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双把家还》 剧名、剧种以及该剧种的唱腔特点

《夫妻双双把家还》 剧名、剧种以及该剧种的唱腔特点,第1张

是黄梅戏,《天仙配》里的一段唱。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发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的农村,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清道光前后,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腔、徽调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在吸收“罗汉桩”、青阳腔、徽调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

  明孝陵与明皇陵、明祖陵一起被人称为明初“三陵”。说起明初“三陵”,在大讲国学与传统文化的当代社会里,不少国人对此“信手拈来”却又张冠李戴。网上就有人将南京明孝陵称为南京明皇陵,将盱眙的明祖陵称为南京明祖陵。其实,明初“三陵”并不仅仅是指分布于三个不同地方的明初皇家陵寝,而且还有着不同的内涵。南京明孝陵是大明开国皇帝及皇后马氏的合葬之处,凤阳明皇陵是朱元璋安葬他的父母及兄嫂、侄儿之遗骨的地方,而盱眙明祖陵则是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三者中除了前者神主生前曾经威风八面、呼风唤雨甚至左右乾坤外,后两者墓主人活着的时候都是土得要掉渣的苏北或淮北乡村农民,要不是后来家族里出了那么个不要命起来“闹革命”的好儿孙朱元璋,他们将可能永远也不为人所知晓,默默无闻地待在阴曹地府里听唤当差。> > 中都凤阳明皇陵——大明龙脉之一明初“三陵”间还有个区别,那就是它们建造于不同的时间。如果按最终建成时间顺序排列的话,其次序为明皇陵、明祖陵和明孝陵。> > 凤阳明皇陵的第一次营建——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四月> > 明皇陵最早营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四月,那时即将完成帝王之业的吴王朱元璋从应天城出发,来到了阔别12年的故乡凤阳。除了前面讲过的,他与家乡父老共叙乡情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对自己父母的坟墓进行改葬。想当年朱重八家“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指朱父)终于六十有四,皇妣(指朱母)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 在这段回忆中,朱元璋(实际上当时是由朱元璋口述、元末明初著名文人危素撰写)用了“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16个字概括性地描述了当年父母下葬时的悲惨景象。换成现代汉语的直白表达,即说既没有什么像样的祭奠礼仪,又没有凑合得过去的棺椁,在向人苦苦哀求讨得一小块破地后,就以父母在世穿用的破烂衣服裹一裹,随即就出殡下葬了。除了生死两别的悲痛外,贫困窘迫所带来的心灵刺痛或许更多地伤害了那时还愣头愣脑的“小杆子”,甚至给他带来了终身的心理创伤。在后来的人生岁月里,朱元璋一方面“右贫抑富”,打击豪强富民,关注民生;另一方面继续保持简朴的生活习惯,力戒奢靡,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早年贫苦所带给他的影响。贫穷本身不是罪过,也不是什么羞耻、丢面子的事情。但在中国社会里贫穷与富贵却似乎有着特别的含义,人们的精神价值层面没有忏悔意识、没有财富原罪说,更多地趋向笑贫不笑娼。于是不难见到,我们中国人一旦富了就要出来或回家乡抖一抖,就如所说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 其实这样的衣锦还乡心理在中国社会里一直存在了几千年,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能见到,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国人忽然间“思念”起先逝的父母与祖先来了,于是就大修、豪修自家祖宗阴宅,此类事情近年来尤为一些“人民公仆”与富商所热衷。