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净土法54学习笔记

藏传净土法54学习笔记,第1张

藏传净土法第54节课

第五十四课

净土法门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我曾经多次向大家强调:平时要经常忆念、祈祷阿弥陀佛,每天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都要顶礼阿弥陀佛,有了这种长期的串

习,临终时才能很容易地忆念和祈祷阿弥陀佛。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我的要求。虽然每尊佛都有加持力,祈祷东方不动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

那佛都有功德,但由于因地的不共愿力,西方阿弥陀佛在接引往生净土上有不共的能力,所以道友们应一心忆念和祈祷阿弥陀佛。法王如意宝曾说:“我们在临终时

不能一会儿想宝髻佛,一会儿想药师佛,虽然每尊佛都非常好,但如果自己想得太多,则很难一心专注,这对解脱反而不利。”

死亡何时到来是说不准的,有些人因疾病而慢慢死去,而有些人则突然死去,因此,从现在起大家就要为死亡做好准备,随时随地都应该有这样的念头:如果

死亡突然降临,我一定不能忘记阿弥陀佛!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如果经常这样作意,死亡来临时就能想起阿弥陀佛,这样就能顺利往生到清净刹土。大家对此不要有

任何怀疑。全知麦彭仁波切曾说过:在临死或中阴时,只要不忘忆念佛陀,仅以此也能往生清净刹土。

每个修行人都应对解脱有一定的把握。以前我在传讲《六中阴引导文》时经常想,大家应该在中阴时认识本性或文武百尊而获得解脱。这次我在传讲净土法时

也经常想,如果道友们都知道临终时如何祈祷阿弥陀佛,对临终也提前有所准备,那该多好啊!现在我为大家传授了这方面的教言,能否依之获得解脱就看各人的努

力了。

当然,要往生清净刹土,除了精进修持往生法外,还要谨慎取舍因果。最近我们正在讲十不善业,学习这些道理后,每个人都应反省,看自己有没有造过这些

恶业。我问过很多出家人,他们都说以前造过许多恶业,身处寂静处的出家人尚且如此,在红尘里打滚的在家人就更不用说了。人贵有自知之明,雨果曾说:如果一

个人不了解自己,就根本谈不上了解别人。所以大家很有必要认识自己。静下来时要想一想:我来到世间几十年了,在这几十年里,造的善业有多少?造的恶业有多

少?如果今天离开世间,我是往生清净刹土还是堕入恶趣?有智慧的人会考虑自己的未来,而没有智慧的人过一天算一天,从不考虑未来,道友们应该做有智慧的

人。

现在我们学习的道理非常殊胜,如果汉地的佛友能借鉴这些藏传佛教的理论和窍诀,自己的修行一定会更加圆满。因此,希望大家重视这部藏传净土法。一部

法传讲完后想再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大家要抓住当下,每堂课都要认真对待。为了让你们得到利益,我也尽力讲好每一堂课,基本上每堂课都讲一个小时。有些

人对我说:“你每堂课都要讲一个小时,我在下面坐都坐不住,太痛苦了!”我说:“如果实在坐不住,那不听课也可以。”众生的业惑如是深厚,如果没有把佛法

中的很多道理介绍给大家,每天只是讲几句开示,虽然我讲起来很轻松,你们听起来也很舒服,但对大多数人不一定起作用。其实,每天听一堂课根本不算什么。如

果像清凉国师[1] 那

样每天讲法七八个小时,可能我的嗓子会哑,你们也很难坐得住,但一天讲闻一个小时的佛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学院常住的人连续听三个小时的课都很正常,但有

些刚学佛的人听一个小时的课就坐不住了——一会儿坐着,一会儿跪着,一会儿站着,要换许多种姿势。这也是心不专注的一种表现,如果自己的心专注在法义上,

身体应该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

下面继续讲离间语。世间有很多挑拨离间的恶人,佛教内部也有人经常挑拨上师与弟子、道友与道友的关系。我们不能亲近这些挑拨离间者,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幸。下面看一则公案。

从前有一只母狮,它杀了一头母牛后将小牛犊与自己的狮子崽一起哺养大。母狮临终时对它俩说:“你们是我用同一乳汁喂养的兄弟。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挑

拨离间者,我死后,你们谁的话都不要信。”母狮死后,小狮子和小牛一起生活。小狮子捕食时,一只老狐狸经常跟在它身后吃剩肉。每当小狮子杀死一只野兽就会

想起小牛,便急忙赶回家,有时它把肉叼回家吃,有时它把肉藏起来。老狐狸因此常常吃不到剩肉,一次,它生气地想:我吃不到剩肉就是那头牛造成的,我应当将

它俩分开。

不仅人会搞离间,很多动物也会。只要观察一番就会发现,很多动物非常可怜:在行持善业方面什么都不会,而在造恶业方面却什么都会。

于是老狐狸来到牛面前俯耳躺下。牛问:“老舅舅啊,你是风湿或中暑而痛吗?”狐狸说:“我身体不痛而是心痛。”牛又问:“为什么呢?”狐狸说:“狮

子要杀你,所以我替你担心。”牛不相信地说:“我们有母亲的遗嘱,这不可能是真的,你不要说这种话!”虽然它这样说了,心中却产生了疑虑。狐狸说:“信不

信由你,反正我已经告诉你了,你自己要注意了。”随后它又跑到狮子面前装病,并且也如此说了一番。尽管狮子也像牛那样说了,但心里也产生了疑虑。以往它们

在窝里时,狮子给牛磨角,牛给狮子梳鬣……,亲密无间,从未猜疑过。但现在它们互相打量,越看越觉得对方不像以前那样,它们都认为狐狸说的是事实。于是牛

用角剖开了狮子的肚皮,狮子也杀了牛,最终它们都死去了。一位天人对此说道:“依止恶友者,终不得好处,且看狮牛友,被狐离异也。”

