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话口语日常用语

潮汕话口语日常用语,第1张

浪险:“浪险”就是厉害,好棒的意思。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潮汕人系靠海边生活的。无影无迹:“无影无迹”一词表示没有发生的事情,骗人的,瞎说的,连个影子连个踪迹都没看到,说明根本没有的事。

潮汕话口语日常用语

肚困:“肚困”就是肚子饿的意思啦,是肚子饿得发困了吗地豆:“地豆”这个就是花生的意思,因为花生是生长在土壤里的,地下的豆。

落雨:“落雨”就是下雨,从天水掉落下来的雨,只要是下来,去,雨,雪,冰雹等都是用落概括。这个跟粤语和客家话的叫法和字相似。

胶己人:“胶己人”这个不用我说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在外打拼的潮汕人听到家乡音都会产生自己人的情感,这也代表潮汕人的团结。

      揭西地域面积1365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余万,分别讲客家话和潮汕话两种语言。作为揭西的客家人,我只会讲普通话和客家话,来到讲潮语的片区吃饭购物玩耍,往往能觉得自己到了外地,既新奇又感到无奈。当同行的朋友用潮语沟通,而我呆若木鸡的经历比比皆是。潮语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被称为“福佬语”或“学老语”,也让我感觉自己恐怕“学到老都学不会”。

      虽然学不会,但为了做成生意、做好工作,还是要积极想办法沟通。例如,常备一本《潮州音字典》工具书,用在线翻译软件和APP,或者干脆找个“翻译”。即便如此,潮语这个神秘的文化殿堂很难像非潮语的群体开放。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潮汕人忧心于越来越多自己的孩子从小说普通话而不再说潮语,反感于官方对方言和地方文化保护力度不够,担心它们会消失。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潮汕话,如人类的其他无数种语言,都保存了这个地区人们在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基因,对其的重视和保护应该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字能记录、储存地方方言的基因,但可惜的是,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因此很难服务于这些语言。

      过去几十年,普通话借助现代教育系统和铺天盖地的媒体全面推行,但究其根本,是因为用普通话的交易成本最低。纵观整个历史进程,普通话的兴盛和任何一个方言的衰落,其实都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经济行为。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人口从农村大范围流动到城市,如果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自说自话”,根本没法交流。为了选择成本最低的交流工具,人们只好选取最大公约数——用普通话来交流。

      以前,我总觉得,如果某种方言给他人带来的是便捷和欢乐,自然会受到欢迎。如果带来的都是不便和歧视,人们原本就会非常抵触。于是,一个群体如果越是自我封闭,越是母鸡护雏般拼死护着自己的语言,反而会更加引起其他群体的反感和抵触。语言是人类发明出来的交流工具,但这个工具引起的误解与它造成的沟通相比,一点也不少呢。

      对于潮汕人来说,潮语意味着太多太多,更是族群最重要的身份标识。作为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史料记载,潮语初始于秦汉时期,成型于唐宋,到明末清初才形成独立的语言体系,其特点可概括为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例如,现代汉语是四声拼读,但潮语仍保留着八音拼读的语音系统。再如,潮语中保留了较完整古汉语,一个简单的“食”字,一字多义,几乎包括了喝、吃、饮、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饮食动作,如食(吸)烟、食(喝)酒、食(啃)蔗、食(饮)水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异乡人学会潮语,也不无乐趣。但如果学不会潮语,就做不成“胶己人”,也是够令人沮丧的。

      方言传承了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之根。只要脱口而出依然是那淳朴的乡音,对于外出的潮汕游子来说,就是留住那缕最美的乡愁。目前,研究潮语的专著、字典、词典很多,潮语的文读系统也想办法逐步与现代汉语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使潮声既保留自己特有的音韵,又不致生涩难懂。而如何将潮语中所蕴含的优势文化基因,呈现给非潮语的群体,使人每闻潮音心欢喜,觉得哪怕乡音不同,依然有“胶己人”的亲切感,或许是有缘在潮汕大地上相见的人们都要为之努力的了。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全集

