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面对2岁宝宝发脾气该如何做?

父母面对2岁宝宝发脾气该如何做?,第1张

2岁的宝宝会发脾气怎么办,首先我要恭喜你,你的宝宝的这种反应,证明了从吃喝拉撒睡的基本生存问题已经得到了满足,现在他在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也就是说,这是孩子长大的标志。但是孩子这个时候,情绪能力的发展刚刚起步,肯定会有控制不好情绪的时候,所以首先家长要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和小孩子一起生气。

孩子在这个年龄,可能因为很多原因而发脾气,有可能是能力不足,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发脾气,有可能是耍赖而发脾气,有可能是因为要和你进行权力之争而发脾气。面对不同的原因导致的发脾气,父母要学会不同的对待。

第一招,共情。孩子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首先要允许孩子有脾气,认可孩子的感受。当你能够认可他的感受的时候,他能够体会到你的理解的时候,他的情绪才会缓和下来。

第二招,要积极引导。引导孩子说出情绪不好的原因,在过程中不要批判,不要指责,而是帮助孩子梳理自己的情绪,让孩子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在最后和孩子共同想出下次遇到同样情况应该怎么办。

第三招,固化行为。在经历了引导,在宝宝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况而没有发脾气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固化他的那个好的行为,给予正面强化。

浣心(微信公众号ID:HXshuoyuer)注册护士,关注育儿,家庭,教育,欢迎关注!

大人吵架,孩子受害其中,特别是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会成为夫妻吵架的牺牲品。夫妻和好了,可是孩子心里的阴影却去不了。所以说作为家长尽可能的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孩子大了之后,如果遇到爸妈吵架,那么作为孩子就可以成为不让爸妈吵架的“监督员”了,只要孩子做的好做的对,那么爸妈之间一些矛盾就会得到很好的化解。今天嘟嘟给已经长大的孩子们总结了一下,当你的爸妈吵架了的时候,你不该做什么和你该做什么,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幸福:

不要成为爸妈争吵的原因

其实很多夫妻吵架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孩子。孩子的教育,成为了夫妻之间的矛盾所在。有时候孩子犯了错,一个护着,一个要严加教育,于是对孩子的矛盾演变成了夫妻之间的矛盾。再一个当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就会出现孩子比较“亲”谁一些,比如和爸爸吧亲一些,或者和妈妈亲一些,这样就会引发爸或妈的“嫉妒心理”。所以说作为懂事的孩子,就不要再让自己成为爸妈吵架的原因了,能懂事就懂事一些,爸爸妈妈真的很不容易了,作为爱爸妈的孩子,就不要过于自私了。

若是你的原因主动认错

嘟嘟曾是孩子,现在也有自己的孩子,所以这一点嘟嘟本身有很多的感受。一般爸爸妈妈没有什么别的矛盾时,吵架的原因无非是因为孩子,如果爸妈超级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你,那么孩子听我说,不管你有没有真正从心里认识到你自己的错误,先在爸妈因为你吵架的时候认个错,表明这一切是你自己错了,那么爸妈就不会再有什么矛盾可言了。

不要在爸妈吵架时躲一边

这是很多孩子的做法,包括嘟嘟小时候也会这样。一来是因为害怕,再大一点的时候,会觉得对于爸妈的争吵有点不屑一顾的感觉,爱吵就吵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嘟嘟敢说,爸妈的架会越吵越凶。所以你要记得,如果你的爸妈在吵架,不管原因是因为什么,你首先不要在爸妈吵架的时候躲到一边,或者直接离开关上自己房间的门,让爸妈吵个天翻地覆与你无关。甚至带上耳机听自己的歌,上网聊自己的天。

千万别说吵吧离婚才好

这是让爸妈非常伤心的孩子的做法,但也不完全怪孩子,因为一般孩子说出这样话的家庭,都是每天争吵不断的家庭。孩子整日面对爸妈的争吵,无休无止,时间久了,孩子都会麻木,能不告诉爸妈离婚拉倒吗?所以说作为家长也要注意自己平日的行为。但嘟嘟还是要说,不管你的爸妈是不是天天吵架,你也不要说这些话,真的会让爸妈心灰意冷的。如果爸妈真的离婚了,你觉得对你有什么好处吗最起码,你会站进单亲家庭的队伍里了。

不要做那个“容易受伤的小孩”

现代孩子心灵越发脆弱,动不动就是“受伤”了,心理受打击了,什么精神收到了一些“撞击”之类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在我们这些孩子之前的人们,包括我们自己,在那些吃不饱的年代,孩子心灵算是个什么问题?我们还不是照样身心很健康的成长?我们照样懂得礼义廉耻,并知道感恩。所以现代的孩子不要动不动就做那个容易受伤的小孩,特别是在爸妈吵架的时候,爸妈还没怎么着呢,孩子先离家出走了,或者找地方藏起来了。这样一来,父母的矛盾会不会更深?所以说呢,面对爸妈吵架,你不要动不动就做那个“容易受伤的小孩”。

不要偏向于其中一人

这是让爸爸或者妈妈更加生气的地方。本来夫妻俩人吵架心里就生气,唯一的孩子是夫妻共同的小棉袄、开心果,想着有孩子在中间调和一下就会好的,结果孩子只去讨好一个人,讨好爸爸,或者妈妈,那么你想啊,另一个会不会更加生气更加难过?那么矛盾能不更加扩大嘛。所以在爸妈吵架时,或者吵架后,不要再不明白父母吵架原因之前偏向一个人,有时候明明是爸爸有错,你却偏心爸爸说妈妈不对,或者反过来,你想,你的爸爸,或者妈妈,心里或是什么滋味?矛盾只会越来越大罢了。