这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狮子和牛本来是好朋友,可是因为狐狸的挑拨却反目成仇,所以依止恶友的结局非常可怕。道友们应观察自己依止的人,看他

是不是对上师三宝有信心,是不是喜欢闻思修行,如果发现并非如此,那即便他能说会道,表面上也能装模作样,也不应依止他,否则最终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自古以来,很多人的关系都是被狐狸那样的恶人搞破的。在一些道场里,因为某些人的花言巧语,出家人之间的关系被搞破,最终整个道场也因此而毁坏,末

法时代此类现象屡见不鲜。在历史上有很多奸臣,他们经常为私利而离间君臣之间的关系,如秦桧在宋高宗和岳飞之间搬弄是非,最终借宋高宗之手害死了岳飞。现

在也是如此,在某些团体当中,有些人在领导耳边说各种是非,他们的谗言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有些愚笨的领导也轻信这些谗言,最终导致了不好的结果。

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慎重对待语言。人的语言是非常微妙的,只要加上一点点分别念,就可以赋予语言许多内容,并且能直接改变事实的真相。现在很多人之间

不和合,就是某些人的语言造成的,因此人的语言一定要真实。麦彭仁波切也说,一个人说话一定要公平正直,不能有虚妄狡诈的成分。大家在学习这些道理后,一

方面自己说话要公平、正直,如果以前说过离间语,一定要发露忏悔,以后再不做挑拨离间,另一方面,听到别人的语言也不能轻信,要反复观察再作决定。尤其是

那些身居高位的大人物,更要特别注意别人的语言,否则很容易被人利用。以前法王如意宝也说过,当听到别人的话时,不能完全不相信,也不能轻易相信,要经过

再三观察再下结论。

现在的人心非常复杂,不要说不学佛的世间人,很多所谓的佛教徒也是如此,虽然表面上在学佛,但只是外在的形象有所改变,相续中的坏习气一点都没改,

和别人打交道时还是世间的那一套。这些人要注意了,既然已经学了佛,就要有一个大的转变,若像有些禅宗和大圆满的祖师那样,修行一两天就大彻大悟,完全变

成另一种人,这对末法时代的凡夫很困难,但最起码也要以所学之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言行。

一般来讲,没有头脑的人容易被离间语搞破关系,而品行高尚之人不会轻易随着谗言跑,如登地的菩萨和世间智慧比较圆满的人就不会被谗言所动摇。如果对那些有智慧的人挑拨离间,不但不会成功,反而会自取灭亡。

从前,有一只小老虎名叫臂贤,一只小狮子名叫齿贤,它们俩和睦友爱,形影不离。一只老狐狸如前所述那样进行挑拨离间。但它俩没有轻举妄动、鲁莽行

事,经过再三观察,得知老狐狸是在挑拨离间,于是狮子一巴掌拍死了狐狸。此时一位天人说:“狡诈狐狸说妄语,试图分友实惭愧,且看彼因谗言死,密友安乐又

欢喜。”就连天人也在为这对情意稳固的朋友唱赞歌:老狐狸试图以妄语离间好朋友,这是极为惭愧之事,最终它死于自己的谗言,亲密的朋友不但没被离间,反而

更加安乐和欢喜。

这个故事与《四分律》中的一则公案非常相似。在《四分律》中,佛陀对诸比丘说:往昔有两只猛兽是好朋友,一个是善牙狮子,一个是善博老虎。当时有一

只狐狸跟随它们吃剩肉,后来狐狸想:如果我以方便搞破它们的关系,我就能吃到更多的肉。于是狐狸就在狮子和老虎之间说是非,结果两只猛兽见面时嗔目相视,

准备作战。但狮子比较有智慧,在动手之前先询问老虎一番。经过一番观察,它们知道是狐狸在捣鬼,于是一起杀死了狐狸,它们的关系不但没有被搞破,反而更加

亲密了。佛陀以此告诫弟子:旁生尚且不应离间,更何况是人,所以不要轻信他人的谗言。

在这几个故事里,都是狐狸在中间搞是非,其实在很多故事里,狐狸扮演的都是反面角色。藏族人也有这样的说法:“你这个人跟狐狸一样,在中间说来说去

干什么?”我觉得这几个故事非常精彩,如果把它们做成动画片播放,肯定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现在世间人非常散乱,成天看电视消磨时光。这些人与其在恶法上

散乱,不如在善法上散乱,最好多看一些有意义的电视。尤其儿童的接受能力很强,很多儿童看了成年人的节目后,说话做事就像大人一样成熟,这些孩子应该多看

佛教的电视。

话说回来,一个人如果不轻信谗言,则能与朋友和睦相处。在任何团体里,每个人都不要说是非,也不要轻易相信是非,这样整个团体才会有和合的气氛,这

个团体的事业才会成功。世间人常说“家和万事兴”,如果一家人和合,一切事业都会兴旺发达,相反,如果一家人不和合,这家人的事业就不会成功。弘法利生也

是如此,如果大家团结和合,每个人都心情愉快,那任何事情都很容易成办,如果大家矛盾重重,连一些很小的事情都处理不好,搞得所有的人痛苦万分,以这样的

心态怎么去帮助众生,怎么去弘扬佛法呢?

