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喜欢骏马的作文五十字
大马耳朵竖起来,似乎在听同伴们的声音;眼睛圆睁,注视前方,像在找同伴们;嘴巴张开,仿佛正在发出阵阵嘶鸣。它的脖子上细下粗,鬃毛迎风飘起,宛如女生的辫子。它身上的肌肉滚圆饱满,显示出它是一匹很有力气的马。它的前蹄高高抬起,后腿用力向后蹬,似乎在奋力的奔驰,连它的尾巴都飘了起来。
小马和大马很相似,不同的是它的前蹄伸直了,似乎跑不动了。它们的蹄下是一片草地。
有趣的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骏马就有不同的姿势。从正面看,像是大马带领千军万马在草地上奔驰;从侧面看,好像大马和小马在比赛。从后面看,似乎是两匹马儿在玩耍。
别小看这两匹马,它们的用处可大了!它们能当笔架,还能当装饰品呢!
我喜欢我的两匹马儿。
2 我心中的骏马六百字作文
我心中的骏马 一次次地看到你的身影,矫健的身姿,不羁的性格,马,人类无言的朋友。
马,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它象征着威武,无畏的精神,但它却被人类所征服,默默付出,当主人需要它的时候,它慷慨以赴,为主人的成功兴奋鼓舞,却不问回报,当主人不满时,它便窥伺人的表情,它一切的行动都为主人的意愿。
马,本来能在无际的原野上奔驰,跳跃,咆哮,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觅食,而不用受到主人的驾驭,缰绳的束缚,但它宁愿不逞强,克制自己的烈性,顺从主人的操纵,慕求尽自己的能力把主人的要求达成,它从来有为自己着想,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有的力量为人类服务,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亦在所不惜,只要主人需要它时,它就义无返顾地为主人赴汤蹈火;在战场上,马勇往直前,配合主人英勇杀敌,当主人面对危险时,他竭力保护,直到战死沙场为止,这好比一名英勇忠烈的战士,但当战争结束后,又有谁会怀念曾为他们英勇作战,舍身为主的忠心朋友——马。虽然人类只把马当作代步工具,为人类分担劳力的负担的畜生,但它却把人类视为自己要好的朋友和知己,它从来没有因为人类对它的重视的轻重而改变对人类的忠诚。
马,在现在21世纪已经不受人们的重用,取而代之的就是汽车、飞机等快捷的交通工具,马在现实生活中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小,但它没有因此就抹杀为人类服务的忠诚,它默默地等待着,等待着,若有一天人类需要它时,它便已最的力量为人类贡献自己,当人类不需要它时,它会无言地等待,从不向世人邀功,从不向人类夸耀自己的伟大贡献,只是付出,不问收获,直到它鬓发斑白,生命结束的时候。
马,人类无言的朋友。
3 作文“我心中的骏马”一次次地看到你的身影,矫健的身姿,不羁的性格,马,你这人类无言的朋友。
马,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你象征着威武,无畏的精神,但你却被人类所征服,默默付出,当主人需要你的时候,你慷慨以赴,为主人的成功兴奋鼓舞,却不求回报,当主人不满时,你便窥伺人的表情,你一切行动都随主人的意愿而定。“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这句诗就是赞美你的。
我发现我国古代的宝马良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忠诚,对主人忠诚。
你本可以在无垠的草原上驰骋,跳跃,咆哮,自由地觅食,而不用受到驾驭,缰绳的束缚,而你却选择了克制自己的烈性,顺从主人的操纵,慕求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主人的目标达成,你从未为自己着想,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有的力量为主人服务,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你也在所不惜,只要主人需要你,你就义无反顾地为主人赴汤蹈火。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这样的骏马。如关羽的坐骑赤兔马,关羽被杀后,它不吃任何东西,最终随关羽而去。再如曹操的坐骑绝影,连中三箭,依然向前奔跑,可是没能躲过致命一箭,倒在了血泊之中。
我心中也有一匹骏马,它是勇敢的,面对再大的挑战也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我心中的骏马是忠诚的,能为主人赴汤蹈火,甚至拿生命作为代价;我心中的骏马是默默无闻奉献的,在主人遇到困难时,和主人同甘共苦,在主人高兴时,一起分享快乐。
马,你是忠诚的象征,勇猛的代言人,你是人类忠诚、勇敢,但不求回报的无言的朋友。
4 写徐悲鸿“骏马图”的作文徐悲鸿《八骏图》
马的品种:蒙古马,哈萨克马,河曲马,云南马,三河马,伊俐马,千里马,汗血宝马
马的名字:一个叫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一个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一个叫奔菁,夜行万里;一个叫超影,可以追着太阳飞奔;一个叫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一个叫超光,一个马身十个影子;一个叫腾雾,驾着云雾而飞奔;一个叫挟翼,身上长有翅膀,象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
徐悲鸿画马
徐悲鸿是中国当代杰出的画家,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宜兴,幼年随父学画,后赴巴黎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精研素描与油画,并先后去英、德、法、意及瑞士观摹学习,吸取了不少世界艺术精华。他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
徐悲鸿画马,堪称一绝。他很喜爱马,最早也是以画马闻名的。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及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经常在山乡和有马的地方对真马写生,马的速写稿不下千幅。所以他下笔时能作到“全马在胸”,笔墨酣畅。他早年流落上海时,曾画了一幅马,寄给上海美术馆,得到主持该馆的岭南派画家高氏兄弟的赞赏,说:“虽古之韩干,无以过也”。
1934年4月,徐悲鸿应邀到莫斯科举办画展。一天,他应苏联文化局长之请为观众作一次画马的现场表演,他充分运用中国画独有的线条,水墨浓淡相宜,寥寥数笔,一匹势不可挡的奔马便跃然纸上。当时,在场的素有爱马之癖的骑兵元帅布琼尼,拨开人群走到徐悲鸿面前,直率地说:“徐先生,就将这匹马赠给我吧,否则我会发疯的!”徐悲鸿被布琼尼的幽默逗笑了,欣然点头答应。布琼尼高兴地和徐悲鸿热烈拥抱,并大声称赞道:“徐先生,你不仅是东方的一支神笔,也是属于世界的一支神笔。你笔下的奔马,比我所骑过的那些战马更加奔放、健美!”
