵亦用对法。(〔清〕黄培芳语,见《唐贤三昧集笺注》卷下)

沈德潜云: 刺边将佚乐,不恤士卒。通首叙关塞之苦,只以“战士”二句、“君不见”二句点睛。运意绝高。(〔清〕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卷三)

译文

唐朝战乱发生在东北边境,将士辞家击破残败的敌人。男儿本就有横闯敌阵的胆量,更何况皇帝格外赐予恩赏。鸣锣击鼓浩浩荡荡开出榆关,旌旗连绵不断行进在碣石山间。校尉送紧急文书越过沙漠,单于打猎的篝火映照狼山。山川萧条已到边境的尽头,匈奴战马来势象狂风暴雨。士兵们浴血奋战死生各半,将军帐中美人仍轻歌曼舞。深秋浩瀚的沙漠草木枯萎,落日下孤城斗兵越来越少。边将受国恩却常轻敌误国,士兵们用尽力量未解关山之围。士兵们长期辛勤戍守边地,家中思妇别后痛苦流泪。**住在城南悲苦肠欲断,征夫在蓟北遥望空自回首。边境动荡不安哪可度过?无人的边地苍茫毫无所有。整天杀气沉沉已化作阵云,寒风中夜里传来刁斗之声。短兵相接只见刀锋鲜血淋漓,为国捐躯哪里是为争个人功勋?你不见沙场上战争残酷,至今人们仍怀念着李将军。

燕歌行

 唐代: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一作:恒轻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飘飖一作:飘飘)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注释

 燕歌行:乐府旧题。诗前有作者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张公,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曾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一般以为本诗所讽刺的是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部将赵堪等矫命,逼平卢军使击契丹余部,先胜后败,守珪隐败状而妄奏功。这种看法并不很准确。

 汉家:汉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

 烟尘:代指战争。

 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

 元戎:军事元帅。

 非常赐颜色:超过平常的厚赐礼遇。

 摐:撞击。

 金:指钲一类铜制打击乐器。

 伐:敲击。

 榆关:山海关,通往东北的要隘。

 旌旆:旌是竿头饰羽的旗。旆是末端状如燕尾的旗。这里都是泛指各种旗帜。

 逶迤:蜿蜒不绝的样子。

 碣石;山名。

 校尉;次于将军的武官。

 羽书;(插有鸟羽的,军用的)紧急文书。

 瀚海;沙漠。这里指内蒙古东北西拉木伦河上游一带的沙漠。

 单于;匈奴首领称号,也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

 猎火: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校猎,作为军事性的演习。

 狼山:又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一说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此处“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实指。

 极:穷尽。

 凭陵:仗势侵凌。

 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一说,敌人乘风雨交加时冲过来。

 半生死:意思是半生半死,伤亡惨重。

 腓(一作衰):指枯萎。隋虞世基《陇头吟》:“穷求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斗兵稀: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了。

 身当恩遇:指主将受朝廷的恩宠厚遇。

 玉箸:白色的筷子(玉筷),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城南:京城长安的住宅区在城南。

 蓟北:唐蓟州在今天津市以北一带,此处当泛指唐朝东北边地。

 边庭飘摇: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庭,一作“风”。飘摇,一作“飘飘”,随风飘荡的样子。

 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

 绝域:更遥远的边陲。

 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三时:指晨、午、晚,即从早到夜(历时很久。三,不表确数。)。

 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煮饭时用的,两用铜器。

 阵云:战场上象征杀气的云,即战云。

 一夜:即整夜,彻夜。

 血:一作“雪”

 死节:指为国捐躯。节,气节。

 岂顾勋:难道还顾及自己的功勋。

 李将军:指汉朝李广,他能捍御强敌,爱抚士卒,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

分析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鉴赏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珪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

 诗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作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岂顾勋”三字,仍是对将帅的讽刺。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诗以“至今犹忆李将军”作结,再次点明主题。盛唐时,殷璠评高适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此诗确实可以作为代表。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赏析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下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不能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答:《国殇》是祭祀保卫国土战死的将士的祭歌,歌颂了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的精神,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

《燕歌行》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前线作战士兵的钦佩和同情、对那些失去丈夫的妇人的同情、对将领骄傲却又无能的暗讽和征战之苦。

而这两首诗情感的异:①《国殇》是积极的,《燕歌行》相对消极;②《国殇》全是对将士的赞颂,《燕歌行》除了赞颂外还有嘲讽。 同:①都表达了对将士的歌颂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②都写了战争的疾苦。

