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 》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赠别何邕》
作者:杜甫
生死论交地,何由见一人。
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向秦。
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赠别贺兰铦》
作者:杜甫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
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杜甫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人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赠陈二补阙 》 - (杜甫 )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 (杜甫 )
《赠高式颜》 - (杜甫 )
《赠翰林张四学士》 - (杜甫 )
《赠花卿》 - (杜甫 )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 (杜甫 )
《赠李白》 - (杜甫 )
《赠李十五丈别》 - (杜甫 )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 (杜甫 )
《赠蜀僧闾丘师兄》 - (杜甫 )
《赠苏四徯》 - (杜甫 )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 (杜甫 )
《赠田九判官》 - (杜甫 )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 (杜甫 )
《赠韦七赞善》 - (杜甫 )
《赠韦赞善别》 - (杜甫 )
引论
当人们以诗歌统称各体诗作时,通常语义偏指诗这一概念,而很少有人关注诗歌一词中歌的蕴含所指,即使深究起来,也不过将之视为对诗这一文体所具备的优美韵律形式的一种赞美。事实上,古人在用“歌”来命题诗作,用“歌诗”指称诗作传唱行为时,实际界定的是诗作的音乐属性,定义的重点在于诗作的乐声表达,而非诗作本身的字音韵律。
在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在产生之初就与诗有着深刻的联系。《说文解字》训“歌”曰:“从欠,哥声。”又训“歌”之形旁“欠”曰:“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①如此看来,歌的本义即人张口发声。闻一多曾生动地描述歌的起源过程:“想象原始人最初因情感的激荡而发出有如‘啊’、‘噢’、‘唉’或‘呜呼’、‘噫嘻’一类的声音,那便是音乐的萌芽,也是孕而未化的语言。声音拉的很长,在声调上也有相当的变化,所以是音乐的萌芽。那不是一个词句,甚至不是一个字,然而代表一种颇复杂的涵义,所以是孕而未化的语言。这样界乎音乐与语言之间的一声‘啊~’便是歌的起源。”②可见,早在原始蒙昧时期,歌就已经产生了,先民们一声悠长的歌,不仅以其抑扬的旋律标示了“音乐的萌芽”,也以其复杂的涵义成为了一种“孕而未化的语言”,同时,歌因情感的激荡而生,有强烈的抒情性,在这样的长声咏唱中也孕育了远古先民最质朴自然的诗。
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成熟,诗有了文字载体,于是从诗、歌混沌难解的原始状态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歌则由孕育诗产生的母体转而成为了诗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诗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文人对诗的表达形式也做了更为细致的区分,如《墨子•公孟》:“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③这说明诗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四种表现方式,除了依照字音诵读外,还可以肉声歌唱,即所谓“歌诗”;可以比于琴瑟而歌唱,即所谓“弦诗”;可以伴有舞蹈,即所谓“舞诗”。同时,人们对诵、歌、弦、舞的发生顺序也有了清楚的认识,如《尚书•舜典》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④又如《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⑤可见,诗在创作完成之后,可根据诗人情感表达强烈程度的递增,依次以诵、歌、弦、舞的形式来表现,而将这四种形式连接一起的纽带则是诗人激荡于心的情感。
诗作可以用歌的方式来表现,是先辈留下的文学传统,但具体到每个历史时期、每位诗人,歌与诗之间是否发生联系,联系的方式和密切程度如何,则不可一概而论。先秦时期,诗作数量有限,且大多源自民间谣歌或深受其影响,当时的诗作基本都用歌的方式来表现,如《史记•孔子世家》曰:“三百五篇孔子皆弦而歌之。”⑥又如宋黄伯思《新校楚辞序》释“楚辞”曰:“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⑦其中所谓“作楚声”说的就是屈原等诗人以楚地民歌之声情创作楚辞。自汉代开始,文人的诗歌创作日益繁盛,诗与歌之间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乐府采集的诗篇称为“歌诗”,这一命名很有深意,一方面强调了汉代乐府诗的可歌性,另一方面也暗示着当时诗坛上已经出现了不歌的“徒诗”,故才需特别标明“歌诗”以示区别。自汉代开始,历代诗作就其与音乐的关系而言,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歌唱的“歌诗”,一类则是只供诵读的“徒诗”。
时至唐代,诗歌创作经过前面数代文人的积淀,在题材、文辞、韵律、体制、声情等方面都走向成熟,伴随着李唐盛世的出现,诗国的高潮也随之到来。在这样一个诗歌创作全面繁荣、诗艺手法精妙绝伦的时代,诗人是否还会以歌的方式来表现诗作?如果我们对现存的唐代诗歌文献做一番考察的话,那么定会得出肯定的结论。唐代诗人常用“××歌”来命题自己的诗作,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颀《弹棋歌》、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李白《元丹丘歌》、韦应物《金谷园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苦寒歌》、刘禹锡《九华山歌》、李贺《长歌续短歌》、白居易《悲歌》、陆龟蒙《丁隐君歌》、皎然《饮茶歌送郑容》,等等,题目就标明了诗作的可歌唱性。在唐人诗作中,我们还常可以看到诗人对歌诗行为的描述,如“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李白:《将进酒》),⑧“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⑨“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元稹:《重赠》),⑩“劝君酒满杯,听我狂歌词”(白居易:《狂歌词》),(11)“今日便令歌者,唱兄诗送一杯”(刘禹锡:《酬令狐相公六言见寄》)。