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讲人类文化基本问题,孔子用“举一隅”的教育方式来讲。中国文化的所谓“君子”,是与“小人”对立的名称,等于是个符号,怎么叫君子?怎么叫小人?很难下定义,等于说好人、坏人很难下定义一样。尤其站在哲学的观点来看,更是如此。好人对某一件事情好,有时在好里会变坏;坏人一切都坏,但有时在某一点上会变好。所以好人与坏人很难下定义。可是在社会、政治的立场,不能以哲学观点来讨论,好与坏是对事功而言。现在孔子所讲的君子,是站在哲学的立场讲,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
中国文化所讲的君子是无所争的,不但于人无争,于事也无所争,一切是讲礼让而得。无所争就是窝囊吗?不是的,孔子以当时射箭比赛的情形,说明君子立身处世的风度。射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这个射代表军事训练。他说,当射箭比赛开始的时候,对立行礼,表示对不起——礼让。然后开始比赛。比赛完了,不论谁输谁赢,彼此对饮一杯酒,赢了的人说:“承让!”输了的人说:“领教!”都有礼貌,即使在争,始终保持人文的礼貌。人之所以不同于生物世界中其他的动物,就是这一点人类文化的精神。其实人类有什么了不起,其所以为人,因为有思想,加上文化的精神。孔子讲这一件小事,也就是说人应不应该争?不论于人于事,都应该争,但是要争得合理,所以“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就是在争,也始终保持君子的风度。
-- 南怀瑾 论语别裁
“宁与君子争高下,不与小人论长短”,这一句话指的是宁愿跟有智慧、有道德的人争论学识的高低,也不愿意跟小人去争论是非对错。其隐含着的意思为永远不要跟低层次的人进行辩论,否则会将自身的水平也拉低。如果你对宁与君子争高下不与小人论长短感兴趣,请继续往下阅读。
君子与小人1、君子,通常是指那些品德高尚、言行一致、有智慧的人。在我国,君子自古以来便是为人所赞颂的。
2、君子没有过激的得失之心,他们通常将利益看得很轻,即使一时失意,也不会高声哀叹。
3、小人,通常指那些喜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做落井下石之事的人。跟小人交往,是一件坏事。
4、与小人论长短,就像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小人是不会跟对方讲道理的,他们喜欢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争论如果可以跟君子进行争辩,可以从其中获得见解,自然是好事一桩。但很多争论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不管胜负,都劳心劳力,甚至是平添麻烦。以上便是对宁与君子争高下不与小人论长短这一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