燕歌行

诗歌内容

本诗打破了同一题材大多写征夫 思妇的缠绵相思的格局,突出表现英勇的气慨和悲壮的情绪,批判的锋芒也 十分尖锐。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 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 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 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 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 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诗的发端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 性质,指陈时事,有感而发。三四句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 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五六句描写行军:透过这金鼓震天、 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 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七八句写战端开启,一个“飞”字警 告了军情危急,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 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 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 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 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 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 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 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 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 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 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 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 因。

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 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 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 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二句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 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 更深的谴责。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 兵心情的写照。

“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 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 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 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 飖那可度?” 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 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更那堪白天所见, 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 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 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让人想到把 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这是深化 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 慨无穷。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 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 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 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 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 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写当年威镇北 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

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 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 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 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 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 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 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 念他呢?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 雄浑而深远。

艺术特点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 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 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 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 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 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 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 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 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 主题。

从表现技巧来看,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

出兵时的金鼓震天和战败后的困苦 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

士兵的辛苦作战和将军的纵情声色 形成对比;

士兵的效命死节和将军的贪功懈怠 形成对比;

结尾提出李广,又是古今对比。

《燕歌行》中,诗人以错综交织 的诗笔,把荒凉绝漠的自然环境,如 火如荼的战争气氛,士兵在战斗中的 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融合到一起,形 成了全诗雄厚深广悲壮淋漓的艺术风 格。

课文赏析

《燕歌行》乃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歌辞多咏东北边地(燕地)征戍之苦及思妇相思之情。始见于曹丕之作。此诗亦然,只是对传统题材有所开拓。诗以张守平定契丹可突干及其余党叛乱的几次战争为背景,热烈歌颂了守边将士排除万难、克敌制胜的爱国精神。诗的开头先交代战争的地点及性质,写出唐军出师时一往无前的形象,接着极力渲染边地的艰苦,为将士们的献身报国作了很好铺垫,然后转而抒发征人思妇相思之情。将士们也是血肉之躯,不能没有儿女、夫妇之情,然而大敌当前,只能忍受“**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的感情熬煎。全诗的结尾运用“李广难封”的历史典故,把将士们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他们拼死血战,含辛茹苦,甚至为国捐躯,并非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这就比众多为封万户侯而立功边塞的人思想高尚了许多。全诗四句一换韵,也差不多四句一转意,而且平仄韵交替,又大量运用律句与对仗,故虽充满金戈铁马之声却音节流利酣畅,从而成为唐代边塞诗之“第一大篇”。

集评

词浅意深,铺排中即为诽刺,此道自《三百篇》来,至唐而微,至宋而绝。“**”、“征人”一联,倒一语乃是征人想他如此,联上“应”字,神理不爽。结句亦苦平淡,然如一匹衣著,宁令稍薄,不容有颣。(〔清〕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一)

达夫此篇,纵横出没如云中龙,不以古文四宾主法制之,意难见也。……《燕歌行》之主中主,在忆将军李牧善养士而能破敌。于达夫时,必有不恤士卒之边将,故作此诗。而主中宾,则“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四语是也。(“岂顾勋”即“死是战士死,功是将军功”之意)其余皆是宾中主。自“汉家烟尘”至“未解围”,言出师遇敌也。此下理当接以“边庭”云云,但径直无味,故横间以“**”、“征人”四语。“君不见”云云,乃出正意以结之也。文章出正面,若以此意行文,须叙李牧善养士能破敌之功烈,以激励此边将。诗以兴比出侧面,故止举“李将军”,使 人深求而得,故曰:“言之者无罪,而闻之者足以戒”也。(〔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二)

句中含双单字,此七古造句之要诀,盖如此则顿跌多姿,而不伤于虚弱,杜工部《陂行》多用此句法。转韵亦用对法。(〔清〕黄培芳语,见《唐贤三昧集笺注》卷下)

沈德潜云: 刺边将佚乐,不恤士卒。通首叙关塞之苦,只以“战士”二句、“君不见”二句点睛。运意绝高。(〔清〕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卷三)

