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人格相处指南
曾与回避型依恋人格建立过亲密关系的人一定亲身体会过他们对亲密关系的消极态度,同时又可憎于他们对待感情的冷漠理性。但对于回避型依恋人格来说,他们拥有着思想与性格的极度独立,拥有不依附于任何人便能处理好自己的生活与情绪的能力,强大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让他们拥有着旁人羡慕的“强心脏”。
一、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具体表现?
对亲密关系保持消极态度,认为不会有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发生在自己身上。
建立亲密关系后,总是对方在一力维持,回避型依恋者从不主动。然而对方主动的亲昵会让他们感到负担,有典型的得到了就不想要的心态。
超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为了免受伤害,他们会不自主地展露出理性与冷漠。
二、为什么会造成回避型依恋人格?
每一种依恋类型的形成,都离不开先天与后天的因素。抛开先天性格因素不谈,后天的因素主要是由原生家庭所致。
缺少关爱。在幼年最需要亲密陪伴的时期,由于种种原因父母没有陪伴在他们身边,导致了他们从小的潜意识中形成选择不依附任何亲密关系的意识,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其他形式的亲密关系时,大脑便主动屏蔽了需要依附于他人的信号,便他们逐渐感受不到依恋的感情。
打击与自卑。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备受打击,让他们形成根深蒂固的否定自己价值的想法。
三、亲密关系中,如何写回避型依恋人格合适相处呢?
他们的恋人需要修炼一颗强大稳定的内心,井懂得理解。理解是对于回避型依恋人格最大的安慰,需要在信任的基础上尝试理解他们的理性、消级。
表达愿意共同磨合的心愿井保特耐心。与回避型人格磨合是一件长期的事,他们的恋人需有耐心,不要因为回避型依恋人格短暂的不回应而放弃,也要对自己有信心,他们愿意接受你并开始一段恋情已经说明了非常喜欢你。
给予空间。如果说信任与理解是础,那么给予空间则是第二要素。空间感是回避型依恋人格最看重的,适度地保特亲密关系之间相处的距离,让他们一步步的信任和依赖你,他们开始主动才是建立关系的重点。
四、尾言
依恋是人类身上最为可贵的情感之一,表面上能够不依附于情感生活的回避型人格实则是把自己脆弱的一面藏匿于盒子里。
虽然无法感受依恋,但给予充分理解与信任是他们尝试接触爱的来源。要相信,世界始终愿意了解他们的心碎。
很多家长会担忧,自己的孩子上了学之后,就没有原来那么粘人、喜欢和别人玩了,别的孩子都是三五成群的一起玩耍,自家的孩子却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去图书馆,做啥事情都是形单影只,是不是孩子太孤独了?
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更加融入集体,这样的想法不为过,而且非常的合理。 就像作家辉格在其畅销书《群居的艺术》中说道:“全世界的狼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性,在严寒的冬天集合成群,相互协助,共度寒冬。
人类也是群居动物,人群密集处总是显得热闹而繁华。”人类的群居是一种常态,这么做可能是因为我们从群居的灵长类祖先那里继承的习性。
而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看,群居也可能是因为在过去的自然选择中,群居更能够让提高人类的适应性,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而且,到了现如今,我们也往往常常需要诉诸于群体的力量来做决策、来解决问题。但是这么做,也有降低个体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风险,单打独斗的个人很可能被埋没在群里的汪洋里。
群居和独处二者是可以调和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找到他们之间的平衡点,能够让自己轻松自如地来回切换,在热闹的群体中学会爱与被爱,在宁静的独处中寻求到自我。
有的孩子喜欢做“独行侠”,乐在其中,非常享受自己和自己的相处,也有的孩子喜欢集体活动,和别的小伙伴一起交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是正常的。
瑞士精神分析派学者荣格从心理学角度为我们解释了,任何人之间存在着个性的差异,根据弗洛依德的“心理能”观点,可以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人格。
外倾型是 指心理能以外流为主导的人性格类型,其特点是重视外部世界,他们的注意、兴趣和活动的方向总是朝着外部世界或他人,善于交际,集体的生活会让他们感到更快乐,并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支持。
内倾型是 指的是那些心理能以内流为主导的人,他们的注意、兴趣和活动的方向总是朝着自己的内部世界,为人沉静稳重,更愿意自己独处, 探索 内心的个人世界,他们和外界的世界往往有一条明晰的界限。
这是一些以弗洛伊德为首的传统精神分析所理解的儿童3岁之后的心理发展规律,但是对于3岁以前孩子,他们也已经出现了一些独立的意识。
根据近代精神分析师马勒的“分离-个体化”理论,她认为,婴儿还在出世的时候“生理诞生”和“心理诞生”一起出现了,“生理诞生”是可以被我们所观察到的,而“心理诞生”会慢慢的发生, 这个过程就叫做“分离-个体化”。
孩子在0-2个月是自闭期,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和外界是隔绝的;
2-6月是共生期,孩子和妈妈是共生的,孩子会觉得妈妈是附属的自我,他们无法把妈妈和自己的角色分割开来,但也分不清楚妈妈和陌生人的差别;