他们用特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哀思”与“孝道”,譬如给自己已故的父亲、爷爷烧些进口豪车,给母亲、奶奶烧些金银珠宝,甚至还有人烧几个金纸做的“**”,让阴间里的老爷爷们好好地爽一爽,乐一乐。如等活丑是穷惯了的中国人突然富裕以后其内心长期积淀的炫富、斗富畸形心理所致的。当年即将称帝的朱元璋回乡时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心态,我们现在已无法完全确认。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朱家这位好儿孙重回故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即为了表达自己对已故父母长辈的孝道。对此,《明实录》等史书记载道:丙午(1366)夏四月丁卯日,“上至濠州,追念仁祖、太后始葬时礼有未备,议欲改葬。”“丁卯……吴王至濠州,念先人始丧未备,议改葬”。> > 无论是“追念仁祖、太后始葬时礼有未备”还是“念先人始丧未备”,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说当年朱五四夫妇离世时恶衣陋葬了,做儿子的朱元璋没有尽到孝道,这可是万万使不得的啊!> > 孝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有着特别的内涵和发挥着特殊的社会功能效应。据说在殷商甲骨文里头就有“孝”字,中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对“孝”的解读为“善事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先秦经典《论语》中“孝”的意思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通‘悌’,即敬爱兄长)”;“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那么怎么做到“孝”呢?认为:“应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即说:做子女的在父母活着的时候,按照礼节要认真、恭敬地侍奉他们;父母死了,也要按照礼节隆重地埋葬他们,并按照礼节郑重地祭祀他们。这大概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与厚葬理论的基本内涵。现在朱元璋的父母都不在了,生前尽孝已经不可能了,唯一有可能做到的就是举行礼葬和隆重的祭祀,即厚葬。> > 不是说12年前朱家那对农民夫妇已经“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了,那怎么来个厚葬呢?这就要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外一个名词“改葬”。一般来说,上档次的改葬都发生在某个家族里边由于子孙后代富贵发达了而对先祖坟茔进行大规模的殡葬升级。有史可考,古代中国人早就有了改葬的习俗与先例。朱元璋之前有头有脸人物举行过的有影响的改葬,首先要数吏部尚书李义府对其祖父坟茔的升级改造。不过李家的这等事说到底还是作为臣子所做的,那有没有后来贵为天子的特高级人物改葬自己的先祖?有,五代末年发动陈桥兵变,篡得大位,开国。由此赵家已经死去了的赵爷爷、赵老爷爷、赵老老爷爷及其坟茔名号都得到了升格:高祖赵眺上庙号僖祖,坟墓改名钦陵;曾祖赵上庙号顺祖,坟墓改名康陵;祖父赵敬上庙号翼祖,坟墓改名定陵;父亲赵弘殷上庙号宣祖,坟墓改名安陵。赵家天子的高祖、曾祖、祖父因为早亡,葬于离当时北宋首都开封较远的幽州北京,所以真正得了名号提升又进行了坟茔升级的,也只有死于赵匡胤篡位前五六年的赵弘殷了。宋乾德二年(964)孝子赵匡胤在河南巩县为父亲赵弘殷改葬,命其陵名为安陵。> > 既然有皇帝改葬祖宗的先例,行将完成帝王之业的吴王朱元璋照着做不就行了;但这时老朱家的这个好儿孙反倒犯起了嘀咕,因为赵匡胤的父亲尽管不是什么王侯显贵,但他活着时曾为后周检校司徒、天水县男,正五品,可能相当于当今中国社会中人们所热衷追捧的地市委书记以上的高官,而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活着时始终是个穷困潦倒的乡下农民,怎么能与赵父相比?因此说,这时候的朱元璋内心底气似乎很不足,不知道如何改葬自己父母坟茔和举行祭祀大礼,于是就问随从的博士许存仁和起居注王:“改葬典礼当何据?”