(12)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在唐代,以歌的方式表现诗作仍然是文人艺术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唐代诗人的歌诗现象,当代学人已经有了一定的注意,并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如任半塘《唐声诗》、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两部著作,从文献的角度对唐诗入乐的情况做了详细的考订;吴相洲《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一书,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唐代入乐诗在当时诗坛上的地位及其对诗人诗歌创作活动的影响。这些学术论著,对唐代歌诗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奠基性作用。肯定前贤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这几部著作面对的研究对象是唐代入乐诗整体,限于篇幅和体例,对唐代一些重要的歌诗作者诸如杜甫、李益、李贺、刘禹锡等人的歌诗创作都没有做具体的分析。有鉴于此,笔者特别选择杜甫,这位在唐代诗坛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并代表着诗歌艺术全面成熟的诗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他的歌诗创作。
一、杜甫的歌诗意识
目前学者对杜甫歌诗创作数量的估计远远不够,在任半塘、王昆吾主编的《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中,收录的杜甫歌诗仅有两首,一为连章组歌《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以下简称《同谷七歌》),一为《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而吴相洲在《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中说:“目前记录杜甫歌诗创作的材料不多,是他本来很少这样的歌诗呢?还是另有原因?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的问题”,(13)但是接下来的论述并未就此问题深入展开,而仅在任半塘所列杜甫歌诗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前出塞》、《后出塞》、《前苦寒行》、《后苦寒行》几组可入乐歌唱的古题乐府诗。事实上,杜甫的歌诗远不止这些,杜甫诗直接题曰“××歌”者凡29首,其他如《醉歌行》、《严氏溪放歌行》、《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台州因寄崔使君》、《览柏中允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载歌丝纶》、《故武卫将军挽歌词》、《狂歌行赠四兄》诸作亦表现出可歌性。相比同时期诸如李颀、李白、岑参等善为歌诗的盛唐诗人,杜甫的歌诗作品较少依附古乐府旧题,有着明显的即时性和自创性,其抒情色彩更为浓郁,更能表现出诗人的敏捷诗思和渊雅才情。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杜甫视为盛唐时期极为重要且独具个性的歌诗作者。
杜甫常以歌指称自己的诗作,在这些诗句中,人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歌诗行为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诗人强烈地情感激荡。如《上韦左相二十韵》诗:“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14)用歌诗的方式向韦左相倾吐自己在长安十年求仕不遇的窘困境遇中,抑郁满腹、寻求汲引的迫切心情。又如《羌村三首》其三“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涕纵横”(卷五,第394页),用歌诗的方式表现内心纠结复杂的情感:一面是对父老真情相待的由衷感动,一面是对自己身为谏官、近臣却无力革除时弊、扶救疮痍的深切自责。再如《夜归》“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卷二一,第1844页),用歌诗排解一种失意难言的情绪,诚如《杜臆》所言:“公深夜归舍,必有不如意事,而又未易语人,所以杖藜不睡而舞复歌也。”(卷二一,第1844页)
如果说杜甫能通过歌诗抒发单纯的徒诗无法承载的内心情感,还仅仅是对古代“诗言志,歌咏言”这样一种歌诗传统的继承,那么能够灵活地驾驭歌,用特定的歌唱方式去抒发特定的情感,使歌声与诗情浑融一体,则可以说是杜甫对歌的创造性运用。这类歌诗行为表明杜甫已经具备了自觉的歌诗意识。
杜甫用“放歌”表达难以抑制、不吐不快的诗情。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沉吟聊自遣,放歌破愁绝”(卷四,第266页),诗人自伤抱志难申,通过放歌破除内心压抑的愁苦。又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卷一一,第968页),诗人在战乱流离的艰难岁月里,忽闻朝廷收复疆土,以纵酒放歌表达内心欣喜若狂的情感。再如《晦日寻崔戢李封》“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卷四,第298页),诗人在友人家中做客,筵席间想到朝廷贤臣远去,奸佞当道,国家战乱频仍,苍生泣血,心中百感交集,本欲放歌破愁,然恐歌声一放,泣不成声,反扰了朋友的酒兴,唯有压抑情感,借酒浇愁,诗情一放一抑,愈见纡回吞吐,沉郁顿挫。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放歌”应该是一种具有迸发力的歌声,杜甫常常通过放歌的方式表达胸中压抑已久而因某种契机突然喷涌的诗情。
杜甫用“狂歌”表现一种遗落世事,放浪形骸的诗情。如《官定后戏赠》“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卷三,第245页),写自己辞尉而就率府后的生活状态——沉沦下僚,壮志难酬,唯有耽酒狂歌以度日,看似逍遥的生活背后隐藏着多少辛酸无奈;又如《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狂歌遇形胜,得醉即为家”(卷一一,第963页),写梓州客居避难时的心情,面对美景痛饮狂歌,托身醉乡暂忘愁苦;再如《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卷一二,第1017页),写诗人借酒浇愁,以狂歌、迷醉暂时纾解重压在心头的家国悲痛。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狂歌是对抑郁情绪的一种排遣,是让压抑的内心在迷狂的状态下暂时舒一口气,狂歌的诗句在看似逍遥放浪的文辞中隐藏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情。