想法当个和事佬

嘟嘟记得小时候爸妈吵架,刚开始嘟嘟年纪小,只是觉得很恐慌,更害怕因此而迁怒于我,于是在爸妈吵架的时候会安安静静的坐一边,做个乖巧的小孩。后来大一些了,如果回家看见爸妈不说话,或者看见爸妈吵架了,那么就一定会想办法当个和事佬。比如说自己头晕,或者自己不太爱吃饭,让父母把注意力转移到你身上,并一起照顾你,这样父母的矛盾自然就会被放一边去了。你要记得,在父母眼里,你是永远最值得他们关心的,不管他们有什么矛盾,只要你乖乖的懂事一些,他们的矛盾也会好起来。

给爸或妈创造和好的机会

爸妈虽说是大人,但有时候也会像是个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又不好意思承认,于是硬着头皮死不承认错误,或者找不到台阶下,就那么一个倔着一个强着,时间久了,没什么矛盾也耗出来矛盾了。作为家里的一员,你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家庭整日冷冷清清,也不希望爸爸妈妈一直那样别扭着,所以你要想办法给爸爸或者妈妈制造机会,让他们相互有个认错,并和好的机会。大染有矛盾,孩子真的是最好的粘合剂。

拉住爸妈“谈一谈”

孩子大了,不再会像小时候那样子只是害怕爸妈的吵架。你会把自己的感受总结出来。所以呢,你要在爸妈彼此都有些消气的时候,拉住他们和他们说说你的心里话,告诉他们在他们吵架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你的感受是什么,或者你的学习啊生活啊受到了哪样的干扰,我相信每一个爱孩子的爸妈都会为此收敛自己的行为,也会更加好一些的控制自己情绪的。

父母平日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是让你的爸妈知道的道理。现在几乎所有的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心灵感受,不管孩子犯的错误是大是小,一律说服劝解并大小道理一起摆上。嘟嘟也不赞成棍棒教育,非常反感动不动就打孩子骂孩子的家长,但是也从不信奉所谓的给孩子讲一切道理的做法。大家发现没有,现在的孩子越发的自私,普遍的对亲情冷漠,这不得不说是家长教育的一大失误。那么在某些时候,就不要太过于重视孩子的“心灵感受”,毕竟你要你的孩子先懂事再说其他吧?

一,孤单,没人和他说话陪他玩,爸爸妈妈的生活重心不在孩子身上,孩子会觉得孤单,用哭声来引起别人的重视 。

二,身体不舒服,问问他那里疼或是不舒服,如果他说那里不舒服,去大医院做个检查,这样就放心了。

三,大人惯得,他想要做一些什么事情,大人不让做,他就哭,然后大人就妥协了,养成这样的任性坏习惯,一想干什么,大人说不行,然后就哭,一般老人溺爱孩子会造成这样的性格,这样你就坚决的告诉他,不行,不可以,然后让他哭去吧,这个过程,你不要看他 不要哄他,也不要笑,他哭够了,就不哭了,坚持35次,他会慢慢改掉的,

教育养育孩子是一个十分考验人耐心的事情,遇到事情一定要镇静,不要慌,不要乱发脾气这样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十分不好,父母暴躁没有耐心他孩子来会是一个暴躁没有耐心的人,一定要多换位思考,这招对孩子一样好用,再就是坚持自己的原则,细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和他的身体情况,建议有问题去大医院,但是尽量少打或是不打吊瓶,

祝福宝贝健康成长。

孩子不能像我们一样,遇到事情可以用语言来发泄心中的不快,ta还只是咿呀学语的宝宝,而这个时刻,孩子也是肢体语言发展的时期,所以,孩子会通过自己的肢体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也算是一种情绪上的发泄。

一、生理特征

2岁半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育期。一方面孩子寻求自己我独立,另一方面由于表达能力的欠缺,让孩子在与人交流或是表达自我需求时没能得到及时的回应,有一种挫败感。于是便以乱发脾气、打人的方式来表现内心的感受。这一特殊时期的“打人”可以看作是这一时期的特殊的表达方式,并无恶意。

2-4岁这一阶段是孩子乱发脾气、无理取闹频发的一个时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表达能力的发展、家长的引导,慢慢会回复平静。 但有些家长会因为“恐吓”“威胁”或事事迁就孩子,未给孩子设立明确的界限,让孩子的表达方式趋向暴力。 

二、孩子的需求是否得到回应

2岁多的孩子磕着碰着时他表达疼痛、需要家长安抚的时候,家长有没有及时回应,或者你的回应是不是他想要的安慰?

磕碰了,孩子哭,家长是讲道理,还是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与他共情?讲道理式的安慰:哦,磕着了,有一点点红,宝宝做个男子汉,一会就不疼了。

共情式安慰:哦,磕疼了是吗?妈妈给你揉一下,被桌子磕着了是挺疼的,妈妈上次也被磕过……给孩子揉一下,然后再问他好一点儿没有?如果孩子说好多了,那就带孩子玩玩具或是出去玩吧,把精力转移,分散孩子对被磕疼的关注。

孩子情绪的爆发,一般都是由一些小小的不满堆积而成,2岁半的年纪,如果孩子的不满没有得到引导,就很容易演变成哭闹。家长就是要在孩子爆发情绪之前,处理好他的这些不满,将他的情绪释放,这样,孩子便安宁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459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