许、王回答道:“《礼》改葬易常服用缌麻(中国传统社会中最轻的一种丧服,笔者注),葬毕除之。今当如其礼。”朱元璋听后哭着说:“改葬虽有常礼,父母之恩岂能尽报耶?”随即下令,让有关部门“制素冠、白缨、衫,皆以布为之”,即制作中国传统社会里最重的一种丧服。见此,精通儒家经典与礼仪的起居注官王不停地摇头说:“这样的丧葬服饰太过、太重了!”朱元璋当场解释道:“与其轻也,宁重!”即说与其取轻,我看还不如隆重一点为好,对父母的孝再怎么说也不能讲过了。> > 那么朱元璋君臣为什么会对朱五四夫妇的改葬及其相关祭祀礼仪产生这么大的分歧?这就要从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五服制说起。> > 五服指的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 斩衰:《明史》解释说,斩衰服饰是“以至粗麻布为之,不缝下边”。其意思是指,听到自己最亲的亲人死了,立即用刀将粗麻布斩断,不缝边、不修饰地直接制成丧服,以示对最亲之人的哀悼,因此说它是丧服中最重的一种。一般是子为父、妻为夫、诸侯为天子、大臣为君主着此丧服,为期3年。要是做到了,那你就是“孝子”或“贤臣”或“节妇”。> > 齐衰:《明史》解释说,齐衰服饰是“以稍粗麻布为之,缝下边”。意思是说,听到很重要的亲人死了,用刀将粗麻布斩断,并把边缝齐,然后制成丧服。它是五服制中第二等丧服。一般是子女为继母、为慈母,孙儿、孙女为祖父母、为曾祖父母、为高祖父母,夫为妻,庶民为国君着此丧服,为期1~3年不等。> > 大功:《明史》解释说,大功服饰是“以粗熟布为之”。意思是说,听到较重要的亲人死了,用粗略加工或言大致加工过的麻布制成丧服。它是五服制中第三等丧服。一般是堂兄弟、未婚堂姊妹、已婚了的姑姑姊妹、侄女、诸孙、从子媳妇、侄儿媳妇和已婚妇女为自己的伯父、叔父、兄弟、侄子等着此丧服,为期9个月。> > 小功:《明史》解释说,小功服饰是“以稍粗熟布为之”。意思是说,听到重要的亲人死了,用稍稍加工细了的熟麻布制成丧服。它是五服制中第四等丧服。一般是祖之兄弟、父之从父兄弟、妃之再从兄弟等皆着此丧服,为期5个月。> > 缌麻:《明史》解释说,缌麻服饰是“以稍细熟布为之”。意思是说,用稍细的熟麻布制成丧服。它是五服制中第五等丧服,也是最轻的一种。一般疏远一点的亲属、亲戚皆着此丧服,为期3个月。> > 由此可见,五服制所表明的是与死者在血缘与姻缘等方面的亲疏远近之关系,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并与政治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 朱元璋当时要改葬父母坟茔和补办隆重的祭礼,如果对照上述五服制,按照他个人与地下朱五四夫妇之间的关系来讲,那就要着五服中最重的斩衰之服。但根据先秦儒家经典《礼记》中的规定:“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也”。即说,国君有聚合族人之礼,但族人却不能以亲戚身份同国君班辈列位次。换句话来说,国君政治地位永远得高于族内其他人的地位与身份——政治是统帅,是灵魂,中国自古就讲究政治。因此在当时随从大臣许存仁和王看来,朱元璋是行将开国的一代君王,他的父母亲仍是草民,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行父子之大礼,服用缌麻之服就够了——即国君为臣下或草民穿的丧服。理由是朱某人行将贵不可言,怎么能与一般人相比!但朱元璋坚持要用常人的方式来表达他浓厚的孝道,穿着斩衰之服,宁重勿轻!这倒多少显示出了他的厚葬孝义了。> > 其实厚葬先人除了表达子孙的孝道外,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为死者的子孙后代占得好风水、“谋”得好福气。对此朱元璋深信不疑,“欲厚陵之微葬,卜者乃曰不可而地且藏”。这话意思是朱元璋本想用厚葬来弥补当年对父母薄葬之失,但占卜者说:“不行啊,死者入土为安,‘改葬恐泄山川灵气’!”于是只好“增土以培其封”,即在原来的坟茔上增加些封土,加盖、加厚一些。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将陵墓边上的一些乡邻,包括与朱元璋个人关系不错的汪文与刘英等找来,嘘寒问暖一番后,嘱咐他们中的20户人家当好老朱家的“坟亲戚”,负责看守朱五四夫妇之坟茔,同时朱元璋还命令相关部门免去他们的徭役和赋税。这大概是明初开国史上第一次凤阳皇陵营建。> > 柳瑛《中都志》中的《明皇陵总图》