总而言之,大家要认识到离间语的过患。《正法念处经》中说:“若人乐作恶,彼常两舌说。”有些无所事事、喜欢造恶的人特别爱说离间语,到这个人面前

说一些话,又到另一个人面前说一些话,这种人的行径非常卑劣。这些人现在说别人的离间语,将来果报成熟时也会被别人说离间语。在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

人不管到哪里,总是与别人合不拢,有时候被“撞鼻子”,有时候被“撞耳朵”,原因就是从前离间语说得太多了。

在说离间语的人里面,有一些是明知故犯,这种人是没办法挽救的,而大多数人则是因为不懂佛法所致,因此现在的人们非常需要学习佛法。现在很多人连最

基本的佛理都不懂,说话做事非常愚昧,如有些人说:“戴佛像有讲究,要‘男戴观音女戴佛’,不能戴错了。”还有些人说:“不要请太多佛像,不然‘请佛容易

送佛难’,搞不好会出麻烦。”诸如此类的说法非常普遍。本来,任何众生见到、触到佛像都有很大功德,可是不知道从哪里流出这些说法。这也是佛法衰微的表现

吧。现在佛法的确很衰微,很多地方没有寺庙,即使有一些寺庙,也是外道的神庙,里面供的是各种鬼神,所以很多地方的人们都不懂佛法。希望各位道友今后大力

弘扬佛法,改变大众不懂佛法的现状,如果人们能懂一些基本的佛法,他们说话做事也不至于如此荒唐。

离间语有无量的过患,而断除离间语则有与其相反的无量功德,如:生生世世能值遇善友,与亲友情意稳固,谁也无法使之关系破裂,等等。

很多佛经都讲到了断除离间语的功德。《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说,断除离间语有四种功德:

一、于现在世中能令自他和合无诤,所在安乐。

二、以和合故众人爱敬,过去所有离间语罪悉得销灭,于三恶趣心无忧惧。

三、于来世得五种果:一者能获金刚不坏之身,世间刀杖无能损坏;二者于所生处得善眷属,无诸乖诤不相舍离;三者于所生处设不遭遇善友知识为说法,亦

能自然觉悟无二法门,于佛法僧深生信向无有退转;四者令诸有情一心一事欢喜相向,速能证得慈三摩地;五者而能劝发一切有情修习大乘令不退转。

四、远离间语,常和合语,得善眷属随顺调伏,乃至涅槃不相舍离。

《十善业道经》中说,断除离间语有五种功德: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

《正法念处经》中说:“若人舍两舌,彼人常坚密。”意思是如果舍离两舌,则生生世世与他人的关系都会亲密稳固。

佛经中还说:“恒时若断除,离间拆散友,喜爱调和者,彼人生善趣。”如果恒时断除挑拨离间,不拆散亲密的朋友,欢喜做调和他人关系之事,则此人今生被众人喜爱,将来也会转生于人天善趣。

了知离间语的过患和断除离间语的功德后,有智慧的人就不应该再说离间语了,如果烦恼现前,想说离间语时,要像《入行论》所说的那样——“如树应安

住”。不仅自己不说离间语,当别人向自己说离间语时,也应“如树应安住”——既不反对他,也不赞同他,这样对方也就对你无可奈何了。寂天菩萨的这个教言很

好,可惜很多道友遇事却不会用,轻易就被别人离间了。今后大家要注意了,如果有人对你说悄悄话:“这个人对你不好”、“那个人对你做了什么”……那时一定

要用上这个教言,一定要像大树那样安住。

下面我们讲第三种语恶业——恶语。恶语是指刺伤、扰乱他人心的语言。俗话说“虽无箭尖利刃语,亦能刺入人心间”,意思是,虽然没有刀箭那样尖锐的顶部,但是伤害人的恶语能深深刺入人心。

人的语言的确很可怕,有时候一句伤人的话就会让别人一辈子忘不了。不过对修行人来说,则要尽量忘记别人对自己说的恶语。我在讲《二规教言论》、《弟

子规》时曾说过:对于恶法要尽快忘掉,对于善法则要牢记在心。有些人在坏事方面记性特别好,好像有不忘陀罗尼一样,五六年前被别人骂过一句,现在还铭记于

心;可是在背诵经论时记忆力却非常差,好不容易背了一个教证,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这样不是很好。

具体而言,恶语有哪些呢?下面这些都属于恶语:“杀死你”、“打倒你”、“消灭你”等难听的语言;“你是狡诈者”、“你是盗贼”、“你是屠夫”、

“你是妓女”、“你是乞丐”等指责种姓过失的语言;“你家世恶劣”等指责家族过失的语言;“你的父辈世世代代都如何造恶业”等揭露罪业的语言;“你是破戒

者”、“你是破誓言者”等加以谴责的语言;“聋子”、“瞎子”、“哑巴”“小矮子”、“大个子”、“大胖子”等指出身体缺陷的语言;“你的脸像狮子脸一

样”、“你的声音像狗叫一样”等用旁生比喻人的语言;无中生有、捏造抹杀的语言。诸如此类都属于恶语。此外,在《大方等大集经》中也讲了六十四种恶语,大

家可自行翻阅。

现在的社会非常颠倒,说善语的人非常少,说恶语的人非常多。有些人不以骂人为耻,反以骂人为荣,他们将各地骂人的语言汇集成《骂人大全》、《骂人宝

典》,然后在网上发布。这些人真是没事干,纯粹是在造恶业!还有些人特别会骂人,表面上看他好像不是骂人,实际上是转弯抹角地骂人。很多愚人还很佩服那些

会骂人的人:这个人真有才,一出口就能骂出这么难听的语言!其实,人生如此短暂,没必要用无比珍贵的人身造恶业。佛陀在《正法念处经》中说:“人命不久

住,犹如拍手声,人身不如法,愚痴空过世。”人生就像拍手发出的声音一样短暂,一个人不会在世间长住,如果在世时尽做不如法之事,这样愚痴空过一生就太可

惜了。这个教言非常殊胜。可惜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以造恶业而唐捐了宝贵的人身。