徐悲鸿画的马落笔有神,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盘骨强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他以周穆王八匹名马为题材所画的《八骏图》,成为这位艺术大师的不朽名作。而其最著名的则是《九方皋相马》,现藏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在徐悲鸿笔下的马,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他常借画马抒怀,有所寓意,以寄托自己的悲哀、忧郁、希望和欢乐。这从画面和画上的题词即可清楚地看出,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上世纪40年代初,徐悲鸿在抗日战争的战火纷飞中,只身远走南洋,4次举办作品展览,将卖画的全部收入捐献给失去家园的祖国难民。他在一幅马画上题词:“水草寻常行处有,相期效死得长征。”表达了主张积极抗日的愿望。1944年在重庆中央大学授课并筹备中央美术学院时,他把卖画的收入多用来帮贫寒的学生、教师和文化界人士,而自己却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他在一幅侧面奔马画上的题词是:“问汝健脚果何用,为觅生活竞日驰”,反映着当时的现实境况。1953年,徐悲鸿在北京故居,欢快地挥动墨汁淋漓的画笔,只用了十几分钟,便画出了一匹栩栩如生、四蹄腾空的奔马,并题写道: “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这充分表达了画家对新中国诞生的神情和发自内心的真诚喜悦。
我喜欢<<;八骏图>>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城区中心小学五年级(6)班 李子欣
这八匹马代表了遇到困难不惧怕,勇敢向前的精神,更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同学们,你们听过八骏图吗?<<;八骏图>>;是著名画家徐悲鸿不可多得的作品之一这幅画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努力向前的精神 小
<<;八骏图>>;,顾名思义是有八匹骏马这八匹骏马虽然都在奔跑,但形态却各有不同,各有各风采:有的昂首扬尾,随着马蹄声" 滴答,滴答"地往前奔跑;有的低着头,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有的还随着步伐轻快地向前奔跑。。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遇到困难,只会勇敢前进,不会胆怯而后退!
呵,那八匹马在我眼里好象活了:白色的那匹马,它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目光,它凝视着前方,憧憬着未来,它迈着坚定的脚步向前奔去,它昂起头嘶叫着,那马蹄声和嘶叫声混为一体,简直就是雄浑的交响乐!它迈着稳当而又坚定的脚步向前奔去,风驰电挚,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正在稳步,腾空飞速前进!
我被这八匹马镇住了,征服了,我惊叹,我赞叹!美哉!壮哉!这八匹马代表了遇到困难不惧怕,勇敢向前的精神,更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5 关于写马的小学生五年级的作文我的舅舅在河北省农村地区,他家有一匹吸引人的高兴骏马。
这匹枣红色的骏马披着长长的鬃毛,脑门上还有一个月牙似的白斑,尖尖的小耳朵。大而明亮的眼睛,非常漂亮!