---------------------

俗语是包括口语性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种类在内的,定型化或趋于定型化的简练习用语汇和短语。民谣是民间流传的歌谣。

潮汕方言俗语是潮汕文化的特殊凝聚载体,是一个多层次、高品位的文化宝藏。民谣是蕴含着大量方言俗语的口头载体。潮汕方言俗语、民谣在民间流传,使用极广,潮人以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地反映生活现实,不少俗语、民谣浅白通俗又深有寄意,不仅高度地概括民情俗尚,而且直接表达群众爱憎褒贬,为人所喜闻乐诵。

潮汕方言俗语、民谣涉猎的范围很广,包罗万象,既是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潮汕地区自然、社会特色的反映,直接体现出潮汕民间的心态、眼光、民风、世情,是研究潮汕文化的第一手材料。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类。

1、气象农时

潮汕地区农业发达,但人多地少,以精耕细作和高产著名。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手段是手工耕作,预测气象、掌握节气事关重大,对于出门商旅、渔航以及手工百业,也都关系密切。因此,不少方言、谚语、民谣与气象、节时、物候有关,以之指导农事。(以下搜集俗语、民谣中下划线词语为方言土语,括弧内为普通话语词)

正月落早种,二月种地豆(花生),三月禾苗长,四月茄花开。五月桃子熟,六月掘番葛(地瓜),七月摘龙眼,八月剥麻皮,九月鱼菜齐,十月新米炊,十一月柑皮红,十二月梅花开。——《农事十二月歌》

天顶无云,地下无船,穷人饿死,富人着瘟。(注:此民谣指大旱之象)

早雨晏(晚)晴,晏雨留夜。

六月初一有响雷,一雷镇九台(台风);六月初一无响雷,当年祸就来(指要刮台风)。

正月北风和,三四北风旱,五六北风祸,七八北风毒过蛇。

夏天日落斩(砍)担柴,冬天日落洗双脚。

早出日头无好天。

夏至响雷,割稻披蓑。

夜昏(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

星照湿地,雨落唔离(下不停)。

四月初八无雨,果子多过石部(石头)。

东风吹过夜,大水浸楼棚。

正月寒死牛,二月寒死马,三月寒死老历假(久病老人)。

霜降雨,毒过药,一亩去一石。

2、乡土风情

一些俗语反映出潮汕的风光物产,当时繁荣的城乡景观、特殊的市井风情,语气中流露出潮人的乡土感情。

潮阳人县(人多),海阳(潮安)银县、揭阳米县。

到潮无到桥(湘子桥),白白走一场。

十五夜看灯——出出唔平样(不一样)。

桥头仙(闲人)——日日有。(潮州湘子桥上天天有闲散之人。讽刺无所事事者)

上世有修,正出世在潮州。

潮州腐乳饼,汕头妈宫粽球。

爱穿待嫁,爱食待生。(妇女出嫁时穿新衣,生育时吃好东西,喻盼好事)

以宗教活动入谚,并不限于宗教本身,而是以之引申、借喻日常生活之事理、体现出多神崇拜的宗教活动在民间影响之广:

太阳公生做戏——唱乞(给)天听。

师公(道士)遇着鬼——无法。

食无三日菜脯,就想上西天。

食斋补唔到(不够)积恶。

三山国王霖田宫——正宗。

3、世态人情

这方面的俗语、民谣,内容十分丰富。既勾画出社会百态,也有生活经验;既有愿望追求,也有嘲讽调侃;既有赞美青春与爱情,也有各种人世忧伤、快乐;既有惩恶扬善,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也有小农意识、市民意识或扭曲了的心态。但都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反映。

猪生猪惜(疼),狗生狗惜。(喻同类相亲)