杜甫用“哀歌”和“悲歌”表达一种忧伤的诗情,但若深心品味,就可以体会到这两种歌诗方式在情感表达上存在细微的差别。杜甫的哀歌主要用来自我伤怀,比如:“高枕虚眠昼,哀歌欲和谁”(《夔府书怀四十韵》卷一六,第1426页),“哀歌时自惜,醉舞为谁醒”(《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其三,卷一八,第1611页),“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夜》卷二○,第1757页),哀歌之中常常流露出诗人知音难求、孤独凄苦的情绪。杜甫的悲歌则更多地被用来思念亲人,感怀故友,如“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九日登梓州城》卷一一,第933页),“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赠别贺兰铦》卷一二,第1071页),“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谁”(《赠崔十三评事公辅》卷一五,第1291页),“几年一会面,今日复悲歌”(《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卷二三,第2007页),悲歌之中往往还夹杂着对国事时局的深沉忧虑。
杜甫用“高歌”和“长歌”表达某种激越的诗情,二者也有同异。同者在于两类歌都需要发出较大的声响,如“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坠”(《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卷二三,第2081页),“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捎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曲江三章章五句》其二,卷二,第138页),因此,对歌者运气发声的要求更高,常常使人感觉力不从心,如“未知栖集期,衰老强高歌”(《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卷一四,第1190页),“故国愁眉外,长歌欲损神”(《雨晴》卷一五,第1330页);但如果能驾驭得好,则往往有着激荡人心的艺术表现力,比如“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醉时歌》卷三,第176页),“长歌激屋梁,泪下流衽席”(《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卷四,第302页)。二者之异在于,高歌侧重于音声的高亢,有一种傲然的气度,如“赵公玉立高歌起,揽环结佩相终始”(《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卷一,
第1583页),“高歌卿相宅,文翰飞省寺”(《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卷二二,第1925页);长歌则侧重于音声的悠长,有一种高远的情致,如“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卷一二,第1000页),“乐助长歌逸,杯饶旅思宽”(《宴忠州使君侄宅》卷一四,第1224页)。
从以上例证看,杜甫在有意识地用歌诗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诗作,他对歌有着很高的驾驭能力,善于用某种特定的歌唱方式抒发某种特定的诗歌情感,提升诗作的艺术表现力。
二、杜甫歌诗的创作动机
面对杜甫大量的歌诗创作,我们不禁思考是什么原因促使杜甫对歌诗活动投入如此大的热情,他歌诗的内在动机又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进行分析。
唐代是歌诗创作十分繁荣的时代,在文人宴集活动中,通过歌诗的方式交流唱和,展现才情,在当时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的诗作中,都不乏此类创作,如李白《鸣皋歌送岑征君》、《金陵歌送别范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高适《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时洛阳告捷遂作春酒歌》,等等。白居易有《醉歌示伎人商玲珑》,歌辞生动展现了诗人与歌伎轮番歌诗助酒的宴饮场景,歌云:“罢胡琴,掩琴瑟,玲珑再拜歌初毕。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15)杜甫有很多歌诗创作就源自此类觥筹交错间的唱和活动,比如他的《短歌行赠王郎司直》,歌辞云: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且脱佩剑休徘徊。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卷二一,第1885—1886页)
清卢元昌《杜阐》曰:“首句‘歌莫哀’,王郎之歌。后面‘青眼高歌’,公自歌也,即题中所云‘短歌’,须见分别”,仇兆鳌亦疏解曰:“此直慰司直哀歌之意。酣歌拔剑,歌声甚哀,公劝其莫哀,而激励振拔之。”(卷二一,第1885页)说明杜甫的这首歌是宴席间对王郎高歌的唱答,是在王郎歌的激发下创作的。其他如《醉时歌》、《病后过王倚饮赠歌》、《军中醉歌寄沈八刘叟》等歌诗也都是宴饮间唱和的直接产物。由此可见,唐代文人歌诗创作的繁荣局面和文人宴集活动中频繁出现的唱和活动,是促使杜甫热衷于歌诗创作的原因之一。
盛唐是唐代“声诗之极盛”期,(16)统治者本人对音乐的热爱,推动了整个文坛歌诗创作的繁荣,一首优秀的歌诗作品,可以为诗人博得极大的荣耀,随着歌诗社会效用的日益重要,诗人创作歌诗的热情也随之与日俱增。比如唐玄宗就是一位有着极高音乐天赋的统治者,在他知音善解的品赏视角下,具备歌诗创作才能的诗人往往能得到他的赏识而遽获殊荣,文献对此多有记载。如唐孟棨《本事诗》“事感第二”云:“天宝末,玄宗尝乘月登勤政楼,命梨园弟子歌数阕。有唱李峤诗者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时上春秋已高,问是谁诗。或对李峤,因凄然泣下,不终曲而起,曰:‘李峤真才子也。’又明年,幸蜀,登白卫岭,览眺久之,又歌是词,复言‘李峤真才子’,不胜感叹。”(17)又如《唐才子传》载曰:“(康)洽,酒泉人,黄须美丈夫。盛时携琴剑来长安,谒当道,气度豪爽。工乐府诗篇,宫女梨园,皆写于音律。玄宗亦知名,尝叹美之。所出入皆王侯贵主之宅,从游与宴。”(18)可见康洽凭借歌诗才华博得了玄宗的赏识。再如大家所熟知的李白沉香亭进《清平调》三首新词,从而极尽恩荣之类的例子,真可谓不胜枚举。歌诗才子因唐玄宗的赏识提举而一夜成名的诸多前例,无疑对急于寻求仕进的杜甫很有诱惑力,大大激发了他的歌诗创作热情。仅以杜甫用“××歌”为题的歌诗作品来看,其中近四分之一都是天宝十四载前客居长安时创作的,而这一时期,杜甫写给权贵寻求汲引的诗作,也常是以歌的形式来表现,比如《上韦左相二十韵》诗末云:“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襟。”(卷三,第228页)说明这首诗就是以歌作为媒介来传达的。我们由此可以推知,杜甫一度也曾希望通过歌诗创作而获得权贵的赏识,从而进身仕途,致君济民,无奈时运不济,他最终未能如愿,所以在他晚年的诗作中才会有“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南征》卷二二,第1950页)的深沉喟叹。