译文

唐朝战乱发生在东北边境,将士辞家击破残败的敌人。男儿本就有横闯敌阵的胆量,更何况皇帝格外赐予恩赏。鸣锣击鼓浩浩荡荡开出榆关,旌旗连绵不断行进在碣石山间。校尉送紧急文书越过沙漠,单于打猎的篝火映照狼山。山川萧条已到边境的尽头,匈奴战马来势象狂风暴雨。士兵们浴血奋战死生各半,将军帐中美人仍轻歌曼舞。深秋浩瀚的沙漠草木枯萎,落日下孤城斗兵越来越少。边将受国恩却常轻敌误国,士兵们用尽力量未解关山之围。士兵们长期辛勤戍守边地,家中思妇别后痛苦流泪。**住在城南悲苦肠欲断,征夫在蓟北遥望空自回首。边境动荡不安哪可度过?无人的边地苍茫毫无所有。整天杀气沉沉已化作阵云,寒风中夜里传来刁斗之声。短兵相接只见刀锋鲜血淋漓,为国捐躯哪里是为争个人功勋?你不见沙场上战争残酷,至今人们仍怀念着李将军。

参考资料:

http://lanlingsunblogdrivercom/lanlingsun/718393html

这是曹丕论文“本同而末异”的一段话,意思是说文章的根本道理是相通的,不同在于文字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就是当时文学的主要四个功用的不同。

奏议宜雅者,上闻于皇帝的奏章,自然应文雅典正,不能杂以村言狂语,例证的话我想举在《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中谈到文学的功用是“吟咏性情,纪述事业,润色王道,发挥圣门”的张说。他在与徐坚论文时,提到了一个叫富嘉漠的人的文章,认为它“如孤峰绝岸,壁立万初,丛云郁兴,震雷俱发,诚可畏乎!若施与廊庙,则为骇矣。”《新唐书•文艺传》称富之文章“雅厚雄迈”。认为富嘉漠的文章声势峻拔如山峰削立,勃发声响犹如震雷大作,这样的文章虽然“可畏”,即气象卓异,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是不适合“施与廊庙”,在廊庙宫廷之内,气势显得过于刚猛了,不够华美温和,因为它“骇”,骇者,惊心动魄也,不符合雅厚之旨,和曹丕的议论成呼应。

至于书论宜理,现成放着的是曹丕的《与吴质书》和《典论论文》,前者依次论时人及己,后者则分“文人相轻”“文学分类”“文以气为先”“文章经国”四个层次来论述,条理分明,有理有据,体现了当时邺下集团精密严谨的写作特点。

至于铭诔尚实,只是传统上一种道德要求而已,中国人注重“盖棺定论”,这个可以从对历代帝王的谥号上看出,损而不乱曰灵,既过能改曰恭,执礼御宾曰恭,满志多穷曰惑,外内从乱曰荒,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悲伤曰愍 ,恐惧从处曰悼,追补前过曰刚 ,彰义揜过曰坚,执义扬善曰怀,择善而从曰比 ,好和不争曰安 ,安心好静曰夷, 平易不訾曰简 ,宽乐令终曰靖。这一春秋时期的传统到了后世演化为碑文体制,有名人攥写自己的碑文总是很荣耀的事情,事实上铭多用以自勉倒罢了,诔则为死者而做,多少不免要带了些褒扬色彩,随便翻一本唐人诗集,尤其是做官的,后面总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别人写的碑文,此时“尚实”的要求其实只等同基于善意表达而已。

至于诗赋欲丽,毫无疑问是曹丕最有创意的一句话,曹丕的“诗赋欲丽”的主张,的确是一个进步的,甚至可以说是观念变革的主张。他以“丽”的特征描述诗赋,也就是认为纯粹意义上的文学必须是美的。相对汉代以来,特别是王充的以政治功利、实用的目的来否认艺术美的理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转变和进步。自曹丕开始,文论著作中对于文章(或者说文学作品)的“丽”有了积极的和肯定性的评价。直接的影响就是陆机的《文赋》。陆机《文赋》辞采流靡自不待说,重要的是,他在《文赋》中也肯定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认为文章应当“为物多姿”、“会意尚巧”、“遣言贵妍”、“五色相宣”。和陆机几乎同时的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也不得不认为赋是“情之发,因辞以形之”;“以假象尽辞,敷陈其志”。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对于张衡的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他评价指向,就是文辞的美艳,文采的焕发。同时也指出,诗歌的创作要“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认为诗歌创作既要根据情来组织文辞,也要运用文辞来润饰情,偏重于文藻修饰。到了刘勰、萧统、钟嵘的时代,这已经不是一个让人讨论起来感到为难问题了。当然,这种评价的逐渐深入和完备,和魏晋至于齐梁文学创造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但是,曹丕理论的创榛辟莽,筚路蓝缕之功也是不得不给予肯定的。这句话的影响我就不详细说明了。