胶己(自己)拍(打)父,叫人行孝。

六月大菜——假有心。

十二碗丸食存一粒——假客气。

一人主张,不如众人参详(商量)。

双头做斋赚无食。

猫书读一肚,唔识猫娘(母猫)共猫牯(公猫)。(喻读死书)

世态人情在民歌民谣中得到更为立体的表现。如这首《唪嗄》,表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图景:

唪嗄、唪嗄,阿兄去买茶。吩咐娘仔着经布,吩咐细妹着纺纱。狗囝着知饲。咸菜哩着卤(腌)到够,唔到买鱼囝虾囝来相添。

4、人物掌故

人物掌故的出处,包括当地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和传统的小说戏曲,前者更具地方色彩,后者由于融入地方方言,押韵上口,使传统文化更易为大众所接受而起了传播作用。

(1)地方掌故

老北(识)字掠无爬蜞(蟛蜞)。(清初禁海,不识字者不为布告所阻,敢下海营生。喻有知识不如文盲)

韩文公教示——知小理(羞耻)。(典出韩愈治潮,兴文教化)

一板拍死江西王。(此为明代潮阳人肖端蒙除暴故事)

牛脾孬过丁盛发。(丁盛发为潮州名医,脾气大)

(2)小说戏曲

武松个阿兄——武大。(潮语“武大”有扩大事态或大讲排场之意)

红面关爷——激着住(就)行。(重义少思,易于动怒)

陈三五娘相娶走,放掉(丢弃)益春在半山。(喻过河拆桥)

火烧草料场——事出有烟(因)。

潮汕民歌中有首《百屏花灯歌》,是首叙说戏曲故事的歌谣,歌中四句一韵,一口气说了100个故事。此外还有以十二月歌形式,巧妙地把戏曲故事同十二个月串起来,一叹一咏。这些歌谣上口可记,流传广泛,使戏曲故事和戏曲人物脍炙人口。

5、性状事理

有的俗语并不专指什么事物,而是用以表达事物的形状如速度、好坏、美丑之类。这些俗语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惯用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情况和观念的变化。如形容速度之快,谓:“猛过纸影担竹椅。”是因为潮汕民间剧种铁筷木偶摆出小竹椅作为象征城、桥、床的道具,不像潮剧换布景那样又复杂又慢,故以之喻快。又有“雅过纱灯”,是因潮汕元宵灯会有人扮的“活灯”,也有将人物绘于纱罩上的纱灯,扮演者或画上的人物很美,故用于喻事物之标致。以日常所见或民风民俗喻事理性状,使语言变得风趣、活泼,这类俗语如:

力(套)唔着批担(扁担)鼻,去到下寺。(喻方法不对,适得其反)

有心打石石成砖,无心打石石胶郎(囫囵)。

一物甲(合)一药,虼蚤(跳蚤)无涎掠唔着(抓不到)。

=============================

潮汕话惯用语

1、[半桶屎]

半桶水,比喻人的本领不到家,只有半拉子水平。例:“伊个功课垛唔大事,最家~定(他的功夫不怎么样,最多是半拉子功夫)。”

2、[着老命]

形容生气之极,要以死相拼。例:“伊听着~,擎支刀了就出去(他一听气坏了,操起一把刀就跑出去了)。”

3、[大细胆]

平时胆小,做坏事又胆大。例:恶人~

4、[大舌猴]

结巴。例:“伊自细就~(他从小就结巴)。”

5、[经心事]

出点子,想办法。例:“爱做头着会~(相当领导,要会出点子、想办法)。”

6、[紧心性]

急性子。例:“伊个人过~,动不动就哭父死母(他是个急性子,动不动就骂娘)。”

7、[唔大事]

不怎样。例:“伊个功课垛~(他的本领不怎样)。”

8、[相借问]

打招呼。例:“出门着个人~(出门在外碰上熟人要打招呼)。”

9、[衰到糜]

倒霉透顶。例:“今年~,一年终终赚无个钱(今年倒霉透了,一年到头没赚到一个子儿)。”