由于歌诗已成为了唐代文人社会交往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自然具备了很好的传播效应,人事名物一经歌诗的宣扬,往往身价倍增。譬如薛用弱《集异记》中曾记载了开元年间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位诗人旗亭赌唱的一则逸事,故事中的三位诗人在诗名高下的评定标准上达成共识:“昌龄等私相约:‘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19)将被歌伎讴唱歌诗数目的多寡视作评判诗名高下标尺。此事虽出自唐人小说,记载未必确实,但却生动地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一种社会风尚,说明歌诗活动在当时具有很好的社会传播效用,并因此获得了诗人的极大关注。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对此歌的创作缘由有所提及,歌辞云:
巴东逢李潮,逾月求我歌。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卷一八,第1552页)
说明这首歌是李潮为了宣传自己的篆书作品,再三请求杜甫创作的,杜甫还在歌中谦称自己的诗名不广,才力微薄,怕不能达到李潮所期望的宣传效应,又不好驳人之请,只好勉力为之。其他诸如《魏将军歌》、《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题壁上韦偃画马歌》、《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等,用歌诗来讴歌人物、鉴赏书画、品鉴宝器,不论是自我抒怀,还是应人之请,歌辞都带着浓重宣扬的意味。由此可知,用歌诗来赞颂宣扬人事名物,藉此实现交游目的,是杜甫热衷于歌诗创作的又一原因。
歌诗的产生源于诗人强烈地抒情需要,盛唐时期,诗歌创作水平较之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诗人多能灵活地调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抒发特定的诗情。岑参有《醉后戏与赵歌儿》诗云:“秦州赵儿歌调苦,偏能立唱《濮阳女》。座中醉客不得意,闻之一声泪如雨。”(20)杜甫亦有《听杨氏歌》诗云:“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江城带素月,况乃清夜起。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卷一七,第1480页)诗人以切身的感受,生动描述了一首声情并茂的歌带给听众的心灵冲击和深沉感动,这表明盛唐诗人对歌的艺术感染力有着清醒地认识。我们知道,杜甫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生于承平之世,沐浴着开元盛世的阳光雨露,又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昔今盛衰的强烈反差是他心中最大的伤痛,复归升平的期盼是他一生未能释怀的心愿。杜甫怀才不遇,穷困潦倒,遭受了种种人生坎坷,目睹了世间万千悲苦,而有着致君尧舜、济世苍生之大志的他却始终未能在高蹈遁世或是委曲求全中寻求解脱。杜甫有诗人的敏感多情,他常常能把握住人世间那些习见、平凡却又真切、细腻的情感。杜甫有儒士的仁厚心胸,所以他的情怀要比其他诗人更为博大深沉,在他的诗中,身世之感、家国之忧乃至对世间万物的悲悯同情都有体现。杜甫有一颗纯洁而火热的赤子之心和殉道者般的无畏精神,他不仅推己及人且能舍己为人,甘为社稷黎民剖肝沥血,至死不悔,所以他的情感又常常有一种激荡喷薄的力量。如此一番大情怀要如何在诗中得到淋漓尽致地抒发和展现呢?杜甫诗家功夫的不寻常处正在于他能够恰当地调动各种诗歌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特定的情感,当他的情感博大浓烈,以文字或吟咏都无法承载时,他常常将其付诸于歌。杜诗中的名篇《同谷七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言之不足而咏歌之”的产物,虽然杜甫当年歌唱它的曲调已经湮没无迹,但我们今天仍能从歌诗的情词韵律中体会到那种感人肺腑的力量。由此可知,强烈抒情的需要,是促使杜甫创作歌诗的内在动机。
第1583页),“高歌卿相宅,文翰飞省寺”(《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卷二二,第1925页);长歌则侧重于音声的悠长,有一种高远的情致,如“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卷一二,第1000页),“乐助长歌逸,杯饶旅思宽”(《宴忠州使君侄宅》卷一四,第1224页)。
从以上例证看,杜甫在有意识地用歌诗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诗作,他对歌有着很高的驾驭能力,善于用某种特定的歌唱方式抒发某种特定的诗歌情感,提升诗作的艺术表现力。
二、杜甫歌诗的创作动机
面对杜甫大量的歌诗创作,我们不禁思考是什么原因促使杜甫对歌诗活动投入如此大的热情,他歌诗的内在动机又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进行分析。
唐代是歌诗创作十分繁荣的时代,在文人宴集活动中,通过歌诗的方式交流唱和,展现才情,在当时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的诗作中,都不乏此类创作,如李白《鸣皋歌送岑征君》、《金陵歌送别范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高适《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时洛阳告捷遂作春酒歌》,等等。白居易有《醉歌示伎人商玲珑》,歌辞生动展现了诗人与歌伎轮番歌诗助酒的宴饮场景,歌云:“罢胡琴,掩琴瑟,玲珑再拜歌初毕。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15)杜甫有很多歌诗创作就源自此类觥筹交错间的唱和活动,比如他的《短歌行赠王郎司直》,歌辞云: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且脱佩剑休徘徊。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卷二一,第1885—1886页)
天末怀李白
唐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解:
1、天末:犹天边;
2、君子:指李白。
3、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4、魑魅句: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犹“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一憎一喜,遂令诗人无置身地。
5、应共句:因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之受枉窜身,有共通处,往夜郎又须经过汨罗,故也应有可以共语处。
6、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白话译文:
凉风习习来自天边的夜郎,
老朋友啊你心情可还舒畅。
鸿雁何时能捎来你的音信?