中国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 历史和文化背景,使我国众多的民族发展成为今日具有各自语言、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独具特色的人文状况与景观。下面对各种舞蹈的介绍会使您从中领略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 广泛流传在中国各地的《狮舞》,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舞狮含有祝福吉祥如意、兴旺发达的意愿。远在2,000多年前,汉朝通西域后,月氏(今克什米尔及阿富汗一带)、安息(今伊朗)等国,曾派遣使者向汉王朝献狮子等兽,汉代开始出现了石刻狮子等雕塑,同时也逐渐有了人模拟狮形的表演。

公元3世纪初的曹魏时代,已确有《狮舞》表演了。及至南北朝时代的北魏王朝,佛教盛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要抬着佛像游行,就有「辟邪狮子导引于前」。这个在闹市前开路的「狮子」,当然是人装扮的。萧梁时代,《狮舞》已成为皇帝祝寿的庞大表演队伍中的一个节目。由「老胡」率领,有扮狮、凤凰的演员,还有擅长「胡舞」的舞者等等。至隋代,《狮舞》已登上了戏场。

到了唐代,随着舞蹈艺术的高度发展,《狮舞》不但在民间、军中流传,且正式列入宫廷燕乐乐部,《立部伎》中的《太平乐》,是由舞者扮成五只不同颜色的狮子,立中、东、南、西、北五方而舞。白居易《西凉伎》诗描写的狮子舞,与今日之《狮舞》的表演情况几乎完全一样。

今日广泛流传在中华大地及海外华人聚居区的《狮舞》,仍然是为祈福纳祥、祝愿生活幸福而舞。1999年,为庆祝建国50周年,天安门前《东方醒狮》方阵,以其磅礴的气势,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昂扬进取的民族精神,是古老狮舞在新时代的发展。 中华民族对具有豪迈气势和号召力的鼓舞,情有独钟。早在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击鼓撞钟「奏舞」的记载。后有汉画像石中的《建鼓舞》、南北朝石窟艺术中的《花鼓伎乐》、唐代敦煌壁画中众多的《腰鼓舞》画面,以及宋、明各代关于鼓舞的记载等等。至今中国各地均有不同风格的鼓舞流传,主要是气势磅礴的鼓舞,也有小巧俏丽、边唱边舞的小型鼓舞。

鼓的形制也极丰富,既有安放在座架上的大鼓,舞者围着大鼓,边击边舞,鼓声隆隆,如雷贯耳;也有背在身上腰间、形如冬瓜的小鼓;雄壮豪迈者,如陕西《安塞腰鼓》,击舞起来,气吞山河;山西《花鼓》颇负盛名,花样繁多,有高鼓、低鼓、多鼓之分。

安徽《凤阳花鼓》流传极广,由男女二人表演,女背花鼓,形如冬瓜,男执小锣,边唱边舞。歌词多唱述流浪漂泊生活之苦。随着流浪各地的灾民以唱舞《凤阳花鼓》求生,《凤阳花鼓》渐流传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民间歌舞相结合,成为风格各异的《凤阳花鼓》。

《太平鼓舞》鼓形如扇,击时哗哗作响。其形制与两千年前汉魏流传的《扇舞》相似。由最初宗教祭祀性质发展为民众自娱舞蹈,以至表演项目。北京《太平鼓舞》在清代民间流行一时。兰州《太平鼓》别树一帜,桶形鼓身长1米,以牛皮制的鼓鞭抽打,鼓声隆隆,声震数里。击鼓动作幅度大,力度强,有跳、跃、腾、闪、骑等舞蹈技巧。磅礴气势,充分体现了黄土高原人民的英雄气概。

中华民族的鼓舞除汉族众多的鼓舞 外,少数民族的鼓舞有藏族《执巴鼓舞》、维吾尔族《手鼓舞》,及苗族、彝、壮、瑶等族的《铜钹舞》,瓦族的《木鼓舞》等,均历史悠久,传承至今。 除文中提及的数种外,还有不少甚具特色的鼓舞。

山西洪洞等地的《威风锣鼓》相传源于尧舜时代,流传至今;表演者少则30人,多可达400人;庞大的锣鼓队伍摆出方阵、圆阵、梅花阵等阵势,锣鼓钹铙齐鸣,震天撼地。开封《大鼓舞》也是气势轩昂。流行于福建、台湾等地的《大鼓凉伞》,相传源于明代戚继光抗击倭寇得胜,民众欢庆起舞;男女合舞,舞姿轻盈活泼,还有一对老夫妇穿插打诨;富于战阵祝捷的热烈气氛。 在中国第3届艺术节开幕式上,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舞蹈表演行列中,有一队保山彝族青年,飞舞大钹,边击边舞。舞姿雄健豪放, 钹声震天撼地。

钹是声音响亮的乐器,也是金光闪烁的舞具。击钹起舞,从古代传承至今,从中原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边击边舞、飞钹出手是其特技,既是民间节日的表演技艺,也是佛教、道教及巫祭等宗教活动中的舞蹈品类。 中国古代久有手执各种乐器起舞的传统。甲骨文中已有「奏舞」的踪迹。古文物中保存了完好的《钹舞》形象:霍熙亮先生在安西榆林4窟,摹绘了一组元代乐舞壁画,其中一幅可称为古代《钹舞》图。一半裸供养伎乐,头戴宝冠,长长飘带轻绕肩臂,开胯而立,张臂,斜倾身。左上方两个附飘带圆钹,似正从手中抛出,悬在空中,舞者动态在欲接未接之间。这分明是个抛钹出手、边击边舞的姿势。