10、[散哭父]

胡说。例:“你勿听伊~(你别听他胡说)。”

11、[拼大头]

出风头。例:“伊个人上好~(他喜欢出风头)。”

12、[半天吊灯笼]

比喻衣裤太短。例:“个衫穿了~,孬买(这件上衣太短了,不能买)。”

13、[唔切要]

无关紧要,没有重视。例:“万外银伊看作~个事(一万多块钱他不当一回事)。”

14、[无和算]

划不来。例:“作一日正十个银,好~(干一天才十块钱,实在划不来)。”

15、[假老斗]

不结实,不牢靠的。例:“只床个~个,孬坐(这张桌子不结实,不能坐)。”

16、[合心想]

称心如意。例:“只件物伊看着就~(这一件就合他的心意)。”

17、[唔知观]

没小心注意,没提防。例:“伊佬人过强,你~就着乞伊骗去(他骗人很有一手,你一不小心就会上他的当)。”

18、[相叫好]

互相和好。例:“兄弟仔着~,孬相骂(兄弟们要和好,别吵架)。”

19、[有名声]

有名气,名声在外。例:“伊在块好~(他在那儿有点名气)。”

20、[做积恶]

干缺德事。例:“~个人积短寿(干缺德事的人折寿)。”

21、[知头尾]

关怀备至。例:“许下物我在伊内住,伊过~(那时我在他家住,他很关心我)。”

22、[浮鸡母皮]

起鸡皮疙瘩。例:“我吹着风就~(我一被风吹到就起鸡皮疙瘩)。”

23、[健过龙鹿]

体壮如牛。例:“伊~,冬天还免穿羊毛(他健壮得很,冬天也用不着穿毛绒衣)。”

24、[着肉痛]

心疼得很。例:“昨日二条金条人偷挈去,伊许底正~(昨天被小偷偷走了两条金条,他心疼得很)。”

25、[白虾钓狗母]

比喻以小的付出换来大的收入。例:“我个是~,挈无底个来,倒掼着一大堆转来转去(我这是以虾钓鱼,没拿来什么,倒提了一大包东西回去)。”

----------------------------

成语

1、[面红颧赤]

脸红耳赤。例:“伊食酒食到~(他喝酒喝得脸红耳赤)。”也作“红面颧赤”。

2、[父儿母囝]

父母儿女,指一家人。例:“女~爱去底块(你们一家人要到哪儿去)?”

3、[无大无细]

没大没小,不礼貌。例:“孥囝孬~(小孩子不能没大没小)。”

4、[无魂无影]

无影无踪。例:“伊一放学就走到~(他一放学就跑得无影无踪)。”

5、[循规蹈矩]

规规矩矩。例:“你看阿妹~,无人个你平样除(你看妹妹规规矩矩的,没人像你这样淘气)。”

6、[大开大使]

花钱不注意节约,任意挥霍。例:“你孬养成~个习惯,无以后赚钱还唔够你家己使(你不要养成随便花钱的习惯,否则,将来赚钱还不够你自己花)。”

7、[大主大意]

擅作主张。例:“伊无个父母参详就~去买电视机(他没有和父母商量,便自作主张去买了电视机)。”

8、[猴墙爬壁]

攀墙爬壁。例:“丈夫囝么好~(男孩儿喜欢攀墙爬壁)。”

9、[经古经怪]

出鬼点子逗乐。例:“伊~上强(他最会出鬼点子逗乐了)。”

10、[鬼脚鬼手]

手巧,能干。例:“伊~,只床做免一日就好(他手巧得很,这张桌子用不了一天就做好了)。”

11、[花猫白舌]

油嘴滑舌,扯谎。例:“做人孬~(做人不能油嘴滑舌,随便撒谎)。”

12、[脚来手来]

动手干活,手脚勤快。例:“伊一落班去到内就~,力落到死绝(他下班一回到家就动手干活,勤快得很)。”

13、[乌天暗地]

天色漆黑。例:“许口~,我唔敢去(外头黑漆漆的,我不敢去)。”

14、[是好是孬]

不论好坏,是好是歹。例:“只撮物~全下个你买(这些东西不论好坏我都买了)。”

15、[井底水鸡]

井底之蛙。例:“我个是~唔知天下事(我是井底之蛙不知天下事)。”

16、[坐赢无输]

赢定了。例:“者生理~,你怎呢唔敢做(这生意准能赚钱,你怎么不敢做)?”

