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悟诗情【引导学生感知古诗的美】

古诗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悟诗情【引导学生感知古诗的美】,第1张

  美学大师朱光潜曾经说过:“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他认为,要提高文学素养,诗歌是首选的体裁。翻开我们的语文教材,会发现里面有那么多的诗词,无论古今还是中外,每一首诗无不具有优美凝练的语言,生动新奇的想象,朗朗上口的韵律,动人心脾的情感,深刻入微的哲理,读后让人觉得或激扬豪迈,或清新秀丽,或感人肺腑。可见在启发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方面,诗歌的作用是其它文体所无法代替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应通过诗歌的教学,来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使学生的审美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无意识变为有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和学生共同领略古诗文的美感。

一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是对作者生活现状的客观反映,而且除此之外,更具体深刻地表达其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所以,只有反复吟诵,仔细揣摩,才能体会出这些蕴含在字面之外的东西。

以《蒹葭》为例,这是一首描写在爱情面前既惆怅又不懈追求的诗。全诗共有三章,采用了重章复唱的形式,每章意思大致相同,但在抒情旋律上又一章高过一章。课堂上,我采取了教师朗读、学生分读、师生齐读等方式,反复诵读,以体会全诗情景交融、虚实兼并的处理方法,体会作者“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心境。另外,我还找出了现代流行歌曲《在水一方》的录音带,让同学们齐听、共唱,在歌曲的幽婉中体会诗作“一咏三叹”的韵律美。通过反复吟诵,以及与现代流行歌曲的结合,同学们不光真真切切地体会了古诗的章韵之美,而且还发现,原来古诗中重章复唱的形式,更是现代通俗歌曲的始祖,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习起来也就显得更容易接受一些。

二引入绘画,体会诗歌的形象美

根据心理学的知识,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是从感知开始,形成表象,然后逐渐认识的。教师要抓住形象的可视性、直觉性,通过对形象的分析,感情的熏陶,运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的画面,为作品的形象和学生的思维架设一座桥梁,使其更直观地感知美、热爱美。

在语文教学中,我最深的感受是绘画给我和我的学生带来了快乐,带来了知识,也带来了友谊。因为如果能在语文课上结合一些画图,配上一段适合的音乐,对仍然留恋童话的初中学生来讲更具吸引力,他们更容易接受。特别是教学古诗文时,运用一些绘画手段,学生更容易弄懂诗文的意思,更易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的能力。

古代文人讲究诗书画印,在一幅画作中,往往讲究诗配画,或画配诗,再辅以韵味十足的印鉴,就显得书画相映成趣,画显诗章,诗显画神。苏轼就曾赞王维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他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山水画。王维不愧为丹青高手,他笔下的事物,色彩素雅:明月是皎洁的,泉石是清澈的;动静结合:竹喧、泉流、莲叶是动的,月色是静;山水相映,明丽洁净。还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诗亦是如此。讲解这些诗文时,我或用粉笔简单勾勒,或用写意国画来个浓墨重彩,并且师生之间互动配合,即想即画,可说是寓教于乐,把形象性与互动性相结合,既促进教师对文章内容的全面了解,又大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亦可用中国古典文化熏陶学生,增强学生思想深处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

三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诗歌的意境美

随着网络技术与多媒体的逐步普及,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日渐丰富起来,更多地运用这些现代化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觉更直观、更深刻,尤其是在古诗的学习中,有时单凭朗读或想象,还无法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这就难免会走上单调枯燥、死记硬背的老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大量运用,使这一现象得到根本改观。