另一幅清代《耍钹图》题记:「此中国耍钹之图也,其人多戏班中扮一道姑,殿中焚香已毕,演习手耍钹,能在手指飞转并能双手耍四个也。」画面绘一小脚妇女,双手各执带,带两头均系二钹,钹飞空中,跳跃起舞。从题记看,耍舞铜钹与宗教活动有关。耍舞铜钹者多为戏班的专业艺人。至今天津流传含《钹舞》表演的《法鼓舞》,仍与宗教活动有关。那气势磅礴的击钹舞蹈,昂扬挺拔,气势雄浑。广东佛山一带流行的《飞钹舞》,钹小精巧,系钹带较长。钹飞出,复收回。上下左右翻飞旋转,令人眼花缭乱,它是舞蹈与杂技的巧妙结合。 西汉建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汉高祖刘邦为了安定国家,恢复生产,于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下令天下建立灵星祠,祭祀农神后稷。据《后汉书·祭祀志·下》载:「舞者用童男十六人。舞者象教田,初为芟除,次耕种、芸耨、驱爵(雀)及获刈、舂簸之形,象其功也。」这个舞蹈将锄地、耕田、播种、除杂草、松土以及晒场、驱赶麻雀、收割、舂米、簸扬等农业劳作动作,都编入舞蹈中,含有歌颂农耕劳动、祈祝丰收的意愿。

明代乐律学家、艺术理论家朱载堉根据史料,编制了许多拟古舞谱,载《乐律全书》中,其中就有《灵星小舞谱》,并作有《灵星舞赋》,对此舞的主题思想、意义及队阵、乐器、舞容及表演过程记述颇详。同时还绘有《灵星祠雅乐天下太平字舞缀兆图》,以十六人摆字,设计精确,队形变化路线明晰,可称古代舞谱中的「场记图」。

朱载堉创造性地在十六个男童作农业劳作舞外,加上这祭祠灵星祠的雅乐舞蹈── 「天下太平」字舞。古今同理,要想天下太平,只有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人民丰衣足食,天下才得太平呵。 每年举行一次的长洲太平清醮较为香港人所熟悉,当中的重头戏「会景巡游」,即由小孩表演飘色,扮演古代人物巡游。所谓飘色,是一种以支架巧妙地撑着演员,其上站着装扮成各种角色的童男童女的巡游演出形式,这种带有酬神意味的巡游均盛行于全国各地。

飘色、抬阁(又名背棍、铁棍)的源头── 乘肩小女舞队,是南宋临安街头很有特色的一种舞队。特征是少女乘在成人肩头作舞。据《武林旧事·元夕》记载:「都城自旧岁冬孟驾回,则已有乘肩小女、鼓吹舞绾者数十队……自此以后,每夕皆然。」《梦粱录·伎乐》说:「街市有乐人三五为队,擎一二女童舞旋。」 由于舞者是乘在别人肩头,被举在空中作舞,舞姿主要依靠嫋娜腰肢和柔软手臂来表现。宋人吴文英的《玉楼春》词,对这种舞队的表演情貌和舞者的服饰、心态,有十分生动的描述:

「茸茸狸帽遮眉额,金蝉罗翦胡衫窄, 乘肩争看小腰身,倦态强随闻鼓笛。 

问称家住城东陌,欲买千金应不惜, 归来困顿滞春眠,犹梦婆娑斜趁拍。」

从服饰特点和伴奏乐器看来,此舞似由西北传入中原,故带有某些「胡」风。舞者在笛和鼓伴奏下,以婆娑的优美舞姿,在高居于人群之上的更大空中表演,十分诱人。至今在安徽《花鼓灯》的「大场」(集体舞)中还有「兰花」女站在小伙子肩上作舞的场景;「抬阁」、「飘色」也保留了类似的表演形式,与乘肩舞队有一定的承继关系。 古人称以足踏地为节、边歌边舞的群众自娱性歌舞为「踏歌」。《踏歌》多在民间节日,如元宵、中秋之夜起舞。人们成群结队,手袖相联,即兴编词,传唱踏舞。