有些人骂人已经成习惯了,一开口就是脏话,甚至自己明明是在骂人,还不认为自己在骂人。有些出家人也是如此,也许是天生的素质太差,也许是与从小生

活的环境有关,一不高兴就对别人破口大骂。这些人的过失非常大,一定要好好忏悔。今天我听说一个道友骂人的语言后,我心里特别生气:修行人怎么能骂出那么

难听的脏话?希望道友们不要再骂人,今后如果发现谁骂人,我一定要让他当众重复自己的脏话。

有些佛教徒好的学不会,不好的一学就会:说好话时连一句符合正理的话也说不出来,连一个教证也背不会,可是说恶语时就像打开宝藏一样,什么难听的话

都会讲,甚至连世间人说不出的脏话都能说出来。这样非常不好。一个人的语言会影响别人对他的看法。我曾经听过一个人破口骂人,后来每次见到这个人,心中就

浮现出他骂人的情景,也会想到:噢,这个人骂人的“教证”、“理证”是很丰富的。希望大家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要说那些有损自己形象的语言。

对于那些爱骂人的人来说,应该下决心改掉这种恶习。我自己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家乡有很多打工的汉族人,他们平时开口闭口都是粗话,受他们的不良

影响,我在学汉语时,连日常用语还没学会,就学会了骂人的话。后来,我认识到骂人很不好,通过一番努力才断除了这种习惯。希望道友们也下一番工夫,尽量断

除骂人的坏习惯。

当然,上师在传授窍诀教言时,为了调伏弟子的相续说粗语是合理的。阿底峡尊者说:“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殊胜窍诀为击中要害。”意思是,殊胜的上师

要直截了当地指出弟子的过失,殊胜的窍诀要一针见血地击中要害。所以,大家在课堂上听到上师批评的语言时,要想到:上师批评的不是别人,上师的每句话都是

针对我的,今后我一定要改正!如果有这样的想法,上师的苦口忠言就没白废。

大家要切记:只有上师才有资格指出弟子的过失,倘若不是上师,即使别人有错也不能轻易揭露,否则会激怒对方。而且,上师也必须是为了帮助弟子才能说

过失,如果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说过失也是不合理的。所以大家在这方面要特别小心。当然,如果自己真正具有悲心,指出别人的过失也是可以的,这就像在无有自私

心的前提下,父母为了孩子,老师为了学生,都可以说他们的过失。

本来,有些上师出于好心批评弟子,可是有些弟子却体会不到上师的用心,不但不接受上师的批评,反而觉得:上师今天批评我,肯定是那个人在背后打小报

告。如果有这样的心态,那真的是辜负了上师的一片苦心。所以,作为弟子,应该虚心接受上师的批评。而且,如果上师是成就者,他的任何批评和攻击都有殊胜的

密意,只要弟子有信心,就会从中得到加持。以前蒋扬钦哲旺波尊者有一个叫卡美的弟子,他是一位堪布。一次,卡美堪布和上师在一个湖边,由于他说话不小心,

上师显现上很不高兴,捡起一块石头就打他。卡美堪布向前逃跑,上师在后面不断地用石头打,最后他逃到冰冷的湖中,上师又扔了几块石头才停手。本来卡美堪布

的身体很不好,从那以后,他的身体就逐渐好了。到了一百一十二岁时,他回忆道:“因为上师当时用石头作加持,我才能活到这个年龄,而且身体依然健康。”他

在一首赞歌里说:“来自上师的一块石头,远比来自凡夫的一块金子殊胜;来自上师的一句呵斥,远比来自凡夫的长篇赞美更珍贵。”

在说恶语之中,根据对境不同,其过患也有大小的差别。其中,极重恶语是指诋毁佛像、佛塔,或者对佛菩萨、比丘、沙弥、上师、父母说粗语。此外,对破戒的比丘、沙弥或者在家男女进行恶语中伤过失也非常大,甚至对旁生说“断角”、“跛足”等恶语也有过失。

造成恶语的因缘有哪些呢?主要有二:一是心中产生烦恼,二是口中言说粗恶的语言,这两种因缘和合时就会造下恶语之业。《诸法集要经》中说:“舌如彼

炽火,心则如其薪,恶言如猛焰,焚烧诸众生。”意思是说,人的舌头就像燃烧的火一样,不调柔的恶心就像薪柴一样,这两个因缘聚合的时候,就会出现焚毁众生

的恶语猛火。

在说恶语方面,无论自己说还是煽动他人说,果报是完全相同的。说恶语的等起主要是嗔恨心,也有以其他烦恼而说的。恶语的果报都是不悦意的。其异熟果

是堕入三恶趣,如《正法念处经》云:“常说善妙语,舍离垢恶语,垢恶语污人,能令到地狱。”其感受等流果、同行等流果亦不妙:即便得到人身,也将转生于恶

劣的环境,听不到一句悦耳之语,恒时心情烦躁,遭受众人的憎恨,经常担惊受怕,犹如野兽一样忐忑不安,经常遇到恶友,而且生生世世喜欢口出恶言。

看看恶语的这些果报,每个人确实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了!现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恶语有如此可怕的果报,经常破口骂人,不但不以骂人为耻,还以为自己口

齿伶俐,非常了不起。这些人非常需要学习口业的道理,要认清什么是恶语、离间语、绮语、妄语,并对这些口业的过患有深刻的认识,这才有可能改正从前的恶

行。否则,活在世上没有做有意义的事,反而每天不断造恶业,那就太可怜了。

[1] 唐代华严宗大德,一生讲经说法无数,仅《华严经》就讲了五十遍,现在的人不要说《华严经》,连一个很短的法要讲五十次都很困难。

净土真是见仁见智了

我不否认西藏高原是挺美的,民风也算是纯朴的,但净土就我个人而言是言过其实了不少

西藏的天很蓝,云很白,因为那海拔高,可是比西藏的天更蓝云更白的,太平洋上的小岛都能看到

再说,君不见高原上到处都是白色垃圾,净土是这样的吗?当然,这些垃圾不管是哪个民族的都有责任

关於民风民俗的我就不想多说了,会发出赞美的人某程度上都是因为新鲜和好奇而已,当把神秘的面纱揭去後,博巴们也是为了生活而发展出那种适应高原的生活风俗和信仰,并不见得是多麼的神奇或神圣