它还有细长而强壮的腿和能赶苍蝇、让自己迅速转弯的尾巴。它的每一块肌肉是那么匀称,看起来不仅柔和而且健美。
有一次,我去我舅舅家,舅舅要请我骑马,我心花怒放。骑上它感觉自己威风凛凛,非常潇洒。它脖子上有一圈铃铛,脖子下的三个最大。走起路来发出清脆的响声。但它跑起来速度很快,好像蹄子都没沾地似的。我的眼镜忙极了,不知看哪一边好。我围着我舅舅家的房子跑了一圈,感觉非常爽。虽然我还想骑,可是不行了,因为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
在我姥姥家的日子里,我每天一有空闲就去看马,马成了我的好伙伴。
6 奔腾的骏马作文读后感这匹马是用木头制作而成,表面上涂有漆。瞧,这马很洒脱,全身是棕色的,两眼炯炯有神,直视着前方,两只耳朵竖立着,它的脖子和前脚上都长有鬃毛,保持着一往如前地姿态。马的两只前蹄凌空而起,两只后足微微弯曲。在急速地奔跑中,鬃毛和尾巴扬起,十分飘逸。健美的马背上带着镶嵌着**水晶的马鞍,雕刻着许多细小的花,十分精美。真像唐代诗人杜甫为我们描写的那样: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在灯光的照射下,我越瞧越喜欢,把它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叫它什么好呢?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名马,项羽的战马叫乌骓,刘备的坐骑叫赤兔。它们都是忠勇的象征,为主人默默地建功立业,古代的许多诗人常常通过马来托物言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嗯,那就叫它清秋吧。恍惚间,我骑上了清秋,和它驰骋在茫茫的草原。它高昂着头颅,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尽管它知道:再努力也到不了云雀的高度;再拼命也敌不过猎豹的速度,但毕生的信念驱使着它勇往直前、永不停蹄。
此刻间,我仿佛与它同行,驰骋在未来的道路上,向着理想的高度,不断前进,永不言败!
7 描写八骏马的作文500字要带联想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同学小夏一起到人民公园玩。
当我们走过天下第一灯,立刻展现在眼前的是周穆王的八匹骏马。它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自由奔放,动作协调。
走近一看,第一匹马是火红色的赤骥,它一马当先,无所畏惧,好像是统帅着后面的七匹马,它前蹄腾空,好像在引颈嘶鸣。紧接着后面的是纯黑色的盗骊,它像是在悠然的散步,眼睛炯炯有神,想把你看透似的。在它的旁边,是青紫色的逾轮,它后蹄腾空,正在向前奔驰,全身肌肉绷紧,像是有一个棘手的任务!在它的后面是灰白色的山子,它紧跟在逾轮的后面,像是和逾轮有着共同的使命。在它的左面是鹅**的渠黄,它身材矫健,疾驰着,好像是长了一对翅膀,腾空而起,随时腾飞。在它的后面是黑鬃、黑尾的红马华骝,它四蹄腾空,脚不落地,腾空而飞。绿耳是一匹清**的马,它的耳朵时刻竖立,在观察周围的动静。最后的是白义,是一匹纯白色的马,它更像是收拾残局的大将。
8 奔腾的骏马作文两百字生肖,是中华民族用来代表年份的十二种动物,统称为十二生肖。
每个人都以其出生年的象征动物作为生肖,所以中国民间常以生肖计算年龄。从我懂事起,爸爸就给我讲生肖的故事,并告诉我说,我是属马的。
从那时起,我就对马有种特殊的情怀。12年,是生肖的一个轮回,今年我刚好满12岁。
生日那天,爸爸送了我一样特别的礼物,一个精美的礼盒。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看,呀!原来是一件做工精细的工艺品,一匹奔腾的骏马。
这匹马是用木头制作而成,表面上涂有漆。瞧,这马很洒脱,全身是棕色的,两眼炯炯有神,直视着前方,两只耳朵竖立着,它的脖子和前脚上都长有鬃毛,保持着一往如前地姿态。
马的两只前蹄凌空而起,两只后足微微弯曲。在急速地奔跑中,鬃毛和尾巴扬起,十分飘逸。
健美的马背上带着镶嵌着**水晶的马鞍,雕刻着许多细小的花,十分精美。真像唐代诗人杜甫为我们描写的那样: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在灯光的照射下,我越瞧越喜欢,把它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叫它什么好呢?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名马,项羽的战马叫乌骓,刘备的坐骑叫赤兔。它们都是忠勇的象征,为主人默默地建功立业,古代的许多诗人常常通过马来托物言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嗯,那就叫它清秋吧。恍惚间,我骑上了清秋,和它驰骋在茫茫的草原。
它高昂着头颅,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尽管它知道:再努力也到不了云雀的高度;再拼命也敌不过猎豹的速度,但毕生的信念驱使着它勇往直前、永不停蹄。
此刻间,我仿佛与它同行,驰骋在未来的道路上,向着理想的高度,不断前进,永不言败。
9 作文我最喜欢的一幅画骏马图我的卧室里有一幅画,这幅画是爸爸从西藏带回来的,画上是一匹威武的骏马,我非常喜欢这幅画。
这匹马通体枣红色,一股英雄之气从骨子里透出。它的耳朵好像削尖的竹子,真是“竹批双耳骏”啊!它的眼睛炯炯有神,坚定地怒视着前方,好像要用目光穿透面前的所有屏障。它的鼻孔一开一合地冒着气,好像火车的烟囱喷出的气。它仰天长嘶,声音好像能灌溉田野。它的脸非常英俊,再加上前额上的一条白印,就更加俊美了。它的脖子很粗,奔跑时烈火似的鬓毛随风飘动,非常优美。它的肌肉匀称而健美,前胸上的肌肉一块一块的凸起,充满了力量。它的腿强壮有力,奔跑时四蹄腾空,真是“风入四蹄轻”啊!它的蹄子是黑色的,好似穿了一双黑皮鞋。它的尾巴左右摇摆,像一枝大毛笔,好像已经准备好画一幅美丽的画了。
我看这幅画看得出神,好像已经骑上了这匹我喜欢的马,身披铠甲,在杀机四伏、喊声震天的战场上奋勇杀敌了。
无限忠实是马的品德,无所畏惧是马的精神,是啊,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我一定要向马这位良师益友学习,忠实而且无畏,长大后做一名勇敢、忠心的军人,用忠诚和无畏保卫我们亲爱的祖国,守护我们美丽的家乡。
我最喜欢的一幅画作文
在美术的世界里,有五色斑斓的、色彩明艳的水彩,有朴实无华、不失气质的素描,有稚嫩可爱、充满童趣的儿童画,还有古色古香的国画……我最喜欢的一幅画是芬兰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星月夜》。自从我第一次见到它,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