汉代已有正月十五「相与联臂,踏地为节」的歌舞活动。唐代《踏歌》广泛盛行于民间、宫廷。唐诗中有许多《踏歌词》,描绘《踏歌》盛况,人们盛装打扮,群聚踏歌,三天三夜歌舞不停。宋以后,文人常将一些少数民族民间歌舞称作《踏歌》,因其舞蹈与《踏歌》一样都具有群众性、自娱性、手牵着手、以足踏地、载歌载舞等特点。

实际上,以足踏地为节,人们围着圈、手牵着手、载歌载舞的舞蹈形式,古已有之。距今5,000年前的舞蹈纹陶盆,十分生动、准确地描绘了这类民间舞形式。传说中尧时的「击壤」,应是这种舞蹈形式的最早记载。

由于这种舞蹈便于人们面对面交流感情,有强大的凝聚力,至今,世界各地许多民族均保存了与此相类似的舞蹈形式。 特让勒阿其热

流传于甘肃临夏附近的积石山县大河家乡的保安族民间舞蹈。一般在婚礼上由众人跳,以向新郎新娘表示祝贺。

保安族婚礼别具一格,一般选择在主麻日(回历的礼拜日)举行。婚礼时村上的歌把式高唱“宴席曲”以示祝贺,接着新郎新娘对唱,随后大家都唱起来,并围着火堆跳起“特让勒阿其热”。这种舞蹈节奏鲜明、豪放,动作简单、明快,舞者上身松弛,双臂自然摆动,双膝曲伸自如,富有弹性,显示出轻盈优美的风格。此舞常以对舞或群舞的形式表达人们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哈利

东乡族民间舞蹈。东乡族因居住在甘肃临夏的东乡而得名。这里每逢结婚娶亲热闹非凡,新媳妇接进夫家,亲友们都要前去唱“哈利”(恭贺新禧之意),以示祝贺。

“哈利”是东乡族特有的一种歌舞形式。婚礼宴席中一人领唱哈利,众人合之,边唱边舞,即按着音乐节拍整齐地击掌或拍手臂,双腿弯曲下蹲,左右移动舞步,有时也随着呼声做前进后退或旋转动作。舞蹈动作简练、欢乐而风趣。“哈利”往往把婚礼推向高潮,是东乡人民传统的民俗活动。

宴席曲舞

回族民间舞蹈。居住在甘肃、青海一带的回族人民经常在婚礼宴席上或喜庆日子里表演一种歌舞结合、动作别致、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故名宴席曲舞。

宴席曲反映的内容颇为广泛,有传统题材,也有现代题材;有揭露黑暗的,也有歌颂光明的;有谆谆教诲的警句,也有恭喜祝福的良言……宴席曲舞也相应地反映了这些内容。此舞多为男子双人对舞,即使有男女对舞,也是男扮女装(尤其是青海省内)。各地区宴席曲舞风格各异:甘肃省的多是载歌载舞的男子对舞,武术味道比较浓,舞蹈动作粗犷、剽悍;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的舞蹈动作细腻、秀美;青海省民和县的舞蹈动作潇洒大方,多用手腕划成蝴蝶状起舞,舞者不歌,歌者不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则以女子碰击手镯独具特色。

此舞由二胡、竹笛、打击乐伴奏。常用的宴席曲有“青溜溜儿青”、“哭五更宴席曲”、“拉圈圈跳宴席曲”,“八大光棍宴席曲”等。

拉骆驼

撒拉族民间舞蹈。撒拉族的民间舞蹈动作灵敏,富于表现力,具有中亚细亚地区舞蹈特有的风格,如“拉骆驼”、“打猎舞”、“阿里玛”、“乙秀日麻秀日”、“连加舞”、“扬麦舞”、“打墙舞”等。

传统舞蹈“拉骆驼”是一种叙事性舞蹈。传说撒拉族先民迁居此地是拉着骆驼跋山涉水而来的,为让后代记住本族迁徙史而产生了此舞,流传至今。舞蹈由四人表演,两人反披皮袄以饰骆驼,一人头缠“多斯达尔”(头巾),身着长袍,手牵骆驼,扮撒拉人祖先——尕勒莽,另一人扮本地人(蒙古人)。舞蹈开始,蒙古人问:“你从哪里来?”尕勒莽答:“我从撒马尔罕来!”以歌舞形式边问边唱边舞,生动地表现出祖先迁徙的艰苦历程和途中见闻。舞蹈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种舞蹈常在喜庆日子里表演,为节日助兴,深受本族群众欢迎。