跟西藏自治区比起来,不丹更像一片净土

严格地说,有人类的地方就一定不会有净土

  佛经 佛经是对佛教经典的一种简略说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汉文佛教经典总称为“大藏经”,包括印度和中国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内。  广义的佛经  广义的佛经总称“三藏”,包括:  ◎经藏:梵文Sū-tra-pitaka的意译,音意合译为“素袒缆藏”,指释迦牟尼诸弟子所传述的释迦在世时的说教,以及其后佛教徒称为释迦牟尼言行的著作。  ◎律藏:梵文Vinaya-pitaka的意译,音意合译为“毗奈耶藏”,记载佛教僧侣的戒律及佛寺的一般清规。  ◎论藏:梵文Abhidharma-pitaka的意译,音意合译为“阿毗达磨藏”,是对佛教教义的解说。  狭义的佛经  狭义的佛经专指经藏。  藏经的编纂  汉文藏经的编纂始于南北朝时,到唐开元时,据《开元释教录》记载,已有1076部,5048卷。之后,各代又续有新译经论和著述入藏。藏经最早有开宝藏。北宋初开始刊印。最初为蜀版,后有福州版、思溪版、碛砂版等。  辨中边论 法界无差别论 十诵律 摩诃僧只律 法华经论 瑜伽师地论  大萨遮尼犍子受记经 稻杆经 入阿毘达摩论 显扬论 分别瑜伽论 阿毘达摩顺正理论  五分律 善见律 阿毘昙心论 阿毘达摩大毘婆沙论 阿毘达摩杂集论 阿毘达摩俱舍论  佛教的圣典是「经」「律」「论」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谓之三藏,本书所集二三六篇经藏解释,不仅介绍其出处,且将经典、戒律典论内容逐条介绍其内容使学习佛教理论者能深入浅出的认知。  本书所指经,就是梵语的义译记载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律」亦是梵语译音,是将当年的教团生活规则作为学佛的戒律,论是将佛教教义加以诠译,因而本书可说是佛教圣典全集的浓缩。  大藏经(回顶端)  大藏经为汉译的佛教经典,与东土高僧著作入藏的总称,简称为藏经。又称为一切经。  一切经的名称起源于隋朝,它的内容包括佛所说的经典及西方释氏的著作。现今的大藏经,又加入中国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  根据隋书经籍志记战:梁武帝在华林园中总集释氏经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门宝唱撰经目录,这是佛经有藏的开始。  唐朝开元年间,沙门智升著开元释经目录二十卷,列五千四十八卷。宋朝有蜀版五千四十八卷、福州东禅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东禅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开元寺版六千一百十七卷、思溪版五千九百十八卷、碛砂版五千八百零二卷。元朝有杭州版六千零十一卷。明朝有南藏六千三百三十一卷、北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武林版六千七百七十一卷。清朝有雍正刻龙藏,乾隆续藏。  宋、元、明诸版本,多半亡佚,只有南宋碛砂版尚存孤本,藏於西安卧龙、开元两寺之中。  药师经(回顶端)  药师经有五种译本:  一、东晋帛尸梨蜜多罗所译的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佛说灌顶经十二所载。  二、南朝宋慧简译药师琉璃光经(不入藏经)。  三、隋朝达摩笈多译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  四、唐朝玄奘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  五、唐朝义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  前四译单译出药师如来之部,第五译前卷译出六佛,后卷译出药师佛。因此单言药药师经,则为前四译,尤其是玄奘的译本。义净所译的,则称为七佛药师经。  各家的疏注如下:  药师经疏一卷,唐窥基撰。  药师经镫焰一卷,净挺著。  药师经直解一卷,灵耀撰,附梵文神咒。  药师经古迹二卷,新罗太贤撰。  药师经钞二卷,善珠撰。  药师经纂解四卷,亮汰撰。  观音经(回顶端)  法华经卷第八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一品别行者,称为观音经。一卷,秦罗什译长行,隋闍那崛多译偈颂。  法华传记一:「唯有什公普门品,於西海而别行,所以者何,昙摩罗忏,此云法丰,中印人,婆罗门种,亦称伊波勒菩萨,弘化为志,游化葱岭,来至河西,河西王沮渠蒙,归命正法,兼有疾患以语菩萨,即云:观世音此土有缘,乃令诵念,病苦即除,因是别传一品,流通部外也。」  各家之疏注如下:  观音玄义二卷,隋智顗说,灌顶记。  观音玄义记四卷,宋知礼述记。  观音义疏二卷,隋智顗说,灌顶记。  观音义疏记四卷,宋知礼记。  六祖坛经(回顶端)  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慧能於韶州大梵寺坛上说法,门人记录下来,便尊称为六祖坛经。简称为坛经。  夹注辅教编六坛经赞题注上说:「始其众人欲请宗门第六祖大鉴禅师开演东山法门於韶阳大梵寺,尊敬大鉴之道,乃封土为坛,以资其说法,其后其弟子者集大鉴之说,因而目为坛经也。」  疏注二家如下:  六祖坛经增注,日本山田大应注。  六祖坛经笺注,丁福保注。  金光明经(回顶端)  有三种译本:  一、北凉昙无谶译,四卷,题为金光明经。  二、隋宝贵等取前译补译,合入其缺品八卷,题为合部金光明经。  三、唐义净译,十卷,题为金光明最胜王经。三译中以第三译文义最周足。但金光明经因天台智者说玄义及文句,因此以第一译流传最广。  各家之注述如下:  金光明经疏一卷,隋吉藏撰。  金光明经玄义二卷,隋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  金光明经文句六卷,隋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  金光明义疏一卷,慧远著。  金光明经文句记十二卷,宋知礼述。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六卷,宋知礼述。  金光明经玄义顺正记二卷,宋从义撰。  金光明经文句新记七卷,宋从义撰。  金光明经照解二卷,宋宗晓述。  金光明经玄义科一卷,明明得排定。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会本六卷,明明得会。  金光明经文句科一卷,明明得排定。  金光明经文句记会本八卷,明明得会句并记入经。  金光明经科注四卷,明受汰集,附受汰重辑金光明经感应记。  阿弥陀经(回顶端)  佛说阿弥陀经一卷,秦罗什译。净土三部经之一。这部经略说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等事,令人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最为切要。这部经拣除小善根福德因缘,唯摄一类纯笃之机。  各家的注述如下:  阿弥陀经义记一卷,隋智顗说,灌顶记。  阿弥陀经义述一卷,唐慧净述。  阿弥陀经通赞疏三卷,唐窥基撰。  阿弥陀经疏一卷,唐元晓述。  