那一天,在美术培训班画画时,老师拿出一本书,翻开一页给我们看,我只看了一眼,目光就不肯从这幅画上移开了。因为它实在太美了:漆黑的夜空中,一轮金黄的月亮高高地挂着,散发出金色的、耀眼的光芒,它身旁还有几颗星星,也萦绕着金黄的光圈。夜空也有着美轮美奂的色彩,巨大的星云宛如一条巨龙,在天空中盘旋着、蠕动着,天空是淡淡的蓝色,给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远处的山坡呈现出淡紫色,更给人一种奇异的感受。山坡下市一个小城镇,城镇正沉睡在夜晚的静谧中,一片安静祥和的样子。钟楼的楼顶不安地指向天空。柏树身上交织着黑色、红色、土**,与其说是树,不如说是一个高耸入云的通天塔。看完这幅画,我陶醉在浓浓的艺术气息中,不能自拔,过来好久才缓过神来。
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三课
《托物寄情》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高一年级
2
、学科:美术
3
、学时:
1
课时
4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了解教材所涉及的美术家的生平,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代表
作品。根据本课教学设计,制作课堂教学用的
PPT
美术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
运用网络搜索课本相关的画家及作品
,
预习本课内容。讨论时的纸和笔。
二、教学课题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是杜甫的两句诗,它是说因感慨时事看见花也会落
泪,
因痛恨离别看见鸟时也会使自己惊心。
中国古代的诗词中运用象征手法的现象特别多,
把无生命的事物与人的感情结合起来,
把动植物与人物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就形成了独特的
象征手法。
这些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其实在绘画中也常常被运用。
在民间和画界,千百
年来形成了许多借客观事物以求象征的意象。
本课教材主要涉及美术与自我的关系,
即艺术
家个人经历造成的内心世界是如何在其美术作品中体现的。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三课《托物寄情》
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所选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使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
但实际上每幅
作品表达隐含意义的方式都不一样,
保持着自己的特点。
例如有的通过形象本身说话,
有的
则需要通过语言
(诗歌、
题跋)
来暗示。
画面本身的造型因素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
也就是说,
最好不要离开美术作品的造型特点和形式语言来抽象、
孤立地谈它们的象征意义。
本课内容
涉及到美术家表达独特的自我
,
跟借用、
套用传统图式的关系问题
可以看出,
借用传统的视
觉图式不会束缚美术家的自我,
实际上每个美术家画出来的具体形态都不一样,
所赋予这些
题材的情感内涵和主题思想也不一样。
本课内容较多
,
选取上,
对教材有删减和增加,
使欣赏重点突出。
对其他作品只简
要了解
,
让学生通过自学等形式去完成。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家表达深层自我的不同方式,尤其是以隐喻的方式表达
思想感情的手段和机制;
学会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
借助背景材料和画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分
析其中包含的思想含义;
2
、能力目标:理解个性自我与视觉图式之间的关系;
3
、情感目标:养成深入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热爱本民族文化,包容多元文化
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视觉中的隐喻手法,文字内容和视觉形象的关系,传统图式与个人思想
感情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让学生明白画面上的形象不是单纯地描写某一
物品,而是要表达某种观念,而这些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跟美术家的自我相关的。
四、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教学法、分析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激励评价法。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已接近于成熟状态,互联网的普及,
使学生有很多机会接触各种视觉形象。
同时要认识到学生虽然对看到的东西充满好奇感,
喜
欢探究问,有独特的见解,表达欲望较强烈,但由于美术素养方面的底子较薄
,
不能很好地
去感知和思考生活中的视觉情感元素,教师要注意引导。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
1
ppt
放映《瘦马》
一丛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今日有谁怜傲骨,夕阳沙岸影如山。
问题:诗中所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划线的关键字表达了作者的怎样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发言,师注意引导,激发学生兴趣。
总结:面对改朝换代,作者已经空闲了
12
年没有做官,如今又有谁来怜惜呢
夕阳
下故国的昔日景象还历历在目。这几个关键字正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与不满。
2
欣赏《骏马图》
讲解:
龚开,
南宋。
上面两句诗正是这幅画题跋的一部分,
这幅图上的马是不是很瘦弱?