巴郎鼓舞

土族民间舞蹈。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康多乡,每年从正月初八开始,夜幕降临时,当地的土族群众喜欢手提盏盏纸糊的红灯笼,由各村寨汇集到广场上,围绕着熊熊篝火,跳起欢快的巴郎鼓(是土族特有的一种短把鼓)舞,以庆人寿年丰。

舞者右手持鼓,左手提灯,在戛尔巴 (领舞者)带领下,摇鼓摆灯,边歌边舞。众人先围篝火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绕三圈,舞蹈动作或平缓优美,或幅度很大,有持鼓跳跃、旋转等技巧。舞罢,随口哨声的指挥,节奏渐缓,舞步渐慢,队形变为男女二排,舞者原地扭动,鼓与灯则轻响轻摆。接着男女对唱,其歌词是问答太阳星辰一类之词。歌罢,舞者又摇鼓摆灯围篝火旋转起舞。歌舞如此反复,直至深夜。巴郎鼓舞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参加。黑夜里盏盏红灯犹如闪闪红星,围绕着明亮的篝火,忽聚忽散,变幻莫测,十分美妙,深受群众喜爱。

安昭

土族民间舞蹈。土族是一个擅长歌舞、有悠久文学艺术传统的民族。土族虽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靠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学、民歌、民间舞蹈等形式繁多,内容丰富,寓意隽永,脍炙人口,至今仍是土族人民珍贵的精神财富。

安昭是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欢乐、喜庆、吉祥的舞蹈。安昭的唱词内容基本上分春节和婚庆两种,春节时跳的安昭,唱辞旧迎新、盼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祝愿全村老少平安等内容;婚庆时跳的安昭,则表达祝愿新婚夫妇永远幸福、互敬互爱、白头到老等意思。

安昭的舞姿优美细腻,风格独特。女性动作较优雅、秀气、温柔,男性动作则粗犷、开朗、大方。整体而言,安昭的舞蹈动作表现了土族人民高昂的热情、奔放的民族个性及向往幸福的美好愿望。

护法

裕固族民间舞蹈。裕固族信奉喇嘛教,其宗教舞蹈比较盛行。流行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地区的护法,即是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护法与藏族的“跳神”、蒙古族的“跳鬼”一样,都属于寺庙中祭祀神鬼的舞蹈仪式。在旧历的正月十五、六月初六,寺院里都要跳护法。出场人数大约20多人,头戴面具(牛、马、鹿、乌鸦、鹰、喜鹊、骷髅等12种神面),手持法器,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特点,如牛、马的动作稳健、庄严,鹿、鹰的动作激烈。这种舞中有很难的技巧动作,如表演骷髅,动作灵巧,跳跃较多。

卓(锅庄)

藏族民间舞蹈。卓即锅庄,因源于古代先民在篝火旁围锅起舞,故称锅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歌舞形式之一,带自娱性,常在民间节日或农闲休息时跳,在藏区广为流行。

四川马尔康地区的锅庄最为典型,共有300余种,大、小两类。

大锅庄多为歌颂性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也有少部分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和美好愿望以及反抗精神;小锅庄的内容大多生动活泼,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真实感情,如描写真挚的爱情,赞颂家乡的自然景物,歌唱劳动,欢庆丰收等。

在表演程式上,锅庄舞都由舞手领头。舞手手持马铃,率领群众,顺圈而舞。

大锅庄的前部分是男女全部手拉手一起做动作,当队形走成大圆圈时,所有的人都放开手单独舞,并加手的动作。大锅庄的动作刚健有力、粗犷豪放。由于动作和音调较繁杂,在表演时变化多、难度大,不易为青年人所接受。所以,老年人会跳这类锅庄的居多。

小锅庄从头到尾都是男女分成两队各做动作,呈对称队形,集体绕圈。由于相互手拉着手,手上是没有动作的,脚上的动作小而且变化也不多。通常是一个主体动作的不断反复,当感到这个动作不新鲜时才另换一种基本动作来跳。因为小锅庄生活气息浓郁,动作活泼跳跃,异常别致,旋律优美动听,特别为青年人所喜爱。