江湖水深总有不平的风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
鬼怪正喜人经过可作食粮。
你与屈原有共冤共语之处,
请别忘了投诗祭奠汨罗江!
--------------------------------------------------------------------------------
简评:
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因永王 之罪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汨罗,因而以屈原喻之。其实,此时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
因凉风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怀思。文人相重,末路相亲,跃然纸上。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赠李白」杜甫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赠别贺兰铦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唐·杜甫《赠李白》
秋天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奉济驿重送严四公韵》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唐 - 杜甫 - 赠别何邕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题目:赠别何邕
内容:
生死论交地,何由见一人。
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向秦。
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唐 - 杜甫 - 赠别贺兰铦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题目:赠别贺兰铦
内容: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
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春夜喜雨 春望 八阵图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古柏行 恨别 赠花卿
咏怀古迹五首 望岳 兵车行 蜀相
登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江南逢李龟年 月夜
曲江二首 戏为六绝句 登岳阳楼 春宿左省
前出塞九首 绝句四首 丽人行之一 浣溪沙
梦李白二首 春日忆李白 客至 佳人
绝句二首 水槛遣心 洗兵马 浣溪沙
新婚别 江村 阁夜 石壕吏
后出塞五首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旅夜书怀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浣溪沙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日暮 月夜忆舍弟 黄河二首
和贾舍人早朝 浣溪沙 宿府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
渼陂行 对雪 夔州歌十绝句 新安吏
秋雨叹 重游何氏五首 独立 赠卫八处士
江汉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天末怀李白 义鹘行
百忧集行 白丝行 病后遇过王倚饮赠歌 登楼
别房太尉墓 垂老别 饮中八仙歌 秦州杂诗二十首
哀江头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羌村三首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秋雨叹 秋雨叹 潼关吏 贫交行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漫成一首 野望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
曲江三章章五句 送高三十五书记 夏夜叹 元都坛歌寄元逸人
漫兴九首 解闷十二首 喜晴 曲江对酒
秋兴八首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画鹰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游龙门奉先寺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九日曲江 九日寄岑参 房兵曹胡马诗 示从孙济
渼陂西南台 敬赠郑谏议十韵 夏日叹 送路六侍御入朝
绝句六首 登兖州城楼 绝句 寄薛三郎中(据)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 寄高三十五书记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
夔府书怀四十韵 寄韩谏议 哀王孙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魏将军歌 送裴二虬尉永嘉 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去矣行 寒食夜苏二宅 去蜀 征夫
复愁十二首 上韦左相二十韵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偶题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别李义
壮游 客堂 客居 往在
忆昔行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 大历三年春,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 诸将五首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 奉赠太常张卿〔土自〕二十韵
天育骠骑歌 沙苑行 骢马行 城西陂泛舟
杜位宅守岁 遣兴五首 画像题诗 句
阆中行 石文诗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 陪李金吾花下饮 曲江对雨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北征 孤雁(一作后飞雁) 横吹曲辞·前出塞九首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赠李十五丈别(李秘书文嶷)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呈元 牵牛织女 四松 赠蜀僧闾丘师兄
述古三首 忆昔二首 万丈潭 发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县纪行)
又上后园山脚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同元使君舂陵行 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
虎牙行(虎牙在荆门之北,江水峻急) 锦树行(因篇内有锦树二字摘以为题非正赋锦 王兵马使二角鹰 可叹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 南征 清明二首 归雁
又呈吴郎 喜达行在所三首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
寄高三十五詹事 九日蓝田崔氏庄 崔氏东山草堂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题张氏隐居二首 狂夫 南邻 赠李白
绝句三首 捣衣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大雨
句 去秋行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官池春雁二首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送段功曹归广州 宾至
遣兴二首 遣兴三首 龙门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端午日赐衣 腊日 彭衙行
重经昭陵 得家书 谒先主庙(刘昭烈庙在奉节县东六里) 琴台(司马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有琴台)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课伐木 逼仄行,赠毕曜 留花门
石研诗 无家别 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 写怀二首
遣怀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 清明 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
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房琯刺汉州时 秋野五首 哭王彭州抡 相和歌辞·前苦寒行二首
狂歌行,赠四兄 樊二十三寺御赴汉中判官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一百五日夜对月
遣兴 晦日寻崔戢李封 紫宸殿退朝口号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瘦马行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病马
五盘 病橘 所思 晚晴
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春水生二绝 相逢歌赠严二别驾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谒文公上方 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 远游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苦战行 三绝句
高楠 寒食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戏作花卿歌 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秦州见敕(一作除)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 堂成