举例的话看他的燕歌行就可知道: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首诗在艺术上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她雍容矜重,炽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庄。作品把写景抒情、写人叙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种自言自语,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千回百转、凄凉哀怨的风格。它的辞藻华美,也袭用了许多前人的东西,但这一切又象是完全出之于无心,而不带任何雕琢的痕迹。

曹丕的诗向来以清丽柔靡著称,因此明代锺惺说他的诗“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古诗归》)。清代陈祚明说他的诗“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动盻无非可怜之绪”(《采菽堂古诗选》)王夫之说:“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姜斋诗话》)都是说的他“丽”的特点,这是曹丕独特于建安其他人的文学风格,这也是他“诗赋欲丽”的思想根源。这首诗句句压韵,而且都是平声,格调清丽宛转,更是七言古诗发展的一个阶段。晋宋作家模写七言,还照此继续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后来又经过南朝鲍照、萧绎、庾信等人的努力,到唐代卢照邻、骆宾王那种隔句用韵、平仄相押的鸿篇巨制出现的时候,那时七言古诗就又进入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了。可见,曹丕的“诗敷欲丽”开创之功是不能掩没的。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它和《齐讴行》、《吴趋行》相类,都是反映各自地区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区音乐特点的曲调。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辖地约当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等一带地区。这里是汉族和北部少数民族接界的地带,秦汉以来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历年统治者都要派重兵到这里戍守,当然那些与此相应的筑城、转输等各种摇役也就特别多了。拿最近的事实说,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乌桓的战争,就发生在这古燕国的北部今辽宁省兴城一带。反映这个地区战争徭役之苦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撑拄”的民歌,到汉代更有了著名的《饮马长城窟》。曹丕的《燕歌行》从思想内容上说就是对这种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又引《乐府广题》说:“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这样来理解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正确的。《燕歌行》不见古辞,这个曲调可能就创始于曹丕。这篇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反映的是秦汉以来四百年间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他所亲处的建安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开头三句写出了一片深秋的肃杀情景,为女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准备。这里的形象有视觉的,有听觉的,有感觉的,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这种景和即将出场的女主人公的内心之情是一致的。这三句虽然还只是写景,还没有正面言情,可是我们已经感觉到情满于纸了。这种借写秋景以抒离别与怀远之情的方法,中国是有传统的。宋玉《九辨》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高临水兮送将归。”汉武帝的《秋风辞》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燕歌行》与它们思想感情上的连续性,而且还可以看到其中语言辞汇上的直接袭用。但是这些到了曹丕笔下,却一切又都成为具有他个人独特思想面貌,独特艺术风格的东西了。这点我们后面再说。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在前面已经描写过的那个肃杀的秋风秋夜的场景上,我们的女主人公登台了:她愁云满面,孤寂而又深情地望著远方自言自语,她说:你离家已经这样久了,我思念你思念得柔肠寸断。我也可以想象得出你每天那种伤心失意的思念故乡的情景,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你这样长久地留在外面而不回来呢?慊慊(qiànqiàn):失意不平的样子。“慊慊思归恋故乡”是女主人公在想象她的丈夫在外面思念故乡的情景。这种写法是巧妙的,也是具体、细致的。一个人思念另一个人,其思想活动总有具体内容,或者回忆过去在一起的时光,或者憧憬日后见面的欢乐,或者关心牵挂对方目下在外边的生活,想象著他现在正在做什么,如此等等。这种借写被思念人的活动以突出思念者感情急切深沉的方法,早在《诗经》中就有,到了宋人柳永笔下更有所谓“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那就更加精采了。这种写法的好处是翻进一层,使人更加感到曲折、细致、具体。淹留:久留。