看它身上的肋骨,一共有十五根。这是一匹千里马,普通马只有十根。
问题:那么为什么画一匹千里马,并且是一匹瘦弱的千里马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会进行总结,
作者是南宋末年的画家,
宋亡后便隐士,
元统一中国后龚
开生活贫困,借助笔墨,用象征的手法,借助这匹马来抒发自己因才华无用的悲愤之情。
引出课题:画中的马是有人格化的,具有象征意义,这也是本节所要学习的——托物寄情。
二
、讲授新课:
1
欣赏
徐悲鸿——《奔马》
提问:谈谈看到画中的马的感受。
师
引导学生体会,总结。
2
对徐悲鸿进行简介及这幅画的创作背景。
3
欣赏,进行对比,观察古人笔下的马与《奔马》的不同。
提问: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讲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讲解总结:
历代画马的名家有很多,
他们笔下的马虽形态迥异,
但基本上描绘的都
是宫廷,
贵族家里驯养的宝马,
从马脖上的缰绳可以看出这些马都摆脱不了被人驱使的命运,
但徐悲鸿笔下的马都是
自由奔跑的。
4
欣赏徐悲鸿其它几幅不同时期的作品。
5
同样是动物的人格化,我们来欣赏朱耷笔下的动物,又传达出怎样的情感放映
ppt
6
提问:画中的动物神情怎样?
教师总结:
白眼向人状。
朱耷明朝皇室后裔,
不肯与清朝合作,常借笔墨抒发国亡家破
的悲愤之情,所以所画之物皆是白眼向人。
7
艺术家托物寄情并非局限在动物身上,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植物的人格化。
提问:我们最常见的艺术家笔下的植物有哪些?与学生一起做一下连线题。
梅(傲雪)铁骨冰心,高风亮节
兰(高洁)比喻“人品清高”
竹(虚心、劲节)比喻“气节”
菊(傲霜)清雅洁身
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四君子”等一些植物有比较固定的情感象征意义,但也有些植
物只有在某些艺术家的笔下才具有特殊的情感。
欣赏徐渭《墨葡萄图》朗读诗句
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真是英雄失落托足无门,
因此人们说这幅画画的不是水墨也不是葡萄,
而是画家半生怨
愤的老泪纵横。
ppt
放映十字歌,讲解:十字歌是徐渭一生经历的描述,出生百日父亲去世,早年兄长
和妻子相继离开,八次乡试没有取得好结果,
自杀九回没有致命,
精神几乎崩溃,
后来怀疑
他的第二任妻子不贞,错手将其打死,入狱六年,
出狱后疾病缠身,只有通过变卖自己的书
册和画册谋生,在其
73
岁时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此画正是传达了徐渭晚年孤寂潦倒之情。
9
欣赏《艺术家的卧室》和《画家的桌子》
讲解:
梵高通过描绘两个椅子,
两个枕头,传达出来对好朋友高更到来的盼望之情,画
面通过蓝色**也烘托出祥和之情。作者通过描绘桌子上的生活用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
悟。
10
欣赏《到前线去》
《怒吼吧中国》
提问:作者传达出怎样的细想感情?这种感情的时代特点和意义?