石柜阁 剑门 送远 山寺
归燕 蒹葭 苦竹 寄赞上人
太平寺泉眼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 忆弟二首 观兵
巳上人茅斋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郑驸马宅宴洞中 冬日有怀李白
遣兴三首 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 题郑县亭子 奉赠王中允维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独酌成诗 月 杜鹃行(一作司空曙诗)
呀鹘行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柏学士茅屋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寄董卿嘉荣十韵 长江二首 上水遣怀 遣遇
望岳 后游 卜居 梅雨
览柏中允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因述父子兄弟四 秋风二首 赠苏四徯 大觉高僧兰若(和尚去冬往湖南)
醉歌行 叹庭前甘菊花 奉汉中王手札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赠郑十八贲(云安令) 枯楠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题桃树 凤凰台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海棕行
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贾至) 杜鹃 寄柏学士林居
寄从孙崇简 李潮八分小篆歌 雨 火
野老 望岳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郭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寄常征君 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应虑老夫见泥雨…必愆佳 孟冬 寄杜位(顷者与位同在故严尚书幕)
斗鸡 云 太岁日 归雁二首
重送刘十弟判官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 晚行口号 忆幼子
行次昭陵 述怀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送率府程录还乡
避地 塞芦子 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过字 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得舍弟消息 奉陪赠附马韦曲二首 收京三首 画鹘行
今夕行 赠李白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虔
立秋后题 贻阮隐居 遣兴五首 寓目
除架 即事 遗怀 萤火
日暮 成都府 为农 江涨
赤谷 白沙渡 草堂即事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
观作桥成,月夜舟中有述,还呈李司马 赠虞十五司马 戏韦偃为双松图歌 北邻
石镜 题新津北桥楼得郊字 春水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奉和严公军城早秋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 观打鱼歌
越王楼歌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溪涨 宗武生日
野望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陈拾遗故宅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过郭代公故宅 玩月呈汉中王 野人送朱樱
姜楚公画角鹰歌 光禄阪行 戏赠友二首 渔阳
规雁 存殁口号二首 重赠郑钅柬绝句 投简梓州幕府兼韦十郎官
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早起 西郊 进艇
杜鹃行 石笋行 建都十二韵 重简王明府
枯棕 寄杜位 赠别郑链赴襄阳 即事
龙门镇 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 别赞上人 盐井
法镜寺 有客 木皮岭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 秋笛 蕃剑 促织
赠田九判官 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 承沈八丈东美徐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 夜宴左氏庄
赠翰林张四学士 赠韦左丞丈济 路逢襄扬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四员外绾 题郑十八著作丈
晚出左掖 题省中院壁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雨过苏端
玉华宫 长沙送李十一(衔) 奉赠萧二十使君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燕子来舟中作 相和歌辞·后苦寒行二首 巴西闻收宫阙,送班司马入京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
江梅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泊岳阳城下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独坐二首 柳司马至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小至 寄韦有夏郎中 季秋江村
春日江村五首 寄邛州崔录事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伤春五首(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咏怀二首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 入衡州 寄贺兰铦 寄杨五桂州谭(因州参军段子之任)
西阁曝日 园人送瓜 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杜鸿渐镇蜀,辟杨炎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 雨二首 昔游
狄明府(博济。一作寄狄明府) 赤霄行 复阴 夜归
白凫行 草堂 郑典设自施州归 贻华阳柳少府
雷 引水 喜雨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幽人 天宝初,南曹小司寇舅于我太夫人堂下累土 积草岭(同谷县界) 又观打鱼
自平 南池(在阆中县东南,即彭道将鱼池) 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缚鸡行 青丝(青丝白马,用侯景事,以比仆固怀恩) 蚕谷行 折槛行
柴门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别蔡十四著作 水槛
除草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 君不见,简苏徯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晚晴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
甘林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催宗文树鸡栅 信行远修水筒(引水筒)
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时任华州司功) 佐还山后寄三首 村夜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 初月 白马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解忧 舟前小鹅儿(汉州城西北角官池作官池即房公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游子
上兜率寺 野望 不见(近无李白消息)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
台上(得凉字) 有感五首 遣愤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初冬 雨不绝 寄岑嘉州(州据蜀江外) 拨闷(一作赠严二别驾)
即事 即事(一作天畔) 闷 雨
又示两儿 九日五首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奉寄李十五秘书二首 耳聋 月圆 江月
孟氏(集有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诗) 晴二首 热三首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瞿塘两崖 白盐山(白盐崖高千馀丈,在州城东十七里) 白帝 峡口二首
铜官渚守风(渚在宁乡县) 过南岳入洞庭湖 宴王使君宅题二首 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江边星月二首 遣闷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
鸡 玉腕骝(江陵节度卫公马也) 巫山县汾州唐使君十八弟宴别,兼诸公携酒乐 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得筵字)
柳边 巴山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二首 又送
九日登梓州城 小寒食舟中作 回棹 哭长孙侍御(一作杜诵诗。以下为杜甫补遗)
奉赠卢五丈参谋(琚) 奉赠严八阁老 悲陈陶 赠毕四曜
送贾阁老出汝州 酬孟云卿 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高都护骢行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句