“君何淹留寄他方?”这里有期待,有疑虑,同时也包含著无限的悬心。是什么原因使你至今还不能回来呢?是因为修筑繁忙?是因为战事紧急?是因为你生病了?受伤了?还是……那简直更不能想了。看,女主人公的心思多么沉重啊!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茕茕(qióngqióng):孤单,孤独寂寞的样子。不敢:谨虚客气的说法,实指不能、不会。这三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她独守空房,整天以思夫为事,常常泪落沾衣。这一方面表现了她生活上的孤苦无依和精神上的寂寞无聊;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她丈夫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她的生活尽管这样凄凉孤苦,但是她除了想念丈夫,除了盼望著他的早日回归外,别无任何要求。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援:引,拿过来。清商:东汉以来在民间曲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乐调,以悲惋凄清为其特色。短歌:调类名,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是根据“歌声有长短”(《乐府诗集》语)来区分的,大概是长歌多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怀,短歌多表现低回哀伤的思绪。女主人公在这秋月秋风的夜晚,愁怀难释,她取过瑶琴想弹一支清商曲,以遥寄自己难以言表的衷情,但是口中吟出的都是急促哀怨的短调,总也唱不成一曲柔曼动听的长歌。《礼记·乐记》云:“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女主人公寂寞忧伤到了极点,即使她想弹别样的曲调,又怎么能弹得成呢?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女主人公伤心凄苦地怀念远人,她时而临风浩叹,时而抚琴低吟,彷徨徙倚,不知过了多久。月光透过帘栊照在她空荡荡的床上,她抬头仰望碧空,见银河已经西转,她这时才知道夜已经很深了。“夜未央”,在这里有两层含意,一层是说夜正深沉,我们的女主人公何时才能捱过这凄凉的漫漫长夜啊!另一层是象征的,是说战争和徭役无穷无尽,我们女主人公的这种人生苦难,就如同这漫漫黑夜,还长得很,还看不到个尽头呢!面对著这沉沉的夜空,仰望著这耿耿的星河,品味著这苦痛的人生,作为一个弱女子,我们的女主人公她又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这时,她的眼睛忽然落在了银河两侧的那几颗亮星上:啊!牛郎织女,我可怜的苦命的伙伴,你们到底有什么罪过才叫人家把你们这样地隔断在银河两边呢?牵牛、织女分别是天鹰和天琴星座的主星,这两颗星很早以来就被我国古代人民传说成一对受迫害,不能团聚的夫妻,这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事情。女主人公对牵牛织女所说的这两句如愤如怨,如惑如痴的话,既是对天上双星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同时也是对和自己命运相同的千百万被迫分离、不能团聚的男男女女们说的。这个声音是一种强烈的呼吁,是一种悲凉的控诉,是一种愤怒的抗议,它仿佛是响彻了当时的苍穹,而且在以后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年年月月、时时刻刻都还可以听到它的响亮的回声。这样语涉双关,言有尽而余味无穷,低回而又响亮的结尾,是十分精采的。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表现的思想并不复杂,题材也不算特别新鲜,但是曹丕作为一个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能关心这样一种涉及千家万户的事情,而在诗中寄予了如此深刻的同情,这是很可贵的。在艺术上他把抒情女主人公的感情、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她雍容矜重,炽烈而又含蓄,急切而又端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把写景抒情、写人叙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种自言自语,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千回百转、凄凉哀怨的风格。它的辞藻华美,也袭用了许多前人的东西,但这一切又象是完全出之于无心,而不带任何雕琢的痕迹。这是《燕歌行》的特点,也是曹丕诗歌区别于建安其他诗人的典型特征。曹丕是个政治家,但从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往往看不到其父曹操那种慷慨激扬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也找不到其弟曹植那种积极上进志欲报效国家的思想。在他那里总象是有一种诉说不完的凄苦哀怨之情,而且他的言事抒情又常常爱用妇女的口吻,因此明代钟惺说他的诗“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人气”(《古诗归》)。清代陈祚明说他的诗“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动盻无非可怜之绪”(《采菽堂古诗选》)。《燕歌行》可以说是最能代表曹丕这种思想和艺术风格特征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前人对这两首诗的评价是很高的,清代吴淇说:“风调极其苍凉,百十二字,首尾一笔不断,中间却具千曲百折,真杰构也。”(《六朝选诗定论》)王夫之说:“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姜斋诗话》)