6个月-2岁就是个体化分离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对于自己的躯体和心灵都有个独立的认识,简单来说,孩子已经知道了自己和妈妈不是同一个人,他们的意识中已经形成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因此,如果孩子表现出相对与其他同龄人有更强的独立观念和独处行为,很可能就是孩子的“分离-个体化”发展比他人更快,且属于内倾型性格。
心理学家Larson RW将独处可以分为两种, 非自愿独处和积极独处 。他认为,非自愿的独处往往和强烈的孤独感相关联,人们独处并非自愿为之,会感觉到变得空虚和焦虑;
而积极独处是个人的主动选择,指的是个体在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同时,也能够保持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与自己相处。
所以,对于能够积极独处的孩子而言,他们的社交能力并非丧失,他们只是主动选择了独处的方式,这么做同样也能够给他们带来快乐愉悦的感受。
其实,孩子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和自己独处,有很多的好处。
1 能够让孩子更加专注内心。 对于孩子而言,随着他们的成长,接触的人和事增多,他们所接触的社交环境也在日益变化着,他们每天也会扮演者不一样的角色,有着不一样的烦恼和更多身不由己的时刻。而在独处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是平静的,思维是无拘束的,能够更好让孩子地了解自己,体会自己的感受。
3 能够提高孩子的创造力。 把某些没有质量的社交时间剩下来,和自己相处,能够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更多的深刻思考,把时间投资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对于孩子的发展和创造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 创造独处的空间。 “不打扰”,其实是家长给孩子的一种自由和尊重,我们可以在家中开辟一个让孩子觉得舒服又安全的地方,可以让他们自己玩耍、自己阅读、自己思考。他们可以在其中安静自己独处,而不被打扰。
2 给予独处的时间。 如果家长对某些事情非常上心,做事情的时候非常的专注,不希望被打扰,家长就可以利用这种兴趣。
给足孩子时间让思想徜徉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对于一些独立性比较差的孩子,家长可以和他们约定好,在某个时间不应该被打扰。
3 借助适当的辅助工具。 我们可以给孩子玩一些拼图、积木、穿绳之类的需要集中注意力的玩具,等孩子上手之后让孩子会自己开始研究一下。
而家长只需要在旁边陪着就好了,等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再适时地出现,让孩子做玩具的主人。这么做能够让孩子体会到专注投入的过程,知道自己也可以不需要他人的帮助,也能够享受独处的快乐。
朱自清曾在其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写道:“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希望在家长积极正确的引导下,我们的孩子也能在芸芸众生所在的大千世界,适应群居生活,也能够博得一片自由独处的心灵圣地,能够静思独享,感受心灵充实感和满足感。
心理学的类型理论中,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最为著名。1913年,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的性格,后来,他又在1921年发表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充分阐明了这两种性格类型的特点。他在该书中论述了性格的一般态度类型和机能类型。
1、一般态度类型。
荣格根据心理能量的指向划分性格类型。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外倾型的人,重视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兴趣广、易适应环境;内倾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自我欣赏和陶醉,孤僻、缺乏自信、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外倾型和内倾型是性格的两大态度类型,也就是个体对特有情境的反应的两种态度或方式。
2、机能类型。
荣格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感觉告诉你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直觉则告诉你它来自何处和向何处去。一般说,直觉在荣格看来是允许人们在缺乏事实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推断。按照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机能的组合,荣格描述了八种性格类型。
1
外倾思维型。
该类型的人,既外倾,但又偏向于思维。其思想特点是一定要以客观资料为依据,以外界信息激发自己的思想过程。情感压抑,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表现为冷淡和傲慢等人格特点。
2
内倾思维型。
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思维功能。其除了思考外界信息外,还思考自身的精神世界。情感压抑,冷漠,沉溺于幻想,固执,刚愎和骄傲等人格特点。
3
外倾情感型。
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情感功能。其情感符合于客观情境和一般价值。思维压抑,情感外露,好交际,寻求与外界和谐。
4
内倾情感型。
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情感功能。其感情由内在的主观因素所激发。思维压抑,情感深藏,沉默,力图保持隐蔽状态,易忧郁。
5
外倾感觉型。