比如,在讲授《天净沙・秋思》这首诗的时候,我制作了一个课件。一幅幅古色的图象出现在大屏幕上:暮色沉沉,西风萧索。远处,枯藤盘缠在老树上,几只乌鸦朝着夜幕将临的灰暗天际,发出“哇哇”的叫声;隐约可见的河水上,架着小桥,桥的那头,几户人家依稀可辨。这时,在荒僻的古道上,一匹细骨伶仃的瘦马载着一位漂泊异乡的游子,正朝着天的尽头,无力地行进着……这个课件里的图画全部采用绢本设色的国画技法,细腻地描绘了天涯游子的羁旅之苦,而且自始至终伴随着哀怨低沉的音乐,那一声声凄厉的鸦啼,幽幽的马嘶,无不撕心裂肺,再配上朗读者绘声绘色的朗读,多层次、全方位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有的学生眼里噙满了泪水,可见,他们都被诗歌的凄美意境深深地打动了。课后与学生交流,发现这堂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可见,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多动脑动手,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与学生进行互动式学习,就不难从古诗文中发现美,使我们的学生充分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感的升华。

白悦茁,教师,现居河北乐亭。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孩子哭闹、吵嚷、冷暴力对待你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可能父母也不会。那么,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1

第一 预先提醒

预先给孩子一个提醒,让孩子知道,在某些场合下有些行为是不可以做的。

第二 关注了解孩子

关关注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个性,这样可以让家长预测到孩子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会有怎么样的反应。

第三 倾听

家长要倾听孩子的话,全神贯注不要敷衍。

第四 理解回应

理解孩子,回应孩子,同时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感。

第五 解决问题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问问孩子觉得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建议,但是绝对不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2

情感引导的作用

案例:一个受过情感引导教育长大的4岁小男孩Tom,在公园里玩,他的两个小伙伴撞到了一个小女孩,没有停下来就跑了。Tom来到小女孩的妈妈面前说:我为我朋友这样做感到很抱歉,他们甚至没有停下来避开她。(我的儿子5岁,在学跆拳道的时候他的同伴欺负一个小同学,他也曾代表他的同伴向小同学的家长道歉,并且说他这样做是不符合跆拳道精神的。我相信,这的确是情感引导的作用。)

情感引导的好处

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发脾气的现象

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

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

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成为好的父母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1、播下种子

提前清晰准确地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比如:今天晚上咱们要一起出去吃饭,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包厢里安安静静地吃饭,不可以到处乱跑,也不能大喊大叫哦。

出发前说一次,路上说一次,进饭店之前还可以问一次:还记得之前爸爸说过的话吗?……好的,我们要开始享受晚餐啦!

2、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

观察的目的还在于体察孩子的需要

3、聆听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聆听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需要爸爸的帮助吗?”“我能感受到你很难过,可以说说吗?”……

这在成年人的领导力课堂上叫做反应情感,准确的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觉得被理解和尊重,反而会情绪平复比较快。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发泄在别的人身上。

5、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学会怎么做。

“那你看咱们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太好了,你的这个想法就叫作分享!

这时候孩子才学会了什么叫分享,也更乐于去实现分享,因为他知道了意义。

怎么引导孩子情感问题3

每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有情窦初开的时刻,青少年在这一时刻,往往在认知和个人价值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认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渴望通过行为体验来确认自己的成长和独立性。尤其是和爸爸妈妈的家庭以外的生活有了更热烈的渴望。于是,在对异性的关注里发生了异样的情感。由此证明自己长大成人了。我们对待这种现象,先不要给孩子戴上早恋的帽子。而是以疏代堵,用心交流。孩子不愿意上学非得“谈恋爱”,家长得搞清楚这种状况是什么引起的,但必须得明确,这和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密不可分。

一个好的家长应该时时刻刻关注着孩子思想的动向,思想工作做到位了,他不可能去谈恋爱,即使去谈刚有苗头家长应该发现,立刻想办法铲除在萌芽状态,问题还好办,一旦孩子早恋进入了“佳境"才开始管,有点棘手,一个初中孩子,思想不定形,可以说根本不懂事,不知何为爱情,但这个时期孩子很叛逆,管不好还起反作用,成了催化剂,后果严重。在他们自己心里,那个爱情大如天,自已就像琼瑶小说里的男女主角。