跳锅庄舞时,男性动作富于弹性,灵活多变,极富冲击力,而女性的动作比较秀丽、温柔、端庄、稳重。

1、徐达

徐达(1332~1385),明朝开-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徐达出身农家,少有大志,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达参加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隶朱元璋,从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智勇兼备,战功卓著,位于诸将之上。

2、汤和

(1326—1395年),字鼎臣,汉族,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汤和幼孤,和朱元璋是好友,后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升千户;写信邀请朱元璋参加义军,后随朱元璋下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太平(今安徽当涂),功升统兵元帅,其后又下金坛、常州,以功晋升御史大夫。

3、吴良

吴良(1323年-1381年),初名国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明初名将,吴良早年随朱元璋起兵,为帐前先锋,累功至指挥使,镇守江阴,他在江阴十年,抵御张士诚,成为朱元璋的东南屏障,使其无东顾之忧。

4、吴桢

吴祯(1328年-1379年),初名国宝,字干臣,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明朝开国名将,江国公吴良之弟。

5、花云

花云(1321~1360),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状貌魁伟,面黝黑,骁勇绝伦,1353年,花云佩着剑,到临濠(今凤阳)投奔朱元璋,被授以兵马,从此为朱元璋作战。

6、陈德

陈德(1378年),字至善,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杞国公,至正十三年(1353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义军。

7、顾时

顾时(1334-1379),字时举,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滕国公,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顾时投靠明太祖,成为起义军的一员,累积战功升任元帅,其后参与了平定张士诚的战争。

8、费聚

费聚(1390年),字子英,五河(今安徽五河)人,明朝开国将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9、耿再成

耿再成(1362年),字德甫,泗州五河县(今安徽五河县)人,元末明初将领,泗国公,至正十二年(1352年),耿再成投奔朱元璋。

10、耿炳文

耿炳文(1334年-1403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管军总管耿君用之子,明朝开-事将领,官至大将军,以功封长兴侯。

11、唐胜宗

唐胜宗(1335—1390),濠州人(家谱记载:立谱于1403年后,明代南京凤阳府定远县凤停乡毛城村离城三十里马桥渡人),即老人仓(今仓镇)马桥河边,明朝开-事将领。

12、陆仲亨

陆仲亨(1336年—1390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吉安侯,至正十三年(1353年),为朱元璋所招揽,加入起义军。

13、华云龙

华云龙(1332年-1374年),定远(今安徽滁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将领,淮安侯,元末时聚众起兵,后率众归附朱元璋,此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

14、郑遇春

郑遇春(1333年—1390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名将,唐朝宰相郑畋之后,先锋郑遇霖之弟。

15、郑遇霖

郑遇霖(1332年-1355年),元末明初红巾军朱元璋部将领,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荥阳侯郑遇春之兄。

16、郭兴

郭兴(1330-1383年),一名子兴,濠人,其弟为武定侯郭英,妹为郭宁妃,元末投郭子兴义军,后归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鄱阳湖水战时,郭兴建议朱元璋使用火攻,大破陈友谅,获封巩昌侯,死后获赠“陕国公”,谥“宣武”。

17、郭英

郭英(1335-1403年),明初将领,濠州人,祖籍山东巨野,后迁到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他与兄长郭兴从朱元璋起兵,负责宿卫,朱元璋称郭英为“郭四”,先后跟随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平定中原、云南等地,身经百战。

18、胡海

胡海(1329年-1391年),字海洋,安徽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其最初为土豪赤塘王担任总管,后归顺朱元璋。

19、张龙

张龙(1397年),行省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军事人物。

20、陈桓

陈桓(1393年),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普定侯。至正十三年(1353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义军,此后随军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北伐元朝。

21、谢成

谢成(1339年—1394年),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永平侯,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加入朱元璋起义军,随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战争。

22、李新材

李新材,明初将领,航海侯(追封恩国公),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27岁的朱元璋,率徐达、汤和、华云龙等淮西二十四将离开濠州,在城外,于胡大海夫妇汇合,智取张家堡驴牌寨护寨武装三千人,打下定远,收编缪大亨私家武装两万人。

23、张赫

张赫(公元1324年-公元1390年),临淮(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前期军事将领。

24、周德兴

周德兴(1392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江夏侯。明太祖朱元璋同乡,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从朱元璋起兵,此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的战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272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