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打骂的孩子要如何去补救?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要如何去补救?,第1张

首先,请停止打骂孩子。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打骂孩子是对孩子的惩罚,对孩子是极其不尊重的。很多人会觉得孩子就是成人的一个私人物品似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对待,但孩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独立个体,我们所做的事情她都有所感受,彼此尊重是基础。

补救的方法是: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打骂会让孩子没有归属感,孩子没有归属感就会尝试通过一些方法来赢得别人的爱和关注,但通常这些方法都是带着错误目的的,家长会因此生气而打骂孩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很自我价值感呢?

1   学会经常拥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加强我们和孩子的连接。

2   鼓励孩子,告诉孩子你看到他的一些小进步,如果一开始不习惯,可以尝试写鼓励性的纸条给孩子(比如妈妈看到你今天把书包收拾得很整齐),感谢他在生活中给与你的帮助(比如谢谢你在我炒菜的时候,帮我照顾妹妹)。

3   安排你与孩子的“特殊时光”,就是一个只有你们两个人的时光,一起做一件能让你们都觉得愉悦的事。这件事要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执行的,可以规律进行的(比如每周一起看一场**)。

孩子经常挨打易引发心理偏差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气愤、冲动,然而,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心态和心理偏差:

1、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2、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家长的拳脚,时间一久,这种孩子一见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得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种孩子往往会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3、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独。

4、固执。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东,他偏要西,存心让家长生气。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5、粗暴。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作用。

6、怪僻。有的家长打了孩子以后,还硬要孩子“认错”,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思想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僻。

7、喜怒无常。有的家长打过孩子以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即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变得喜怒无常了。

家长期望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绝不能获得地教育孩子的效果。恳切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和别的小朋友发生摩擦。有时候孩子会出现大人或者被打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该怎么做?一起来看看吧。

娜娜这两天心情很不好,她两岁多的小儿子手臂上被自家小外甥又咬了很深的牙印。为什么说“又”,因为小外甥已经不只一次地咬了她的孩子,她也尝试过批评小外甥,但却不见效。

听到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喊,看见那被咬得肉都凹进去的小手,心疼得她自己直掉眼泪。

娜娜:“小外甥两岁多,比我儿子还小两个月。两个孩子经常在家一起玩,稍不注意,小外甥就又打又咬。说又说不听,打又打不得。”

爸爸妈妈们肯定也都有娜娜这样的体验,年幼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友谊的小船经常说翻就翻,一分钟之前还是很好的小伙伴,一分钟之后却完全可以说翻脸就翻脸。

吵架打架甚至咬人都是有可能的,而且,不只是小朋友之间相处,跟自己的父母互动,也可能会这样。

实际上,这些在成人看起来属于攻击性的动作,反应出的却是孩子的成长规律。

一、孩子为什么爱动手打人?

1、宝宝手部敏感期:1岁左右的宝宝肌肉控制能力得到发展,已经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胳膊运动,并随意做出扔东西、打人的动作了。

这时候他们突然发现原来小手还可以这样使用,如果父母对宝宝无意中的拍打表示惊讶或者大笑,会让宝宝认为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使他加深记忆,以后更会“打”得起劲。

所以这一阶段宝宝的“打人”动作,就如西尔斯在《亲密育儿百科》所写的“尽管看起来有些讨厌,但这只是宝宝正常的交流方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攻击、无礼的行为。”

2、宝宝自我意识萌发:2岁左右孩子开始萌发了自我意识,会以自我为中心。“我”的东西就不许别人碰,就要“保护”起来。

在这个时期,他们为了得到或保护自己想要的东西,会推或打任何阻碍他们的人。

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很欠缺无法很好地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只能借助行为(打人)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绪。

而且这一阶段的宝宝还没有建立同理心并不太能理解别人的感受,他们意识不到“打人”会“伤害”别人,同时不会认为别人哭了是由自己引起的。

3、缺乏自控力:三四岁以后,大部分孩子都可以理解别人的感受,但也可能表现出打人或者骂人等伤害别人的行为。

人的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理性思维、自我控制,而孩子的前额叶远远没有发育成熟,还不能像大人那样“深思熟虑”,行事难免容易冲动。

另外,虽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但面对冲突的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有限,嘴上说不清楚就会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

4、模仿大人以暴制暴:如果三岁以后宝宝打人的行为仍然没有减少,可能是家庭成员中有人在有意无意地通过“打”来表达某种诉求。

比如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经常用恐吓性的语言来吓唬孩子:“你再不乖,我就打你。”于是,孩子就学到了用打人来表达愤怒,表达不满,让别人听话,在模仿中习得了“打人”的行为。

宝宝打人,有时未必意味着暴力或攻击。学龄前宝宝的语言表达还不成熟,当他们想要表达却无法很好表达自己时,他们第一反应就是使用他们更熟悉的方式,就是身体,于是就会出现我们大人眼中所谓的“暴力行为”-比如打人、踢、咬等等。

所以,从孩子心智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打人行为是非常正常的,关键在于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引导。

二、如果宝宝打人了,怎么办?