教师总结:体现作者希望全国人民奋起抗争的爱国情感
。有积极意义,产生了良好的
社会效果,我们要积极面对生活,以积极饱满的心态迎接明天。
总结:
11
欣赏
六、教学反思
在设计中体现了综合性和多样性,
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作用。
导入较成功,
引起了学生
的注意,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在课件的制作中对和视频的选择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用
教学课件,
丰富和扩大了课本的教学知识及内容,
采用了高清晰的,
达到了较满意的效
果。
由于课前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了相关资料
,
讨论作品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师生互动充分,
教师的角色转换比较到位,教师充当了一名组织、
引导者、交流的伙伴,使课堂学习在一种
民主、
平等的氛围中进行,
做到了师生、
生生互动
(动手——操作互动、
动情——情感互动、
动脑——思维互动)
,达到了一种师生情感交融、言语共鸣、思维共振的境界。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王景春策划了由中国国际书画家协会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弘扬燕赵文化、 尽显魅力围场”全国作品邀请展,2011年1月9日在石家庄博物馆举行,展出了多幅高水平的作品。河北省委原书记叶连松、原副省长郭洪歧、文化厅原厅长李九元、围场县县长胡熙宁等出席了此次展览活动开幕式。
在展览开幕式上,李九元、李世文、孟宪昌、陶然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艺术家进行了现场艺术交流,为活动助兴,引来了许多书画爱好者参观。据悉,本次活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全面展示围场人文经济发展。
王景春家乡塞罕坝,那里曲径通幽,优美宁静,没有城市的喧嚣、污染,不是桃源胜似桃源,是一处自然淳朴、野趣天成的旅游胜地。美丽的塞罕坝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灵山秀水之间,培育了他爱美、知美、求美的心性,自小和翰墨结下了不解之缘,喜欢涂鸦,后来虚心求教,王景春承继了传统工笔画优秀品质,以其工笔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花鸟景物,宣泄自我情感。他的《百子图》拙朴灵动、童趣盎然,《四美图》之美女秀丽端庄、古典精致,《骏马图》的骏马遒劲苍雄、神态逼肖,《国色天香》《富贵花开》中的牡丹在简约中透着浪漫才情,画面姹紫嫣红、流光溢彩、典雅大气。这些作品不仅造型逼真,具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富有情感的表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从而使工笔画的创作在造型更加准确的同时,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畅和内容的诗情画意。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起来。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王景春嘴不巧,不善说,却能够撑得住气、经得起喧嚣。这么多年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沉心做画,严谨治学,勤奋用功,做细活、做慢工,一枝一叶、一翎一毛、一笔一划都精心打磨,无不彰显着鲜明的古典美学特征和无穷的传统艺术魅力。尤其在生意场中摸打爬滚这么多年,他没有患得患失,不以己悲,不以物喜,潜心研究工笔花鸟的大小、层次、颜色差别,认真熔炼艺术作品的价值,让自己的技艺越来越精致。
工笔画的语言是以毛笔的敏锐性、透明均匀的渲染、绢或宣纸体现出的特殊机理效果,无论“勾线填色”,还是“没骨” 技法,都要在画前要打草稿和反复研究,不然失之草率、前功尽弃。他一方面注意借鉴他人所长,虚心请教不耻下问,全身心地研习工笔画的笔墨与色彩,形式与构图,传统与现代,风格与流派,气势与意象等多方面的艺术理论;另一方面特别发扬了围场人的吃苦耐劳精神,从一点一滴做起,务实尚学,用心思考,追求传统理想化的平静肃穆的美,强调造型的准确性。纵观他的工笔作品,一花一物都倾心到形式精益求精的地步,将自然形象洗练化与古典造型理性的完美结合在一起,宛若物欲横流中一缕翠绿的风。
中国传统文化在围场坝上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王景春执着地从中吸取养料,在画作的风格、形式、技法上,找寻能够代表本民族艺术的文化之根,用艺术的旋律和色彩建构文化基因里的生命回响。随着阅历与年龄的增长,王景春经过了坝上漫长的严寒,走过了充满希冀的“而立”之春;送走了难以忘怀的“不惑”之夏;而今一脚正在继续走向“乐知天命”的大门------对生命与艺术的领悟也愈发深刻,他深感自己是幸运的。
艺术贵在坚持!有耕耘,总有收获。一直以来,坝上那些充满特色的地域文化,都让王景春获益匪浅。但需要提醒的是,今后在注重形式语言层面的同时,也不可忽视自己的艺术理解,也应该与当下时代相对接,以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深层的情感世界来指导艺术创作。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励志学画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
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
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
"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
眼不识泰山'"
徐悲鸿画马
杰出的画家徐悲鸿特别爱画马。他笔下的许多骏马图成了艺术珍品。
1934年春天,徐悲鸿到莫斯科国立博物馆举办画展,并为观众现场作画。那天,观众把展览厅挤得水泄不通。徐悲鸿从容地磨墨、铺纸,转眼之间,一匹活生生的骏马便出现在纸上了。观众被徐悲鸿的高超技艺征服了,大厅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时候,一位身材魁梧的元帅拨开人群,走到徐悲鸿面前,彬彬有礼地说:
“徐先生,我能要这幅画吗?不然,我会发疯的!”
徐悲鸿被这位元帅的诚意感动了,他点头微笑,挥笔题上字,把这幅画送给了元帅。元帅高兴得像打了胜仗似的,和徐悲鸿热烈拥抱,大声称赞道:“徐先生,你不但是东方的一枝神笔,而且是世界的一枝神笔。你笔下的马,比我骑过的那些战马更壮美!”