《燕歌行》二首在七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这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诗经》基本是四言体,偶尔也出个七言句子,但为数甚少。《楚辞》是楚歌体,有七言句,但大多数都带有“兮”字,与七言诗句子的格式韵味不同。汉代乐府中有一部分杂言体,如《战城南》、《东门行》等,其中有一部分七言句,这些对于七言诗的发展显然是有促进的,但七言句在那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还不是主体。两汉四百年间,全篇由七言构成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今天被人们提到的有两首,第一首是汉武帝时的君臣联句,即所谓《柏梁台诗》。这首诗出于后代小说,漏洞甚多,原不可信,而且生编硬凑,堆砌敷衍,也完全没有什么诗味。第二首是张衡的《四愁诗》。诗味很浓,但张衡这四首诗每首的第一句还都带著一个“兮”字,还拖著一个楚歌的尾巴。因此,真正摆脱了楚歌形式的羁绊,使七言形式宣告独立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就不能不说是曹丕的这两首《燕歌行》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曹丕学习汉代乐府,学习前人诗歌,在形式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燕歌行》句句压韵,而且都是平声,格调清丽宛转,这是七言古诗发展的一个阶段。晋宋作家模写七言,还照此继续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后来又经过南朝鲍照、萧绎、庾信等人的努力,到唐代卢照邻、骆宾王那种隔句用韵、平仄相押的鸿篇巨制出现的时候,那时七言古诗就又进入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了。可见,曹丕的开创之功是不能掩没的。

魏文帝曹丕

(187~226) 三国时期魏国君主、文学家。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魏武帝曹操次子。东汉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太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继位为丞相、魏王。当年十月,迫汉帝禅位,自立为帝,国号魏,改元黄初,将都城由许昌迁至洛阳。在位七年。曹丕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与西汉用宦者充任中书不同。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在他统治之初,三公希预朝政。废除东汉以来灾异归过三公的旧习。鉴于东汉母后干政和外戚之祸,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控制藩王极严,子弟皆“不闻邦国之政”;所封王国,土地荒瘠,人口寡少,军事力量极弱,并专设官吏对他们进行监督,目的是防帝位争夺。为防统治秩序混乱,下诏敢有沿袭东汉旧习,子弟为父兄私复仇者,皆族诛;还规定除谋反大逆之外,敢行诬告,“以其罪罪之”。他又建立并推行九品中正制,力图把用人权从大族名士手中收归朝廷。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了魏国统治。他曾三次亲自统军伐吴,因条件不成熟,皆无功而还。

曹丕爱好文学,并有相当的成就。写下《燕歌行》等中国较早的优秀七言诗。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适的《燕歌行》是边塞诗的重要代表作,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适《燕歌行》优质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适《燕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3赏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4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2赏析艺术技巧。

 教学难点

 1理解本诗复杂而深刻的主旨。

 教学设想

 1赏析关键词句→把握所用手法及作用→体味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文主旨。

 2使用品读法和关键词语替换比较法把握主旨。

 3划块赏析。

 4知人论世,明确背景。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文: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激情澎湃,都怀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浓厚的英雄崇拜,仰慕那些决战沙场、建功立业的将领,但是怎样看待和理解战争,什么是最真正的英雄,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最熟悉战争和了解战争的诗人高适的边塞诗:《燕歌行》。

 二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见文后注释1。

 2写作背景: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三朗读诗文,划分诗节: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

 第二段八句写战败;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

 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四通过关键词分析赏读诗文:

 出师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1总结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结合全诗,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气势的描写(结合“摐金伐鼓”和“旌旆逶迤”来分析)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2“本自”和“非常”这两个虚字有何作用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

 3赏析“飞”和“照”两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4“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个地方连缀,有何表达作用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战败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你概括。

 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②“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③“风雨”天气之恶劣。总结: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种对比的手法的作用。

 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3“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4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条件恶劣,气候条件恶劣,敌人凶猛善战,将领与战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官的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被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1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扣住“久”“断肠”“空”,体会征人内心之苦)

 2这段诗文写征人和思妇的彼此分离和思念之苦,与全诗描写战争过程是否背离有何联系

 3“绝域苍茫无所有”与“杀气”“阵云”“寒声”“刁斗”矛盾吗怎样理解

 4征人思妇之苦与对汉将的谴责有何联系

 这一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苦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相看白刃血纷纷”与上文哪句内容形成鲜明对比“死节从来岂顾勋”与将领形成怎样的对比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2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

 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

 五艺术特色归纳:

 一思想内容:

 本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活的多个方面。重点在于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抨击将帅腐败无能切不恤士卒,对浴血苦战的士兵寄予深切同情。

 二艺术特色:

 1、善于描写边塞风光,渲染战争气氛;

 2、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作品组主题;

 3、七言歌行,参用律句,形成音调之美。

 六本诗的风格:

 雄浑悲壮,风骨凛然。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附:翻译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12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