首先要弄清宝宝“打人”是不是真的攻击行为。前面我们提到过,宝宝表达能力有限,刚开始与人交流的时候,还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更多的是从肢体接触开始,动作可能显得有些“粗鲁”,就会变成大人眼中常会被误认为是一种“攻击”。

这时家长应该温柔地告诉自己的宝宝,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方式,怎样才是友好的抚摸,并尽早教会宝宝一些简单的问候方式来替代“打人”,比如“飞吻”、“抱抱”、“拉手”等。

如果宝宝真的是因为争抢或情绪的原因,出现了攻击别人的行为,家长就需要干预。

1、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

多数宝宝并没有“欺负”这个概念,他只是在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行事。遇到宝宝使用暴力时,大人最需要做的,就是让宝宝明白,他现在的这种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马上把宝宝移到一旁,用平静并且坚定的语言,看着孩子的眼睛和他说:“不能打人/不能咬人”,来进行制止。

一来这样可以阻止宝宝正在进行动作,二来可以平复宝宝的情绪,这样才能认真听我们说的话。

2、了解宝宝行为背后的原因

制止后我们不要怒气冲冲地质问宝宝,可以先帮助孩子表达感受:“宝宝是不是不开心?”当情绪被家长看见的时候,孩子就得到了安抚,打人的冲动就会降低。然后帮助孩子正确表达想法和情绪。

“妈妈知道你生气,你能和妈妈说说为什么生气吗?”如果孩子太小不会表达可能需要爸爸妈妈通过猜测帮助孩子说出生气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小朋友不给你玩那个玩具?”

在了解了宝宝行为背后的原因后,明确表达对他的理解。然后教给孩子如何用正确的语言或者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3、不能忽视的道歉过程

道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让孩子学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做错不怕,但需要学会道歉。

等宝宝平静下来后,可以这样和他说:

“你咬了弟弟,我们可以和他说对不起吗?”——这是陈述事实。

然后把焦点转移到他的行为对对方形成的后果。

“你看弟弟很疼,很难过,因为你咬他了。”——让宝宝知道被打、被咬都会很疼,很难过,客观上帮助宝宝分析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培养宝宝的共情能力。

如果他听不进去,可以边讲边示范,让孩子把手臂紧紧贴着牙,好像他要咬自己似的,但不要用那种惩罚性的愤怒的方式,告诉他:“看,咬疼了”。

如果宝宝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鼓励他说“对不起”,并教孩子通过握手或者拥抱来表达友好。

如果孩子继续有打人情绪,要把他带离,让他意识到不好的行为会导致不好的结果,而他需要对此负责。

4、教会宝宝正确地表达情绪

前面,我们提到,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会更频繁地出现负面情绪。所以,我们有必要教孩子如何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抒发自己的情绪。

比如,不高兴不愿意的时候就大声说“不!”,生气时可以撕废纸,或是画画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遇到处理不了的情况就找大人帮忙……

要让孩子明白,情绪的宣泄不是只有打人这一种方式,很多办法都可以帮助他缓解和平复情绪。

5、父母要以身作则

永远不要小看榜样的力量,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大人们平时遇到情况,也是出现情绪失控,会大叫,会动手,那这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过激反应其实是可以接受的。

永远记住教育孩子如何控制情绪,第一步其实是我们自己要学会控制情绪。

三、宝宝被打了,怎么办?

许多家长会第一反应就是“打回去”。但是对于宝宝来说,他们还无法理解很多规则,而他们学习和模仿行为的能力已经很强。

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教孩子打回去,孩子的确会学会;但从长期看,他们错过了学习规则的机会,也错过了学习如何正确应对这类情况的方法。

所以,在面对孩子冲突的时候,我们建议,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宝宝当时的情绪来采取干预措施。

3岁以下的宝宝语言发展、认知发展还没成熟,很多时候我们大人眼里的“暴力”行为,更多的只是孩子语言无法表达的结果,因此需要父母进行及时的引导。

1、鼓励孩子表达

如果宝宝的情绪受到了影响,甚至有哭闹,家长应该及时把宝宝和攻击他的孩子分开。不要第一时间就去替孩子出头,而是应该给时间让宝宝自己表达。

家长可以问问宝宝感觉哪里受了委屈,告诉宝宝,爸爸/妈妈知道他很难过,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他的错。

这一步的表达帮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这样等到他慢慢大了,遇到同样的问题,他就可以通过表达来求救。

2、安抚和共情

宝宝表达出来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安抚宝宝的情绪,委屈、难过、着急等等。可以抱着宝宝告诉他,爸爸/妈妈很理解他为什么哭了,这件事确实会让人不高兴。