青春期男女孩子发生一些朦胧的好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女孩子比较早熟,容易更多些对异性的憧憬。从家长角度来说,需要告诉孩子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人生漫长,中学谈感情爱情还是太早,应该以友情为主,彼此可以交换礼物相互祝福,共同鞭策为理想而拼搏,让好感转化为彼此前进的动力。今后到了大学期间再考虑爱情选择的问题,毕竟人生的沟沟坎坎和变数实在太多,而忙碌的中学阶段根本就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在不影响学业的基础上经营感情。

就学生方面而言,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 初读古诗时,学生要坚持课前预习古诗词,并要做到熟读古诗

  古诗词,就其语言和内容而言,其实真的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古诗词寄予着古人的思想与情感,与当今学生的生活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仅就课堂上的那么点时间,学生是不能把整首诗全部掌握的,因此,课前预习,搜集资料、了解古诗的背景是尤为重要的。

  首先,看古诗词的标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标题是古诗词的眼睛。透过标题,我们能够捕捉到很多信息。古诗的标题极为凝练,需要花时间才能真正理解。如果能真正做到这点,学生不仅能培养到搜集信息的能力,而且能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同时又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对诗歌整体感情基调的把握。

  其次,要了解作者,即诗人。学生可通过各种渠道,如图书、网络等,查找、探寻诗人的生平、经历、成就,做到了解诗人。

  再次,要求学生熟读古诗词。朗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读的过程中,要争取能背下来,为后面的古诗学习作好铺垫。

  如果学生真的能坚持这样的学习过程,就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学生要精读诗词,做到了解诗意。在品词析句时,要体味诗词中的意蕴

  读熟古诗词后,就开始了解诗词的意蕴了,在语文课本中,古诗词都会有注释,学生可以结合起来理解。本人比较喜欢学生自主学习诗词,老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诗词其实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精华,一字一句都是诗人经过斟酌得来的,有的甚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如果我们一字一句地逐一讲解,反而会让古诗失去原本的魅力。古诗的学习,重点在于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一味追求标准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把握中心,体味诗情。

  学生还要善运用想象。古诗词用凝练的词句造就意境、勾画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循着诗所创造的意境和形象去想象,这样才能融入诗境,才能品悟诗情。

  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感情沉郁。为此,在讲到“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句时,我特意播放了殷承宗的《黄河颂》。那雄浑的音乐,那黄河奔腾的壮阔景象,以及黄河边上山岳耸峙的巍峨,让学生感动。在这么一种氛围感染下,学生反复吟诵古诗,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激发,朗诵的场景大气磅礴。

  三、学生要做到研读诗词,进入境界,在意象中体验古诗词的内在情感

  首先,学生要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在古诗词中,有不少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比如,李白的《赠汪伦》一诗,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一诗,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其次,学生要培养想象力,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就要靠自己的想象和领悟,要能构想一个诗词的画面。学生在想像中要会领悟情感。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遗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就老师方面,本人认为要做到以下方面的工作: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古诗词审美能力。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经典诗词除了语言艺术之外,还包含有其它的艺术因素,如果教师自身缺乏一定的艺术修养,很难领会到诗词作者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也就很难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点。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审美情感是人特有的本性。”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审美情感,才能展示自身的美,感受美的力量,认识美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美展示在经典诗文诵读中,并带领学生去感知经典诗文的美,使学生体验到美的愉悦。

  教师还应注意古诗词教学中诗词诵读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应该做到引导小学生诵读古诗词。在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诗文的写作特点,在关键性的地方提点一下,引导学生朗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实情感。引读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提纲挈领,经过思考理解,收到口诵心传的朗读效果。教师引导包括以下两种方法。

  1提示式。像记叙文一类的诗文,教师可以朗读课文每段落或句子的开头部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提示语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层次,以引导学生朗读。

  2,插叙式。对于古诗歌,由于语言比较精炼,不易理解,如能运用散文铺写的插叙方式引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会其中意境。

  经典诗词是我国文苑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学习,传承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熏陶,这种教育应从小抓起,从我们入学的那一刻抓起。因而,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学段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古诗词的教导。当然,小学教师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授课方法,或诵读,或感悟,尽量做到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对古诗词的学习,提高学生自身的古诗词素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587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