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感觉功能。其头脑清醒,积累外部世界的经验,对事物并不过分地追根究底。寻求享乐,追求刺激,情感浅薄,直觉压抑。
6
内倾感觉型。
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感觉功能。他们远离外界,常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觉世界中。其知觉深受心理状态的影响。艺术性强,直觉压抑。
7
外倾直觉型。
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直觉功能。他们力图从外界中发现各种可能性,并不断寻求新的可能性。这种人可以成为新事业的发起人,但不能坚持到底。
8
内倾直觉型。
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直觉功能。他们力图从精神现象中发现各种可能性。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善幻想,观点新颖,但有点稀奇古怪。
不同人格维度的不同偏好相互组合,构成了16种人格类型。每一种人格类型包括一种主导心理功能。
比如内倾思维型的人,比起事物本身,他们更关注事物背后的原理。他们很难将抽象思维转移到生活现实,所以这种人格类型的孩子很少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有人说,内倾思维型的个体如果将思维用在物理方面,就是爱因斯坦;用在政治上,就是威尔逊;用在哲学上,就是康德。用在心理学上,就是荣格。难怪有人调侃,学霸都是内倾直觉思维感知型(INTP)。因为直觉(N)能够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事物。
如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的孩子,内倾型孩子只需要简单讲解,就能明白那些抽象地道德准则。外倾型孩子则必须借助现实的体验才能弄明白。
接触MBTI以后,看了相关资料,我对自己也产生了好奇心。毫无疑问,我是内倾情感型,但是在ISFP和ISNP这两个维度之间,我一直很模糊。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内倾情感型的特质:
1、重视内心情感。
2、在涉及个人价值的独立工作中表现最佳,比如文学、艺术、心理学和其他需要感知功能的工作。
3、内心的热情往往被外表的平静所掩盖。
4、遵循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
5、按价值取向的轻重缓急直接在内心进行评判。
6、责任感强,不强迫他人的意愿。
7、有理想主义倾向。
因为个体情感是内倾的,所以在和外部世界发生链接时,他们常用自己偏好的感觉(S)、直觉(N)感知心理功能。在自己认可的价值体系中,他们对待工作有动力、有热情。
再来看内倾感觉情感型(ISFP),手艺超群、热爱大自然和小动物,坚信行动至高无上。INFP型的人在和人打交道的相关工作中,更容易脱颖而出,极有语言天赋。直觉(N)提供了想象力和洞察力。情感(F)负责将渴望和期待诉诸于表达,内倾的情感感知,使他们更喜欢文字表达。显然我更偏直觉(N),但是和感觉(S)也有部分重合。
关于内倾和外倾,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区分维度,那就是获取能量的方式,外倾的能量来自于外界,内倾的能量来自于内部,独处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充电。
荣格在《心理类型》中,这样描述内倾情感型的女性: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寡言少语,不好接近,令人难以捉摸;他们带着幼稚或平庸的面具,通常会表现出忧郁的气质。既不卓尔不群,又不刻意表现自己。因为是主观倾向的情感在全权操控着她们的生命……
依荣格的理论来看,内倾、外倾主要看心理能量投注的方式,而非外在的行为。
确切讲,人格类型之间可以互相补充,甚至会随着所接受知识以及阅历而发生变化。比如读书时的自己更偏(S),但是结合诸多的特质对应现在的行为,显然更偏直觉(N)。
关于MBTI的测试,上MBTI工作坊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做过测试。生活中,我也对自己做过测评。在很多老师的分享中也一直强调,测评仅仅是一种方式,更多的还是对测评的解读,以及生活中不断地自我探索。所以在不少人看来MBTI的信度和效度并不高。
基于我个人的体验,内倾或外倾其实并没有那么绝对,所以我把自己的内倾称为“外向的孤独患者”。当然一个简单的测试,四个英文字母,岂能为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代言。什么类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成为了自己最想成为的人。
1外倾型人格
外倾型 (Extroverted)的人偏好把注意力和能量主要集中于外部世界的人、物、事。
2内倾型人格
内倾型(Introverted)的人则偏好把注意力和能量集中于自己内心世界中的各种活动上。
3 实感型人格
实感型(Sensing)的人更相信通过五官(五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所直接获得的信息。
4直觉型人格
直觉型(iNtuition)的人则更相信在五感之外,通过对事物的无意识联想(所谓“第六感”、“灵感”)所获得的信息。
5思考型人格
思考型(Thinking)的人倾向于通过对一件事情进行客观的理智分析来作出他们认为是“正确的”决定。
6情感型人格
情感型(Feeling)的人则倾向于通过考虑自己和他人对一件事情主观的情绪感受来作出他们认为是“好的”决定。
B
爱情“程序员” 人格 (偏理性人格)
人格主要特点; 做事情很完美主义,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不太能允许自己失败 。能用智商解决情商的问题,所以与人相处更多的是不带感性情绪的判断,而不是感受别人的感受 。喜欢直线去思考问题,不是很懂得变通,而且拥有严密的逻辑,所以不好说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