阿弥陀经疏一卷,唐窥基撰。  阿弥陀经义疏一卷,宋智圆述。  阿弥陀经义疏闻持记三卷,宋元照述,戒度记。  阿弥陀经句解一卷,元性澄句解。  阿弥陀经略解一卷,明大佑述。  阿弥陀经疏钞四卷,明袾宏述。  阿弥陀经疏钞事义一卷、阿弥陀经疏钞问辩一卷、阿弥陀经疏钞演义四卷,明古德法师演义,智愿定本。  净土已诀一卷,明大惠释。  阿弥陀经要解一卷,智旭解。  阿弥陀经舌相一卷,净挺著。  阿弥陀经直解正行一卷,了根纂注。  阿弥陀经略注一卷,续法录注。  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二卷,明大佑述,传灯钞。  阿弥陀经摘要易解一卷,真嵩述。  阿弥陀经约论一卷,彭际清述。  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三卷,明智旭要解,达默造钞,达林参订。  阿弥陀经疏钞撷一卷,明袾宏疏钞,徐槐廷撷,阿弥陀经应验附。  阿弥陀经释一卷,郑澄德、郑澄源排定。  阿弥陀经注一卷,郑澄德、澄源合注。  阿弥陀经笺注,丁福保注。  金刚顶经(回顶端)  金刚顶经与大日经、苏悉地经同为密教三部经。也是金刚界诸经之总名。梵本共有十万偈十八会,现今中国所流布的有三种:  一、不空所译的教王经,三卷。详称为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这本教王经在十八会之第一会的四品之中,只翻译第一品。  二、施护所译教王经,三十卷。详称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教王经。翻译十八会之第一会的四品。  三、金刚智所译的略出经,四卷。详称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  以上三本都称为金刚顶经,但是普通所说的金刚顶经,都是指不空所译的那一本。  法华经(回顶端)  详称为妙法莲华经。  妙法的意义是:揭示三乘归一之旨,使二乘回小向大,故称为妙法。  莲华有两个意义:  一、出水之意,表示所诠之理出离二乘泥浊水。  二、开敷之意,表示以胜教言开真理。  法华经有三个译本:  一、姚秦鸠摩罗什译,七卷。  二、晋竺法护译,称为正法华经,十卷。  三、隋闍那崛多,达摩笈多共译,八卷,称为添品法华经。  现今流通最广的是第一种译本。  金刚经(回顶端)  详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以空慧为体,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繁简适中,最便於诵持。  共有六种译本:  一、姚秦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二、元魏菩提流支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三、南朝陈真谛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四、隋朝达摩笈多所译的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五、唐朝玄奘所译的能断金刚分,收载於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七十七卷。  六、唐朝义净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现今通行的,为鸠摩罗什的译本。  心经(回顶端)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简称,又称为般若心经。心经的经文很简短,然而大般若经精要,都浓缩在其中,因此命名为心经。心,就是精要的意思。  心经一共有七种译本:  一、姚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二、唐朝法成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三、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四、唐朝般若共利言等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五、唐朝法月所译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六、唐朝智慧轮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七、宋朝施护所译的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现今通行的是玄奘的译本。  苏悉地经(回顶端)  详称为苏悉地羯罗经,译为妙成就业经,三卷,唐朝输婆迦罗译,密宗三部经之一。  苏悉地羯罗,译为妙成就作业,指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作业之妙法。  苏悉地经疏一:「羯罗者,又称迦罗抳,此云作也,又羯赖麼呢,此云业,又迦抳,此云务也,并应通用。」  开元录九:「苏悉地羯罗,唐云妙成就法,此与苏婆呼并是咒毘奈耶,不曾入於曼荼罗,不合辄读,同未受具人盗听戒律,便成盗法。」  苏悉地经说苏悉地之法,真言经一百余部内,虽皆说速疾成就之法,而此经独为其至极,故名妙成就法。  佛说佛名经(回顶端)  佛名经有好几部:  一、元魏菩提流支所译的佛说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三尊。  二、失译人名,三十卷。  三、隋朝闍那崛多译的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八卷。  四、失译人名,三劫三千诸佛名经,三卷,简称三千佛名经。  五、隋朝那连提耶舍所译的百佛名经,一卷。  大方等大集经(回顶端)  大方等为大乘经之通名,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广集十方之佛菩萨,说大乘之法,称为大集经。  大集经没有全本,前后诸师,各译一部分,高丽藏本收诸师译本为一部,有六十卷。其中前二十六卷及三十一卷至三十三卷之日密分三卷,北凉昙无谶译,为诸译中之大本,其他的藏本称为大方等大集经而别行之,第二十七卷至三十卷之无尽意菩萨品四卷,为智严宝云所译,别行本题为无尽意菩萨经。第三十四卷至四十五之日藏分十二卷,隋那连耶舍译,别行本十卷,称为大乘大方等日藏经。第四十六卷至五十六卷之月藏分十一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别行本十卷,称为大方等大集月藏经。第五十七、五十八两卷之须弥分二卷,别行本题为大乘大集经,第五十九、六十两卷之十方菩萨品,后汉安世高译,别行本题为佛说明度五十校计经。  仁王经(回顶端)  仁王经有二本:  一、罗什译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  二、不空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卷。  仁王,指当时十六大国之国王,佛对诸王各护其国,使国家安稳,因此为他们演说般若波罗蜜多深法之经文。能够受持讲说此经,则七难不起,灾害不生,万民丰乐,因此自古以来认为是护国三部经之一,消灾祈福时,便读诵这部经。  