夏日李公见访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从人觅小胡孙许寄 野望
不归 李〔雩阝〕县丈人胡马行 酬高使君相赠 鹿头山
桔柏渡 田舍 青阳峡 寒峡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水会(一作回)渡 龙门阁 赠别何邕
花鸭 畏人 丁香 栀子
送裴五赴东川 漫成二首 闻斛斯六官未归 病柏
徐卿二子歌 敬简王明府 遣兴 寄赠王十将军承俊
泛溪 出郭 石犀行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可惜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游修觉寺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诣徐卿觅果栽 少年行二首
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 奉赠射洪李四丈
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 大麦行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客亭
九日登梓州城 九日奉寄严大夫 寄高适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秋尽 题玄武禅师屋壁 悲秋 客夜
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宴,得心字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得寒字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 又呈窦使君
答郑十七郎一绝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落日 徐步
一室 遣意二首 云山 奉简高三十五使君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丈人山 逢唐兴刘主簿弟 鸂鶒
丽春 徐九少尹见过 范二员外邈吴十侍御郁特枉驾,阙展待,聊寄 广州段功曹到,得杨五长史书,功曹却归,聊
魏十四侍御就敝庐相别 飞仙阁 泥功山 铁堂峡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东楼 空囊 废畦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监宅二首(一作李盐铁)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 薛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元日寄韦氏妹 得舍弟消息二首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 哭李常侍峄二首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送赵十七明府之县 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 虢国夫人(一作《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一)
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一作畅当诗) 舟泛洞庭(一作过洞庭湖) 李盐铁二首(一首题作李监宅,已见第九卷中 同豆卢峰知字韵
阙题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得峰字)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愁坐
放船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遣忧 逃难
送窦九归成都 乘雨入行军六弟宅 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 人日两篇
元日示宗武 远怀舍弟颖、观等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 江陵望幸
舟月对驿近寺 庭草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公安县怀古
北风(新康江口信宿方行) 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奉简郑十三判官(泛) 入乔口(长沙北界) 千秋节有感二首(八月二日为明皇千秋节)
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 天池 峡隘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
上白帝城(公孙述僭位于此,自称白帝) 覆舟二首 垂白(一作白首) 十六夜玩月
月 雨四首 有叹 冬深(一作即日)
摇落 远游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 送鲜于万州迁巴州(鲜于炅乃仲通子,有父风 凭孟仓曹将书觅土娄旧庄 见萤火
白小 鸥 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
谒真谛寺禅师 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内弟潩赴湖南幕职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 送十五弟侍御使蜀
九日诸人集于林 暮春 雷 朝二首
归 雨晴 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
冬至 愁(强戏为吴体) 立春 又雪
宿江边阁(即后西阁) 不离西阁二首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小园
课小竖鉏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三 寒雨朝行视园树 赤甲 卜居
西阁口号(呈元二十一) 竖子至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 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禹庙(此忠州临江县禹祠也) 渡江 喜雨 送舍弟频赴齐州三首
严郑公宅同咏竹(得香字)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得忘字)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二首 到村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得凉字)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得开字) 倦夜(吴曾《漫录》云:顾陶《类编》题作倦 甘园
屏迹三首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严中丞枉驾见过
泛江送客 归梦 玉台观(滕王造) 滕王亭子
城上(一作空城)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 送何侍御归朝(李梓州泛舟筵上作) 江亭送眉州辛别驾升之(得芜字)
薄游 赠韦赞善别 放船 奉待严大夫
奉寄高常侍(一作寄高三十五大夫) 春远 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早发
次晚洲 别张十三建封 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 夕烽
过南邻朱山人水亭 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掖门在两旁如人之臂掖 江亭
恶树 江涨 槐叶冷淘 园官送菜
上后园山脚 雨 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清晨遣女奴阿稽 雨
种莴苣 晚登瀼上堂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朱凤行
北风 扬旗 破船 严氏溪放歌行(溪在阆州东百馀里)
三韵三篇 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一作云安严明府)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最能行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 冬狩行(时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东川) 释闷 赠别贺兰铦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发同谷县(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 天边行 次空灵岸
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 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 赤谷西崦人家
悲青坂 徒步归行 九成宫 昔游
乐游园歌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骊山温汤之东有龙湫 石龛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
过客相寻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 暂如临邑,至山昔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 赠陈二补阙
送韦书记赴安西 重题郑氏东亭(在新安界) 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 阆山歌
阆水歌 发阆中 山寺(得开字,章留后同游) 棕拂子
寄题江外草堂(梓州作,寄成都故居)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 负薪行