17、[听芳鼻臭]

道听途说。例:“伊罗是在底块~去听着(他可能是道听途说听来的)。” 18、[三人四姓]

比喻人心不齐。例:“阮班内~,做无一件事成(我们班里人心不齐,没干成一件事儿)。”

19、[愈捞愈生泡]

越搞越糟。例:“我待你物去理伊,唔堵好~(我劝你别管这件事,弄不好越搞越糟)。”

20、[过乡过里]

走乡串里。例:“伊担担物食囝~去卖(他挑着零食担子走乡串里去卖)。”

21、[过去无店铺]

过了这村,没有那店,比喻机会只有一次。例:“你爱哩就猛猛报名,~(你想要就赶快报名,过了这村,就没那店了)。”

22、[经心设事]

想法设法。例:“撮人二家在~赚家己个钱,公司怎能赚有(大家都在想方设法为自己赚钱,公司还哪能赚到钱)?”

23、[姑姨舅妗]

泛指内亲外戚。例:“阿华娶新人,~请着十外桌(阿华娶老婆,内亲外戚请了十几桌)。”

24、[过时过运]

恶运已经过去。例:“只下~喽,还爱烦恼怎呢(现在恶运已经过去了,还担心什么呢)?”

25、[直肠直肚]

性格直爽,快人快语。例:“~个人好交错(直来直去、快人快语的人好交往)。”

==========================

谚语(格言)

1、[冬天无过三日雨]

冬天里下雨,再长也不过三天。

2、[春雾雨,秋雾晴]

春天起雾,天要下雨;秋天起雾,却是晴天。

3、[冬行春令,百物俱净]

冬天里天气像春天,是反常的现象,农作物将失收。

4、[春分秋分,日夜平分]

春分、秋分,昼夜的时间一样长,各为12小时。

5、[春南晴,夏南雨]

春天刮南风,天晴;夏天刮南风,天下雨。

6、[阿姆合阿伯,百货合百客]

比喻每个人对事物的爱好各有不同。例:“~,你看着无用,伊看着罗好哩(各人有各人的爱好,你认为不好的,他却觉得很好)。”

7、[爱知山下路,着问过来人]

比喻经过实践的人才有经验。例:“~,你爱学做生理,着去缀阿杰叔(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路怎么走。你想学做生意,就要向杰叔学习)。”

8、[别人囝易大]

指别人的小孩子不常注意,突然看到了,发现已大了许多。例:“~,一年无看,阿妹变到只大(别人家的孩子长得快,一年没看,这妹子都长这么大了)。”

9、[父是天,母是地,食着果子忆着枝]

指父母养育之恩不能忘。例:“~,做人囝弟,着行孝老人(父是天,母是地,吃着果子想树枝。为人儿女的,要孝顺老人家)。”

10、[富从升斗起,穷因弃小钱]

指积小成多,可由穷变富;不勤俭节约,永远富不了。例:“~,好俭就着俭(富从节约起,穷因浪费来。能节省的就该节省)。”

11、[无官一身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因而有此说。例:“~,阿伯退休了倒清心(无官一身轻,老伯退休以后,心情很好)。”

12、[无好同伴,不如独行]

伙伴不好,还不如自己一个人走。例:“~,出门错朋友着仔细着(伙伴不好,不如自己走。出门在外,交朋友要小心)。”

13、[未雨先响雷,纵落也是微]

气象谚语。没下雨先打雷,下起雨来一定不大。例:“~,你听雷声只大,去底块有大雨(未雨先打雷,纵然下雨也不大。你听雷声这么大,哪里会有大雨)?”