由于徐悲鸿经常画马,他对马有一种偏爱。和马在一起,听着马蹄得得,看着马御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他的心仿佛和马一同驰骋。
廖静文在《徐悲鸿一生》一书中回忆,一次在成都坐马车,马车夫是一位和善的老人,他爱马,马养得非常好。他举起鞭子,那匹栗色的年老的牝马便扬起那好看的蹄子,欢快地向前奔驰了。徐悲鸿喜欢这样待马的好人,他走下马车,马车夫正忙着给马预备水和饲料。“这个给你。”徐悲鸿先生忽然对马车夫说,一面从手提皮包里取出一幅折叠起来的奔马画。这是他昨天晚上才画好的。
马车夫迷惑地抬起他那满是皱纹的前额,眯细着眼睛呆望着徐悲鸿,仿佛没有听懂他的话。“老大爷,”廖静文从旁解释说,“这是一张画,是送给你的。”马车夫那双混浊的眼睛陡然亮起来,他双手接过画,连声说:“谢谢老爷,谢谢老爷。”马车夫眼角湿润了,“我碰到好人了,今天一早,我看见一只喜鹊飞到我的窗子上,我就想,兴许有啥子喜事要来,可是,我这个穷老头儿还能有啥子喜事呢现在,真灵验啦!”他又唠叨开了,同时用右手扯起左臂的袖口,擦去已流到面颊上的泪水。
徐悲鸿先生握着马车夫那双粗糙得像石头般的手,连声说着“再见”,才离开他走了。
“先生,您为什么突然要给一位不相识的马车夫一幅画呢何况他又不知道您是谁,您是否有点过分慷慨了”廖静文带着惊异问他。
他十分柔和地回答说:“因为我爱马,也爱善待马的人。你看这个马车夫,既能非常熟练地驾驭,又能视马如亲人。他对马的爱打动了我的心,使我受到感动,何况他的生活很难呢!”听着徐悲鸿先生的话我也十分感动了。
马,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最能表达他思想感情。徐悲鸿的马受到人们喜爱,除了他所下的功夫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倾注于其中的感情,并将这种情感化作一种精神,以马为载体而表现出来。
马,在中国人心目中始终是人才的象征,民族振奋的象征,执着于现实的徐悲鸿翻来覆去地画马,正是有所感而发,尽抒胸臆。徐悲鸿笔下的马,从来不戴缰辔,但在《九方皋》画面上黑色雌马,却例外地戴上缰辔,有人问悲鸿这是为什么,悲鸿笑着答道,“马也和人一样,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制。”
贫穷的大画家
著名的美术家徐悲鸿生于宜兴县一个穷教书的人家。
父亲徐章达,是个半耕半读的村塾老师,也是个画师。悲鸿六岁开始跟父亲读书,七岁时因常常看见父亲画画,就想学。可父亲认为他年纪太小,不肯教;但他念书念到卞庄子刺虎的故事时,就偷偷求人画一只老虎,自己依着样子描绘。父亲知道儿子实在喜欢画,在九岁时,就让他每天摹一幅当时流行的《吴友如画本》,这就是徐悲鸿学画的开始。
徐悲鸿在十岁时就能帮父亲在画上不重要的部分染颜色,十七岁便在一家中学里教图画来帮助家用。十九岁那年,父亲逝去,家里负债很多,弟妹也要供给,他只得在县里三家学校担任教课来解决全家的生活。
沉重的家庭担子压不住他上进的决心,为了学美术,他来到上海。他曾企图把画寄给当时的《小说月报》卖钱,但是被退回。他寄居在一家赌场里,白天用功,晚上等客人散了,才摊开铺盖在赌桌上睡觉。
人们都在用锣鼓迎接新年的时候,徐悲鸿却饿着肚子给一家叫做“审美书馆”的出版社用颜色填染单色印刷的杂志封面(那时印刷术落后,没有彩色印刷,杂志封面是雇人用手工填色的。审美书馆的主办人,就是著名的岭南画派导师高剑父、高奇峰兄弟)。等到他考进震旦学院读法文的时候,肚子已经空了好几天。他是穿着死了父亲的丧服,噙着眼泪踏进了这个学校的。
徐悲鸿的作用逐渐受到社会的注意。除了高剑父兄弟外,当时的文化名人康有为、蔡元培等也给予他鼓励和帮助。1917年,二十二岁的青年徐悲鸿已经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导师,又得到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大学者傅增湘(沅叔)先生的帮助,派他到法国去留学。
7、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名字的由来:
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原名徐寿康,6岁便跟着他的父亲读四书五经,后来又学绘画。17岁后曾先后在家乡三所学校担任图画老师。这三个学校离他的家有三十多里,由于家境贫寒,他总是徒步往返,从来舍不得乘船搭车。因为家里无钱供他读书,徐悲鸿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也就谈不上学历和文凭,为此常遭冷遇。
有一次,徐悲鸿到一个亲友家去吃喜洒,许多有钱的子弟都穿着绸衣,而徐悲鸿却穿了一件布大褂,这样就遭到别人的奚落,从此他愤世嫉俗,立志不穿绸衣。为了在社会上谋生立足,他想进“洋学堂”读书,但父亲拿不出钱。于是他便去向别人借钱,可是谁也看不起他这个“穷小子”,这使他深感前途的渺茫,世态的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此后他一直以哀鸿自诩,并发愤绘画,终于成了艺术大师。
擅长画马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徐悲鸿的故事: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原名寿康。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自幼承袭家学,研习中国水墨画。
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留学法国,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学习画画、素描,观摩、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新中国建立后,任首届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是我国伟大的爱国画家。
徐悲鸿先生不得不令人记住的故事