用语言、拥抱、亲吻,来安抚宝宝的情绪,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安抚宝宝失控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让他明白,自己受到委屈时,父母是值得信赖的求救对象。

不要小看这一点,所谓的安全感的建立就是体现在平时这点点滴滴。

3、提出解决方案

告诉宝宝可以有别的选择,比如玩另一个玩具或去看看一朵新奇的小花,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最重要的是,教会宝宝以后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的方法,比如直视想动手的人的眼睛,大声告诉别人“你不可以打我”,或者直接走开,向大人求助等。

也可以教给他更多的社交技巧,比如学会提议轮流玩玩具等等。

宝宝之间的社交很简单,无论是“打人”还是“被打”,都是很多孩子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帮助宝宝接触社会的很重要一课。

这其中,父母引导得当是最为关键的,教会孩子如何和人友好,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让他逐渐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对的,面对不对的行为怎么应对才更合适。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

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忽视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当孩子告诉我们他被打时,父母要陪孩子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倾听孩子内心话,并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当事件再发生,才懂得保护自己。

常年与父母接触经验中,发现一些父母对于孩子被同侪打时,除了可能会先了解一下有否受伤,最后给一番告诫或教导外,通常会有一些即时的不同反应,例如:

一、责备型:

先骂孩子:「一定是你做了什么事,不然人家为什么会打你?」

想法:培养孩子自我反省。或因孩子常惹祸,想 他检讨自己。

二、过度保护型:

问孩子:「是谁欺负你?告诉我。」或直接就找对方理论。

想法:因为曾经有过不被善待的经验,所以认为这次一定也是不被善待的结果。或觉得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是弱势,别人一定会欺负他。

三、忽视型:

回应孩子:「喔!」或「受那点小伤不会怎样啦!」

想法:小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孩子自然会学习经验。

四、先了解状况型:

问问孩子到底发生什么事。

想法:先了解状况再作处理。

五、讨回公道型:

问孩子:「你有没有告诉老师?」「你有没有打回去?」

想法:孩子如果有保护自己,就可以了。

六、赎罪+忽视型:

跟孩子说:「你总算也知道被打的滋味了吧!」

想法:因为他常被告状打人,好不容易轮到我们是被打的一方,更可以让他体会被打的心情,所以没关系,让他受点教训。

七、矛盾型:

在家里骂孩子;对外则呈现保护状态,都是别人的错。

想法:不信任外面的人,想保护孩子,但又认为孩子应该要教导。

听到孩子被打,父母保护孩子的天性通常会油然而生,这是很正常的。虽然方法不同, 目的也只是希望这类事件不要再发生,且能帮助孩子保护自己 。当然打人的孩子不应该采取这种方式解决问题或表达愤怒,但假使我们不能先了解真相,只是主观的以个人经验及情绪做判断,处理这类事件,是否能协助他真正达到上述目的会令人产生疑虑。

有些做法只会让孩子觉得不被了解,因为他可能是委屈的一方,或只知道自己做错事了,但还是不知道以后怎么做才对。例如责备型、矛盾型、赎罪型。

有些则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无能力保护自己的小孩,接下来还是不知如何保护自己。例如过保护型、矛盾型、讨回公道型。

有的呢?则让孩子担心父母把事情扩大了,把事情弄得更复杂,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处在此种焦虑下,他更不知如何面对及解决问题,例如过保护型、矛盾型、讨回公道型。

还有一种做法,则让孩子觉得他不被关心,不知如何寻求协助。或许有些孩子因此真能悟出如何保身,但也有孩子从此生活在焦虑恐惧中,因他真不知该怎么办,例如忽视型。

估计是你的教育方法不对,才四岁的孩子,爱闹腾一定是有什么需要,你应该注意,是不是平时关爱的太少。陪他玩儿的时间不多,做父母的溺爱孩子不对,但如果不和孩子好好沟通就更是不对。孩子的童年就那么几年,少打骂,多关心,注意培养好习惯,那么等将来你就会获得一个善良,孝顺,知书达礼的好孩子。

一般说来,孩子之间的“争吵打斗”与成人之间的“争吵打斗”性质不同,这种“争吵打斗”仅仅是一种游戏或嬉戏行为,吵完打完便烟消云散,转眼之间又会快乐地玩耍起来,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辨别孰是孰非,更无必要把它上升为道德行为。

这既然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孩子喜欢打打闹闹的情况我们应该采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呢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如果吵打得不是不可开交,只要不出现危险或伤害,就不要单纯去阻止,如果打得歇斯底里,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先让孩子平心静气地安定下来,再让他们各自讲出自己的理由,引导自己的孩子设身处地去理解对方的理由,最终达成相互谅解。

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以儿童教育儿童,以儿童感化儿童”的思想,就是指在儿童交往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教育,尤其是交往中因彼此意见不一致发生争斗的,才会使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到他人的意见或地位的重要,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调节自己的言行,以求能适应伙伴群体的行为规范,使自己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能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410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