近闻 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 营屋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莫相疑行 客从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听杨氏歌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驱竖子摘苍耳(即卷耳) 朝雨
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野望因过常少仙 少年行 独酌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王时牧蜀) 岁暮 散愁二首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图样
得舍弟消息 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 雨晴(一作秋霁) 天河
铜瓶 送人从军(时有吐蕃之役) 示侄佐(佐草堂在东柯谷) 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得云字)
崔驸马山亭宴集(京城东有崔惠童驸马山池) 赠高式颜 官定后戏赠(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 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记异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 岁晏行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夜闻觱篥 发刘郎浦(浦在石首县,昭烈纳吴女处) 别董颋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
宿凿石浦(浦在湘潭县西) 早行 过津口 宿花石戍(长沙有渌口、花石二戍)
暮寒 双燕 百舌 地隅
奉寄章十侍御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奉寄别马巴州(时甫除京兆功曹在东川) 泛江
送李卿晔(晔,淮安忠公琇之子,时以罪贬岭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 玉台观
久客 江亭王阆州筵饯萧遂州 滕王亭子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山馆(一作移居公安山馆,编入江陵诗后)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 倚杖(盐亭县作) 得房公池鹅
答杨梓州 春归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王契,字佐卿, 上牛头寺(牛头山在郪县西南,下有长乐寺)
望牛头寺 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 望兜率寺 黄草
怀旧 所思(得台州郑司户虔消息) 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 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得山字)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 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 泛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因寄岑中允参、范郎 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
登牛头山亭子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 对雨 警急(时高公适领西川节度)
王命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薄暮 西山三首(即岷山,捍阻羌夷,全蜀巨障)
送元二适江左 章梓州水亭 九日 归来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得溪字。池在张仪 严郑公阶下新松(得沾字)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立秋雨院中有作 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
别常征君 三绝句 十二月一日三首 将晓二首
怀锦水居止二首 子规 至后 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弊庐遣兴,奉寄严公 哭严仆射归榇 宴戎州杨使君东楼 渝州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
示獠奴阿段 西阁雨望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园
溪上 树间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 茅堂检校收稻二首
东屯月夜 东屯北崦 西阁二首 西阁夜
瀼西寒望 入宅三首(大历二年春,甫自西阁迁赤甲) 夜宿西阁,晓呈元二十一曹长 老病
南楚 闻高常侍亡(忠州作) 宴忠州使君侄宅 移居夔州郭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昼梦 览镜呈柏中丞 览物(一作峡中览物)
忆郑南玭 怀灞上游 江雨有怀郑典设 王十五前阁会
得舍弟观书自中都已达江陵,今兹暮春月末,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晚晴吴郎见过北舍
暝 返照 晚 夜二首
又示宗武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 社日两篇 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
十月一日 送田四弟将军将夔州柏中丞命,起居江陵节度 送王十六判官 送覃二判官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 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
简吴郎司法 覃山人隐居 猿 黄鱼
麂 吹笛 别苏徯(赴湖南幕) 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
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 夜(一作秋夜客舍) 中宵 遣愁
秋清 伤秋 秋峡 南极
不寐 吾宗(卫仓曹崇简) 江上 中夜
白露 夜 晨雨 返照
向夕 晓望 十七夜对月 村雨
雨 月三首 雨 晚晴
夜雨 更题 草阁 鹦鹉(一作翦羽)
历历 洛阳 骊山 提封
洞房 宿昔 能画 上白帝城二首
武侯庙(庙在白帝西郊) 暂往白帝复还东屯 刈稻了咏怀 滟滪堆
滟滪 诸葛庙 白帝城楼 晓望白帝城盐山
白帝城最高楼 白帝楼 陪诸公上白帝城宴越公堂之作(越公杨素所建 潭州送韦员外牧韶州(迢)
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裴虬与讨臧玠故 酬韦韶州见寄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 野望
双枫浦(在浏阳县)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 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晋肃入蜀,余下沔鄂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晓发公安(数月憩息此县) 宿青草湖(重湖,南青草,北洞庭) 宿白沙驿(初过湖南五里) 湘夫人祠(即黄陵庙)
祠南夕望 登白马潭 哭李尚书(之芳) 重题
独坐 暮归 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钧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暮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得过 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之芳) 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得深字
舟中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 又作此奉卫王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却赴通州,主簿前 宴胡侍御书堂(李尚书之芳、郑秘监审同集归 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
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 泊松滋江亭 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收京 花底
送灵州李判官 与严二郎奉礼别 早花 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以下七首,吴若本逸诗
送王侍御往东川,放生池祖席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 客旧馆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赠韦七赞善 奉酬寇十侍御锡见寄四韵,复寄寇 酬郭十五受判官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 长吟 瞿唐怀古(以下草堂逸诗拾遗) 送司马入京
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仆射乃其主将刘乃仆射 发潭州(时自潭之衡) 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岭南掌选崔郎中判官兼寄韦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
哭韦大夫之晋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 对雪 楼上
登舟将适汉阳 汉州王大录事宅作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池在济宁州境)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