14、[过了七月半,日头短条线]

节候谚语。

农历七月半以后,白天时间逐渐变短。

15、[好心乞雷扣]

好心没好报。例:“~,我个伊相辅到讨死颠倒乞伊骂(好心没好报,我帮了他大忙,反而被他骂)。”

16、[烟火好看无有久]

比喻好景不长。例:“~,上加乞伊活达力加几日定(烟火虽好看,时间长不了。最多让他再蹦几天)。”

17、[老实终古在]

指老实人终究会有好下场。例:“~,俺还是勿错人好(老实人终究会有好下场,咱还是不要跟他纠缠下去吧)。”

18、[临檐水,点点滴,滴滴无差池]

指一代影响一代,潜移默化,毫厘不爽。例:“~,你行孝父母,孥囝就硬否行孝你(大人对孩子的影响,就像檐头滴水,潜移默化。你孝敬父母,孩子们将来当然就孝敬你)。”

19、[雷扣秋,危下有收]

秋天打雷,晚造收成一定错不了。

20、[人有三衰六旺]

人的一生会有兴旺时,也会有倒霉时。例:“~,去底块有一世人快活(人有倒霉时,也有幸运时,哪能一辈子都幸福)?”

21、[有钱无块使,买龟放落海]

指有钱人拿钱寻开心。例:“你个~,只内一大堆挂历,你还去买来怎呢(你这是嫌钱多还是怎么的,家里这么多挂历,你还买)?”

22、[五指伸出有长短]

指人和事物肯定各有长短。例:“~,兄弟囝五六人,爱个个强在得有(五指伸出有长短。弟兄五六人,要每个都出类拔萃哪里有)?”

23、[三成人七成打扮]

指人经过打扮能增加魅力。例:“~,伊副西装穿起来到也精神到死绝(真是三分相貌,七分打扮。他西装一穿起来,也挺精神的)。”

24、[雨留夜,明早晴]

气象谚语。雨一直下到夜里还不停,明早一定停。

25、[先布一日,猛割三天]

先一天插秧,能早收割三天。指插秧要不误农时。

------------------------

歇后语

1、[鸭囝跳东司——赶伙]

赶伙,跟着潮流,跟着别人去干。东司,茅厕。

2、[买杉做棺柴——等死]

等死,指没有前途。棺柴,棺材。

3、[青盲摸墙——找门路]

找门路,表层意思为寻找门儿和路,深层意思为找后门。

4、[七分钱二人分——唔三唔四]

唔三唔四,即不三不四。

5、[过关送文凭——做人情]

文凭,犹如今天之证明、护照。典出三国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寻找刘备故事。

6、[黑白电视机——无彩]

无彩,表面意思指没有色彩,深层意思指浪费或运气不好。

7、[火烧猪头——熟面熟面]

熟面熟面,表层意思是猪头皮都烧熟了,深层意思指脸熟,似曾相识。

8、[六月薄壳——假大头]

薄壳,大头,各是一种贝类海产的名称。薄壳小指大小,大头中指大小。假大头,表层意思是以“薄壳”充“大头”,深层意思指出风头。

9、[乞食讨元宝——听造化]

听造化,凭运气。乞食,乞丐。

10、[六月大菜——假有心]

大菜,芥菜。假有心,表层意思指芥菜貌似卷心,深层意思指虚情假意。

11、[十月白菜——大结(激)心]

大结(激)心,表层意思指白菜卷心,深层意思指心里很不痛快。

12、[食饱饭买包——有来无歇]

有来无歇,有也可以,没有也罢,指无关紧要。

13、[孙大圣喝彩——猴叫好]

猴叫好,猴子叫好,深层意思指自以为是。

14、[沙蜢咬尾——食家己]