各家的注述及有关著作列举如下:  仁王经疏六卷,隋吉藏撰。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隋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仁王经合疏三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明道霈合。  仁王经疏三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成莲合。  仁王经疏七卷,唐良贲述。  仁王疏疏六卷,唐圆测撰。  仁王经疏法衡钞六卷,唐遇荣集。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四卷,宋善月述。  注仁王经疏科一卷,宋净源录。  仁王经疏四卷,宋净源撰集。  仁王经科疏科文一卷,明真贵述。  仁王经科疏悬谈一卷,明真贵述。  仁王经科疏五卷,明真贵述。  高王观世音经(回顶端)  东魏天平年中,高王时人所感得之观音经。续高僧传二十九,法苑珠林二十五称为观世音救生经,又称为高王观世音经,佛祖统纪五十四称为十句观音经,稽古略二称为救苦观音经。  续高僧传二十九:「昔元魏天平,定洲募士孙敬德,於防所造观音像,及年满还,常加礼事,后为劫贼所引,禁在京狱,不胜拷掠,遂妄承罪,并处极刑梦一沙门教诵观世音救生经,经有佛名,令诵千遍,得免死厄。德既觉已,缘梦中经,了无谬误,比至平明,已满百遍,有司执缚向市,且行且诵,临欲加刑,诵满千遍,执刀下斫,折为三段,三换其刀,皮肉不损,怪以奏闻,丞相高欢,表请免刑,仍敕传写,被之於世,今所谓高王观音经是也。」  天龙八部赞(回顶端)  天龙为八部众中之二众,八部之中以此为上首,故标举为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侯罗迦。  华经提婆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被龙女成佛。」  天龙八部赞出於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大云轮请雨经,普遍光明大随求陀罗尼经之卷末及毘奈耶杂事四。  无垢大乘经卷末:「天阿苏罗、药叉等,来听法者应至心,拥护佛法使长存,各各勤行世尊教,诸有听徒来至此,或在地上或居空,常於人世起慈心,昼夜自身依法住,愿诸世界常安隐,无边福智益群生,所有罪障并消除,远离众苦归圆寂,恒用戒香涂莹体,常持定服以资身,菩提妙华遍庄严,随所住处常安乐。」  阿含经(回顶端)  阿含,梵语,义译为无比法,又译为法归,它的意义是「万法悉归趣於此」。  阿含经共有四部:  一、增一阿含经,共五十卷,东晋僧伽提婆译,主明人天因果。  二、长阿含经,共二十二卷,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主破邪见。  三、中阿含经,共六十卷,东晋僧伽提婆译,主明诸深义。  四、杂阿含经,共五十卷,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集不摄於前三经的篇章,因此称为杂阿含,主明诸禅法。  这四部阿含经均属於小乘经。  佛母经(回顶端)  详称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三卷,不空译。  佛母大孔雀明王,又称为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大金色孔雀王、大孔雀明王、大孔雀王、孔雀明王、佛母明王,以能生诸佛神变之德为主,因此称为佛母,佛母乘金色孔雀,因此称为大金曜孔雀明王。  内容叙述佛在只园,莎底苾刍为众破樵,为黑蛇所螫,不堪苦痛,阿难向佛求救,佛为他说大孔雀明王神咒而救之。  佛母经有好几种译本,最流通的是不空的译本。  伽耶山顶经(回顶端)  有四种译本:  一、秦罗什所译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卷,又称为伽耶山顶经。  二、元魏菩提留支所译伽耶山顶经,一卷。  三、隋毘尼多流支所译佛说象头精舍经,一卷。  四、唐菩提流志所译大乘伽耶山顶经,一卷。  内容叙述佛初成道在伽耶山时,最初文殊菩萨问佛发菩提心之深义,次应诸天子等交相请问,而文殊自答种种之菩萨道者。  尊胜陀罗尼经(回顶端)  有五种译本:  一、唐杜行顗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  二、唐地婆诃罗译,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一卷。  三、唐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  四、地婆诃罗重译,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一卷。  五、唐义净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  六、宋施护译,尊胜大明王经,一卷。  在这六种译本中,不空三藏的弟子法崇,就第三译佛陀波利本作疏二卷,流行於世。  提谓波利经(回顶端)  有二部:  一、提谓经一卷,真本。  二、提谓经二卷,伪撰本。  出三藏记集卷五伪经伪撰杂录第三:「提谓波利经二卷,右一部,宋孝武时,北国比丘昙靖撰。」  唐高僧传一:「又有沙门昙靖者,以创开佛日,旧译诸经并从焚荡,人间诱导,凭准无因,乃出提谓波利经二卷,意在通悟,而言多妄习,旧录别有提谓经语同,但靖加五方五行,用石糅金,致成伪耳。」  大有经(回顶端)  胜论六句义中之说大有句义者。  仁王经上:「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一切众生果报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诸佛应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外无众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之所说。」  起信论:「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外道经说。」  良贲仁王疏中一:「若言界外有众生者,即是外道吠世史迦六句义中大有经说,非佛教也。」  观普贤经(回顶端)  详称为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  本经说观念普贤菩萨而忏悔六根之罪之法,与法华经之普贤劝发品相表裏,因此定为法华之结经,且天台修法华之忏法,全宗此经。  疏注如下: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科一卷,失名。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二卷,宋本如述,处咸续解。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笺注,丁福保注。  华严经(回顶端)  详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本经为佛成道后第一次说法,於大乘中最为宏博。