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丑角(应该是)摘下帽子晃晃头上戴的小辫子什么意思?

戏曲丑角(应该是)摘下帽子晃晃头上戴的小辫子什么意思?,第1张

有2种:

第一,在豫剧中,例如《芝麻官》中秃头的丑角有个冲天辫,是为了增强喜剧效果。

第二,就是在普遍戏曲中,无论在京剧秦腔豫剧黄梅戏赣剧川剧粤剧中,还是在生角与丑角中,一般小生、武生中居多,因犯罪(犯事)或战败丢盔落帽或被擒后被摘盔卸甲,或刑场待斩或公堂受刑等等,小生或武生被摘掉帽子后露出扎在头顶的一束长发,又称甩发或梢子,表示人物落难。

1,张宝英

张宝英,女,汉族,1940年12月生,毕业于安阳豫剧院。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59年拜豫剧大师崔兰田为师,是崔派优秀传人,是当今豫剧十大名旦之首。

2,牛淑贤

牛淑贤,河南商丘柘城县人。国家一级演员,豫剧名旦。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的掌门弟子。

3,王清芬

王清芬,1943年出生于河南新乡人,豫剧旦角名家、国家一级演员。13岁开始学戏,15岁登台演出,主攻闺门旦、花旦。国家一级演员。

4,虎美玲

虎美玲,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国家一级演员,豫剧名旦,主攻青衣、闺门旦,兼花旦、刀马,且能反串小生。代表剧目主要有《花木兰》、《破洪州》、《断桥》、《白蛇传》、《粉黛冤家》、《奇妙姻缘》、《五女拜寿》、《红灯记》等。

5,李喜华

李喜华,1952年生,女。艺名李品梅。湖北襄阳人。湖北省豫剧团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张宝英

-牛淑贤

-王清芬

-虎美玲

-李喜华

清末民初四大名旦: 李剑云、林黛云、时倩云、贾碧云。加阎彩云豫剧五云。民国中后四大名旦:陈素真、司凤英、常香玉、加马双枝。建国初期四大名旦: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80年代五大名旦: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2006年后六大名旦: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又称:陈、常、崔、马、阎、桑。

"碧野","田间","牛得草"均为文艺界人名,

碧野是著名作家,田间是著名诗人,牛得草是著名豫剧丑角;详细信息可以搜下百度。都有他们的资料,就不粘贴上来了。

PS:此句由来:1982年岁末,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癸亥年迎春征联活动,所出上联为“碧野田间牛得草”,以当代文艺界三个知名人士名字组成,要求下联也为三个人名。当时获一等奖的是“金山林里马识途”,此下联也是三个人名组成,金山是著名演员,林里和马识途是著名作家。

有著名的豫剧名旦六大家,她们也都创立了自己的流派,具体是: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

除上述豫剧六大名旦外,豫剧旦角还有五个流派:“台湾豫剧皇太后”张岫云创立的张派,徐艳琴的徐派,宋桂玲的宋派,王秀兰的王派,安金凤的安派等;

小生四大流派:赵义庭、王素君、王希玲、刘法印,代表四大风格小生流派;

须生五大流派:唐玉成、唐喜成、刘忠河、刘新民和李树建,代表五大风格须生流派;

黑脸两大流派:李斯忠的李派、吴心平的吴派;

丑角两大流派:牛得草的牛派、高兴旺的高派。

我的妈妈是非常喜欢听戏的,她说在她们那个年代,听戏就是最好的娱乐方式。妈妈最喜欢的戏曲就是豫剧和京剧,而京剧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被称为国粹。京剧也被称为京戏,它的主要发源地是在北京周围,然后遍布全国各地。京剧融合了昆曲,融合了秦腔,又吸收了别的戏曲的特点,然后最终融合于一体,形成了京剧。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等行当,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丑这个角色。你喜欢听京剧吗?你知道京剧中的丑角扮演的是什么类型的人吗?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一丑角在京剧中一般是搞笑角色。

丑角是京剧的四大行当之一,如果你看到戏台子上的演员妆画的像一个小花脸一样,那就是丑角了。不仅电视剧和综艺需要搞笑的演员,而唱戏也是同样需要搞笑的角色,所以,丑角在京剧中一般充当的是搞笑的角色,我们看到丑角那夸张的扮相和夸张的表演,就会哈哈的笑出声来。

二京剧讲究生旦净末丑。

我们都知道,京剧讲究生旦净末丑,但是生旦净末丑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京剧中的生一般代表着是正派人物,而旦主要是指女性角色,多指漂亮的女子。净则指品质优良的男性,丑一般是指搞笑华丽的角色。

三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为什呢说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呢?是因为京剧的发展历史非常的悠久,其实从1790年就开始逐渐的往全国各地发展,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的代表曲目有特别多,比如说《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希望京剧可以在我们这代人的继承中,继续发扬光大。

豫剧丑行之官丑

“官丑”即“官衣丑”又称“袍带丑”,扮演官宦人物,唱、念、做并重。

豫剧丑行是晚清时期从花脸中分离出来的,形成与发展时间较短,丑角艺人多是应工的多面手。

清末以来,豫剧传统戏以“征战戏、袍带戏”为主,其中“袍带戏”中下层官吏多为诙谐幽默的“官衣丑”。

1、京剧:谭鑫培、梅兰芳

京剧鼎盛期流派纷呈,人才济济。代表人物有:除杨派(杨小楼),以旦角划分的梅派(梅兰芳)、尚派(尚小云)、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外,旦角中还有筱派(筱翠花)及宋派(宋德珠)、张派(张君秋)等。

京剧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2、豫剧:常香玉、王秀兰

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老生(即须生、红脸)唐(玉成)派、唐(喜成)派、刘(忠河)派;小生行当黄(儒秀)派、刘(法印)派、王(素君)派;武生行当流派王(二顺)派;净行李(斯忠)派和丑行牛(得草)派、高(兴旺)派等。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3、越剧:袁雪芬、徐玉兰

越剧老一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有袁雪芬(袁派)、尹桂芳(尹派)、范瑞娟(范派)、傅全香(傅派)、徐玉兰(徐派)、王文娟(王派)、戚雅仙(戚派)、张桂凤(张派)、陆锦花(陆派)、毕春芳(毕派)、张云霞(张派)、吕瑞英(吕派)、金采风(金派)、竺派(竺水招)等。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4、黄梅戏:严凤英、韩再芬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潘璟琍、黄宗毅、黄新德、马兰、陈小芳、张辉、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韩再芬、周莉、李萍、汪菱花、汪静、李文、赵媛媛、孙娟、余顺、周源源、周珊等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5、川剧:贾培之、周慕莲

近半个世纪以来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演员有:小生袁玉堃、曾荣华、姜尚峰、谢文新;旦角琼莲芳、阳友鹤、杨云凤、薛艳秋、胡漱芳、陈书舫、许倩云、竞华、杨淑英;正生陈淡然、司徒慧聪;丑角周企何、刘成基、周裕祥、陈金波、李文杰,武生彭海清。另外还有名鼓师王官福、苏鸣清等。

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小生丑角、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参考资料:

_中国戏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511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1
下一篇2023-09-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