食家己,表层意思是吃自己的身体,深层意思是吃自己的,花自己的。沙蜢,蜻蜓。

15、[师公和尚——唔同道]

唔同道,来路不同。师公,道士。

16、[三斤猪头——食支嘴]

食支嘴,表层意思指只吃嘴巴,深层意思指靠嘴混饭吃。

17、[城门脚店铺——外行]

城门脚,城门外边。店铺,商店。外行,表层意思是城外的行铺,深层意思与普通话的“外行”相同。

18、[元宵灯笼——一肚火]

一肚火,表层意思指灯笼里点着火,深层意思指满肚子怨气。

19、[被底放屁——芳臭家己知]

芳臭家己知,表层意思指是香是臭自己知道,深层意思指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少分量。被底,被窝里。芳臭,香臭。家己,自己。

20、[老人食猪脚——试味]

试味,试试味道如何。

21、[火烧草料场——事出有烟(因)]

“烟”与“因”潮音相同,以“事出有烟”谐音相关“事出有因”。典出《水浒》“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故事。

22、[尼姑掇着梳——无用]

无用,没有用途。掇着,捡到。

23、[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

食定正知,慢慢品尝才能体味其美味。老妈宫,汕头市地名。粽球,粽子。

24、[老婶呼鸡——堵堵]

堵堵,表层意思为老妇呼鸡声,深层意思指刚刚好。

25、[心肝头叠水晶——凉凉]

凉凉,表层意思指冰凉,深层意思指心里舒坦。心肝头,胸口。

潮汕方言还流行一种歇后语,每则歇后语也是老百姓一种语言创造。它通过形象生动的喻物释出一个意义的理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略举几则,只要说出一个形象的前语,就会给人留下某种想象的理解。

“水流破布”———搭着就缀;

“鸡大老爷蛀”———时机错过;

“块肉吊在镣”———任人宰割;

“手细捂大尻仓”———顾不得整体;

“放屎扶东司墙”———妥当平安;

“百钱四块二十五”———分拆开来,清清楚楚;

“赤脚掼猪肉”———看有吃无;

“鳞鱼缀食草鱼屎”———跟着享受;

“好花插在牛屎堆”———不相配称;

“张公辖驴张公使”———只有他自己会使用;

“老老戏唔知挂须”———老在行也失检点;

“肥水埋流过别人田”———利益不会走失;

“三斗油麻倒无粒落耳”———全听无一句;

“鼻屎好吃挖到鼻孔血流”———贪得无厌;

“有钱买蚊香,无钱买蚊帐”———会算卖除;

这种歇后语,也叫潮州俗语,已脍炙人口随处可拾,这是潮汕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凝炼的结晶,因有趣可读,通俗易懂而长期流传在老百姓中。

歌曲:潮汕人

潮汕人文本歌词:

歌手:袁东方

歌曲:潮汕人

潮汕人

作曲:王锦麟

作词:郑皓丹 蔡晓恩

编曲:蔡晓恩

主唱:袁东方

梦里念不断的乡音

总也唱不完的乡情

离别时娘泡那杯 功夫茶

将你我的心挂在 故里

潮汕人自己最懂得

“胶己人”真正的定义

忘不掉 爹嘱咐的 团结 诚信

走到哪里 都创造奇迹

潮汕人啊 行万里

潮汕人 心细敢打拼

多少辛酸 多少苦难

都咽得下去 总有越挫越勇的骨气

潮汕人 心系乡情

潮汕人 心善行万里

一碗白粥 一碟咸菜 一生最钟意

一辈子都在为家努力 荣耀归于故里

雅姿娘(姿色优雅而美丽的女子) 别人亩(都是别人的老婆) 看酸目(只能望着眼睛

发酸) 想困肚(日思夜想只能空想而无法得到) 转去内(无奈的回到自己的家裏去)

三顿还着胶己煮(三餐还要自己去煮) 破衫还着胶己补(衣服破了还要自己缝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45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