徐悲鸿先生刚刚去法国留学的时候,开始有一位外国同学瞧不起中国,徐悲鸿先生很义正言辞的对那个学生说:“既然你瞧不起我的国家
那么好,从现在开始,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来等到毕业的时候再看。”此后,徐悲鸿先生发愤图强努力练习,钻研绘画,后来一
画惊人,震惊了巴黎艺术界,从此徐悲鸿先生踏上了一位爱国主义画家的伟大道路……
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访谈录 悲兮鸿蒙君悯苍生 静兮流觞文洗万代 文| 刘晓林
……
河流唱着歌,
很快地流去,
冲破所有的堤防。
但山峰都留在那里。
怀念着,
满怀依依之情。
……
—— 泰戈尔[印度]
[编辑本段]廖静文先生接受刘晓林专访
在徐悲鸿先生诞辰111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廖静文先生。刊出了部分作品,以表达对艺坛巨匠徐悲鸿的深切怀念以及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的深深景仰。
刘晓林:人们都知道徐悲鸿先生是艺坛巨匠,伟大的美术教肓家。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没有成名前,同我们现在的每个普通人一样,也在为生存而奔波。甚至,他当时的处境比我们大多数人还要差:作为家中长子,他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一切。廖先生,您编著的《我的回忆徐悲鸿的一生》,我读过很多遍。其中,徐悲鸿先生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呵!”,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个人在艺术道路上的成功,是不是与其永不放弃追求有极大关系?请您结合徐悲鸿先生的一生谈一下?
廖静文:悲鸿1895年7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这一年,甲午海战刚刚结束,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农村日益凋敝,很多人破产流亡。悲鸿家里仅仅依靠他父亲鬻字卖画已不能维持,幼年的悲鸿也要跟着父亲参加劳动。13岁时,家乡发生水灾,他随父亲外出谋生。6年后,悲鸿的父亲病逝。他决心看一下外面的世界,来到了上海。不像现在,那时找一份工作是很难的事情。数次希望,几次破灭。沦落上海的苦闷,找不到工作的烦恼,饥寒交迫……这一切,使得悲鸿濒于绝望,面对着滚滚不息的黄浦江他一度想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时,他想到了母亲,想到了帮助过他的人,想到了自己的理想……。人,关键时挺一下,就过来了。否则,不会有日后悲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1929年由蔡元培先生推荐,悲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以复兴中国艺术为己任的悲鸿,提出了革新的主张。尤其在用人方面,他也不墨守陈规,以“一口反万众”的坚定态度聘请了白石老人为教授。白石老人也曾在一首诗中提到“草庐三顾不言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悲鸿一生中,只要他认为对的事情,是决对不会放弃。1947年所谓“新旧国画论战”中,我也劝说过悲鸿离开北平,他说:“走就意味着妥协,而且不管我到什么地方,都会有斗争。为了中国美术的发展,我必须走这条艰难的斗争道路”。
徐悲鸿 代表作:《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间作花鸟及猫,亦别具风格,情趣盎然。
徐悲鸿 :(1895-1953)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四岁入塾,从父习画。年甫弱冠,东渡日本,翌年赴法,师事达仰,继入徐梁学院及巴黎国立美术学校1921年游学德,1927年归国,任中大艺术教授。1933年在巴黎画展,法政府选购十二幅,辟专室陈列。旋赴欧,在德、意及苏联举行画展。抗战后,屡在国内广州、长沙以及香港、印度、星洲等各地为救济祖国难民,举办画展。历任北京大学、桂林美术学院教授。后,任北平艺专校长。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在绘画创作上,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写实作风,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末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继承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自己独特风格。长于国画、油画、尤擅素描。造诣极深,善于传神。著名油画《奚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为所重。画马为世所称,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有新意。。1952年病中,曾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捐献国家。平生积极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鞠躬尽粹,培育不了少优秀人才。。1953年卒于北京。年仅五十九岁,就其寓所改建徐悲鸿纪念馆。其代表作《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间作花鸟及猫,亦别具风格,情趣盎然。著有《普吕动》、《初伦杰作》、《悲鸿素描集》、《悲鸿油画集》、《悲鸿彩墨画集》等行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