「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证此法理之人,「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称为华严。  华严经相传由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经龙神收入龙宫,后来龙树菩萨入龙宫见之,有上、中、下三本,下本十万偈,中本四十九万八千偈,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龙树受持下本,流传於阎浮提,中国所翻译的三种,都是从下本抄略出来的。  华严经的译本有下列几种: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译本六十卷,称为六十华严。  二、唐实叉难陀译本八十卷,称为八十华严。  三、唐般若续译四十卷,称为四十华严。  理趣经(回顶端)  又称为般若理趣经,大乐金刚不空真言三摩耶经。  有关的著述有:  不空译的理趣释二卷。  日本弘法的理趣经开题五卷。  亮典的纯秘钞三卷。  金刚智所译的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一卷,也简称为理趣经,那是般若经的异译本。  四品法门经(回顶端)  一卷,赵宋法贤译。  经说法有四品类:  一、界法,六界十八界等也。  二、处法,十二处也。  三、缘起法,十二缘起也。  四、处非处法,道理非道理也。  了此四品类,则为智人,不了则为愚人。  十二部经(回顶端)  一切经分为十二种类。  一、修多罗,指契经。  二、只夜,指重颂。  三、伽陀,译为讽颂。  四、尼陀那,译为因缘。  五、伊帝目多,释为本事。  六、闍多伽,译为本生。  七、阿浮达摩,又称为阿毘达摩。  八、阿波陀那,译为譬喻。  九、优婆提舍,译为论议。  十、优陀那,译为自说。  十一、毘佛略,译为方广。  十二、和伽罗,译为授记。  这十二部中,修多罗与只夜及伽陀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其余九部从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  中论(回顶端)  详称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三论之一。  中论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为般若思想者也,书中分为破因缘品,破去来品,破六情品,破五阴品等二十七品。  受中论影响而产生的作品有:  一、顺中论二卷,中阿僧佉释,瞿昙般若译。  二、般若灯论释十五卷,分别照明菩萨释,波罗颇迦罗译。  三、大乘中观释论九卷,安慧释,惟净等译。  以上皆为中论之异出,西藏也有中观学派二系统。  唯识二十论(回顶端)  一般称为二十唯识,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  唯识二十论由偈颂之数而命名,论中共有二十一颂,后一颂为结叹,并非表明宗义。  有三种译本:  一、后魏般若流支译,题为唯识论或楞伽经唯识论。  二、陈真谛译,题为大乘唯识论。  三、唐玄奘所译的二十唯识论。  注释有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唐慈恩作,以玄奘译书的旨趣,解释唯识二十论。  因明入正理论(回顶端)  陈那之弟子,商羯罗主著,唐玄奘译,一卷。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现量、真比量、似能立、似能破、似现量、似比量之八门,而辩自悟悟他之两益者。  本论各家之注解如下:  因明入正理门论述记一卷,唐神泰述。  因明入正理论疏三卷,唐交轨述。  因明入正理论疏六卷,唐窥基撰。  因明入正理论义断一卷,唐慧沼述。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一卷,唐慧沼集。  因明入正理论续疏二卷,唐慧沼述。  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三卷,唐智周撰。  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三卷,唐智周撰。  因明入正理论疏钞略记一卷,唐智周撰。  因明入正理论解一卷,明真界集解。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一卷,明王肯堂集释。  因明入正理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述。  因明入正理论直疏一卷,明明昱疏。  因明论瑞源记八卷,凤潭著。  念佛三昧宝王论(回顶端)  宝王,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称宝王。  楞严经:「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往生论注:「华严经宝王如来。」  宝王三昧,为念佛三昧之美称,念佛者为三昧中之至宝,故称宝王三昧。  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九:「善男子善女人,虽能以上一切世界盛满七宝众具,供施一切众生,功德虽广,然故不及前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此三昧宝王名字。」  宝王论:「法华三昧者,念佛三昧也,是以如来名此胜定为三昧宝王,为光明藏,为除罪珠,为邪见灯。」  念佛三昧宝王论简称宝王论,三卷,唐终南山飞锡撰,开二十门而劝赞念佛。  金錍论(回顶端)  本名金刚錍,一卷,荆溪湛然著。  阐明无情草木悉皆成佛之义。各家的撰述如下:  金刚錍论私记二卷,唐明旷记。  日本辨才会,金刚錍科一卷,宋仁岳撰。  金刚錍科一卷,宋智圆集。  金刚錍显性录四卷,宋智圆集。  金刚錍论义一卷,宋可观述。  金刚錍论义解中卷,宋善月述。  金刚錍论释文三卷,宋时举释,海眼会。  评金刚錍一卷,宋善熹述。  注金錍论一卷,传教著。  金錍论逆流批三卷,凤潭著。  金刚錍科解一卷,慧证著。  十二门论(回顶端)  一卷,龙树菩萨造,秦罗什译,三论之一。  内容叙述观因缘门至观生门之十二门而入於空义者。有吉藏疏二卷、及略疏一卷、元康疏二卷、法藏疏一卷。  三十唯识论(回顶端)  又称为三十唯识,唯识三十论颂。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成唯识论之本颂。  注释如下:  唯识三十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唯识三十论约意一卷,明明昱约译。  杂阿昆昙心论(回顶端)  杂有杂揉之义,本论即法胜阿毘昙心论的解释,法救尊者造,十一卷,刘宋僧伽跋摩译。简称为杂心论,也称作杂阿毘昙经。  释摩诃衍论(回顶端)  十卷,龙树菩萨造,筏提摩多译。释起信论者,常略称为释论。  各家的疏注如下:  释摩诃衍论疏六卷,缺中卷本末,唐法敏集。  释摩诃衍论赞玄疏五卷,宋法悟撰。  释摩诃衍论记六卷,宋普观述。  释摩诃衍论通玄钞四卷,宋志福撰。  百法明门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44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